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2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11.利用旧知,铺路搭桥课伊始,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

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相同,因此通过这一知识的复习及5+3-210-5+3式题的引入,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体现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性,采取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多层次的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体现教学活动“教—扶—放”原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例2的教学。

同时教师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规律,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结论。

练习题设计有梯度、有趣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生动有趣的电脑画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美妙动听的故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电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手段,它能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本课始终穿插着电脑画面,如例题画面的展示、练习题中的森林运动会等。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2通过前面对用数学和连加、连减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看图用较简练的数学语言说图意,并提数学中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看图说图意提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我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对数学语言的培养。

上下车问题是典型的加减混合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许根据这一问题创设情境作为新课导入并展开更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对图式加减用了较多的.时间,从动画演示到静态图,让学生说图意似乎比较难。

如果根据图出示不完整的算式让学生根据图意填写完整,再来说图意,这样,给了学生一个可以过渡的平台,也许学生可以理解得更快。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优质课教案_8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优质课教案_8

第二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9页,加减混合。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也在一年级初步接触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了解了运算顺序。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

教材针对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了小山羊到商店购物的情境,通过“还剩多少个皮球”这个问题,呈现本课的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鼓励学生创新。

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数量关系,自己列出算式,体验知识从朦胧到清晰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买球”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学会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算理。

难点能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森林里要举行联欢会了,小朋友们也可以去参加哦,大家高兴吗?不过,先别高兴的太早,猫头鹰博士给大家准备的入场券上面还有题目呢,要计算正确才能入场哦,快来试试吧,看谁最先入场!(出示“入场券”题卡,学生抢答。

)师:大象伯伯给小朋友们准备了53个苹果,25个香蕉,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吗?生:53+25=78(个),一共有78个水果。

师:可是这些水果被顽皮的小猴子偷偷吃掉了6个,还有多少个水果?怎样列式计算呢?生:78-6=72(个),还剩72个。

师:在这个计算过程中,我们先用加法算出了大象伯伯一共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多少个水果,又用减法算出了还剩多少个水果,如果省略第一问“一共有多少个水果”,你能用一个加减混合的算式求出“最后还剩多少个水果”吗?生:53+25-6=72(个)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2.2《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2.2《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冀教版

2.2 《加减混合运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的这部分知识。

本课指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并运用加减混合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加减混合运算”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两步连加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

教材通过“买皮球”的情景展开对简单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的设计依然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算的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买球”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学会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算理。

难点设定为:能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体验运算顺序,而不是把这个规定强行灌输给学生。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 教学反思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本课教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在教学中,本课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充分体验,重视学生观察经验的积累,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时,我选择了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玩具作为观察对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观察,并在组内交流。

又通过换位观察、猜一猜等环节,深化学生的观察体验。

借助观察,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整节课,学生都是在充满兴趣,轻松主动的氛围中学习的,不但获得了数学知识,而且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课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本节课主要从学生的直观思维入手,在学生已经了解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可能会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区别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还要通过想象、操作等途径,让学生能够辨认平面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层次分明,先从学生常见的长方体饼干盒入手开始观察,让学生亲身体会,观察探索,说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然后才过渡到立体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和球,让学生经历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为突破重难点埋下伏笔。

2.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观察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反思《连加》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

2.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学会运用。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及掌握。

2.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熟练运用加减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成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

2.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课前热身通过询问学生的家庭作业,及时提醒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

2. 新知课堂教学(1)引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画出数轴,掌握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的方法。

(2)讲解加减混合运算1.首先,拿出一张口袋卡片,上面写着“物品总数为20,小明买了10个物品,小王要购买2个物品,那么现在口袋里还剩下多少个物品?”2.先由学生口算,然后再反复强调,这道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加减混合运算。

3.在讲解运算方法时,请学生注意运算符号。

如果运算符里有括号,则先计算括号里的式子。

(3)演练运算1.给学生出示一些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题目,并由学生在小板书上写下来,如:–5-2+1=?–4+3-2=?–9-6+4=?2.老师可以选取几个学生上来,做好习题,然后向班级说出正确答案,并让学生互相检查。

3.学生应根据运算符进行运算,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4)综合应用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综合运用练习。

每个小组都分别发给一些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并要求以最快速度完成答题,用快乐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点。

3.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加减混合运算。

另外,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准备一到两道题目,加强练习。

在下次课堂上,老师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检查,并对做错的题目进行重新讲解。

五、教学反思加减混合运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属于比较难的题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实例演练中加深印象。

同时,贴近学生的思维,融入竞赛等游戏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17~2018学年度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2017~2018学年度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包括连加、加减混合、连减及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等,这些都是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内容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法的巩固和拓展,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课程安排了具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方式,初步了解混合运算的算理和算法,提高学生初步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连贯思考的习惯,感受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一)结合具体情境,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激发爱国情感。

1.通过创设“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买皮球”“商场购物”等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运算服务于生活的实际意义。

2.鼓励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尝试解决,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初步感知算理、掌握算法。

充分利用“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知识与经验,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中,并在迁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

“商场购物”情境中,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后,会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发现的问题,体现数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连加、加减混合、连减和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的过程。

2. 掌握连加、加减混合、连减和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感受算法的多样化,会用自己的方法灵活计算。

5. 在“猜一猜”数学活动中,经历自主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范文

近年来,由于新课改的实施,混合运算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理解不够深入,思维活动不够充分。

因此,我们需要对混合运算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简单地传授相关的公式、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记住某些套路,而不能真正掌握混合运算的本质和精髓。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混合运算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教会学生具体的运算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过程单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只是在黑板上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缺少亲身参与和体验。

这样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混合运算。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示、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混合运算的过程,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逐步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材内容单一在很多的教材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混合运算的各个部分,缺少对于整个过程的系统性讲解和综合训练。

这样的教材难以满足学生良好的学习需求,也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和转化。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选择和编写混合运算的教材,让它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既要考虑到教学的系统性和前后渐进性,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普遍兴趣和个性需求。

四、评价标准不明确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评价标准往往被忽略,大多数老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于公式的记忆程度来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掌握程度。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内,让评价更能客观、全面、科学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

五、家长参与不足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家长的参与程度也往往不高。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加减混合运算 冀教版 (1)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加减混合运算 冀教版 (1)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加减混合运算冀教版 (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加减混合运算”一章,主要是通过加减混合运算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中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同时,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培养计算技能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2.能够正确地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3.能够使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1.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2.能够正确地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地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竖式计算;2.能够将竖式计算运用于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板书“加减混合运算”,简单介绍一下这一概念,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入例题板书例题:“56 + 27 - 13 = ?”,让学生先回答下面的问题:•这道题算的是什么?•怎么算最好?引导学生们一步一步分析这道例题,明确它的计算过程,让学生们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且能够根据竖式计算规则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3. 讲解竖式计算法在引入例题后,引导学生们初步了解竖式计算法,并讲解竖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和规则。

然后让学生们自行完成练习题,并辅导学生熟练掌握此方法。

4. 竖式加减混合运算现场出一些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由学生和老师一同解答,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竖式列的计算方法。

5. 巩固练习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已经学过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并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竖式计算的规则和步骤。

六、课后作业1.完成老师布置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2.课后巩固复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合理运用学习内容解决日常的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了加减混合运算和竖式计算法,是学生数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加减混合运算2-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加减混合运算2-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加减混合运算2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加减混合运算2,内容包括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以及简单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以及简单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加减运算卡片、计算器。

2.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草稿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以及简单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加减混合运算2冀教版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分阶段展示教学内容、讲解方法、练习题目、应用实例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练习:完成一些稍微复杂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提高运算能力。

3. 实践应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加减混合运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加减混合计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加减混合计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加减混合计算教学反思刘冬青1、本节课实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

在教学时,利用学生熟知的公共汽车上、下车生活情境图引出加减混合计算。

而这类加减混合式计算是在连加、连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我大胆的采用了知识迁移、类推的方法让孩子们尝试。

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

2、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情景图例,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

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

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

“做一做”的练习中注重让学生说图意,根据图意列式计算,以更好地理解计算顺序。

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还是掌握较好的,计算速度也较快。

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

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发现问题与不足:今天的学习还是比较顺利的,孩子们对两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得也比较理想。

只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错误率还是较高,如我们班的崔俊辉、赵溢林、黄裕田等主要是抄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忘记进位或退位、只写了第一个算式记第二个算式等等,还有的同学如李雨辰、赵运通掌握的不够灵活,能够口算的仍进行竖式计算。

看来今后要在抄题、检查及灵活性培养上多下功夫。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0篇)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0篇)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0篇)二班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加减混合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同学有了肯定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么我就重要引导同学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本课是从同学熟识的乘坐公共汽车的生活情境引入的。

教学时,让同学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动作过程,提出问题,并联系过程列式计算。

同学都有乘公交车的经受,所以理解起来特别简单。

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挨次与连加、连减的挨次相同,所以教学时让同学进行类推,先填好分步计算的第一个竖式,并计算出得数,再填写其次步计算的竖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让同学自己想简便写法的竖式。

结合情景图例1,先根据运算挨次,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同学观看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同学通过观看发觉两个竖式连写比较便利。

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同学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

这样既稳固了前面的学问,又给了同学思索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不错。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看情境图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挨次。

所以在例题和做一做的练习中注意让同学说图意,依据图意列式计算,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挨次。

值得欣慰的是,同学对于加减混合的计算挨次还是把握较好的,计算速度也较快,正确率也比较高。

在进行稳固练习时,我采纳一贯的方法,让全班同学集体检查也就是一边指竖式一边说算法提高精确率,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

这样感觉同学计算爱好很高,而且还熬炼了同学的思维和思索力量。

在本节课中发觉缺乏的地方是本想让每个同学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同学的思维很活跃,但缺乏详细的操控方法,有时课堂显得乱,只管自己说,不擅长倾听别的同学发言,这样就给学习困难的同学增加了难度。

另外还有同学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位和退位简单消失错误,审题不是很清。

需老师在以后的练习中留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同学仔细审题,发觉错误准时订正。

二年级《加减混合》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加减混合》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加减混合》的教学反思
我们已经学过了连加法和连减法,知道了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然后用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减,今天我们就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学习加减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1)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加法,然后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2)先减后加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按从左到又的顺序,先算减法,然后用得数与第三个数。

例1、看图学加减(多媒体出示图)
分析:这是一道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式题。

图上画的是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

根据图画所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3-2。

此图也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又表明了计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即先算4+3=7,然后第二步要用第一步计算结果7减去2得5。

本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题*,通过学生计算顺序。

例2、看图学加减(多媒体出示图)
分析:这是一道先减后加的混合计算式题。

图上画的是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一会儿又飞来了3只,根据画面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2+3,这又表明此题的计算顺序是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即先算4-2=2,再用第一步结果2加3即可。

本环节再通过动手*作,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的意义和顺序,加深理解。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题的教学反思及优化策略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题的教学反思及优化策略

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题的教学反思及优化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基础教育亦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减混合运算题是一个挑战和难点。

对于小学二年级儿童来说,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对于他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对于这类题目的理解和解题能力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将从教学反思和优化策略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加减混合运算题目,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没有形成数学思维的习惯小学生对于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的解法常常停留在朴素的识记、模仿、概念层面,像是缺少有效的数学思维机制来解决新型的问题,这样就会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2. 对于数学技巧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扎实部分小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犯下一些小错误,如不仔细细读,听错、写错数字等。

从这个现象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数学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3. 没有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小学生习惯性带有焦虑、担心的心态去处理问题,这种心态常常会干扰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题效率,从而影响到他们正确完成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的能力。

二、优化策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在针对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的优化教学中,我提出以下策略。

1. 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于小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强化。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讲解原理、举例子、积累经验等方式,帮助小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2. 培养数学思维习惯针对小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瓶颈,我认为需要教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创造问题的能力。

将针对性通常的思路加以拓展,并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提倡在实际解题中,善于碰撞和处理思维中的瓶颈和难点。

3. 提高解题技巧在解题技巧方面,我认为需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要能够巧妙地将看得懂和做得对结合起来,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心得

小学数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心得

小学数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心得小学二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开始学习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小学数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混合运算是一个新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计算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综合运用,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小学二年级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加减乘除的含义和运算规律;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结合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巩固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可以通过练习题、作业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学习。

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进行一些深入的拓展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班、观摩他人课堂等方式,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六、教师角色在小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家校合作在小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家校合作也非常重要。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 加减混合教案与反思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 加减混合教案与反思

2.2 加减混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樱落学校曾泽平
1.接力赛。

2.
3.
4. 二年级一班有18盆花,二班有16盆花,两个班一共有多少盆花?如果送给
幼儿班20盆花,还剩多少盆?
答案:1. 51 3 22 72 54 61 2. 90-45-42=3(个) 3. 52-9+15=58(人)
4. 18+16=34(盆) 34-20=14(盆)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旧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摘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旧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民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本节课设计是个突出的亮点,由四道同级运算的旧知识迁移到同级脱式运算的新知识,不仅能够巩固孩子们的旧知识,而且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对新知识产生一种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注意在同级运算中,计算过程中应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这个时候,我没有按照以前的方式把等号写在等式的右边,而是写在等式的左下方。

看到我这样书写,有学生按捺不住了,举手示意,问老师是不是写错了。

正是孩子们的问题意识更加引起大家的注意,我顺势跟学生们讲解了今天重点的内容——脱式计算。

我在教学中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顺序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

强调在脱式运算中,等号要写在等式的左下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规范孩子的书写,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

并且让学生独立用脱式计算时,让孩子经历“先观察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最后有序计算”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对于乘除混合运算教材直接呈现,所以我让孩子利用知识迁移自主试算。

在试算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对于习题的处理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加设一个小医生改错,巩固孩子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最后加设一个找朋友环节提高孩子的计算兴趣,同时培养孩子检验习惯,在课下找朋友是还可以和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联系起来。

用什么样的方式统计出好朋友的数目,培养合作意识。

一个一个问肯定不行,我认为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

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处理过急,在讲解脱式运算时结合情境效果应更好。

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按我原来的理解,混合运算的教学是很简单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冀教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加减混合
教学反思
反思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

上课伊始,以摘苹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题还是苹果园中的小动物开始设题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而且从中的课件画面,让孩子们看得入迷,不宜走神,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练习设计中,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反思三:注意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在本课中,准备复习的习题给新授内容打下铺垫。

巩固练习题中,讲究层次性和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反思四:自主学习的质量不够高。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

而我有时却恰巧没有满足他们这一心理需求,这样他们的“表现”得不到肯定,如果这样下去,就会产生一种害怕的心理,这样心理容易阻碍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待每个学生,恰当地
把握评价他们的尺寸,即使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而是要通过讨论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之处,给予他们重新思考的机会,直至获得正确的答案,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强化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热情,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加减混合运算,▏冀教版,(2024秋),(创意拓展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加减混合运算,▏冀教版,(2024秋),(创意拓展教案

本次的数学教案主题是加减混合运算。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技能,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本篇教案也提供了一些创意拓展教学方法,可供老师们参考。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混合运算求解问题。

3.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应用加减混合运算技能。

4.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学重点1.计算方法的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和解答让学生熟悉运用加减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1.复杂问题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的问题中熟练应用加减混合运算。

2.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练习,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学内容1.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可以采用“抽纸游戏”、“宝物猫咪”和“找一样”等游戏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得到锻炼。

2.示例教学(1)示例1标题:图形加减题目:下图中两只小猫加起来有多少只?[示例图片]这道题目需要学生从图中找出两只小猫,计算它们的数量之和。

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图中有很多对象,学生需要进行选择和判断。

老师可以通过问候语激起学生的兴趣:“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叫‘找一找’的游戏,瞧,这里有一只小猫,还有一只小猫,你们帮我把它们都找出来,告诉我它们加起来有多少只。

”让学生们在寻找图中物品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技能。

(2)示例2标题:趣味游戏题目:小华手中有5个巧克力,她送给了小明2个,再送给小美1个,请问小华还有几个巧克力?这道题目需要学生进行减法运算,并记住从已知数量中减去所需要的数量,并推算出小华还有多少个巧克力。

老师可以利用促进思维和逻辑能力的趣味游戏来进行讲解。

“大家玩过谁是卧底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加强版的《谁是巧克力杀手》。

小华有5个巧克力,她先分给小明2个,再分给小美1个,问小华还有几个巧克力?谁猜对了,就是那个巧克力杀手。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与反思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与反思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2课时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教材中“还剩多少个皮球”的情景图。

首先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可以由学生看着情景图讲故事。

也可以教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的同时注意观察情境图,讲故事的同时要对学生提出要求:注意发现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问学生:从这幅情景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以复习口算的形式解决。

最后引出:“还剩多少个皮球”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交流1、小组讨论如何列出算式。

先自己动脑筋想,再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或小组听。

教师应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完整表达自己意思的习惯和能力。

在组织学生交流的时候提出适当的要求。

先说自己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再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获得相关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3、交流算法(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做法。

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充分展示出来,教师可以把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对学生的算法只要正确就要加以鼓励,不正确的方法在下一步做重点的讲解、指导和纠正。

(2)教师加强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结合学生的算法,教师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

比如书写格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等。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帮助所有的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学会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在一年级学习并掌握了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并且在上节课学习了连加竖式的的写法,所以本课学习中,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学习障碍。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适当提高了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探索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首先,在探索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时,我先引导学生自主计算,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连加的学习经验,所以学生能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完善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竖式的教学不是由教师“一言堂”的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计算总结出来,加减混合的竖式可以分着写,也可以写在一起,给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

其次,指导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加减混合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在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观察“小山羊买球”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发现图上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然后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讨论,逐渐调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