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设计一、引言仪器分析是化学、生物、环境等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涉及使用各种高科技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仪器分析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质量控制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样品的分析,并能够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解析。
还应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涵盖各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如色谱、光谱、质谱、电化学分析等。
在讲授每种方法时,应先介绍其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介绍其应用范围和实验操作流程,最后介绍其数据处理和解析方法。
还应适当介绍一些新型的仪器分析方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方法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野外采样实验、毕业设计等方式进行。
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资源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资源应该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
其中,教材应该选择内容新颖、难度适中、语言流畅的教材,参考书籍则应该涵盖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多媒体课件应该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实验设备则应该能够满足各种实验教学的需求。
网络资源则应该包括各种在线课程、学习网站、科研论文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六、考核方式仪器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两个方面。
理论考试可以通过试卷或在线测试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考核则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撰写等方式进行。
还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强的实验项目,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度校立教改项目名单
计测学院
王玉刚蔡晋辉王晓娜方波李文军刘维沈平平
发表1篇论文;申请1项省级教改课题;完成1份研究报告。
HEX2012063
卓越计划下的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改革初探
潘巨龙
信息学院
徐展翼程蓉李文锦姚伏天尤存钎
论文,实验指导书
HEX2012064
助力卓越电子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殷海兵
信息学院
钱勤李云峰李世忠金小萍洪波
杨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正艳段小平薛兆瑞张立程隋金波
论文、研究报告
HEX2012032
开放语音实验室的管理研究—以外国语学院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为例
李宏英
外语学院
王鉴棋夏芳连红余姿张营张丽丽余彤陶凯金民华叶冲轶
论文、研究报告
HEX2012033
课堂环境下外语学习者隐性知识获得的策略研究
林玲
外语学院பைடு நூலகம்
陈颖君王皓璇
郭永洪
机电学院
何金龙李梅张松慧孙丽宏张笑咏李刚
《电测仪器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样品
HEX2012058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李梅
机电学院
孙丽宏何金龙王颖张松慧郭永洪陈卫民李刚
实验指导书、学生发表论文、学生设计性实验报告
HEX2012059
基于物联网的大型实验设备信息化管理
蔡晋辉
计测学院
曾九孙沈平平演鑫周其冰
HEX201205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鲁本录
马克思主义学院
林国治鲁俊海邓泽球程建家石仿杨宁芳
研究报告
实验专项
HEX2012056
《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范文.doc
《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范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新型智能化仪器仪表的不断研发,使得《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难度大大提高,原来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教学目标。
而模块化教学课程设计体系化、课程教学实践化、课程体验趣味化的优势,对于推动该课程的教学进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进行《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已成必然趋势。
关键词:智能化仪器仪表;模块化;教学改革当前,我国工科教学所用的《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教材内容可概括如下:基于大量课内外实训项目介绍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基本结构,结合Proteus仿真详细讲解输入输出、定时计数器、显示与键盘、串行通信等功能单元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专业性强、难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
因此,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如前所示的目标就需要配置相同水准的教学模式。
1《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情况根据当前《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标准可知,《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模块化教学的理解,但是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因不同实际教学模块之间的设计目标不够清晰等原因,导致了基础原理教学、专业技术教学,以及实践应用教学虽然自成体系却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1]。
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给《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教学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使学生不能够系统的、有条理地掌握相应的智能化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的操作要点。
针对《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的上述教学现状问题,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理顺、教学模块的重新设计、教学模块的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模块化教学在《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的构建2.1教学目标的确定《智能化仪器仪表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工科课程,所以需要现在特定理工科专业的角度下设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
此外,因为该门课程不仅涉及到机械工程,还涉及到自动化技术,因此课程本身就兼具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该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以智能化仪器仪表书面原理教学为基础,以智能化仪器仪表应用实践为核心,以培养集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实践操作能力水平较高和创新设计思维活跃优势于一身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方向的专业教学目标[2]。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智能仪器》课程改革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智能仪器》课程改革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销售额自2001年的179亿不断攀升,截止至2016年,销售额已上升到2556亿元[1]。
鉴于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疗器械公司,国产医疗器械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尽管如此,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国产医疗器械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仪器,医院内使用的高端医疗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其次,高端医疗仪器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国内多数厂商处在产业链下端。
最后,国内相关专业的大学多注重于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不能尽快转化,这也是我国医疗器械设备技术落后的一个原因[2]。
要升级、优化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必须调整产业人员结构,解决创新型人才急缺的问题。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电子与医学结合的混合专业学科,以培养具有医学与工程交叉研究能力的,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以及医疗器械领域从事研究、生产、设计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3]。
每年都有大批BME专业学生投入到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从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本科专业教学对BME专业的教学效果,以我校BME专业的四届毕业生为调查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
将回收的调查问卷做统计分析后发现,BME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所学知识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很多毕业生反映,在工作后发现很多知识用不上,甚至已经落伍,需要从新学习。
所开设的实验课程多是在实验箱上进行,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缺乏查阅资料、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甚至形成了“为老师学习”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强的惰性。
第三,团队合作精神差。
五邑大学校级立项教改项目情况一览表
2010
92
信号与系统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龙佳乐
校教字[2010]45号
在研
2010
93
基于项目型教学法的《V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张胜利
校教字[2010]45号
在研
2010
94
环境工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
李玉瑛
校教字[2010]45号
在研
2010
95
基于CDIO理念的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周紫燕
教发[2012]
1号
在研
2011
107
改革和创新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夯实日语语言基础,全面提升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廖金球
教发[2012]
1号
在研
2011
108
应用语言学研究成果,强化高级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阳小华
教发[2012]
1号
在研
2011
1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号
在研
2011
99
会计执业教育与行业会计课程建设
唐棠
教发[2012]
1号
在研
2011
100
基于能力培养的“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王纯阳
教发[2012]
1号
在研
2011
101
“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杨标
教发[2012]
1号
在研
2011
102
诊所模式下“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王婷婷
秦华妮
教发[2012]
1号
在研
2011
110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2019年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
王利文 房强、丁红星 张淑娟、吴慧芳
张芳 赵阳 贺宗平 何悦菡 杨燕 刘鹏 杨帆、曲豫宾 贾雯 胡锐、钱震 张凯 陈毓、李锋涛 翟萍、陆慧 刘睿、韩国志 蒋卫、刘文波 周红霞 朱丹霞 任燕燕 高新柱、唐伟方 程文洁、廖传华 周艳、宋鲁林 刘加凤 闫志龙 芮忠、刘志文 吕恋生 孙莉 翟福贞、钟红丽 胡为民、范君 施教芳 张小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大学
立项结果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委托课题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2019年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课题类别 通用课题
课题项目号
课题名称
2019JSETKT001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研究 2019JSETKT002 大数据时代高校实习平台信息化建设与研究 2019JSETKT003 基于D&M模型的高校信息化学习空间建设研究 2019JSETKT004 新形势下高校信息化安全研究 2019JSETKT005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19JSETKT006 产教融合模式下Java Web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2019JSETKT007 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教学应用研究 2019JSETKT008 智慧教学环境下电类基础实验课堂流程再造 2019JSETKT009 基于脑电技术的学习状态检测与提升研究 2019JSETKT010 “金课”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以《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为例 2019JSETKT011 《信息技术教学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 2019JSETKT012 教育智能化在聋人高等艺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19JSETKT013 职业院校新教师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现状研究 2019JSETKT014 基于机器学习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研究 2019JSETKT015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校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2019JSETKT016 高职院校信息化安全探索与研究 2019JSETKT017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 2019JSETKT018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职助产专业实训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2019JSETKT019 在线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机制 2019JSETKT020 线上SPOC模式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JSETKT021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学变革研究 2019JSETKT022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大学化学课程的融合研究 2019JSETKT023 面向新工科的大数据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2019JSETKT024 MOOC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价——以高职计算机通识课为应用案例 2019JSETKT025 “智能+”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研究 2019JSETKT026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群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研究 2019JSETKT027 3D虚拟仿真教学环境构建与资源建设研究——以商务英语综合实训项目为例 2019JSETKT028 教育信息技术与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 2019JSETKT029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9JSETKT030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 2019JSETKT031 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JSETKT032 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JSETKT033 虚拟环境仿真在IPv6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JSETKT034 人文通识课程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9JSETKT035 信息技术与数据结构双语课程深度融合研究 2019JSETKT036 基于“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9JSETKT037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深度融合研究 2019JSETKT038 高职护理《健康评估》在线开放课程的构建研究 2019JSETKT039 基于SPOCSPOCSPOCSPOC模式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JSETKT040 信息技术与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研究 2019JSETKT041 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智慧教学研究 2019JSETKT042 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慕课建设质量评价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JSETKT043 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食品药品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2019JSETKT044 VR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JSETKT045 地方本科院校基于“项目+技术”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实证研究 2019JSETKT046 《机械制造工艺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 2019JSETKT047 传统工艺在中职院校中的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以竹刻艺术技法为例 2019JSETKT048 《插花艺术》在线课程实操课件开发 2019JSETKT049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路径与应用的探索研究 2019JSETKT050 虚拟登山式体验学习——以化学基础课程为例 2019JSETKT051 支撑教学信息化的非结构化数据中心的设计与构建 2019JSETKT052 基于学习者视角的高职SPOC设计与开发研究 2019JSETKT053 基于超星系统的线上下混合式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JSETKT054 校园无线网络日志大数据可视化中心平台研究——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学分:4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针对电子行业的电子产品开发技术员岗位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的方案设计,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拓展课。
先修课程是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微控制器选择与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运用单片机、传感器、智能仪器的基本理论知识,开发设计单片机相关产品、单片机应用系统调试、测试与维护。
为从事嵌入式系统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作为载体进行能力的训练。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真实的产品为项目载体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日常实训与实际产品开发的区别,并体验社会对单片机工程师的要求。
通过各项任务模拟,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基于理论学习之上、旨在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产品的设计能力,使学生达到能参与或独立设计开发简单的单片机相关产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单片机系统编程和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调试单片机系统程序和设计最小单片机系统的能力,能解决程序调试和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掌握单片机内部资源的规划方法。
(2)掌握单片机系统中的基本技术概念,并在设计项目中灵活运用。
(3)掌握程序设计过程中解决常见问题的程序算法。
(4)掌握单片机产品的调试、测试的方法。
(5)掌握单片机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方法。
2.2.2能力目标(1)能根据设计任务进行单片机造型。
(2)能根据项目设计要求,进行单元电路的设计。
(3)能对设计的任务进行软件程序功能划分。
(4)能用单片机产品开发工具进行软件编程、调试及软硬件联调。
(5)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工具和电子仪器,完成项目产品的参数、性能的测试。
219504996_职教师资类院校“机器视觉”课程教改探索
算机视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学生进行后续专业 (&编程案例引进
课程及工程设计的基础与工具% 基本知识包括!图像数 机器视觉相关理论的实现需要通过编程"面向对象编
据结构*图像载入&显示及输出*直方图的计算与绘制*图 程技术是一种集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于
像二值化处理*边缘检测*轮廓提取*角点检测*霍夫变 一体的编程技术% 在课程中通过]/NU79G8UK/S平台使用>
&1' 许晓艳&*$FR,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智能控制技
术专业课程改革)))以机器人视觉系统技术课程为例
信息系统工程 &O'&
!)%))$%'% ($0;2$0C&
&C' 罗小燕!蔡改贫!胡俊峰!等&仪器类研究生* 工匠
F创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O'&轻工科技!
)&工程案例教学 结合现有实验平台引入工程案例中所涉及技术问 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
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中职&高职院校的机器人#$2)$& 觉的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类专业#(2;$ 逐渐增多"对此类专业的师资需求也 )&课堂教学现状
逐年增多% 机器人在制造领域所占比重逐渐增大"通常将 机器视觉是机器人专业和智能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
或 >>! >6"G 相机与机器人进行集成"通过相机识别目 学校无论是从师资配备还是课程大纲的制订&课程安排都
$&光学知识的强化
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图像的采集和图像的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开题会召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
新研究课题开题会召开
刘强
【期刊名称】《教学仪器与实验》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开题会暨智能教育装备设计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30日至31日在珠海市召开。
会议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工程技术学院协办。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刘强
【作者单位】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广东省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项目研究开题会议召开
2.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在福州成功举办
3.公共应急信息无线电发布系统研究课题开题会议召开
4.中国人才研究会召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开题
会议5.“十一五”重点课题《学校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研究》开题会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结题会召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一)行业发展背景仪器仪表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巨大倍增和拉动作用,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把仪器仪表作为其优先发展的产业。
当前,我国传统工业总体上呈现“两高两低”趋势。
中国传统制造工业急需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党中央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和“两化融合”的指导方针。
自动化测控装置和测试仪器是信息化制造和“两化融合”的基础,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制造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要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推广普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智能测控、智能巡检等智能制造过程控制。
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针对“互联网+”重点应用的H个领域,进行了相应部署。
其中“互联网+协同制造”也包括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出着力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等。
因此,工业自动化仪表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重庆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重庆将加快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制造业高地和枢纽型国际贸易大通道,成为承接中国东、中西部的桥头堡。
“十二五”期间,重庆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主线,重点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6+1”产业的53条产业链。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制造与应用基地,围绕重庆“6+1”重点产业的发展,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传统的能源、化工等产业的升级增效、节能减排也迫切需要一大批懂得现代工业自动化仪表的中高级技能操作人才。
据相关部门调查,未来十年,重庆仪器仪表技能型人才缺口达2万以上,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二)专业建设背景学校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始建于1978年,是集机械制造与装配技术、电子装配与调试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型专业,已实现连续招生39年,毕业生达5000余人,为仪器仪表的生产、应用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智能仪器课程的教学改革
后的I n 。尽管 5 1 是一个经典 , 但是这无法掩盖其 自身 能 的
弱点。目前新 出的 5 1 单片机 , 都多多少少对原型 8 0 5 1 做 出 了改进。该课程至少要 体现这部分新 内容。另外 , 也有许多 新型的微处理器 问世 , 也要体现在课程当中。 2 ) 主要使用汇编语言作 为示例 。汇编语 言作为早期 的
2智 能仪器 课程 的现 状
智能仪器课程 的现状难 以满足新时期培养工程人 才的
需要 , 具体 表现在 :
1 ) 主要 以 5 1 为 单 片 机 基 础 构造 智 能 仪 器 。在 智 能 化 仪
关键 词
智能仪器
教 学改革
电子大赛
器设计课 程实验教学 中, 使用 L a b 8 0 0 0伟福 实验箱 , 该 实验 箱为 改进 型伟福通用微 控制器仿真实验系统 ,由板上 仿真
c o ur s e i s ne c e s s a r y i n o r de r t o me e t t he ne e ds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器、 实验仪 、 伟福仿真软件 、 开关电源构成 。实验仪器逻辑分
器及 自动测试 系统 的研究设 计 、开发应用和联合调试 的能
力。
微处理器 D S P构建智 能仪器 、 采用 可编程芯 片 F P G A快速构
建 电路 、 以C 语 言为主要教 学语言 、 以电子大赛所 要求的知 识体 系和 能力要求促进教 学改革 ,使学 生的仪器 方面 的能
仪器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方案一仪器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一、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仪器科学与技术如同各个科技领域的“眼睛”和“触角”。
从医疗设备的精确检测到航空航天的高端仪器监控,仪器无处不在。
然而,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我们制定这个培养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缺口,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这意义可大了去了,就像给科技这辆高速列车配上了优秀的列车员,能确保各个科技环节的精准运行,推动整个科技产业向前发展呢。
二、具体目标1. 在数量上,希望每年能够培养出至少50名在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
2. 质量方面,毕业生在仪器设计、制造、测试等核心课程的平均成绩要达到80分以上,实践项目的成功率要达到85%。
3. 确保80%的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并且在工作一年内获得用人单位的良好评价率达到70%。
三、现状分析- 内部情况- 学校内部在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有些课程内容重叠,比如传感器原理和检测技术部分内容重复讲解,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而且实践课程占比相对较少,仅占总课程的30%,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 师资队伍也有一些小问题。
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偏理论,在传授实际工程应用知识时有点力不从心。
- 外部情况- 从行业来看,仪器科学与技术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
像智能化仪器、微型仪器等都是当下的热门方向,但我们的培养方案还未能完全跟上这些新技术的步伐。
-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他们希望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我们目前的培养模式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具体方案内容1. 课程体系改革- 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去除重叠部分。
将传感器原理和检测技术整合成一门课程,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新型传感器的应用。
“三教”改革视角下“金课”建设的思考
90“三教”改革视角下“金课”建设的思考庄乾成 聂开俊 盛奋华 顾菊芬(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200)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方向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日益提高,“三教”改革应时代要求在各类院校中掀起高潮,也促进了高职院校“金课”的建设,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主要从教师能力打造、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考核等方面提出观点,提出了打造“一书、一课、一空间” 的课程平台建设,为“金课”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三教改革;“金课”;产教融合;以赛促建2018年8月,教育部专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中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紧接着2019年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
”自此之后,以“教师、教材、教法”为内容的“三教”改革为引领的“金课”建设如火如荼,掀起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高潮。
一、“三教”改革与“金课”建设的关系以“教师、教材、教法”为内容的“三教”改革抓住了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教学和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材内容及体现形式的改革最终要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相融合,而最终改革的成果则应是将课程打造成优质的“金课”。
“三教”改革为“金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金课”的建设使教学内容具有高阶性、教学载体具有挑战度、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性,“金课”的打造是打通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保障,弥补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人才缺口,为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单片机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单片机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单片机技术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现代电子信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单片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如通信、汽车、家电等。
传统的单片机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点繁杂、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对单片机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
通过引入项目化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对单片机教学进行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单片机教学模式的分析,探讨单片机教学改革的方向、实施改革的关键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单片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单片机教学改革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单片机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
探讨单片机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通过改革单片机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优秀人才。
单片机教学改革的研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更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单片机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现有的单片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寻找可能的改革方向。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提升单片机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探讨实施改革时可能会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单片机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和影响,为未来单片机教学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基于MACH3系统的桌面式数控教学仪器的设计与开发
232基于MACH3系统的桌面式数控教学仪器的设计与开发李星原 陈 银(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浙江 杭州 310018)摘 要:本项目将结合调研需求提出基于Mach3的教学型数控铣床的技术指标,并对教学型数控铣床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开展机械结构的设计、硬件选型、电气控制、Mach3软件参数调试、界面优化、模拟样机搭建、测试与试验等研究工作。
关键词:Mach3软件;教学型铣床;创新【作者简介】 李星原(1999—),男,大专,研究方向: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创新设计。
陈银(1980—),男,硕士,研究方向: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软件应用。
引言“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指出我国要用十年的时间使制造业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和水平,其核心是智能制造。
教学仪器设备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满足智能制造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离不开高端精细化实体教学仪器的投入。
为此,根据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方面,急需研发出一种集机电一体化、数控雕刻、激光雕刻、数控铣加工、多轴加工等于一体的,简洁地把庞大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清晰了解各个系统工作原理与内部结构,能较好展现出数控雕刻、数控加工、多轴加工工作原理与过程的多功能教学仪器为当下之所需。
一、工业制造相关教学仪器分析痛点1:数控教学仪器功能单一,价格昂贵,比如:一台多轴加工中心就需要50万元以上,有些院校即便采购,数量也有限,很多还停留在虚拟仿真阶段,无法满足实训要求。
痛点2:数控实验实训仅仅停留在应用验证与应用实践阶段,无法做到二次开发。
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数控实训主要分为加工实训和装调实训。
加工实训主要以使用典型的数控系统进行数控加工实训,学生只是学会使用了某种数控系统的基本界面操作,不能进行二次开发。
数控装调实训,也只能在厂家提供的功能上进行相关的实训,不能根据自己的实训要求灵活进行新实训项目的开发。
基于云课堂智慧职教的教学模式研究——以“仪器分析化学”为例
第7期李璐:基于云课堂智慧职教的教学模式研究一一以“仪器分析化学”为例-191-基于云课堂智慧职教的教学模式研究——以“仪器分析化学”为例李璐(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宝鸡721000)摘要:何谓智慧课堂,基于云课堂智慧职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备受广大学生与教师的青睐。
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从多个不同环节提升“仪器分析化学”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久的将来,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平台,新型高效课堂定会是课堂与智慧职教的深度融合,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云课堂;智慧职教;混合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08-02'X(202')07-0191-02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loud Classroom:Taking the Course of Instru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as an ExampleLi Lu(School of Baoj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Baoji721000,China)Abstract:What is a smart classroom,in recent year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interested i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cloud classroom.This new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n"Instru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from many different forms which can make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study of it.In futu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platform,a new type of high-efficiency classroom will be a deep integration of classroom and smart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can be developed rapidly.Key words:cloud classroom;instru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blended teaching1智慧课堂的理解2018年“智慧地球”的概念被人们第一次提岀[1],随着这一概念的不断普及与演变,智慧教育也由此诞生。
区域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的策略与工作路径——以广州市为例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在广州市的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是人工智能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
2019年8月,广州市147所学校被遴选为市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校,在3~6年级和7~8年级安排一定课时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学习活动。
2022年,要实现人工智能教育覆盖全市学校,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笔者所在区域教育部门努力探索和实践,争取走出一条符合广州市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的发展之路。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的目标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旨在为培养符合智能化社会需求的、具备良好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方面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关注相关前沿知识,发展人工智能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增长技术应用技能,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建美好世界的情感。
人工智能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意识、技术创新思维、应用实践能力和智慧社会责任。
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惠性地方课程,以人工智能通识学习为重点。
广州市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对象为中小学3~8年级学生,根据课程编排,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培养目标按四大层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具体如下表所示。
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重在“课程”。
中小学课程建设应该具备3个必要条件——教师、教材、教具(实验仪器设备),在这3个必要条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教材,因为教材内容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的建设成为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的顶层设计。
做好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才能保证中小学生人工智能课程的落地实践。
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师资培养和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是人工智能课程的发展基础。
进一步创新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形成区域特色。
广州市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区域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的策略与工作路径——以广州市为例刘载兴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培养目标的策略如图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作者:张春富何坚强
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93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本科生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盐城工学院的实际情况,分别对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环节提出改革方案,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工程实践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系统设计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智能仪器设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1.引言
智能仪器设计是为高等教育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智能仪器设计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该课程集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一门涉及传感器、单片机、测控电路、自动控制、信号分析与处理、数据通信、可靠性与抗干扰等多种现代技术的综合学科[1]。
该课程的教学环节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及实践环节教学两部分。
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并与其他先修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延伸、补充,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从课程教学的需要出发,结合我校实际办学特点,开展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工程设计的主要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创新意识。
2.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智能仪器设计课程体系结构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系统地阐述了智能仪器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典型模块的技术参数和设计方法,课程体系包括智能仪器的概述、数据采集技术、人机对话与数据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智能仪器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技术等[2]。
课程内容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等为基础,从整机的角度阐述智能仪器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因此该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综合实践性较强,教学难度较大。
2.2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首先,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之前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慢慢会跟不上进度,因没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丧失学习兴趣,最终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影响到对该课程的整体掌握;由于课时限制,课堂教学内容覆盖面不广,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及对新技术新知识的了解。
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目前实验教学部分主要是围绕课程理论内容进行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设计思路的扩展与实践创造力的发挥,而且由于学时限制,课内实验与课程设计部分不能做到有效过渡,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别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以下改革方案。
3.1理论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可采取不定期组织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及定期修改教学大纲等措施。
由于智能仪器设计是在一系列先修专业课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应当做到与这些专业课在授课重点上保持协调,避免因上课内容的重复而浪费时间,同时使得学生在思路上衔接流畅而增强其成就感并最终提高学习兴趣;课程组集体备课使得各门专业课教师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加强交流,同时在教学手段及方式上也可以互相学习并促进提高;随着科技进步,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要紧跟现代技术发展的步伐。
定期修订教学大纲的目的就是及时地把行业内的新方法、新技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
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成熟,部分相应的内容甚至可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课程,如“虚拟仪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最初都是在智能仪器设计这门课里由专题讲座扩展到一章的内容,再到独立的一门课程,由此反映了智能仪器设计这一门课程可促进并带动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提高。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可采取多名教师轮流分章节主讲,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专业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
这样既可以有效发挥各教师的专业技术特长,又可以极大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新鲜感及学习兴趣,同时专题讲座的加入也使得更多更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与时俱进、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3.2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思路与措施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建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体系[3]。
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中,要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相结合、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相结合、模拟实验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教师命题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并据此构建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是核心环节,教学内容不但要涵盖相关的智能仪器基础设计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更要与技术发展同步、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即实践教学应当能够较好地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沿性;实践教学各教学内容的难度还要适当区分,通过构建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目的层次分明,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实验内容设置方面:应改进或整合原有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的课时,保留部分经典实验和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重要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在实验指导教材中删除详细实验步骤,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设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全局观;通过设置创新性实验项目,模拟工业现场的实际工况,实现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施手段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已经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的高效率、大容量和趣味性的要求,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功能[4]。
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达到图文并茂的感官刺激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灵感,强化知识的印象,加大知识信息传播的力度和深度,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积极开发网上智能仪器设计虚拟实验室,使得学生在实验之前可以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从而增强预习效果,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通过对智能仪器设计课程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在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的改革方案。
教学活动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入研究,构建出符合社会发展、技术发展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祁.智能仪器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
[2]程德福,林君.智能仪器-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
[3]冯振伟,裴旭明.智能仪器仪表设计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35-136.
[4]李兆峰.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应用中的探讨[J].高校论坛,2007(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