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及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及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及赏析一、《送孟浩然之广陵》及注解《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座“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二、《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赏析这首送别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赏析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赏析

其实却有着诗人李白鲜亮的形象。
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
出处
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终最终消逝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仍旧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好像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
【唐】李白
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李白与友人多么深挚
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奇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 作品。
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 1985 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伴侣。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 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
第2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许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 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 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特别观赏,两人很快成了 挚友。开元十八年(730 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 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见。几天后,孟浩然乘 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 岁再随 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 年 病逝,享年 61 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赏析】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顺流向下而行。
译文及注释

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鉴赏及诗意

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鉴赏及诗意

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鉴赏及诗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说明:⑴黄鹤楼:中国着名的名胜遗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 1985 年。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

之:抵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纪比李白大,在坛上颇负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重,相互感情深沉,所以称之为“故人”.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季光景。

下:顺水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

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 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可以知也。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

(6)辞:告别。

译文: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在鲜花绚丽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失,只看见浩浩大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别的情味。

它不一样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分别,也不一样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谅的分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分别。

其所以如此,是由于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分别,还由于此次分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域相联系,在快乐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神往,这就使得此次分别有着非常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青称心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沉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快乐,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此次分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华,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赏析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赏析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

其全文古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前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全诗没一个“离别”,但又句句写着离别;没有直接抒情,但却处处透着深情。

“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明方孝孺《吊李白诗》云:“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

”以此来括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的神韵,也是很合适的。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⑶辞:辞别。

⑷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⑸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座“碧山”。

⑹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翻译】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是什么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是什么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是什么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是什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是什么,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原文拼音: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wéi jiàn zhǎ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

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原文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古诗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古诗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古诗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朝: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及注释【译文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座“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老朋友向往辞别离开了黄鹤楼,在这烟花三月乘船去扬州,只见朋友的船越来越远消失在天边,只剩下长江边上的流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故人西辞黄鹤楼全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全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全诗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故人西辞黄鹤楼全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中国着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3、辞:辞别。

4、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座“碧山”。

6、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诗意: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向往去广陵(即扬州),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孤帆远影碧空尽全诗诗句意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全诗诗句意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以下是全诗内容、创作背景、作者简历以及诗词解析:【全诗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创作背景】:李白在出蜀壮游期间,与友人孟浩然在黄鹤楼饮酒话别,他为孟浩然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作者简历】: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创作了大量赞美山水、歌颂进步、反映生活的诗歌。

其诗篇极富个性,代表作有《将进酒》、《行路难》、《静夜思》等。

【诗词解析】:诗的一、二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以及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

孟浩然在烟花三月的时节乘船沿江东下,前往繁华的扬州。

李白在黄鹤楼向友人挥手送别,由于烟花三月的美景使李白心情愉悦,对友人的离去有些依依不舍。

诗的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描绘了一幅孤船远行的画面,诗人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都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随着友人的船渐行渐远,船的影子在碧空中消失,诗人眼中的朋友也消失在视线之外。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唯”字用得非常妙,它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失落感。

虽然船已经消失在天际,但诗人仍然站在黄鹤楼上眺望,直到那孤帆远影无踪,只留下长江在天际流淌。

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描绘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整首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的诗人送别画。

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离别的伤感,但在这幅画中却蕴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中国着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3、辞:辞别。

4、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座“碧山”。

6、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诗意: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向往去广陵(即扬州),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古诗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赏析

古诗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赏析

古诗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朝:李白gūfānyuǎnyǐngbìkōngjìn,wéijiànzhǎngjiāngtiānjìli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古:平通仄仄仄通仄通仄通平平仄平◆流【下平十一尤】今:平平仄仄仄通仄通仄通平平仄平◆流【七尤,ou,iu(iou)】出自: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品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释义】: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在天边流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问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答:船帆越走越远,只留下一个影子,最后在水天相连的蔚蓝天空中消失了,只见那滔滔长江水向东奔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答: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句例】:中英句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Solitaryfarshadowastheskyseeisthegreatriver,theskyflow.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Oldwest phrase,theyellowtower spends march yangzhou China. Solitary sailfar shadow astheskyseeisthe great river,thesky flow.【翻译】英:Solitaryfar shadow blue sky, onlytoseethe Yangtze river horizon flow 韩:외로운돛은멀리그림자가끝이고,다만장강하늘끝만보인다繁: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本文图片皆有版权/view.php?id=77196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关于友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涯流_全诗赏析

【关于友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涯流_全诗赏析

【关于友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涯流_全诗赏析出自唐代诗人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是一位酷爱天然、爱好交游的人,他“毕生好入名山游”,脚印简直遍布全部中国,留下了很多歌咏做作美、歌唱友谊的作品。

《黄鹤楼送之广陵》是从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穷迷恋的情感,也写出祖国河山的绚丽美妙。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联。

“故人”一词阐明了两位诗人的深沉情义。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首之所,又是传说中神仙乘鹤升天之处。

而今两位洒脱飘逸的诗人在此作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颜色。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气节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荣,而“三月”又正是春景明媚,百花斗丽的节令。

诗人用“烟花”润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华而又太平的景象。

孟浩然要去的处所真是好地方,时光也取舍得适当。

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游览自然十分欣羡。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抒发了诗人心坎的高兴与憧憬。

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从《李太白集》里,咱们能够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

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骚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仰,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挚。

诗的第三、四句恰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密意。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

”名义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实在却有着诗人赫然的形象。

“孤帆”毫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体留神力跟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含混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散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依然久久鹄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仿佛要把本人的一片情义拜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标地。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鹤楼/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乡关:故乡家园。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分联详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赠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赏析

《赠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赏析

《赠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赏析赠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是李白所写的一首千古名篇,诗中以大气、壮阔的景色描写令人震撼,让人油然而生一股对他的才华的钦佩之情。

本文赠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由小编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导读:创作这首诗的作者李白,是一位喜欢游历并且喜欢大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性情豪迈、开朗、不羁,又极具才华,因此足迹遍布国内的他,走到哪儿都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诗词作品,这一首是作者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其原文如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孟浩然之广陵解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座“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赠孟浩然之广陵翻译: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赠孟浩然之广陵背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饱含了李白对挚友的深切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⑴故人西辞黄鹤楼⑵,烟花三月下扬州⑶。

孤帆远影碧空尽⑷,唯见长江天际流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白话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整体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惟)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赏析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

在理。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的诗许多是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词语解释】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

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3、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下:顺流向下而行。

4、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5、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的尽头。

【诗文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

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

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

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讲解】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第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