临床护理老年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生理心理变化;疾病特点;护理要点;饮食、皮肤及排便护理)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生理心理变化;疾病特点;护理要点;饮食、皮肤及排便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的增长,因此,对老年病人的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日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自然衰退,新陈代谢发生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由于老年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可形成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状态,这些不利的因素使老年人容易患病,护理人员根据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护理,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康复。
-1-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1. 生理变化(1)循环机能的变化老年人心血管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心脏收缩力降低,输出量减少,有些器官供血量出现改变,传导系统发生变化,心率减慢,心肌内血管增厚、变硬,失去弹性。
(2)呼吸功能的改变老年人呼吸功能降低,呼吸肌及有关韧带萎缩变硬,支气管、肺的弹性减弱,肺泡胀大,肺活量变小,咳嗽反射迟缓,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继发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
(3)消化机能的改变老年人胃肠道分泌机能减弱,消化机能降低,食量减少,胃肠功能紊乱,易发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4)泌尿系统功能改变老年人肾小球数量显著减少,滤过率明显降低,尿生成减少,另一方面,膀胱容量减小,常不自觉排出尿液,夜间尿频、尿多。
(5)免疫系统功能改变免疫细胞逐渐减少,机体免疫监护机能减退。
(6)运动系统功能改变肌肉松弛,骨质疏松,容易引起骨折。
(7)其他各系统功能均减退,疾病易感性增强。
2. 心理变化老年病人由于器官衰竭,生理功能减退,老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形成特殊的心理状态,有些人性情比较固执,不易合作,总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对年轻人看不惯,生活缺乏目标,不注意个人卫生,患病时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易产生悲观心理。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研究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日益受到重视。
老年人在康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常见问题,而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对于老年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一、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1. 营养不良:老年人容易出现饮食不均衡、摄入营养不足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康复效果。
2. 活动能力受限:老年患者常因各种疾病而导致活动能力受限,包括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活动受影响。
3. 心理问题:老年患者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极大地影响康复护理过程。
4. 咳嗽和呼吸困难: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系统问题,增加了康复的难度。
5. 肌肉和关节疼痛:老年患者常因肌肉和关节问题而出现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
1. 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加强营养支持,提供均衡的饮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营养品,以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2. 功能训练:针对老年患者的活动能力受限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功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体能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3. 心理疏导: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
4. 呼吸护理:针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呼吸护理,包括提供合适的呼吸训练、呼吸道清洁等措施。
5. 疼痛管理:针对老年患者的肌肉和关节疼痛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进行疼痛管理,包括疼痛评估、药物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等手段。
结语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年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全面提高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社区老年护理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论坛Theory社区老年护理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文/刘嫣茹摘 要:目前,老年人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具体的临床护理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护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在伦理的视角下,对目前社区老年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社区老年护理 伦理问题就目前而言,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约为17759440人,约占总人口数量的13.32%,并且老年人口数量在以3%的速度在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老年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
在老年护理工作中,鉴于老年患者的特殊人群,其中涉及的问题相对较多。
本文以伦理道德为视角,对目前老年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一、老年护理伦理问题研究笔者对北京、上海、南京、沈阳、大连、鞍山等地的十余所社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进行了调查,并从十所社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中选取了1026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7例,女性449例,年龄为67~85岁,平均年龄为(76.0±9.0)岁。
笔者对老年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以伦理为研究视角,对目前老年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二、社区老年护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根据研究分析的结果显示,目前社区老年护理中存在的伦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过分关注生理护理,忽视心理护理在具体的社区老年护理中,受到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人员往往将老年护理工作与老年疾病护理混为一谈,以至于在具体的老年护理工作中,往往只是针对某一种疾病而进行的相应护理策略。
在这一个过程中,老年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角色、经济收入、健康状况等,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出现焦虑、恐怖、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老年人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
老年病人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老年病人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老年病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采用的方法:分析并总结我院住院老年病人,在护理期间的安全问题和危险因素,根据存在的护理风险,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提升老年病人护理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结果: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有很多,且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护理工作者根据不同护理风险,为老年病人制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
结论:老年病人体质特殊,在住院期间为其施以科学性、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能够降低老年病人的安全风险,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病人;护理风险;分析;防范措施医疗卫生行业的风险性比较高,患者因疾病在医院接受治疗,所以会有较多护理风险存在。
而且就老年病人来说,其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与年轻人相比更差,且正在不断退化,所以老年病人在患病期间常伴随着致残或致死的现象。
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相关人员更加细心,了解老年病人护理的风险,并对此给予重视,严格按照护理流程为老年病人提供护理服务,从而减少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效率。
1.老年病人护理风险1.1环境因素在老年病人的护理中,相对关键的一个因素便是环境,环境会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康复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环境较差,一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依从性将会降低,造成安全隐患。
究其原因,主要是病房设施不完善、病房格局不科学,如病房地面凹凸不平、病房地面过于湿滑、光线不适宜、床位高度不标准等安全因素,均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意外伤害。
1.2医护人员部分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专业知识掌握并不熟练,且对患者缺乏责任心和耐心,在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过程并不顺利,从而造成护理安全性逐渐降低。
①专业素质过低。
很多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过于片面,阅历不丰富,对于老年患者无法较好地进行把握。
部分护士只注重工作完成,但在查房过程忽视患者细微变化,很容易造成工作失误,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分析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现状及问题 • 应对措施分析 •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老 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护理服务的 需求也日益增长。
健康状况变化
家庭结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护 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需要借助社区护理服务来弥补家庭护 理的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逐渐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和 功能障碍,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
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探 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社区护理 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睡眠 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规律 的睡眠习惯。
意义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健 康老龄化,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 担,推动社区护理服务的可持续 发展。
02
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日常生活照料需求
01
02
03
饮食照料
提供营养均衡、易于消化 的食物,确保老年人摄入 足够的营养。
卫生照料
协助老年人保持个人卫生 ,定期洗澡、更换衣物,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
睡眠照料
住院老年病人饮食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住院老年病人饮食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营养与饮食在疾病的康复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这方面有独到之处。
《素问·六节藏象》中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主”。
人的生命全赖于天地间基层医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护士在饮食护理措施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使饮食医嘱落实不到位,造成患者不合理的进食,影响疾病的康复。
只有重视这问题才能促进疾病康复。
1 存在问题1.1重视不够1.1.1患者及家属或陪护对饮食不重视。
老年人对饮食认识的误区,患者住院后,一部分患者认为,只要打上针,吃上药,病就会好,更有患者则认为输上液体(葡萄糖),就可以不进食,营养也够了;而另一部分的患者认为,患病后就要加强营养,也不顾自己病情是否需要,一味的补充各种营养食品,造成患者饮食不当,达不到饮食治疗的目的。
1.1.2护士对饮食护理不重视。
表现在护士执行饮食医嘱时,只是将医嘱签上字,拿着饮食单告之患者或家属,陪护,这样就完成了任务,至于患者是否按饮食要求进食,护士则不管了。
1.2条件不具备1.2.1无专门的营养食堂:现在大多数基层医院的食堂都采取了承包制,使食堂工作人员对医院病人的饮食要求不是很清楚,不具备营养学知识,因而,造成病人的饮食医嘱难以落实。
1.2.2无专门的营养师:营养师基层医院几乎是没有,所以就谈不上如何给病人合理的安排饮食与营养,如何根据病情的发展来调配饮食结构。
1.2.3部分患者经济条件差:基层来的病员有很多经济条件特别差,他们将有限的钱几乎全部拿来交了住院费,剩下的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所以,病人的饮食全靠家人自己调配,造成营养跟不上而影响疾病的康复。
1.3饮食风险: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得老年病人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1]。
老年病人由于牙齿松动或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咀嚼或吞咽功能下降,如果进食不当,易引起误咽、呛咳、烫伤、哽噎等,或因呛咳、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因此,应该加强老年病人的饮食护理,确保饮食安全。
养老服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养老服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跌倒是指一种突然意外的倒地现象。
跌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更多见,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5:1~2:1)是因为老年女性活动少、肌力差、平衡受损、认识能力受损等因素比老年男性严重所致。
由于跌倒可导致心理创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现已成为老年临床医学中一项很受重视的课题。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
方法:选取本院202*年7月一202*年7月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45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造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结果:45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数量、辅助器具、体重指数、住院时间、跌倒时间、跌倒史、环境因素、有无陪护、活动能力;患者跌倒后无损伤4例(8.89%)、轻度损伤12例(26.67%)、中度损伤10例(22.22%)、重度损伤9例(20%)。
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与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数量、辅助器具、体重指数、住院时间、跌倒时间、跣倒史、环境因素、有无陪护、活动能力有关。
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加强对其进行预防跌倒的相关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不断完善医院的相关设施,以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分析方法:从202*年7月一202*年7月本院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住院老年患者中选取45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发生跌倒不良事件;②患者年龄均,60岁。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②意识不清楚。
45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为62~75(67.78±2.53)岁。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202*年7月一202*年7月本院45例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具体病症、病程、治疗情况、护理情况,并收集相关科室对跌倒患者不良事件原因的记录;同时收集跌倒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情况、体重指数、活动能力等信息;以及收集患者跌倒部位、程度等记录资料,并进行分析。
我国老年护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我国老年护理存在问题和对策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2009年65岁以上人口占8.5.%,预测到2020年为12%,2040年将达到23%,至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激增至4亿左右,占我国总人口的25%,这个比例将不断攀升。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给我国护理事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发展老年护理工作,势在必行!1、我国老年护理存在的问题1.1、随着人口老年化,老年人口的医疗和护理需求压力增大: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7%,其中60岁以上人群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3倍,达42.5%-51%。
约半数老龄人口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同时老年人均患病天数是一般人群的2.2倍。
根据我国城市老年人理疗服务调查,老年人2周就诊率为23.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的平均2周就诊率14.66%的水平,老年人年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平均年住院率4.36%高得多[1]。
根据九个省市的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因病卧床,60-69为3.16%,70-79岁为4.22%。
80岁以上的为4.3%,另据我国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资料显示,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占所调查人群的10-23%[2],这些都使得老龄人口对医疗和护理需求的增加。
1.2、专业老年护理人员缺乏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135.0万名护士,每千人口护士数为1.05人,就护士与病床比例而言,许多国家基本保持在1:1以上,我国2005年底医疗机构病房护士与床位比是0.4:1,因此护士成为紧缺人才,特别是老年护理教育明显滞后,我国1998年以后,老年护理课程才在华西医科大学等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尚未全国普及,卫生部规划教材,《老年护理学》于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且是一部专科共用教材,虽然现在高等院校都适当调整课程增加了老年护理学及相关人文学科,但专科护士的培养仍严重不足,因老年护理教育缺乏,以及对老年护理专业的偏见和其他种种原因,护理毕业生只有少部分愿意选择从事老年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护理·临床护理老年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丽艳1,徐文英1,张宇轩2,左乔3,揣树岩4
1.通辽市医院医保科,内蒙古028000;2.通辽市医院;3.通辽市职业学院;4.通辽市科尔沁区低保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412例老年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对病区服务满意率96.6%,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率91.5%,未有反应工作人员收红包的情况。
结论在临床
护理中,克服各种护理缺陷,促进护患沟通,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11)24-0041-01
老年患者的护理即研究其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促进老年人自我护理的能力,提高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为了解我科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笔者2008年1月—2011年8月对412例老年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老年患者412例,男350例,女62例;年龄70 92岁,平均(79.5ʃ3.5)岁。
其中脑梗死78例,糖尿病伴高血压79例,心脏病173例,肺气肿32例,肺癌27例,其他23例。
1.2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对病区服务综合满意度、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工作人员是否收受红包、患者的建议等。
发放412份,回收有效问卷412份。
2结果
对病区服务综合满意398例,满意率96.6%;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377例,满意率91.5%;未有反应工作人员收受红包的情况。
3讨论
3.1存在的问题
3.1.1护理操作缺乏人性化(1)存在部分男女患者混住的情况。
(2)在护理神志不清或失语的患者时,缺少人性化护理和人文关怀。
(3)护理人员做会阴抹洗、导尿时,未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1]。
3.1.2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不细致由于护理人员少,护理人员对生活护理技能不熟练,延误了治疗的最好时机。
3.1.3健康宣教落实不到位护士忽视了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健康教育及指导。
3.1.4不按用药原则发口服药部分护士贪一时之便在发药过程中,把多种不同功效的药物放在同一杯子。
部分老年患者经常忘记按时服药,没有做到有效提醒[2]。
3.1.5缺少心理护理护士忽略了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间接地影响了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3.2对策
3.2.1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患者入院分配床位时尽量避免男女混住,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和人性化管理。
在给神志不清、失语的患者做治疗或护理时,要做到有效的沟通和人文关怀。
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
护士在病房给患者进行导尿、会阴擦洗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3.2.2针对老年人的患病特点进行护理老年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故护理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观察病情,要有耐心。
护理人员要积极参与生活护理,认真学习技能与技巧,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指导与培训护工,共同做好生活护理工作[3]。
3.2.3遵循用药原则发口服药时,除了向老年患者介绍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用法外,还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服药能力而给予相应的帮助。
3.2.4保障护理环境的安全病房环境尽量布局合理,适合老年人需要。
指导老年患者入厕或沐浴时不要锁门,以便旁人能够照应。
如果病床太高,无法更换,要注意上好床栏,床旁放置固定的脚踏凳,以防下床时摔倒。
3.2.5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可能地陪伴老人,善于倾听,并诱导老人表达内心感受,给予理解。
尽量照顾老人习惯的同时,做好心理疏导,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根据临床护理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赢得老年患者的信任和一致好评。
在临床护理中,克服各种护理缺陷,促进护患沟通,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
同时,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参考文献
[1]祁玲.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展望[J].社区医学杂志,2009,7(23)35-36.
[2]徐玉新,贾应华.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9,7(11):61-62.
[3]王晨力,李伟,李建花.城市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1,9(5):1-3.
(收稿日期:2011-09-27)
·
14
·
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12月第9卷第24期JCM,Dec.2011,Vol.9,No.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