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必修二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必修二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必修二诗歌、文言文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班次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愆.期(qiān)垝.垣(guǐ)犭严

..狁(yán)象弭.(mǐ)

B.谣诼.(zhu?)蕙纕.(xiāng)芰.荷(zhī)侘.傺(chì)

C.公姥.(mǔ)伶俜.(pīng)葳.蕤(ruí)踯躅.(zhú)

D.阡陌.(m?)三匝.(zhā)吐哺.(bǔ)鲑.珍(xié)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府吏见丁宁

D.诺诺复尔尔

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

..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便利此月内,六合

..

..正相应履至尊而制六合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

D.东家有贤女,窈窕

..作态

..艳城郭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相”,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胜不敢复相.士

B.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C.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D.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大人故.嫌迟(总是)好自相扶.将(服侍)

B.始适.还家门(出嫁)可怜

..体无比(可爱)

C.却与小姑别.(退出来)便言多令才

..(指媒人)

..(美好) D.谢.家事夫婿(感谢)自可断来信

6.下列句中没有“互文”的一项是()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时称为“国风”,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选自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E.“赤壁赋”是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后写下的,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我们课文所选为《前赤壁赋》。

F.朱自清,主要散文作品有《毁灭》、《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家写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清流激湍.(tuān )流觞.曲水(shāng)放浪形骸.(hé)临文嗟.悼(jiē)

B.苏子愀.然(qiǎo)孤舟嫠.妇(lí)酾.酒临江(shī)横槊.赋诗(shu?)

C.无物以相.(xiàng)举酒属.客(zhǔ)山川相缪.(liáo)王回深父.(fù)

D.褒之庐冢.(zhǒng)有穴窈.然(yǎo)盖音谬.也(miào)何可胜.道(shēng)

9.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瑰怪其文慢灭仆碑幽暗昏惑

B.洞萧会稽之阴彭殇言简意赅

C.肴核杯盘狼藉匏樽正襟危坐

D.虚诞若合一契静躁一觞一咏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然是中有深趣矣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游目骋.怀(奔驰)极.视听之娱(穷尽)

B.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方.其破荆州(正当)

C.故山殊可过.(路过)猥不敢相烦.(打扰)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无物以相.之(帮助)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激湍

..(急流的水)

B.信.可乐也(实在)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因寄所托.(依,随着)

C.感慨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向.之所欣(过去,以前)

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

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不同

.. D.虽趣舍万殊,静躁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也常在于险远

..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王毕,四海一.

C.侣.鱼虾而友.麋鹿始舍.于其址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6.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B.是非贿得之。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处

D.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译:足以用来极尽视听的乐趣。

B.凌万顷之茫然。译: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因为他探索思索得深入并且无处不在地实践。

D.其孰能讥之乎?译: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B.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C.王维,字摩诘,唐代边塞诗人,有作品集《王右丞集》。

D.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黄苏”;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阅读《游褒禅山记》,完成下列各题。

20.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D.何可胜.道也哉胜:尽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险以.远,则至者少

C.有怠而.欲出者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 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

22.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遂与之俱出D.此余之所得也

23.根据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褒禅山记》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

B.作者在材料的选择上,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是为了配合说理的需要,这种安排颇具匠心。

C.作者揭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

D.全文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来过渡,将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前后衔接自然。

二、默写。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子无良媒。,。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3、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忧伤以终老!

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6、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8、,。暧暧远人村,。狗吠深巷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9、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10、此地有,;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1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岂不痛哉!

12、固知,。

1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少焉,,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1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6、寄蜉蝣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

1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险以远,则至者少。而,,而人之所罕至焉,。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三、翻译题。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

③、死生亦大矣。译文: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

⑤、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文:

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译文:

⑦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

选择题答题卡:

必修二复习题答案

1.C (A 犭严xiǎn;B 芰jì;D 匝zā)

2D (A 取———娶;B 纫———韧;C 丁宁———叮咛。)

3.C (交通:连接。)

4.A

5.D

6.C

7.D (“西汉”应为“东汉”)

8.B (A..骸hái,C父fǔ;D.谬miù) 9.D (A 慢—漫;B 萧—箫;C 藉—籍)

10.C (A 悟—晤;B 冯—凭;D 缪—缭)

11.C (过:访问,游览)12.B(A修-高C化-自然D喻-明白)

13.D(次:旁边—次序B向:过去—对着C斯文:这些诗文—文雅)

14.B (“一”数词用作动词。A.“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C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友)”;“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D.“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后一个“东”是名词作动词。“东进”。)

15.A (副词表判断,是。B.①连词,表递进,而且;②连词,表转折,但是;C.①无实在意义;②代词,自己;D.

①连词,因为;②来)

16.A (陈述句,其它为判断句。)17.A 18.C 19.C 20.A(明:照明)

21.D(A 无义/他们,B 修饰/并且,C 因果/而且,递进,D 那里)

22.C(ABD均为判断句,C为省略句)

23.D(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节选部分第一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二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3 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 2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 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苯的分子式 18.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 稀硫酸 Cl ····Cl Cl ····C Cl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末复习试题

期末测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的淡化,只需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得到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金属Na D.利用海水、铝、空气的航标灯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3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2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3.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4.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 .铍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 .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 C .硫酸锶难溶于水 D .硒化氢(H 2Se )是无色、有毒、比H 2S 稳定的气体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 .充电后可再使用 B .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 .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 B .苯和水 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 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 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稀硫酸

文言文基础知识

古今异义 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1 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 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 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 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 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 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 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 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9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 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 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 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 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 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 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 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 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20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 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2 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 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4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25 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释义: 1.已,同“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释义: 2.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释义: 3.厌,通“餍”,知足,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通“”,释义: 4.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通“”,释义: 5.知,通“智”,明智。

二、一词多义 1、贰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不迁怒,不贰.过 1、贰:①从属二主;②再,重复。 2、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把……作为边邑;③庸俗,鄙陋;④轻视,看不起。 3、许 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杂然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许:①答应,听从;②赞同;③约数; ④表处所,地方。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③微.言大义 ④见微.知著 ⑤国势衰微. 4、微:①假如没有;②卑贱;③幽微,精妙;④隐蔽,不显露;⑤衰败。 5、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③使史更敝.衣草 5、敝:①损害,衰败;②敝:疲惫;③屦

坏,破旧。 6、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子亦有不利焉.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6、焉:①何,为什么;②哪里;③语气助词,如“啊”;④兼词,“于之”,在那里。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以.乱易整⑦阙秦以.利晋 7、以: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拿,来; ③连词,表顺承;④连词,表顺承;⑤介词,把;⑥介词,用;⑦连词,用来。 8、而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编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编 物理知识点第五章平抛运动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合≠0,一定有加速度a。 ④F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P蜡块的位置vvxvy涉及的公式:θ ⑤F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1)小船过河问题vv水v船θ,ddvv水v船θ当v水v船时,,,θv船d(2)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 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模型四:如图甲,绳子一头连着物体B,一头拉小船A,这时船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B OOAvAθv1v2vA甲乙甲乙处理方法:如图乙,把小船的速度vA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为v1和v2,v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Al -27 Cl -35.5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编号填写在试卷上。 2、所有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答题区相应位置上。 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合成纤维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3.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2H5OH B.CH4C.C2H4O D.C3H8 4.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 CH3-CH2-CH2-CH3与 C.1H 和2H D. O2与O3 5.下列微粒中: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7. X2+和Y-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X>Y B.原子序数 X>Y C.最外层电子数 X>Y D.电子层数 X>Y 8.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纯净物 10.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与新制Cu(OH)2反应 B.浸入浓硝酸后,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 C.在火中灼热,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11.1996年2月,德国某研究所在高能加速器中,将70 30Zn 撞入一个208 82 Pb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 中子后,合成一种人造超重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内中子数为()A.278 B.277 C.166 D.165

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整理.

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知识(理解去记)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 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其中,这条定直线 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 ①????????→??????? →???? ? 底面是正多形 棱垂直于底面 斜棱柱 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 底面为矩形 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 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④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 补充知识点 长方体的性质: ①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2 22211AC AB AD AA =++ ②(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三条棱所成的角 分别是αβγ,,, 那么2 2 2 cos cos cos 1αβγ++=,2 2 2 sin sin sin 2αβγ++=; ③(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则 222cos cos cos 2αβγ++=,222sin sin sin 1αβγ++=. 1.4侧面展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面周长和侧棱长为邻边的矩形.

化学必修二综合试卷及答案

化学必修二综合试卷 说明: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的形成。据此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磷在260℃时转化为红磷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Na溶于H2O D.NaCl熔化 3、下列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 A、H2和D2 B、 C、CO和CO2 D、金刚石和石墨 4、有关叙述:(1)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2)M原子比N 原子容易得到电子。(3)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4)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 m M>H n N。(5)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 m MO x>H n NO y。(6)熔点M>N。能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叙述是()。 A、①②③ B、②⑤ C、 ①②③④⑤ D、全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 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 C.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既可以用反应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用生成物

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 D. 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或加热或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6. 短周期中三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下列有关这三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 C.b的氢化物很稳定 D.b元素的最高化合物为+7价。 7、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 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 ②⑧ B.⑦④ C.① ③ D. ⑤⑥ 8、温度为500℃时,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 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mol,则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v(O2)= mol/(Ls) B、v(NO)= mol/(Ls) C、v(H2O)= mol/(Ls) D、v(NH3)= mol/(Ls) 9、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必修一第2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夫晋,何厌之有____通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____通____,____ 3.日以尽矣____通____,____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___通____,____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通____,____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____通____,____ 7.卒起不意____通____,____ 8.秦王还柱而走____通____,____ 9.要项伯____通____,____ 10.不敢倍德____通____,____ 11.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通____,____ 12.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通____,____ 自我校对 1.厌餍满足 2.知智明智,聪明,读zhì 3.以已已经 4.陵凌凌辱 5.振震震慑 6.奉捧捧着 7.卒猝仓促,突然,读cù 8.还环绕 9.要邀邀请10.倍背背叛11.蚤早早12.郤隙隔阂、嫌怨 二、文言实词 (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敢以烦执事 ..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 ..①东道主 ...② ①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②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 (5)可以 ..解燕国之患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能,能够 (6)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 (7)终已不顾 ..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 (8)诸郎中 ..执兵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医医生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很 (10)将军战河北 ..①,臣战河南 ..②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北省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南省 (11)所以 ..遣将守关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自我校对 (1)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2)①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Al -27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 A .石油产量 B .乙烯的产量 C .合成纤维的产量 D .硫酸的产量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3.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 ,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C 2H 5OH B .CH 4 C .C 2H 4O D .C 3H 8 4.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 A .淀粉和纤维素 B .CH 3-CH 2-CH 2-CH 3 与 C .1H 和2H D .O 2与O 3 5.下列微粒中: 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 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 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7.X2+和Y-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 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 B.原子序数X>Y C.最外层电子数X>Y D.电子层数X>Y 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纯净物9.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与新制Cu(OH)2反应 B.浸入浓硝酸后,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 C.在火中灼热,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10.1996年2月,德国某研究所在高能加速器中,将70 Zn撞入一个 30 208 Pb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中子后,合成一种人造超重元素的原子。该82 元素原子内中子数为() A.278 B.277 C.166 D.165 11.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 B、钠、镁、铝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资料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u-64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 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电荷数 D.中子数 2. 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 ..的是( ) A.CH 3CH 2 OH和CH 3 OCH 3 互为同分异构体 B.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 C.CH 3CH 3 和CH 3 CH 2 CH 3 互为同系物 D.O 2和O 3 互为同素异形体 3、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 ...的是( ) A.原子半径:Na > Mg > Al > H B.热稳定性: HC l < H 2S < PH 3 C.酸性强弱:H 2SiO 3 < H 2 CO 3 < H 3 PO 4 D.氧化性:K+ < Na+ < Mg2+ < Al3+ 4、将SO 2气体通入BaCl 2 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 入的气体可能是() A. NH 3 B. Cl 2 C. CO 2 D. NO 2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 4(g)+2O 2 (g) =CO 2(g)+2H 2 O(g) △H=-890.3 kJ·mol-1 B.500℃、30MPa 下,将 0.5mol N 2(g)和 1.5molH 2 (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 3 (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g)+3H 2 (g) 2NH 3 (g)△H = -38.6 kJ·mol-1 C.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 = -57.3 kJ·mol-1, 则 H 2SO 4 和 Ca(OH) 2 反应的中和热△H = 2×(-57.3)kJ·mol -1 D.在 101 kPa 时,2gH 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 示为 2H 2(g)+O 2 (g)=2H 2 O(1)△H = -571.6 kJ·mol-1 6. 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 3、HCl、NO 2 气体,做喷泉实验,所得 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A.3∶3∶2 B.2∶2∶3 C.1∶1∶1 D.无法确定 7.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无水乙醇反应时增大无水乙醇的用量 B.Zn与25%的稀硫酸反应制取H 2 时,改用98%的浓硫酸 C.在K 2SO 4 与BaCl 2 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将炭块磨成炭粉用于燃烧 8.核电荷数小于l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解读

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几种。 一、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1、用“者”或“也”表判断,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①“……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者,……”。天下者,高祖天下。粟者,民之所种。 ③“……,……也”。梁,吾仇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④“……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直接表判断,不用判断词和语气词。 “……,……”。刘备,天下枭雄。 3、用副词“乃”“则”“即”“皆” “非”等表判断。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若事之不济,此乃天意。扣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山下皆石穴罅。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人非生而知之者 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判断词“是”出现较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同是天涯沦落人翩翩两骑来是谁 二、被动句 ①用“于”表示:“……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用“为”表示:“为……” “为……所……” “为所……”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巡船所物色行将为人所并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用“见(受)”表示:“见……”“见……于……”“受……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④用“被”表示被动:“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⑤无被动标志,意念上的被动:戍卒叫,函谷举余羁縻不得还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未、弗、无、莫等+代词宾语+动词) 古之人不余欺也。时人莫之许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动词或介词) 沛公安在?君何以知燕王? 陈述句中,③代词“自”作宾语,常常前置(反身代词“自”+动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举贤以自佐 ④“以”的宾语,有时前置(宾语+介词“以”)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 ⑤方位名词作宾语前置(方位名词+介词)沛公北向坐 ⑥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⑦用“之”、“是”(助词)将宾语前置。何陋之有?惟命是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语后置 1 用“之……者”或“者”表示 (中心词+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村中少年好事者 (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数量词作定语常后置。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3、介宾短语后置,也叫做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常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则较多地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 ①谓语动词+介词结构+“于……”。以勇气闻于诸侯。耻学于师 ②谓语动词+介词结构+“以……”。皆不可拘以时月。覆之以掌

高一数学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2.1.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 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 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 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 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 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 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 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 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2.1.3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 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 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 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 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 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3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2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态化石燃料是( ) A.水煤气B.一氧化碳C.天然气D.氢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 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B.半导体材料C.催化剂D.农药5.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滴加浓硝酸 6.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 A.Na B.Al C.Fe D.Ag 8.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氨气制氮肥B.可用氯气制漂白粉 C.可用蔗糖制食品D.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0.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 .充电后可再使用 B .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 C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D .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11.山梨酸(CH 3—CH =CH —CH =CH —COOH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与钠反应 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酒精和碘B .苯和水C .乙酸和水 D .溴和四氯化碳 14.已知反应A +B =C +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15.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 .氯气与氢气反应B .次氯酸分解 C .甲烷与氯气反应D .甲烷与氧气反应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烷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CH 3Cl B .丁烷的结构简式CH 3(CH 2)2CH 3 稀硫酸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二 ·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 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 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 五棱柱'''''E D C B A ABCDE -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 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 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 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四棱台ABCD —A'B'C'D'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 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 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 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 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 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 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2.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3).画法要写好。

必修二化学 期末复习题

必修二第一章期末复习练习题 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 A.一定是8个B.一定是2个 C.一定是18个D.是2个、8个或18个 2.若某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 ) A.ⅢB族B.ⅢA族C.ⅠB族D.ⅠA族 3.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元素( ) 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 C.可能是二、三周期元素D.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 4.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5.某溶液中Cl-、Br-、I-三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Cl2充分反应后,该比值为3︰2︰1,则通入Cl2和原溶液中I-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2 C.1︰3 D.1︰4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氢原子B.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D.31H是一种同位素 7.在63Li、147N、2311Na、2412Mg、73Li、146C中: (1)和互为同位素。 (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8.在过氧化钠中含有168 1 -2 2 O - ,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16 、8 、2-、 2 、-1 。 9.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10.填空 (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电性。(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离子,带电荷。(3)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离子,带电荷。 11.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B.X2Y3 C.X3Y2 D.X2Y

生物高考必修二基础知识整理

一、减数分裂、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 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 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 种精子(卵细胞); 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