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上学期]--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则加速
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
(3)x-t图中,斜率表示对应时
刻的速度,斜率为正表示速度方
向与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
速度方向与负方向相同
课后要求
1、熟悉3个基本公式,3个重要推论
2、熟悉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5个推论
3、熟悉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4、熟悉v-t图像、x-t图像的要素和物理意义
3、求时间间隔
0 +
2
∆ = +2 − 1 = + 1 2

=

( + 1) 2
=

+1
例: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径A、B、C三点,其中A、
B之间的距离1 = 3 m , B、C之间的距离2 = 4 , 若物体通过1 、 2 这两段位移的时
气阻力)
A. 物体下落的时间为7s
B. 物体下落的时间为 35s
C. 物体离地最大高度为180m
D. 物体落地速率为60m/s
例:从地面上将一个小球竖直上抛,经过时间t小球经过空中的某点A,再过时间t小
球又经过A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球抛出时的速率为2gt
3
B.小球抛出时的速率为2
(2)飞机刚着陆后4s内与飞机静止前4秒内滑行的距离之比; (2) 4:1
例: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红灯亮起时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恰好在停车线处停止运动。汽车在减速过程中,第一秒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分别
为14m和1m , 则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D )
A、6m/s
B. 6.5m/s

2.3.2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推论PPT(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3.2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推论PPT(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所示:
v0 0 v1 v2 v3 v4 v5 v6 v7
T
TTTT
TT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可得: v at
已知: t1 : t2 : t3 :: tn 1: 2 : 3 :: n 所以: v1 : v2 : v3 :: vn 1: 2 : 3 :: n
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
高频考点四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知识贯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瞬时速度之比,由 v= 按时 at 可推得:v1∶v2∶v3∶…∶vn=1∶2∶3∶…∶n 间等 分(设 前 1T 内、前 2T 内、前 3T 内、…、前 nT 内位移之比,由 相等 x=12at2 可推得:x1∶x2∶x3∶…∶xn=12∶22∶32∶…∶n2 的时 间间 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第 N 个 T 隔为T) 内的位移之比,由 xⅠ=x1,xⅡ=x2-x1,xⅢ=x3-x2,…可
v2-v
x 2
2=2a·x2,
所以有
v
x 2
2=12·(v02+v2),即有
v
x 2

12v02+v2。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 )与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x )的比较
2
2
在 v-t 图象中,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当物体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时,由图甲可知 v x >v t ;
22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图乙可知 v x >v t 。
2.3.2匀变速直线运动重要 推论
其实是前面公式的应用并且你们很多都会

匀变速直线运动二级推论+讲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匀变速直线运动二级推论+讲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二级推论讲学案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请你回忆一下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都有哪些?2、再想一想上一节由基本公式推出来的推论一是什么?3、解题技巧:制造初速度为0(1)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0,这时可以采取“逆运算”,即末速度变初速度,加速度由负变正(2)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求中间某段的物理量,这时采取做差法,即全程量-前程量加速度为a,求x2这时就可以用x2=½a(2T)2-½aT24、推论二:请你根据已学的基本公式推导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相邻的位移之比是多少?设加速度为a推导过程:结论:x1:x2:x3:x4:……=5、推论三:请你根据已学的基本公式推导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位移内相邻的时间之比是多少?设加速度为a 推导过程:结论t1:t2:t3:t4:t5……=6、推论四:请你根据所学的基本公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相邻的位移差是多少?设初速度为v0,加速为a推导过程:结论:x2-x1=请你根据上述推导过程推导一下x4-x1= ,那么x m -x n=7、推导五:请你结合所学的基本公式推导一下时间中点瞬时速度v t/2和位移中点瞬时速度v x/2与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初速度v0和末速度v的关系?设加速度为av x/2的推导过程:结论:v x/2=v t/2的推导过程:T T T T X1X2X3X4xx x x xt2t1t3t4t5T T T TX1X2X3X4v0vv x/2x xv0vv t/2t tT TX1X2 v0=0结论:v t/2=利用如图所示的v -t 图像分析同一运动过程中v t/2和v x/2的大小关系同步练习1、(多)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经过AB 位移中点的速度为v 3,经过AB 的中间时刻速度为v 4,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v 3=v 5B.经过AB 的中间时刻速度大小为v 4=v 1+v 22C.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 3<v 4=v 5D.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定有v 3>v 4=v 52、(2024江苏扬州育才中学月考)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M 、N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和3v ,M 、N 间的距离为x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经过M 、N 中点时的速度为2vB.物体经过M 、N 中点时的速度小于2vC.物体从M 到N 运动的加速度为4vx D.物体从M 到N 的运动时间为x2v3、(2024江苏镇江中学期中)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的1、2、3和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 ,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 ,由此可知( )A.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4dT 2B.小球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8dT C.小球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d2TD.小球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9d4T4、(2024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期中)2023年国庆长假期间,各地游客朋友来到重庆,欣赏“轻轨穿楼”景观,感受山城独特魅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y kxb
v = at +v0
v(/ m.s1)
v0
0
t/
s
例2、列车原来的速度是 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 0.2 m/s2 。列车行驶到下坡路末端时,速度增加到 54 km/h。求列车 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例3、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的列车在驶近一座石拱桥时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图 2.2-4),加速度的大小是 0.1 m/s2 ,列车减速行驶 2 min 后的速度是多少?减速行驶4min 后的速度是多少?
第二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日期: 高一物理组
素养目标
1、根据上节课的实验结果,构建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利用v-t图像分析物体的 运动性质; 3、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且能够解决实 际问题。
? 问题 如果C919飞机沿直线做匀速运动, 它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在上节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 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 在做神魔样的运动呢?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节课的实验,我们最终可以得到这样一种v-t图像。
图像的斜率不变
a v t
v/(m.s1) v
即: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v0
t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就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0
t/s
1.定义:沿一条直线,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 ① a恒定不变 ② 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速度时间关系
把运动开始时刻取作0时刻
a v t
v v v0
t t 0
初速度为v0 ,t 时刻的速度为v
v v0 at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第一个关于运动学的公式,它将会是后面学习运动学的基础。

它将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本节通过速度时间的图像为基础过度到用公式来表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与痛苦。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物理,体会物理知识表达的多元性,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初步学习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与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图示法、例证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飞机做匀速运动,上节课的实验。

如果C919飞机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它的v-t 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在上节课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教学设计说明:分别由动图引入更加形象化,再加上运动图像带来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看图问题:1、这个v-t 图象有什么特点?答:一条倾斜的直线2、这个图象反映了小车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答: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在均匀的增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 +ɑt


代入上式 = ( + ) = ( + + ɑ)


,



=

+

化简可得

式中为加速度, v0为初速度, S 为时间t内的位移
三、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 +ɑt

+

及位移公式
=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答疑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4m/s2.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并简要说明理由.
(1) 任何1s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4m/s.
答:正确,当t=1s时, − =ɑt=4m/s.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4m/s2.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并简要说明理由.
式作出解释.
3、基于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推导出速度与位移关系式以及中间时刻的
速度公式,能解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在规律,能恰当使用公式解决
问题.
4、通过应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解决问题中认识
规律的本质,能形成探索现实问题的内在动力和推动科技发展的责任.
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导
当初速度 =0时, =ɑt。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4m/s2.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并简要说明理由.
(4)运动中增加的速度与所需的时间成正比, 且
增加的速度方向始终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正确.根据v=ɑt,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ɑ>0且恒定,所以v与t成正比,增加的速度方向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 第一讲:基本公式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 第一讲:基本公式

【变式2】一个向正东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 s内发生的位移为8 m,在 第5 s内发生的位移为5 m,则关于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D A.大小为3 m/s2,方向为正东方向;2,方向为正东方向;D.大小为1.5 m/s2,方向为正西方向; 重点点拨: 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x2-x1=x3-x2=…=xn-x(n 2 -1)=aT .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 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 v 0 vt v
2
3.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2 m/s,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6 m/s,则 时刻的速度为D ( ). A.由于t未知,无法确定时刻的速度 B.由于加速度a及时间t未知,无法确定时刻的速度;C.5 m/s;D.4 m/s 4.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 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的限速为60 km/h.则该车A ( ). A.超速 ;B.不超速;C.无法判断; D.速度刚好是60 km/h;
2
t 2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vx
2
2 v0 vt2 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1)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2)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12∶22∶32∶…∶n2. (3)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1∶( 2 -1)∶( 3 - 2 )∶…∶( n - n 1 ). (5)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时的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

高中物理第2章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第2章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强化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 差公式
目标体系构建 课内互动探究 课堂达标检测
目标体系构建
1.理解平均速度公式,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理解位移差公式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会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课内互动探究
探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中间时刻速度、位移中点速度 要点提炼
3.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 )与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x)的比较
2
2
在 v-t 图像中,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当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由图甲可知 vx>vt;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
22
图乙可知 vx>vt。所以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vx>vt。
22
22
典例剖析 典题 1 (2023·河北邢台高一期末)一个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做 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是2.0 m,第4 s内和第5 s内的位移和为11.0 m,则( D ) A.质点的初速度为1 m/s B.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0.8 m/s2 C.质点前6 s的位移为20 m D.质点第6 s的位移为7 m
A.2 m/s2 C.7 m/s2
B.5 m/s2 D.9 m/s2
解析: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 判断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根据逐差法有x2-x1=at2,代入数据可 解的a=-2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2 m/s2。
对点训练❷ (2023·四川高一期末)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已知第4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是8 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该质点在第 1 s 内的位移是 2.0 m,可知 t=0.5 s 时刻,质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恒定(逐差相等),即
Δx=x2-x1=x3-x2=…=xn-xn-1=aT2
推广: Δxmn=xm-xn=(m-n)aT2
请同学们自行证明
当堂巩固
1.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 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v0=9m/s
2.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6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
拓展
推论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与
这段位移的初速度和末速度之间的关系:
v2 v02 2ax
v
2 x
2
v02
2a
x 2
vx 2
v02 v2 2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与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哪个大?
vx 2 vt 2
拓 展 推论3: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相邻时间内的位移差
S v0 v t
2
微元累加法
即得位移:x
1 2
(v0
v)t
由v=v0+at得:
x
v0t
1 2
a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公式:
x
v0t
1 2
at 2
2.对位移公式的理解: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加、匀减;
因为v0、a、x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
(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如果物体在做匀减速运动,在使用上式分析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拓展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图像 v2-x图像
斜率:k=2a
解决思路: 基本公式变形, 待定系数法。
拓展学习
微元累加法:在处理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 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这是物理学中常用 的一种方法。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精品课件】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精品课件】

推导:由x
v0t
1 2
at2和v
v0
at两个公式联立
消去时间t可得到:
v2 v02 2ax
6.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中国有可能在建的第二艘航母将直接采用核动力,吨 位也直达10万吨,并直接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起降战斗机。假设该航母跑道长 200m,处于静止状态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 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
20.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
12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第1s内的位移为3m B.第2s末的速度为12m/s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D.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为27m/s
其中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
A.t=0时,质点的坐标是x=0 B.在最初的1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 m,方向沿x轴正方向 C.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v=(6t-4)m/s D.质点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ACD
)A.
v0t
1 2
at 2
B.
v0t
1 2
at
2
C. v0t 2
D. 1 at2 2
六.匀变速运动中间位置瞬时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位移x的初末速度分别是v 和v0,加速度为a
x vx
x
2
2
2
v0
根据公式 v2 v02 2ax
度为( B )
A.5m/s B.10m/s C.15m/s D.20m/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
√D.相同时间内,加速度大的质点速度变化必定大
D [由v=v0+at可知,a的大小除与t、v有关之外,还与v0有关, 所以经过相同时间t,v大的其加速度a未必一定大,故A错误;速度 的变化Δv=v-v0=at,由于不知道时间的关系,所以无法判断加 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若a相同,由于时间t未知,所以也无法判 断v的大小,故C错误;若t相同,则Δv=v-v0=at,a大时,Δv一 定大,故D正确。]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 间的关系
1.根据实验得到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建构匀变速直线 学 运动的模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习 2.能根据v-t图像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任 理解公式的含义。 务 3.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或v-t图像分析
1.公式v=v0+at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v0是开始时刻的速度,称为初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称 为末速度;at是在时间t内速度的变化量,即Δv=at。 2.公式v=v0+a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v=v0+at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首先应选 取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a>0; 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a<0。若v>0,说明v与v0方向相同,若v< 0,说明v与v0方向相反。
问题1 结合v-t图像,函数y=b+kx中的y、x分别表示哪个物理量? 提示:y、x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 问题2 由v-t图像可知,小车的初速度是多大?加速度是多大? 提示:小车的初速度是0.3 m/s,加速度是1.0 m/s2。
问题3 结合v-t图像,函数y=b+kx中的k、b分别表示哪个物理量? 提示:k、b分别表示加速度和初速度。 问题4 这个v-t图像反映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式是怎样的? 提示:由函数y=b+kx得v=v0+at,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式是 v=0.3+t。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含答案及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为x ,则它在时间2t 内的位移为( )A.2xB.4xC.x 2D.x 4x=12at 2,得x 2=12a (2t )2=4x ,选项B 正确。

2.两个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它们的初速度之比为1∶2,它们运动的最大位移之比为( ) A.1∶2B.1∶4C.1∶√2D.2∶1解析由0-v 02=2ax 得x1x 2=v 012v 022,故x1x 2=122=14,B 正确。

3.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 2,该路段限速60 km/h 。

则该车是否超速(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60 km/hv ,则v 2=2ax ,得v=30 m/s =108 km/h >60 km/h,车超速,选项A 正确。

4.(2021天津南开区高一期末)一辆汽车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现因紧急事故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最终静止。

已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 2,则汽车刹车5 s 末时的速度和位移分别为( ) A.-5 m/s,37.5 m B.5 m/s,37.5 m C.0,40 mD.0,0v 0=72 km/h =20 m/s,汽车减速a=-5 m/s 2,最终静止,即v=0。

先求汽车停止所用时间,根据v=v 0+at ,解得t=4 s 。

即汽车4 s 末停止运动,故汽车刹车5 s 末时的速度为0;汽车位移为x=(v 0+v )t2=(20+0)×42m =40 m,故选C 。

5.(2021安徽黄山高一期末)某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 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t=1 s前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t=2 s时物体加速度为零D.t=4 s时物体回到初始位置,因而不是匀变速运动,选项A错误;t=1 s前后物体速度均为正值,没有反向运动,选项B错误;v-t图线的斜率为加速度,所以t=2 s时物体加速度为a=0-21m/s2=-2 m/s2,选项C错误;v-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t=4 s时物体的位移为零,因而回到初始位置,选项D 正确。

匀变速直线运动讲义—-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匀变速直线运动讲义—-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必修一专题1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区分v 、△v 、a1. v ——速度;△v ——速度的变化量〔大小〕;a ——速度变化率〔快慢〕2. 加速度的定义式:tva ∆∆=,方向:总是与______的方向一致,但与v 的方向无必然联系 ①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改变; ②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改变,速度方向不一定改变; ③比拟加速度大小时,只看绝对值,不看正负号。

3. 加速度a 取决于tv∆∆这个比值,与v 、△v 无直接联系 ①v 大,a 不一定大;v 小,a 也不一定小 ②速度变化量△v 大,加速度a 也不一定大③加速度不断减小,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增大 4. “同加异减〞a 、v 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根底】 1.(多项选择)由a=Δv Δt可知()A.a 与Δv 成正比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a 的方向与Δv 方向相同D.Δv 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2.假设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当加速度增大时() A.汽车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B.汽车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C.汽车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汽车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3.(多项选择)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4.(多项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也可能做加速运动B.比拟加速度大小时,3 m/s 2比-5 m/s 2大 C.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就逐渐变大D.在不同图像上,比拟物体的加速度时,要算出数值后再比拟 【提高】5.2021年6月17日,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关于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C.火箭的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6.(多项选择)小球的初速度是v 1,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v 2,用Δv 表示Δt 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为了在图中表示加速度a,我们以初速度v 1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 2的箭头端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5_1 实验_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5_1 实验_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实验数据的处理 瞬时速度的计算 (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 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 1、2、3、4…如图所示。
(2)依次测出01、02、03、04…的距离x1、x2、x3、x4…。
(3)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3.会利用v-t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
1 | 实验原理 1.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以纸带上某点为中间时刻点取一小段位移,用这段位移 的① 平均速度 表示这点的瞬时速度。 2.用v-t图像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以速度v为② 纵轴 、时间t为③ 横轴 建立 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v-t图像,图线的④ 倾斜程度 表示加速度的大 小,如果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⑤ 均匀变化 的。
=
v2 t2
-v1 -t1
中求出加速度,即用
图线的 斜率 求加速度。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用课本中的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1.小车从靠近定滑轮处释放。 ( ✕ )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以便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有利于实 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的减小。 2.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 ( √ ) 实验中为了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也为了打点的稳定,应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 释放小车。 3.实验前要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 ( ✕ ) 该实验不需要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 4.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 ( ✕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220 V交流电源。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速度不变,整个运动过程是
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线上某点 的纵坐标
图线的斜率
图线与 坐标轴的交点 图线的拐点 两图线的交点
正、负 表示瞬时速度的方向
绝对值
正、负 绝对值 纵截距
横截距
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
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表示初速度
表示开始运动或 速度为零的时刻
表示加速度改变
表示对应时刻速度相等
典例示范 例3 (多选)一动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从计时开 始,到速度大小变为10 m/s所需时间可能为( ) A.4 s B.6 s C.14 s D步:读题―→获信息
题干 匀变速直线运动
v-t图像 速度大小变为10 m/s
信息提取 考虑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答案:AB
() A.当加速度为负值时,一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恒定(不为零)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若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不是匀变速直
线运动
答案:C
解析:当加速度为负值时,若速度也为负值,加速度保持不变时,物体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A项错误;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大小不变时,若方向改变,则加 速度是变化的,物体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项错误,C项正确;速度的方向 发生改变,加速度可能保持不变,即可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例如物体在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时,当速度减小到零后,运动的方向会发生改变,物体做反向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D项错误.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 √ ) (2)速度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 (3)公式v=v0+at适用于任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 ) (4)由公式v=v0+at知v的大小一定大于v0的大小.( × ) (5)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 )

人教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件
2
速度,v2=244 m/s=6 m/s, 最后 4 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 10 s 时的速度, v10=546 m/s=14 m/s 所以 a=vt1100--vt22=1140--62 m/s2=1 m/s2.
法三:利用 Δx=aT2 求解 本题出现了三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4 s),故想到选用公 式 Δx=aT2,x2-x1=aT2,x3-x2=aT2, 所以 x3-x1=2aT2, a=x32-T2x1=526×-4224 m/s2=1 m/s2. [答案] 1 m/s2
aT2 .
即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
度,或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 一半 .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1∶2∶3∶……∶n .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1∶22∶32∶……∶n2 .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 之比为: xⅠ∶xⅡ∶xⅢ∶……∶xN= 1∶3∶5∶……∶(2n-1) .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间 t 内的平均速度”即 v t = v ,适用于任何一个匀
中间时刻
2
速度法 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
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 t2 的复杂式子,从而简化
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
比例法 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的重要特征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
度和2 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10 m/s2,0
B.0,10 m/s

第二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以及公式选取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以及公式选取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C.4m/s2
2
D.5m/s
例:一个物体以3m/s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经过2s该物体的位移为16m,则
该物的初速度为( C )
A. 3m/s B. 4m/s C. 5m/s D.6m/s
1 2
第二个公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0t at
2
例: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5 m/s,加速度大小为


− = (无时间公式)
例:某型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战斗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
跑道上加速时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当战斗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
(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在1 s末,由v1=v0+a2t1,得v1=7.5 m/s,
v0=10 m/s,
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a与v0同向时加速,a1=2.5 m/s2,
在6 s末,由v6'=v0+a2t6,得v6'=-5 m/s,
由v6=v0+a1t6,得v6=25 m/s。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s
位移时间公式推导:
v /(m/s)
v0
O
B
1
x ( v0 v)t
2
v v0 at
C
A
t
1
S (OC AB ) OA
2
t (s)
1 2
第二个公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0t at
2
第三个公式:平均速度公式:
1
x ( v0 v)t (无a公式)
2∆
过此路标时的速度为 ,求:
(1)火车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理解v-t图像中面积的物理意义。

体会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问题。

1、能利用v-t图像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进一步体会利用物理图像分析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2、能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体会科学推理的逻辑严密性。

3、能在实际问题情境中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解决问题,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4、了解v-t图像围成的面积即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提高应用数学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知识点0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v-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正方向,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负方向,如果上方与下方的“面积”大小相等,说明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12at2.【即学即练1】航空母舰是大规模战争的重要武器,灵活起降的飞机是它的主要攻击力之一(如图)。

民航客机起飞时要在2.5min内使飞机从静止加速到44m/s;而舰载飞机借助于助推装置,在2s内就可把飞机从静止加速到82.5m/s而起飞,设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供客机起飞的跑道长度约是航空母舰的甲板跑道长度的()A .40倍B .80倍C .400倍D .800倍答案:A 解析:由x =12(v 0+v t )t 得,n =12×44×2.5×6012×82.5×2=40【即学即练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 5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请同学们求出:1、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2、该质点在第1s 内的位移及前2s 内的平均速度。

2.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v1
0 T 2T 3T
t/s
利用2也可证明
a
0 T v1
T
v2
T
v3
xI
xII
xIII
x1
x2
x3
连续作差
xⅠ∶xⅡ∶xⅢ∶…∶xN=1∶3∶5∶…∶(2n-1)
总结
1.初 速 度 为 零 的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规 律 ——时间等分
(1) 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
课堂练习
BD
例1、在冰壶世锦赛上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世界冠军,一冰壶以速 度v垂直进入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二 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 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多少?(冰 壶可看成质点)
对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 线运动可利用逆向思维
v1 : v2 : v3: :vn 1: 2 : 3 : : n
3.通过第1个x、第2个x、第3个x…第n个x所用时间之比
0
x
x
x
t1
t2
t3
T1
T2
T3
利用1连续作差
利用v-t图像如何推导?
t1:t2:t3:=1: ( 2 1) : :( n n 1)
总结
2.初 速 度 为 零 的 匀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规 律
v1 : v2 : v3: :vn 1: 2 : 3 : :n
(2)前1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的位移之比
x1 : x2 : x3: :xn 12 : 22 : 32 : :n2
(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
xⅠ∶xⅡ∶xⅢ∶…∶xN=1∶3∶5∶…∶(2n-1)

高中物理第2章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追及和相遇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第2章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追及和相遇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A.通过bc、cd段的位移之比为3∶5 B.通过bc、cd段的时间均小于T C.通过 c、d 点的速度之比为 6∶4 D.通过c点的速度等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
解析: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 ab、bc、cd 各段所用时间均为 T。则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相等时间的位移关系可知,通过 ab、 bc、cd 段的位移之比为 1∶3∶5,选项 A 正确;当从 a 点下滑时,到达 b 点已经有了速度,此时通过 bc、cd 段的时间均等于 T;若从 b 点由静 止开始下滑时,在 b 点的速度为零,则通过 bc、cd 段的时间均大于 T, 选项 B 错误;设 bc=3x,cd=5x,则通过 c 点的速度 vc= 2a·3x,通过 d 点的速度 vd= 2a·8x,通过 c、d 点的速度之比为 6∶4,选项 C 正确; 通过 bd 段的平均速度 v bd=v2d=2 ax≠vc,选项 D 错误。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强化2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 论 追及和相遇问题
目标体系构建 课内互动探究 课堂达标检测
目标体系构建
1.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式的推导及应用。 2.进一步加深学生逆向思维的灵活运用。 3.会分析追及相遇问题,理解两者速度相等为临界条件。
运动,恰好行驶到 e 处停下。汽车通过 ab 段所用的时间为 t1,汽车通过
de 段所用的时间为 t2,则tt21满足( C )
A.1<tt21<2
B.2<tt21<3
C.3<tt21<4
D.4<tt21<5
解析:将汽车的运动过程反向来看,即从 e 到 a 进行匀加速运动,
设加速度大小为 a,每段梁跨长度为 L,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几何地震学 [单选,A1型题]通过使组织缺氧产生中毒的是()A.镇静剂B.有机磷杀虫药C.一氧化碳D.氰化物E.乙醇 [单选]康复医学是以下列哪方面为主导()A.功能障碍B.心理疏导C.疾病D.人体完整E.辅助矫形器应用 [判断题]纵横等分线相交法放样,比较简便,误差也比较小。A.正确B.错误 [单选]女,50岁,颈部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听诊可闻及杂音,DSA检查如图所示,最可能诊断()A.颈动脉体瘤B.假性动脉瘤C.颈动脉夹层D.颈动脉硬化E.动静脉瘘 [多选]出现干酪样坏死的疾病有A.结核病B.伤寒C.梅毒D.麻风E.阿米巴病 [单选]行政主体的活动,从性质上划分主要包括()。A.民事活动和司法活动B.司法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C.民事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D.行政复议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 [单选]规定煤炭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法律是()。A.矿产资源法B.煤炭法C.矿山安全法D.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某设计单位为拟建工业厂房提供三种屋面防水保温工程设计方案,供业主选择。方案一,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防水保温二合一);方案二,三元乙丙橡胶卷材(&delta;=2&times;1.2mm)加陶粒混凝土;方案三,SBS改性沥青卷材(&delta;=2&times;3mm)加陶粒混凝土。三种方 [单选]以下不属于体检医师对风险考察的方式的是()A.安排体检B.审核体检报告书C.调阅病历D.审查业务员报告书 [填空题]一般GSM网络中基站采用的跳频方式是()跳频 [单选,A1型题]早产儿使用铁剂预防贫血最初的月龄是()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 [单选]下列选项中,()是降低运输成本的方法。A.降低产品密度B.增加产品密度C.增加运输距离D.缩小运输责任范围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A.脑动静脉畸形B.动脉硬化C.烟雾病D.颅内肿瘤卒中E.脑动脉瘤 [单选]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其计划工期与计算工期相等,且工作i-j的完成节点在关键线路上,则工作i-j的自由时差()。A.等于零B.小于零C.小于其相应的总时差D.等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单选]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以&quot;借&quot;&quot;贷&quot;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B.账户的基本结构:右方为借方,左方为贷方C.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D.一个企业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 [问答题,简答题]伤口换药(污染伤口)男性被检查者,右肩胛部痈,切开引流术后24小时,现由你更换伤口敷料(在医学模拟人进行操作)。 [判断题]程序,就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指令或语句,它们具有计算机可接受的形式。()A.正确B.错误 [判断题]在概括水库图形时不需顾及到等高线的概括。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下列一组病案中,没有明显不当的是() [单选]Inmarsat通信系统中,目前使用的工作卫星有()。A.3颗B.4颗C.6颗D.7颗 [单选]在一般智能建筑系统中,应优先考虑使用的火灾探测器为()。A.感烟火灾探测器B.感光火灾探测器C.感温火灾探测器D.气体火灾探测器 [填空题]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和(),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冲洗至少15分钟。 [问答题,简答题]营销信息系统内抄表段管理包括哪些功能? [问答题,简答题]启动或停用引风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单选]不能提示羊膜腔感染的检查项目是()A.羊水涂片计数白细胞&gt;100个/mlB.羊水中发现胎粪污染C.羊水测定白介素6&gt;17&mu;g/LD.C-反应蛋白&gt;8mg/LE.羊水涂片查见细菌 [单选,A1型题]应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主动-被动型B.指导-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根据具体情况确定E.以上都不是 [判断题]铂钴比色法测定水的真实色度时,如果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机或用孔径为0.45gm滤膜过滤去除悬浮物。A.正确B.错误 [单选]早期保健不包括()。A.全身体检检查B.询问病史C.指导孕期营养D.骨盆内外测量E.孕期保健指导 [单选]t分布曲线是()A.正态分布曲线B.标准正态分布曲线C.当自由度越大,t分布曲线的尾部越高D.t分布是一条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曲线E.t分布是一簇曲线,随自由度的改变而不同 [单选]在市场的分类中,最具有潜力且饭店最有能力获得客人群体属于()。A.潜在市场B.目标市场C.已渗透市场D.现实市场 [单选]下列哪项是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表现()。A.血压升高B.脉压差小C.脉压差大D.血压测不到E.血压降低 [名词解释]旅客 [单选]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大体经历了()个阶段。A.2B.3C.4D.5 [单选]1991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标志着我国产品质量认证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A.《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C.《产品质量法》D.《产品监督监察法》 [单选]出现呕血时,胃内滞留血量大于()A.100mlB.500mlC.150mlD.350mlE.250ml [判断题]海洋中的岛屿图形只能选取或舍弃,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几个小岛合成一个大的岛屿。A.正确B.错误 [单选]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是()A.颈椎B.胸椎C.腰椎D.胸腰交界区E.骶、尾椎 [单选,A型题]下列哪项不是积证的特征()A.结块有形B.结块固定不移C.痛有定处D.病在气分E.是为脏病 [单选]电潜泵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范围是()HZ。A、30&mdash;50B、30&mdash;60C、30&mdash;80D、30&mdash;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