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脱贫问题探析——以贵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重点扶贫对象之一,精准扶贫工作在这些地区尤为重要。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对策。
一、困境1.文化隔阂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语言与汉族地区有所不同,这导致扶贫工作难以开展。
由于语言沟通障碍,很多政策和项目无法有效传达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手中,导致扶贫工作的成效不尽如人意。
2.地理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很多地方都是偏远山区,交通条件差,给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运输不便导致一些生活物资和扶贫资金无法及时到达,阻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
3.信仰和价值观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仰和价值观念与中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异,这也给扶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有些宗教信仰甚至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悖,导致一些扶贫项目难以入户,反而遭到群众的抵制。
4.教育和培训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储备,这也阻碍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
二、对策探索1.文化融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隔阂问题,可以采取文化融合的方式,通过举办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融合,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更好地将扶贫政策传达到少数民族地区。
2.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等设施,打通山区交通要道,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为扶贫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条件。
3.灵活的扶贫政策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扶贫政策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采取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扶贫措施,提高扶贫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效果。
4.宗教和价值观的尊重尊重和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参与和积极性,使扶贫项目更符合当地群众的特点和需求。
5.教育和培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当地群众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加他们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脱贫致富。
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着种种困难,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对策和方法。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作者:丁淑宁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11期1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面临的困境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地域偏远、信息相对闭塞以及交通不便利的地方,人口生存与居住条件较差,贫困情况相对集中,家家户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这些现实情况都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我国开展精准扶贫政策的主要工作范围。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总人数的79%,这一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情况影响了全国奔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具体的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困境:其一,在精准识别方面,人口众多,识别难度大,存在僧多粥少的困境;其二,在精准帮扶方面,存在精准帮扶工作落实不到位、驻村帮扶人员宣传不到位以及由于僧多粥少的情形,资金使用上难以平衡;其三,在精准管理方面,存在基建设施缺失,有的贫困地区不通电、没有网络覆盖。
这些实际情况都是制约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
2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的出路2.1 健全精准识别工作机制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第一个环节是筛选出符合精准扶贫政策的人员,从而开展工作,解决了“应该帮助谁”的难题,才能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
而如何让迫切需要扶持的居民得到应有的帮助,需要借助精准识别工作机制。
在现有的国家贫困人口基础上,制定贫困人口参与机制,方便帮扶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划分贫困人口,结合贫困人口的规模与地域,深入当地向居民积极宣传精准识别工作机制的功能,让群众能够正确认识该机制的优势。
在对居民讲解精准识别机制功能时,一定要着重强调识别标准、要求、内容、程序以及建档立卡等详细事项,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理解该机制的功能,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
此外,驻村帮扶人员在每家每户了解帮扶政策的基础上,主动收集贫困家庭的申请表,让居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愿参与。
在申请表收集过后,动员居民开展全村评选大会,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1],选出确实有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员进行为期7 d 的公示,进一步保证精准扶贫中精准识别工作机制的科学性、正确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实践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实践与对策研究作者:李盛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第20期摘要: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基础薄弱、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为中国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少数民族地区,要以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以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采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其具体的脱贫实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精准脱贫SWOT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20-0235-031引言由于资源的有限及不平衡,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消除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基础薄弱、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收入渠道单一等原因,存在着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果不稳定等问题,从而导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作出重要论述,其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精准扶贫已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
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扶智教育、预防返贫等方面,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实践及对策探讨较少。
本文从少数民族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实践成果出发,分析了目前少族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旨在为少族民族地区减贫事业提供思考路径。
2研究区域概况德香村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东南面,下辖8个自然屯,全村总面积为15.45km2,有林地面积2.07万亩,耕地面积300亩(其中水田95亩,旱地205亩)。
至2019年5月,全村户籍人口为192户708人,其中劳动力411人,乡外务工189人,90%以上村民为盘瑶。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摘要】对少数民族扶贫时存在一定的困境,因此,应根据相关困境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本文通过探讨其中困境,提出精准扶贫对策应各级做好精准扶贫,落实服务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精准识别工作机制,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富足、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困境;对策引言精准识别指的是,按照贫困地区环境以及贫困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扶贫策略[1]。
并对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保障治贫方式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与精准性,同时也应与粗放扶贫策略相对称。
扶贫实质就是谁是贫困居民,国家就会对其进行帮扶,在政府引导下,以贫困居民的生活。
一、精准扶贫少数民族地区的困境(一)精准识别困境精准识别有效顺利开展,是精准扶贫顺利实施的基础,但是在精准扶贫少数民族贫困居民时存在精准识别困难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规模大、涵盖范围广、人口众多。
我国少数民族的数量占据总人数数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并且当前存在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整个村庄都贫困的现象。
而传统选举贫困方式不具备公正性、公开性、与民主性,进而使得居民在竞争贫困名额时出现名额不够的现象[2]。
此外,由于贫困名额有限,选出其中最为贫困的居民,这种贫困指标与贫困数数量存在明显差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产生了严重阻碍。
(二)识别难度大由于我国在识别贫困人口时识别方式较为落后,还是一直采用传统的收入评比方式,通过居民的收入来决定贫困标准;此外,由于我国逐渐加大的贫困力度,逐渐加大了对贫困资金的投入,所以,出现有很多贫困居民,为了可以获得到更大的利益,则会打着贫困户的旗号,争强贫困名额,因此,出现很多居民过分依赖国家扶持;最后,在鉴定贫困人口时未能设定一定的标准,导致精准识别陷入一定的困境中。
(三)文化落后发展潜力小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教育基础设施差,贫困对象缺乏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对文化知识学习不重视,所以在接收新技术、新事物时接收能力差,或是存在排斥心理,仅注重传统畜牧业与种植业,仅将解决温饱为自身生存的目标,发展和引进新项目、以及新技术的难度较大。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政策实施、资金投入、产业扶贫、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进行分析。
一、政策实施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扶贫政策,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实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方式,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政府还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定点扶贫、异地搬迁等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
二、资金投入政府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持续增加,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国家在扶贫资金使用上实行了分类管理,保障了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使其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政府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形成了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良性互动。
三、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
政府通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比如在农村地区,政府实施了土地流转、种植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等项目,帮助贫困户找到稳定的增收渠道。
政府还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
四、教育医疗教育和医疗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
政府通过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改善了当地的教育医疗条件。
学校、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改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医疗保障。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不断创新,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产业扶贫不断加强,教育医疗条件不断改善。
这些举措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带来了明显的改变,一大批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贫困问题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并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精准扶贫工作。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仍面临着许多困境。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
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根源。
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教育和技能培训薄弱的问题。
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不足,缺乏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技能。
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的开发利用不当,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水源减少、土地退化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也威胁到了生态安全。
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
解决这些困境的关键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技能培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摘要】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是目前脱贫攻坚面临的重要任务。
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存在诸多困境,如信息不对称、政策执行不到位等。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和精准扶贫困境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探索,包括加强政策措施建议、提高社会参与度等方面。
文章指出,精准扶贫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关乎减贫目标的实现,也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通过精准扶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的加速,为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富裕的国家做出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困境、对策、政策措施、社会参与、贫困现状、重要性、展望未来、总结、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区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取得了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的成就,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贫困地区中近6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临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对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加精准的扶贫措施和政策支持。
当前,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精准扶贫仍然存在许多困境和难点。
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和精准扶贫实施情况的全面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有效解决精准扶贫中的困境,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和社会参与提升方案,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1.2 研究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精准扶贫能够有效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调查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调查分析鲁新明+闫伟摘要: 贫困一直困扰着全世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通过政府救助、扶贫开发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极大地降低了贫困人口数量。
但因历史原因、自然条件严酷、推动经济发展启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成为贫困的重灾区。
本文通过对保山市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生活现状和精准扶贫工作状况的调查, 并据此提出一些关于加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调查;分析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经历了建国前30年的救济式扶贫到20世纪80年代的开发式扶贫, 特别是自1986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来, 各级政府多措并举,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也取非常多的成绩, 促进了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以保山为例, “十二五”期间就帮助44万人脱贫致富, 截至2016年初全市内仅有21.39万人依然在与贫困作斗争, 不到全市总人口10%。
但是由于保山市内12种少数民族75%以上人口均分布在高寒山区, 在近十分之一的贫困人口中, 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较高,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亟待解决。
因此, 我们选择了保山市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平达乡、木城乡、滇摊镇、五合乡、潞江镇、瓦房乡、木老元乡等少数民族乡镇进行少数民族生存状况及精准扶贫工作调研。
1 少数民族地区建档立卡户生活现状调查1.1 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人均收支情况。
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访谈, 我们发现保山市内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收入均较低: 收入最高家庭年收入为27000余元;收入最低家庭年收入仅为2800元, 家庭生活完全靠政府救助。
在所有接受采访的家庭中, 全年总收入超过2万元的家庭占28.57%;全年总收入在1万元及以下的家庭占57.14%。
其中, 总收入超过2万元的家庭2/3以上都是外出打工工资收入, 其余少数人才是经营性收入。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存在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较为落后,发展基础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精准扶贫在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发展起点低、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文化带来的理解和沟通障碍。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与汉族地区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导致了理解和沟通的困境,阻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培养和提供相关人才,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促进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分类精准扶贫措施,将资源倾斜到欠发达地区,补齐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扶贫工作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困境。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分紧迫。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采取措施遏制恶性循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语言文化交流、分类精准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些困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力度,致力于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存在资金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较低,财政收入匮乏,导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时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
这使得很多贫困户无法得到政府的有效帮助,难以真正实现脱贫。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很多贫困户对政府的扶贫政策了解不深,对政府援助的方式和标准也不清楚。
政府对贫困地区的信息收集不够准确,不能准确地掌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难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扶持。
这导致政府的扶贫政策无法真正满足贫困户的需求,不能够实现扶贫工作的精准化。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存在着政策的落地难问题。
很多政策只停留在文件上,实际操作时却缺少有效的监督和执行。
政府干部在实施扶贫政策时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对工作不够认真,缺少真正的推动力。
这使得很多政策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致使扶贫工作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文化和习俗的障碍。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当地的文化、宗教信仰和习俗对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宗教习俗限制了一些人的劳动和就业,使得他们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也制约了扶贫工作的实施。
基于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和资源投入,真正保障政策的实施。
政府应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他们脱贫增收。
政府应加强对贫困户的宣传,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真正落地。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政策,旨在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就是地理环境的困境。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山区、高原或边远地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这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解决这一困境的对策包括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交通运输能力,拉近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距离,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就是文化传统与教育的困境。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与教育程度都相对较低。
这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在脱贫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文化传统与教育的影响。
对于这一困境,应该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就是经济发展的困境。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基础薄弱。
这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更加严重。
要解决这一困境,就必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可以通过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强扶贫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提高自身的生产力,从而脱贫致富。
还有政策落地的困境。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政策的落地存在着一定的困境。
解决这一困境的对策包括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与适应性,加强政策的督导与评估,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与教育、经济发展和政策落地等方面。
解决这些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采取多种对策来逐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近年来,我国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准扶贫政策从落实到实施,带动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活力。
本文将从政策落实、产业发展、教育改善、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探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
政策落实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包括定点帮扶、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策。
定点帮扶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之一。
国家在各地设置了扶贫工作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这种定点帮扶的方式,确保了政策的精准落实,有效地帮助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群众。
产业发展方面,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当地贫困群众发展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还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技能,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教育改善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一直是比较差的。
但是在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善的投入。
通过修建学校、提供教材、资助学费等方式,政府确保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孩子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育改善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文化素质,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人才。
医疗保障方面,政府也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保障投入。
通过建设医院、培训医生、提供医疗设备等方式,政府积极地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
并且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了医疗救助,让他们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在国内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于2013年启动的针对特定贫困地区、特定贫困人群进行的精准化扶贫计划。
经过多年的推进和实施,贫困地区的贫困率已经得到了明显下降,一些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本篇文章将探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以期为全面发展贫困地区贡献一份力量。
少数民族是中国人口中的一部分,他们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加之少数民族分布较广,经济欠发达,故贫困率在人口中也相对较高。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首先就是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的,在实施中,要对他们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解,以便更好的执行精准扶贫政策。
以下将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希望得出真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的结论。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建设好的基础设施是精准扶贫计划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电力、通讯、饮用水、排水和垃圾处理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是影响民生、影响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建设效果来看,经济发展活跃,农村贫困问题得到缓解;诸如减轻负担、促进生活、疏通交通这样的事情的解决也使得少数民族的生活更加便利。
二、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教育是少数民族提高素质、增加收入和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
精准扶贫计划中,过去多年,针对少数民族建设了多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他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学习和生活环境在不断被提升。
可见精准扶贫计划在教育方面的建设是十分成效明显的。
三、产业扶贫的成效产业扶贫是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通过产业支撑,推动贫困地区增收、致富和脱贫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政府选拔和支持少数民族的特色产业,让他们在产业上得到发展,进而逐渐摆脱贫困,达到致富的目的。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扶贫对于减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现象会越来越好。
四、住房保障的成效住房是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一项,对于一些低收入的家庭,购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减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于地域偏僻、资源匮乏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并探索有效的对策。
一、困境1. 地理环境困难:少数民族地区多数位于偏远山区或沙漠地带,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这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资源匮乏: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有限,农业产业发展受限,缺乏优势产业支撑。
3. 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较小,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经常受到破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4. 文化习惯影响: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部分群众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对扶贫工作构成了一定的阻力。
二、对策探索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为扶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 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生态农业、旅游等,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
3.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绿色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扶贫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4. 贴近文化习惯开展工作:在扶贫工作中,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了解当地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开展符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扶贫工作。
5. 提高教育水平: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提高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6. 加强政策支持: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中,应加大对政策倾斜力度,推出更多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为当地群众脱贫提供更多的帮助。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只有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和有效落实,才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目标,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都享受到扶贫政策的红利,实现共同富裕。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调查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调查分析作者:鲁新明闫伟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08期摘要:贫困一直困扰着全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通过政府救助、扶贫开发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极大地降低了贫困人口数量。
但因历史原因、自然条件严酷、推动经济发展启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成为贫困的重灾区。
本文通过对保山市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生活现状和精准扶贫工作状况的调查,并据此提出一些关于加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调查;分析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经历了建国前30年的救济式扶贫到20世纪80年代的开发式扶贫,特别是自1986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来,各级政府多措并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取非常多的成绩,促进了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以保山为例,“十二五”期间就帮助44万人脱贫致富,截至2016年初全市内仅有21.39万人依然在与贫困作斗争,不到全市总人口10%。
但是由于保山市内12种少数民族75%以上人口均分布在高寒山区,在近十分之一的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亟待解决。
因此,我们选择了保山市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平达乡、木城乡、滇摊镇、五合乡、潞江镇、瓦房乡、木老元乡等少数民族乡镇进行少数民族生存状况及精准扶贫工作调研。
1 少数民族地区建档立卡户生活现状调查1.1 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人均收支情况。
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访谈,我们发现保山市内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收入均较低:收入最高家庭年收入为27000余元;收入最低家庭年收入仅为2800元,家庭生活完全靠政府救助。
在所有接受采访的家庭中,全年总收入超过2万元的家庭占28.57%;全年总收入在1万元及以下的家庭占57.14%。
其中,总收入超过2万元的家庭2/3以上都是外出打工工资收入,其余少数人才是经营性收入。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精准扶贫在这些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和独特需求,精准扶贫工作往往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困境一:信息不对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落后,信息交流途径单一,缺乏信息沟通交流机制,企业、政府等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同时,贫困户缺乏了解政策、市场信息的途径,无法主动参与扶贫过程。
对策:建立信息平台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息平台,及时向贫困户传递政策和市场信息。
同时,建立扶贫信息库,及时更新政策和市场信息,并提供相应培训。
此外,应开发基于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推广信息化扶贫,发挥信息化的辐射作用,扩大扶贫效应。
困境二:资源垄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某些族群在人口、财富、地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分配存在着独占、垄断情况,导致其他族群得不到公平的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
对策:打破资源垄断应在政策制定阶段加强对资源分配的监管,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
此外,应加强对资源分配制度的完善,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监管,以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合法性。
同时,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重点扶持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族群协同发展。
困境三:人口流动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十分普遍,很多贫困户都是因为从外地回流而成的,在政策申请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障碍。
对策:建立常住人口档案应建立常住人口档案,归类记录每户贫困户的就业、就学、住房等情况,以便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确保外来贫困户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困境四:文化传统障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传统习惯存在很大差异,造成在扶贫过程中的障碍,有些扶贫政策并不能满足当地文化和民俗的需要,导致很多贫困户失去了使用福利政策的权利。
对策:顺应民俗文化应顺应当地民俗文化,制定符合当地文化传统的扶贫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对贫困问题,中国政府采取精准扶贫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更为精准化的扶贫政策来实现脱贫。
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
一、政策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民族最多、民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国家之一。
在中国政府长期的扶贫政策下,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像藏区、哈尼、傣族聚居地、蒙古族等地域的贫困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各种原因,发展比较滞后,贫困人口比例高。
国家针对贫困地区实行的扶贫政策都没有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
为了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国家实行了更为精准的扶贫政策。
二、精准扶贫的定义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新近扶贫方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传统扶贫政策的深化和拓展,是有针对性、精准化的扶贫政策。
其主要思想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即通过科学、精准的识别分析,明确落实帮扶措施的对象,实现精准帮扶,逐步实现脱贫。
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中,首要任务是找到贫困人口,完成精准识别,美汇信根据家庭消费、耕地占有、家庭资产、生产能力、劳动力状况等因素识别贫困人口。
然后通过制定精准的帮扶方案、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资、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我国在贫困地区推行精准扶贫政策,成效明显。
2016年底,贫困人口总数下降至1000万以下,脱贫攻坚即将进入缺口地区。
2019年,中国政府宣布消除贫困,如期达到了优化扶贫作业收集与分析、精确定位贫困人口、实施针对性帮扶等目标。
国家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贫困人群采取了相应的精准扶贫措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贡献了力量,进一步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区的发展滞后,贫困问题突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四、未来发展思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需要更加注重发展经济,改善当地生存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同时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减少贫困成为了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国家级的扶贫政策下,许多贫困家庭通过政府资助,走出了贫困线。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却相对困难,精准扶贫难以实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一、困境1.地理环境少数民族地区通常位于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
由于贫困家庭所在的少数民族村庄较为分散,政府扶贫部门难以在每个村庄都进行覆盖,难以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2.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与汉族地区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扶贫计划时需要尊重当地文化传统,了解当地居民的特点和生活方式,才能找到更好的精准扶贫方案。
同时,许多贫困家庭缺乏基本的教育和技能,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扶贫。
3.政策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其环节繁多,科层繁多,容易被地方官员利用,乃至滥用。
这一点,也是政策执行难的原因之一。
二、对策1.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难题,政府应该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
对于当地不同的特点和生活方式,政府应该有不同的扶贫计划。
例如,应该针对当地生态环境开展的扶贫计划、针对当地教育问题开展的扶贫计划等等。
2.加强扶贫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在实施扶贫计划时,政府需要加强对政策的监督力度,避免政策执行不到位、滥用等问题。
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及时反馈和纠正贫困家庭收益,可以使扶贫工作发挥最大的效果。
3.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进行精准扶贫。
同时,应当探索多种扶贫资金投入方式,例如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经济、优先教育等,以实现扶贫工作的更好成效。
4.加强对志愿者和社会力量的利用政府可以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
同时,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培训和指导当地干部和志愿者,帮助他们真正了解当地的贫困情况和所需的帮助,推动扶贫工作更好地展开。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探索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区域之一。
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结构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利,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
少数民族地区多山少水,地形崎岖,交通条件差,交通运输成本高,导致了商品流通不畅、产业发展困难等问题。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单一,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习俗以及社会结构等因素也对精准扶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多是传统农耕社会,社会结构稳定,传统劳动力分工明确,从事农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
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传统,这些习俗和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代产业的动力和意愿。
在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时,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对于地理环境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修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提升交通运输能力,降低交通成本,促进商品的流通和产业的发展。
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摆脱单一产业经济。
要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同时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改进和创新。
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培训人才等方式,提高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要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等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权益。
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动力。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但是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分析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采取了精准扶贫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精准扶贫能够更好地识别贫困人口。
过去,扶贫工作往往过于泛化,很难准确地确定贫困人口,导致资源分配不准确。
而精准扶贫则通过建立贫困数据库,全面梳理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确测算贫困线,实现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
精准扶贫能够提供更精准的帮扶措施。
针对不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政府制定了个性化的扶贫方案,真正做到了因人施策。
在农村贫困地区,政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供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在教育扶贫方面,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并提供了资助政策,保障了贫困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权益。
精准扶贫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精准扶贫,政府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政府在贫困地区修建了更多的道路、水利设施、电网等,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政府加大对当地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了当地产业水平,推动了经济发展。
精准扶贫也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
政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低收入家庭的帮助力度,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水平。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十分显著。
通过精准的识别和帮扶措施,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也得到了改善。
也要看到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导致资金浪费和扶贫效果不佳。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真正做到精准扶贫,让更多的贫困地区人民受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9人类学视野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脱贫问题探析———以贵州省少数民族贫困区为例肖贵成(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0)基金项目:2019年黔南州理论创新课题(Qnzskl-2019-58);2016年黔南州基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6A018)作者简介:肖贵成(1973—),男,河南开封人,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依据人类学原理,以贵州省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可分为体质性贫困与文化性贫困,这两个方面是造成贵州省现存贫困人口发生的根由。
因此,扶贫、脱贫工作要树立人类个体“绝对平等”的人类学理念,制定符合贫困人口终极发展的动态衡量标准,使贫困人口走上持续享受发展之果的通途大道。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人类学;发展中图分类号:D6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017渊2019冤09-0057-05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农村少数贫困人口脱贫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之一。
实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践行精准脱贫之路,方法很多,从侧重经济层面的产业扶贫、环境扶贫到注重精神层面的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医疗扶贫、技能扶贫等,均在扶贫脱贫之路上做出了各自贡献。
然而,上述种种扶贫方法只能在各自领域内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并不能使各层面的贫困农民最终全面走出贫困窘境。
人类学方法是兼顾人类经济、社会、精神各个层面的精准扶贫、脱贫方法之一。
人类个体“绝对平等”的研究理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及党中央精准扶贫、脱贫的初衷咱1暂。
本文以贵州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情况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人类学原理与方法指导以贵州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之路。
一、中国人类学与精准扶贫、脱贫研究概况人类开始对自身的关注当自人类文明形成之际,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使用“人类”这一词。
十六世纪初的德国学者亨德将人类学概念运用于生理学、心理学、文学等研究领域,从而奠定了人类学研究的根基。
十九世纪中叶,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走进学者研究视野。
早期代表如英国的达尔文,其进化论思想为人类学者追捧至今,俨然成为体质人类学之一大宗师。
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共同支撑了人类学学科大厦。
二十世纪初英国马雷特的《人类学》研究可为文化人类学研究之典型。
吕叔湘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将这本书译给中国学者,说明人类学借助西学东渐之风进入中国后,中国早期人类学者对文化人类学开始关注咱2暂。
中国百年人类学学科研究就此起航。
目前中国人类学从关注人类自身问题研究开始趋向与人类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的研究咱3暂。
纵观中外人类学研究历程,人类社会个体成员“绝对平等”的研究理念贯穿始终。
中国目前相关精准扶贫、脱贫的理论文献尚没有充分认识到解决精准扶贫、脱贫问题是人类学应有的要义之一;没有理解人类学方法综合了精准扶贫、脱贫的精髓,能够在人类精准扶贫、脱贫之路上长期跟进而不至于受贫困动态性因素的影响而滞后;未能看出利用人类学方法多视角综合研究贵州省农村地区精准扶贫、脱贫问题,有助于各民族人民整体全方位脱贫、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意义。
本文秉承人类学者个体“绝对平等”的研究理念,借此充实、完善我国精准扶贫、脱贫的研究理论,以期加快全国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脱贫之进程。
二、贵州省精准扶贫、脱贫现状经过对贵州省内黔西南州、黔南州、铜仁市等各少数民族集聚区多个贫困村寨的走访,对大、中、小学校及医院、文化局、教育局、政府扶贫办相关部门就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调研,梳理出的大致情况如下。
(一)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努力下,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因地制宜,以经济指标为核心,兼顾与民生直接相关的起居、教育、医疗等条件的改善,成效显著。
这既符合人类学始终将人的自身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唯一衡量标准的发展原理,也符合党中央2018年一号文件扶贫、脱贫之精神。
(二)“精准”指标围绕经济这一核心设定,单纯以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医疗补救、交通起居等作为扶贫工作的焦点和是否脱贫的衡量标准,忽略了人类个体心理、民族心理、社会环境、历史、民俗、教育、工商、民族艺术文化等紧密关系扶贫、脱贫对象是否能真正走出贫困的因素。
(三)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掌握了自己负责村镇居民因病、因学、因残以及因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而致贫的情况,指明了该地区贫困人口致贫的若干直接原因,提供了贫困人群所亟待解决的生存困境材料,为“精准”工作内定了客观标准。
但是他们忽略了贫困群体致贫的深层次原因,将扶贫、脱贫工作浅显化,导致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发生。
这不符合将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最终发展目标的人类学理念,也与党中央2018年一号文件建设产业、生态、人才、组织、文化全面振兴的美丽新农村的要求有不吻合成分。
这种情况说明,欲彻底取得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代表贫困地区的脱贫、扶贫工作的阶段性胜利,需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首先在工作理念上“脱贫”,汲取人类学个体“绝对平等”之精要,彻底改变“帮”“扶”等任何可能引起工作对象质疑的思想,倡导在身份、地位、人格等各个方面与精准扶贫、脱贫对象“绝对”平等,并在此前提下开展工作。
(四)各地区基层工作者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没有充分利用各民族特性,尚需进一步发挥各民族团结、淳朴、善良、热情等民性优势助益扶贫、脱贫工作。
2019·09(五)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有应付工作的倾向,部门“联合”表象化,不能及时跟进以保质保量完成部门任务,造成国家、企事业单位扶贫、脱贫工作人力、财力的浪费。
其实,部门“联合”不能密切配合会造成资金、人力等的浪费,如果单个部门认识不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事项在中国趋向深度发展过程中的伟大意义,意识不到只有在人类学层面上的全面、全方位扶贫、脱贫才是真正的扶贫、脱贫的内在意蕴,就会使扶贫、脱贫工作精而不准,流于形式。
总结上述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概况,我们将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群划分为共性贫困与个性贫困两类。
共性贫困指贫困群体由于共同贫困因素如体质、种族、环境、教育、历史、文化等而导致的贫困,可将其分为体质性贫困和文化性贫困两种。
体质性贫困指由于人类生理、种族、语言、心理、地理环境等因素而导致的贫困。
文化性贫困指由于经济、政治、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因素而导致的贫困。
个性贫困相对于共性贫困而言,是指由于个人原因而导致的贫困,可划分为思想性贫困和循环性贫困两种。
思想性贫困是指由于个体思想因素而导致的贫困,循环性贫困是指由于个体疾病、自然灾害、文化技能欠缺等缘由而保持或导致的多次循环性贫困。
三、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体存在的根源在人类学视域内审视,贵州现存贫困群体形成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体质性贫困贵州省是多民族大聚集的省份,不仅有汉族在这里居住,苗族、布依族、水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也在这里世代生活。
受各种因素影响,整体而论,包括汉族在内的各个民族较其他省份的民众体质弱小,弱小的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在农耕社会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也会限制他们对参与部分职业的诉求。
同等条件下他们在与体质较为强健的民族民众竞争中处于劣势。
世代繁衍于此的土著民族以及受生存环境变迁影响早年迁徙至此的移民的生理弱势是造成他们世代贫困的根由之一。
贵州省各民族集聚的状况导致“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的居住格局。
不仅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统一的书面语言,至今有些少数民族依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公众场合主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长期“失语”的民族在汉族文献中也存在“失语”状态。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全国各个民族共同建设的结晶,贵州各土著居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建着自我独特的文明史、民族史,只是限于语言等相关条件,长期保持在口传心授的阶段而无法取得质的发展。
语言上的“失语”也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民族群众心理上的自卑、懦弱、自我封闭、惰性、缺乏进取心等性格特征,类似这样的体质性特点不仅构成了他们精神层面的世代贫困,而且影响了他们对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
身处高原地段,本身较平原地区就缺少农耕条件,在汉代就有的牛耕技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也没有在贵州地区普遍推广,地质贫瘠,可耕地不能如平原一样大面积存在,灌溉技术使用不上,用脚踩地,用牛踩地,肩挑背扛,靠天吃饭,小地块种植,这就是世代民众的生存实况,这样的生存环境也是导致贵州现存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所在。
可见,体质性差异是导致贵州现有贫困群体存在的根本因素。
(二)文化性贫困伴随体质性积弱而来的是文化积弱,处于边缘地段而又不属于边疆的贵州省建省自明代,仅六百余年。
建省之前贵州一直处于中央发展计划之外,建省后除去汉族地区集聚的城镇中心外大部门地区多处于民族自治的松散状态。
近现代除了抗战阶段在政治、军事、教育等一些方面出现2019·09了短暂的发展外,贵州省可谓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积弱的状态。
这就造成了当地居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宗教、哲学、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世代处于弱势地位,汉族封建文明及近现代西学东渐之果并没有同步泽被于贵州省尤其是该省分布于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民众。
政治上这里多以村寨自理的形式出现,科举制对贵州民众来说形同虚设,他们接受的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局限于村寨之内,图腾文化、对自然神灵的崇奉直到现在还在部分民众中流传。
两年前贵州一名地方文化局局长还将一苗族村寨失火归结为村寨居民没有准时上山祭祀山神所致,可知宗教文化对贵州民众影响之深。
宗族制度影响了各民族人民千百年,由宗族制度而形成的道德、民俗在不同阶段其积极性与消极性十分分明。
文化教育方面也一样,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民众长期受到的只是本族土著文化教育。
笔者在黔西南州、黔南州、铜仁市民族村寨调研时发现,其自闭性文化思想时常表现于外,说明这种思想并非偶然,而是长期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内向性质所导致,封闭的文化思想导致民族优秀艺术文化长期保留在原始状态而不得正常发展。
文化贫困是目前贵州贫困群体存在的主要原因。
四、人类学视域下贵州省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基本理念针对贵州省贫困群体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应该树立如下三种基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思想先行,“平等”为要美国梅里尔·温·戴维斯指出,人类学研究的内在宗旨是对人类所有文化形式平等对待咱4暂。
的确,国外二百多年来的人类学者多数秉承了这一理念,中国一百多年来的人类学者也一样具备这样的研究理念。
关注人类自身,将各民族人民及其文化放在“绝对平等”的前提下开展精准扶贫、脱贫的工作,这是我们最终能够从物质到精神多重层次质性解决贵州省贫困问题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