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5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下册《拿来主义》教案范文

高二语文下册《拿来主义》教案范文

高二语文下册《拿来主义》教案范文教案名称: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拿来主义》一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及结构;

3. 学习运用相关的阅读策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拿来主义》一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2. 运用相关的阅读策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难点:

1. 运用相关的阅读策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拿来主义》;

2. 多媒体设备,PPT等教具;

3.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提问的形式引入课题:“你们是否曾经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拿

来主义的现象?你们对拿来主义有什么了解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Step 2:阅读文章(15分钟)

1. 学生自主阅读《拿来主义》一文,并根据理解的程度在作业本上标注“?”,“!”等符号表示自己对文章的疑问和感叹之处。

2.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并由教师引导进行整理。

Step 3:理解文章(15分钟)

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确保学生对文章有一个

基本的理解。

2.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在文章中主要想表达什么观点?你

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 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并由教师引导总结出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Step 4:运用阅读策略(15分钟)

1. 教师介绍几种常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理解上下文等,并在PPT上展示相应的示例。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拿来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拿来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拿来主义”的概念;

2. 知识讲解:介绍“拿来主义”的定义、由来和特点;

3.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拿来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

4. 拓展活动: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创新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体现“拿来主义”的理念;

5. 总结复习:学生回答问题,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启发学生对“拿来主义”的认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课堂讲解:“拿来主义”是指借鉴他人的经验、思想和创新成果,再加以改造和应用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它源自人类从古至今长期积累的智慧和经验,是一种重视借鉴和创新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其特点包括:灵活运用已有成果、注重跨领域融合、尊重创新源头、重视实际应用等。

3. 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呈现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快递包装箱再利用等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将“拿来主

义”的思想运用到解决问题和创新设计上。

4. 拓展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选择一个领域,例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设计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运用“拿来主义”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改造和应用。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并进行展示。

5. 总结复习:提问学生关于“拿来主义”相关的问题,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并对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7篇】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7篇】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7篇拿来主义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赏析文章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赏析文章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2、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3、深刻理解“拿来主义”的精髓,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鉴赏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透悟“拿来主义”的旨意

【教学难点】

掌握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习(印发导学资料,内容略)

一、导语设计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从德、英等当代海军强国购买军舰,打造了一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威海以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敌舰的“战绩”全军覆灭今天,通过对苏27战斗机的改装,我们拥有了歼11,性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壮大了我国的空军力量同样是从别人那里“拿来”,一个以失败告终,一个却大获成功两种“拿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果悬殊?相信我们今天一起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答案会了然于胸二、探究与发现——研读标题

提问:本文的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标题隐含了哪些问题?

明确: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标题告诉我们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研读标题,我们应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案设计

《拿来主义》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

1. 课题名称:《拿来主义》

2. 教材版本:人教版

3. 学科领域:语文

4. 课时安排:2课时

5.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拿来主义》的基本内容、结构、手法和观点。(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课文《拿来主义》的基本内容、结构、手法和观点。

(2)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难点:

(1)课文中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

(2)将课文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拿来主义》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 课堂导入:

(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拿来主义》的背景。

(2)引发学生对“拿来主义”的思考,导入新课。

3. 课堂讲解: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的主要观点。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4. 案例分析:

(1)教师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观点进行分析。

(2)学生展示分析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5. 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拿来主义》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拿来主义》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拿来主义》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

四)共3篇

《拿来主义》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

《拿来主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的《拿来主义》是一篇讲述“拿来主义”思想的文章。通过本文的教学,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拿来主义”,以及“拿来主义”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一:“拿来主义”的概念

何为“拿来主义”?这就要从“懒汉”的故事说起。故事讲述一个懒汉,他总是拖延工作,不想自己做事,而是天天跟随别人要饭。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干活儿,他回答:“既然有别人已经为我搞定了,我何必做重复的工作呢?”这便是“拿来主义”的典型表现。

二:“拿来主义”的对错

这种价值观对于工作的影响是消极的。我们做事不能依赖别人,更应该做到勤奋努力,自力更生。那么,“拿来主义”有什么好处呢?“拿来主义”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吸收各种优秀的经验,发现并学习他人的优点,完成自己的目标。

三:“拿来主义”的时代背景

“拿来主义”作为一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也是高中必修四将这篇文章编入教材中的原因。80年代,中

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在这个时期,“拿来主义”思想大行其道,特别是在中国的科技领域,人们开始关注世界上其他先进技术,希望通过吸收这些“西方经验”,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四:“拿来主义”的启示

“拿来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应该学会吸收优秀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并不断地从其他国家、其他领域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经济实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拿来"必须建立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勤奋努力、创新求变、以及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竞争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章节为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拿来主义》。课文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故事,通过讲述墨子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以拿来主义的思想去解决问题,最终获得胜利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墨子的形象和拿来主义的思想。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体会智慧与勇气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墨子形象的把握。

难点:拿来主义思想的领会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动画片《墨子》,让学生对墨子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讲解课文内容,解读拿来主

义思想。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课文中的例句,让学生理解拿来主义在实

际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

写作练习。

8.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拿来主义思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写下解题过程和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墨子与拿来主义

七、作业设计

1. 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描述一次你遇到的困难和你是如何

解决的。

答案:略

2. 请运用拿来主义思想,解决生活中的一次问题,并写下解题过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1.理解拿来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掌握拿来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思潮;

3.分析拿来主义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

1. 拿来主义的定义和内涵

1.1 定义

拿来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其核心观念是“拿来”,即将其他文化体系中的某些元素或者整个文化体系引入到自己的文化中来使用或者对其进行创新。

1.2 内涵

•开放性

•多元性

•创新性

2. 拿来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思潮

2.1 发展历程

•认识变迁阶段

•开始实践阶段

•逐渐兴盛阶段

•一度萎靡-又获机遇阶段

2.2 文化思潮

•接轨思想

•兼收并蓄

•跨界合作

3. 拿来主义的应用和价值

3.1 应用

•商品开发

•人才培养

•经营管理

•智力开发

•农村经济

•旅游发展

3.2 价值

•提高社会活力

•促进文化融合

•增强国际竞争力

•拓展文化视野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在课堂上讲解拿来主义的概念、历程和应用以及价值,让学生全面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和应用。

2. 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拿来主义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并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针对拿来主义的应用展开一些实践操作,例如选取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拿来主义运用到其中,提高学生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拿来主义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

•拿来主义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和应用;

《拿来主义》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拿来主义》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学会运用文本中的观点和逻辑思维,进行有效的论证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培养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拿来主义》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2)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和讽刺手法。

2. 教学难点:

(1)对文章中深层次的含义和隐喻的理解。

(2)如何运用拿来主义的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拿来主义》的背景。

(2)引发学生对“拿来主义”的思考,提出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进行拿来主义?”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学习: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拿来主义的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拿来主义》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拿来主义》的背景和意义;

(2)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3)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章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独立思考的精神;

(3)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有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拿来主义》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分析作者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3)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文章中的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2)对文章中的深层次含义进行理解和探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拿来主义》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句的理解问题。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4. 教师讲解:

(1)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2)详细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5. 练习巩固:

(1)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案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案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拿来主义》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类似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 课文《拿来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2. 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运用课文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 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精神等,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拿来主义》,了解课文内容,标记关键词句。

3. 合作探讨: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

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5. 练习与应用:

让学生运用课文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五、课后作业

1. 复习课文《拿来主义》,巩固所学内容。

2. 结合现实生活中类似问题,运用课文观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拿来主义教案8篇

拿来主义教案8篇

拿来主义教案8篇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在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正确理解本文各比喻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总体理解文意

2、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设想】

1、学习本文可以从理解文章的观点和结构入手。

2、对语言的揣摩要结合鲁迅杂文善于运用形象说理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的词句,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内涵,可通过练习一中的1、2、3题进行。(详见《教师教学用书》P10“教学建议”部分)

3、多用启发性的提问,注意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重点:

总体理解文意,先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1、题解导入:

“主义”是指重大的原则或主张。“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先生的独创,它的题旨是针对国民党政府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鲁迅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也包括本国的文化遗产),又要认真的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吸收,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新文化。

2、讲读课文的前半部分(1-4节)(第5五节为过渡节,也可到第5节)

(1)请学生阅读这部分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那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优秀教案

教案:拿来主义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教学目标:

1. 了解拿来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2.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要特点;

3. 掌握拿来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拿来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1. 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知识爆炸;

2. 文化交流与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提升;

3. 近代科学与技术的突飞猛进。

二、拿来主义的主要特点

1. 强调借鉴、吸收外来知识与经验;

2. 提倡对外界的广泛接触和交流;

3. 注重实践与应用,强调结果导向。

三、拿来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

1. 教育领域: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

2. 社会发展:借鉴先进国家的政策与制度;

3. 创新创业:汲取他人成功经验与智慧。

教学步骤:

一、引入

简要介绍工业革命对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拿来主义的起源和背景。

二、讲解拿来主义的特点

详细解释拿来主义的主要特点,并通过具体实例加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三、讨论拿来主义的应用领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拿来主义在教育领域、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上的应用,并分享各小组的观点。

四、案例分析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拿来主义。

五、总结与展望

总结拿来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实践意义,并展望未来拿来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

2. 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分析案例中的拿来主义应用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 随堂测试: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他们对拿来主义的理

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

1. 请学生调查身边的成功人士或企业家,了解他们是如何运用拿来主义取得成功的;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案+统编版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案+统编版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案+统编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拿来主义》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论述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课文《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

1.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的理解。

2.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拿来主义》的背景和作者鲁迅的生平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参与讨论,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课堂讲解: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阐述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5. 写作练习:

五、课后作业:

1. 熟读课文《拿来主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复习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整理学习笔记。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相关推荐

《拿来主义》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拿来主义》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拿来主义》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的方法。

2、揣摩课文中运用比喻的内蕴,学会根据语境辨析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3、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面,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背景,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文章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

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二、了解文章的背景

自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来,反动统治者,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各个方面奉行卖国政策。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喧嚣一时。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意识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己在提问方式上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将尝试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讨论质量。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拿来主义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拿来主义》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如何处理外来文化的问题?”(如:对西方节日的态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拿来主义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拿来主义》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外来文化的理解较为片面,对拿来主义的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拿来主义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然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部分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人云亦云的现象,缺乏独立思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
文本风格
文章采用杂文的形式,既有议论文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又有散文的灵活性和形象 性。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文风。
批判性思维培养
通过解读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和探讨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拿来主义”的 内涵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 文化、不同时代的“拿来主义”,引导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拿来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结合现实案例,分析拿来主义在当代 社会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影响。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撰写指导
明确自我评价目的
指导学生明确自我评价报告的 目标,即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 失,为下一步学习计划提供依
据。
梳理学习内容
帮助学生回顾《拿来主义》课 程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学习笔 记和课堂讨论内容。
分析学习成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本解读、小组讨论、课堂演讲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 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 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 素材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的学习效率。
《拿来主义》教案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思考与讨论环节 • 实践活动设计 • 课程总结与回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教案5

教学目标:

1、熟悉并掌握鲁迅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论证技巧。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

论证艺术;

3、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4、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以及为什么要拿来

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3、理解破与立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送去主义”是难点。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不熟悉,文章中有些词语比较费解。所以讲解时要适当介绍背景,把费解的词语作重点讲解。

2、反语的运用

3、理解鲁迅杂文的特色,进而理解杂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唐诗宋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看了不少,每天我们也进行交流,但对于这些文学作品,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它呢?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

二、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

[作品出处]

1、阅读注释①

2、补充: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发表于1934年6月7日的《中华日报》副刊上。课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三、文章研读:

1、拿来主义中的“主义”是什么含义?

——一种重大的原则或主张(板书)

2、议论文的标题有两个大类:论题型的和论点型的,本文的标题是哪一类?

——论题型

3、从这个标题中可以看出,本文应该着力解决(或论述)哪几个问题?

A、什么是拿来主义?

B、为什么要拿来?

C、怎么样拿来?

这是一个标准的三段论模式,是我们写议论文时的一个很好的法宝,依照这样的思路去结构文章,非常的安全保险。

带着这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将文章浏览一遍。

讨论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

.........?(回顾“主义”一词的含义)

1、明确文章哪些部分涉及到“拿来主义”这一观点

明确:第6-10段

2、这几个段落中哪一个语句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第七节: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表明了作者的一种主张)

注意,本句中有一个词:“所以”——表明这是作者得出的结论,那么这一结论是在什么基础上得出的?(也即作者为什么提出该论点)

排除法的引入(ppt展示)

快速阅读课文的一到七小节,用排除法的方法,理出1-7小节的论证思路。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非闭关主义

非送去主义

非送来主义

——————————

所以,要“自己来拿”

——这是什么样的逻辑论证?因果论证

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是以笔锋犀利著称,在这里他又是以怎样的一种表述来否定并批判这三种“主义”的呢?

1 闭关主义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

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

碰了一串钉子(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 送去主义

实质——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

做法——只是送出去

①送了什么出去呢?

一批古董→几张古画和新画→梅兰芳博士

从数量上来看是变少了,反映出一味的送去,最终会无物可送,

②而鲁迅先生却把这说成是“也可以算得显出一些进步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反语,讽刺国民党政府在欺世惑众、媚外求荣方面的花招愈演愈烈

③文章开篇,鲁迅先生即向我们展示了他那深厚的笔力,请大家注意文段中用红色标记的字词句,分析其深刻内含。

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作者在这里并没有非常直白将这种后果表述出来,那他是怎么说的呢?

①“尼采就自诩他是太阳……做奖赏。”

分析:尼采自诩是太阳,实际不是,最后疯了

中国自诩地大物博,实际不是,最后灭亡

运用类比手法,讽刺盲目自大者,告诫人们一味“送去”,只能沦为乞丐。即使自己这一辈沦落不到,子孙后代呢?——讨一些残羹冷炙作奖赏。

3 送来主义

在提出这一主义的时候,作者用了四个意思较接近的词语,我们有必要辨析一下

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罪恶行径。

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掉或送人,一般没有恶意。

抛给: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的阴谋罪行。(“给”字表示是怀有企图,非要你接受不可的)

送来:自欺欺人的说法,批判国民党政府奴性十足的嘴脸

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

做法——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小结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看出,鲁迅先生对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礼尚往来(板书),没有

往来不行,光有往也不行,必须得有来,但来的也不是随便的东西,必须

是好的,有用的,但是我们不能控制这一点,所以,作者提出了他的主张

——拿来主义。

按照我们写议论文的思路,在文章第一部分就应该将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而这篇文章的观点到第七小节才提出,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立论:议论文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叫“立”;驳论: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叫“破”;本文先驳后立(先破后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