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复习课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与思考靖师附小高效课堂推进领导小组课堂教学是教育的生命。

怎么正确地把握住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提高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什么样的,怎么才能把握住高效课堂的实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全面落实市县“高效课堂”建设规划和要求,切实帮助我校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走“轻负高效”、“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部分“三段五步”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

其核心用一句话概括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通过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1、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2、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三、教学模式理论模式研究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教学模式被界定为“构成教学系统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

浅谈高三实验复习课中的探究教学

浅谈高三实验复习课中的探究教学
外力 就是钩 码 的重力 。
在复 习完该 实验 的基 本 原 理 、 实验 步 骤 、 实
l 度与力 物体的加速I I 探究: 该实i J I 和质 验装嚣 的K l 量的关 系实I I 其他功能 { 1
验复习 l L—— }
验 注意 点 及 误 差 分 析 等 内容 之 后 , 以追 问学 可 生: 利用 这样 的实 验装 置 , 或者 在 此 实验 装 置基 础 上进 行 改 进 , 可 以进 行 其 他 什 么类 型 的实 还
关键词 : 高三 ; 实验 复 习课 ; 实验 ; 究教 学 探 中 图 分类 号 : 3 . G6 3 7 文献标识码 : A
塑 匿
文 章 编 号 :0 3 6 4 (0 9 1 ( ) 0 1 — 2 10 — 18 2 0 )2 S 一 0 7
高 三的实 验复 习往 往要 花 费 教 师大 量 的精 力, 而学生 的收效 却不显 著 。 近年来 , 验高 考题 实 的创新程度 越来越 高 , 探究 能力 的考 查也 越来 对 越突 出。 因此 , 提高实 验复 习 的效 果 , 要 仅仅 注重 传统 的实 验复 习是远远 不够 的 , 在 常规实 验 的 需
教 师 : 么怎么解 决 这个 问题 呢? 那 学生 : 与前 面 的实 验 一 样 , 以将 长 木 板 的 可 下 面是课堂 教学 简 录 : 教师: 该实验 的研究 对 象是 什么 ? 学生 : 是小 车 , 探究 小 车 的 加速 度 与小 车 即
的质量及 小车 的受力 之间 的关 系 。
学 生 : 验对 象是 小 车 , 实 即探 究 小 车 的功 和
小 车 速 度 变 化 的关 系 。
教师 : 哪些 力对 小车 做功 ? 有

化学复习课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复习课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学中同样需要独 出心裁创设情境 , 在知识 的结合点上
巧妙 设 疑 。 以激 发学 生 学 习兴趣 , 引导 学 生 自主探 究 , 化 学教 与 学 2 0 1 3年 第 9期
6 7 —

探 究教 学研 究 ・
跳 跃性 。 因此复 习课 的 主要任 务 之一 变零 为整 , 构 建 知 识 网络 . 探究 知识 的脉 络性 。 案 例二 : 乙醇发 生化 学反 应 时化学 键 的断裂 方式 『 师 ] 乙醇 发生 化学 变化 时 ,涉 及到 化学 键 的断 裂 。乙醇 分 子 中有 几种 化学 键 ?
受激 发 状 态 . 使 复 习课 堂 充 满 了生机 与 活力 . 营造 了
分体现探究精神 。 现以《 乙醇》 复习课为例对探究式教 学 复习课 的基本 策 略作一 阐述 。
二、 探 究式教 学 复 习课 的基本 策 略 1 . 以 问题 为载体 , 创 设探 究 情境 . 激发 复 习兴趣 学 习兴 趣 是 学生 想 学 、 乐 学 的基 本 情 感 , 是 创 造 力发 展 的必要 条 件 。 高 三 复习课 由于 时间 紧 、 容 量大 、
『 生] 观察 、 回忆 、 思考 , 归纳 乙醇 的物 理性 质 在此 基础 上探 究氢 键对 乙醇 物理 性质 的影 响 『 投 影 ]乙醇 和 氯 乙烷 的相对 分 子 质量 和沸 点 比
较 表
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
C H3 CH2 OH CH3 CH2 Cl
有关《 乙醇》 的教学 内容 , 虽然教材经历 了多次修 改, 但作为有机 物的典型代表 , 它一直在教 材内容 的 编订 中占据非常重要 的地位。在《 乙醇》 的复习课 中, 大多数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站在新课程 、 新 时 代背 景 下看 这样 的教 学模 式 , 显 然不 是 非 常恰 当

《探究式教学》读后感(精选5篇)

《探究式教学》读后感(精选5篇)

《探究式教学》读后感(精选5篇)《探究式教学》读后感1一.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情景,调动复习热情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高三复习课由于时间紧、容量大、任务重等特点,常规上以教师讲述结合提问的方式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也多以传授的方式教给学生,因此复习课的气氛往往是紧张、疲劳、沉重的,对于成绩不理想而努力想赶上的同学来说还多了一层焦躁。

这样的学习情绪和气氛对复习效果的影响极大。

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同样需要独出心裁创设情境,在知识的结合点上巧妙设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入到复习的氛围中。

如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先明确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补充维生素为何能防止与延缓皮肤老化吗?使学生联想到选修1中重点探究过维生素C有还原性,再结合生活实际,有不少女性买维生素C、维生素E美容,原因是人体的老化与氧化关于,还原性维生素可以延缓衰老,还你青春容颜。

尽管这只是复习知识点前明确提出的一个小问题,但却使复习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营造了轻松、活泼、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复习热情。

二.变零为整,探究知识的脉络性化学教材编写,为了教学适应学生认知规律,把概念和元素知识穿插并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不断地消化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因此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之首先是帮助学生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采取简单的知识点机械罗列、知识网包揽构建和题海战术的方法,则无益于提升学生知识的利用水平。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构建知识网络呢?引导探究、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可用于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新教材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这部分内容是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来分类,横向对比钠、铝、铁、铜的知识写法,能比较出典型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似性,同时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

但这样对每种物质并没有全面介绍,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介绍也像很不全面。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及思考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及思考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及思考摘要: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复习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中要关注学情、了解学习内容,还要设置情境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进行。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问题提出;问题驱动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96-01教育家和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科学探究是我们能够从每天的生活经验中获得重要意义的唯一可靠途径”. 探究的过程包含有创造性思维的要素,探究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的学习基于他们自己的亲身经验并发展他们的好奇与求知的天性.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探究式教学已逐渐为一线教师所接受,一线教师也积累了不少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经验,然而这些经验往往局限于新授课,高中数学复习课因其容量大、难度高、密度集中的特点,似乎不太适用于探究式教学. 笔者于曾观过一节高二文科的复习课,内容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课中的探究式教学的情景令笔者耳目一新. 以下结合课堂中的一些片段谈谈自己的感想、思考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1.教学片断再现学生回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师:这些性质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1:奇偶性和对称性的关系:奇偶性是一种特殊的对称性。

教师:请具体地说明一下。

学生1: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其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也就是原点是它的一个对称中心;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其图像关于y轴对称,y轴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同样的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类似。

教师:很好,还有吗?学生2:我发现对称性和最值、零点有联系:在正余弦函数中对称轴所在的地方就会出现最值,对称中心即为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其横坐标也就是函数的零点。

教师:很好,有了这位同学的发现我们就可以将正余弦函数的对称性和最值、零点统一起来,结合函数图象来记忆了. 那么正切函数呢?学生2:正切函数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它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是它的对称中心,除此之外点(p2+kp,0),(k□z)也是正切函数的对称中心,所以我们可以将正切函数的对称中心统一成(kp2,0)。

在数学复习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以双曲线复习为例

在数学复习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以双曲线复习为例


, 轭双 曲线 — 共


V 2
/ 2 点 2一 ) 双 ②双 曲线上一点 P4,/ ) ( 、 到两焦点的距 离之差为 6的双 曲线 、 2 >一 . M( ,2 位于渐 近线的下 方 . 曲线 为上 下开
标 准 方程 是
③过 点 A 2 / ,3 , ( ,6 / ) ( 、 一 ) 7一 \ 的双 曲线 的标 准 方程是 B
口设 曲 方为 一 = 。双 线 程 手 1 X 由 2
从而解得 a b的值。 ,
④若方程 x i + cs= 表示虚轴在y 2n J o 1 sO 0 轴上的双曲线,则 0 的
取值 范 围 是 — — 。
⑤ 焦点在 X 轴上 的双 曲线, 一条渐近线为 × 3 : 则离心率 e 一y 0 =
的解答成果 , 或是通过学生板演 , 或是 用实物投影 向全班展示 , 师生 共 同进 行 评 价 。 学生 一起 分析 解 题 过 程 中的 得 与 失 , 与 总结 提 炼 教 学 在对 口单招高三数 学第 一轮复 习教学 中 , 我从 “ 以人 为本 , 主动 思 想 方法 。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师 的 角 色 是 : 学 生 创 设 探 究 的 问题 情 教 为 发展 ” 的教学理念 出发 ,, j 复习课堂教学 设计 为探究式教学 , t - - 收到 了 境, 提供 资料 ; 引导学生多思考几条解题思路 , 累解题经验 , 积 一题多 较好的效果。 以双 曲线复 习课为例 , 现 作如下介绍 , 以供 同仁们探讨 。 变 以增加例题价值 , 培养学生 的发散 性思维 ; 与学生 的讨 论 , 参 解答 1 问 题 引 动 。 强 双 基 加 学生的疑问 ; 织学生进行评价总结。 组 加强双基 , 夯实基础是第一轮复 习的教学 目标之一。 对于基础知 例 如在 “ 曲线 ” 双 一节 的教 学 中 , 涉及 了如 下例 题 , 学 生探 究 : 供 识 的 复 习 , 由于 学 生 已经 有 了第 一 次 的 学 习经 历 ,无 论 理 解 程 度 如 例 1 ① 过点 M , 2 且 与双 曲线 一 1有公共的渐 近线的 、 c 一) 2 = 何, 总认 为 自 己知 道 。 仍 按 教 师提 问学 生 答 、 师 罗列 学 生 抄 、 师 若 教 教 双 曲线 方 程 。 归纳学生听的传统复 习教学 方法 , 不仅学 生感到乏味 , 时间花费 多, 变式一 : 焦点为( , ) O3 且与双曲线娶 一 = 有公共的渐近线的 1 而 且 学 生 收效 甚 微 。我 采 取 “ 问题 引 动 ” , 法 即在 教 学 中 , 绕 教 学 内 围 容, 设计问题链 , 引动学生主动复 习基础知识 , 掌握基本方法。 双曲线方程。变式二: 焦距为 6且与双曲线婺 一 1 = 有公共的渐近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物理复习课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式学习在物理复习课中的运用
力 。 和 独 特 的 体 验 去 阐 释 演 绎 ,去 驰 骋 思
我 们 仍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坚 守 着 讲 授 法 的 一 方 时 空 ,就 在
他 们的可持 续发展提 供基础 。
二 、设 计 课 题 ,让 学 生 在 探 究 中 学 会 对 物 理 知 识 的 运

方 法 避 免 简 单 的 重 复 , 更 重 要 的是 知 识 在 归 纳 中得 到 梳 理
和 对 比 ,知 识 得 到 了 完 善 的 升 华 。
【 学实 例 】在 复 习物 态 变化 时 ,应 用 《 的三 态变 教 水
学 生 回去 归 纳 整 理 ,在 课 堂 上 ,可 以 展 示 学 生 的作 业 ,也
方 法 很 浪 费 时 间 ,其 实 不 然 。这 种 方 式 培 养 了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的 品 质 , 培 养 了 良 好 的 学 习 方 法 , 学 生 能 自 己 查 缺 补 漏 。 事 实 证 明 , 即使 平 时 学 习较 差 的 学 生 ,如 果 在 复 习 中
程 。可 以对 发 言 进 行 补 充 ,提 出 建 议 ,也 可 以提 出 争 议 ,
也 可 以发 表 自 己独 特 的 见 解 、提 议 。有 的 老 师 会 认 为 这 种
给 学 生 听 。 一 方 面 老 师讲 得 很 累 ,另 一 方 面 学 生 从 头 听 到
学 过 的 知 识 .觉 得 什 么都 会 ,不 愿 意 认 真 听 ,而 有 些 学 生 即 便 认 真 听 ,从 头 到 尾 也 觉 得 没 重 点 。这 样 的 学 习 是 完 全 被 动 的 。但 如果 在 课 前 提 出 几 个 问题 ,列 出 复 习提 纲 ,让
水 分 ? 冰箱 内壁 的水 珠 到 哪 里 去 了 ? 写 出 探 究 报 告 。

谈一堂“生活中的数学”探究式复习课的教学体会

谈一堂“生活中的数学”探究式复习课的教学体会




图 5
图 6
3 两 根 长 度 为 l . , 2米 的 绳 子 , 端 系 在 一 旗杆上 , 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 上, 两个木 桩离 旗 杆 底 部 的距 离 相 等 吗 ?请 说 明 你 的 理 由 。
I A ●

/\ ‘ ‘
图 3 图 4
4希 腊 人 泰 利 斯 证 出 了 “ A” 个 定 理 后 , . AS 这 用 它来 推算 出海 上 的 船 与 陆 地 问 的 距 离 。如 图 ( ) 4 所 示 , 说 明 其 中的 道 理 。 请 出示 “ 注 生 活 , 注 数 学 ” 四道 题 目不 但 复 关 关 这 习了三角形的各种判 断方法 , 而且 很好地 构建 了 日 常生活问题与数学的关系 , 进一步 印证 了“ 数学来 源 于生 活 , 又反 过来 服 务 于生 活 ” 辩 证 关 系 , 时 通 的 同 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进一 步培养 了学生 热爱数 学 , 学 好 数 学 的 热 情 。作 者 不 是 就 题 论 题 , 析 一 下 题 目, 分 而 且 还 善 于 用 语 言 来 激 励 学 生 。 出 示 老 师 的 寄语 : 数学源于生活 , 又反过 来服务 于生 活。如果 你 无愧于数学 , 数学 就可 以助你 到达 胜利 的彼 岸 。 那 学 生 看 到 老 师 这 样 的 寄语 , 理 一 定 是 很 激 动 的 , 心 一 定 程 度 上会 喜欢 上数 学 。 体 会 之 二 : 学 生 学 习 方 法 上 看 , 以探 究 式 的 从 是 学习为主 , 出示 探 究 之 路 。 1 已知 : . 如图 5 AB—D 请你 添加 一个 条件 , , C,
教材 新 探

让复习课也充满探究性

让复习课也充满探究性

二、提供探索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过程。鉴于这样的认识,设计出适合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课堂学习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性学习内容的设计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倡导合作交流,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所谓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目的的过程。在复习课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通过学生在展示、汇报、交流、比较、评价、反思中展示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反复建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展示学生的才华。
一、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3、练习的设计还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封闭型练习只重视正确答案的唯一性,问题情境只涉及儿童学过的知识,因而对学生的思维没留下空间。开放型练习不是单凭数学知识本身就能获得合理、科学的解决,也不是获得一个结论、一种方法,而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已有的经验、价值与情感去获得问题的解决,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获得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课件):一位公主由于国家战败,带领几位侍卫逃亡到了黑人部落,公主请求酋长给她一块地。酋长说:“好,你们可以到海边去划一块羊皮那么大的土地。”一块羊皮那么大的地实在太小了,公主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羊皮做成了细细的羊皮条,再用羊皮条去圈地。那么羊皮条应该怎样圈,公主得到的土地面积才会最大呢?同学们的注意力被这一新颖有趣的学习方式吸引住了,思维极其活跃,想出了许许多多的方法,有的围成正方形,有的围成圆,这时,又有学生指出:“应该利用海岸线围成半圆,这样面积肯定最大!”学生个个情绪激动,纷纷举手发言。这时,教师给出羊皮条的长度,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投入紧张的计算中。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的确是利用海岸线围成半圆面积最大。教师演示课件,公主的想法和大家不谋而和,大家舒了一口气,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的“探究式”教学探微之路

我的“探究式”教学探微之路

我的“探究式”教学探微之路无锡市查桥中学陆蓉芬从教六年来我感觉教学日难,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学校教育中单一的知识“传授——接受”系统,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现象,“灌注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成了被动接受的主体。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地学习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探究式教学能很好地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主体参与的快乐,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笔者根据自己从教六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想谈谈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探究式”教学虽然不预设过程,但从探究到结论的实施过程,其实有内在指向性,若不注重探究的有效性,有时会偏离预设结果,不能取得满意效果。

一、课堂实施中不成功“探究”案例选摘案例1 “同类项”一课的设计片段复习引入:(1)任意写出三个关于字母x、y的五次单项式;(2)答案很多,能否请你归类?当时感觉一般,学生反应也很平淡,虽然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总觉得不满意。

后来与其他教师交流,才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引入;老师准备九张照片,三个宇航员(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三个运动员(姚明、刘翔、张怡宁),三个自己班内的同学,混合后让学生分类。

笔者的引入虽然关注了知识掌握效果,但却缺乏激趣功能,学生反应有些沉闷;而其他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体验,以每个学生都较关注的神州号宇航员、奥运会明星和班内的同学为背景,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并且还相机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案例2 “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一课的设计片段课始设置问题,产生障碍引入:子,点A处是一口水井,为了让大小儿子都不吃亏而且水井可以共用,王老汉可犯了难,于是请来邻居帮忙出主意.邻居甲说:我认为只要找到BC边的中点D,连接AD,沿着线段AD分.邻居乙说:只要画∠ A的平分线交对边于一点E,沿着线段AE分就行了.邻居丙说:我觉得只要过点A向对边BC作垂线段AF,沿着线段AF分就行了.问题一出学生就很疑惑,思考一会便七嘴八舌猜测,选甲、乙、丙的都有,教师趁机提出今天来学习“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构建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构建“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主体报告嘉兴市南湖中心小学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方式可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

学生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而教师选择怎样的方式教学是由其教学价值观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教学仅仅被理解为传承知识的过程,教师承担的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因此,教学普遍重视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强调“教师讲清楚、学生听明白”,接受是学生学习最为主要的方式。

在接受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以彰显,探索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被普遍忽视。

1999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分析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发现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即讲授式、问答式、探究式。

我们还发现,不少教师对讲授情有独钟,教学预设时较多思考的问题是“怎样讲,学生才能理解、接受”,这部分教师以中老年居多。

而大部分教师已经用问答代替了讲授,教学预设时较多思考的是“怎样设计问题有利于引领学生的思维”,这部分教师以中青年为主。

也有个别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但尚缺少有效的教学组织和指导策略,这些教师都是学校的优秀教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大部分教师在讲授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习惯。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们也逐渐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问答式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

但仔细剖析可以发现,问答式教学存在着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两大弊端:一,问题被嚼得过细,学生的思维缺少挑战。

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潜能缺乏信心,往往设计思维梯度很小的问题组展开教学,并以一个个子问题的解决代替核心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下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主性。

问题及问题呈现的系列都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很少获得提问和质疑的机会;问题思维空间小,答案单一,很少需要学生操作实验、合作讨论;即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碰到困难,个别优等生的回答和教师“迫不及待”的提示,同样使他们的思维失去锤炼的机会。

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方法

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方法

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探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事物,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亲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物理,在体验中感受物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的美,体会成功的愉悦。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主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物理规律,在创造和成功中学习物理思想,从而改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运用“题海战术”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误区。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实施探究式学习方法,重视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一、探究式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正确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而运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就大不一样。

首先,在思想上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甘当配角。

教师不再大篇幅的讲授,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内容时,放手学生自己去探索光的反射现象,大胆猜想光放射时会遵循什么规律,并且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验证。

然后通过大家的充分讨论,形成结论性的文字,最后教师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整堂课教师只作一点指导工作。

学生却由于是亲身体验所得的直接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所以他们对课堂内容记忆深刻,根本不用死记硬背。

上复习课时,也可以对课堂形式进行创新,以前的复习课大多是教师先把知识一一罗列,然后再做几道习题了事。

现在可以大胆抛弃以前传统的做法,尝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回忆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例如:教师只给了一个主题:“给你一杯水,你能用它来做哪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允许添加一些必要的辅助器材)。

《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

《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

《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1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平面几何计算和证明中,应用十分广泛,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解题的能力要求更高。

在学生学完“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后,我们及时组织了两节复习课,第一节课着重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二节课则采取“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认为“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既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这节课的过程描述及课后反思。

本课的设计意图: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是接受性学习的补充,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本案例力争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体现: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本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课前学生自己对比例线段的运用进行整理。

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反思、总结,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获得知识(结论)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解决问题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课后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挖掘题目资源,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察运动中的“形异实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创新,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幼稚的想法都给予热情的赞扬。

备课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学生学法的突破,上课时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在不足时补充。

三次恰到好处的电脑演示,向学生展示了电脑的省时、高效以及对数学实验的巨大帮助,推荐给他们运用电脑技术的学习研究方法。

“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思想政 治课教学 20 年第 1 08 0期
从 中接受经验教训 , 而自觉培养 自己的 自信 从 心 , 服 自卑 , 克 做一个 自信 的人” 初 四第 一课 课 ;
后主题 探究 活动 :调 查 、访 谈和 搜集 家乡 改革 “ 开放前 后 的有 关数据 、 图文 资料 , 交流 各 自家 乡
式 、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矫正课课堂教学模
式、 主题探 究式课 堂教学 模式 四类 。“ 主题 探究 式课 堂教 学 ” 质 上就 是 “ 动课 ” 因此 , 可 实 活 , 亦 称之 为“ 主题 探究式 活动课 ” 。根 据新课 程 的要
强有力地说 明或体现主题探究课活动的内容 , 克服 面 面俱 到 的弊端 。
巨大变 化 的情况 ,并讨 论本 地 区经 济社 会 发展
取得辉煌 成就的原因” 。这种类型的活动课 , 就 需要采用访谈式的活动方法开展。教师组织学
生调查 、 谈时 , 访 必须 强调 两点 : 是被 调查 、 一 访 谈 的对 象要 具有 典 型意义 ; 二是 对调 查 、 访谈 的
1 阅式 。 这 种方 式 , 是让 学 生 查 阅 报 . 查 就 刊、 图书 , 网上 下 载 获得 信息 资 料 , 或 掌握 一 定
情组织 、 指导 , 又积极参与辩论、 讨论。 学生要畅 所欲言,各抒己见 ,相互包容持不同观点的同 学。 同时 ,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 思想升华 , 反对 轻视过 程片 面注重结 果 的做 法 。
些有 益 的探 索和研 究 , 现总结 如下 。


实施“ 主题 探究式教学模式” 的几种方式
教 学模式 决定 活动方 式 ,活 动方式 体现 教
学模式 , 教学中必须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 相互 融合与兼顾。在近几年的“ 主题探究教学活动” 实践 中 , 我们 主要采用 了以下几种 活动方 式 。

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浅析

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浅析
如 何 测 量 呢 ? ” 时 , 外 音 响 起 : 学 这 画 同
和 影 长 D 再 测 出树 的 影 长 B , 用 在 E, F利
说 明 ? 学 生 独 立 探 究 后 先 在 小 组 内交
流 , 后班级交流。 最
情境 : 打开 多 媒 体播 放 器 , 随着 音 伴 乐 ,屏 幕 上 出 现 了一 位 小学 生蹦 蹦 跳 跳
上学 去 的场 景 , 看见 路 边 有 一 棵 大 树 , 她 银幕 上 飞 出一行 字 一~ “ 有 多高 呢 ? 它 该
不是 底 部 都 可 以到 达 呢 ( 问题 从 树 底 将 部 可 达 到 的 问 题 , 展 到 底 部 不 能 到 达 拓
的 问题 ) ? 生: 不是 。
师 在 课 堂 上 , 过 创 设 具 有 丰 富 素 材 的 通
数 学 教 学 情 景 ,指 导 学 生 发 现 数 学 问 题 、 出假 设 、 论 与 验 证 假设 , 而 得 提 讨 进 出结 论 的一 种 教 学 方法 。其 目的在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 此 它 因 既 是 一 种 教 学 方 式 ,也 是 一 种 教 学 过
( 眼 睛 到 地 面 的距 离 ) 在 地 面 上 任 意 指 , 选 取 一 点 D, 出 树 顶 仰 角 仅, 测 出 D 测 再
生 8 ( 起来 反驳 ) :站 这个 办 法 对 这道
题 行 不 通 , 为我 们 平 时很 少 带 照相 机 。 因 师 :尽 管 这 位 同 学 的 方 案 有 局 限 性 , 他 的想 法新 颖 , 具 匠 心 , 们 可 但 独 我
颖 , 案简洁 ! 方
生 3 如 果 你 身 边 : 没 有 小 镜 子 ,也 可 以找 一 个 盛 水 的 工

初中政治探究式学习方式

初中政治探究式学习方式

初中政治探究式学习方式刍议摘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初步实施探究式学习,以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引导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探究式学习要体现方式的多样化,做到常改常新提到探究式学习,我们往往局限于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答疑或学生搞一些相关性的社会调查。

探究式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调查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活动、进行活动与收集资料、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等。

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应渗透到教材和教学活动的不同部分。

例如,我们讲到古代社会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时,可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然后以课堂为平台提供给他们交流的机会。

如在初二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法制小论文竞赛”及“法制手抄报评比”及“周边环境问题、及市场问题的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形式上。

新课的教学运用探究性学习是首当其冲,但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方式,还不妨考虑一下复习课、习题课,若内容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探究式学习,会使学生学习政治不再是一种被动地接受,而会产生一种由于探究而带来的成就感。

例如,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问”、“自编问题”等,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拓展、开放。

复习课可一改以往的复习概念、强化记忆,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政治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式学习的多样性还可体现在不同学科间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及联系实际上,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多方面的有益信息。

除了学到科学知识外,还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一、观点回顾1、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2、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然而,授人以渔,不若在精心设计的人的自我活动中,使人会渔。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太多的“问答式”教学,或“边讲边写式”教学,有时在给学生看书或练习时,还时不时插上一两句,好像是提示的话,这实际上是打断学生的“思维活动”。

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都必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时间、安静的时间,“这里课堂静悄悄”也许就是学生大彻大悟之时。

一节课里面能否给些时间带着问题去看书、带着问题去思考,对本节课的小结(甚至是一条题目)。

想想备课时,我们不是也需要安静吗?我们对某个问题的豁然开朗,也许正是夜深人静之时。

】3、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认知的执行、操作过程 4、设计探究性学习方式时,首先是有模式,同时又不唯模式。

有模式的具体含义是指:当我们设计任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其认知过程一定要遵循“观察(探索)→思维(研究)→迁移(运用)”的因果层次性。

其中的“观察(探索)→思维(研究)”模式正如老师所要求的“带着问题去阅读”或俗话所说的“边看边想”。

为了顺利完成“迁移”,要充分发挥以下作用:① 原有知识的奠基作用② 精选特例的路标作用③ 学生议论的互激作用④ 课文论述的示范作用⑤ 教师讲授的点拨作用⑥ 学生思考的开窍作用例如:历史教学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以史为镜心理上 (观察) (思维) (迁移)行为上 (探索) (研究) (运用)不唯模式的具体含义主要是指:三个贯穿要素的全程贯穿性。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要“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及时反馈,促进同化”;“全身活动,心灵体验”。

其中应特别重视基本体验形式的灵活运用性,准确地转换七个“动”,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另外,也不可忽视三个层次要素的交叉重叠性,避免认知过程的僵化。

学习情意的动力、激励过程学习目标的控制、调整过程学习行为的参与、交往过程达标过程、情意过程和行为过程三个子机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它们种自均由一个基本要素组成,分别是:“情境----情意”要素,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便通过情决的体验和意志的发挥,形成学生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优化的心理情意状态,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动力基础。

复习课教法探究及反思

复习课教法探究及反思

复习课教法探究及反思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和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及其有效性。

复习课教法,指的是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点的回顾与提升,以期在新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和准确理解,并最终通过考试获得高成绩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究复习课教学方法,并从中反思我们的实际教学情况。

一、复习课教学方法探究1. 传统复习教学法传统的复习教学法主要依赖于讲授式的学习,老师重点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并在考试中应用,即“过度依赖”老师的指导和讲解。

这种教学法的问题在于,它没有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只是加强了较为单一的模式,学生的能动性和兴趣不足。

2. 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任务的学习模式,即由学生利用课本资料、网络信息和实践经验等资料来独立解决现实问题和任务,并通过交流、合作,发掘和理解知识与技能。

良好的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和多元化。

3. 交互式学习交互式学习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互动学习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交互式学习通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此外,老师还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互动,如提问、互动演示、实验、文献查阅等,开展多元化的授课形式,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复习课教法反思1. 课程设计合理性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避免单调和枯燥的复习课内容。

通过选择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并介绍与未来(考试)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反思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对课程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相关的是,老师要发扬学生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式学习活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添加类似小游戏、趣味竞赛等的互动环节,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式复习课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周庆林【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电阻的测量”问答式探究复习课。

【教学流程】
师:今天我们复习电阻的测量。

请看下面问题:已知伏特表内阻RV约为3000Ω,安培表内阻RA约为0.125Ω,5个待测电阻Rx分别在400Ω、160Ω、19Ω、1Ω和0.25Ω左右。

你能否确定测量这几个电阻的电路是选择采用安培表内接法还是安培表外接法吗?请说明理由。

(见证与点评:教师设置问题情境。


生1:能够。

因为400Ω、160Ω、19Ω左右的电阻远大于安培表内阻(0.125Ω),所以,这三个电阻的测量应该采用安培表内接法;而19Ω、1Ω和0.25Ω左右的电阻远小于伏特表内阻(3000Ω),所以,这三个电阻的测量应该采用安培表外接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他的设计有没有值得我们进一步商榷的地方?
生2:有。

他的设计中认为19Ω的电阻既可以采用安培表内接法,也可以采用安培表外接法,那么,究竟设计采用哪种方法测量19Ω电阻更好一些呢?
(见证与点评:学生受激发提出了新的问题。


师:好!请同学们思考,究竟设计采用哪种方法测量19Ω电阻更好一些?
(见证与点评: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
生3:我猜想,采用这两种方法测量19Ω左右的电阻,测定误差相差不多,因为同时满足RV>>Rx和Rx>>RA。

师:分析有一定的道理!还有什么更方便的方法迅速判断呢? 生4:我认为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

例如,采用“多次用两种方法粗测Rx后取平均值Rx”→“计算m=RV/Rx和N=Rx/RA”→“比较m和N的大小;若m>N,则应该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测定误差更小一些,反之则应该采用安培表内接法测定误差更小一些”。

刚才的实验中m=3000/19=157.9,而N=19/0.125=152;因为m>N,所以,测量19Ω电阻应该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测定误差理论上应该略小一些。

(见证与点评:学生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有新意。


师:有见地。

如果遇到上述“m与N相差不多”这类问题,是否还有其他更准确的测定办法呢?
(见证与点评:教师进一步提出接力探究的问题)
生5:可以考虑运用“半偏(值)法测电阻”“欧姆表法测电阻”等方法进行探究。

(见证与点评:基本达到了教师预设的接力探究的目的)师:请同学们进一步利用桌上的仪器设备进行“半偏(值)法测电阻”的实验,并讨论减小测量误差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见证与点评:让学生在“动手做”过程中寻求减小测量误差的有效方法。


生6:我们小组发现,减小测量误差的有效方法是“要尽量控制电流表满偏和半偏两种状态下总电路电流趋于恒定”的大前提,围绕这个大前提,我们设计了几个具体方案进行了验证。

(见证与点评:学生展示减小测量误差的各种具体方案,确证行之有效,显示出满足感。


师:我们刚才复习了“欧姆表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领,请大家按照我的设计方案,分组按要求对我预设的放在桌上的几个定值电阻进行训练性的测定。

(见证与点评:学生很熟练的进行复习测量。


师:大家请看,我这里有一个25w 220V的电灯泡,大家想一想,如果采用这个中值电阻为20Ω(或200Ω)的欧姆表来测定它的电阻,应该怎样进行测定?大家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讨论后进行。

(见证与点评:教师运用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提出了深层次的问题。


生7:选择合适的量程就可以进行测定了。

生8:我们已经测出来了!为287Ω。

生9:他们测定的数据肯定错了,因为根据计算应该约为1936Ω。

(见证与点评:很多组的学生都说他们测得的数据也是280多Ω,甚至刚才通过计算的那组学生也这样说。

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教师的脸上。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建议大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进行大胆的猜想。

生10:我猜想,这一批实验室配置的中值电阻为20Ω的欧姆表都不准。

生11:我猜想,这个铭牌数据为25w220V的电灯泡的铭牌数据标错了。

生12:我猜想,欧姆表的电池都太旧了。

生13:我猜想,如果欧姆表和电灯泡都没有问题,那肯定还有影响电阻测定准确的因素没有被我们发现。

师:请大家再次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猜想。

(见证与点评:教师鼓励学生在“动手做”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生10:我们这一组(认为“这一批实验室配置的中值电阻为20Ω的欧姆表都不准”)要求提供“更准确的欧姆表”辅助进行验证。

师:可以。

给你们一个“更准确的欧姆表”。

(见证与点评:学生接过教师提供的“更准确的欧姆表”,在“动手做”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生10:我们这一组通过实验发现,“这一批实验室配置的中
值电阻为20Ω的欧姆表都不准”的猜想是错误的。

生11:我们这一组(认为“这个铭牌数据为25w220V的电灯泡的铭牌数据标错了”)要求老师提供几个25w220V的电灯泡进行验证性测定。

师:可以。

(见证与点评:学生接过教师提供的几个电灯泡,在“动手做”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生11:我们这一组(认为“这个铭牌数据为25w220V的电灯泡的铭牌数据标错了”)通过实验发现,“这个铭牌数据为25w220V的电灯泡的铭牌数据标错了”的猜想是错误的。

生12:我们这一组(认为“欧姆表的电池都太旧了”)要求老师提供几节新电池轮流替换原来的旧电池进行验证性测定。

师:可以。

(见证与点评:学生接过教师提供的几节新电池,在“动手做”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生12:我们这一组(认为“欧姆表的电池都太旧了”)通过实验发现,这个猜想也是错误的。

师:既然前三个猜想都不成立,最后就剩下“肯定还有影响准确测定电阻的因素没有被我们发现”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没有被我们发现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见证与点评: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只有少数学生在窃窃
私语。

是否进一步想提出自己的猜想呢?)
生13:我们几个同学认为,可能是测试的环境温度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

(见证与点评: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师:为什么?
(见证与点评:老师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明假设的依据。


生14:因为金属的电阻率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我们计算出来的电阻是25w220V的电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此时它的温度约为2300摄氏度,而我们刚才采用欧姆表测定它的电阻时的温度约为室温20摄氏度左右,所以电阻才可能相差这么大。

(见证与点评:学生回答有理有据。


师:很好。

能否设计一个比上述三种测量电阻的方法还要准确的测量电阻方法呢?
(见证与点评:教师再次提出接力探究的问题。


生15:我见过近年的高考题中,有一种测电阻的“等效替代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
(见证与点评:学生能够广泛地获取信息。


师:很好。

还有谁愿意谈谈自己发现的新的问题。

生16:我想提出一个新的可以通过估算解决的问题给大家思考,就是“如果把两个25w220V的电灯泡串联接入220V交流电源上,此时它们的总电阻大约多大?”
(见证与点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提出接力探究的问题。


师:很好。

请大家把这个问题作为今天的作业。

同时能否进一步思考“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学科研究中还有哪些应用”的专题呢?例如在“力的合成”“运动的合成”中的实例,能否予以参考?注意“等效替代”是一种所有学科都适用的通识通理的哲学方法,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掌握它。

(见证与点评:教师肯定学生的接力研究的提问,并且自己也参与接力提问的设置,是为了延续和调动同学们继续探究学习的兴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