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
本3社会学概论200804~201207名词简答论述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学37.社区发展38.“镜中之我”39.社会分层40.参照群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社会学的研究功能。
(一)描述性功能(二)解释性功能(三)预测性功能(四)规范性功能42.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生活技能社会化(二)价值观念社会化(三)政治社会化(四)行为社会化(五)角色社会化43.简述社会网络的特征。
1.普遍性;2.多重性;3.滚珠性;4.多向性;5.隐蔽性;4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
1.工业化;2.城市化;3.民主化;4.管理科层化;5.社会结构分化;6.人的现代化;7.生活方式的世俗化;45.简述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第四章文化、第二节文化的规范体系、四、宗教、(三)宗教与邪教的区别(200804简答)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看法。
(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二)中国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47.试述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意义。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概念(二)社会流动的意义(200804论述)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37.社会互动38.科层制39.社会风险40.社会学本土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社会学的特征。
(一)整体性(二)综合性(三)实证性(四)应用性42.简述宗教的正向功能。
1.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2.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3.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精神安慰43.简述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个人自我完善功能44.简述群体的特征。
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5.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45.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社会现象B. 社会问题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答案:C2. 社会化过程的目的是:A. 学习社会规范B. 形成个人身份C. 适应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社会结构的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4. 社会分层的主要形式包括:A. 经济分层B. 政治分层C. 文化分层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资源C. 社会影响力D. 社会信任答案:A6.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以下哪种因素驱动的?A. 经济利益B. 政治权力C. 社会不公D. 个人情感答案:C7.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和谐C. 保护社会成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是:A. 技术进步B. 文化传播C. 人口流动D. 社会冲突答案:A9. 社会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A. 政府干预B. 社会参与C. 法律规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社会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量化数据B. 强调深入理解C. 强调统计分析D. 强调实验控制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帮助个体理解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能够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
2. 解释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规范等社会关系所获得的资源和优势。
它能够促进信息流通、增强社会凝聚力、降低交易成本,并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
3. 描述社会问题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问题通常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持续性,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包括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不公、社会冲突等。
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斯宾塞是(c)A.法国人B.德国人C.英国人D.美国人2.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八)A.社会批判理论B.常人方法学C.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论3.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属于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D)A0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D.描述性功能4.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是(八)A.人文主义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C0实证主义方法论 D.功能主义方法论5.非介入性研究法是指(B)Ao观察法B,文献法C.访谈法D.实验法6.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B)A.两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7.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C)A.十五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七届四中全会8.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C)A.文化融合B.文化传播C.文化冲突D.文化杂交9.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来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是文化多样性中的(D)A.文化中心主义B.文化新权主义C.文化绝对主义D.文化相对主义10.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B)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n基本社会化11.在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科尔伯格的理论认为(C)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12.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社会角色可以划分为(B)A.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C.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D.制度性角色与互动性角色13.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较量、争夺,这种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八)A.竞争B.冲突C.竞赛 E.比赛14.在霍尔的个人空间理论中,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是指(D)A.个人距离B.亲密距离C.公众距离D.社会距离15.以个人进出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将社会网络分为(D)A.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B.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C.个人形态和群体形态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16.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C)A.丁克家庭B.重组家庭C.主干家庭D.核心家庭17.初级群体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全国社会学自考第5、6章历年考题

)
4.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11.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被称为( ) A.价值观念社会化B.思维社会化C.思想社会化D.文化社会化 12.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 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 ) A.五个阶段B.六个阶段C.七个阶段D.八个阶段 13.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 东西,被称为( ) A.语言 B.符号 C.词汇 D.语法 32.显性的冲突方式可以分为( ) A.争论B.拳斗C.械斗D.仇斗E.战争 38.交换 42.简述继续社会化的意义。
35.社会网络具有的特征包括( ) A.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B.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C.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 D.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E.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36.社会互动 40.继续社会化
12.全国2006年4月社会学概论试题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 社会互动形式是( ) A.合作B.学习C.共享D.交换 33.合作的主要类型有( ) A.自发性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指导性合作D.教育性合作E.契约性合作 37.社会互动 43.简述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8.全国2008年4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
9.全国2007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9.再社会化又称作【 】 A.基本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 10.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 11.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属于【 】 A.传统合作B.自发性合作C.指导性合作D.契约式合作 12.人们相距122厘米到365厘米之间,是属于【 】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3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 A.生活技能社会化B.价值观念社会化C.政治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E.角色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和()五个方面。
2、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3、()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广义的社会化2、社会角色3、角色领悟4、社会互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2、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3、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4、简述社会互动的类型四、论述题(共20分)1、试述符号互动理论。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2、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3、(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广义的社会化既包括童年期的社会化,也包括个体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2、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3、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4、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这种相互影响的社会行动可以简称为社会互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一)家庭(二)学校(三)同龄群体(四)工作单位(五)大众传播媒介2、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一)角色准备不足(二)多重群体的社会化(三)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四)边际人的角色冲突3、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社会学概论历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A、社会干预中心ﻩB、社会支持网
C、调查研究机构D、监 测 系 统30。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这实质上就是ﻩ(ﻩB)14—335
A、社会改革B、有计划得社会变迁
C、自发变迁D、社会进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学在中国得本土化起始于ﻩ20世纪20、30年代,为此进行了开拓性工作得老一辈社会学家有(BCDﻩ)1—24
A、章太炎B、许仕廉
C、孙本文D、吴文藻
E、严复
32.影响个人社会化得环境因素包括(ABCDEﻩ)5-118
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
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
9.个人逐渐学习与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与确定得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与政
治态度得过程,被称为(
A、政治社会化C、思想社会化
A
)5—110
B、行为社会化D、制度社会化源自10。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D
)5-114
A、再社会化
C、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偏差行动ﻩD、偏差文化
25.一切违反既定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得行为,都被称为ﻩ(Aﻩ)12-281
A、违规行为B、违例行为
C、违章行为D、违法行为
26.在失范理论中,不仅拒绝社会认可得目标与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ﻩ以新得目标与手段来替代,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ﻩBﻩ)12—288
A、革新B、反叛
)8—192
B、结构优势
D、市场优势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德国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B 思维C 劳动D 直立行走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 C )A 《社会学研究》B 《社会学原理》C 《实践哲学教程》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陈千秋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A 弗洛伊德B 莱格C 米德D 马斯洛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B )A 生理的B 安全的C 归属的D 自尊的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B )A 米德B 库利C 布卢默D 托马斯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A )A 朋友谈心B 观众看电影C 顾客的摩肩接踵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B 形式C 性质D 方式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 )。
A 冲突B 竞争C 合作D 顺应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D )。
A 库利B 林顿C 托马斯D 米德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B 角色丛C 实际角色D 自致角色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B 角色冲突C 角色中断D 角色失败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B 抢购C 春游D 球迷闹事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B 权力主义C 悲观主义D 乐观主义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自考社会学概论08、09、10年4月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马克思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A.社会规范B.社会事实C.社会制度D.社会问题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C)A.严复B.章太炎C.费孝通D.雷洁琼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深度访谈D.定量分析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D)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量方法D.定性方法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A.生产关系B.交往关系C.社会关系D.群体关系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A.文化传播B.文化采借C.文化杂交D.文化冲突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C)A.马克思B.雷克斯C.布劳D.帕森斯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重新社会化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C)A.互动论B.交换论C.拟剧论D.理性选择论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B)A.个人选择B.印象管理C.自我坦白D.扮演角色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C)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D)A.合作B.学习C.共享D.交换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正式群体D.同辈群体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C)A.第一部门B.第二部门C.第三部门D.第四部门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A.社会控制功能B.传播知识功能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功能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A.涂尔干B.滕尼斯C.齐美尔D.韦伯19.韦伯提出的进行社会分层的三项标准是(C)A.经济、政治和文化B.财富、权力和声望C.财富、权力和文化D.权力、社会和地位20.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1-11
A.《社会静力学》
B.《社会分工论》
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2.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是( )1-19 A.费孝通的江村调查 B.陈达的民众生活费用调查
C.毛泽东的农村阶级状况调查
D.晏阳初、李景汉的河北定县调查3.社会学研究应该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指的是社会学的( )2-37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4.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3-56
A.韦伯
B.马克思
C.布劳
D.涂尔干
5.社会学界常以外在的关联形式为标准,把社会关系分为( )3-64
A.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B.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
C.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D.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6.在文化的结构中,一辆马车是( )4-85
A.文化特性
B.文化模式
C.文化集丛
D.文化特质
7.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这指的是( )4-91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8.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2-48 A.阶级斗争理论 B.辩证冲突论
C.功能冲突论
D.结构冲突论
9.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被称为( )5-110
A.政治社会化
B.行为社会化
C.思想社会化
D.制度社会化
10.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5-114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反社会化
D.发展社会化
11.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是( )6-139
A.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12.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
( )7-156
A.内群体和外群体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C.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3.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7-163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完全家庭
14.在组织管理的研究中,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8-184
A.梅约
B.巴纳德
C.摩尔斯
D.泰罗
15.基金会属于( )8-189
A.第三部门
B.第二部门
C.公共部门
D.私人部门
16.私人部门的优势体现为( )8-192
A.组织优势
B.结构优势
C.效率优势
D.市场优势
17.社会制度的形成,有一种途径是自发形成,即( )9-203 A.民俗——民德——制度 B.民德——民俗——制度
C.民俗——法律——制度
D.民德——法律——制度
18.本源制度包括( )9-208
A.政治制度
B.婚姻家庭制度
C.教育科学制度
D.思想文化制度
19.教育制度的潜功能体现在( )9-212
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
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D.文凭功能
20.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类型学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 )10-228
A.韦伯
B.滕尼斯
C.林德
D.伯杰斯
21.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 )11-256
A.文化发散论
B.社会结构论
C.精英阶级理论
D.政治循环论
22.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阶层结构中,20世纪60年代服从国家安排回乡的下放职工属于( )11-265
A.专业技术人员
B.离退休人员阶层
C.办事人员
D.社会管理者
23.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分析,任命某人某项荣誉称号,属于( )11-271
A.结构性流动
B.垂直流动
C.代内流动
D.赞助式流动
24.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12-280
A.偏差习惯
B.偏差心理
C.偏差行动
D.偏差文化
25.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都被称为( )12-281
A.违规行为
B.违例行为
C.违章行为
D.违法行为
26.在失范理论中,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种适应方式被称为( )12-288
A.革新
B.反叛
C.形式主义
D.退缩主义
27.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被称为( )13-306
A.结构性问题
B.制度性问题
C.规范性问题
D.政治性问题
28.自然灾害的特征是( )13-317
A.显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
B.显在性、突发性和无限性
C.潜在性、突发性和无限性
D.潜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
29.在社会预警系统中,对人们潜伏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沟通、疏导、救助、防止偏差行为的发生,这种任务属于( )13-324
A.社会干预中心
B.社会支持网
C.调查研究机构
D.监测系统
30.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这实质上是( )14-335
A.社会改革
B.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C.自发变迁
D.社会进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起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为此进行了开拓性工作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有( )1-24
A.章太炎
B.许仕廉
C.孙本文
D.吴文藻
E.严复
32.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包括( )5-118
A.家庭
B.学校
C.伙伴群体
D.社区
E.大众传媒
33.公共部门的缺陷一般统称为“政府失灵”,主要包括( )8-195
A.社会上占少数的人群对某些公共物品的需求不易获得满足
B.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在使某些人满足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可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C.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
D.公共部门在提供某种公共物品之前通常长时间讨论,造成公共物
品的暂时不足
E.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在规模、质量、成本、责任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34.相比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具有的共同特点有( )10-231
A.社会分工复杂
B.人口密度低
C.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D.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E.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35.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包括( )13-303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复杂性
D.综合性
E.群体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定性方法2-45
37.文化传播4-96
38.个人空间6-145
39.组织8-177
40.社会不平等(广义)11-249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观。
3-66
42.简述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4-96
43.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9-206
44.简述我国集镇社区的特点。
10-237
45.简述社会变迁的内容。
14-328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中国社会实际试述现代家庭建设的意义。
7-167 47.联系中国实际试述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
1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