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与地球物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太阳系|教科版 (3)

《太阳系》教学设计教学分析: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期第三单元《宇宙》第5课《太阳系》这一课知识点比较密集,内容比较抽象,我根据六年级学生具有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和学校计算机室的条件,这一课的教学我让学生们在学校电脑室里进行学习。

先教师告诉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太阳系的知识,然后分小组进行整理,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构建“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实践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式的多项交流学习机会,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个体学习——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态组合,在网络教学中营造自主探究的宽松环境。

我将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创设情景——确定研究重点——自主学习——交流汇报——知识延伸。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相关天体的特征,尽可能多地了解太阳系的其它有关知识。

2.探究目标:培养学生上网络自主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加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收集到的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运行情况及有关数据,进行整理,有条理地交流太阳系的天体特点及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交流介绍八大行星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及运行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的PPT课件,师生上网的计算机室保证计算机和网络正常使用。

教师课前先预览一些相关网站。

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师情景导入同学们,老师在网上给你们播放一段非常好看的录像片,你们想不想看?(播放一段杨利伟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

你们看到了什么?欣赏完我们美丽的家——地球,你是否也想到太空去看一看呢?二、学生自主探究1.初步探究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亲临”太阳系参观游览。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我们了?(电脑上出现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八大行星)。

那就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看你都能发现些什么?(学生观察后发言)学生活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3.8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3-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鄂教版

3.8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3-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鄂教版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可能会对复杂的运动规律和相互影响产生困惑。此外,理解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形成原理也可能对学生构成挑战。在实验和观察活动中,学生可能需要克服操作上的困难,以及如何准确记录和分析数据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在上课前,检查学生的教材是否齐全,如有缺失,及时补充。此外,提前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如天文知识普及读物、太阳系结构图等,以便学生在课堂外进一步拓展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素养:通过学习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运动规律和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思维能力:通过对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理解天文现象的形成原理。
3. 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天体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太阳、地球和月球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太阳、地球和月球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学生需要探讨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以及潮汐现象的成因。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作用,以及潮汐现象的形成原因。
5. 天文实验:学生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天文实验,验证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并撰写实验报告。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3(2022新版) - 复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3(2022新版) - 复件(1)

第三单元宇宙1.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系的组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黑子日冕太阳光球上的米粒组织2.了解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

(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4)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

(5)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6)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7)常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3.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流星小行星带1997年4月5日早晨,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海尔波普彗星(1)矮行星:与行星一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最著名的矮行星是冥王星。

(2)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两颗行星轨道之间,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3)卫星:指围绕一颗行星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

可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

例如,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4)彗星①彗星也绕太阳公转。

②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③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每76年出现一次。

(5)陨石也称“陨星”,是来自行星际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未被烧蚀尽而坠落到地面的残体或其碎块。

陨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以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硅酸盐矿物以及金属铁、镍(铁纹石和镍纹石)。

4.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2.八颗行星1.给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序按距离太阳的近远排序直径由大到小排序2.水星是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

水星外貌酷似月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水星是太阳系中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

3.金星是除了太阳和月球外,人眼能够看到的最亮的天体。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课题:太阳、地球和月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描述太阳和月球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

2.通过学习,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对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提出猜想。

3.能通过实地观察、模拟实验等方式获取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的信息,并用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4.表现出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5.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能参与多人合作的模拟实验,愿意沟通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描述太阳和月球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教学难点:能通过实地观察、模拟实验等方式获取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的信息,并用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太阳、地球、月球头饰、三球仪、篮球、网球、红纸、剪刀各一套。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提问:在地球上,只要天气晴朗,我们就能看到太阳和月亮东升西落。

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有着怎样的运动关系才产生了这些自然现象?2.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太阳、地球和月球二、科学实践活动:认识日地月之间的关系1.根据我们了解的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知识,说一说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有着怎样的运动关系?生:在五年级我们学习四季的成因时,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生:我们在语文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月球绕地球公转。

2.做模拟活动,认识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

(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3)教师发放分组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做模拟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5)教师出示三球仪。

(6)教师边演示三球仪边讲解:月球在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转,月球同时也在自转。

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正是月球、地球和太阳的这种相对运动,产生了月相变化、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等现象。

3.制作日地月关系模型。

(1)阅读书本第34面,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有关数据。

(2)分组讨论:测算一下应该制作一个缩小比例为多少的模型?(3)根据测算数据,学生利用教师发放的分组实验材料开展制作模型活动。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描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是关于宇宙的探索与学习。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构成、天文现象、太阳系及宇宙中其他星体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总结涉及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包括宇宙的起源、宇宙中的星系和恒星、地球的宇宙位置等核心内容。

学生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宇宙之大、星系之繁多,以及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成就。

还介绍了有关太阳系和行星运动的规律,包括行星的轨道运动、自转和公转等基础知识。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宇宙的基本认知,激发他们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1. 阐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重要性。

这个广袤无垠、神秘莫测的存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既是探索的乐园,也是认知自我和世界的重要窗口。

在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三单元中,宇宙的重要性愈发显得举足轻重。

了解宇宙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孩子们来说,掌握宇宙知识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宇宙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更能让他们明白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博大共存。

宇宙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科技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宇宙的神秘和未知激发了科学家们无尽的探索热情,从望远镜的发明到火箭技术的成熟,人类不断地在宇宙的探秘过程中取得科技进步。

学习宇宙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对他们未来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

宇宙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变。

宇宙的演化历史与地球的变迁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宇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气候变化以及生命的诞生和演化过程。

这对于我们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生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激发探索欲望,推动科技发展,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变。

我们应当重视宇宙知识的学习,将其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太阳和太阳系》 |湘教版(一起) (共16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太阳和太阳系》 |湘教版(一起)                 (共16张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1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6、土星
光环最为明显,最美丽, 光环有冰、尘埃和石块 混合在一起,它和木星 的组成大致相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2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7、天王星
一个躺着公转的行星, 磁极和自转轴偏差极大, 大气上层是一层甲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3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8、海王星
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 层中甲烷吸收了阳光 中的红光造成的,海 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 系最快的,时速达到 200km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8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地球
我们的家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9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4、火星
一个红色行星,表面布满岩 石,常常都有沙尘暴,短则 几天,长达几个月,目前并 没有火星存在生命的记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0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5、木星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其它 行星总和的2.5倍,也是太阳 系卫星最多的行星,目前有 63颗,它也是一个气态行星。
1
1、获取太阳与太阳系的相关知识
2、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并选择 自己最喜欢的行星,与大家分享。
太阳是一颗巨大而炽热的恒星。
巨大——太阳到底有多大呢?
炽热——太阳到底有多热呢?上一页ຫໍສະໝຸດ 下一页返 回3
太阳是一颗巨大而炽热的恒星。
太阳用我们的看起来不觉的大,实际上,太阳的体积 是地球的130万倍,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 如果把太阳看作一个篮 球,那么地球就只有小 钢珠那么点大了。
14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第8课《太阳、地球和月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描述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方式。

科学探究:1.能基于所学知识对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提出猜想。

2.能通过实地观察、模拟试验等方式获取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的信息,并通过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1.表现出对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能参与多人合作的模拟实验,愿意沟通和交流。

教学重点:描述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能通过实地观察、模拟试验等方式获取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运动关系的信息,并通过文字、绘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一、单元页介绍交流: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地球上地表的环境和地球内部结构及变化进行了研究,现在,我们把视角放到宇宙空间中。

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

一、观察,认识单元页插图中的天体1.ppt出示单元页人造卫星、月球、地球、其他星体图片2.提问:从这张图片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预设学生回答】生1:老师,在这张图片上我看到了人造卫星、月球和远处的地球。

生2:老师,我还看到了在遥远的宇宙中有很多星星。

生3:我还仔细地观察了月球的表面,发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坑穴,它们叫做环形山。

二、聚焦太阳、地球和月球,梳理前概念1.谈话:在宇宙中,除了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有月球、太阳以及无数的其他星体。

从地球上看过去,他们是那么渺小,实际上他们真的是那么小吗?宇宙究竟有多大?人类是如何探索宇宙的?在新的一个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

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数不清的天体。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恒星太阳,以及地球的小卫士——月球。

它们是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天体。

本节课,就让我们从这三个天体开始,由近及远开展对宇宙的探究吧!2.提问: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之前的科学课上了解过哪些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关的科学知识呢?【预设学生回答】生1:老师,我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昼夜和四季的成因,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一年中四季的产生则是因为地球在倾斜着绕着太阳公转。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教师准备ppt、希沃授课系统、太阳系天体黑板贴图、巴德膜眼镜分组材料:太阳系相关补充资料、课前导学单、课中学习单;学生准备笔、收集好的太阳系资料、完成的课前导学单。

6.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生活动11.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你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奥秘呢?师活动11.课前同学们通过专业的眼镜观察了太阳,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2.提问:距离太阳1.5亿公里我们看到得是这样的,加入我们近距离观察太阳,它还是这样吗?引导学生汇报了解到的太阳的信息;3.提问:课前同学们查询和整理了资料,部分同学准备了一些资料,陈老师把这些资料放进了我的课件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会带给我们哪些关于太阳的信息。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对于收集到的太阳知识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重要研究内容——了解太阳。

环节二:了解太阳(由学生主讲,学生补充)学生活动2汇报你整理的有关太阳的信息。

(学生课前导学单)1.太阳是一颗_______(恒星/行星),是太阳系的_______天体。

2.太阳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多少(与地球相比)?内核和表面温度是多少?3.太阳的构造由内及外分别是什么?4.太阳的一生会经历哪些阶段?简单地说说每个阶段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活动21.根据学生汇报内容,适时地书写主要板书。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3.教师总结整理资料的方式有:PPT、表格、手抄报、思维导图等。

5.太阳活动指什么?太阳活动有哪些现象?6.介绍一种你知道的太阳活动,并说说它对地球的影响。

7.你还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信息?根据课前导学单,学生通过整理ppt、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介绍太阳的有关资料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课前经历对太阳系的信息收集、筛选、提取、加工过程,能充分了解太阳;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整理信息,如:ppt、手抄报、表格、思维导图等。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课要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课要点

一单元生物的演变1、化石1.化石的成因。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化石。

2.推想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远古时代的鱼死后被泥沙覆盖,越堆越厚,与空气隔绝,天长日久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就是鱼化石。

3.活化石。

我国现在还存在的银杏、苏铁、大熊猫、白鳍豚、中华鲟等,这些生物几千万年甚至亿年后还是老样子,与原来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活化石。

2探索动物的发展史1、马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上新马、现代马5000万年、3000万年、2000万年、700万年、300万年2、现代马与古代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前肢上的趾由四肢逐渐变成三趾,最后只胜下发达了中趾。

3.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3谁能生存下来1.为什么有的地雀能存活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喙大而强壮的地雀因为喙大而强壮,容易咬破种子坚硬的外壳,更容易获取食物,生存下来的机会大。

而喙小而不坚固的地雀不容易啄破种子的坚硬外壳,甚至可能会使喙折断,不容易获取食物,生存下来的机会便小。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他的主要观点是: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3.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现在长颈鹿的长颈原因。

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缺乏青草时候,短颈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很少,留下的后代则更少;颈长的长颈鹿可以吃的高处的叶子,就存活下来,并且一代代地繁殖,就有了今天的长颈鹿。

自由研究1.阅读资料,汇报课本对恐龙灭绝原因的几种猜测。

(1)、气候变冷,食草恐龙饿死,以食草恐龙为食的肉食恐龙也死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案及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案及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系》教案及说课稿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太阳系”。

学生在研究了日食和月食之后,这一课将扩展到对太阳系这一天体系统的认识。

太阳系这一天体系统包括的天体数目很多,天体类型也很多,每个天体都很有特点。

太阳系其他的天体是不容易观测到的,所以,本课的学习不能用直接观察的方法。

而太阳系又过于庞大,所以,让学生建立起宏观太阳系是不容易的。

教材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认识太阳系;2:建一个太阳系模型。

课标中对本内容的要求为“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这一内容标准也是帮助学生宏观认识太阳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观看视频了解太阳系;通过挑战活动或资料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布;通过数学方法处理数据,并通过对比,感受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运用资料学习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意识到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处理数据感受太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教学准备:太阳系八大行星平面模型、课件、计算器、纸、尺、4块黑板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1.回顾地球与月球的关系及运动的方式提出问题:地球在围绕哪颗星球转动呢?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这张图片的内容是什么?生:太阳系师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系。

板书主题:太阳系二、了解太阳系的构成1.调查:学生了解的太阳系(师边听,边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词语写在黑板上)2.小结:太阳系的概念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流星、彗星、小行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3.关注:九大行星变成八大行星刚刚同学们对太阳系的描述中,曾经有人提到过九大行星,那么,现在怎么变成了八大行星了呢?学生回答:师:播放视频三、了解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1.感性认识八大行星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1.2《地球、月球和太阳》教案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1.2《地球、月球和太阳》教案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1.2《地球、月球和太阳》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之后,进一步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

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1“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地球的公转、月球的公转和自转。

活动2“认识地球的引力”意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领学生认识地球的引力。

应用与拓展“自制重锤”旨在通过制作、观测等活动,引领学生了解什么是重锤及其使用方法,体验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动手制作、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探究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本课重点是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

【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1.能描述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

2.能描述地球的公转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3.能说出什么是地球引力。

4.能举例说明地球引力作用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2.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3)探究实践:1.能从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互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通过观察、制作、实验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3.能用科学的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4)态度责任:1.能对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制作方案。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教师准备】三球仪、白纸、铅笔、计算器、直尺、圆规、铁丝、橡皮泥、钳子、毽子等。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与人类》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与人类》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与人类》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本次教学设计的教材是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与人类》。

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日食和月食现象”。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以及观测方法,提高其探究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日食和月食的概念。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这些现象的猜测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讲解在讲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时,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图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探究和实践,教师还要介绍一些观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过程。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实验器材,并为学生做好必要的安全提示。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围绕实验现象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讨论在实验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展开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倡导建立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五、巩固作业巩固作业是本次教学设计的最后一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巩固作业,例如绘制日食和月食的形象图、讲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等,以测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首先,本次教学设计中实验操作的环节设置较多,这种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探究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但是,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因为实验器材的缺失会影响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其次,在设计课堂讨论环节时,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在讨论中,教师的话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总之,设计一节优秀的科学课堂需要教师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实践和表达能力。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3课(太阳系)教案教学设计太阳系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搜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打算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第—课时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学生商量并自由答复。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

这些天体包含“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

4.学生阅读资料并商量各自的发觉。

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1.谈话:结合刚刚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商量过程中自己的发觉,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

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2)你有什么好方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了解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情愿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舞。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

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第三单元《宇宙》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2.认识太阳(1)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

(2)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

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1)矮任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冥王星是矮行星。

(2)小任星是指太阳系内的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O(3)遮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地摩擦,会使流星燃烧发光。

(4)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

第2课八颗行星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轨道上运转。

2.给八颗行星排序(1)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f金星f地球f火星f木星f土星f天王星f海王星。

(2)按直径从大到小:木星->土星天王星f海王星->地球f金星一火星一水星。

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3.处理纸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长纸带被平均分为竺份。

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4.相邻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最大的是火星和木星。

5.标记行星时用两条折痕间的距离表示100OO万千米。

6.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中,八颗行星的间距相差不大,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韭赏大J7.八颗行星自身都不能发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阳光,才显得明亮。

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星还要亮,那是由于它们距离地球很近。

8.八颗行星中,木星巨大而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

用双筒望远镜观察,看起来小圆盘,周围有四颗最亮的卫星。

第3课日食1.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可不少呢,我来给你好好唠唠。

1.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这两种重要的运动形式。

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啦,这就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

你想啊,我们这边白天的时候,地球另一边就是黑夜,多神奇呀。

地球公转呢,公转一圈就是一年,而且公转的时候还造成了四季的变化。

就像我们冬天的时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使得太阳照射我们的角度和时长都有变化,所以就冷飕飕的;夏天的时候呢,太阳就特别“热情”,照射角度和时长又不一样了,就热烘烘的。

2. 太阳系太阳系里有好多成员呢。

太阳那可是老大,它超级大而且超级热,就像一个大火球在中间。

然后还有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离太阳最近,它上面可热啦,而且昼夜温差特别大。

金星呢,它的大气可厚了,温室效应特别严重,就像一个大蒸笼。

火星看起来是红色的,很神秘,科学家们一直想探索上面有没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木星是个超级大的气态行星,上面还有大红斑呢,像一个大风暴一直在旋转。

土星有美丽的光环,就像给它戴了一个超级酷炫的项链。

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特别冷。

3. 星座星座可有趣啦。

我们在夜晚看到的星星,有些是组合成星座的。

比如说北斗七星,它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在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就像找到一个大勺子一样,它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哦。

还有猎户座,中间三颗星排成一排就像猎人的腰带一样。

不同的星座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就像它们在天空中“轮流值班”一样。

4. 宇宙探索人类一直对宇宙充满了好奇,一直在探索宇宙。

从古代人们用肉眼观测星星,到现在用超级厉害的望远镜,像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看到非常遥远的星系。

而且我们还发射了很多宇宙飞船去探索其他星球。

比如说嫦娥号月球探测器,它让我们对月球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了月球上有很多环形山,还知道了月球的土壤成分之类的。

5. 环境保护与宇宙我们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美丽的星球,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很多环境问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在六年级下册科学的第一个单元中,我们将探索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星球之谜首先,让我们探索星球之谜。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但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大约在宇宙诞生之后10亿年。

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地貌,如山脉、平原、海洋等,这是由于地球表面的板块在移动,造成地壳的变化。

2. 太阳系奇妙之旅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它包括了太阳、地球和其他8个行星。

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而其他行星也有自己的轨道和特点。

例如,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一片空间,有许多小行星以不同的轨道运行。

3. 万物的能量能量是使万物运行的原动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电力等形式传递。

太阳是地球上的能源之一,它提供了光和热,让生物得以生长。

我们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利用能量,比如利用水力发电站等。

4. 海洋的奥秘地球上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着,海洋是我们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洋中有许多奇妙的生物,如海星、海豚等。

此外,海洋还对地球的气候和氧气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地球的气候变化近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气候变化导致了地球上的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等。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该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结语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于地球、太阳系、能量、海洋和气候变化的知识。

科学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未知的奥秘吧!。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以一种物质变化现象为例把自己的推测完整地记录在下热量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下降空气流动另外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摆地摊不要过多的去在乎产品的质量看的过去就行了如果你摆摊先重视质量再重视价格的话对不起你只有做死的因为你摆地摊你的质量再好人家都会把你的货当成地摊货店面里质最再差人家都会认为哪个肯定比地摊好产品本身是没有太大价值的产品的价值在于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卖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大部分消费者都犯贱的原所以地摊就是地摊地摊就得卖地摊货在摊货那是不保证质量的货关键就是价格便宜
液态水受热变 成水蒸气。
如果没有太阳
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 以一种物质变化现象为例,把自己的推测完整地记录在下 面。
冷空气
上升
下降
热量

空气流动
空气膨胀
•谢 谢Biblioteka 物质的变化与太阳这些物质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呢?
太阳使水蒸发。
温度的变 化使岩石风化。
太阳……
物质的变化与太阳
归纳太阳与地球上众多物质变化现象的关系,把这种
关系表示在下面的方框里。
岩石受热体积 膨胀、受冷体积收 缩,最终破碎风化。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 胀上升,冷空气下降形 成风。
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地球上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太阳 如果没有太阳
地球上物质的变化
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与太阳有着密切关系,地球上的其 他物质变化与太阳有关系吗?
地球上物质的变化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将这些变化 现象在下表中列举出来。
物质变化现象 1. 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 2. 铁生锈; 3. 岩石的风化;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2.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和考察的方法,了解地球的物质有哪些变化的现象;
3.在查阅、搜集、考察等活动中,意识到太阳与地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4.能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5.在了解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活动中,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6.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
7.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二、教学准备:
1.水三态变化、岩石风化和风的形成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岩石风化的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列举地球上的物质变化现象
1.谈话: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球上其他物质的变化与太阳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你所想到的这个现象有什么根据说它是物质变化现象?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黑板上列举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提出给这些现象制定分类标准的要求。

5.学生分组讨论分类标准后汇报。

6.教师引导大家选择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这一标准分类,并阐述分类结果。

7.提问: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给这些现象分类,那些没有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8.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这些现象都是形态发生了改变这个角度进行总结。

(二)认识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这些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这些物质变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
……………………………………………………………最新资料推荐…………………………………………………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这些现象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其中有哪些现象与太阳有关系呢?如果这个现象与太阳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落脚到关注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这些现象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5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并小结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认识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

3.教师从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三类自然现象在失去了太阳热量之后的浅层次变化进行小结后,引导学生以一种物质变化现象为例,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这些现象没有太阳最终的变化是怎样的。

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5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

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聚焦现象,引发思考
①演示:老师手里拿出两块大理石,一块高温烧过,一块没烧过。

推荐一位班级中力气最大的学生上讲台,把没烧过的给学生。

学生使劲捏之后,没任何反应,教师捏自己手中的大理石,很轻松的把大理石捏碎。

②提问:是不是老师是大力士?学生猜疑岩石里面有文章,必定提出要求交换大理石。

③演示:交换岩石重新实验,结果现象相反。

④谈话:虽然都是大理石,但是岩石结实的情况不一样。

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大理石变得如此松软了呢?
2.探究奥秘,寻求证据
①谈话:联系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想一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原因使大理石变得松软了?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假设——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③提问:如要想知道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同学们想怎样研究?④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
……………………………………………………………最新资料推荐…………………………………………………⑤视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按照点燃酒精喷灯——坩埚钳夹住大理石(原先没有处理过的那块)在酒精喷灯上加热1分钟——放到水里冷却的步骤,重复两到三次。

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3.反思结果,理清认识
①提问: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②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酒精灯的热量相当于太阳的热量,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中受到风化的岩石,没有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失去太阳热量影响的岩石。

③教师总结:自然界的岩石也会在太阳热量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但是时间是比较慢的,我们把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岩石的风化。

岩石的风化是发生地形缓慢变化的第一
步,它为坚硬的岩石最终形成生长植物的土壤提供了重要保证。

当然,如果失去了太阳,也就没有这样的变化,地球也将保持岩石地表的风貌。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