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习题 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

四专制时代后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能够用拔河来形容。

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索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 , 在这类博弈中二者的权利达到了均衡。

以下皇帝完全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 秦始皇B. 唐太宗C. 宋太祖D.明太祖分析 :D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索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 在这类博弈中, 二者的权利达到了均衡 , 说明丞相对皇权形成了必定程度的限制, 可是这类均衡最后被明太祖经过取销丞相制度而打破 , 应选 D。

2.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 , 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 送工部、户部履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 , 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 秦代B. 汉朝C. 唐朝D. 明朝分析 :D资猜中的内阁出现于明朝期间,D 项正确。

3.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 , 他们充任皇帝个人顾问 , 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个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秦代御史医生B.汉朝丞相C. 唐朝六部尚书D. 明朝内阁大学士分析 :D明朝内阁一直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议机构, 不过为皇帝供给顾问的内侍机构。

依据题干中的“个人顾问”可知 D 项切合题意。

A、 B、 C 三项职权范围明确 , 故均不切合题意。

4.(2019 ·浙江嘉兴期末) 明成祖时 , “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 , 学士鲜所参决自是内阁权日重 , 遂赫然为真宰相, 压制六卿矣。

然内阁之拟票, 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 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于是朝廷之纪纲, 贤士医生之进退, 悉颠倒于其手。

”这说明内阁()A. 设置的目的为防备六部专权B. 自建立起即为法定决议机构C. 只做顾问无权接触军国大事D. 地位变化取决于君权的需求分析 :D君主依靠内阁则内阁权重, 依靠内监则宦官权重, 应选 D项 ; 内阁设置的目的是加强皇权 , 清除 A 项 ; 内阁不是法定的决议机构, 清除 B 项 ; 内阁能够接触军国大事, 清除 C 项。

高中历史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一练人民版历史必修1

高中历史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一练人民版历史必修1

专题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 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B. 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C. 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D. 办事效率较高,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其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3.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利更加强。

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①西周分封制②西汉“中朝”的建立③明朝的内阁制④清初建立军机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军机处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军机处最初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②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决策机构③军机处有严格的办事效率要求④军机处在清朝灭亡前夕被撤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 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写道:“皇帝极想成为他的帝国及其臣民的主人,国家如此之大,省份又如此之多,因此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巡抚、总督和法官不准处死任何人。

”材料主要反映了A.元朝统治的疆域十分辽阔 B.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明朝皇帝和官员依法办事 D.清朝皇权专制的进一步加强6.说明太祖曾写诗一首来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单选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单选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含答案

单选题: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基础巩固1.“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2.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

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种做法()A.整顿吏治,维护纲纪B.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C.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D.窃取皇权,侵犯六部权力3.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

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4.(2015•安庆模拟)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

此设置()①强化了君主专制②提高了行政效率③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④保障了决策机密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2015•湖北名校联考)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

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6.(2015•福州质检)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材料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材料题: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含答案

材料题: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

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

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

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材料二自秦始置丞相……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政治制度建设上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对丞相制度的看法。

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参考答案1.解析:第(1)问第一、二小问,依据朱元璋“丞相……多有小人……病及于国君”与黄宗羲“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等信息概括。

第(2)问,应结合近代的相关史实回答。

答案:(1)朱元璋:①看法: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

②原因:因为他认为容易出现丞相专权,威胁君主专制权力。

黄宗羲:①看法:明朝废除丞相导致政治的黑暗。

级高中历史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课练 人民版必修1

级高中历史 1.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课练 人民版必修1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基础训练1.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丞相不再对皇权构成威胁()A.汉朝 B.唐朝 C.秦朝 D.明朝2.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过去的丞相大多昏庸无能,败坏风气C.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3.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

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4.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机构了。

对此评说正确的是()A.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又“借尸还魂”B.张居正擅自专权,加重明朝政治腐败C.明朝中期,六部变成内阁下属机构D.内阁设置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5.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6.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7.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中央机构的精简8.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9.清代统治者能够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①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②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③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④对少数民族大事集权,小事放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它()A.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B.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C.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盛行D.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二、能力提升1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带旅游团到北京故宫博物馆参观,走到下图(军机处外景)处时你如何向游客进行解说?要求:依据史实,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解说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练习题1、明初废丞相后,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即使他“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政事处理完毕。

因此明成祖时设立()A.尚书令B.枢密使C.内阁D.军机处【解析】选C2.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多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D.雍正帝在位时期【解析】选D。

注意“军机大臣”这一信息,联系雍正时期设立的军机处可知D正确。

3、“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材料中的“府”指的是()A.军机处B.内阁C.唐中书省D.宋提点刑狱司【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雍乾后百八十年…,,…”可知此项机构是清朝雍正时期的,故A正确;内阁是明朝时期设立,在雍正时期以后权力被架空,故B错误;唐朝的中书省在明朝时即被裁撤,故C错误;宋提点刑狱司是掌管刑狱之事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和检察官,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错误。

4.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解析】选C。

内阁和军机处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虽都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也不直接管辖其他机构。

5、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专用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①始终没有实权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③最初是临时机构④始终由高官任职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解析】选B。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汉朝中朝掌握决第大赵;“始终由高官任职”不符合内阁起初由品愁较低的官员担任的史实。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6.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其中“改土归流”是指()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统治【解析】选D。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1.4 同步练习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1.4 同步练习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同步练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丞相制度的废除①概况: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

②影响:达到的目的,但导致的弊端。

2.内阁制度的形成①概况:设立,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机构。

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_____ 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②地位: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始终没有取得_______的地位,不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而且后来受到司礼监。

3.军机处(1)军机处的设立①目的: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机构,最先是协办军务,后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

②特点: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办事,使得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手中,_____________制度进一步加强;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外界干扰少,较高,但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

(2)密折制的推行: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的控制。

4.明清边疆政策:明代,在西南地区废除遗留的,由中央改派统治,清代年间,大规模实行“”。

另外清朝中央设置,管理、、事务。

加强了对和____的控制,奠定了。

重点难点探究: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包括哪些方面?(一)基础达标:1.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永乐初年,选翰林院讲读、编撰等入阁,参与机务,称内阁,无官署。

由此可见明朝的内阁A. 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B. 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与宰相无二C. 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D. 内阁可以制约皇权2.下列各项对下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A. 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B.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C.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D.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3.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B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解析】明朝废丞相是由于统治者加强皇权的需要,而不是丞相制度一无是处,丞相制度在设立之初便起到牵制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等很好的作用,故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2.(2017·山西联考)《剑桥中国明代史》指出:胡惟庸的权力不断膨胀,这促使御史韩宜可在御前当面攻击胡惟庸及其盟友。

告发胡惟庸等人不忠于皇上,僭越皇权。

材料反映的是( A )A.相权与皇权的矛盾B.明初社会矛盾的激化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宰相废除的根本原因【解析】依据材料“告发胡惟庸等人不忠于皇上,僭越皇权”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 项正确;题干并没有涉及社会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君主专制的问题,故排除C 项;宰相废除的根本原因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排除D项。

3.(2017·湖南六校联盟)“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

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

”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 D )A.枢密院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

“南书房”是清代官署名,A、B两项时间不符,排除;由“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可知该机构成员是由皇帝的亲信组成,应是军机处,故选D项,排除C项。

4.(2017新课标Ⅱ·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后作业人民版必修1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内阁制度的形成1、2 4军机处 3 5综合 6一、选择题1.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中,最独特的措施是( )①基本沿用三省六部制②改革中央机构,使各机构互相抗衡,不能彼此相压③废丞相,皇权、相权合二为一④中央承元制设中书省A.①②③④B.②③C.③D.①④解析:C 注意题干中的“最”字,削弱、分散相权的趋势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发展到明代明太祖直接废除丞相,皇帝亲掌六部,从而使皇权与相权合二为一,彻底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2.“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解析:C 阁臣、票拟,这都是与内阁相关的词语。

内阁制正式形成于明朝明成祖时期。

3.如图是北京故宫内的一处建筑,该机构的设置最主要是为了适应( )A.国家统一的需要B.政令统一的需要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解析:D 军机处的设置是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它的设置适应了当时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4.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地反映出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 )解析:B 皇权与相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矛盾,最后以宰相的废除而告终。

5.(2012台州期末)下列历史记载最能体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意图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D.“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解析:C 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统治,“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最能体现这一意图。

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清朝皇权日益强化。

其主要表现是A.设立三省六部B.废除丞相C.设立军机处 D.设立内阁2.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常与短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

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A.通判B.枢密使C.三司使D.转运使3.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

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

该机构是A.军机处 B.内阁 C.参议院 D.中朝4.图1 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明代5.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增加税收B. 恩泽贵族C. 实现民族融合D. 削弱王国势力6.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地位的上升D.军机处的设立7.《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扪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8.《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D.文化专制的扩展9.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0.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11.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

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专题 1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专题 1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宣宗时期,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这说明明朝()A. 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政务流程B. 内阁的权力逐渐下降C. 皇权下的官僚体制日渐科学D. 司礼监地位超越内阁2.清朝军机大臣的职责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以下关于军机大臣的表述错误的是()A. 军机大臣的职责表明皇权的强化B. 军机大臣实质是皇帝的机要秘书C. 军机大臣承旨办理机务出纳皇命D. 军机大臣从此无权参与军国大政3.史书记载,明朝多昏君、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现象此起彼伏,然而从长远看来,明王朝在高层皇权混乱的状态下,国家依然延续了数百年,其主要原因是()A. 明朝废除丞相之后高层政治的权力清流B. 国家系列制度存在惯性C. 理学为士大夫集团建立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秩序D. 自然经济为封建政权提供坚实物质基础4.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后, 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

这反映出()A. 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B. 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C. 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D. 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5.明代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给事中4至10人不等。

六科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

当时规定,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制敕,给事中要对之进行复核,看其中有无不妥之处。

如有发现,可以封还并奏报。

据此判断,明代六科给事中类似于()A. 秦汉时期的九卿B. 隔唐的门下省C. 宋初的中书门下D. 清朝的军机处6.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下列选项分别体现这两种模式的是()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D. 明朝设置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的统治术》中写道“在这新的统治机构下,六部府院直接隶属于皇帝,皇帝不但是帝国的首领,而且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的执行人,历史上的君权和相权到此合一了,皇帝兼理宰相职务,皇权由之达于极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习题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李白的诗《远别离》中有这样的句子:“君失臣兮龙变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为防止“鼠变虎”,明太祖( )A.实行分封制 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内阁 D.设立军机处【解析】明太祖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专制,废丞相、权分六部。

故选B。

【答案】 B2.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

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内阁制。

由材料中“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等信息可知,在明代,内阁成员往往会与文官阶层利益一致,往往不会因考虑皇帝的意志而得罪大臣。

这种害怕得罪人的心理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故选A项。

内阁的设立并未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排除B项;内阁并非丞相,设立内阁并不能消除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 A3.明朝初年,在中央机构的设置问题上曾经进行了自秦汉以来的一次颠覆性的改革,那就是废除了丞相一职。

当时的办事机构“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A.直接向皇帝负责 B.受命于殿阁大学士C.隶属于军机大臣 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解析】在丞相废除之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完全听命于皇帝。

【答案】 A4.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部)之职掌,终以取祸。

”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 )A.明代阁臣是位高权重的丞相B.明代阁臣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明代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阁臣是明代祸乱的根源【解析】从材料信息“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可知,阁臣是皇帝的助手,故B 项正确;由“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可知,阁臣权力不大,即使有个别位高权重者、剥夺六部职权者,也最终遭杀身之祸,故A、C项错误;D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 B5.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解析】图示显示的是皇权的不断强化,而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分散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所以A项说法错误。

【答案】 A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宰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解析】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之后,设内阁,清朝自雍正帝始设军机处,都无宰相。

【答案】 B7.《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有效信息“内阁首辅张居正”。

读材料可知,张居正生前无比辉煌,但死后却被诏告天下成为历史罪人,故反映了A项说法正确。

B、C、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 A8A.清朝 B.明朝C.宋朝 D.元朝【解析】本题关键是寻找突破口,最容易的方法是从疆域版图入手。

清朝康乾时期,近代中国的版图基础基本奠定。

【答案】 A9.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思考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解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所以A项正确。

B项符合史实。

C项正确,唐朝三省六部制体现了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

D项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答案】 D10.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削弱了内阁的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从设军机处导致“有庸臣”、“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来看,①②符合题意。

③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它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而非扩大了统治基础。

故排除含③或④的选项。

【答案】 A1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中央机构演变的共同影响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答案】 A12.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看,对清代的边疆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是清朝贵族对边疆地区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深化B.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值得肯定C.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破坏了民族团结,不利于民族融合D.“改土归流”破坏了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性,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解析】要站在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高度评价清代的边疆政策,不能一看到清政府就否定其一切活动。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如何评价材料一中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2)明清是封建社会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答案】(1)“上”是指秦始皇。

他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

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材料二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材料三反映了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消极影响: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自此中国的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所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君权和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

第(1)问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提取材料信息“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得出结论。

第(3)问回答内阁与军机处的性质和权限即可。

【答案】(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中朝”,剥夺丞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院等分割相权。

共同点: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丞相权大会危及君主统治。

(3)没有实质意义。

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