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认识论探究——关于技术的现代反思研究
第三讲 科学技术认识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在东方的流传
• 将“科学”一词最早引入东方的人是日本人福 泽谕吉。我国学者康有为于1893年从日本克 隆过来。 • 汉语中无法为“科学”一词找到发源地。现在 所谓的“科学”,大致相当于中国清朝时的 “格致”,据儒教典籍,“致知在格物”。 • 在现代汉语辞书中,科学被定义为“发现、积 累并公认为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一系统 化的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从这里,我们可以 看出西方的影响。
科学与技术的划界
• 5.由于科学和技术所问的问题不同,就产生 了所使用的逻辑和语言有所区别。在科学中只 出现事实判断从来不出现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 只出现因果解释、概率解释和规律解释,不出 现目的论解释及其相关的功能解释,因而它只 使用陈述逻辑。而技术回答问题就不仅要使用 事实判断而且要做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不仅 要用因果解释、概率解释和规律解释,而且要 出现目的论解释及其相关功能解释。
科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1.前科学时期——科学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当今人们开始从事哲 理的思考和探究都是由于惊异。他们最初 从明显的疑难感到惊异,便逐步进入到那 些重大问题上的疑难,例如日月星辰的现 象和宇宙创生的问题。感到困惑和惊异使 人想到自己的无知,为了摆脱无知他们就 致力于思考,因此,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求 知而追求学术,而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 2.近代科学 3.现代科学
科学与技术的划界
第六讲 科学技术认识论与方法论
• 不超过20-40个。但是,如果胡乱布子,象棋大师 和专业棋手们就不再能够恢复原来的布局;他们 真正的记忆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比非棋手好。 为什么? • 关于人的新概念:“人现在被认为是一个被建造 起来或被‘扔进’周围世界中的能动系统。他关 于世界的知识,也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公正的旁观 者在看到了进入他眼帘的东西后所产生的认识; 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进程中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模 式是他
• 水面所施加的总压力。 • 由直接的检查和观察来决定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虽然是不可能的, 但托里拆利间接地检验了它。他推论说,如果他的猜测是正确的,那 么大气压力也能够支持相应地比较短的水银柱;实际上,既然水银的 比重是水的14倍,水银柱的高度应是约34/14英尺(76厘米)。他用 一个简单而巧妙的器械(即水银气压计)检查了这一检验蕴涵。水井 以容纳着水银的开口容器代替;抽水泵筒以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代替。 玻璃管完全装满水银并用大拇指紧紧地封盖住开口一端。然后把它倒 过来,开口一端没在水银井中,并将大拇指移开;于是管中水银柱高 度一直下降到约30英寸(76厘米)停止——正如托里拆利假说所预言 的(如图,斜线部分代表水 银,倒插入水银中的玻璃管上端是真 空)。 • 76厘米 水银容器
•
•
后来,塞对他的想法又进行了一次检查。他推论,如果他的想法 正确,那么,产褥热能由化学方法消灭粘附在手上的传染物质而得到 预防。他发布命令,要求所有医科学生检查前必须在漂白粉溶液中洗 手。产褥热死亡率迅速下降,1848年第一产科病房下降至1.27%,与 之相比,第二产科病房为1.33%。 • 为进一步支持他的假说,塞指出,这个假说说明了第二产科病房 死亡率始终低得多这一事实的原因是:那里的病人是助产士护理,而 助产士的训练不包括用尸体解剖上解剖课;这个假说也解释了“街道 分娩”产妇死亡率之所以比较低的原因:抱婴儿到医院的妇女入院后 很少受检查,因而避免了受感染。 • 同样,这一假说解释了新生儿的产褥热牺牲者全是他们妈妈在分 娩得这种病的婴儿这一事实;因为那时感染是在出生以前通过母亲和 胎儿的共同血流传给婴儿,而当妈妈健康时,这是不可能的。
哲学专业考研考哪几科
哲学专业考研考哪几科
哲学是每个人的精神升华,那么哲学专业考研科目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小编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哲
学专业考研考哪几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哲学的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前提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实践的
观点。
3.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和意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4.实践与世界
实践的内容与本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
5.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联系与发展;整体与部分;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辩证法的实质与意义。
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量变与质变及其关系;否定之否定。
7.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历史与人的活动;历史活动的特点;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
8.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
9.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
10.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的历史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1.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与人的塑造;文化与社会发展;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的社会功能。
12.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实践与认识;主体、客体;认识的发展过程;抽象与具体。
1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技术思考”的哲学反思——J_C_皮特技术哲学思想评析及启示
・技术哲学・
文章编号:1000-8934(2003)07-0046-05“技术思考”的哲学反思
———J.C.皮特技术哲学思想评析及启示
马会端 陈 凡
(东北大学 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04)
摘要:以J 1C 1皮特2000年出版的代表作《技术思考:技术哲学的基础》一书为起点,概述了皮特技术哲学思想基本观点以及所引发论争的焦点,分析了“皮特现象”,即国际学术界对皮特技术哲学的反响。以此指出,我们应注重技术哲学的基础研究以及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发展。
关键词:技术思考;技术哲学;“皮特现象”;建制化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04-04
(作者简介:马会端(1974-),河南禹州人,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STS ;陈凡(1954-),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
2000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约瑟夫
C 1皮特的《技术思考———技术哲学的基础》〔1〕一书
出版。该书出版后不久,便在美国技术哲学界引起
了极大反响。SPT (美国技术哲学学会)电子刊物Techne 也于2000年专门刊出了一期针对皮特“技
术思考”。美国多位技术哲学家从不同侧面对该书进行了评论与批判。美国SPT 的创始人保罗・杜尔宾也发表了有关评论。本次争论揭示了一种什么样的问题?美国技术哲学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现状?它能够为我国技术哲学的研究带来什么启示?我国技术哲学研究今后发展的方向又应如何?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技术现代性与社会技术创新——关于技术现代性问题的哲学思考
【 中图分类号】 F2 . 1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6620 ) —060 63 81(080 02-3 4
The Te hn c l o r t nd The I o a i n f S ca Te h l g c i a M de niy a nn v to o o i l c no o y
o A satTethil oe i iu i oeo t o s no g wi e st b pi aei oadt b btc h e na md ny s e s n f h f u si u a hhne e a t t t n e r : c c rt s e c e r e c d o d t o nn o o sv . ethi o rt i n acc c tbt i f y mc r e . es u b r e e n am d i oe T c c md i s o ast o e, u ak do d a ip c sW o do eet c il o rt ld h e n a e y t ti n p n n o s l n h l sv h th c e y n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浅谈科学、技术与现代生活
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其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技术指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19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平行发展,两者相互分离,20世纪以后,随着西方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及技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形成了一个新的词语——科技。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也已深入人心,在现代生活已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科学、技术与应用
科学是对无知的探索。技术是对科学,即自然知识的应用。[1] 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科学之轮不停地转动,但是科学成就仅仅沿切线方向把少量动力传递给技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轮等也具有力学的性质。技术产生科学,科学也产生技术,著明的例子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射电天文学。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1883年人类发明了发电机。1862年发现内燃机原理,1876年生产内燃机。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技术的发展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应用研究也是一种旨在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具有独创性的研究。但是,它主要是朝着一个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进行的。应用研究将想法变成常规的东西。”[2]
提高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现代性的反思与认识
【 关键词】 科学技 术哲学 ; 学质量 ; 现性, 思与认识 教 后 反 【 bt c] h 90 o t 0 et y h l az i r d g wn, t po i n f t ei oeo teaec sa nr s g A s atI t 19 f h 2t cn r eg blao tn r ig i r n t e u s n f h gni r i e i r n e e h u ,t o it n e o s m e ar e e can
【 要】o 纪 9 年代 以来 , 摘 2世 o 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 突出特征之 一是人 类社会机 构正 日 其 益全球化与 国际化。因而教 育的国际化趋势为
高等教 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研 究提供 新的课题和 契机 。本 文从更新课程观念 . 建构先进而科学的教 学模 式等创新教育策略来论述教 学
【 e od]hooh i c dt ho g;eci at;frr l tnadaa ns K yw rsP is yos e ea cnl yTah g u i At ,ee i r e l p fc n n e o n q l y e f co n w e s
科学技术哲 学作 为- I综合性和理论性相 当强 的学科 . -' ] 是哲学研 究 专业 的- I 重要 的专业 必修课 。 是学生 了解科 学的本质 、 学的 -' ] 也 科 合 理性 、 科学研究活动 、 学方 向论 、 学认识论 、 学 的逻辑 结构以 科 科 科 及 西方著 名哲学家一些 问题上的观点 、 方法 、 原则及其 理论等延伸 与 反思 。 长期 以来 . 门课基本上是依教材而进行理论的学习 . 这 结果是课 程 内容学 完后 .对这 门学 科在实践 中和思维方式 的具 体运用没有 突 破, 常感到十分茫然 。 针对这种情况 。 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对原有的教学 内容与教学方法 、 途径 、 手段进行改变 。 等有效补充来谈谈 自己些许 见 解. 供大家商推 文时可 以将理论知识的拈手得来 2 变革教学观念 正像 现代 化运动一样 . . 2 事实上 . 已经成了全球的 现代化 , 现代化 已经为全球性 .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双面性 . 科 学技术哲学 的教学 观念不 应仅仅停 留在 “ 唯书” “ 、唯师 ” 的单一 的 、 僵 化的思维 , 仅仅理解 原则 和普适规律 的条条框框。 总的来看 . 科学技术 哲学应该多维度 的 . 多视角的 . 并且 对理论阐释也不能局 限于过去的 某一种理论。 应该从 与此相关 的还是不相关的经济学 、 政治学 、 教育学 和管理科学等方面进行跨学科 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 使科学技术哲学越 来越专 门化 的同事 . 理论知识更加 向“ 其 整合化” “ 、创新化 ” 的方向努 力。 2 开拓教学方式 教师必须 明确 。 . 3 不仅依 赖教材 . 更加要 勇于超 越 教材 。将教材内容与课 外读物有机 的衔接起来 . 更可将多媒体 一应用 相关的软件到教学之 中, 让学生更直观 、 立体 、 全面的 了解知识 , 而 从 更快 、 更好地帮助学生 掌握知识 的难点 和重 点 . 多媒体不仅激发 了学 生学习乐趣与学习效率 .从而使教师月学生之间的学习变得轻松 、 愉 快.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哲学 [浅谈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及关键]
哲学 [浅谈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及关键]
论文关键词:技术哲学技术创新哲学学科定位
论文摘要: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
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
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
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
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
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
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进路——马克思生存论的视角
技术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进路
——马克思生存论的视角
王治东1
(南京大学哲学系,210093)
内容提要:马克思生存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转向,这种转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也开启了技术哲学解读的新视域,打通了技术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和建构论等各范式之间的壁垒,为认识技术的复杂性开辟了新道路,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对马克思生存论视角的技术研究进行了必要性反思与合理性追问;对马克思生存论视角下技术本质、人的本质和生存本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可能性证明。
关键词:马克思生存论;技术;生存本质;生成性
1844年卡普之后,技术哲学成为显学,至此之后,对技术的研究纷繁复杂:本质主义研究、价值论研究、认识论、知识论研究,技术批判主义,包括正在热闹兴起的后现代建构主义技术研究纷纷登场。技术研究涵盖了很多方面,有人统计过,关于技术的定义有100多种。随着哲学的经验转向和技术转向,技术研究进一步增温。但尽管技术哲学研究很热闹,仍然有未被深耕过的土地;尽管技术研究成果很多,但关于技术的认识仍然没有象科学研究一样形成统一的范式。如何突破技术研究林立的范式框架,达到对技术全面、深入的认识一直是技术哲学的重要任务。在技术研究进路中,技术社会学、STS和技术哲学都对技术问题有所涉猎,但其中技术哲学进路的研究比较弱化和软化。本文尝试采取技术哲学进路,用马克思生存论的视角,直接将技术放在马克思实践人学的范畴进行探讨。
一、必要性反思:马克思生存论视角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跨越
如果用传统定义方式给技术下定义是存在困难的,100多种定义就体现了问题所在。每一种定义都会将技术研究狭隘化。陈昌曙先生对技术研究采取了“知难而绕”的方法,即不去直接谈研究对象是什么,而是通过相关事物来呈现研究事物的属性特征。这和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通过“人-技术-世界”的相关性研究技术有共通性。唐·伊德认为,不存在纯粹的技术本身,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
摘要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研究是技术哲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诉求。对以往技术哲学自身发展进行批判性反思,是当代技术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所凸现的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向度和“经验转向”,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着眼于科学技术的认识与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两大趋势讨论了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经验转向,从现代哲学日益从理论取向转到实践取向的分析出发,从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经验转向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应有之义到它与分析哲学研究纲领之间的相适性,再到研究方法上的比对,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技术哲学发展以及经验转向之于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的大背景同时从古代、近现代再到当代,对技术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历史照疏理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实践观、现象学技术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的技术实践观,在把握技术实践的哲学渊源与技术哲学的实践导向两条脉络的前提下,指出技术是实践性的知识体系。分别讨论了技术的技能观、手段观、知识观、应用观、实践观等内容,分析了技术产生与发展过程的认知特点、指明了技术知识的二重性、阐释了技术知识的特点、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比较、技术知识的分类与整合、技术知识与标准化、技术知识的价值等问题。在对科学与技术、工程与技术之间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认识的本质,并对技术主体、技术客体、技术中介、技术问题、技术设计、技术发明、技术功效、技术解释、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进化、技术理论等该领域内的特有范畴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杜威的“五步思维”模式、米切姆的技术认识过程模式、。设计的“情境模式”、皮特的“模式”、,克罗斯的结构一功能认识模式等技术认识模式进行了论述,基本揭示出技术认识的演化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这一当代技术发展的新形式,从认识论角度,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语义、类别、特征、研究现状,特别是其之于认识过程中主客体及中介的意义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对实在与虚拟实在进行了本质分析,分析了虚拟实践与技术实践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虚拟认识的思想渊源、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分析指明了虚拟认识的本质、模式,探讨了认识的虚拟性、虚拟认识以及虚拟实在的认识论意义。最后,从范式、内容、方法、发展方向等方面纲要性地探究了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未来的发展趋向,也通过对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重要性及有限性的双向思考,指明了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在技术哲学研究中的应有地
纳米技术不确定性的哲学反思
纳米技术不确定性的哲学反思
纳米技术是新兴技术的主要代表,也被视为是引领21世纪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纳米技术无论是在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在与人的关系方面、无论是作为技术知识还是作为技术活动,都和传统技术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作为其重要特征的不确定性问题更是成为今天技术哲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文章从对不确定性概念的反思入手,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不确定性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本体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事物或过程的状态、后果具有多变性。
认识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意味着认知主体对所认识的事物或过程缺乏清楚地认识,认识结果具有或然性与易谬性,从而导致人们会对认识结果的真实性存有怀疑。哲学和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从追求确定性,再到对确定性的质疑,最后承认不确定性的过程。
而技术的发展史也是一个从传统技术的确定性到现代技术的不确定性的过程。通过对纳米技术不确定性表现形式、特征、类型、影响等不同层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纳米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不确定性的技术。
具体来说,纳米技术的不确定性表现在纳米技术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发展和应用目标、评估决策过程等方面的不确定性。纳米技术的不确定性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放性、难以预测性、复杂关联性以及潜在隐蔽性等特征。
结合纳米技术不同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状态以及人们对不确定性的回应,纳米技术的不确定性大致可以划分为复杂性、无知、未知等类型。这些不确定性在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伦理社会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纳米技术不确定性的来源可以从纳米技术的本质属性以及对纳米技术的认
解析技术问题的认识论地位和作用
在一 般情况 下,我 们认为技 术认识 或者起 始 于已有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或者 起始 于技术 活动中 的经验 ,是对 经验的 总结。 当 然。 在一般 的考察 技术认 识与科 学认识 和经验 认 识的 关系时 ,可以 认为技 术认识 源于科 学理论 或 经验总结,但在具体地考察技术认识的过程时,这 种理解就会出现问题,如技术认识的起点在哪,工 程师 的工作 和责任 范围从 何处开 始,到 何处结 束 …… 。这种 大而化 之的叙 事并不 能真正 地说明 这 些问 题。在 科学理 论、经 验与技 术认识 之间间 隔 着技 术问题 这一环 节,也 就是说 具体的 技术认 识 从技术问题开始,而且是围绕着技术问题展开的。 显然,本文所要讨论的“技术问题”并非单指技术 的负 效应。技 术的负 效应是大 多数学 者对技术 问 题的通常理解,如车玉玲- 1 J 、杨大春旧J 、陈红 兵[3。、盛国荣[ 4| 、张成岗[ 5] 等。把技术问题理解 为技术的负效应,依然是将技术看做一个整体,从 外部来研究技术,而并未将其打开,研究具体技术 的实际过程,因此,这种理解并不适用于本文所要 讨论 的技术 问题。 本文所 讨论的 技术问 题并非 通 常所 认为的 技术的 负效应 ,而是 指在技 术发展 过 程中出现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工程师在技术活 动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2
东北大 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
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
技术理性是一个涉及到科技、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概念,它不仅指技术的生产和应用,还包括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技术理性也是指传统的哲学范畴中的理性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它认为技术可以是思维和行动的有机结合。
技术理性的研究已经成为了近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类生活中的技术应用与哲学思考相结合,让人们思考科技社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技术发展的意义、价值和道德规范。
一般认为,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许多便利和福利,还涉及到了很多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问题。因此,技术的使用必须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以人类价值观和人性为出发点,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技术的发展进行势力角逐和利益争夺。
技术的理性发展需要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效果,同时也需要遵守人类发展的规律和道德准则。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思考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反思技术应用的后果,回归人类的本质和价值,进而实现人与技术平等的发展。
技术理性的研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一方面,要注重技术本身的研究,理解技术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另一方面,要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探讨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同时,还需要从伦理和道德等角度来审视技术的使用,确保技术的发展符合人类道德规范及生态平衡、社会公正等价值观。
要实现技术理性的发展,需要重视科技创新,形成适应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新技术;在技术应用方面,需要注重交互性和互动性,将技术与人类自身的需求和意愿紧密结合,实现技术的人性化应用。
小学科学课程中技术与工程内容分析——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加以甄别
小 学 科 学 课 程 中 技 术 与 工 程 内 容 的 分 析 ,首 先 要 阐 释 科 学 ,然 后 在 与 科 学 的 对 应 中理 解 技 术 与 T 程 ,最 后 将 科 学 、技 术 和 工 程 的 区别 和 联 系 进 行 辨 析 ,并 理 解 三 者 的关 系 。人 类 对 一 类 事 物 的反 思 , 基 本 上 在 三 个 方 面 (即 本 体 论 、认 识 论 和 方 法 论 ),另 外 还 要 思 考 此 类 事 物 与 它 类 事 物 的 依 存 关 系 。 本 体 论 是 指 一 类 事 物 的 内在 规 定 , 包 括 组 成 要 素 、结 构 和 联 系 ;认 识 论 是 一 类 事 物 发 生 发 展 的 过 程 及 其 特 点 和 规 律 ;方 法 论 指 在 发 生 发 展 过 程 中所 凭 借 的 方 法 。
2.从 认 识 论 看 ,科 学 是 人 类 对 自 然 世 界 的 探 索 过 程
人 类 对 自然 世 界 的 探 索 过 程 表 现 在 探 究 过 程 上 ,包 括 发 现 问
题 、猜 想 、假 设 、设 计 方 案 、实 施 方 案 、描 述 与 解 释 、表 达 与 交 流 等 环 节 。 具 体 到 学 生 的 科 学 学 习 上 ,则 需 要 经 历 类 似 科 学 家 探 索 自 然 世 界 的 过 程 。必 须 明 确 ,科 学 是 分 领 域 的 ,不 同领 域 的 认 识 逻 辑 不 同 ; 而 由认 识 逻 辑 决 定 的 探 究 流 程 就 被 区 分 开来 ,需 要 被 区别 对 待 。
兰登·温纳对现代技术的批判与反思
研究交流
兰登•温纳对现代技术的批判与反思
文/赫相玮
摘要:现代技术是人类面临的难题之一,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成为讨论的重要领域。人类对技术实践正处于实践工具到抽象理论的阶段,从社会批判到生态批判的具体化过程。兰登•温纳(Langdon Winner)是美国当代著名技术哲学家,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因其开山著作《自主性技术》在学术界备受关注,成为技术哲学领域的先锋人物。兰登温纳曾多次提及在其的著作中技术实践问题。本文就他的这部分内容进行解读。包括近年来他对技术实践的批判的观点和对技术实践的若干反思。
关键词:技术实践;现代技术批判;生活方式;民主控制
一、作者的介绍
兰登•温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技术哲学家,也是世界著名技术哲学家、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主要创始人之一。其早年的开山著作《自主的技术》[1]在学术界影响力非凡。兰登•温纳教授1944年生于美国加州,1973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讲席教授。1990-1992年任美国技术哲学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与社会(STS)、技术哲学、政治理论。1997年华尔街日报称他为“技术政治领域的学术领袖”。温纳的代表著作主要有《自主的技术—技术失控成为政治思潮的一个主题》(1977)和《鲸与反应堆》(1986)。他将西方政治思想的经典问题—秩序、公正、自由、权力、权威等等—引人技术设备和技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的框架研究中,又被称为“技术政治学的学术带头人”。
二、问题的提出
兰登•温纳对技术实践的批判与反思的问题提出要从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双重环境下考量。从历史背景来看,温纳生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技术自工业革命以来,持续的技术进步一直在证明理性主义者关于人支配自然的神话和启蒙时代的乐观主义。20世纪,在取得极大成功、给人类带来巨大繁荣的同时,现代技术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技术产生的后果与技术实现的目标背离得越来越远,个人、社会、环境三个层次展现出的持续不断的动荡不安,已引起许多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学者甚至科学技术专家本人的深深忧虑。“当前,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文明危机、人与人的道德危机、人心灵的精神危机、文明冲突的价值危机,都在技术上寻求自己的病理根源,技术问题从边缘走向中心并日益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了一个未来发展中绕不过的重要问题。”[2]
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与反思_由南国农教授报告引发的思考
摘
要:“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于2009年11月在江南大学召开,南国农教授
应邀在大会上作题为《关注学科前沿,寻求发展新路》的报告,阐述了国内教育技术最新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应关注的领域。报告中提到的建构主义问题、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问题及中国教育技术的本土化发展问题等,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思考。南先生强调,要警惕学科发展中的盲从和依附心态,要以一种“借鉴、平等对话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基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和教育实践重构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这都给我国教育技术从业者以警醒。
关键词:高层论坛;南国农报告;教育技术研究;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195(2010)01-0010-05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0.01.002
□陈明选
梁林梅
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与反思
特一、研究背景
2009年11月21-22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和江南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在江南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是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盛会,南国农、黄荣怀、祝智庭、桑新民、程建钢、张剑平、张际平、杨改学等教育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报告。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70余所高校的123位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参加了大会。
此次高层论坛共举办9场专家主题报告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