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优化训练
【备课资料】教师用书:人教版历史八下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
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在校园网上运行,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讲话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解建国5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介绍与讲解,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的纷纷回国;(3)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中华民族曾有过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但自1840年以后,备受凌辱,科技落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砸碎了羁绊中国社会进步的锁链,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
以此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脉络,并提出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问题:设计的依据是: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两项基本能力。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随堂练习附答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班级:姓名:●作业导航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科技成果。
2.了解袁隆平等著名科学家。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A.1956年B.1964年C.1971年D.1966年2.“一不为名,二不为利。
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这句话出自()A.钱学森B.杨振宁C.邓稼先D.李四光3.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的标志是()A.1964年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实验成功B.1964年10月,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长征号火箭D.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导弹成功实现核爆炸4.我国政府研制原子弹的主要目的是()A.对抗美帝国主义,打破核垄断B.加强国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C.展示国家实力,树立在亚洲地区的领导地位D.震慑仇视中国的国家,与帝国主义展开军备竞赛5.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神舟一号B.风云一号C.东方红1号D.实践一号6.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人是()A.邓稼先B.袁隆平C.吴文俊D.王选二、综合题7.列举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8.截止到1970年,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有哪几个?9.列举出5项本课学的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原子弹是当时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
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并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投到了日本两颗。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
材料2 建国初期,邓稼先带着刚在美国获得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
1958年秋天,中国研究核武器的机构刚刚成立,他担任理论部主任,带领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白天挑砖抬瓦搞试验场地基建,晚上挑灯夜战学理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七课科学技术成就(一).doc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一一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内容小结
1.学生总结、概括本课要点。
(通过对内容的筛选,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2.组织知识赛。(学生课前准备好题目,教师归总,课堂上分组进行。)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两弹一星”、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教学难点
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准确简练地讲述科技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参、图片
学生准备
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主案
个性化修改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教师首先提问“2 0 0 3年中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学生
说出答案后,用多媒体演示“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的视频。
16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
(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团结,协作、交流的精神,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
2.釉型杂交水稲
1.用多媒体演示袁隆平的图片、资料,教师进行讲解。
2•让学生说出袁隆平获得的荣誉。(被世界誉为“杂交水稻Z父”: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2•设置问题“屮国研制原子弹与美苏超级大国的原因、口的是否相同?”让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总结、点评,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均给与鼓励
(“人人参与历史课堂,人人体验历史快乐”,合作学习既营造了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又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清是非,
2016-2017
课题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名师教案2 新人教版
难点
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教学方法
学生探索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
师生
行为
媒体应
用分析
.
一、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引入
新中国建立刚到半个世纪,人民海军就能驾驶着国产的导弹驱逐舰环球访问、遨游世界各地。大家都已经知道发生这么强烈反差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么,新中国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学生看课件
课件展示
二、自主探究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两弹一星”
1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2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协力攀登科学高峰。他们在缺乏资料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
3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4课本介绍了另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谁?(袁隆平)
(1)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以邓稼先和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过程与方法
个人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情感、态度值观
通过学习建国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让学生明白我国有些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单元概述】 本单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 教育和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两弹一 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 凝聚着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和汗水,科教 兴国给人以希望,申奥成功让国人振奋, 这一切都展现了腾飞的中国在21世纪的美 好前景。
第六单元
【课标要求】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 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 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
国名 美国 前苏联 4年 英国 法国 中国 2年零8 个月
7年零4 时间 个月
4 年零 8年零6 7个月 个月
恶劣的环境 简陋的工具 自主的研制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 “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 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 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 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 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 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 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 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 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 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 了功勋。
(2)导弹
导弹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制造了原子弹?原 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是什么时候? 美国最早制造了原子弹.原子弹具有巨 大的杀伤力.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掷了 两颗原子弹,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代号为“小男孩”
1945年8月6日,美国为迫 使日本迅速投降,在日本广 岛投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 原子弹。8月9日,美国又在 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原子弹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同时面对核恐怖, 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 · · · · 。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 箭发射升空,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地区成功着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题: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材料题: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阅读下列材料,作出正确的判断。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老一辈科学家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远大的报国志向,积极献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
短短几年间,我国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
我国的原子弹、导弹相继研制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的科技力量。
我国在核技术、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
(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就。
()(2)“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阅读下列材料:1959年,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由于苏联专家的突然撤走,遇到重大困难。
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面临严峻考验,外国人甚至断言“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中共中央毅然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攻关。
时任外交部长陈毅多次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儿现在还不硬,你们把原子弹、导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儿也就硬了。
”请回答:(1)我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在研制期间出现了怎样的波折?(2)你能用学过的史实来反驳材料中外国人的断言吗?请试一试。
(3)陈毅部长为什么说“你们把原子弹、导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儿也就硬了”?(4)根据材料概括原子弹成功爆炸的作用。
3.某班对新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了评选,结果以下三项名列前茅。
请回答:(1)你认为这些成就入选的理由分别是什么?(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参考答案1.(1)√(2)√(3)√2.(1)苏联专家撤走。
(2)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从开始研制到爆炸成功只用了9年时间,从苏联专家撤走到爆炸成功只用了5年时间。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1 新人教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
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在校园网上运行,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讲话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解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介绍与讲解,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解法、问答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尽管我国的科技事业和祖国的命运一样经历了不平坦的道路,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防建设、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领域里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取得了满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高了国际地位,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成为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讲授新课:一.“两弹一星”播放关于中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录像片,以生动的镜头、感人的故事展现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果。
探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两弹一星”指什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通过这个资料,可以看出,研制核武器,我国科学家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请同学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邓稼先的情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课件(25张PPT)+随堂练习
4、_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
;______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____________”往返 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_______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_____年在世界上首 次育成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______________”。 世纪教育网 新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籼型杂交水稻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 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 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 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 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给袁隆平的颁奖词
需要更完交水稻
回答:
袁隆平做了什么 贡献?
籼型杂交水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合作探究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有 哪些意义?
袁隆平通过自己的长期实践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 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农业大幅度增 产开辟了新途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
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
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课堂小结
培育者 原子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
籼型杂交 水稻
贡献 荣誉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两弹一星”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学案新人教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焦裕禄
【课后反思】
一、“两弹一星”
1.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成功。
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订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是在()
A.1964年B.1970年C.1999年D.2000年
3.“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右图所示农业科学家,赞扬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位科学家是()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学习目标】
记忆: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2、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两弹一星、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2.难点:新中国成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自主学习】
4.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二、籼型杂交水稻
4.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他因此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教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1、什么是两弹一星?知道“两弹元勋”是谁吗?2、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板书设计达标检测:1. 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A.杨振宁B.钱学森C.李四光D.邓稼先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A.1958年B.1960年C.1964年D.1968年3.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袁隆平B.华罗庚C.钱学森D.邓稼先4、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5、1970年4月,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长征一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6、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C.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D.可以对不满中国的国家使用核武器8、看图回答问题:右图是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图片。
请回答:它成功爆炸于何时?有什么意义?在对它的使用上,中国政府持什么态度?。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复习课(范燕玲)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课题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复习课上课班级八(2)班主备教师范燕玲副备教师上课时间2015、5、26星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及其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科学技术成就的讲解,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
有些尖端科学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震动了整个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烈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两弹一星”;2、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教学难点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准确简练地讲述科技知识。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法运用讲授法、探究法学法指导讨论法、归纳法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幻灯片播放1949年及2009年国庆阅兵仪式,欣赏我国的科技成就。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
学生观看《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有关导弹部队的图片资料并思考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初学新课(初步探究)一、“两弹一星”播放关于中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录像片,以生动的镜头、感人的故事展现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果。
探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两弹一星”指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并做好相应的笔记使学生对文章的整理框架有初步的了解。
引导释疑(合作学通过这个资料,可以看出,研制核武器,我国科学家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请同学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邓稼先的情况。
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全班共享。
从邓稼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核武器的研制,只是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了成功,要转化为强大的国防力量,还要空间技术的支持。
【一课三练】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试题(pdf) 新人教版
C.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D.可以对不满中国的国家使用核武器
4.1970年4月,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它标志着中国
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这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
5.他是“感动中国”人物,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
都投入到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被誉为“两弹元勋”。
材料二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
材料三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广大研 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7 4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时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课前自主梳理] 1964 核垄断 1964 中近程地地导弹 1970 东方 红1号 1999 神舟一号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籼 型杂交水稻 东方魔稻 杂交水稻之父 [课堂合作研习]
1.C 2.C 3.D 4.B 5.A 6.(1)把毕生 精 力 都 投 入 到 我 国 核 武 器 的 研 制 事 业
A.1945年
B.1946年
C.1964年
D.1970年
2.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①原子弹
②氢弹
③导弹
④人造地球卫星
⑤实用通信卫星
⑥返回式卫星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3.下列不属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的是( )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程标准】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90——93,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产生了一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爱国科学家。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生知道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中学会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
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在校园网上运行,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解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日军侵华暴行”图片和爱国志士冯如和他的飞机图片,播放“从神一到神七”录像,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新课两弹一星播放《原子弹爆炸》录像,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0课文,了解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研制原子弹的艰苦历程。
教师播放《原子弹爆炸》录像,引导学生据此分析原子弹爆炸的重大意义。
八年级历史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教师做简单讲解:“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
让学生阅读,回答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教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课型
新课
课时序数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课标
解读
与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教学内容分析:面对中国“一穷二白”的艰难局面,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科研科技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专研、奋发图强,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是其杰出的代表。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以及其它资料,体验科技实验成功的欢乐、自豪等情感。
3.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
接着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1、92页的导弹和卫星图片,联系第14课《钢铁长城》有关知识,加深印象,并重点补充《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资料,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难点
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媒体教具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 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 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五十 年代末,邓稼先的身影闪现在 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 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 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 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 的山区指挥着原子弹、氢弹的 研制。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 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 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 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 “两弹元勋”邓稼 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 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 先 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 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 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 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 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 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 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 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 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 使用核武器。
• 我们要学习邓稼先,袁隆平 • 哪些优秀品质?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 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 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 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 事业。
各抒己见;
动脑筋
当年在经济困难时期,耗费大 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研制—“两 弹一星”,特别是“两弹”根本用 不上用场,你认为有必要吗?
1966年 邓稼先、 钱学森、 1970年 钱三强等 1999年
2003年
农业 科技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 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 势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1976年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 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十一亿亩, 增产稻谷一千亿公斤。 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 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练习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练习一、选择题1.右图是我国六十年代我国西北某试验场升起的“蘑菇云”你认为这是()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B.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C.我国第一枚导弹试验成功D.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2.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A.邓稼先B.焦裕禄C.袁隆平D.汪道涵3.1970年4月,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轨道的是()A.“长征1号” B.“长征2号”C.“长征3号” D.“长征4号”4.下列各项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5.20世纪60年代,大大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研制成功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D.中国重返联合国6.被杨振宁成为“中国的奥本海默”的是()A.华罗庚B.钱学森C.赵忠尧D.邓稼先7.我国对使用核武器作出的承诺是()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C.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D.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威胁,都会考虑使用核武器8.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A.神舟一号B.神舟二号C.神舟四号D.神舟五号9.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A.氢弹B.人造地球卫星C.导弹D.原子弹10.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的事件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C.第一颗导弹飞行正常D.第一次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二、简答题11.列举出本课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12.阐释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三、材料分析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知识概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教、文化与社会生活,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理解、掌握“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的成就,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衣食住行的变化,学习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智慧和生命的优秀人物的崇高品质,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知识探宝】
1. 年月日,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
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了!这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年月,装有核弹头的点火发射,核弹头在约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
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我国还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为外国发射卫星。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2005年,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
5.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并在实践中提出了,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史海撷英】
1.“两弹一星”指的是()
A.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C.原子弹、氢弹、通信卫星
D.氢弹、导弹、通信卫星
2.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
被誉为中国的“奥本海默”的右
图我国著名科学家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王永志
D.杨振宁
3.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感人故事,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
应是()
A.1945年
B.1946年
C.1964年
D.1970年
4. 如果请你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一位先进人物配音,你应该选择的台词是()
A.“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B.“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
C.“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其他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
”
D.“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5.下列有关原子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研制原子弹是为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
B.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美国在世界上最早研制出原子弹
D.中国政府承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使用核武器
6.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导弹的时间是在()
A.1964年6月
B.1966年10月
C.1964年10月
D.1966年6月
7.我国步入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标志是()A.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氢弹的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州飞船”的发射成功
8.我国载人飞船已两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的时间、名称是()
A.1990年神州一号 B. 1970年东方红一号
C.2003年神州五号 D. 1975年东方红一号
【学以致用】
9.材料一中国现代著名物理学家。
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
1958年他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一直奋斗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
由于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被誉为“两弹元勋”。
材料二“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道浪,最是风流……”
(1)材料一所说的这位科学家是谁?由材料一概括出他的突出事迹。
(2)根据材料二这则评语的内容请判断这位“喜看稻菽千道浪,最是风流”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科技的日新月异改变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请举例说明。
(4)以上材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知识探宝】
1.1964 10 16 原子弹
2.1966 10 中近程地地导弹
3.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4.“神舟一号”“神舟五号”“神舟六号”
5.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水稻杂交新理论“杂交水稻之父”
【史海撷英】
1.A
2.B
3.C
4.B
5.D
6.B
7.C
8.A
【学以致用】
(1)邓稼先;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
(2)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被誉为“东方魔稻”。
(3)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和高产粮食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计算机进入家庭,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帮手;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给人们的出行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家用电器的使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富民强国;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优良品质,好好学习,为将来的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抓住给予,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