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燃料燃烧过程
2 洁净燃烧技术
旋风燃烧炉示意图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 洁净燃烧技术 17
1.原煤仓;2.石灰石仓;3.二次风;4.一次风; 5.燃烧室; 6.旋风分离器; 7. 外置流化床热交换器; 8. 控制阀; 9.对流竖井; 10.除尘器; 11引风机.; 12. 汽轮发电机; 13.烟囱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 洁净燃烧技术 18
典型的流化床锅炉示意图
2.1. 5 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和设备
• 气体燃料燃烧分三个阶段: • 气体燃料与空气的混合阶段;
• 混合后可燃气的加热和着火阶段;
• 可燃气燃烧反应阶段。
• 第一阶段是一个物理过程,混合过程不仅需要一定 的时间,而且还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 根据气体与空气混合状况的不同,可将气体燃料的 燃烧过程分为有焰燃烧、无焰燃烧和半无焰燃烧三 种过程。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 洁净燃烧技术 3
• 煤中的硫分有无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和有机硫(硫 醇、硫醚等)两种形态。 • 分为低硫煤(<1.5%)、中硫煤(<1.5%~2.4%)、高 硫煤(<2.4%~4%)和富硫煤(>4%)。 (2 )液体燃料 • 天然液体燃料主要指石油,加工→液体燃料汽油、煤油、 柴油和重油(石油直馏和裂化作用)等。 • 燃料乙醇是替代能源,解决玉米等陈化粮问题。 • 乙醇几乎完全燃烧,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降低汽车 尾气有害物排放。 • 水煤浆(70%煤、30%水及少量化学添加剂)。浆体燃料, 像油一样泵送、雾化、贮存和稳定燃烧. • 优点:燃烧效率高、减少环境污染等。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 洁净燃烧技术 26
2.3 煤脱硫技术和低NOx生成燃烧技术
燃煤脱硫技术可划分为: (1) 燃烧前脱硫 • 原煤在投入使用前,用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及微生 物等方法,将煤中的硫份脱除掉。 • 炉前脱硫能除去灰分,减轻运输量,减轻锅炉的粘污 和磨损,减少灰渣处理量,还可回收部分硫。 • 煤的洗选技术、煤的转化。 (2) 燃烧中脱硫 • 在燃烧过程中,在炉内加入固硫剂,使煤中硫分转化 为硫酸盐,随炉渣排除。 • 型煤固硫及流化床燃烧脱硫。 (3) 燃烧后脱硫 烟气脱硫。
4.燃烧过程
重油的燃烧过程较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复杂,它包括油 的雾化、油雾与空气的混合、可燃混合物的预热、油雾的蒸 发、受热分解以及着火燃烧等一系列过程。
为了保证重油燃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到以下各方 面:重油首先应均匀细小地雾化,以增加其自由活性表面; 供给满足重油燃烧足够的空气量并创造良好的混合条件;燃 烧室应具有足够的高温,使可燃混合物迅速点火燃烧;创造 良好的燃烧条件,使燃烧过程稳定正常地进行。
重油烧嘴:在燃油系统中烧嘴是一种主要设备。重油的 雾化、油雾与空气的混合、燃烧温度和火焰形状等方面都 直接和烧嘴结构有关。根据重油燃烧过程的特点,对重油 烧嘴的基本要求是:有一定的燃烧能力;在一定调节范围 内能保证雾化质量;能造成空气与油雾混合的良好条件; 燃烧稳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坚固可靠等。
煤气的燃烧过程基本上可归纳为:煤气与空气的混合; 将混合物加热到着火温度;煤气中的可燃组分与空气中的 氧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进行燃烧。在上述过程中,煤气与 空气的混合过程是一种物理扩散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因 此它是决定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
根据煤气与空气混合条件不同,煤气的燃烧方法和燃 烧设备(烧嘴)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有焰燃烧”,所用 烧嘴为“有焰烧嘴”;“无焰燃烧”,所用烧3)机械雾化烧嘴
(4)转杯式烧嘴
3.3.6 煤气发生炉
火焰传播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又是传热、传质过程。因此,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过程和燃烧区向预热区传热、传质的因素,都有助于 提高火焰传播速度。
3.3.3 可燃气体(H2 、CO 、 CnHm)的燃烧
可燃气体的燃烧是按链锁反应的方式进行的
链锁反应的理论认为,燃烧反应是通过一些化学性极活泼的中间物质“活性 核心”来实现的,它们主要是氢原子(H)、氧原子(O)以及氢氧基(OH)。它们的产 生是由于分子受到高温的激发作用而分解生成的。由于它们具有较大的活化能, 促进了链锁反应的开始和传递。氢的燃烧反应为典型的链锁反应,其过程如下:
燃烧反应原理:氧化还原过程与火焰的产生
燃烧反应原理:氧化还原过程与火焰的产生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redox)反应,通常涉及可燃物质与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可燃物质被氧气氧化,释放出能量和产生燃烧产物。
火焰的产生与燃烧反应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密切相关。
1. 氧化还原反应: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有机物(可燃物质)被氧气氧化。
典型的燃烧反应可以用通用的反应方程表示为:燃料+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燃料+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燃料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2. 火焰的产生:火焰是燃烧过程中可见的明亮气体发光。
火焰的产生涉及到气体的激发和发射过程。
在火焰中,可燃物质在氧化的同时释放出能量,使周围的气体被激发。
激发的气体发射光,形成了可见的火焰。
3. 三个必要条件: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被称为火焰三要素:燃料:可燃物质,如木材、石油、天然气等。
氧气:作为氧化剂,通常来自空气中的氧气。
点燃温度:燃料和氧气混合后,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开始燃烧。
4. 火焰的部分:火焰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燃烧区:包含氧化和释放能量的地方。
预热区:位于燃烧区上方,是混合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加热的区域。
冷却区:位于火焰的边缘,是混合气体被周围空气冷却的区域。
5. 氧化还原的过程:在燃烧反应中,燃料的分子中的电子被氧气分子接受,发生氧化还原过程。
例如,在甲烷(CH₄)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以下氧化还原反应:CH₄+2O₂→CO₂+2H₂OCH₄+2O₂→CO₂+2H₂O在这个反应中,甲烷(CH₄)被氧气(O₂)氧化为二氧化碳(CO₂)和水(H₂O)。
总体而言,燃烧反应是一种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过程,火焰的产生是由于气体发光的效应。
这些过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照明、加热和能源利用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课件
基
旋转,增强一二次风的混合及相对运动,有利于燃烧。火焰
础
粗短,易烧窑皮。
及 (e)多风道喷嘴
设
备
多
媒
体
课
件
材 料 工 多风道煤粉燃烧器的原理:如图。 程 基 础 及 设 备
多 媒 体 课 件
材
料 三风道燃烧器的特点:
工
(1)内外净风出口速较大(70~150m/s),有利于提高煤粉的燃
程 烧速度和燃烬程度;
机械通风时更大。
材
料 工
3.4.3 喷燃燃烧
程
喷燃:把块煤磨成煤粉喷入窑炉内进行悬浮燃烧。
基
础
及
设
备
多
媒
回转窑内的
体
喷燃
课
优点:
件
燃烧速度快、燃烧效率高、燃烧温度高、煤耗低、调节方便。
材
料
3.4.3.1 煤粉的制备
工
程
煤粉制备设备
球磨机
基
立式磨
础
及
设
备
多
媒
球磨机
HRM立式磨
体
比较:
课
(1)球磨的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对煤种的适应性好;
多
在燃料层中,发生氧化放热反应:
媒
体
C + O2 ─→ CO2 + 热量
课 件
2C + O2 ─→ 2CO +热量
2CO + O2 ─→ 2CO2 + 热量
材
料
工
直火式层燃的特点 :
程 基
(1)燃料层薄 烟煤——100~200mm 燃料层温度高 无烟煤——60~150mm >1300℃
燃料油的燃烧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燃料油的燃烧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油的燃烧过程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即加热蒸发阶段、扩散混合阶段和着火燃烧阶段。
1、加热蒸发阶段燃油经油喷嘴喷入炉膛后,接受高明温辐射及烟气回流加热,温度升高而逐渐蒸发。
为了增大蒸发强度,油要雾化成微细颗粒,以增大蒸发面积。
2、扩散混合阶段蒸发的油蒸气要在着火前与送入的空气混合,如果空气不在油气着火前与之混合,将给燃烧带来不利影响。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要有根部风。
所以,要求油在蒸发成气体之后,空气必须与之立即混合,否则,不仅延误着火,而且还会析出不易燃烧的炭黑粒子,使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
3、着火燃烧阶段油气与空气混合物形成可燃气体,并很快达到着火温度而点燃,由于油气主要是碳氢化合物,燃烧反应强烈,所以,能迅速地燃尽。
燃烧器二次燃烧原理
燃烧器二次燃烧原理燃烧器是一种将燃料与氧气混合并点燃的设备,以产生热能。
燃烧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其热效率和排放物的生成。
然而,传统的燃烧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如燃烧不完全、高温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燃烧器的二次燃烧技术被引入。
二次燃烧是指在初次燃烧后,将燃烧产物重新引入到高温区域,使其再次燃烧,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次燃烧器的结构通常由燃烧器本体和二次燃烧室组成。
其中,燃烧器本体负责初次燃烧,将燃料与氧气混合并点燃。
燃烧产物通过燃料喷嘴和氧气喷嘴进入二次燃烧室。
在二次燃烧室,燃烧产物与氧气再次混合并点燃,形成高温和高速的气流。
关于二次燃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新点燃:初次燃烧后的燃烧产物通常包含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和其他有害物质。
这些燃烧产物重新进入高温区域时,由于高温的作用,未完全燃烧的燃料被重新点燃,完成最终的燃烧过程。
这样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区域,燃烧产物和氧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进一步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
例如,一氧化碳(CO)和氧气(O2)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
3.气流混合:二次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和氧气在高温区域中以高速相撞和混合。
这种混合作用通过破碎和混合燃烧产物,提供更好的燃烧条件,促进燃烧的进行。
4.温度升高:二次燃烧室中的高温气流提供了更高的燃烧温度,使得燃料更易燃烧。
高温燃烧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并能够促进有害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通过以上机制,二次燃烧实现了燃料的充分燃烧和排放物的减少。
它不仅提高了燃烧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因此,二次燃烧技术在各种燃烧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发电厂、工业锅炉和燃气轮机等。
然而,二次燃烧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二次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可能会对燃烧器结构造成损坏,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进行抗高温设计。
此外,二次燃烧还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等不良影响,需要进行减振和隔音措施。
第三节 燃烧过程
一、固体物质的燃烧 1.1 固体物质的燃烧过程 1.2 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1.2.1 表面燃烧 1.2.2 阴燃 1.2.3 分解燃烧 1.2.4 蒸发燃烧
一、固体物质的燃烧
1.1 固体物质的燃烧过程 固体物质的化学结构比较紧凑,在常温 下,以固态存在。熔点小于300℃的固体为低 熔点固体,受热易熔化或由固态直接汽化 (升华)。
线性燃烧速度,而热波的温度(150~310℃)远高于水的沸 点(100℃)。因此,热波在向液层深度移动过程中,使油
层温度上升,油品黏度降低,油品中的乳化水滴向下沉积的
同时受向上运动的热油作用而蒸发成蒸气泡,这种表面包含 有油品的气泡,比原来的水体积扩大千倍以上,气泡被油薄
膜包围形成大量油泡群,液面上下像开锅一样沸腾,到储罐
气体物质的燃烧过程:
3.2.1 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或蒸汽分子与气体氧化剂(氧气)互相扩散, 边混合边燃烧,称为扩散燃烧(也称为稳定燃烧)。在扩散 燃烧过程中,其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可燃气体的喷出速度。 气体(蒸气)扩散多少,就烧掉多少。这类燃烧比较稳定, 如用燃气做饭、管道及容器泄漏口发生的燃烧、天然气井口 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这种形式。扩散燃烧的特点为扩散 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 进行。对于稳定的扩散燃烧,只要控制好,便不至于造成火 灾,一旦发生火灾也易扑救。
二、液体物质的燃烧
2.1 液体物质的燃烧过程
如原油燃烧时,首先蒸发出沸点较低的组分并燃烧,而
后才是沸点较高的组分。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在剩下的液 体中,高沸点组分的含量相对地增加,液体的密度、粘度和
闪点也相对的增高。液体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向深度的加热。
液体的这种燃烧特性,会使含有水分、粘度大的原油和重质 石油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从而造成火灾
燃烧学-3.着火的理论基础-PPT精品文档
可燃混合气内的某一处用点火热源点着相 强迫着火 邻一层混合气,尔后燃烧波自动的传播到 (点燃或点火) 混合气的其余部分。 ——局部加热。 Forced ignition
Spark ignition
Local initiation of a flame that will propagate.
自燃和点燃过程统称之为着火过程 。
第三章 着火的理论基础
研究不同着火方式的着火机理。 着火方式与机理 着火过程及方式 着火温度 热自燃过程分析 着火温度求解 着火的热自燃理论 谢苗诺夫公式 热自燃界限 热自燃的延迟期 链反应速度 链反应的发展过程 着火的链式反应理论 链反应的延迟期 烃类-空气混合物着火(自燃)特性 强迫着火过程 常用点火方法 强迫着火 电火花点火 点火的可燃界限
q1与q2 相离:
q1始终大于q2,一定能引起可燃混合气的着火。所以,
这种工况是不稳定的。
q1与q2 相切:
B点是临界状态,也是不 稳定的。只要环境介质温 度略高于T0,则q1和q2就 没有交点了,必然导致反 应混合气的着火。
图中 B点为着火临界点 Tb为着火温度 T0为自燃温度 T0~Tb之间的时间为着火 感应期
影响着火的因素
增加放热量q1
增加燃料浓度 增加燃料压力
增加燃料发热量
增加燃料活性
放热率曲线左移,在相同 温度下,燃料放热量增加, 着火温度降低,着火温度 E v q w Q V k n e x p V Q 降低,着火提前。 1 n 0 T R
可用着火的临界条件来确定活化能。
四、热自燃界限
log
P
T 0
燃烧知识点总结大全
燃烧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时,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出热能的过程。
燃烧通常伴随着火焰、烟雾和熔化现象,是一种放热反应。
在自然界中,燃烧是生物生长和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产生的主要能源。
二、燃烧的基本过程燃烧的基本过程包括点火、燃烧和熄灭三个阶段。
1. 点火阶段:在点火条件下,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接触后,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热能。
点火条件通常包括点火源、可燃物质和氧气三个要素。
2. 燃烧阶段:在点火后,可燃物质与氧气继续反应,并持续释放热能和光能。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逐渐燃尽,氧气逐渐减少,热能和光能持续释放。
3. 熄灭阶段:当可燃物质燃尽或氧气耗尽时,燃烧过程结束,热能和光能不再释放。
熄灭通常伴随着烟雾和灰烬的产生,是燃烧过程的结束阶段。
三、燃烧的热力学原理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其热力学原理主要包括燃烧热、燃烧温度和燃烧速率三个方面。
1. 燃烧热: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能。
燃烧热是衡量燃料能量含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参考。
2. 燃烧温度:燃烧温度是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焰温度。
燃烧温度取决于燃料的燃烧热和氧化剂的供应量,也受到燃料种类、点火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3. 燃烧速率:燃烧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燃料燃烧的速度。
燃烧速率受到燃烧热、燃烧温度和氧化剂供应量的影响,也取决于燃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燃烧产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产物包括热能、光能、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等:1. 热能: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能量形式,可用于供暖、烹饪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2. 光能: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是火焰和火光的来源,也是照明和信号传输的重要能源。
3. 二氧化碳: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气体产物,是地球上重要的温室气体,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4. 水蒸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气体产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也是降水和云雾的来源。
燃烧的基本原理
燃烧的基本原理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过程,产生火焰、热、光等现象。
燃烧基本原理是基于氧气和燃料之间的化学反应。
燃料通常是有机物,如木材、煤炭、石油等,它们由碳和氢等元素组成。
当燃料与氧气接触并达到一定温度时,燃料中的碳和氢会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燃烧反应的基本方程式如下:
燃料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热 energy
例如,当木材燃烧时,木材中的碳和氢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释放出的热能使周围物质温度升高,最终形成火焰。
燃烧所需的三个要素是氧气、可燃物和足够的热量。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发生燃烧。
当燃料接触到氧气后,通过加入足够的热量(点火源),燃料开始燃烧,此过程称为点火。
一旦燃烧点燃,可以自行进行,燃料会持续地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和热量。
总之,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通过燃料和氧气的氧化反应来释放能量。
这是一个自持续的反应,只要有足够的燃料和氧气,并提供适当的热量,它就会持续进行下去。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1解析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1解析
首先是引燃阶段。
燃料的引燃是指应用一定的热源使燃料发生点燃的过程。
在燃料表面形成的点燃区域发生燃烧,然后由点火区向燃料内部传导。
其次是燃烧阶段。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表面所形成的点燃区域不断向内部传导,燃烧区域随之扩大。
燃料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热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同时,燃料中的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气体。
这些气体形成了火焰。
最后是燃尽阶段。
燃烧过程一般分为爆发燃烧和闲置燃烧两个阶段。
在燃烧初始阶段,燃烧反应较慢,只有少量的可燃气体被释放出来。
随着燃料表面的可燃物质逐渐燃烧完毕,火焰会逐渐减小,直至熄灭。
在这个过程中,燃烧的产物会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物质一起排放到大气中。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燃烧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燃烧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较高的温度有助于增加燃烧速度。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也是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之一,较高的氧气浓度有助于加快燃烧速度。
此外,燃料的物理结构也会影响燃烧速度,燃料越细、越分散,燃烧速度越快。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放控制措施,如使用高效燃烧设备、加强排烟处理等。
总之,固体燃料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和掌握燃烧过程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提高固体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燃烧基本原理
31
32
33
全自动开口闪点测定仪
34
全自动闭口闪点测定仪
35
• 开杯闪点:适用于闪点较高的可燃液体
• 闭杯闪点:适用于闪点较低,常温下能
闪燃的液体
• 同一种液体的开杯闪点要高于闭杯闪点。
• 闪点随水溶液浓度的下降而升高——用
水灭火的原理之一。
• ⑴可燃气体:(乙炔)
2C2H2+5O2点燃 4CO2+2H2O+Q
• ⑵ 可燃液体:受热 蒸发 蒸气氧化分解
• 燃烧乙醇
受热蒸发
• (C2H5OH)液
(C2H5OH)蒸气
+3O2=2CO2+3H2O+Q
可燃气体的燃烧形式
• 当可燃气体流入大气中时,在可燃性气 体与助燃性气体的接触面上所发生的燃烧 叫扩散燃烧。 •当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预先混合成一 定浓度范围内的混合气体,然后遇到点火 源而产生的燃烧叫预混燃烧(动力燃烧)。
– 1.燃烧性气体的理化特性
• 1)化学活泼性 • 2)比重
– 2.燃烧性液体的理化特性
• 1)液体的燃烧速度 • 2)燃烧性液体的分类
47
3.4 燃烧特性
燃烧速度
1、 气体燃烧速度:火焰的传播速度。
影响因素: (1) 气体的组成和结构,单一组分大于复杂气体 (2) 可燃气体含量, (3) 初温, (4) 燃烧形式,动力燃烧大于扩散燃烧 (5) 管道直径,管径增大,速度提高,达到一极限值 (6) 压力和流动状态。
•特点:不需要外来热量,因而火灾危险性更大。
40
• 油脂自燃:
• 原理:不饱和脂肪酸自由能较高,室温下能在
第二章 燃气燃烧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火焰传播浓度极限
火焰传播浓度极限
在燃气-空气(或氧气)混合物中,只有当燃气与空气的比例在一定 极限范围之内时,火焰才有可能传播。
1、若混合比例超过极限范围,即当混合物中燃气浓度过高或过低 时,由于可燃混合物的发热能力降低,氧化反应的生成热不足以 把未燃混合物加热到着火温度,火焰就会失去传播能力而造成燃 烧过程的中断。
湍流火焰传播
层流火焰和湍流火焰的不同
层流火焰
湍流火焰
外观清晰,火焰层薄
外观模糊,火焰层厚
长度较长
长度较短
火焰稳定,表面光滑
火焰抖动,呈毛刷状
燃烧时较安静
燃烧时有噪声
流动面积小,粘度系数大 流动面积大,粘度系数小
湍流火焰传播
特点:
• 湍流使火焰面变弯曲,
层 流
湍 流
增大反应面积
火
火
• 湍流加剧了热和活性
化中心浓度增加的数量大于其销毁的数量,这个过程就称为 不稳定的氧化反应过程。
5、着火: 由稳定的氧化反应转变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应而引起燃烧的
一瞬间,称为着火。
着火
支链着火:
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活化中心浓度迅速增加而引起反应加速从而 使反应由稳定的氧化反应转变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应的过程,称为
支链着火。
图2-29 火焰传播浓度极限测定装置
1-发火花间隙;2-底板;3-水银槽;4-压力计
影响火焰传播浓度极限的因素
各种因素对火焰传播浓度极限的影响如下: 1.燃气在纯氧中着火燃烧时,火焰传播浓度极限范围将扩大。 2.提高燃气-空气混合物温度,会使反应速度加快,火焰温度
上升,从而使火焰传播浓度极限范围扩大。 3.提高燃气-空气混合物的压力,其分子间距缩小,火焰传播
工程热力学-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h4 h3 - hT (h3 - h4s )
实际循环的内部净功:
w' net
=
wT'
-
w
' c
=
hT (h3 -
h4s ) -
1 hc ,s
(h2s
-
h1 )
实际循环的吸热量:
q1' = h3 -
h2 = h3 -
h1 -
1 hc ,s
(h2s
-
h1 )
实际循环的内部热效率:
hi
=
w' net q1'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燃烧室火焰筒
c) ,i 但有极值 提高循环最高温度和提高增压比。
9–8 提高燃气轮机装置热效率的热力学措施
一、回热 利用排气的热量来加热压缩后的空气
T
3
若使T4 如果T4>T2
p4 不可能
预热空气,回热
2
4
1 s
T4 在500oC以上
极限情况下: 压缩后的空气加热 T5 T4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1-2:绝热压缩过程;2-3:定容吸热过程; 3-4:定压吸热过程;4-5:绝热膨胀过程; 5-1:定容放热过程;
图9-2 定压燃烧柴油机示功图
边燃烧边膨胀: 压力保持不变 定压吸热过程
图9-3 定容燃烧汽油机示功图
定容吸热过程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e) 汽油机压缩的是燃料和 空气混合物,因此压比大 多在5~12;而柴油机压缩 的仅空气,因此压比可达 14~20
9-4 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一、压缩比相同、吸热量相同时的比较 压缩比相同,1-2重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第一部分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成分的关系
A
C
S
N
O
H
M
元素分析
A
FC
V
M
工业分析
煤的组成及分析方法
内部水分
外部水分
将样品放在氧化镁和无水碳酸钠的混合物上加热,使硫化物转变为硫酸盐,再以重量法测定硫酸钡沉淀而测得。
硫
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煤中的氮转化为氨,继而用碱吸收,最后用酸滴定。
氮
是通过燃烧后分析尾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分的生成量而测定。
氧
一般不参加燃烧,但在高温燃烧区会被氧化为NOx,成为大气污染物,煤中氮的含量0.5%—2%
氮
煤的另一种主要可燃元素。
氢
煤的主要可燃元素之一。煤的煤化程度越高,含碳量越大。
碳
分析测定方法
煤矿的组成
项目
2.煤的分析
√工业分析( proximate analysis ) 测定煤中水分M、挥发分V、灰分A和固定碳FC四项的含量。估测硫含量和热量,是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 √元素分析( ultimate analysis ) 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碳、氢、氮、硫和氧五种元素的含量。
项目
煤中硫的形态
煤中硫的形态
a.硫化铁硫:是主要的含硫成分,常见形态是黄铁矿硫。 黄铁矿:硬度 6—6.5 , 比重 4.7—5.2本无磁性,但在强磁场感应下能转变为顺磁性物,吸收微波能力较强,据此,可把其从煤中脱除。 b. 硫酸盐硫: 硫酸盐硫在燃烧时不参加燃烧,留在灰渣里,是灰分的一部分,其它形态的硫能燃烧放出热量。通常所说的SOx污染物只包括有机硫、硫化物,不包括MeSO4。 c.有机硫:以各种官能团形式存在。如噻吩、芳香基硫化物、硫醇等。不易用重力分选的方法除去,需采用化学方法脱硫。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3)补燃期。从最高燃烧压力点(图1-1中点3)开始到燃料基本上 燃烧完全为止称为补燃期(图1-1中第Ⅲ阶段)。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图1-1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展开示功图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二)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1. 爆震燃烧
爆震燃烧简称爆燃。汽油机在燃烧过程中,火焰前锋以正常的传播 速度向前推进,使得火焰前方未燃的混合气(末端混合气)受到已燃混合气 强烈的压缩和热辐射作用,加速其先期反应,并放出部分热量,使本身 的温度急剧升高。如果火焰前锋及时到达将其引燃,直到燃烧完为止, 属正常燃烧。如果在火焰前锋未到达前,末端混合气温度达到了自燃温 度,则在其内部最适宜发火的部位产生一个或数个新的火焰中心,引发 爆炸式的燃烧反应,发出尖锐的金属敲击声,这种现象称爆燃。
2. 表面点火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在汽油机中,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 烧室炽热表面(如过热的火花塞绝缘体和电极、 排气门、炽热的积炭等)点燃混合气而引起的不 正常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点火。表面点火出现 时,会使发动机运转不平稳并发生沉闷的敲击 声,容易使发动机过热,有效功率下降,甚至 在压缩过程末期的高温高压下使机件损坏。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一)汽油机的正常燃烧过程
(1)着火延迟期。从火花塞跳火(图1-1中点1)开始到形成火焰中 心(图1-1中点2)为止这段时间,称为着火延迟期(图1-1中出现最高压 力(图1-1中点3)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急燃期(图1-1中第Ⅱ阶段)。
二次燃烧炉原理
二次燃烧炉原理一、引言二次燃烧炉是一种高效能的燃烧设备,能够充分利用废气中的热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二次燃烧炉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二、二次燃烧炉原理二次燃烧炉是在一次燃烧后,将未完全燃烧的废气再次引入燃烧区域进行燃烧的设备。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废气重新加热到可燃点以上,使其重新燃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工作过程1. 一次燃烧:在燃烧炉的燃烧区域,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产生燃烧反应,释放出热能和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这是燃烧炉的第一阶段。
2. 废气产生:在一次燃烧过程中,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或燃烧条件不理想,会产生一些未燃尽的废气。
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热能和污染物。
3. 二次燃烧:未燃尽的废气被引入二次燃烧炉,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与新鲜的空气再次混合并点燃。
这里的关键是要将废气加热到可燃点以上,才能重新燃烧。
二次燃烧过程中,废气中的热能被释放出来,同时污染物也被进一步氧化分解,减少了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4. 热能回收:在二次燃烧后,释放出的热能可以被回收利用。
常见的回收方式包括热水或蒸汽产生、加热工艺介质等。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四、二次燃烧炉的优势1. 高效能:通过将废气再次燃烧,使得燃烧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 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次燃烧炉能够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减少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尤其是对于一些高污染物排放的工业生产过程,二次燃烧炉能够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
3. 节约能源:通过回收二次燃烧后释放的热能,可以再次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节约。
4. 降低生产成本:由于二次燃烧炉具有高效能和能源节约的特点,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和废气处理的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应用领域二次燃烧炉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生产:二次燃烧炉在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中广泛应用,能够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
燃烧过程解析
燃烧过程解析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来产生能量,驱动机械设备以及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通过燃烧过程,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本文将对燃烧过程进行详细解析。
一、燃烧反应的类型燃烧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类型。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充分接触时所发生的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而不完全燃烧则是指由于氧气不足或反应温度不够高等原因,燃料无法充分氧化,产生的气体中可能还含有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二、燃烧反应的条件燃烧反应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包括燃料、氧气和适当的反应温度。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木材、石油和天然气等。
氧气可以来自大气中的空气或者供氧装置。
反应温度决定着反应的速率和燃烧产物的种类。
三、燃烧过程的步骤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引燃、燃烧和燃烧产物处理。
1. 引燃引燃是指在燃料和氧气相遇之后,通过加热或点燃等方式使其开始反应。
在点燃燃料时,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将其点燃,例如使用火柴或打火机。
2. 燃烧燃烧是指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通过燃料分子与氧气分子之间的碰撞和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这是由于化学键断裂时释放出的能量。
3. 燃烧产物处理燃烧产物处理是指对燃烧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等物质进行处理。
对于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一般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而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一氧化碳需要经过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四、燃烧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燃烧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使用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来加热水和空气,供应家庭的暖气和炉具。
火车、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也依赖于燃烧过程来提供动力。
此外,燃烧过程还被用于发电厂中的热能转换和工业生产中的高温加热等领域。
五、燃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尽管燃烧过程带来了便利和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简述物质燃烧的过程
简述物质燃烧的过程物质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无论是炉火炎炎的篝火,还是我们身边的燃气灶,都是物质燃烧的例子。
那么,什么是物质燃烧?它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本文将通过分析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来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即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产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氧气作为一种氧化剂,参与了反应,而物质则是燃料。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被氧气氧化,放出能量,产生燃烧产物,通常是二氧化碳和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物质燃烧的过程。
一般来说,物质燃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阶段、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
引燃阶段是物质开始燃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激发物质分子间的反应。
一旦能量达到一定程度,燃料分子就会发生活跃,产生自由基或激发态分子。
这些活跃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与氧气分子发生反应,进而引发整个燃烧过程。
然后是燃烧阶段,也是燃烧的主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燃料分子与氧气分子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这种反应是自由基链式反应,其中自由基是反应的中间体。
自由基通过与其他分子碰撞,引发更多的反应,并释放出更多的自由基。
这种连锁反应会持续进行下去,直到燃料被完全氧化或者燃料用尽。
最后是熄灭阶段,也就是燃烧过程的结束阶段。
在这个阶段,燃料已经用尽或者燃料与氧气的接触不足,燃烧反应停止。
此时,燃烧产物中的热能开始散失,温度逐渐降低。
如果燃烧产物中还有未完全燃烧的物质,会产生烟雾或异味。
物质燃烧的过程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燃料的种类、氧气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燃烧的速度和产物的种类。
此外,不同的燃料也会产生不同的燃烧产物。
例如,木材的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煤炭的燃烧产物还包括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
总结起来,物质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过燃料与氧气的反应产生热能和燃烧产物。
燃烧过程可以分为引燃阶段、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
热值公式文档
热值公式1. 简介热值是指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热量。
它是评价燃料能量含量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能量来衡量。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热值,因此热值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不同燃料的能量含量。
2. 热值公式的基本原理热值公式基于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热量,可以通过测量燃料的燃烧产物和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热值。
3. 热值公式的常用单位热值通常以焦耳(J)或千焦(kJ)来表示,有时也会使用卡路里(cal)和千卡(kcal)作为单位。
在国际标准中,常使用千焦(kJ/kg)作为燃料的热值单位。
4. 燃料的热值计算公式燃料的热值计算公式根据其化学成分和能量变化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燃料的热值计算公式:4.1. 热值公式:化学燃料对于化学燃料,热值可以根据其元素的反应焓变来计算。
一般而言,燃料主要由碳、氢和氧化物组成,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C*H*HVc + (H/4 - O/8)*H2*HVo其中,Q为燃料的热值(J/kg),C为碳的质量分数,H为氢的质量分数,O 为氧的质量分数,HVc为碳的燃烧热(J/g),H2为氢的摩尔质量,HVo为氨氧化合物的燃烧热(J/g)。
4.2. 热值公式:煤炭对于煤炭,热值计算公式则略有不同。
煤炭的热值可以根据其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来计算,公式如下:Q = FC*HVC + VC*HX - (VM/100)*(HVMV + HCV)其中,Q为煤炭的热值(kJ/kg),FC为固定碳的质量分数,HVC为固定碳的燃烧热(kJ/kg),VC为挥发分的质量分数,HX为挥发分的低位热(kJ/kg),VM为煤炭的灰分质量百分比,HVMV为灰分的燃烧热(kJ/kg),HCV为灰分的燃烧热減损(kJ/kg)。
4.3. 热值公式:天然气对于天然气,热值可以根据其组分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来计算。
以下是天然气的热值公式:Q = MCH4*HHVCH4 + MC2H6*HHVC2H6 + MC3H8*HHVC3H8 + MCO2*HHVCO2 + MN2* HHVN2 + MO2*HHVO2其中,Q为天然气的热值(kJ/m³),MCH4、MC2H6、MC3H8、MCO2、MN2和MO2分别为甲烷、乙烷、丙烷、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的摩尔百分比,HHVCH4、HHVC2H6、HHVC3H8、HHVCO2、HHVN2和HHVO2分别为各组分的高位热(k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 见 燃 料 的 空 气 量
一般煤的空气量: 一般煤的空气量: Va0 = 4~7m2/kg
7.5~8.5 无烟煤 9~10 烟煤
液体燃料(燃料油): 液体燃料(燃料油): Va0 = 10~11m2/kg 煤气 煤炉: 煤炉: 4.5~5.5 高炉: 高炉: ~0.7
气体
液化气: 液化气:2.97 干: 8.84~9.01 湿: 11.4~12.1
§2-2 燃料燃烧过程
安徽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学院
1
一、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 二、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三、燃烧产生的污染量
2
1.1 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
燃烧: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 燃烧: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 快速氧化过程 光和热)的释放, 光和热 的释放,同时使燃烧的组成元素转化成为相应 的释放 的氧化物。 的氧化物。 燃料燃烧的产物: 燃料燃烧的产物: 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CO2、H2O 不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 CO2、H2O 、CO、黑烟及其他部 、 分氧化产物 当燃料中含有S和 ,则会生成SO 当燃料中含有 和N,则会生成 2和NO 燃烧温度较高时,生成NOx(热力和燃料) 燃烧温度较高时,生成 热力和燃料)
22
一、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 二、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三、燃烧产生的污染量
23
3.1 燃烧可能释放的污染物
种类: 种类:CO2、CO、 、
SOx、NOx、CH、烟、飞 、 灰、金属及其氧化物、未 金属及其氧化物、 燃烧或部分燃烧的燃料、 燃烧或部分燃烧的燃料、 N2等
温度对燃烧产物的绝
对量和相对量的影响, 对量和相对量的影响,如 图2-4: : 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对燃烧产物也有影响 对燃烧产物也有影响P 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对燃烧产物也有影响P43。
例如, 例如,煤 4~7 m3/kg,液体燃料 ,液体燃料10~11 m3/kg
9
2.1 理论空气量
【例1】计算丙醇(60)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及燃烧 计算丙醇(60) 后烟气的组成。 后烟气的组成。
8 1 8 1 C3 H 7OH + 5 + − O2 + 3.78 5 + − N 2 4 2 4 2 8 1 → 5CO2 + 4 H 2O + 3.78 5 + − N 2 4 2
3
1.2 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
空气条件 [Air]: :
空气(氧气)的存在; 空气(氧气)的存在; 适当的空气量:空气量少,燃烧不充分; 适当的空气量:空气量少,燃烧不充分;空气量 过大,会降低炉温,增加热损失 过大,会降低炉温,
系在氧存在的条件 下,可燃介质开始 燃烧所必须达到的 最低温度
温度条件[Temperature]: : 温度条件
5
一、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 二、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三、燃烧产生的污染量
6
2.1 理论空气量
定义: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 定义: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 反应方程式 的空气量 表示: 表示:Va0,m3/kg 求解方法: 求解方法:可根据燃烧方程式计算求得或经验公式 求解过程: 求解过程: 建立燃烧化学方程式,通常假定: 建立燃烧化学方程式,通常假定: 1) 空气仅由氮和氧组成,其体积比为VN/VO= 79.1/ 空气仅由氮和氧组成,其体积比为 / 20.9=3.78(3.76)(摩尔比,体积比); ( )(摩尔比 )(摩尔比,体积比); 2) 燃料中的固定态氧可用于燃烧; 燃料中的固定态氧可用于燃烧; 固定态氧可用于燃烧
8
2.1 理论空气量
燃料( 燃料(CxHySzOw)重量 : 12x+1.008y+32z+16w 理论空气量: 理论空气量:
y w + z − x + × (3.78 + 1) × 22.4 4 2 0 Va = (m3 / kg) (12x + 1.008y + 32z + 16w)
0 a
Q 液体燃料:V = 0.85 × +2 4187
0 a
气体燃料: Q Q1 ≤ 1256 KJ / m − − − V = 0.875 × 4187 Q 2 0 Q1 > 1256 KJ / m − − − Va = 1.07 × − 0.25 4187
2 0 a
18
2.1 理论空气量
3.6~6.0 褐煤
C3 H 7OH + 6.5O2 + 3.78 × 6.5 N 2 → 5CO2 + 4 H 2O + 3.78 × 6.5 N 2
10
2.1 理论空气量
C3 H 7OH + 6.5O2 + 3.78 × 6.5 N 2 → 5CO2 + 4 H 2O + 3.78 × 6.5 N 2
6.5(3.78 + 1) × 22.4 3 理论空气量: 理论空气量: = = 11.6m / kg 60
烟气组成: 烟气组成:
5 5 CO2 = = = 15% 5 + 4 + 3.78 × 6.5 33.57
4 4 H 2O = = = 12% 5 + 4 + 3.78 × 6.5 33.57
11
2.1 理论空气量
【例2】见课本p40例2-2 】见课本 例
12
2.1 理论空气量
作业2-1 :已知重油的元素分析如下: 已知重油的元素分析如下: 作业 C 85.5%; 11.3%;O 2.0%; 0.2%;S 1.0%;; %;H %;N %; ; %; ; %;; 试计算燃油1kg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试计算燃油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C 855
24
一、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 二、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三、燃烧产生的污染量 四、燃烧中的热化学
13
2.1 理论空气量
作业2-4 :某锅炉燃用煤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如下: 作业 某锅炉燃用煤气的成分 体积分数)如下: 体积分数 如下 H2S -0.2%; 2 11.3%;O2 0.2%; %;CO %;CO-28.5%;H2%; ; %; ; 13.0%; 4-0.7%;N2-52.4%;空气含湿量为 %;CH %; ; ;空气含湿量为12g/mN3 ,=1.2,试求理论空气量。 ,试求理论空气量。
21
2.3 空燃比(AF) 空燃比( )
定义: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 定义: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 求解:由燃烧方程直接求得。 求解:由燃烧方程直接求得。 例如,甲烷在理论空气量下的完全燃烧 CH4+2O2+7.56N2----->CO2+2H2O+7.56N2 100 2× × 28.966 空燃比: 空燃比 2 × 32 + 7.56 × 28 21 AF = ≈ ≈ 17.2 1×16 1×16 随着燃料中的氢的含量的减少,碳的含量的增加空燃 随着燃料中的氢的含量的减少, 比减小。 比减小。
14
2.1 理论空气量
气体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气体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由于采用体积比表示,而不常采用元素分 析。可在进行理论空气量的计算时宜采用 分别计算后相叠加。如以氢气为例:
H 2 + O2 → 2 H 2O 所需的氧气量0.5m N 3,空气量0.5 × 3.76 = 2.39 2 1
7
2.1 理论空气量
3) 燃料中的硫主要被氧化为 2; 燃料中的硫主要被氧化为SO 4) 燃料中含氮量较低,热力型NOX的生成量较小, 燃料中含氮量较低,热力型 的生成量较小, 氮量较低 在计算理论空气量时可以忽略; 燃料中氮主要被转化成氮气N 6) 燃料的化学式设为CxHySzOw 燃料的化学式设为C 由此可得燃料与空气中氧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可得燃料与空气中氧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 S O N2 113 10 20 2 元素 重量( ) 重量(g) 摩尔数( 摩尔数(mol) 需氧量(mol) ) 需氧量( ) 71.25 56.5 0.31 0.625 71.25 28.25 0.31 — —
解: 燃烧1kg重油所需要的氧气量为: 71.25 + 28.25 + 0.31 - 0.625 =99.185 (mol/kg) 则理论空气量: Va0 =(3.78+1)×99.185×22.4/1000 = 10.62 ( m3/kg)
α通常依据经验选取或在运行中的燃烧装置上进行实 通常依据经验选取或在运行中的燃烧装置上进行实 依据经验选取或在运行中的燃烧装置上 测而得 α与燃料的种类、燃烧方法、燃烧装置的构造、燃料 与燃料的种类、燃烧方法、燃烧装置的构造、 和助燃空气的接触状态以及混合难易程度等因素有关。 和助燃空气的接触状态以及混合难易程度等因素有关。 依据助燃气体与燃料的混合状态不同, 固体> 依据助燃气体与燃料的混合状态不同,有α值:固体>液 体>气体。 气体。 在实际操作条件下,为了使燃烧最经济, 在实际操作条件下,为了使燃烧最经济,应尽量在低 过剩空气系数下实现完全燃烧。 过剩空气系数下实现完全燃烧。
O2 1 Va = = [0.5 H 2 + 0.5CO + 2CH 4 + 2C2 H 4 0.21 0.21 m + (n + )Cn H m + 1.5 H 2O − O2 ] 4
0
17
2.1 理论空气量
经验公式(通过热值计算): 经验公式(通过热值计算):
Q 固体燃料:V = 1.01× + 0.5 4187
Va α = 0 Va
通常α>1,α值的大小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型 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部分炉型的空气过剩系数见课 本P41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