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定与泰山瓷版

合集下载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的制瓷名家第一代: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王凤池汪藩周子善俞子明吴少萍江永源罗允夔任焕章余焕文万子铭蒋玉卿第二代:朱少泉王岐山陈子常汪章许品衡方家珍周筱松汪照藜方少溪张云徐善琴高心田汪友棠黄铭光许达生。

第三代:王子卿松石戴裕成梅春高恒生安少山胡献瑞仙槎。

第四代为进入民国时期的画浅绛瓷的作者,如:段生茂胡仲贞吴飞麟王琦潘匋宇徐仲南。

(六)画师们一些个人资料亦具史料价值。

光绪15年(1889年)以后,未出现过程门的作品,是否在光绪中期程门便去世了(有待证实)。

汪藩的下限作品是光绪16年(1890年);王少维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1年(1895年);王凤池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2年(1896年);金品卿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7年(1901年);程次笠的下限作品是光绪34年(1908年三画广国华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万泰光绪年间万兴光绪年间万云岩约1910—1950年又名石山,长人物万子铭光绪年间万辅廷光绪年间子云光绪年间子珍光绪年间子环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晚期,以画花鸟瓷画见长。

子良民国年间义茂光绪年间义隆光绪年间义兴光绪年间义太和光绪年间马庆云生卒时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一起咸丰-同治年间。

擅长人物瓷画,设色浅淡,人物衣饰具有水墨写意画的风采。

画娃娃,大头,细小身躯,乌黑的头发反衬出人物晕染的脸颊的润泽。

马复兴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至民国前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于家爵民国年间大吉生做四画少山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到民国前期,以花鸟画见长。

少山的花鸟瓷画,花朵硕大,枝条细如线条。

王少维(1862——1908年),名廷佐,字少维,安徽泾县人。

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

多以浅绛彩技法描写人物、山水,又以画猴见称。

清末供职御厂,浅绛派王恩怀王步第三子王声怀王声怀(1930-1992)王步长子,长青花。

王希怀王希怀(1932-1982)王步次子,长青花。

明成化青花九秋图罐

明成化青花九秋图罐
清朝末期, 随着大清王朝的衰退和崩溃,大量清宫藏品流入市井,更有满清贵族拿出官窑来变卖。在北京最早开有分支的日本古董商东京龙泉堂和大阪山中商会趁机大量收购中国历代陶瓷珍品, 多次参加清内务府举办的拍卖会,中国陶瓷藏品的顶尖珍品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流入日本。此物为久志卓真先生从东京龙泉堂购入的藏品之一,生前一直珍藏于身边。
明成化青花九秋图罐
明朝第九帝朱见深,于1465年登基,改年号成化。成化帝宽仁雅逸,擅长丹青,于瓷器更是青花与斗彩兼爱,尤爱玲珑小品。《明史·食货志》记载:“成化时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其制瓷之精益可见一斑。由于天子有所好爱,因此成化青花造作尤为精细,加之胎薄体轻、釉质莹润、青花淡雅、画面清澹,运笔潇洒。故有古人赞曰:“唯恐风吹去,还怕日炙消”。
此罐是成化青花器的代表作,造型圆润秀美,精致小巧,胎轻釉润,釉色洁白,光洁无瑕,如脂似玉。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飘逸潇洒,青花颜色泽淡雅宜人,纹饰疏密有致,明快疏朗,画意清新,笔意纤条,富于清新典雅的艺术效果,可谓“精美可人”。
目前所知的成化青花九秋图罐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纹饰均与此罐相近,一件无款带盖,另一件有款无盖;香港佳士得1991年10月第750号;香港佳士得1992年9月拍卖的第1387号成化青花罐无款;香港佳士德2006年5月拍卖的第1387号成化青花罐,纹饰、款识与此罐相同,拍卖成交价为一千七百多万港币。
参阅:
1.《成窑瓷器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3,第84,85图。
我们面前这件“明成化 青花九秋图罐”即是其中珍品之一,无论器物外形之隽永,或是青花点染之意境,均经典地代表着成化官窑瓷精巧秀雅之美。
成化器以玲珑、轻盈的小品居多,此件小罐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明成化 青花山石花卉纹罐”别无二致,罐身丰肩敛腹,线条张弛有度,外壁满绘青花花卉,枝叶柔美,造型俊逸,别有一番恬淡恣趣隐逸其间。青花发色纯美淡雅,更有青花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以圆润中锋运笔,藏锋写出,大字楷体,笔画遒劲挺拔,这一书体贯穿本朝始终,为明代一绝。

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

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

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目前,元青花的存世量一直是个谜,有人说400件,也有人说300件。

而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所知传世者仅有8件。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的知识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一、【鬼谷子下山图】人物故事罐鬼谷下山,原出自《战国策》的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他的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

这里的鬼谷下山是指一件拍卖成交的中国青花瓷。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进行的“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一款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拍出了目前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

二、【百花亭图】人物故事罐原物所在地: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百花亭罐的题材取于元代无名氏所著《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书生王焕生性风流,人称“风流王焕”,时值清明,前往百花亭游春,邂逅著名**贺怜怜,一见倾心。

在卖查梨条的王小二的帮助下,两人一处生活了半年。

半年后,赶走王焕,强迫贺怜怜嫁给高邈将军,移住承天寺。

贺怜怜托王小二传达对王焕的思念,王焕扮作卖查梨条的小贩,一路叫卖吆喝,到寺里与心上人相会。

怜怜用首饰,资助王焕,让他去西延边关从军立功,并告之高邈的许多违法行为。

王焕投延安府镇西夏立功荣归,升西凉节度使,告高邈盗用官钱买妾等罪行,夺回爱人贺怜怜。

荣升团聚,双喜临门。

三、【三顾茅庐图】人物故事罐文物现状:香港苏富比拍品。

罐腹的一侧,诸葛孔明头包软巾,身穿长袍,坐在苍松下的山石之上。

头梳双髻的童子手捧书匧侍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

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

树下刘玄德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

关云长和张翼德在一边窃窃私语。

诸葛亮的高逸潇洒,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的焦急烦躁刻划得淋漓尽致。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有同一题材的青花带盖梅瓶,画面有所变化。

四、【尉迟恭单骑救主图】人物故事罐原物所在地:广西省博物馆隋朝末年,李世民率部围攻洛阳城王世充,王世充派帐下第一大将——单雄信出任先锋,两军交战僵持不下,李世民带了十几个人去探敌营,不料被单雄信洞悉先机,生生被他500兵将围困,李世民见情况不对,命部下一起逃去榆树林,就在危急关头,黑门神“尉迟恭”单鞭杀到,才把李世民救出重围。

古陶瓷与古书画的鉴定标准

古陶瓷与古书画的鉴定标准

古陶瓷与古书画的鉴定标准作者:梁志伟来源:《检察风云》 2012年第7期古陶瓷与古书画,是传统收藏艺术品中存世量最多的两个门类。

相比较而言,现在去民间的古玩市场淘宝,见到最多的是仿古陶瓷,如果收藏者当真的买来了,那么这些所谓的仿古瓷器就真成了,质品;转而去到艺术品拍卖现场竞宝,见到最多的是仿古书画。

文·图/梁志伟古陶瓷标准正古书画标准乱虽然困扰古陶瓷与古书画收藏者的最大难题都是真伪鉴定问题,但是,以我多年的收藏经验觉得两者有所不同的是:古陶瓷鉴定标准正,古书画鉴定标准乱。

我说古陶瓷鉴定的标准正是有据可依的。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传统收藏活动开始复兴,涌现出一大批被各地收藏界公认的民间古陶瓷收藏家,比如甘隶马家窑彩陶收藏家王志安;北京陶器收藏家路东之;浙江越窑青瓷收藏家孙海芳、陈国桢;上海历代瓷壶收藏家赵月汀等,或带上收藏品去各地巡回展出、演讲,形成了一道民间古陶瓷收藏的风景线。

而说古书画鉴定标准乱,是因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涌现出一些凤毛麟角的古书画收藏家,这些少数的古书画收藏者中,很难找到像北京书画收藏家刘文杰那样具有代表性的,且在中国当代收藏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私人书画收藏家了o而另一位书画藏者,是1993年开始涉足书画收藏的,现大连万达集团下属收藏机构——玥宝斋的负责人郭庆祥先生,如今他也是中国书画收藏界的大亨人物了,主要收藏的是当代名家书画,且是以企业收藏机构的名义参与书画收藏活动。

再举一个例子:曾为美国纽约苏富比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专场,这些掌眼的人里有一位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退休后回上海参加“京沪收藏家藏晶邀请展”时,他个人拿出了几幅古书画来参展,其他书画鉴定家们看了,对藏品真伪也存有争议。

这间接应验了美国纽约苏富比艺术品拍卖公司曾一度暂停过在纽约拍卖的中国的古代书画藏品,是有其权衡估量的,原因我想也是因为拿不准中国古书画的鉴定标准,最后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无从判断。

2000年《收藏》总目录

2000年《收藏》总目录

2000年《收藏》总目录【编辑札记】新世纪跨上新台阶白蔚(1-1)《收藏》是一座“桥”白蔚(2-3)两枚标志一副重担白蔚(3-1)【聚焦篇】有望崛起的中国古字画朱浩云(1-23)挥剑斩“假”魔张国瀛(1-26)民间收藏发展五十年陈宝定(1-27)99世界邮展之后的邮市展望殷敏(1-27)探寻文物的增值之道平视之(1-28)中国画:风景这边独好朱勇坤(2-6)论古瓷收藏误导马广彦(2-9)邮坛防伪打假的两把利剑李毅民(2-11)性文物进驻“中华第一街”刘达临(2-13)政策面与卡市行情殷敏(2-17)艺术市场谁争雄?朱勇坤(3-4)书画市场之我见冯增木(3-7)跨入新世纪,民间收藏如何创新?陈宝定(3-8)泉币民刊评比活动应该改进马国利(3-9)集邮与其他藏品郭润康(3-10)邮票投资与新邮发行(3-11)从2000年纪特邮票减量40%谈起李伟新(3-11)邮市上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凌夫(3-11)2000年新邮的收藏与投资价值黄润权(3-12)2000年新邮预订留下的话题胥昌同(3-12)中国传统字画何以魅力无穷?朱浩云(4-14)为“开放类”集邮鼓与呼许明罡(4-17)走出购买古玩时的心理误区张中伟(4-17)宝玉石将成为今后收藏投资热点杨志达(4-18)藏海观潮话心语――收藏三境界沈泓(4-20)文化情结与经济诱惑冯辉(4-20)集邮经济与邮市陈秀东(4-20)龙年贺年有奖邮资片缘何遭冷遇曹杨(4-20)美国纽约研讨会的《溪岸图》之争――大都会博物馆研讨会一瞥单国强(5-4)谨防纸分币陷阱李亚文(5-7)2000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前瞻李沙(5-8)金银币市场风险再认识多思(5-10)股票是文物收藏成新宠吴少华(5-12)有聚有散物之常理――中国古代收藏家的聚散观沈振辉(5-13)血史铁证岂容篡改牛双跃(6-4)我的抗战题材收藏樊建川(6-5)投资金币有风险许明罡(6-8)中国画百年回眸(上)朱浩云(6-9)连环画收藏的回顾与展望强者(6-12)木中王者中华奇葩――记陈丽华和她的中国紫檀博物馆王宇清(7-4)用合理政策促文物古玩物畅其流孙轶青(7-6)中国古代收藏的雅俗观沈振辉(7-7)留心收藏你身边的财富韩敏(7-9)中国画百年回眸(下)朱浩云(7-10)石佛运回国藏家添困惑黄立(8-4)开国勋绩光耀千秋孙兢(8-6)某些文玩价格书籍流弊匪浅邓昭辉(8-8)泉市怪异现象录辽原(8-9)《写真大观》再现日军侵华史实王莉娅(9-4)《永乐大典》之谜有望揭开叶雷(9-6)试析收藏市场热点的转换平视之(9-8)扫描古董生意人伏名(9-10)民间收藏与多元化文博事业杜定镐(9-12)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王毅高(9-13)谈西安发现的唐三彩窑址叶茂林(9-53)为民间收藏立法刻不容缓马广彦(10-4)“法与非法”何日廓清――京城古玩早市货源地追踪与思考周倜(10-6)半个世纪的艰辛路――翁氏藏书海外回归记卢新宁(10-8)深圳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吴蔚秋(10-12)艺术品市场散论孙轶青(11-4)打假乎?修法乎!―“西安首届民间收藏理论研讨会”侧记刘亚军(11-7)常熟翁氏六世藏书入藏上海图书馆始末王世伟(11-9)德化窑白瓷装饰艺术黄汉杰卢金剑(11-11)从西安出土的唐玉器看唐代玉器艺术特征王长启高曼(11-13)北海“石佛事件”引发的思考黄立(12-4)李仁杰状告城东派出所设局陷害藏家亚夫(12-6)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掠影胡元麟(12-8)民间收藏与国际接轨问题初探肖剑(12-9)【指南篇】百年遗恨――敦煌藏经洞藏品流散记陈根远(1-4)文徵明书画及其鉴定潘深亮(1-8)后仿耀瓷的发展及作伪手法禚振西杜文(1-12)蓝釉瓷器鉴定杨静荣(1-16)如何步入投资名人书画之途丁建华(1-19)古钱收藏术语董大勇(1-20)漫谈明代青花瓷器叶佩兰(2-19)从泾阳早周铜器看铜器装饰艺术戴应新(2-22)云冈石窟佛教头像辨伪杭侃黄海(2-26)古钱收藏百年潮董大勇(3-13)收藏与法实例辨析王玉信(3-15)掌上珍奇――漫话鼻烟壶收藏胡元麟(3-18)青铜器辨识录(上)张懋(3-20)富川县发现清末捐监生实收事照谢诚章毛佳培(3-21)我国古代纸钞防伪铁人(3-22)戳穿“电脑机制”币杨文(3-23)戴南海教授评点(3-23)玉器的鉴定与辨伪应具备哪些知识刘学贤(3-24)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冯增木王勇(3-26)旧中国的老股票席建清(3-27)深圳的几种股票和股证田涛(3-30)古钱收藏答读者(一)董大勇(4-4)后仿耀瓷的胎釉鉴定禚振西(4-6)青铜器辨识录(中)张懋(4-9)望美人兮天一方――记流落英伦的国宝《女史箴图》张咏梅(4-12)钱选书画辨伪潘深亮(5-14)真假难辨的小篆书徐建融(5-17)现代仿古玉辨伪举隅张晓清(5-18)青铜器辨识录(下)张懋(5-20)后仿耀瓷的造型鉴定禚振西(5-22)集伪求真王志华(5-24)汤世澍的《岁寒三友图》李烈初(5-26)民国青铜器复制四大流派贾文忠(5-27)连环画发展小史韩绍江(5-29)古钱收藏答读者(二)董大勇(5-30)集藏“对钱”的必备工具书――《新订北宋符合泉志》评介周定国(5-33)赵佶书画辨伪要领潘深亮(6-15)“唐双女俑”辨伪呼林贵刘合心徐涛(6-19)改制银元的鉴别沈习彬(6-21)关于仇英的人物画李烈初(6-22)《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补遗韩建业(6-24)“三分钟”做出决断――谈书画投资的基本功训练丁建华(6-25)书画风险投资之我见余方才(6-27)古代宫廷象棋活动史话毛宪民(6-28)八大山人书画及其辨伪潘深亮(7-13)古权收藏趣味多杨纪元(7-18)温润如玉的宋代青白瓷宋康年(7-20)中国近代金银币铸行概况(上)董文超(7-22)中国古代的玉器收藏周晓晶(7-24)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一)潘深亮袁杰(8-10)铝质毛泽东像章的真伪鉴别周祖赞(8-14)龙年话龙镜(上)王宁(8-15)瓷枕赏析杨焕明(8-18)中国象棋具收藏杂谈张超英(8-20)兰亭序之我见燕山(8-22)中国最早的战国骑马俑陈桂枝(8-24)中国近代金银币铸行概况(下)董文超(8-25)傲霜铁枝又绽梅一份有关梅兰芳的史料金宝山(8-27)倒卖古董栽跟头钱俊皓(8-28)《金鉴外科》价值几何?――答读者问戴南海(8-29)如何开启瓷器收藏之路林海(8-30)瓷艺荟萃见微知著观许昌民间瓷片博物馆有感赵青云(9-15)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二)潘深亮袁杰(9-19)龙年话龙镜(下)王宁(9-23)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清刻本蓝洪峰(9-26)关于水陆画答读者问徐涛(9-28)早期集甲骨文的几个外国人邓华(9-29)清“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奏折发现记苏宝敦(10-23)随行家看家具章用秀(10-25)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三)潘深亮袁杰(10-26)初识明清中国外销瓷韩伟(10-29)生动传神的汉代百戏俑悟道人(10-33)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四)潘深亮袁杰(11-16)牌坊银锭收藏与辨伪汤勇(11-20)藏书票原作的识别与收藏倪建明(11-21)中国古代收藏家的灾厄观沈振辉(11-23)欧洲青铜雕塑王福阳曹京馨(12-10)通州北运河出土大批古代瓷片吴金亮(12-14)古钱收藏答读者(三)董大勇(12-15)铜器行话种种贾文忠(12-17)青铜辨伪答读者张懋(12-18)文物知识答读者吴晓丛(12-68)【英才篇】追寻国宝五十年记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石朝阳(1-30)扬四海风采聚中华神宝王双淮和他的瓶装船模金宝山(1-33)收藏泰斗张伯驹(七)郑理(1-36)青松苍劲风范长存追念著名国画家宋文治先生家瑞小锋(1-39)陈国勇画作欣赏(1-41)周叔?q的藏书佳话周慰曾(2-28)刘宇一共和国史诗画卷又添新篇章叶雷(2-32)李世南其人其画盛茂柏(2-35)张广俊山水画新作选(2-38)张大壮与庞莱臣谷苇(2-40)收藏泰斗张伯驹(八)郑理(2-42)追踪国宝“金饼”丁建民(3-31)西安北郊“金饼”之谜夏社勇(3-33)“醉泉翁”刘恩甫吴承建(3-34)收藏泰斗张伯驹(九)郑理(3-35)陈继儒乞巧词行书轴李迎(3-37)魏金国作品欣赏(3-38)樊昌哲画作欣赏(3-39)从收藏家到文博专家记韩慎先先生弼厚(4-23)梁启超和他的饮冰室藏拓陈根远(4-26)吴月琳书画作品欣赏(4-28)收藏泰斗张伯驹(十)郑理(4-30)收藏十载光照千秋――李银伟的油灯收藏陈邦仁(5-35)收藏泰斗张伯驹(十一)郑理(5-38)备受青睐的刘宇一作品好运(5-41)张若澄山水图轴丁可珍(5-42)纪晓岚和《阅微草堂砚谱》阎家宪(6-30)刘一原的意象花卉和心象风景盛茂柏(6-32)海派收藏的创始人钱化佛蓝翔(7-28)施嘉干先生和他的中外钱币收藏周祥(7-30)山东丁氏家族及其青铜器收藏杨波阎勇(7-33)墨林跋涉者――记古墨收藏家王毅金宝山(7-35)砚中有真意――谢兴民和寿石斋藏砚赵发元贺苓(7-39)翁同飨与收藏蒋伟国(8-32)冯纶先生及其藏印方磊(8-35)期刊园地传薪人――记创刊号收藏家冯建忠俞?]勋(8-36)赫赫收藏家拳拳赤子心――忆先父端甫公徐绪玲(9-31)泉源不断自流长――记泉香阁主王定祥师健英(9-35)山沟里飞出了凤凰――记集报家高明亮彭援军(9-38)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李初梨先生捐献文物散记胡昌健(10-14)百年藏雕版慨然献国家宁荫棠(10-17)徐氏献宝功盖和璧云希正(10-20)郭沫若与篆刻许若石(11-24)徐世章的藏砚蔡鸿茹(11-27)自学成才的钱币专家陈尊祥赵廷杰(11-29)浙北农民藏书第一家王力中(11-31)郑振铎与江南古籍大抢救杜恩龙(12-20)农民王琳和他的万卷藏书杨桦明(12-22)“生死存亡之战”――李德生、杨静仁、伍修权的三帧书法姜晗(12-23)古玩鉴藏家马良任学启(12-26)【博古篇】贵重珊瑚的收藏杨志达(1-43)珍奇的“试机试模重压币”――兼谈加字改年铜元成因潘克武(1-44)纸币珍品“中法实业银行”钞票张和平(1-45)山西长子县出土铁质大布黄千马贵生(1-46)币中之珍――喀什道南乔民(1-46)新发现的“大中”铅钱浅析吴金亮(1-47)“同治重宝”宝台当十钱胡沙嘉(1-48)西安珍存郑和下西洋重要史料董大勇(2-45)王书真迹何处觅伊非(2-47)汉砚拾珍崔庚浩呼林贵(2-48)红军纸币慰英灵润株(2-49)一枚挖补改刻的古钱张志煌(2-50)洪武通宝背济小平钱杨春林(2-50)也谈“华比银行”钞票方耀成(2-50)形形色色的世界珍奇货币黄爱群(2-51)一张无号的百元人民币郭庆松(2-51)清末民初安徽流通的几种纸币章安庆(2-52)西藏银币“章嘎嘎布”铜样币赵氏(2-54)花钱“青钱万选”唐中元(2-54)珍贵的战国原始青釉兽面鼎魏泽南(3-26)废旧铜里觅珍宝――山西拣选文物一瞥张献哲(3-40)犀角史话朱军(3-42)石眼珍奇苴却砚何可人(3-44)闲话宋代蝉形水晶砚孟滢(3-46)被遗忘的红军布币王建国(3-47)漫谈意大利近现代流通硬币喻战勇(3-49)“邓司令部监制”铅币那明发(3-51)西安发现“景和”钱陶斋罗庆云(3-52)1982年壹分硬币有两个版别柳忠良(3-52)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唐、五代、宋刻本(上)蓝洪峰(3-53)对“倒印币值”币的一次见识王向伟(3-53)一枚难以释读的钱冯尔平(4-35)关于磬币的思考千里(4-50)开元通宝母钱辨析曾志宏(4-51)“桥形币”非币刘敏(4-53)唐代金盒趣谈申秦雁(4-55)天地会银票雷晴波(4-56)纸币珍品《交通银行》大银元券张和平(4-58)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钞防伪特征任立新(4-59)明清家具的收藏与投资肖栋(5-43)朱陶青花洪武遗韵――浅谈古代越南青花瓷器潘辉(5-45)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唐、五代、宋刻本(下)蓝洪峰(5-46)谈谈珍钞纪念票王斌(5-48)宝福局康熙通宝赏析王季元(5-49)“贵州土司泉”质疑汤勇(5-50)东北抗日组织发行的货币润株(5-51)载入《资本论》的清代官员王茂荫曹永利(5-52)袁像嘉禾银元异版三品罗成忠(5-53)辽代祝语钱“皇帝万岁”丁进军(5-54)浙江地方银行小纸币李家洪(5-54)攻玉宝砂张忠勋(5-67)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辽、金、元刻本蓝洪峰(6-34)套印本――古籍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德合(6-37)清代粉彩瓷略说张国柱(6-38)民国开光瓷杨明旭(6-39)清代錾花“渔樵耕读图”铜手炉姜晋(6-40)古墨的鉴别、鉴赏与收藏柯小武(6-41)宋元通宝两品寇英武(6-43)圣宋元宝锡母杜才华(6-43)飞龙进宝程旭峰(6-44)西康省银行藏币券朱清华李东(6-45)西夏古钱浅谈孟建民(6-46)我藏古罗马金币李生程(6-46)我藏金元宝李成吉(6-47)陕北地方实业银行地名券钞票韩有政(6-47)玛丽亚?泰雷萨银币李智信(6-48)中国铜元收藏工具书比较戴金生(7-41)中华民国孙像“开国纪念币”银元版别赏析周传芳(7-42)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纸币鲁永学(7-45)几枚印有抗日口号的纸币郭亮(7-47)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明刻本蓝洪峰(7-49)铜元收藏王远峰(8-40)漫话新疆红钱南乔民(8-4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润株(8-43)陕西大清银行贰两银票雷晴波(8-44)因特网上的钱币收藏崇庆春(8-45)我的两枚少见古钱杨群仙(8-46)话说“洪宪瓷”张咏梅(8-47)民窑青花并非不值钱金宝杰(8-49)晋元碑刻《兰亭序》拓片考略张晓鸿(9-39)说说“再和墨”张燕(9-41)最大的半两到底有多大吴士松(9-42)开平矿务的股票与纸币任哮岗(9-44)话说新莽六泉十布党顺民童德明(9-46)特种纪念币逢低吸纳早受益顾祥兴(9-47)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发行的期票朱清华李东(9-48)方寸中的太平天国钱周云(9-49)河北又现双点通“崇宁通宝”佚名(9-49)小议咸丰雕母、母钱与子钱王文良(10-52)国庆纪念币综述杨晓时(10-54)“陕西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初探朱清华李东(10-56)四化圆钱发现新版式曹长尧(10-57)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签字版银币杨彤勇(10-58)两枚稀见的乾元重宝夏社勇(10-59)戥子收藏面面观周长年(11-33)西安东郊西汉墓出土的青铜染器张海云(11-35)杭州西湖湖底露出历代钱币(11-35)宋代淄博窑瓷祖探秘魏传来(11-36)川陕苏区布币琐谈吕长生翦宁(11-37)我国流通硬分币概况陈宏建(11-39)一张无章伍仟元人民币莫子荣(11-40)圣宋元宝折二锡母杜才华(11-41)三体淳熙元宝小平钱李加平(11-41)外国金币淘金难余榴梁(11-42)“光绪通宝”扁方小考杨慧(11-42)绝版欧盟流通币将成热点顾祥兴(11-45)永昌之棋甲天下――明代围棋珍品永子在云南亮相罗绍青(12-28)西汉龙凤纹玉佩的时代特征及其辨伪尹夏清(12-29)吴伯滔竹刻作品晨欣(12-30)精美的踏雪寻梅笔筒周丽(12-30)朱彭寿及其钱币著述陈嘉祥(12-31)中华苏维埃纸币初探连春(12-33)“熙朝柱石”背八宝钱冯瑞林(12-35)咸丰三年户部官票拾两票周传芳(12-36)雍正通宝背满文宝宁局铜钱初探程远(12-36)一枚香港早期银币袁克林(12-37)日本“庆应通宝”钱百花泉主(12-38)【百花篇】新中国邮票的经济价值李毅民(1-49)我看2000年新邮预订吴荣先(1-51)澳门邮票沧桑史王晓龙(1-52)澳门的邮商和邮市黄润权(1-53)集邮者眼中的门券收藏周云(1-54)我收藏的人民大会堂请柬及其他孙兢(1-55)话说金融卡冯京三(1-56)石缘――我与松花江观赏石王世标(1-59)徽章历史铁证如山――反击美国考克斯报告蔡宁(1-60)洛阳黄河石鉴赏和士全(1-62)陆君祥和他的带钩收藏阎志新(1-63)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一)从通信上品沦为炒作物居洽群(2-55)集邮杂谈杨耀增(2-56)手绘封上的书法艺术韩有政(2-57)黄杨木雕“公婆老寿星”俞可定(2-57)浅析生肖磁卡的投资前景陈利敏(2-58)方寸天地话税票姚项卢(2-58)香港早期的邮用税票丁蘖(2-59)江都发现抗日时期新四军提粮证肖保余(2-59)火花收藏漫议王玉信(2-60)婺源奇石小考江云青(2-61)趣味钥匙链收藏之乐郑清源(2-62)龙与烟标黄新南(3-17)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二)――片和邮资图规格变化居洽群(3-56)从生肖文化到生肖邮票任敏刚(3-57)元代鸡猴形瓷水注张国柱(3-58)我珍爱的邮票实寄封白兴亮(3-59)一张新颖别致的门票刘渝(3-60)正确培育火花市场向飞(3-60)休闲集衣标彭学文(3-61)精美的购粮奖励布票余长辉(3-61)海百合化石王在卉(3-62)鬼斧神工灵璧石王文正(3-62)小叙中国勋章制度的缘起哈恩忠(3-63)独具魅力的中国吉祥文化叶雷(3-64)黄宾虹和林散之的传世之作甲乙(3-65)中国的股票及其收藏李毅民(4-33)《中国老股票》(珍藏本)扫描孙豹隐(4-36)延安门券换新颜魏协武(4-36)兔年彩票皆精彩黎永桥(4-37)中国徽章之最蔡宁(4-38)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三)――明信片上的铭记居洽群(4-40)漫话异型邮票龙迪(4-41)漫谈龙邮票黎普(4-42)喜忧参半藏火柴孙祥鹤(4-44)深谙烟签助读烟标苏福钢(4-47)古老而年轻的经石赵亮(4-48)令人称奇的团体附减优惠门券古友(5-16)我爱十二生肖邮票欧阳润芝(5-21)新型的收藏品――税票赵天华(5-34)谈股票的实物化与非实物化厉以宁(5-44)集邮忆旧录(一)叶季戎(5-55)新中国的老股票席建清(5-56)珍贵的清朝、民国及新中国早期彩票陆克勤(5-58)贵州最早正式发行的粮票吴华国(5-59)《红楼梦》人物香烟卡欣赏高冠群(5-60)大众化的收藏品――香烟画片烟霞过客(5-62)集花撷趣赵汝永(5-63)陕甘宁边区的“丰足”火花徐冶(5-64)西藏门券展新容刘永禄(5-65)电话卡上的名桥汤强(5-66)我的“文革”唱片收藏陈荣发(5-68)从火花看当年日本政局及与满洲的关系(上)黄汉森(6-49)集邮忆旧录(二)叶季戎(6-52)关于清代印花税征收史的探讨廉文煜(6-53)实寄封片的收集与投资龚生建(6-54)珍藏画家签名张少求(6-55)未来的邮政和邮票庚晋(6-56)早期的故宫明信片朱扬(6-57)陈仓石鼓喜上金卡鲁纯(6-57)清代股票的时代特征李毅民(6-58)从保健票说到代金券冯伟(6-60)试给“粮票”下定义叶青(6-61)收藏新宠――彩票李盛仙(6-62)“金扇香烟”的烟标版王鸿鹏(6-62)浅析门券品级的划分李克定(6-63)我珍藏的布票票样谢杉(6-64)难得的“平原省米粮证”吴凤菊(7-27)有趣的“彩票电话投注卡”黎永桥(7-46)日本东史郎题写的纪念封马伯贤(7-51)从火花看当年日本政局及与满洲的关系(下)黄汉森(7-52)集邮忆旧录(三)叶季戎(7-57)“纪121”邮票背后的秘闻郑启五(7-58)旧封残忆李士谦(7-59)中国早中期门券研究二题李克定(7-60)记述农民翻身史的土地证张国柱(7-61)苏东坡与北海石吴忠波(7-63)藏框小记晨欣(7-65)当铺与当票胡贵平(8-31)两枚油票两种心情李建民(8-34)集邮藏书票赏析黄剑波(8-50)珍邮价值的衡定黄继光(8-52)浅析金融卡――兼与《话说金融卡》一文作者商榷蒋访贤(8-54)集邮忆旧录(四)叶季戎(8-55)收藏新品――银行年历卡陈长孺(8-56)武汉的古典名著月票花李彰平(8-57)奇石的收藏价值李奇(8-58)狮与狮艺吴德宏(8-59)上海第一套系列站台票叶宁(8-60)微山岛及其门券马洪义(8-61)无法收回的新错片谢德昂(8-61)袖珍邮刊――《明信片报》陈朴(9-50)集邮忆旧录(五)叶季戎(9-51)一件记录了日寇暴行的邮简凌德生(9-52)中国八大菜系与台湾中华美食邮票肖高键(9-53)旅游门券收藏面面观何敏(9-54)门券之中观历史王雪刘昕(9-55)火花的分类与整理陈万堂(9-56)烟标漫谈(一)――状元公设计的烟标居洽群(9-57)我收藏的选民证单修治(9-58)革命文物――“完工证”润株(9-59)双龙桥磁卡补遗陈波(9-59)一段历史见证侯立中(9-60)玛瑙石观赏浅识邹顺驹(9-61)龙年赏龙石(9-63)延安是毛泽东像章的发源地许静(9-64)一张日寇的反动传单于淼(9-66)神奇的新疆硅化木李都(10-60)集邮藏品的“结局”纵横谈黄继光(10-63)美丽牌香烟诞生于何年――兼与周继烈先生商榷张贵洲(10-64)烟标漫谈(二)居洽群(10-65)集邮忆旧录(六)叶季戎(10-68)《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邮票之谜郑启五(11-52)集邮忆旧录(七)叶季戎(11-53)清代印花税票实用票据真伪辨高?e(11-54)浅谈幽默漫画邮品的收藏周春倩向前(11-54)浅谈风光邮资片集藏赵方英(11-55)拍卖会门券郑清源(11-56)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造化天成的云南大理石杨荣生(11-57)情有独钟木化石吴云华(11-60)烟标漫谈(三)居洽群(11-62)烟标收藏与收藏家朱汉春(11-63)百年前的大清国铁路债券雷晴波(11-64)一张清代船票褚纳新(11-65)一张红军借谷证连春(11-65)民间算盘种种陈宝定(12-24)我的集邮之道蒋兆林(12-42)古朴雅致的故宫明信片詹福寿(12-43)集邮忆旧录(八)叶季戎(12-44)谈门券收藏展览与交流李克定(12-45)值得研究的“文革”门券王运明(12-46)非同寻常的藏品――功劳证蔡宁(12-47)清嘉庆年间常熟的“烟户门牌”郭亮(12-49)抗战经济的历史见证――粮食库券周云(12-50)名帖与手本储敖生(12-51)。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揭榜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揭榜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揭榜作者:王雪冬王晓旭来源:《中国收藏》2014年第11期10月18日,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以下简称“瓷博会”)开幕之际,59件当代陶瓷艺术品亮相景德镇昌南美术馆,吸引了全国各地陶瓷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而它们正是日前才揭晓的“中国收藏2014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的获奖作品。

该评选活动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收藏杂志社、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组委会执委办共同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相较于往届,本届评选活动具有参评作者更为年轻化、专业化,作品更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等特点。

10月16日,“中国收藏2014十大艺术陶瓷名品”颁奖典礼在景德镇隆重举行。

卢伟《秋趣》、胡赛军镶器佳作《厚涧·冷影朝晖》、杜建新《山水清音》笔筒、赵坤瓷塑作品《马》等9件作品获得了本次评选活动的金奖——“中国收藏2014十大艺术陶瓷名品”。

同时,每项各10个名额的最佳艺术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继承奖也纷纷觅得归宿。

难得的学习机会18日早上9点,展览一开幕就迎来了一批批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虽然本届“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的获奖作品并非如往届一般在瓷博会主场馆内展出,而是将展览地点设在了昌南美术馆,但是依然有很多观众慕名而来。

有的观众会驻足于一件作品前品鉴良久,有的叫上朋友给自己及喜爱的作品合影留念,更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展览,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

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曙华创作的《青花山水》瓷瓶前,很多观众驻足观赏、啧啧称道。

这件荣获本届金奖的青花瓷瓶,画面气韵生动,格调高雅清新,将大师独特的青花山水画风格表露无遗。

同样获得金奖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烈汉的《凤鸟腾飞》瓶也颇具人气。

这件作品造型典雅,口、颈、腹比例协调。

通体釉色纯润,色调清澈空灵,观赏起来不浮不躁,舒心悦目。

颈部装饰两对凤耳,形态抽象又不失简约、大气的美感。

与通常瓶类器物只饰双耳不同,此器凤耳两两相对,独具匠心,无论从何种角度观赏,都能显露整体神态的完整与饱满。

《江山永固》五岳山水瓷

《江山永固》五岳山水瓷

《江山永固》五岳山水国画瓷A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江山永固》五岳山水国画瓷当代“泼彩山水”国画瓷的最高成就●83岁陶瓷“山水大王”凌宗正大师总结之作;●凌宗正独创山水国画瓷“泼彩”技法首次公开面世;●融入五行、五方之神、五常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华五岳是“仁义礼智信”立身之本,更是事业江山永固的“靠山”;●融合山石皴擦渲染、云海技法、断云技法等国画绘制手法的巅峰之作;●“7501”毛瓷纯手工制作,集粉彩雪景、珐琅彩等复杂工艺于一身;●限量存世99套。

99000元从1921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

旭日东升,江山壮丽,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景德镇特敬制《江山永固》五岳山水国画瓷,展现祖国锦绣山河、讴歌当今和谐盛世。

《江山永固》五岳山水国画瓷由一主四辅套瓶组成,主瓶为五岳之雄“泰山仁和尊”,四辅瓶分别为五岳之秀“衡山礼尚瓶”、五岳之险“华山智慧瓶”、五岳之奥“嵩山忠义瓶”、五岳之奇“恒山诚信瓶”。

《江山永固》象征“仁义礼智信”、成功之品格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是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江山永固》中泰山仁和尊、嵩山忠义瓶、衡山礼尚瓶、华山智慧瓶、恒山诚信瓶分别代表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成功者的必备品格。

《江山永固》象征坐拥财富、事业江山永固之“靠山”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有靠山则明,有活水则灵。

《江山永固》画面里的山象征着靠山、坚实的后盾;水象征着财富;大树参天象征着栋梁支撑企业、家庭,也象征着人才济济、后继有人、繁华似锦。

《江山永固》汇聚五行文化,得五方之神庇佑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与方位、天干、颜色、神兽等都有密切关系,古人用木金火水土代表东西南北中。

五岳有镇宅避邪之说,乃镇宅护法之宝,古曰:五岳持身,天地同生。

而“五岳真形图”也是道教最重要的符箓,能避一切妖鬼祸害,并能得长生之道。

山东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共127名)
民间美术26人
序号
项目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2-1
杨家埠木版年画
潍坊市寒亭区
杨明智

87
2
2-4
东昌府木版年画
聊城市
东昌府区
黄贤尧

76
3
栾喜魁

69
4
2-5
张秋镇木版年画
阳谷县
乔振霞

53
5
2-6
清河镇木版年画
山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名)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姓名
姓别
年龄
所在单位
1
传统美术
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洛书

83
寒亭区寒亭街道杨家埠村
2
高密扑灰年画
吕臻立

56
高密市姜庄镇政府
山东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34名)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姓名
姓别
年龄
所在单位
16
泰山皮影戏
范正安

63
泰安灵山大街立交桥1号
17
柳子戏
孔祥启

65
山东省柳子剧团
18
冯宝泉

74
山东省柳子剧团
19
李松云

65
山东省柳子剧团
20
吕剧
郎咸芬

73
山东省吕剧院

民国瓷器制作名家一览表

民国瓷器制作名家一览表

一、瓷雕派1.陈国治:道光--同治间瓷雕艺师,长山水人物,用刻款“陈国治作”(楷书阴文)2.王炳荣:同治--光绪间瓷雕艺师,长山水,花鸟,人物,用方形刻款“王炳荣作”(篆书阳文)3.李裕成:同治--光绪间瓷雕艺师,长花鸟,用方形刻款“李裕成作”(篆书阳文)4.李裕元:同治--光绪间瓷雕艺师,长雕反瓷.5.蔡寿生:民国--建国初.6.蔡金台:民国--建国初.7.李山东:民国.8.游泽长:蔡金台之师.9.曾龙昇:民国雕塑大师.(1900--1964)10.曾山东:曾龙日升之子.11.李盛春:建国初.12.李永兴:建国初.13.杨海生:建国初.二、清末浅绛派1.程门:又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道人,道光至同治间作品较多.(?--1908)长山水.2.程言:程门长子,号次笠,长花鸟人物.3.程荣:又名程盈,程门次子,字小松,长仕女.4.程声和:长花鸟.5.程士芬:长山水.6.汪友棠:名汪棣,字柳村,山水、花鸟、人物俱佳.7.汪藩:字介眉,长山水花鸟,字佳.8.张云:字子英,长山水.9.金品卿:名诰,号寒峰山人,长山水,人物,清末供职御厂.10.王凤池:字丹臣,常与金品卿合作.11.王少维:名廷佐.长山水,动物,清末供职御厂.12.任焕章:长人物,山水.13.周子善:长人物.14.周小松:名周鼎,长人物.三、刻瓷派黎勉亭:民国,多有名家画稿为本.四、民国新粉彩派一、珠山八友及其师承传人1.王琦:号碧珍,又号陶迷散人,擅草书,写意人物,号称“西法头子”,斋名:陶陶斋,用印:西昌王琦.(1884--1937)2.王大凡: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长工笔人物,创落地粉彩,斋名希平草庐.(1888--1961)3.汪野亭:名平,号元鉴,又号传芳居士,创青绿山水,斋名平山草堂,(1884--1942)4.程意亭:又名程甫,字体孚,号“翥山樵子”又号“洎山山民”,长花鸟,斋名“佩古”(1895--1948)5.田鹤仙:又名田青,号荒园老梅,长梅花山水,斋名:古石.(1894--1952)6.徐仲南:名徐陔,号竹里老人,长松竹山水,斋名:棲碧山馆.(1872--1952)7.邓碧珊:字辟宇,号铁肩子,长鱼藻,斋名:晴窗读书楼.(1874--1930)8.刘雨岑:名玉成,雨城,号澹湖鱼,又号巧翁,长花鸟,创水点桃花,斋名:饮冰斋,觉庵.(1904--1969)9.毕伯涛:名达,号黄山樵子,长花鸟.(1885--1961)10.何许人:又名何处,字德建,长雪景山水,用印:许人出品.(1882--1940)11.汪晓棠:又名汪棣,王琦之师,长人物,斋名:彤云山房.(1885--1924)12.潘陶宇:字鼎钧,号淡湖外史,王大凡之师,斋名:古欢.(1887--1926)13.张晓根:王琦,程意亭之师.14.张浩:字犀侯,汪野亭之师.15.邓必诏:王琦之徒,长花鸟人物.16.王晓帆:王大凡之子.17.王锡良:王大凡之侄,号桃源山人.(1922--)18.王筱兰:王大凡之女.19.汪小亭:又名汪松,汪野亭长子,长山水,号平山草堂主人.(?--1970)20.汪少平:又名汪少亭,汪野亭次子,长山水,号传芳居士.21.汪桂英:汪野亭之女,长山水.22.章鉴:汪野亭之徒,长画像.23.邹国钧:汪野亭之徒,长山水.24.李子祥:汪野亭之徒.25.张景寿:程意亭之徒,号称“花鸟大王”.26.陈耕生:田鹤仙之徒.27.徐天梅:又名徐年,徐仲南之子.28.邓锡龄:邓碧珊之子,长人物.29.邓碧孙:邓碧珊之子,长鱼藻.30.邓肖禹:邓碧珊之孙,名云耕,长花鸟.31.刘平:刘雨岑之子.32.张德生:刘雨岑之徒.33.张松涛:张德生之子,长花鸟.号“芝山友竹”.34.张松茂:张德生次子,长人物、花鸟.号“芝山松茂”.35.毕渊明:毕伯涛之子,长动物,善画虎.36.余文襄:又名恂松,号华舜,何许人之徒,“雪景大王”.37.潘庸秉:潘陶宇之侄.民国瓷器鉴定应注意:一、把握时代风格。

珠山八友”瓷板画鉴定要点(瓷板画收藏必看)

珠山八友”瓷板画鉴定要点(瓷板画收藏必看)

珠山八友”瓷板画鉴定要点(瓷板画收藏必看)珠山八友”瓷板画鉴定要点“珠山八友”是民国时期景德镇一批绘瓷名家的总称。

从广义上说,有第一代的汪晓棠、潘匋宇;第二代的王琦、王大凡、徐仲南、汪野亭、田鹤仙、何许人、邓碧珊、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十人。

1928年,在王琦倡导下,先由八人组织了“月圆会”,称“珠山八友”,以后又有二人参加,后称“十大名家”;第三代的张志汤、方云峰、汪大沧、王步、毕渊明等几十人,其中张志汤的山水、骏马、花鸟,王步的青花,毕渊明的走兽等均很有名。

他们大多活跃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绘瓷各有专长,风格各有所别。

他们的作品在造型、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吸取了近代画的营养,完全可比肩于画家在纸绢上的作品,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珠山八友”的作品就成为权贵富豪、商贾文人和广大民众的抢手货,成为收藏家们追慕的奇珍。

但在解放后至七十年代的三十余年里,由于诸多原因,对“珠山八友”宝贵文化遗产的挖掘、收集、保护和研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导致流失和损毁,一度成了文物领域中很少有人问津的“冷门”。

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在收藏明清官器十分难觅的困境中,逐步把目光转向“珠山八友”瓷画,至今已成为文物收藏领域的“热门”。

九十年代末,随着“珠山八友”作品“鉴尝画册”的陆续问世,知识逐步普及,其作品的经济价值不断攀升,一些专门窥机制作膺品以谋巨利的人开始进行仿制,有的还招罗人才,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批量生产,使仿品充斥市场。

面对鱼目混珠、真膺交杂的瓷画市场,人们期盼有“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使辩真去伪有一个依据。

我们二十余年的实践经验,汇总对此有研究的专家学者的观点,编撰此文,供奉读者,旨在抛砖引玉,与广大收藏爱好者一起学习研究,求实探真,共同提高。

“珠山八友”的瓷画鉴定,与古瓷的鉴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必须从瓷和画两个方面进行审定,缺一不可。

一、瓷的胎釉鉴定是区别新老瓷画的主要依据。

毕生之作活字的材料

毕生之作活字的材料

毕生之作活字的材料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开辟了印刷史上的新纪元,它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然而,毕昇发明的活字是由什么制成的呢?根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先用木做活字,但是中国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高下不平,又容易和药粘连,所以“不可取,不若燔土”,改为“胶泥刻字”。

许多学者认为,胶泥就是黏性较大的泥土。

如张秀明在《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中就说“毕昇用黏土制成薄薄单字”。

因此,活字用黏土制成的说法最为流行。

冯汉镛在《毕昇活字胶泥为六一泥考》一文中对这种流行说法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用胶泥刻成活字后,再“火烧会坚”,根据火温高低的掌握,胶泥在火温高时被烧成瓷,几乎不会吸水;火温稍低时被烧成陶,陶的吸水率仅20%,因此,瓷字或陶字都不能着油墨印书,所以这就可以推论毕昇的身份是锻工,曾经是道家方士王捷的助手,一起炼丹,炼丹时封垆鼎用的物品称作六一泥,这种泥的制法是道家秘方,对外当然保密。

冯经从《抱朴子内篇》《太极真人杂丹药方》《丹房须知》等12种道家的古文献中搜集,得知其是由7种矿物研细混合后再入醋(或水、蜜)混合而成,毕昇掌握了它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所以,以六一泥制成活字的说法产生。

当然,这并没有成为定说,吴式超对冯说进行了反驳。

他论证了毕昇没有为道家方士做助手炼丹,也不是锻工,自然也不懂得制作六一泥的秘密,所以活字并非用六一泥制成。

那活字究竟是什么制成的呢?他没有从正面论述,而是运用多种旁证证明以泥土铸成的字是能够印书的。

《梦溪笔谈》中说毕昇在印书过程中遇到“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瞬息即可烧成,燃烧物又是火温低的草火,估计这种胶泥没能烧成瓷字或陶字,只烧成瓦字。

叶德辉《书林清话》中介绍自己藏有毕昇活字版印成的《韦苏州集》十卷,书里的“字画时若啮缺”,这就说明是瓦字印成的,因为瓦字不够坚固,所以笔画时有断续。

元朝农学家王祯为印刷自著的《农书》,命工匠造泥活字3万余个,他在《造活字印书法》中叙述:“又有以泥为盔,界行内用薄泥,将烧熟瓦字排之,再入窑内烧为一段,亦可为活字版印之。

中华五岳雄千古——作品《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刻瓷瓶创作谈

中华五岳雄千古——作品《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刻瓷瓶创作谈

中华五岳雄千古——作品《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刻瓷瓶创作谈丁邦海【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年(卷),期】2017(051)004【总页数】4页(P35-38)【作者】丁邦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被誉为中国的“五大奇观”,可概括为”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

形成了“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的不同山势和地貌特征。

因此五岳早已闻名于世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笔者经过精心创作,运用刻瓷艺术点刻、线刻和面刻工艺结合雕刻的作品《中华五岳雄千古》系列刻瓷瓶,在2016年专业展会上和陶瓷行业创新评比中连续获得金奖,并受到业内人士和收藏界广泛的好评。

这套精品力研究作经过三个月时间创作完成,突破了传统刻瓷工艺技法,丰富了刻瓷艺术语言,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刻瓷艺术风格。

创作这套作品的步骤分四个部分,即设计稿、落稿、雕刻和敷色,下面就这件作品谈谈创作过程。

《中华五岳雄千古》是根据写生素材进一步整理、提升为创作稿,作品选择设计的立柱型骨质瓷(瓶高65厘米、直径35厘米)作为雕刻载体,分别表现了“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以及南岳衡山” 。

这一套系列刻瓷瓶共五件组成,立柱型瓷瓶与雕刻的画面形象融为一体,陈列起来看整体效果,犹如中华版图上的五根顶天柱一样顶天立地,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创作稿根据瓶型周圈布局展开,将中国画中的多点透视与西画的焦点透视予以统一,每一幅画面均采用全景式构图,多层次布景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与正大气象。

场景宏伟,气势磅薄,具有庄严、崇高、神圣的豪迈格调。

近景的山体和巨型山石以及松树丛林,中景为主体山峰;远景山峦在云海中层层重叠。

以高远与平远的布局丰富复杂的空间关系。

重点表现出五岳的不同山势和地貌特征。

依据创作稿在选用的瓷板釉面上进行构图,具体方法是:将主体山峰位置确定后,用毛笔蘸淡墨从较近的山石开始由近及远勾画出轮廓线,并略施影调,分出近景、中景、远景。

最顶级的一批定窑瓷!

最顶级的一批定窑瓷!

最顶级的一批定窑瓷!文物不仅仅是弥足宝贵的物质珍宝,也是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审美取向、精神追求从而鉴古知今的重要途径。

古人的信仰已经远逝,而一代代人依托信仰而创造的'艺术品’却留存至今,这对今人而言,不可不谓不是幸事!守着宝要识宝”,识宝绝非单纯物质上的鉴别,更多的是对历史、对文化,乃至于对于人本身的一种会心和了然,这需要多方面累积和思考,我们没有泰山北斗那样的能为,可毕竟可以心向往之。

舍利瘗藏在唐代已经成为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百姓,都竭尽资财施舍以求供养的盛大活动,中古时代的佛教中的竭财充施之物,并非是泉币金银之类,而往往是一些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准的珍贵物品,定州静志寺和静众院是两座佛塔地宫中最引人注目者,是成批定瓷的出土。

静志寺有115件,净众院有55件,种类丰富且多精品,是两座地宫所藏器物中最多的一类,在选取精要者稍作介绍前,须先说说定瓷。

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白釉喇叭口碗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一直是以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釉瓷为主,北方的发展较晚,北朝时洛阳地区出土的青瓷,都还是南方的输入品,到了隋唐之际,北方白釉瓷兴起,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最早拥有白釉瓷的国家之同时,也打破宇内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由此形成了陶瓷史上所谓的“南青北白”二大体系,而白釉瓷中最著名者,是为定瓷。

五代及宋代定窑窑址(右)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从盛茶之器的角度评瓷,说越州青瓷上,邢州白瓷次之,由此可知,在当时南北青白二系瓷器已呈互为争胜的局面,邢州白瓷即邢窑白釉瓷,是白瓷中最早出名的窑系,定瓷是在继承邢窑瓷基础之后,推陈出新而自成体系与风格的瓷器。

定州静志寺地宫瘗藏文物出土时情形定瓷窑址在今天河北曲阳,此地古时属定州,中国瓷土分布极广,凡是富有瓷土,多燃料,加之有河流可供运输之地,就会出现大型窑址,曲阳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富有优质高岭土,这种高岭土氧化铝的含量高,而氧化铁和二氧化钛含量极低,这是瓷器胎釉显白的根本原因,定窑瓷器整体以如银、似雪之白为显著特征,《归潜志》云“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是定瓷独到之处最简单扼要的概括。

徐志定与泰山磁版印刷

徐志定与泰山磁版印刷

徐志定与泰山磁版印刷
张爱菊
【期刊名称】《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3
【摘要】张艺谋导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艺术的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而中国印刷术的展示,更是令观者难忘。

印刷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人类
文化的传播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神圣的艺术"、"文明之母"。

在印刷史上,泰安人徐志定发明的磁版印刷术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总页数】1页(P48-48)
【关键词】徐志定;印刷术;周易说略;磁版
【作者】张爱菊
【作者单位】泰安市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
【相关文献】
1.清泰山磁版印刷工艺再研究 [J], 方晓阳;汪海霞
2.发电机失磁保护定值整定的讨论——对2007年版《IEEE Guide for AC Generator Protection》的斟酌 [J], 王维俭;桂林;王雷;王立群;唐渝南
3.发电机失磁保护阻抗元件定值整定的再讨论——对2007年版《IEEE Guide for AC Generator Protection》的斟酌 [J], 王维俭;桂林;王雷;王立群;唐渝南
4.泰山磁版新考 [J], 孔庆茂
5.再論"泰山磁版" [J], 王傳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代定窑瓷器造形怪异,超乎你的想象

宋代定窑瓷器造形怪异,超乎你的想象

宋代定窑瓷器造形怪异,超乎你的想象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驰名。

定窑瓷器多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黑定)、酱釉、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白地褐花等品种,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

定窑出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

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很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殿。

故宫博物院保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宋代定窑贴塑印花孩儿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

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

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宋代定窑鲵人首鱼身形提梁壶 (大英博物馆藏)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

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

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

北宋早期的定窑刻花,构图、纹样都比较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具有浅浮雕的美感。

北宋中晚期,定窑的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宋代定窑印柳斗纹齿口高足杯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宋代定窑婴戏荷叶枕(日本美术馆藏)宋代定窑印花龙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定窑剔花矮腹瓶 (美国佛利尔沙克乐博物馆藏)宋代定窑剔花枕(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定窑紫定柿釉金彩蝶牡丹纹茶碗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宋代定窑紫定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定窑黑定金银彩茶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定窑酱釉金彩牡丹纹碗-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宋代白釉童子诵经壶,首都博物馆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定窑白釉瓷法螺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定窑白釉瓷法螺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白釉瓷龟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白釉花口高足盘静志寺地宫出土定瓷净瓶北宋刻花、划花定州博物馆龙首大净瓶定州博物馆四人抬轿定州博物馆白釉圆托五兽足熏炉宋代白釉瓜棱贴花提梁壶北宋白釉双耳贴像炉元定窑白釉饕餮纹四足方炉铭文:香花供养至元二十二年三月日造尺寸:高 11.9 CM 直径 8.4 CMRECOMMEND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

定窑瓷器分期新探_以辽墓_辽塔出土资料为中心_彭善国

定窑瓷器分期新探_以辽墓_辽塔出土资料为中心_彭善国

河北曲阳定窑,是北方地区晚唐至宋金深具影响的瓷窑之一。

定窑瓷器的分期,很早就引起学者关注,分期结论见仁见智①。

定窑窑址发掘工作相对薄弱,窑址出土瓷器信息刊布滞后②,故目前定窑瓷器的分期,主要依靠窑址之外的出土资料。

对于10世纪初到12世纪初的这个时段而言,辽境遗址出土的定窑瓷器,不仅数量多,类型全,且不少发现于纪年明确的墓葬或塔基中。

近年来以这些出土定器为切入点,开展了一些分期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③。

下文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刊布的资料,旨在对10世纪初到12世纪初辽境出土定器的类型与分期重新作一探讨。

一为研究的方便,兹将辽墓、辽塔出土的定窑瓷器列为下表(见下页)。

根据纪年材料,结合辽陶瓷既有的分期成果,可将附表所列辽境出土定窑瓷器分为如下三期。

第一期:主要包括耶律羽之墓、赵德钧墓、驸马墓、赤峰大窝铺墓、阜新梯子庙M2、法库李贝堡墓、抚顺光明街M3、尚义囫囵村墓等出土的定器(附表序号1—8)。

时代多集中在10世纪初到10世纪中叶前后,约当五代时期。

耶律羽之墓出土的折肩罐,腹部贴饰扉棱(图一,2),类似的罐亦见于洛阳后梁高继蟾墓(909年)輨輱訛、长沙十国楚墓(长.工.M69)輨輲訛,河北涞水县文保所也有收藏輨輳訛。

耶律羽之墓出土的瓜棱罐(图一,1),阜新梯子庙M2球腹短直流的注壶、瓜棱罐,抚顺光明街M3瓜棱罐(图一,3),均与高继蟾墓(909年)出土者相近。

法库李贝堡墓白瓷罐,与耶律羽之墓出土者相似。

耶律羽之墓(图一,4)、赵德钧墓(图一,5)出土的盒,造型如出一手。

赤峰大营子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定器较多。

注壶短颈较粗(图一,6),圆肩,鼓腹,具有鲜明的五代风格。

矮领罐(图一,7)、扁腹罐(图一,8)与耶律羽之墓出土者近似。

碗花口,小圈足,底刻“官”款(图一,9)。

盘亦花口,鎏金银釦知,底刻“官”款(图一,10)。

赤峰大窝铺辽墓輨輴訛出土4件白瓷盘(图一,9),口呈三尖瓣形,内底印蝴蝶纹,圈足底无釉,阴刻一“官”字。

?源于瓷器,高于瓷器!了解屡创天价的【瓷板画】传世书画院2022-08-3116:38发表于安徽

?源于瓷器,高于瓷器!了解屡创天价的【瓷板画】传世书画院2022-08-3116:38发表于安徽

源于瓷器,高于瓷器!了解屡创天价的【瓷板画】传世书画院2022-08-3116:38发表于安徽传世书画院 2022-08-31 16:38 发表于安徽拍卖屡创佳绩,最高纪录3277万元!瓷板画具有超越纸本书画的优点,比如颜色艳丽,永不退色等。

瓷板画之所以能永不退色,是因为瓷板画采用瓷器的装饰技法,也就是将各种颜色的矿石原料绘制在瓷板之上,然后入窑经过高温烧制,产生化学反应,最后颜色与瓷胎永久合为一体,就像化石一样,能够保存长久。

而且由于瓷板画使用的是矿石釉料,呈色要比纸本书画艳丽许多,能达到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能像宝石一样永不退色。

不仅如此,又因瓷板画从业人员稀少!创作难度大!且又需高温烧制成品率较一般瓷器要低很多,所以导致瓷板画在艺术品市场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5月,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以920万元成交。

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珠山八友之一何许人的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4屏)以2242.5万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八友瓷板作品的价格新高。

同年保利秋拍中,“王琦、汪野亭民国重要人物选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六件)”以3277.5万元再次刷新瓷板画的成交纪录。

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920万元人民币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2242.5万元人民币王琦、汪野亭人物选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以3277.5万元再次刷新瓷板画的成交纪录据媒体报道,2012年春拍中以2242.5万元拍得何许人作品的是资深收藏大鳄、新疆广汇集团广汇美术馆馆长包铭山。

广汇集团自上世纪90年代起涉足艺术品收藏,每年在艺术品收藏方面的支出大约在1亿元左右。

2011年,广汇集团曾以2.2亿元高价拍下了徐悲鸿画作《九州无事乐耕耘》,旗下收藏都是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李可染等大师级名作。

尽管包铭山一向出手阔绰,但此次拍下高价瓷板画,还是令业内震惊。

包铭山认为,历代传世与近现代名家的瓷板画都具有不菲的价值,就连当代名家的瓷板画价格都很高未来潜力巨大。

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

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

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前已述及,《中华印刷通史》是中国印刷术的源流史,是以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主线的印刷事业史。

因此,勾画印刷术的发展脉络,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中国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轨迹,是本书重点内容之一。

本书"古代篇"的七、八、九三章虽多有涉及,但其内容主旨在印刷工艺技术本身及其事业的发展,尚未从整体上勾画出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轨迹。

中国发明和发展起来的印刷术,为与西方近代印刷术相区别,通常称它为"传统印刷术"。

传统印刷术主要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两大系列,而应用最多的是雕版印刷。

其间虽有孔版印刷和套版印刷,但二者均可归属于传统的雕版印刷。

原因是孔版印刷主要用于织物印染,且印版也是雕刻的;而套版印刷本身就是雕版印刷。

将传统的雕版漏印和套版印刷纳入雕版印刷系列中介绍,显得更为系统、适宜(参见表6-1)。

一、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印刷术的种类繁多,工艺各异。

传统印刷中的雕版印刷、活字版印刷、套版印刷、漏版印刷,以及应用较少的蜡版、磁版和吕抚泥版印刷(图6-1);近代传入的石版印刷、珂罗版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等,都是印刷术,但又各不相同。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印刷术中,最先发明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

其它门类的印刷术都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

雕版印刷的发明是最伟大的发明,具有开创之功。

雕版印刷从工艺技术的总体上,有单色雕印和彩色雕印之分;从印刷形态上,则有凸印和漏印之别。

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雕刻凸版和漏版早于战国时期已用于织物印花,到西汉时发展到多色分版印花,这有西汉出土的印版和印花敷彩纱为证。

以往史学界没有把它归入印刷,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

以下仅按总体分类──单色雕印和彩色雕印两大系列作简要记述。

图6-1传统印刷工艺系统示意图1.单色雕版印刷单色雕版印刷是用一块印版印刷一种颜色印刷品的工艺技术(具体工艺方法参见第七章第六节)。

这种工艺技术发明最早、应用最久,而且在工艺技术上始终没有多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定与泰山瓷版
印刷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人类文化的传播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神圣的艺术”、“文明之母”。

在印刷史上,泰山人徐志定发明的瓷版印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清会稷金埴《巾箱说》云:“康熙五十六七年间,泰安州有士人忘其姓名,能锻泥成字为活字版。

”金氏所说的泰安士人,应该指的是徐志定。

徐志定,字静甫,山东泰安人。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举贤良方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知浙江新昌,颇有政绩。

早在唐初,我们的先人就已发明了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比起一字一句用手来抄写,不知方便多少倍,但雕版也有缺点,印一页书,就得雕一块版,一本大书得需要很多刻工,花上几年工夫,物力、财力、时间耗费很大,刻出的板片可以汗牛充栋,占据了大量的空间。

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昇创造了活字版,用胶泥活字印书,不仅节省了劳力费用,且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以后历代沿用,又出现了铜活字、木活字、铅活字、锡活字等,由于金属活字造价昂贵,所以应用很少。

直至清代,官私刻书仍以泥活字、木活字和雕版为主。

以木为材,优点是印质好,缺点是不坚,不易贮存。

以泥做版,缺点是易残缺,不能耐久。

清康熙末年,徐志定经过摸索,创制出了瓷版,方法是先以瓷土为材,等阴干适度后,再将字样反贴于版上,经雕刻后烧制而成。

据文献记载,徐志定发明瓷版后,曾用之刊行过同乡张尔歧的《周易说
略》与《蒿庵闲话》两书。

他在《周易说略》序中道:“戊戌(公元1718年)冬,偶创磁板,坚致胜木,因亟为次第校正,逾已亥(公元1719年)春,而《易》先成。

”《周易说略》封面上横书“泰山磁板”四字。

在《蒿庵闲话》书末则印有“真合斋磁板”五字。

“真合斋”指的是徐氏的书斋,两书字体大小不匀,而两书相同之字,大的都大,小的都小。

可以印证其为活字。

瓷不受温燥寒暑影响,不会断裂,用瓷版印书,墨色均匀、笔划清晰、版质坚硬,经久耐用。

只可惜,今天我们已无法见其真形。

徐志定发明的瓷版,是中国印刷史上的一大创举,印本流传极少。

磁刊印本《周易说略》与《嵩庵闲话》的发现,大大地丰富了中国书籍出版史的艺苑,为版本学界、出版史学界、印刷史界提供了珍贵史料。

正如王献唐先生所言,该书为"治版本学者所未见未闻,可补叶氏《书林清话》之阙者也。

"后人将这种瓷版称为“泰山瓷版”。

泰山磁版《周易说略》
泰安市博物馆赵鹏271000
kent7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