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一玉米套种技术
玉米—马铃薯—大球盖菇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
大球盖菇拉丁学名,它的生物学分类为:真菌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大球盖菇种。
它是我国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支璀璨的食用菌新秀。
菇体色泽红褐,腿粗盖肥,食味清香,营养丰富,肉质滑嫩爽脆口感好。
干菇香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堪称是色鲜味美,具有“素中之荤”的全价营养保健食品,更是集香菇、双孢菇、草菇三者特点于一身的美味食品。
大球盖菇不论是爆炒、煎炸,还是煲汤、涮火锅,都很受欢迎。
它能治疗或改善人体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疏解人体精神疲劳之功效。
大球盖菇在国内外市场特别畅销,尤其是美国纽约、洛杉机、芝加哥以及中国的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超市,更是供不应求,成为抢手货[1,2]。
大球盖菇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首先,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采用生料或者发酵料栽培,抗杂菌能力很强,容易成功。
其次,培养料来源丰富,可采用玉米秸秆、玉米芯、稻草、稻壳、麦秸、枝桠柴杂木屑、牛粪等各种农牧业废弃物相互配合作为培养料进行栽培,因此,它可以在中国广大农村作为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草腐菌菇种,采菇后的菌糠废料还田,可提高农田土壤肥力。
第三,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6~30℃范围生长出菇,并且适种季节长,有利于调整在其他蕈菌或蔬菜淡季时上市。
第四,大球盖菇高产、低本、质佳,作为新菇品投放市场,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保健和健康饮食,受众广泛[3,4]。
我国食用菌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同时我国也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我国生产的食用菌绝大多数自己消费,出口比例仅占5%左右。
大球盖菇是目前栽培技术较成熟、生物转化率很高的食用菌菇种。
国内生产大多以稻草、麦秸为主料,虽然已有玉米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尝试,但仅限于小面积试验,尚缺乏系统研究[5]。
豌豆+甜瓜/马铃薯+玉米-胡萝卜高效间套种模式
薯 带两边 各播 种 1 玉米 。7月下 旬 玉米 、 行 甜瓜 收 获后 及 时整地 , 月 上旬全 田播种 胡萝 卜 1 月 中下旬 收获 。 8 ,1
4 品 种搭 配
豌豆选用中豌 6号等中早熟品种; 马铃薯选用早熟 、 优质、 高产的豫薯 1 豫薯 2 、 号、 号 中薯 3号、 费乌瑞它、 东
5 栽培 管理
5 1 豌 豆 .
511 整地播 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m 一 带 , 内种 7行 豌 豆 。小 雪 0c 带
2 3 , ~ 倍 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
交 节后播 种 , 行距 2 e 株 距 1e 1m 0 m、 lm( h 留苗 3 万 株 ) 2 ,
用种 量 lO g h O k/ m 。整 地 时每 h 施有 机肥 若 干 、5—1 m 1 5
摘
要 : 豆 +甜瓜/马铃薯 +玉米 一胡萝 卜l 豌 a 5熟间套种模 式, 总单产量 9 7万 k/ m , . g h 产值约 8 1万元/ m , . h 净收
入 约 6 5; / m 。 该 文介 绍 此模 式 的相 关技 术 及 管理 措 施 。 .  ̄ h 关键词 : 间作 套 种 ; 豆 +甜 瓜 ; 豌 马铃 薯 +玉米 ; 萝 卜 胡
—
2 地 块选 择
宜选择 地势 高爽 、 排灌 条件 良好 、 层深 厚 、 化性 能 土 理 良好 、 富含 有机 质 的砂 壤 土 栽 培 。套 种甜 玉 米 或 糯 玉米 ,
1 复合 肥 70 g尿素 10 g 全 田施 肥 ) 5 5k 、 5k ( 。播种 后 用 乙 豌 豆病 害 主要 为 自粉 病 , 可用 7 % 0
模 式 。
玉米间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玉米间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技术-蔬菜种植技术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两者的套种,发挥玉米和红薯各自在生长过程中的优势,实现两者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热能及水源和空间等资源,从而实现2种作物各取所需,达到高产的目的。
主要介绍以玉米套种红薯为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在这种技术指导下的农户种植技术的实施情况,让能够促进该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玉米间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育苗确定田块后,要保证田地的排水通畅,雨天不积水。
开春以后,及时整地做垄,垄距70-86cm,垄高20-26cm。
种植红薯时务必要实行宽窄行,东西向栽植。
玉米宽行150㎝、窄行30㎝、株距20㎝,667㎡播种玉米3500-4000株;在玉米宽行中栽插红薯两行,株距25㎝,667㎡栽插红薯3000株。
做好田地之后,红薯要选种,选种要选择脱毒品种。
玉米选种用早熟或中早熟的品种,玉米切不可选用中晚熟或晚熟的品种。
做好垄后,红薯要进行温床育苗,玉米在4月25—5月10日播种,红薯在3月中、下旬排种育苗。
当红薯苗高25cm时移栽入苗圃,培育壮苗。
当气温开始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栽种红薯,一般栽植4.5-5.25万株/h㎡。
2、田间管理玉米: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5∶0.8,施好基肥,早施提苗肥,重施穗肥,巧施叶面肥;及时防治玉米螟、蚜虫、蛴螬、灰斑病、纹枯病等病虫害;大喇叭口期喷施玉米健壮素一次,收获后及时砍除秸秆。
红薯:其需肥比例为:N:P2O5:K2O=1:0.5-0.6:1.8-2.0,应根据红薯喜钾而不耐氯的特性,少施或不施含氯化肥,少施时也注意分散施而不要集中施。
施好基肥,栽后10天施好提苗肥,8—9月施好裂缝肥(钾肥为主),9—10月施好磷酸二氢钾、尿素叶面肥;及时防治蚱蜢、红薯卷叶蛾、天蛾、小象甲、蛴螬等病虫害;6-7月和9月,薯蔓旺长时喷施浓度为120—180㎎/㎏的多效唑,蔓长1.5—2m时提蔓,控制不定根发生。
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园地采取玉米与红薯套种的方式,可以改善田间透气性能,保证田间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利于田间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能较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
由于红薯的经济产品为地表以下的块茎,红薯收获后,具有疏松土壤的效果。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方,通过玉米间种红薯的模式,可以增加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
现将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采取宽窄行、东西向种植1.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养分条件好、土质疏松、排灌便利、具有较好透气性的田作为套种地块。
开春后,及时将地块整理好,并按照宽窄行、东西向种植的模式提前将垄做好,垄距70~86厘米、垄高20~26厘米。
底肥的量一定要施足,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8~35吨、碳铵400~500千克、钾肥200~250千克、磷肥280~320千克、锌肥70~90千克。
2.品种选择。
套种玉米宜选择成熟期早或者中早的品种,绝对不能选择成熟期偏中晚或者晚的品种。
红薯栽插的品种宜选择徐薯18、宿玉苕等品种。
3.栽种。
(1)红薯栽种。
在垄做好后,采用温床育红薯苗。
当气温逐渐升高、红薯苗高达到25厘米左右、表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7~18℃时可以剪苗栽插,密度控制在4.8万~5.5万株/公顷。
可采用倾斜插、直立插、水平浅插等几种栽插方式,前两种方式结的单个薯较大,但单株仅结1个红薯,总产量不高,最后一种方式单株可结薯2个以上,虽然单个重量不及前2种方式,但是薯块的个体均匀、品相好,且产量较高。
栽插后1周左右及时进行补蔸、浇水等工作。
(2)玉米栽种。
直播的玉米,当表层土壤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可每隔2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每穴播玉米种子约3粒,株距以30~33厘米为最佳,密度控制在2.8万~3.5万株/公顷。
育苗移栽的玉米,移栽前先开较深的沟,采取条施的方式施肥,然后用适量土将肥料盖上,在其上种植玉米。
种植时一定要保证玉米根系与肥料之间有一定距离,以防烧根。
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92019.3/种植园地·种植二、田间管理直播的玉米当真叶数量达到3~4片时,及时定苗,务必一次性完成,然后带水施肥1次,每穴结合土壤肥力施入适量尿素或碳酸氢铵等。
玉米套种马铃薯高效种植技术探析
文章编号:1673-887X(2010)07-0032-02玉米套种马铃薯高效种植技术探析山西省临县三交镇政府任海娥摘要对玉米套种马铃薯高效种植技术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讲科学,立体种植;秋深耕,施足基肥;选良种,播前催芽;整高垄,覆盖早播;重管理,中耕培土;勤打药,防病治虫等。
关键词玉米马铃薯种植技术doi:l O.3969/j.is sn.1673-887X.2010.07.015中图分类号$513文献标志码A近年来,在山西省临县三交、安业、大禹等乡镇推广试种玉米套种马铃薯栽培模式,每0。
067hm2产马铃薯1500—2000kg,玉米400—600kg。
由于采用地膜覆盖技术,马铃薯上市早,适逢薯类供应淡季,市价1.5—2元/l【g,仅马铃薯收入1200。
2000元/0.067hm2,玉米市价1.6.1.8元/kg,收入500元/0.067hm2左右,扣除投入300元/0.067 hm2净收入1200~l500元/0.067hm2。
大力推广这一立体栽培高效种植技术,是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现就其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1讲科学立体种植实行集约化立体种植,科学合理搭配种植作物,能充分发挥二者间互补效益。
玉米套种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对马铃薯可起到遮阴降温作用,利于结薯;而对于玉米,则能充分利用马铃薯垄隙的地力和空间的光能,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获得高产稳产。
该模式宦选片j1.1m带型,并开沟起垄,高畦栽培,垄高20cm,垄宽70cm,沟宽40cm。
垄背种植2行马铃薯,行距45cm,穴距33cm,播3500穴/0.067hm z以上,并覆盖地膜;垄沟种植1行玉米,株距20 cm,玉米距地膜马铃薯两边行均为32cm,种植3000株/0.067hm2以上。
2秋深耕施足基肥秋季选择砂壤性土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秋耕深翻。
可采用深松耕作法,机引深松铲,可以上翻下松,深翻15—18cm,深松25~30cm。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一、什么是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1、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是一种优化的播种方式,把玉米和马铃薯这两种作物按照一定的行程套种,既具有抗病虫的作用,又实现了玉米和马铃薯的兼施,减少了农药使用。
2、套种又可分为玉米本部下促和本部上促。
玉米本部下促指把玉米播种在马铃薯促发前,本部上促指把玉米播种在马铃薯促发后。
二、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的优势
1、实现了玉米和马铃薯的兼施,不仅节省了田块,而且让农民获得双倍收益。
2、玉米根部会抑制马铃薯长出的野生草,增加作物的抗草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收获。
3、由于玉米对营养成分比较剽窃,它可以吸取马铃薯部位的养分,提升马铃薯的品质和品种抗性。
4、具备良好的抗病虫作用,玉米抑制病虫害,马铃薯抗病虫性较强,可减少农药的使用。
三、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的注意事项
1、建议在播种玉米时,将种植密度控制在40-50株/m2,保持良好的植株量,方便均匀覆盖土壤营养元素,延缓玉米的衰老,平衡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2、马铃薯促发前,要定期对玉米进行叶施药或脱壳施药,以提高控病效果和改善玉米生长状况,巩固玉米体内活性成分,抑制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
3、马铃薯促发后,继续喷施抗早熟病药,保护马铃薯进入早期后期生长阶段,抑制病害扩散,及时铲除马铃薯野草。
4、马铃薯抢苗时,要及时剔除死苗、枯萎苗,更新老化的种植穴,保证植株和种子的抗寒性,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四、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的适用范围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适用于各种土壤、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和种植地,既可以适应北方的温和地带,也可以适应中南地区的温暖气候。
农业种植中的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种植方式,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类型和相应的轮次,可以实现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增加种植效益,改善农田环境,提高农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定义、原理、优点以及应用案例。
一、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定义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简称套种与轮作技术,是指在同一块农田上先后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通过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合理利用土壤养分、病虫害防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效果的一种农业种植方式。
二、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原理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一方面通过不同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和残留物对土壤进行调节和改良,增加土壤养分的供给和保持土壤肥力;另一方面,通过不同作物的生物特性差异、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以及种植结构调整,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三、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优点1. 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使农田中各种养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
2. 病虫害防控:适当的套种搭配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3.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的遗留物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田的肥力。
4. 平衡农作物生长周期:套种与轮作技术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减轻土壤反复种植同一作物带来的连作障碍。
5. 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套种与轮作技术,作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作物间套种与轮作技术的应用案例以小麦和豆类作物的套种与轮作技术为例,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又可以防治小麦病虫害。
在秋季播种小麦后,春季翻耕土壤并播种豆类蔬菜或豆类作物。
这样的套种方式可以使土壤充分利用,豆类作物根系能增加土壤养分,有助于小麦的生长;同时,豆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某些物质,对小麦病虫害具有遏制作用,达到病虫害防控的目的。
农作物间套种技术
农作物间套种技术农作物间套种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复合种植在耕地上的方式,与这种种植方式有关的种植方式还有单作,立体种植和立体种养等。
1、间作套作的概念(1)间作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其特点是群体是结构复杂,个体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种管、收也不方便。
(2)套作也称套种、串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与间作都有两种作物的共生期,前者的共生期只占全生育期的小部分,后者的共生期占全生育期的大部分或几乎全部。
套作先用生长季节不同的两种作物,一前一后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使田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提高全年总产量。
2、间套作的效益原理间套作人工复合群体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的作用,其原理在于种间互补和竞争,主要表现为空间互补、时间互补、养分互补、水分互补和生物间互补等。
3、间套作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选择间套作的作物及其品种,首先,要求它们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在共处期间要大体相同。
如水稻花生,甘薯等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实行间套作。
其次,要求作物形态特征和生育特征要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
例如,植株高度要高低搭配,株型要紧凑与松散对应,叶子要大小尖圆互补,根系要深浅疏密结合,生育期要长短前后交错,喜光与耐阴结合。
最后,要求作物搭配形成的组合具有高于单作的经济效益。
(2)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合理的田间配置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及种内的各种矛盾。
(3)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在间套作情况下,虽然合理安排了田间结构,但它们之间仍然有争光、争肥、争水的矛盾。
为了使间套作达到高产高效,在栽培技术上应做到:①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苗早发;②适当增施肥料,合理施肥,在共生期间要早间苗,早补苗,早追肥,早除草,早治虫;③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层作物生长,促进低层作物生长,协调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④及时综合防治病虫;⑤早熟早收。
介绍四种高效种植模式
预代醐声/刘本福由尽箱:172273877@q q.c o m介绍四种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湖北省竹山县一些农户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因地制宜摸索出了以下四种高效种植模式。
这些模式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增效 显著,每亩每年纯收入比传统种植方式 高千元以上。
一、玉米、马铃薯、油菜一膜多用模式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3月上旬在旱地预留玉米种植带,开深 约15厘米的施肥沟,每亩施腐熟农家 肥1000 ~1500公斤、优质三元复混肥 50 ~ 75公斤,然后盖肥起垄。
在垄面 播种两行玉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 25 ~ 30厘米,播后覆盖地膜,确保膜边 压紧、覆盖严实,以减少膜内杂草滋 生。
玉米行间套种一季速生蔬菜。
玉米 生长期间用追肥枪追肥,同时防止畜禽 践踏,尽量保持膜面清洁完整。
地膜 玉米收获前1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上 旬),直接用打孔器(或木棒)在两行 玉米空隙间打直径约5厘米、深约10厘米 的孔洞,将已催芽的早熟马铃薯种塞入 孔洞内,用土杂肥或肥土封口,将马铃 薯种盖严。
玉米收获后及时砍秆,留茬高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
适当高留茬,^目的是对马铃薯生长前期起遮阳作用、后期起支撑作用。
马铃薯齐苗后,结合抗旱看苗追肥。
油菜于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马铃薯收 获前,紧靠地膜两侧移栽优质油菜苗。
10月中下旬马铃薯开挖收获,同时给油 菜苗追肥培蔸,促油菜早发高产。
采用 此模式,玉米播种时间提早,覆盖地膜 后生长加快,早熟,高产,每亩每年可 增产100公斤,增收200元;马铃薯虽播 种较稀,但栽培简单、省工,在地膜覆 盖条件下生长良好、产量高、开挖易,每亩每年可增产300公斤,增收600元;优质油菜虽移栽于旧地膜两侧,但根系 可伸人地膜内,由于玉米施肥量大,在 盖膜条件下肥料流失和损耗少,膜内土 壤疏松肥沃,湿度适宜,因此油菜生长 旺盛、健壮,冬季采收油菜菜薹,每亩 每年可增产菜薹250公斤、油菜籽20公 斤,增收600元。
玉米套种魔芋丰产栽培技术
玉米套种魔芋丰产栽培技术
魔芋是一个喜冷凉气候、耐阴湿的作物,半遮阴的光照有利于魔芋的生长。
玉米套种魔芋,利用玉米茎秆高的特点,给魔芋遮光,防止强光灼伤魔芋茎叶,以利魔芋生长。
同时魔芋种植时施用大量的有机肥,能疏松土壤,有利于玉米的根系生长,促使玉米增产增收。
其具体种植技术如下:清明节前后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2.5--3尺种一行玉米,配方施肥,一次性施足底肥,东西朝向,加强田间管理,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按每市斤1.00元计算,每亩玉米可收入1000.00元以上。
魔芋首先是搞好种子处理,田间消毒,用甲醛或者高锰酸钾进行种子处理,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玉米空行套种一行魔芋,株距0.8-1尺,播种深度15--20厘米,施足底肥,因魔芋对N、P、K、的要求是6:1:8,因此要重施钾肥,一般亩用腐熟农家肥30-40背、磷肥50斤,硫酸钾20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作底肥。
盖上3-5厘米的细土后播种,种球要倾斜向上,防止天旱、雨淋伤芽烂种,一般在4月20号以后播种,其次是加强田间管理,除去杂草,全生育期不可用锄头除草,在魔芋出苗还未散叶时用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喷雾,同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倒苗后20天左右即可收获,亩产商品魔芋可达2000--3000斤,按市场价1.5-1.7元每斤计算,亩效益可达3000-5000元,另外小魔芋可作种子出售。
玉米套种魔芋亩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
玉米与魔芋套种经济效益显著,适宜海拔800--1200
米的中高山地区种植,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滕州马铃薯一年三熟(薯—粮—薯)高效种植技术
2021.4粮食作物滕州马铃薯一年三熟(薯一粮一薯)高效种植技术赵崇强(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滕州277599)摘要:研究推广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与玉米一年三熟、三种三收(春马铃薯一夏玉米一秋马铃薯)轮作高效种植模式,通过不同作物轮作套种,科学搭配粮经作物茬口,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实现节本增效,马铃薯产区普遍实现年产玉米7500kg/hm2、马铃薯75000kg/hm2,年产值15万元/hm2以上,实现亩产“千斤粮、万斤薯”,亩收入过万元,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关键词:马铃薯;一年三熟;薯一粮一薯滕州地处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全市春秋2季马铃薯稳定在4.5万hm2,总产200余万吨,总产值60余亿元,亩均效益过万元。
近年来,传统马铃薯产区在积极发展早春马铃薯拱棚种植基础上,积极探索“春马铃薯一夏玉米一秋马铃薯”三种三收高效轮作模式,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春秋2季马铃薯中间轮作种植1季夏玉米,可有效避开马铃薯连作障碍,缓解马铃薯种植区土地富营养化难题,改善土壤性状减少化肥用量提高马铃薯商品率。
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生产成本没有过多增加,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生态效益获得改善为马铃薯持续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新路子。
1“薯一粮一薯”一年三熟茬口安排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种植时间有较为严格要求,为达到3季作物适期成熟目标,需要科学统筹种植时间,辅助技术手段:春秋2季马铃薯通过浸种催芽打破休眠期,实现提前播种,缩短田间生长期,为夏玉米生长预留充足时间空间;夏玉米做到抢茬免耕直播,充分利用有限光热资源;秋马铃薯通过薄膜覆盖种植尽可能延迟收获期,获得理想产量。
1.1春马铃薯播种期鲁南地区提倡采用早春大中拱棚栽培模式大拱棚(棚体顶高2.5~3.0m、棚体跨度6~8m)内可再搭建小拱棚,根据拱棚大小实现三膜、四膜栽培,其中三膜覆盖种植(大拱棚、小拱棚、地膜3层覆盖)播种期为1月中旬至2月初,收获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四膜种植模式(大拱棚、棚内覆膜、小拱棚、地膜4层覆盖)可将播种期提前一周左右。
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分析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5期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分析杨 振(山东省滕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滕州 277599)摘要:当前,各地区农业发展前景良好,所具备的农业技术手段较多,经过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综合应用,不同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得到有效保障,既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又提高了经济价值,现代化科学种植手段的积极推广,使得各项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各地还可结合各自区域的实地情况与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与规律等,营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生长环境与条件,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最终为广大农户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要点1 三种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带型选择遵循“因地制宜”选择原则,依据种植地区实际条件进行综合性客观全面分析,按要求小麦、玉米、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带型选择要灵活。
还要经待种植地区的农业部门进行反复试验,了解常规用的带型,包括0.8 m的窄行带、1.7 m中型带两种栽培技术模式。
1.1 0.8 m窄行带0.8 m窄行带:这种栽培模式适合应用于土质良好、自然条件优越、海拔高度低于600 m的阳坡地块中。
其中,具体操作为0.8 m开带,可按种植三行小麦的标准进行,这三行小麦约占地0.5 m左右,建议种 8~9 kg/667m2种子,还要预留出0.33 m行带为第二年的单行玉米套种植提供有利生长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小麦收割前1个月的时间左右,对于薄地1~1.3 m,要按照0.4 m株距,以种植1 800~2 100株/667m2玉米为佳。
待小麦的收割工作完成后,再对马铃薯进行套种,套种前首先要进行深耕处理,施足底肥,这样做的目的可有效改善土壤的土层结构,增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马铃薯的良性生长提供较好的土质条件。
1.2 1.7 m中型带1.7 m中型带:这种栽培方式主要适合应用于光照时间较短、且海拔超过600 m的地块中。
隆德县玉米套种早熟马铃薯技术示范的实施
4 适时收获
4 . 1 玉 米
2 区域 布 局
重 点 在 张程 、 杨河 、 风 岭 等 乡推 广玉 米 套种 早 熟
当玉米 苞 叶变 黄 、 籽粒 乳 线 消失 、 籽粒 变 硬 有光
泽 时收 获 , 一 般在 1 0月 上 中旬进 行 。
马铃薯 、 立体种植模式 、 一膜两季技术模式 , 面积 3 0 0 亩。联财 、 神林 、 温堡等乡镇重点推广玉米套种 白芸 豆、 蔬菜立体种植模式 、 麦后复种大 白菜 、 菠菜 、 糜子
厘米 , 每穴 种 2粒 ( 苗 齐后 间苗 ) 。
j. J I I, J J’ 吕 吐
玉 米 套种 马铃 薯 , 苗j 管理 的重 点是 在保 证全 苗 的基础上 , 促 进 根 系 发 培育 壮苗 , 达 到苗早 、 苗
、
/ 千克 ) 比单种地膜玉米 1 0 4 4 . 1 2元 / 公 顷 ,提 高
2 5. 9%
意 防治 玉米顶 腐 病 、 瘤黑 粉 病 、 玉米 螟 等病 虫 害 。 当 玉 米进 入 大 喇 叭 1 3 期, 要 追施 壮 秆攻 穗 肥 , 一 般 每亩
破E l , 积极探索玉米 、 马铃薯等作物的间作套种三元 高效种植新技术模式 , 不仅调整优化 了种植业结构 ,
促 使传 统 的粮经 “ 二元 ” 结 构 向粮 、 经、 饲 “ 三元” 种
模式 ; 陈靳乡 、 山 河 乡重 点推 广 马铃 薯套 种 蚕豆 立 体
种植模 式 。
4 . 2 马 铃 薯
植 株大 部分 茎 叶 由绿 转黄并 逐 渐 枯 萎 ,当 8 0 % 的地 上 茎 叶枯 黄 萎蔫 时 , 即地 上茎 叶呈 现 黄色 , 为最 适收 获期 , 早熟 马铃 薯一 般在 7月 中旬收 获 。
玉米套种推广栽培技术要点
·69·1.耕地及作物品种选择挑选交通方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田地进行作物的集中种植,种植地土壤需要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较强的保肥保水能力,同时要有充足的有机质和水源并保证土壤疏松。
在选种时选择优质高产的玉米杂交种和间作作物的优良品种。
2.播种及施肥2.1适时播种生产实践证明,间作玉米播种过早会延长玉米幼苗与冬小麦的共生期,这很容易造成幼苗弱势,收获小麦时玉米幼苗很容易受损,同时小麦收割后的干燥天气通常会导致幼苗缓慢或死亡,危害作物产量;若是播种过晚,小麦收割后的玉米幼苗植株较脆弱,根系发育不成熟,不但在割麦时容易遭受破坏,且没有足够的抗逆性尤其是抗旱能力。
最合适的播种期应是冬小麦收获前的15-20天。
到冬小麦收割时,玉米幼苗达到3片叶子和1片心或4片叶子。
具体的播种时间通常是从五月下旬到六月初。
2.2合理密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前提。
要确定密度,必须注意两个因素,即品种特征和土壤肥力。
稀疏种植高植物类型的品种,小株品种应适当的密集种植。
对于高肥力的土地可以适当增加密度,反之则减少种植密度。
2.3科学施肥2.3.1底肥。
根据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实行配方均衡施肥。
通常,种植前每亩施用1500-2000kg 农家有机肥、40kg 玉米复合肥,或每亩混合1500-2000kg 有机肥和30-40kg 普通过磷酸钙和10kg 尿素作为基础肥料。
套种作物还应适度施加肥料,尤其是磷肥和钾肥,每亩使用5-8kg 复合肥料。
2.3.2追肥。
间作玉米的施肥采用“先轻后重”的方法。
有条件的农民最好在苗期施加优质的农家肥料,以减少化肥的使用。
通常第一阶段的追肥是在小麦收割后、秸秆还田之后,玉米拔节之前进行的,每英亩的追肥量为10kg 尿素和10kg 磷酸二氨;第二阶段的追肥是在玉米抽雄穗前15天进行,每亩施用25kg 尿素和20kg 磷酸二氨;第三阶段追肥取决于玉米的生长来决定是否追肥,通常每亩施用5kg 硝酸铵,一般在玉米丝期中进行,追肥量应少,最好使用速效肥料。
马铃薯套种玉米“二套二”高产栽培技术
12 秧床 整 理及 培肥 .
秧 床要 求冬 季 翻 晒 、碎 垡 、平整 。播 种前 1 5d开
收稿 日期 :2 1- 4 1 0 10—3
压墒面 。每公顷秧床用 丁草胺 1 . . 2 5L对水全床喷 5 2 灵 20 0 2 0 倍 液防治玉米粘虫 。 0 ~ 0 5 ()用 l%吡虫 啉 300~400倍液 防治 蚜虫 。 4 0 0 0
始 划 墒 ,按 1 5e 拉 线 开 墒 ,其 中净 墒 面 1 3m, . m 6 . 3 沟 03 m,水 分 重 的床 地 做 成 高 墒 低 沟 ,不 保 水 的 .3c 床 地 做 成 高 埂 低墒 。播 种 前 2d ,每 公 顷秧 床 用 苗 青 壮 ( 育 秧 壮 秧 剂 ) 6 0 70k 细 土 75t 旱 0 ~ 5 g拌 . ,堆 捂 1~ 4h后 ,均 匀 撒 施 在 墒 面 上 并 用 耙 子 均 匀 耙 人 2 2 01~ .3c . 03 m土 中 ,然后 平墒 浇水 ,待 播种 。 7
马铃薯 选 择株 形 直立 或 半直 立 、丰产性 好 、抗 逆 性 强 、适 合 镇雄 县 种 植 的品种 ;玉 米 选 择 丰 产性 好 、 抗 逆性强 的扎单 22 0 、镇 单 3号 、西 山 7 、毕 玉 7 O 号 、筑黄 2号 等 品种 种植 。
马铃薯施农 家肥 1 h 5t m 、马铃 薯专用 测土配 方肥 / 6 0k/m 或 尿 素 25k/m 、过 磷 酸 钙 40k/m 0 gh 2 gh 5 g 、 h 硫 酸 钾 10k/m 作底 肥 ,待 马 铃薯 齐 苗后 ,追施 尿 5 gh 素7 5~125k/m ;玉 米施 农 家肥 1 h 1. g h 5t m 、玉米 专 / 用测 土 配 方 肥 6 0k/m 或 尿 素 10k/m 、过磷 酸 0 g h 5 g h 钙 3 5k/ 、硫 酸 钾 10k/m 、硫 酸 锌 1 gh 7 g m h 5 g h 5k/m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模式
马铃薯和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间套种模式能够提高粮食产 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
间套种模式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农民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间套种模式,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的生 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利于马铃薯生长。
产量提升
通过合理的间套种配置,马铃薯与 玉米互利共生,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和水分,往往能够提升马铃薯的产 量。
病害防控
间套种模式有助于改善田间小气候 ,降低马铃薯疫病等病害的发生率 。
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光照利用
玉米是高大作物,能够充分利用 太阳光照,为低矮的马铃薯提供
适宜的遮荫环境。
马铃薯、玉米、间套 种模式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模式的种植技术 • 间套种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间套种模式的病虫害防治 •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分析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CHAPTER 01
引言
间套种模式定义
• 定义:间套种模式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 间布局,同时种植两种或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能 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风险。
物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益。
02 03
资源共享
这种模式可以优化土壤养分利用,马铃薯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 的需求有所不同,间套种能够实现养分的互补利用,减少肥料投入成本 。
市场价值
马铃薯和玉米都是重要的农作物,间套种模式能够提高这两种作物的总 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花椰菜间作套种模式及初步探讨
农 技 推 广2020年第2期新农民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花椰菜间作套种模式及初步探讨窦彩霞(通许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通许 475400)摘要:通许县地处豫东平原,隶属开封市。
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通许示范县,种植马铃薯12万亩左右,春天遍白(地膜马铃薯),秋冬一片绿(秋花椰菜),一望无际,是通许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但近几年农民间作套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春马铃薯一春玉米一秋花椰菜,间套面积占70%左右,为达到一年多熟,高产高效,便于机械化收获,特进行春马铃薯一春玉米一秋花椰菜不同尺带的试验。
关键词: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花椰菜;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马铃薯品种为豫马铃薯二号,由郑州综合试验站提供,玉米品种为振杰一号,地膜、农资由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秋花椰菜品种为雪玉,由张国高效农业技术服务合作社提供。
1.2 供试地点河南省通许县竖岗镇中牟王村王辉责任田。
1.3 供试面积东西宽43m,南北长46.6m,面积2001m2。
1.4 种植模式两行马铃薯一行玉米,两行马铃薯两行玉米,四行马铃薯一行玉米,四行马铃薯二行玉米,八行马铃薯一行玉米,八行马铃薯二行玉米。
1.5 供试农资用57%的史丹利复合肥100kg/667m2,比期美有机肥20kg,徐州产的地膜2.5kg,河北产的毒死蜱2kg,50%乙草胺100g;玉米追肥25kg/667m2复合肥;秋花椰菜底肥75kg/667m2复合肥。
1.6 试验设计一是设三次重复,随机排列,二是东西观察道,重复之间两条观察道各设一米宽,三是种植马铃薯一米起埂,一埂双行,宽行距70cm,窄行距30cm,株距25cm左右,四是每小区实有面积0.15亩。
1.7 播种时间马铃薯播种为2月底一3月10日,玉米点播时间为4月20日~25日,秋花椰菜育苗时间为7月20日左右育苗,8月20日左右移栽定植。
行距70~80cm,株距40~50cm,亩定植3000棵左右。
小麦—玉米—马铃薯三种三收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马铃薯三种三收栽培技术高发富,加吉勇,胡 祥,申家显(镇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昭通 657200)摘 要:为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减少农民单种一种作物所带来的收入上的风险,目前一些农村地区推广了小麦—玉米—马铃薯3种作物的间作套种技术。
该耕作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对小麦—玉米—马铃薯三种三收这一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间作套种 小麦 玉米 马铃薯在玉米田推广多种作物间作套种这一栽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以及空间等条件。
此栽种模式既可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又能使其它作物增收,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帮助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小麦—玉米—马铃薯种间套模式通过多种作物的搭配组合,形成了多功能多层次的复合群体,利用时空差将不同习性的作物组合栽种,使不同作物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对配套作物的生长发展加以补充和促进,提高了土地以及其它能量资源的利用率[1]。
1 发展间作套种模式应注意的问题这种间作套种模式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作物。
在开展间作套种模式后,要注意市场的供需变化,选择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作物进行栽种。
还要注意发展相关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以及销售运输等环节,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保护农民采用新型生产方式的积极性。
2 小麦—玉米—马铃薯三种三收栽培技术要点2.1 整地深耕,合理进行施肥小麦或秋马铃薯在前作收获以后应采用大型农机具进行深耕,要将农田土壤耙透耙细。
小麦播种前应施复合肥。
通常不需要追肥,若实际耕作中发现确需追肥,可以在小麦拔节前后或者扬花灌浆期间进行追肥。
在玉米下种时应同穴施复合肥。
并在苗期以及穗期和粒期分别进行1次追肥。
秋马铃薯播种后应在种子旁或隔空穴进行施肥,可以选择优质的复合肥,并且配以尿素或有机粪肥。
2.2 选择优良的种子为利于间作套种,小麦应选择适合晚播的品种。
玉米可以选择耐密植且株型紧凑的高产优质早熟品种。
马铃薯应选择极早熟的品种,同时还要求薯块较大、品质好、耐密植且结薯较集中的高产品种[2]。
浅议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
浅议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作者:黄英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5期马铃薯被专家称为21世纪普级的绿色保健食品,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美称。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的市场需求量大增,种植马铃薯在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越发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为了探索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带领马铃薯科技示范户,连续三年进行了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的试验,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种植模式,2万亩马铃薯间作玉米试验田平均每亩产马铃薯1700公斤,玉米400公斤,亩效益达2180元以上,为我县农民致富创造了一条新途径。
一、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具有充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模式应用范围较广,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本着农作物间作套种的原则。
首先利用矮与高的原则,如马铃薯的植株较矮,与玉米间作,植株纵横发展彼此干扰少,更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作物早熟高产。
其次利用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达到用地养地目的,又可因马铃薯与玉米根系深浅不一致而充分利用土壤各层次的各种营养物质,不会因或某一元素缺少造成生理病害的发生。
再次利用了生育期短与长的间作原则,让生育期短一点的马铃薯与生育期长一些的玉米进行搭配种植,这样互相影响小,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有效条件而达到全年的高产丰收。
(二)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所具备的植株特性。
从马铃薯特性来看,很多马铃薯品种结薯早,生长期短,植株多为直立型,播种期比玉米早,等马铃薯收获时,玉米才进入生长盛期,从共生期上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待马铃薯收获后,田间透光通风好,边际效应大,这对玉米生长十分有利。
作为主栽作物的马铃薯较耐阴,在马铃薯茎叶、块茎大量生长时,玉米植株尚小,马铃薯这时可充分利用光能与地力形成产品器官,到玉米拔节长高时,马铃薯由块茎膨大高峰逐渐趋向成熟。
同时,玉米高大对马铃薯还有遮光降温的作用,有利于块茎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