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考研政治中的运动问题
考研政治关键考点解析
考研政治关键考点解析在2017年的考研中,英语是考研党最头疼的,专业课是考研党最揪心的,只有政治是考研同学最好拿分的。
但好拿分不代表好考,不然不会有很多人卡死在政治线上。
在政治考试中,考研真题是以一些名人名言作为题干来命题的,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这是个难点。
因此,今天给大家分享通过分析名人名言的含义及考试的角度来解读相关考点。
名人名言:“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列宁)一、考点解析:(一)考点内容分析这句名言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中“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的考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
同时,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可能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即相对静止状态,但其运动却没有一刻停止。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运动的,因此,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二)考点考试方式及考试角度分析该考点可以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可以从以下角度命题: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二、真题再现(1996年单选)《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考点。
通过阅读题干可知,题干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认为是人的主观精神控制自然界中的物质,认为精神是运动的主体,所以选D。
(2006年单选)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运动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运动高考政治经常会考到运动这个知识点,运动的规律以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希望大家好好复习!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运动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运动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运动马克思主义运动观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运动观中,尤其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考研政治哲学部分的重点。
从历年的考试来看,主要考察选择题。
2020届的考生一定要重视这个知识点。
万学海文老师针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等方面为大家一一梳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物质是在时间、空间中实现其存有和发展的。
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有方式,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有方式,任何物质都处于运动之中。
另一方面,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任何运动都需要主体,而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承担者。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的错误,也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二、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承认相对静止对于我们理解和改造世界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相对静止是衡量该运动的尺度。
隻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有,才能说明某一运动是什麽事物的运动和什麽形式的运动。
另一方面,相对静止使事物具有确定的形态和性质,人们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理解和利用不同质的事物。
运动与静止是辩証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相互区别,这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另一方面,它们还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坚决反对两种错误:一种是夸大运动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另一种是夸大静止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有方式,其中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存有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分析之运动观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分析之运动观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分析之运动观,更多考研备考资料、考研经验等信息,请关注考研英语作文范文大全汇总
智能题库:考研历真题在线测试点击进入
运动观在的考研政治的试卷中出现过,时隔一,也有可能在此考点命题。
所以的广大的考研学子在此考点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老师为大家梳理了运动观的相应知识点,希望对于的考研学子能够有所帮助,助广大的考研学子一臂之力。
一、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
二、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考研政治 第四章知识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用的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的缺陷: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作历史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有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作用于社会存在。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意识以理念、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其次,社会意识是人民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015年考研政治考点: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第⼀、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
运动是指宇宙中⼀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式,主要反映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表⽰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的观点相对⽴。
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的状态乃⾄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表⽰事物由⼀种状态过渡到另⼀种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相对⽴。
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向⾼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成的过程。
第⼆、联系、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相互作⽤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运动和变化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的运动。
两者的区别在于,在阐述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往往使⽤运动这⼀概念;⽽在表述事物的具体运动状态时,常常使⽤变化这⼀概念。
但是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质量的改善和提⾼。
虽然说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是今年新增的考研政治考点,但是在前⼏年的真题中也有所涉及,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命制。
⽼师建议考⽣将以上内容与考研真题相结合来熟记这部分的内容,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出题规律,以便在考场上轻松应对。
2017考研政治: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2017考研政治: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属于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部分的物质观的重要知识点。
从考研政治马原的整个学科来看,该学科属于考研政治的难点,而且知识点较为抽象。
虽然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在考研政治中最多涉及到一道选择题,但是考生全面了解两者的关系更有利于我们深刻的了解唯物论。
根据这一要素,老师将带领2016考研学子一起学习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如果离开运动谈物质那么将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的,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如果离开物质谈运动那么将导致唯心主义。
二、生活中体现的物质与运动的小知识1、自然界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开花-结果-果实成熟-植物腐烂)2、人的发展(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年老三条腿)3、社会性质的更迭(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经典习题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B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这一诗句体现了( C )A。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C )A。
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与运动这部分的知识点较为抽象,考生如果仅仅依靠书面知识点,那么很难真正掌握,答对题目。
老师建议大家将理论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习题的联系演练,从而掌握考点,在考场上取得高分。
【考研政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研政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关注“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这两个知识点。
只要在哲学当中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大家就用这两个原理答题完全没有问题。
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存在形式(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A.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人与自然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此段为十九大报告原文)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知识点透析:运动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考研政治选择题中的考查虽然不会直接考查基本含义和原理,但通常会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作为选择题的选项,以通过判断选项正确与否让学员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中的物质观主要是命制考研政治选择题,命制材料分析题的知识点较少,而物质观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含义、运动观与时空观。
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详细的讲述了时空观的考点及历年考题的题型,本篇文章主要讲解运动观的相关知识及在历年真题中的题目。
关于运动观的考点,从命题角度来看,主要是命制选择题,如2013年考研政治第1题。
运动观的主要内容其实是要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这里讲的运动是指哲学上的运动,而非考生平常所理解的机械运动。
在生活中,我们普遍理解的运动主要是指空间位置上的移动。
但哲学上讲的运动不仅包括位置上的移动,还包括一切不显著的变化和过程。
确切来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这是第一个需要明确分辨的考点。
第二个重要考点就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谈物质就会犯形而上学错误;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谈运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这是在选择题中经常会用到的选项说法。
第三个需要注意的考点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还是要和生活中的运动与静止分开,在生活中,只要位置不发生变化一般都认为处于静止状态。
但在哲学中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总结起来就是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才能在正确判断选项的正误。
回到2013年考研政治第1题,通过一幅对联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选项“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装填;B选项“静止是运动的内在原因”错误,尽管在此我们并没有讲运动的原因,但通过学习矛盾的观点,可以得知矛盾是运动的内在原因;D选项“静止是运动的存在方式”错误,运动的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运动
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运动高考政治经常会考到运动这个知识点,运动的规律以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希望大家好好复习!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运动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考研政治考点中“左”和右的错误
考研政治考点中“左”和右的错误1.1.右倾机会主义(大革命后期)右倾机会主义(大革命后期)代表人物:陈独秀表现: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解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左”倾盲动(2.“左”倾盲动(19271927年底至1928年4月)代表人物:瞿秋白表现: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3.“左”倾冒险主义(3.“左”倾冒险主义(19301930年6月至9月)代表人物:李立三表现: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4.“左”倾教条主义(4.“左”倾教条主义(1931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代表人物:王明表现:①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
②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
③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分坏田”的主张。
④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⑤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打击”的方针。
解决:遵义会议开始开始清算“左”倾教条主义,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党内从根本上清算了“左”倾教条主义。
运动,党内从根本上清算了“左”倾教条主义。
5.“两个凡是”(改革开放前的徘徊时期)5.“两个凡是”(改革开放前的徘徊时期)表现:表现: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二)
201考研政治知识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例题:(2015.18)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
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
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的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平衡。
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A.准确掌握辩证否定和方式和方向B.精确把握事物的度C.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D.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答案】:BCD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意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鬼神观念,鬼神观念也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物质原型,是对客观世界歪曲虚幻的反映,这种歪曲虚幻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例题:(2017.2)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第二,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第三,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例题:(2014.18)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
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解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
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运动观: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2020考研政治近代史重要知识点:维新运动精析
【导语】时间飞逝,步⼊九⽉,2020考研也将开始倒计时。
关于政治学科包含五门课程,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史纲,对于考研政治的其他学科来说,应该算是复习的。
下⾯⽆忧考给⼤家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近代史重要“运动”之:维新运动,希望能够给考⽣的复习提供⼀定的帮助。
维新运动活动内容①向皇帝上书。
其中最的是康有为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②著书⽴说。
③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④办学会。
⑤设学堂。
⑥办报纸。
影响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先,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祖宗之法不可变,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维新派则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其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君主⽴宪。
最后,要不要废⼋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次正⾯交锋。
百⽇维新 1898年6⽉11⽇,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
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系列推⾏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称百⽇维新。
百⽇维新只经历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学堂(北京⼤学的前⾝)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都被废除。
意义⾸先,戊戌维新运动是⼀次爱国救亡运动。
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运动。
最后,戊戌维新运动更是⼀场思想启蒙运动。
京师⼤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等教育的发端。
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的强⼤的守旧势⼒的反对。
具体为: ⾸先,民族资产阶级⼒量弱⼩。
其次,维新派的局限性。
⼀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三是惧怕⼈民群众。
教训企图通过统治者⾛⾃上⽽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民主、富强是根本⾏不通的,必须⽤⾰命的⼿段。
体育政治考研题目及答案
体育政治考研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体育政治是指体育与政治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政治的体现?A. 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提升国家形象B. 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获得奖牌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C. 体育赛事的举办完全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D. 体育外交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是体育政治中常见的现象?A. 体育赛事的举办完全由市场决定B. 体育赛事的举办完全由政府决定C. 体育赛事的举办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D. 体育赛事的举办只受体育组织自身的影响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体育政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答案:体育政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赛事可以作为国家展示自身文化和实力的平台,提升国家形象;其次,体育外交有助于加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再次,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最后,体育赛事中的国际竞争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团结精神。
2. 论述体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政治因素。
答案:体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政治因素包括:国家的政治方向和政策导向,确保体育政策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国内外政治形势,如国际关系、地区安全等,这些都可能影响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社会政治稳定,体育政策需要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推进,避免引发社会动荡;以及政治领导层的意愿和支持,政治领导层的支持对于体育政策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三、论述题请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体育赛事如何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答案:体育赛事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赛事可以展示国家的体育成就和文化特色,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型赛事,各国通过运动员的表现和赛事的组织,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国家形象;其次,体育赛事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如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能够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再次,体育赛事可以作为国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体育交流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最后,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考研政治中的运动问题
马原中“运动”的考点是考研政治中的高频考点。
在2015年,2013年,2014年均有涉及。
为了能够帮助广大的考研学子能够很好的把握此凯程,为大家梳理了“运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生们的2018考研政治复习带来帮助。
一、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模拟练习】(多选)下列关于运动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BCD】
二、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模拟练习】(单选)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观能动性
【A】
三、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模拟练习】(单选)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
A.静止是不存在的
B.运动是有条件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
通过以上对“运动”相关概念的梳理,希望能对考生们的2017考研政治复习有帮助,最后预祝广大的考研学子梦想成真。
其实看看凯程考研怎么样,最简单的一个办法,看看他们有没有成功的学生,最直观的办法是到凯程网站,上面有大量学员经验谈视频,这些都是凯程扎扎实实的辅导案例,其他机构网站几乎没有考上学生的视频,这就是凯程和其他机构的优势,凯程是扎实辅导、严格管理、规范教学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辨别凯程和其他机构谁靠谱的办法。
第一招:看经验谈视频,凯程网站有经验谈视频,其他机构没有。
第二招:看有没有讲义。
凯程有课程讲义,其他机构几乎没有,或者没有现成的讲义,说明他们没有辅导历史。
第三招:问问该专业今年辅导多少人。
如果就招1-2个学生,那就无法请最好的老师,凯程大多数专业都是小班授课,招生人数多,自然请的老师质量高,授课量大,学习更加扎实。
并且凯程和这些学校的老师联系更加紧密。
第四招:看集训营场地正规不正规。
有些机构找个写字楼,临时租个宾馆,学习没有气氛,必须是正规教学楼、宿舍楼、操场、食堂,凯程就是正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等,配备空调、暖气、热水器、独立卫浴等。
在凯程网站有大量集训营环境的照片,每个学员对我们的集训营学习气氛满意度超高。
其他机构很多遮遮掩掩不提供,那就是集训营环境不行。
第五招:实地考察看看。
凯程在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法硕、中传、教育学、教育硕士、财科所等名校名专业考研取得的成绩。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在2016年考研中,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考取13人(前五名都是凯程学员),清华经管6人,北大经院金融硕士8人,人大和贸大各15人,中财金融硕士10人,复旦上交上财等名校18人,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会计硕士、中传、中戏、经济学等专业更是成绩突出,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