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班会活动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及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及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周恩来少年时期的抱负和远大理想。

2.通过分析周恩来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周恩来少年时期的抱负和远大理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简要介绍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讨论a.周恩来少年时期的抱负是什么?b.周恩来为什么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c.周恩来是如何践行自己的理想的?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展示1.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或质疑。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们应该如何为中华之崛起贡献力量?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3.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1.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介绍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关注,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分享阅读感受,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学生思考如何为中华之崛起贡献力量,使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课堂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通过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让学生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远意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通用3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通用3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通用3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篇1一、导语: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通过搜集的资料,了解了周恩来。

哪位同学能起来说一下,周恩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爱读书的人、爱国、爱民的人,勤奋工作、日理万机的人,抗日战斗时期闻名的领导者,组织者)今日,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学习他小时候立下的远大志向,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学们能再大声、铿锵有力地读一遍吗?二、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三、检查读书状况:1、哪位同学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告知大家?指生说。

(板书:中华不振)2、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伯父)他是怎样说的?(语气:无奈、没方法)那时的中国真的是“中华不振”吗?同学们不妨瞧一瞧老师搜集的有关旧中国百姓的生活现状:(出示图片:)3、发现这里,我想同学们肯定有话要说,(指生说:人民生活贫困,对帝国主义列强很生气,我要好好读书,建设强大的祖国……)4、当这些中国百姓在饥饿、贫困、受人欺压之中困难度日时,有一处地方却喧闹非凡,它是哪里?(租界:就是把自己国家的领土的一部分租借给别的国家,从而失去了对这部分领土的的使用权。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公平的条约强行在中国猎取多处租借地,他们欺压百姓,为所欲为。

)5、文中提到的租界地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哪位同学能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指生读)6、与旧中国百姓凄惨的生活相比较,这里的灯红酒绿、喧闹非凡,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中华不振)7、而真正让周恩来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又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细细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指生读)8、文中妇女衣衫褴褛(破旧、破烂),她此时的神情是----哭诉着。

与其形成鲜亮对比的一词是----得意扬扬(非常得意,神气十足),洋人为什么会得意扬扬?(由于他发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非常得意,神气十足)9、文中还有那句能看出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怀?这句话里,用了一组词语:不但不……反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范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范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要内容。

2. 课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3.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评价五、教学资源1.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3. 词汇卡片。

六、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七、教学准备八、教学步骤九、课堂练习与作业十、教学反思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要内容。

2. 掌握课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3. 领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培养爱国情感。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 运用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进行自我反思和激励。

七、教学准备1.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词汇卡片或黑板,用于展示重点词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班会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班会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

2. 如何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杰出人物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的故事、案例等资料。

2. 准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3. 准备班级黑板报,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新课内容: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分析读书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教师讲述杰出人物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发学习热情。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互相鼓励。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鼓励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教学拓展1. 观看相关影片:组织学生观看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相关的影片,加深理解。

2. 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场所,如纪念馆、博物馆等,感受民族精神。

3. 主题征文: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悟。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和背景。

讨论个人责任和使命感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的方式进行互动。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第二章:国家崛起的历史背景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崛起过程和重要事件。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崛起事件,如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等。

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图片、资料等方式展示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个人责任与使命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国家崛起中的责任和使命。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讨论个人如何为国家崛起做出贡献。

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和经验。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目标和计划。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参与度。

评估学生对个人责任和使命的理解。

第四章:团队合作与创新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4.2 教学内容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进行团队合作的练习和活动。

4.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评估学生对团队合作和创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行动计划与目标设定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制定行动计划和设定目标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学习与个人成长相结合。

5.2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和目标。

分享成功人士的目标设定经验。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和目标设定。

《关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设计

《关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身的精神。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内容。

(2)掌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解。

3.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4.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图片、视频等。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作业与延伸6.1 作业设计:(1)请学生复述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要内容。

(2)请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为什么读书,以及如何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教案精选8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教案精选8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教案精选8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读16个生字,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会写9个字,注意词语的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建议: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在少年时就有了远大的志向。

13岁的周恩来的志向比一般孩子远大,他心里装着中华、而且知道中华现在的苦难,必须崛起还把中华崛起与自己联系起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完全不是空洞的口号,是非常了不起的。

现在的小孩子说出的豪言壮语,很难判断是不是由衷的,这就给教学本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建议: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应展开议论中华--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什么样?怎样就叫中华崛起了?如果学生基础较差,还认识不上去,则不必深究,只要讲请字面的意思,允许后继续学习再深入理解。

学习本文可做语文天地在中为而本课中的生字教学还要继续让学生自学,其中的振兴、钦佩、年龄可以整个词语一起学习,不要把生字单独提出来认记。

县、顾、略、微容易写错,应提醒学生注意。

拓展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huai?anxianqi‰dainianlingsi‰suo?qita?()()()()()fenfenjushouhuangusizhouhunshenyizhen()()()二、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令分寺()()()三、比一比再组词。

崛()龄()微()索()恩()期()屈()令()徽()系()思()其()四、照样子用带点的字写一句话。

1.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为而。

2.同学们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

相关资料:有关周恩来的生平资料及影片。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研究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资料补充等多种阅读方法,揣摩人物内心世界,进而体会文章内容。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优秀7篇)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同学们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完整教案优质(六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完整教案优质(六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完好教案优质(六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历,不断进步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完好教案篇一1.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深化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难点深化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课前准备幻灯,关于____的资料,当时时代背景的资料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交流,理解课文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深化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一,提醒课题1,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名人名言?跟大家分享一下。

2,今天,我们学一句____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板书课题〕一起去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立志的。

3 ,齐读课题。

再明晰而坚决地读,再铿锵有力地读。

二,初读课文1,下面我们课文写了什么。

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读。

3,从你们渐渐低下来的读书声,老师知道你们读得差不多了,谁来汇报。

三,精读课文1,师:课文中有一个词语与“中华崛起”相反,大家试着找找。

“中华不振”〔板书〕,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中华不振”,用笔划划。

请同学们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待会挑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生汇报,交流。

2,刚刚同学们从伯父与____的谈话中体会到中华不振,出示幻灯〔从伯父与____的对话〕,伯父的话该怎样读,____的话呢〔无奈,疑惑〕生读。

分角色,齐读。

那么____是不是只有这几个问题呢?生补充。

不仅是____,我们也无法承受:“这是中国的土地吗?”〔读〕,这岂止是问,简直是呐喊:“这是中国的土地吗?”读。

3,在中国的土地上竟然发生这样的事,幻灯出示“这个妇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精选8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精选8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精选8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篇一1、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了解比较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

2、教学时,学生可以先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课文的第一部分,可以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

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第二部分,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

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再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第三部分,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并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到“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班会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班会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班会教案第一章:班会背景与目的1.1 班会背景当今社会,许多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

培养学生对国家崛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2 班会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章:班会议程安排2.1 开场致辞班主任或辅导员发表开场致辞,介绍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2.2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关于中华之崛起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和挑战。

2.3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解和体会。

2.4 嘉宾讲座邀请一位有关专家或成功人士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如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2.6 总结发言班主任或辅导员总结发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

第三章:学生分享3.1 学生分享环节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解和体会。

3.2 分享内容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认识,以及如何通过学习为国家的崛起做出贡献。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3.3 分享形式学生可以选择口头分享,也可以准备PPT或海报进行展示。

第四章:嘉宾讲座4.1 讲座安排邀请一位有关专家或成功人士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4.2 讲座内容嘉宾可以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以及如何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动力。

嘉宾可以分享他们是如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学习为国家的崛起做出贡献的。

4.3 互动环节学生可以与嘉宾进行互动,提问并听取嘉宾的建议和指导。

第五章:小组讨论5.1 讨论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如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展开讨论。

5.2 讨论内容学生可以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及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4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4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崛起的意识和使命感。

2. 了解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3.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来增加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

教学内容:1. 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介绍。

2. 阅读书籍的重要性与价值。

3.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流程:活动一:导入(5分钟)1. 老师介绍中华崛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中华崛起的看法和态度。

活动二: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和现状(10分钟)1. 老师介绍中华崛起的历史背景,包括近代中华崛起和当代中华崛起。

2. 老师介绍中华崛起的现状,包括国家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和提升。

活动三:阅读书籍的重要性与价值(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如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培养兴趣等。

2. 老师介绍一些著名的中华崛起相关书籍,如《中国的选择》、《挺起中国脊梁》等。

活动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老师介绍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等。

2. 老师介绍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提问阅读、读书笔记等。

活动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中华崛起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2. 小组讨论各自所读书籍的内容、观点和见解。

活动六:分享和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的结果和各自的见解。

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学习收获。

扩展活动: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本中华崛起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博物馆或展览,了解中华崛起的具体展示和实践。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3. 学生写的读后感是否扎实、有观点。

教学资源:1. PPT课件或黑板、白板等。

2. 中华崛起相关书籍的介绍和推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5篇)教案的定义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4、开展一次综合性活动,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

重点难点1、理解周恩来小时侯是怎样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念头的。

2、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

2、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周恩来同志生平的事迹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同学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补充。

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心系民族振兴,立下从危难中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

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选15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注意多音字“挣”“喝”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周恩来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奠定基调,直入课题。

1、师介绍周恩来的简介。

(多媒体显示配乐画面)2、导入课题,解题。

(1)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立下的宏伟目标:(师指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通过昨天的预习,谁能为我们说说课题的意思呢?(3)带着我们的理解,清晰而坚定地再读读课题吧(师指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聚焦“中华不振”。

1、初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这么远大的志向呢?(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词语,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老师检查大家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显示)(2)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大家完成关于课文主要内容的填空。

3、聚焦“中华不振”。

(1)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这么远大的志向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说明了原因。

请把它找出来?(“中华不振”)(2)对!你们都有一双慧眼,都找出来了,是“中华不振”,这个词正好与“中华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课题下方板书“中华不振”)请齐读这个词。

(3)让我们走进百年前的中国,来看看当时的中国到底是怎样的不振。

(多媒体播放历史背景资料)(4)观看完短片,你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呢?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三、精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优秀5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篇一一、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近代历史,了解我们的先辈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信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坚定他们为振兴中华而认真学习,努力奋斗的信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收集我们先辈努力学习,顽强奋斗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物。

并在活动时讨论。

2、在黑板上写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大字。

三、活动过程:1、由主持人读一段话,引入班会的主题。

女主持: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国家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60年前,我国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之下,民不聊生,在经过许多先辈不惜抛头颅,撒热血,艰苦抗战,才终于结束了那段屈辱的历史。

男主持:经过了众多有志之士的多年奋战,才使我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齐读:我们需要继承先辈遗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七(二)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主持:首先请听这个有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吧。

(张沁同学)2、分组举出前辈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事迹。

男主持: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正是在众多的先辈共同努力下,才把祖国有如今的成就,现在,请同学们举出前辈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事迹。

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都举出两个例子来。

给表现好的组加分。

3、歌唱《大刀进行曲》4、诗朗诵(两位男生:顾豪君刘泽轩)——《灵魂》女主持: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豪情到国歌声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悲壮男主持: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挠到王昭君“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的民族团结,都凝结着这些伟人的苦苦追求。

下面请听诗朗诵《灵魂》。

5、小品《阿q外传》〉表演者:朱海晓徐佳艺女主持:的确,人常常为着理想去苦苦追寻。

可就在我们的周围却还有少数同学仍没有醒悟学习的重要性,为此也在生活和学习中闹出不好的笑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以下是一份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

2.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

3. 通过对话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内涵。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对啦,那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生:周恩来总理。

2. 深入探讨师:那为什么周恩来总理会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生:因为他想让国家变得强大。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生:他想为国家做贡献。

师:对呀,周总理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看到当时国家的现状,立志要通过读书来改变。

那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现在读书是为了什么呢?生: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

生:为了自己能有出息。

师:这些都没错,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也是国家的一份子,我们读书也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呀。

大家想想,我们能怎么做呢?生:好好学习,以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师:非常棒,那具体来说呢?生:可以当科学家,发明新东西。

生:可以当老师,培养更多的人才。

3. 总结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要向周总理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反思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在引导学生将其与自身实际结合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应多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践行这种精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本组课文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编排,旨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已具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由于没有切身的经历和情感的储备,缺乏透过文字表面体悟背后的情感,领悟其间的内涵。

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规范书写“惩”;以自己的方法理解“租借”“铿锵有力”“衣衫褴褛”等词的意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班会活动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认识到立志、勤学、成才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之间的关系,引导同学要“志当存高远”。

2、通过班会活动,激励同学们为理想,为未来而更加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

3、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为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理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这次班会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4、通过班会活动,在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同时,明确班级奋斗目标。

活动准备
1、确定主题,选择主持人;
2、讨论班会内容及过程;
3、组建辩论队,确定主辨手。

4、编写主持人串词
5、主辨手带领本辩论队组织材料
6、布置会场。

活动过程(共30分钟)
第一项:主持人发言
第二项:故事表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三项:诗朗诵:圆明园,你在哪里
第四项: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程序及规则,开始辩论
一、赛制
四对四组团体辩论赛
二、辩论赛程序
1、宣布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辨题
3、介绍参赛代表及所持立场
正方: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
反方:为自己而读书
4、介绍参赛队员及嘉宾
5、宣布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2)辩论规则
6、开始辩论:
(1)正方一辨发言(2分钟)
发言内容:我国地大物博,上有5千年的文明历史,可以说中国在世界上享有一定的盛誉,可是近代的中国,抗日战争……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原本富强的中国一下子跌入谷底,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处受到外国人的欺压,侮辱。

这段历史成为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对于侵略国这样的野蛮行径,我们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强烈抗议,每一份签名!每一份控诉!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作为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又该做什么呢?无法改变中国现状的,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不仅仅依靠单纯的爱国热情就能建立起来,更需要的是知识、科技、人才!以天下伟人,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方认为:我们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反方一辨发言(2分钟)
发言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有值得我们回忆和歌颂的,也有我们的耻辱,不过。

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面对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不应该沉浸在战争的年代,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文化知识,强大自己的才能,然后再强大国家,俗话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应该强大自己的实力,才有能力去与外界抗衡,综上,我方认为:为自己而读书。

(3)正方二辨选择反方二辨或三辨进行一对一攻辨(1分钟30秒)
(4)反方二辨选择正方二辨或三辨进行一对一攻辨(1分钟30秒)
(5)正方一辨进行攻辨小结(1分钟30秒)
(6)反方一辨进行攻辨小结(1分钟30秒)
7、自由辩论
本阶段正反方辨手进行流水发言,发言辨手落座结束另一方辨手必须紧接着发言,同一方辨手的发言次序不限。

(8分钟)
8、观众自由提问
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各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个辨手回答时间未满,其他辨手可以补充。

9、结辨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赛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

三、总结辩论赛
1、班主任及嘉宾评析发言(略)
2、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3、主题班会结束
四、活动意义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蔡元培先生早在上世纪初就提出了“国民教育以养成健全人格为标准”。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

”所以,我认为,在悄无声息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好的一项工作。

五、配套活动计划
1、观看电影《周恩来》
2、系列主题班会:
(1)做个有责任该的人(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