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闻法规》答案版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习题与答案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新闻传播伦理:新闻传播伦理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答案:新闻传播伦理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 法规: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答案: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3. 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采访、报道新闻的权利。
答案:新闻自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采访、报道新闻的权利。
4. 新闻审查:新闻审查是指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审查,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要求。
答案:新闻审查是指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审查,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要求。
5. 媒体责任:媒体责任是指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对其传播的信息负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答案:媒体责任是指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对其传播的信息负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填空题1. 新闻传播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2. 新闻传播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保护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公众利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3. 新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报道任何内容,而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寻找平衡。
答案:法律允许的范围、社会责任4. 新闻审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新闻报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5. 媒体责任的核心是要求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始终坚守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答案: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传播伦理的基本要求?A. 真实性B. 公正性C. 客观性D. 煽动性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传播法规的主要内容?A. 保护公众利益B. 保护国家安全C. 保护社会稳定D. 保护个人隐私答案:D3.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自由的限制?A. 法律允许的范围B. 社会责任C. 国家利益D. 个人利益答案:D4.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审查的目的?A. 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B. 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性C. 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D. 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答案:D5. 下列哪项不属于媒体责任的要求?A. 真实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煽动性原则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新闻传播伦理的基本要求包括()。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考试 选择题 62题
1. 新闻传播伦理的核心原则是:A. 真实性B. 时效性C. 娱乐性D. 商业性2. 根据我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新闻记者证的有效期是:A. 3年B. 5年C. 7年D. 10年3.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行为违反了新闻伦理?A. 引用权威数据B. 采访当事人C. 捏造事实D. 引用专家意见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是:A. 作者终身加50年B. 作者终身加70年C. 作者终身加100年D. 永久保护5. 新闻传播中,隐私权的保护属于:A. 新闻伦理B. 新闻法规C. 新闻技巧D. 新闻市场6. 以下哪项不属于新闻传播法规的范畴?A. 新闻出版管理条例B.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C. 广告法D. 食品安全法7. 新闻记者在报道中应避免的行为是:A. 客观公正B. 偏见歧视C. 深入调查D. 多方求证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哪项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A. 商业贿赂B. 正当促销C. 公平竞争D. 合法经营9. 新闻传播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点在于:A. 新闻价值B. 个人意愿C. 社会利益D. 法律规范10.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行为符合新闻伦理?A. 泄露国家机密B. 侵犯个人隐私C. 报道事实真相D. 制造假新闻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运营者应当:A. 收集用户所有信息B. 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C. 随意处理用户数据D. 不承担任何责任12. 新闻传播中,“公正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只报道正面新闻B. 不报道任何负面新闻C. 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D. 只报道自己感兴趣的新闻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广告内容?A. 商品信息B. 服务信息C. 个人观点D. 企业宣传14. 新闻传播中,“真实性”原则要求记者:A. 报道所有听到的信息B. 报道所有看到的信息C. 报道经过核实的信息D. 报道所有感兴趣的信息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新闻媒体在报道恐怖事件时应:A. 详细描述恐怖细节B. 避免引起恐慌C. 夸大恐怖效果D. 忽略恐怖事件16. 新闻传播中,“责任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只报道对自己有利的新闻B. 只报道对媒体有利的新闻C. 对报道内容负责D. 不承担任何责任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A. 知情权B. 选择权C. 公平交易权D. 以上都是18. 新闻传播中,“独立性”原则要求记者:A. 服从上级指示B. 独立思考和判断C. 只报道政府新闻D. 只报道商业新闻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以下哪项内容的信息?A. 违法信息B. 商业信息C. 娱乐信息D. 教育信息20. 新闻传播中,“透明性”原则要求记者:A. 隐藏报道来源B. 公开报道过程和来源C. 只公开部分信息D. 不公开任何信息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A. 虚假宣传B. 商业诋毁C. 正当竞争D. 商业贿赂22. 新闻传播中,“尊重性”原则要求记者:A. 尊重事实B. 尊重他人C. 尊重法律D. 以上都是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A. 新闻作品B. 文学作品C. 商业秘密D. 艺术作品24. 新闻传播中,“平衡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只报道一方观点B. 报道多方观点C. 不报道任何观点D. 只报道政府观点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运营者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应当:A. 明确告知用户B. 无需告知用户C. 随意收集D. 不收集任何信息26. 新闻传播中,“时效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及时报道新闻B. 延迟报道新闻C. 不报道新闻D. 只报道旧闻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新闻媒体在报道恐怖事件时应避免:A. 详细描述恐怖细节B. 避免引起恐慌C. 夸大恐怖效果D. 忽略恐怖事件28. 新闻传播中,“客观性”原则要求记者:A. 主观判断B. 客观报道C. 随意报道D. 不报道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A. 知情权B. 选择权C. 公平交易权D. 以上都是30. 新闻传播中,“诚信性”原则要求记者:A. 诚实报道B. 虚假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以下哪项内容的信息?A. 违法信息B. 商业信息C. 娱乐信息D. 教育信息32. 新闻传播中,“公正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只报道正面新闻B. 不报道任何负面新闻C. 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D. 只报道自己感兴趣的新闻3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广告内容?A. 商品信息B. 服务信息C. 个人观点D. 企业宣传34. 新闻传播中,“真实性”原则要求记者:A. 报道所有听到的信息B. 报道所有看到的信息C. 报道经过核实的信息D. 报道所有感兴趣的信息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新闻媒体在报道恐怖事件时应:A. 详细描述恐怖细节B. 避免引起恐慌C. 夸大恐怖效果D. 忽略恐怖事件36. 新闻传播中,“责任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只报道对自己有利的新闻B. 只报道对媒体有利的新闻C. 对报道内容负责D. 不承担任何责任3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A. 知情权B. 选择权C. 公平交易权D. 以上都是38. 新闻传播中,“独立性”原则要求记者:A. 服从上级指示B. 独立思考和判断C. 只报道政府新闻D. 只报道商业新闻3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以下哪项内容的信息?A. 违法信息B. 商业信息C. 娱乐信息D. 教育信息40. 新闻传播中,“透明性”原则要求记者:A. 隐藏报道来源B. 公开报道过程和来源C. 只公开部分信息D. 不公开任何信息4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A. 虚假宣传B. 商业诋毁C. 正当竞争D. 商业贿赂42. 新闻传播中,“尊重性”原则要求记者:A. 尊重事实B. 尊重他人C. 尊重法律D. 以上都是4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A. 新闻作品B. 文学作品C. 商业秘密D. 艺术作品44. 新闻传播中,“平衡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只报道一方观点B. 报道多方观点C. 不报道任何观点D. 只报道政府观点4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运营者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应当:A. 明确告知用户B. 无需告知用户C. 随意收集D. 不收集任何信息46. 新闻传播中,“时效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及时报道新闻B. 延迟报道新闻C. 不报道新闻D. 只报道旧闻4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新闻媒体在报道恐怖事件时应避免:A. 详细描述恐怖细节B. 避免引起恐慌C. 夸大恐怖效果D. 忽略恐怖事件48. 新闻传播中,“客观性”原则要求记者:A. 主观判断B. 客观报道C. 随意报道D. 不报道4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A. 知情权B. 选择权C. 公平交易权D. 以上都是50. 新闻传播中,“诚信性”原则要求记者:A. 诚实报道B. 虚假报道C. 不报道D. 随意报道5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以下哪项内容的信息?A. 违法信息B. 商业信息C. 娱乐信息D. 教育信息52. 新闻传播中,“公正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只报道正面新闻B. 不报道任何负面新闻C. 全面、客观地报道新闻D. 只报道自己感兴趣的新闻5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广告内容?A. 商品信息B. 服务信息C. 个人观点D. 企业宣传54. 新闻传播中,“真实性”原则要求记者:A. 报道所有听到的信息B. 报道所有看到的信息C. 报道经过核实的信息D. 报道所有感兴趣的信息5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新闻媒体在报道恐怖事件时应:A. 详细描述恐怖细节B. 避免引起恐慌C. 夸大恐怖效果D. 忽略恐怖事件56. 新闻传播中,“责任性”原则要求记者:A. 只报道对自己有利的新闻B. 只报道对媒体有利的新闻C. 对报道内容负责D. 不承担任何责任5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A. 知情权B. 选择权C. 公平交易权D. 以上都是58. 新闻传播中,“独立性”原则要求记者:A. 服从上级指示B. 独立思考和判断C. 只报道政府新闻D. 只报道商业新闻5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以下哪项内容的信息?A. 违法信息B. 商业信息C. 娱乐信息D. 教育信息60. 新闻传播中,“透明性”原则要求记者:A. 隐藏报道来源B. 公开报道过程和来源C. 只公开部分信息D. 不公开任何信息6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A. 虚假宣传B. 商业诋毁C. 正当竞争D. 商业贿赂62. 新闻传播中,“尊重性”原则要求记者:A. 尊重事实B. 尊重他人C. 尊重法律D. 以上都是答案:1. A2. B3. C4. A5. A6. D7. B8. A9. D10. C11. B12. C13. C14. C15. B16. C17. D18. B19. A20. B21. C22. D23. C24. B25. A26. A27. A28. B29. D30. A31. A32. C33. C34. C35. B36. C37. D38. B39. A40. B41. C42. D43. C44. B45. A46. A47. A48. B49. D50. A51. A52. C53. C54. C55. B56. C57. D58. B59. A60. B61. C62. D。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的复习资料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1、《宪法》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也是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基本依据.2、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内涵: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不可滥用)(2)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3)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3、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是:言论、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问题)为什么?1)不是一种人为规定,是新传法历史客观演变进而确定的一个主题。
2)从新闻传播实践上看,任何一次新传法规定的制度与修改,其根本问题都是新闻出版和言论自由是否能实现、怎么实现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3)寻找真理的手段,保障社会成员参加国家决策的方法,维持社会稳定与变化的手段.4、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主要包括:新闻媒体主管机关、新闻媒体、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受众5、新闻泄密的含义:指在新闻媒介中公开国家秘密,以致使国家安全或者国家利益遭到破坏的行为。
6、新闻保密制度包括:①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②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③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由主管机关批准制度④新闻发布制度8、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①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②监督公共权力的需要③传媒的职责所在④司法实践的需要17、我国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五条原则: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③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④维护新闻真实性⑤保持清政廉洁的作风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1)禁止发表煽动言论 2)禁止泄露国家秘密 3)禁止破坏民族团结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1)禁止散布谣言【是指行为人以制造社会混乱、扰乱社会秩序为目的,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互联网的制作、下载、复制、发布、传播或者以其他方式)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2)禁止宣传邪教 3)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内容4)禁止渲染凶杀、暴力内容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1、传媒侵害名誉权(指公民和法人对自己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具有法定性、人身专有性、财产关联性)的方式:侮辱和诽谤2、传媒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①行为人实施了侵害名誉权的行为②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直接指向受害人③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④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名誉权的抗辩事由:①内容真实②公正评论③特许权(特定人同意)4)消息来源权威4、隐私权(是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私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主要包括四部分:①个人信息②私人领域③个人私事④私人活动5、侵害隐私权的方式:1)公布、宣传他人的隐私2)窃取个人资讯3)侵入私生活领域4)侵入互联网的私生活区域6、新闻侵权的特点:涉及隐私信息报道越真实,新闻侵权越严重.7、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1)侵权行为存在A、侵权作品已出版B、侵权作品的内容有特定指向侵权人C、侵权作品侵害了他人合法利益2)损害结果的存在A、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失3)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有因果关系A、精神损害是可由行为退定而来B、对受害人因隐私侵犯而导致的财产损失。
4《新闻法规》答案版
4《新闻法规》答案版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新闻法规》练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宪法》第(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B.38C.41D.47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B )。
A.肖像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荣誉权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 )。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经济收入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C )。
A.评价权B.荣誉权C.名誉权D.形象权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 C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 A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
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
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
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
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
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标准答案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考答案单选题1A;2A;3B;4C;5D;6D;7B;8A;9A;10B;11B;12B;13D;14A;15A;16C;17A:18B;19C;20 A;21C;22B;23B;24D;25C;26A;27A;28D;29C;30A.多选题1ABC;2CD;3AB;4AC;5ABCDE;6ABCDE;7AB;8ABCD;9ABC;10ABCD;11ABC;1 2AB;13ABCD;14ABCD;15ABCD;16BCD;17BCD;18ABC;19ABC;20ABD;21ACD ;22ABCD;23ABC;24ABCD;25ABCDE;26ABCD;27ABCD;28ABC;29ABCD;30AB CD;31ABCD;32ACD;33ABCD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参考答案单选题1A;2D;3B;4C;5C;6D;7B;8A;9B;10D;11B,12C;13A;14D;15C;16B;17D;18C;19A;20 D;21D;22A;23A;24D;25D;26C;27A;28D;29C;30C;31B;32D.多选题1ABD;2ABCD;3ABC;4ABCD;5ABD;6ACD;7ABCD;8ABCD;9BCD;10ABCD;11B CD;12ABCD;13ABCD;14ABC;15BCD;16ABD;17ABC;18AB;19BC;20AD;21ABC ;22ABCD;23ACD;24BD;25AC’26ABD;27ABC;28ABCD;29BC;30BCD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新闻出版法律法规
报刊管理规定明确审读要求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所管出版物审读 主管单位对所管报刊审读 出版单位阅评
大部分西方国家都采取事后追惩制,出 版后由有关机构审读样本,或接受社会 舆论监督。 美国等每年有禁书单。白宫新闻发言制 度。 英国的“防务新闻及广播电视委员会” 与媒体联合发布行动指南。
未经批准不得出版和从事出版活动,非 法出版物可依据出版管理条理处罚,或 按刑法,非法经营罪定罪。
境外和港台地区报刊未经批准在大陆编辑、 出版、发行属非法。成品进入大陆需通过 有特许经营的单位按进口程序办理。
变更
出版单位变更:名称,资本结构,出新报刊 报纸 期刊变更:名称,主管主办,业务范围 (报刊宗旨,文种),刊期,报纸开版 变更地址,法人,报纸承印单位 ,休刊,出号 外要备案
5、重大选题备案制度
总署在1997年有“图书、期刊、音像制 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 列出15种选题,需要出版前专题报批。 条例20条:凡列入备案的选题未经备案 不得出版。 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重大革命和重 大历史题材出版管理的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选题,是指涉及国家 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国家的政治、 经济、文化、军事等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选题, 具体包括: (一)有关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文献选 题; (二)有关党和国家曾任和现任主要领导 人的著作、文章以及有关其生活和工作情况的 选题;
6、编辑责任制度
对于报刊等出版物内容合法性的把关, 属于报刊等出版单位的责任 条例第25条规定:“出版单位实行编辑 责任制度,保障出版物刊载的内容符合 本条例的规定。”这条规定确定了出版 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确定了编辑 责任的目标和内容。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考试题目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古代关于新闻活动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最早出现新闻法律规范的国家.2、尽管各国新闻法的历史发展各不相同,但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各国新闻法的产生和发展受本国、和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3、1992年世界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各国在联手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4、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职业道德也呈现着极大的丰富性,但总体来讲,无论哪一种职业道德,其核心内容都不外乎是对职业活动中、、职业利益三者关系的调整。
5、作为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新闻必须真实,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二是;三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新闻法律关系2、名誉权3、有偿新闻4、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1、我国近代进步报人提出了哪些新闻伦理观点?2、为什么说财产受损不是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必要条件?3、为什么说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规范?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2、联系实际阐述新闻职业道德对新闻法规的作用。
《新闻职业道德》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殷商2、经济思想政治3、报业评议联合会4、职业责任职业权利5、准确有据全面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新闻法律关系:是指新闻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关系。
2、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传播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3、有偿新闻: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或明或暗地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一定费用的活动。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点提示)1、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新闻从业人员以品性为第一要素。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四版教学设计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四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相关法律规定和精神,了解新闻传播法律真实意义;2.知晓新闻传播法规中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和限制;3.掌握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工作实践的关系,学会运用新闻传播法律的知识处理新闻报道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二、教学内容1.新闻传播法律法规概述;2.对新闻从业者的法律要求和限制;3.新闻传播法律知识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三、教学大纲第一节新闻传播法律法规概述1.新闻传播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及涉及领域;2.新闻传播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精神;3.新闻传播法律法规的合法性和效力。
第二节对新闻从业者的法律要求和限制1.对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守的法律规定的要求;2.对新闻从业人员应注意的法律限制及其意义;3.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
第三节新闻传播法律知识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1.新闻传播法律的应用基础;2.新闻传播法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方法;3.新闻传播法律在新闻报道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讲授新闻传播法律法规概述及内容;2.实践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教学;3.讨论法:开放性问题提问,学生逐步发表观点,并展开讨论。
五、教材本教程将使用《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四版》作为教学主要素材,辅以案例分析,概念讲解和角色扮演等实践课程。
六、教学评价1.课后测试:学生要求完成一份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2.课堂出勤:学生们需要参加所有课程,并按时提交作业;3.课程评价:课堂结束后,学生可以对课程内容和讲师表现进行评价。
七、参考资料1.《新闻传播法教程第四版》;2.《新闻法学》;3.《新闻传播学》;4.《新闻学概论》。
新闻出版法律法规解读及应用指南
新闻出版法律法规解读及应用指南新闻出版事业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新闻出版行为,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知识产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
本文将对新闻出版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并提供相关应用指南。
一、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概述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规范新闻出版业的经营行为,保护公众知情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新闻出版的规定: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有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限制,如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此法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基本法律,主要涉及新闻出版单位的设立、经营许可、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护新闻出版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其经营行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此法关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新闻出版业来说尤为重要。
它规定了著作权人的权益,并明确了他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新闻出版业也逐渐涉足网络领域,该办法规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和义务,旨在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
二、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知情权、促进社会进步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保障公众知情权: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公众对信息的知情权,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让公众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社会状况和各类事件。
2.促进社会进步:健康、公正和透明的新闻出版行为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实施可以鼓励新闻出版业做出更为负责任和专业的报道,增强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维护社会稳定: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它旨在规范新闻出版业的经营行为,防范各类不良信息和谣言的传播,保护公众免受虚假和有害信息的侵害。
2018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的题目-附实用实用标准答案详解详解
四、《新闻法规》练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B.38C.41D.47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肖像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荣誉权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经济收入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A.评价权B.荣誉权C.名誉权D.形象权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_____。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_____。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
乙未经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漏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
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
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
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
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
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
新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重点复习
新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重点复习新闻法律职业道德其伦理规范复习资料1、一个道德原则,若干条道德规范,有哪些原则?(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P290-3121条道德原则和几条道德规范构成1条道德原则就是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是新闻传播行业及从业者在调整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时必须遵循的最重要的一把尺子。
(1)新闻自由原则(2)社会责任论(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几条道德规范1.新闻要真实、客观与公正。
①力求准确②尽可能交代消息来源①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②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③保持平衡2.清正廉洁,以正当方式从事本职工作。
①坚持新闻传播职业的独立性,不屈服于邪恶势力,避免主观干扰②不受贿,不搞“有偿新闻”等行业不正之风③不得混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大搞“广告新闻”3.自觉遵守法律,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利。
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团结②维护司法尊严与司法公正③不得伤风害俗,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④维护公民合法权利,不诽谤他人,不揭人隐私。
4.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协作与交流。
5.同情弱者,注意保护少年儿童等易受伤害者。
2、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新闻法律的主体和客体P14-17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定义:指新闻传播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力与义务关系。
特点:1.国家意志的体现2.以法律上的权力和义务为内容3.由国家强制力做保障主体: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1.新闻传播媒体(最重要)。
具有法人主体资格2.记者、编辑等新闻传播从业者。
3.政府、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群众团体内容: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是指由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义务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行为行为的必要性。
《新闻理论》题集
《新闻理论》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A. 新闻传播活动B. 新闻传播媒介C. 新闻传播效果D. 市场营销策略答案:D解析: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者和受众、新闻传播效果等,而市场营销策略属于市场营销学的研究范畴。
2. 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哪方面的影响?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科技进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解析: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点是?A. 新闻自由B. 党性原则C. 群众路线D. 客观公正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在于坚持党性原则,认为新闻工作应当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4. 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中,强调要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放在哪个位置?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答案:B解析:习近平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5. 新闻学研究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升新闻传播效果B. 促进媒体融合发展C. 指导新闻实践活动D. 推动科技创新答案:D解析:新闻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升新闻传播效果、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等方面,而推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领域的研究任务。
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答案:新闻学的产生背景主要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新闻业的兴起,社会对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业务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新闻学的经验总结阶段、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形成阶段、新闻学的理论深化和多元化发展阶段。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有: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为新闻应当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新闻的阶级性,认为新闻具有阶级性,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考试练习题标准答案《新闻法规》(一)单选题1.我国《宪法》第( 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B.38C.41D.47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B )。
A.肖像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荣誉权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 )。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经济收入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C )。
A.评价权B.荣誉权C.名誉权D.形象权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 C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 A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
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
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
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
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
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
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
新闻法
新闻传播法与职业道德引言用自律赢得自由一、典型案例三个案例一:4家媒体记者违法被刑事拘留孟怀虎.wmv案例二纸馅包子案例三“中国最美的女记者”——曹爱文记者救人耽误采访.wmv 分析:1、新闻界遵守新闻法制方面存在问题2、新闻职业行为没有禁区不行3、急需提高自律意识4、社会呼唤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上篇新闻传播法规1、我国的新闻法律体系2、新闻媒介行政管理的法规3、新闻发布的有关法规4、新闻报道与公民权利5、司法报道若干法律问题下篇新闻职业伦理道德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新闻报道若干伦理问题3、关于隐性采访的争议4、广播电视节目的伦理问题讲授与学习方法三、新闻界面临侵权与维权的现实困境(一)当被告是记者无可回避的现实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新闻法》新闻界处于相对劣势(二)重要的是在法律框架内从事新闻报道活动(三)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同时,要尊重被报道者的正当权利自律—用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学会自我保护行使新闻报道权引导社会进步崇尚法治,维护法则,尊重权利上篇新闻传播法规第一讲我国的新闻法规体系一、新闻法规概念狭义——特指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广义——行为规范体系的总称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体现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二、我国新闻法规体系构成(1)宪法有关规定(2)有关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宪法》有关条款:第二十二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2008-12-20 20:441.什么是新闻法制?其特点是什么?新闻法制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类关系的法制制度。
特点:①新闻法制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极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②新闻法制渗透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
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新闻法制对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而对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不足。
④新闻法制与党的政策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既要求严格的他律,也要求主动地自律,两者需要辩证统一。
2.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基本原则:①宪法原则。
②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③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核心问题:是言论出版自由。
1.言论自由:指公民享有发表意见,实现交流,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2.出版自由: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3.什么是国家秘密?我国新闻工作实行哪些保密制度?1.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私密”三级。
3.实行保密制度:一是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实行自审与送审现结合的制度);二是通过内参反映涉及国家秘密;三是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由主管机关批准制度;四是新闻发布制度。
4.试述“曾格案”在美国新闻法发展中的意义。
答:曾格案1733年,约翰.彼得.曾格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周报》,在报纸上批评当时的总督威廉.科斯比允许法国军舰侦查南部海湾的防御工事,科斯比以“对政府进行无耻的中伤,恶毒谩骂和煽动性责难”的罪名对他提起诉讼,并遭逮捕。
1735年8月4日,法庭开始审理此案。
新闻法规与伦理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新闻法规与伦理_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媒介审判即媒体的司法报道,多发生在关乎社会民生的热点事件当中。
答案:错误2.以下属于媒介审判的负面影响有?答案:可能会引来诉讼官司_会损害新闻媒介乃至整个国家的形象_可能会影响司法公正,损害司法尊严_不利于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3.以下关于媒介审判的特征,正确的是答案:刻意夸大或隐藏某些事实_多发生在民愤极大的冲突事件中_未经司法审判就提前给案件定性4.以下关于媒介审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媒介审判就是媒体的司法报道_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不存在媒介审判的可能_媒介审判是不带有贬义色彩的概念5.一般来说,介入式采访比非介入式采访获取的信息更为独家及丰富。
答案:正确6.以下关于网络“避风港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7.属于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合理抗辩事由的是答案:8.介入式采访和非介入式采访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答案:错误9.以下原则哪些属于隐性采访的基本准则?答案:合法性原则_减少道德伤害原则_公共利益原则10.在哪些情况下,隐性采访才可以说是符合道德伦理的呢?答案:从专业精神和公众利益的角度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_隐性采访之外没有其他手段可以获取信息_事件符合公共利益11.新闻真实性是“过程性”的真实,可以通过一次或多次报道来实现。
答案:正确12.以下属于新闻寻租的有:答案:有偿不闻_新闻敲诈_有偿新闻13.以下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_新闻真实可以通过一次或多次报道来实现_世界各国都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了新闻必须真实_只要准确展现了事物当下的状态,便可称作真实14.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答案:准确_平衡_客观_真实15.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是答案:16.以下关于新闻伦理的论述正确的是答案:17.新闻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有答案:18.显见义务是指那些在特定环境下极其重要的责任。
新闻法规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5分)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颁布于年。
2. 是指公民、法人按照法律规定对于自己的科学或文学、艺术等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3. “中国记协”全称为。
4.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该法规定美国联邦政府的50多个拥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的部门或机构要公开举行会议,允许公民旁听,政府部门只有在特殊原因条件下才可举行秘密会议,而这些允许公民旁听的会议当然也允许记者采访和可以通过新闻媒介报道。
5. 新闻传播法制的核心问题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属()A基本法B一般法C法规D行政规章2. 关于《大清报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于1908年颁布B实行出版批准附加保证金制C涉及艺术、学术、教育等刊物可免交保证金D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部新闻法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专门关于新闻记者的法律《新闻记者法》是在哪一年由什么政府颁布的?()A 1909B 1932C清政府D国民党政府4. 在美国,较为系统地提出建立地方性新闻评议机构的建议并积极敦促此类机构成立的是《路易斯维尔时报》发行人兼主编()A约翰·弥尔顿B 路易斯维尔C巴里·宾厄姆D托马斯·杰斐逊5. 关于新闻道德的社会作用,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新闻道德对社会道德有重大影响作用B新闻道德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调节作用C新闻道德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工作行为起指向作用D新闻道德对新闻工作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如评论不涉及事实问题,但使用了辱骂和丑化的语言侮辱了对方的人格,也可使用“公正评论”抗辩。
()2.党的主张,经过立法程序,成为法律规范,是很正常的,但是单纯的党的文件,即使是权威性很高的文件,也不是法律。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答案
1、法:法是由国家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人们权力和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两大法系:大陆法系(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和海洋法系(以判例形式出现的普通法)。
3、新闻传播法的渊源(六部分):国际条约和公约、宪法、国家的基本法和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
4、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和调整社会生活中重大社会关系的法律。
5、“言禁”、“书禁”、“报禁”:言禁:战国时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思想、言论归罪。
之后还有“偶语弃市”“诽谤者族”等法令。
书禁: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令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禁书法令。
之后还有明清两代的文字狱,国家对文字的禁限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报禁:为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宋代建立了统一的官方信息发布制度,并专门成立了管理各州进奏院业务活动的“都进奏院”,稍后不久,确立了发报前审查制度——定本制度。
6、新闻法“四权”理念:知晓权、隐私权、隐匿权、更正与答辩权。
7、“水门事件”: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8、“深喉”:一般是指事件背后所发出的更深层次的声音。
为了公众利益而奋不顾身的作证,新闻调查的新闻工作者通常称他们为“深喉”。
9、新闻法律关系:是指新闻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关系。
10、新闻法律主体和客体:主体:指在新闻法律关系中享有新闻活动权和承担新闻活动义务的人和组织。
包括新闻传播组织、新闻传播组织成员、国家主管机关、自然人和法人。
客体:即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新闻法规》练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宪法》第(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B.38C.41D.47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B )。
A.肖像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荣誉权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 )。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经济收入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C )。
A.评价权B.荣誉权C.名誉权D.形象权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 C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 A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
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
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
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
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
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
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 PS 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
乙的行为。
( B )A.是合法行为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11.a 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
乙欲状告报社。
乙户籍在b 地、常住在c 地,暂住在d 地。
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D )A.只能在 aB.只能在 a 或 bC.可以在 a 或 b 或 cD.可以在 a 或 b 或 c 或 d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
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
公民可以起诉?( B )A.只能是媒体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C.只能是记者张某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 20 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
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
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
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
下列说法正确的。
( D )A.某演员已去世 20 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B.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起诉资格C.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
后摄影师将大学生的裸体照片以人体艺术照的形式出版发行,致使大学生受到亲友指责。
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A.摄影师发表照片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B.摄影师发表照片已取得大学生的默示同意,不构成侵权C.大学生是照片的合作作者,摄影师发表照片应向大学生支付报酬D.摄影师是照片的著作权人,出版发行该照片是合法行使著作权的行为15.网民“老大难”,在甲网站发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乙出版社的《网络热门小说集》收录该小说,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作品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小说。
乙、丙、丁均未征得网民“老大难”同意。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A.网民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B.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在甲网站发表不算正式发表,在乙出版社出版发行才算正式发表C.丙可以不经该网民同意使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D.丁网站未经该作者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如有不同意见,媒体正确的做法是( C )。
A.可以公开报道不同的意见B.可以公开报道但需客观全面反映各方意见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D.不能报道17.关于媒体的消息来源保密,错误的说法是。
( D )A.媒体应当尊重消息来源的保密要求,承担不披露其真实身份的责任B.我国内地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地规定消息来源保密C.消息来源保密是媒体开展好批评报道的必要条件D.法律应该对消息来源的披露豁免权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是绝对的18.某报记者 A 想竞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B,为了竞聘成功,A 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 B 有小三的“隐私”诋毁 B。
A的行为侵犯了 B 的。
( D )A.选举权B.荣誉权C.隐私权D.名誉权19.下列哪条不是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 A )A.记者的职务行为B.报道源自国家机关公开的职权行为C.新闻内容真实D.公正评论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
( C )A.对某官员的情妇进行“人肉搜索”B.在博客中公布朋友的病情C.公安局为缉拿罪犯而公布犯罪分子的情况D.窥视某名人私生活并公开传播以资炫耀21.下列哪项不属于隐私?( C )A.公民的私人信息、个人资料B.公民的私人活动C.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及简历D.自然人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密码22.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限定在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 C )A.一定行业内、一定级别内B.一定地区内、一定级别内C.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D.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内23.某位不太知名的年轻女演员 A 主动约请某电视台记者 B,称某知名大牌导演 C 频频性骚扰她,并以让她出演女主角为诱饵与她多次发生过性关系。
女演员没有提供相应证据,但称会在法庭上出具有力证据。
记者B 没有联系上导演C,便将演员A 的谈话在电视上如实播出。
后导演C 起诉,法院查实,演员A 的说法没有有力证据支持,构成对导演 C 的侵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演员A 单独承担侵权责任B.演员 A 和记者 B 平均承担侵权责任C.演员A 承担大部分侵权责任,记者B 承担小部分侵权责任,电视台不承担侵权责任D.演员 A 和记者 B、电视台都要承担侵权责任24.某报社记者A 与自称是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B 的员工C 通过网络QQ 聊天,员工 C 抱怨公司经常加班,但不按照劳动法支付报酬,简直是比资本家还黑心。
A 据此撰写出批评B 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报道,由于B 公司备受社会关注,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反响,造成 B 公司经济损失。
B 公司起诉记者 A,并索赔数千万,远远超过记者 A 的赔偿能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公司有权起诉记者 AB.索赔数千万简直是勒索,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C.记者 A 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所以应该起诉报社,而不应该只起诉记者 AD.记者 A 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应该起诉报社和记者 A25.根据相关规定,是我国集中统一的新闻发布机关,承担着发布重要政务新闻的职能。
( D )A.人民日报社B.中央电视台C.中央人民广播电台D.新华通讯社26.根据 2012 年元旦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我国电视台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规定是。
( D )A.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两次、每次不超过 60 秒的广告B.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 90 秒的广告C.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 90 秒的公益广告,不得插播商业广告D.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27.如媒体不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随意播报气象预报,按《气象法》规定,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最高元的罚款。
( C )A.2 万B.3 万C.5 万D.10 万28.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 B )A.10 万B.30 万C.50 万D.100 万29.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负责电视剧审查工作。
审查机构应在收到送审材料天内提出修改、删剪意见或审查结论。
( C )A.15B.30C.45D.6030.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
( C )A.15%B.20%C.25%D.30%31.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的罚款。
( A )A.1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B.2 万元以上 4 万元以下C.3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D.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3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
( B )A.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C.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D.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33.某报记者 2012 年 2 月 10 日编写虚假新闻,后被查证并通报批评。
2012 年 3 月10 日,该记者的不良从业行为被新闻出版总署记录并列入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查询系统。
根据相关规定,该记者在前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 D )A.2015 年 2 月 9 日B.2015 年 3 月 9 日C.2017 年 2 月 9 日D.2017 年 3 月 9 日34.根据相关规定,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新闻采编人员重新获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后,年内再次违反新闻出版法规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 B )A.2B.3C.4D.535.申领新闻记者证的人员须具备的基本的学历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