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鉴赏形象专题练

合集下载

天津市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2 古代诗歌鉴赏

天津市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2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三部分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热点突破•满分方略 失分误区·轻松防范
真题试做·自我诊断
-2-
[导语]近几年天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从体裁看,以诗为主。从 诗歌的时代范围看,以唐宋为主,但备考时不可过分拘泥,从两汉到 元明清的古代诗歌都应涉及。从分值看,2015年是9分,其他年份都 是8分。主要考查点有:鉴赏诗歌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命题的发展趋势看,侧 重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分析诗歌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等。
第三部分 1 2 3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热点突破•满分方略 失分误区·轻松防范
真题试做·自我诊断
-3-
参考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 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 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答题思路可分为四个部分:分析 形象内涵,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 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词“独立”“相依”及景物“日落断桥”“水涵幽 树”,可知作者描绘了一幅人景相融的静态画面。
第三部分 1 2 3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热点突破•满分方略 失分误区·轻松防范
真题试做·自我诊断
-10-
3.(2015· 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①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①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文档资料

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文档资料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完全讲义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鉴赏诗歌的形象。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

表达技巧是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真题共赏】1、(2018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全国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三类形象课件

(全国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三类形象课件

子的美好德行:为了给贫穷的“我”添加一件衣服,“搜荩
箧”,为了满足“我”喝点酒的愿望,“拔金钗”,表现了 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野蔬充膳”“落叶添薪”表现了
妻子安于贫苦。
2. (2015·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后面的问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 ,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 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词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 形象,并简要说明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特点,不少考生把技巧、语言、情感都答上,造成主次不
分,重点不明。 2.理解片面,分析偏颇。考生因对诗歌的理解不全面,造
成对形象的把握不准,分析不到位,特别是分析形象作用的
题。
[二轮对策] 1.规范形象鉴赏题的步骤,争取答题时思路清晰,要点 明确。 2.强化训练,总结鉴赏诗歌形象的答题技巧。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人公对往昔自由快乐生活的回忆,与现在宫中痛苦寂寞的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活形成鲜明对比,以往昔的欢乐反衬今日的愁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浈阳峡的特点有:峡谷狭窄而溪水幽深;秋天未到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峡谷中的水已生寒意;峭壁上林木茂密,遮蔽得峡谷的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也显得阴暗;峡谷中树木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峡谷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岸峭壁高耸,直上千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高考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2018高考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
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 景;
•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 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 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 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 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 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 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 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 ,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有重要的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
•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①分析语言风格型 ②炼字型
③一词(句)统领全诗型
一、形象
1.人物形象
外在特点、内在性格品质、身份
2.典型意象(蕴含某种意蕴的物象)
自然类、人文类
3.意境(画面)
苍凉(茫)雄浑(壮阔) 辽阔高远 空旷深远 宁静清幽 恬静幽美 皎洁明净 空灵澄澈 清新明丽 淳朴自然 繁华喧闹 安宁祥和 萧瑟凄凉 暗淡清冷 寥落空寂 荒凉冷寂
有效答题要注意答题的步骤和语 言表达。
答题步骤取决于试题提供的指令, 诗歌鉴赏的答题一般不超过三个步骤。
1、分析人物形象型答题步骤
(1)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特征和身份(概说)

2018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

2018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通用版)完美版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 如乐景衬哀情等。 了解了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读诗歌时,我们的思路才可能与作者吻 合,这对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诗歌大意以及诗歌主旨有着重要作用。如:
4.诗家语之省略 由于古诗词受句数、字数的限制,有的字词便省略浓缩了。省略的字词, 不仅有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还有充当句子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实 词。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前后两 句分别省略“含”字和“作”字,这是省略动词的现象。 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答话包孕问话。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 者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 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 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层次及内容
前两句为第 一个层次
刻画了夜云缭绕,星光明 灿,江水清澄,白鹭自适的 幽静之境,以夜景之永恒 暗寓人事变迁之沧桑。
后两句为第 二个层次
由今天道旁柳条,想到昔 日吴宫落花。借不变的姑 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 抒兴亡盛衰之感慨,并借 古讽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1.诗家语之变形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 “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蒋捷“流光 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正 像文言文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这 些词类活用现象一样,诗歌也会这样,并且一旦词性活用,就会“着一字而 境界全出”,使诗句更加灵动,意境更加深远。以上各句中的“暗”“饮” “冷”“悦”“空”“淡”“红”“绿”“老”“肥”,均为使动用法,这 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 表现力、感染力。 解读诗歌时,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即为 “使……变绿”之意,它把“春风吹拂,给江南带来生机,到处春意盎然” 的美景展现了出来。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含答案)(全国)(九)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含答案)(全国)(九)

2018届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鉴赏古代诗歌形象1.“形象”的内涵: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种。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2.高考命题形式: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题,一般为主观表述题,难度稍大。

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复习任务】1.明确诗歌形象、人物形象的意义。

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试题的答题技巧。

【备考策略】一、知识储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诗人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

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鉴赏此类诗歌只有抓住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从背景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性格,进而把握诗歌的主旨。

2.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

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或剪影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2鉴赏语言讲义 含解析 精品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2鉴赏语言讲义 含解析 精品

考点鉴赏语言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炼字[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实际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要求分析两字如何使景物特征鲜明的。

2.研读诗歌细致分析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释字义,即解答所炼字的含义,这一步包括字的本义和在诗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其次还要考虑这个字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如果有技巧就要对技巧进行解读;最后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解读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这样才是完整的赏析,当然这几步需要视具体的诗歌确定有无。

解答本题,可以先从词语的修饰对象入手,“斗”修饰的是“两崖”,而“攒”修饰的是“群峰”。

找出了修饰对象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诗句描绘的是什么情形。

“两崖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攒”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

最后可以指出表达的效果。

“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3.依据模板构思答案答案构成:字的含义(视情况而定,看是否需要解释);描写了……情形;突出了……特征(或:表达了……情感)。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3鉴赏表达技巧讲义20180307181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阅读考点3鉴赏表达技巧讲义20180307181

考点鉴赏表达技巧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表现手法[2017·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求任选一种简析。

2.研读诗歌细致分析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熟知表现手法有哪些,主要是对比、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其次要结合诗句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最后要写出该手法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从尾联诗句中一个“更待”可以看出,“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可以判断为虚写。

而从诗句描写的意境来看,画面清幽闲适。

尾联两句写景,可以判断这是以景结情的手法。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闲适。

写景是为了抒情,诗人把闲适之情融于景物描写之间,可以判断为情景交融的写法。

3.依据模板构思答案答案构成:运用了……手法,通过……可以看出,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或突出了什么,刻画了什么。

)4.组织语言做出答案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失分剖析类型二修辞手法[2016·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爱恨情长的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
[研高考·突破考点]
(一)常见设问要明了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2.简析这首诗中人物的特点。 3.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二)答题模板要用好
借物抒情即把个人情绪、欲望等通过咏物表达出来。这类 咏物诗寄情于物,心物交融,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细腻 借物 而真挚的情感。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因而显得灵活而 抒情 生动,充满了生命的热情。 如杜甫的《望岳》通过描写东岳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 作者的仰慕赞叹之情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类别
托物 言志
莼羹鲈脍
辛弃疾《水龙吟》:“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 归未?”
注:“其他意象”另见 P270~271“古代诗歌常见意象课余阅 览”。
2.意境
特点
教材链接
雄浑壮丽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壮阔苍茫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苍凉悲壮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英”句。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6 分)
答:
答题重规范 1.审题要“准” “颔联”明确了答题区域;“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明确 了答题的重点。 2.答题有“范”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概括物象外在特 点)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 洁。(分析物象内在特点)寄寓了诗人孤洁自好、不媚俗邀宠的情 操。(分析物象作用)
借物明理即借咏物来阐明超越表象之外的深刻哲理, 给读者以 深刻的启迪,引起读者共鸣。这类咏物诗表明了诗人所体悟到 的超脱于琐碎的现实生活的深刻哲理,在更高的层面上给人提 供了一个思维空间,使人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穷达是非的困扰, 心灵达到一种澄澈、宁静而豁达的境界。 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锐意改革的政治理想。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3课解题锦囊!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3课解题锦囊!

2018年⾼三语⽂⼀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3课解题锦囊!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3课解题锦囊【解题锦囊】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出来的⽣活图景,⼀般可分为⼈物形象、⾃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考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物形象。

诗中的诗⼈形象“我”,⼀般指的就是抒情主⼈公,即诗⼈⾃⼰。

有别于⼩说中的“我”(⾮作者本⼈)。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川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般借意象来表现⾃我,诗⼈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为⼀。

有时诗中有⼏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从物⼈⼀体的⾓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物(诗中塑造的⼈物形象或抒情主⼈公)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总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古代诗歌的⼈物形象1.知⼈论世,关注背景。

⾼考诗词⼀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绝⼤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物形象也有重要作⽤。

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

2.抓抒情主⼈公的语⾔神态、动作、⼼理。

⼈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物的语⾔神态、动作⼼理等⽅⾯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物形象⼀般不如⼩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物的⼀个神态、⼀个笑容、⼀个动作、⼀个微妙的⼼理变化,或⼀组⼈物的语⾔、声⾳,或是⼀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物的形象,表现⼈物的性格,反映⼈物的思想感情。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鉴赏形象(诗歌鉴赏)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鉴赏形象(诗歌鉴赏)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鉴赏形象(诗歌鉴赏)(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

大意如下:前四句: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特点,渲染了一派雄壮的气象,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

中间两句:写六朝的沦亡。

后四句:使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既有对唐代盛世的热烈歌颂,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全诗情感深沉,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比喻贴切得体,盛世才子的失落惆怅蕴含其中。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

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

第二问是对景物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诗歌的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

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讲)(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讲)(含解析)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技巧精讲目标1.回顾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技巧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并运用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技巧类试题答题技巧。

精讲考向考向一:鉴赏语言【真题典例】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答案】BE【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注意易错点:意象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分)【解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答题重点: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三_古代诗歌阅读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知识突破教案专题三_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绝招七读懂诗歌,分析特征——形象题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形象的特征,品味其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授解题绝技全国新课标卷考查的形象集中在人物、景物,事物形象的考查始终没有涉及,故在此主要讲解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类。

类型一鉴赏人物形象[典例剖析][典例1] (2016·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检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四首(其二)令狐楚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①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少年行施肩吾醉骑白马走空衢,恶少皆称电不如。

五凤街头闲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②。

【注】①飞鞚(kòng):策马飞驰。

②金吾:古官名。

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答题]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要求。

“分别刻画”说明答两类人物,“怎样的人物形象”说明答人物形象特点及类型。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题时要仔细阅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注重把握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令狐楚的诗主要是从心理、动作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第一句介绍主人公的籍贯和住所,第二句写主人公希望凭借弓箭方面的高超本领取得功名,第三、四句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在秋原上骑马练习射箭的情形,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希望凭借弓箭方面的高超本领建功立业的英雄少年。

施肩吾的诗主要是从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主人公醉酒后在空空的大街上骑马,横冲直撞,当他看到达官贵人时却毕恭毕敬,通过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在老百姓面前飞扬跋扈、对达官贵人谄媚讨好的恶少。

第三步,依据格式,规范答题。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20171030116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20171030116

第01课考纲解读《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诗歌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类: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考点。

而每一种形象的鉴赏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主要从三个方面鉴赏: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包含两方面内容: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王昌龄《闺怨》春日登楼赏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形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一个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满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

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 鉴赏形象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11分)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注]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 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残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E.“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答案CD解析C.“虽言”“定自”两个虚词是解读的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

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

D.“辅政尽忠”属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半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

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忧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

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

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乐琴书以消忧”虽然都是写“琴”“书”,却和诗人的经历和心情有关。

陶渊明是脱离了官场束缚,在琴书中找到了自由生活的乐趣。

本诗作者写“琴”“书”,却是要借此抒发满床的书都看遍了,愁思却难解除的凄凉哀伤。

白话诗歌心里想着万户侯,夜半却忽然愁绪满怀。

悠悠琴声在屋内回响,累累书卷铺满床头。

虽然想在梦中化作蝴蝶飞去,自己却不能做到如庄周一样潇洒无羁。

如今残月和当初新月一样形状,这个秋天也和以前的秋天仿佛一样。

露水如泪水连珠般流下,飘零的荧火虫像破碎的火星般飞舞。

虽说乐天知命就可以忘忧,但是我又何时能够不再忧愁呢?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12分)再听一段梅葆玖“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这是京剧《大唐贵妃》中的一段唱词,也恰唱尽梅葆玖一生:一生为艺,一生为戏。

1934年,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57号“梅宅”,是梅兰芳第九个孩子。

梅兰芳原本选定的接班人是第三子葆琪,可惜葆琪8岁患白喉病去世。

梅葆玖10岁时,父亲让他试演一段《三娘教子》,“一看嗓子、扮相都可以”,决定让他继承梅派。

被命运选中,梅府最小的孩子不得不收起心来,一边读书上学,一边拼命学戏。

13岁,梅葆玖正式登台演出。

2016年3月29日,梅葆玖的最后一个生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青年学生一起度过。

每次大家鼓掌时,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

这天,最小的梅派男旦巴特尔为梅葆玖演唱《麻姑祝寿》,梅先生很是高兴。

没想到,两天后,梅葆玖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

亲友在他耳边放《大唐贵妃》,他一度有心率反应。

但奇迹没有出现,4月25日上午,梅葆玖病逝,享年82岁。

梅葆玖一生培养了49个弟子,他曾说:“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个交代。

”梅葆玖幼年学戏,父亲是名角,但并不亲自教他,而是延请名师王幼卿为他开蒙。

梅兰芳看老师教儿子,从来不插手,他对儿子说,老师教你的都是对的。

在梅葆玖的回忆里,父亲是一个狂热爱学习的人,每周两次,下午四点以前学习英语。

每天请俞振飞先生来,向他学习昆曲。

梅葆玖也犹记得,父亲当年追着盖叫天学一个动作,还跟荀慧生学眼神,跟程砚秋学水袖。

梅兰芳对佛学也相当有研究,他自创的《天女散花》,每一个手势无不从佛学中而来。

梅兰芳研究服饰学,演出的服装都自己设计,然后让妻子到大栅栏去买料子。

他喜爱花卉园艺,据说研究出如何嫁接培植4000多种牵牛花的技术。

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并擅长写诗填词……梅兰芳教育孩子们,传统的东西要学,西方的东西要懂。

见过梅葆玖的人都说,无论是长相,还是做派,他都似足了父亲梅兰芳。

梅葆玖讲话的声音轻轻的,但声音的位置偏高,这或许是一个男旦演员常年保存的讲话习惯。

那些字正腔圆的语调,听了让人浑身一激灵,仿佛北京的四合院、城墙根儿、老槐树都盛放在那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上。

作为梅家在世唯一活跃在梨园界的孩子,梅葆玖努力扛起梅家这面树起了百年的旗帜。

时代发展,传统戏种没落,让年轻人接受古老的戏曲成为梅葆玖常思考的问题。

他豁达面对时代的选择,努力让京剧靠近时代步伐。

一次和唱片公司合作跨界流行乐坛,录制《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唱片,外界有不少物议。

但梅葆玖仍坚持有保留地革新:“像《太真外传》这些唱腔里最传统的东西,我原封不动。

”2013年,梅葆玖最后一次在上海登台演出。

工作人员感叹:“玖爷西装翩翩但盈盈下拜的模样,真是难以形容的优雅。

”梅葆玖先生说普通话、上海话都很好听,尤其上海话用词老派,比如年轻人都已经不会用了的“交关”,他说出来有一种别样雅致。

应观众要求给海报、书籍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台湾作家陈念萱感叹:见过梅家人,你会懂得什么叫教养。

一分来自与生俱来的音色,三分来自家学渊源,而最重要的部分,却是那万金不换的教养与门风。

难怪梅兰芳先生会要求梅葆玖,四十岁以前,不许演出《贵妃醉酒》。

梅先生向来主张,生活里的晶莹剔透,才能让舞台上的演出不是表演,而是自然呈现。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梅兰芳三子葆琪的夭折,继承梅派艺术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梅葆玖身上。

梅葆玖扮相、嗓音俱佳,加之后天的不懈努力,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B.梅葆玖的长相、做派以及字正腔圆的语调,无不体现出梅派旦角的神韵,他不仅扛起了梅派旗帜,还豁达面对时代选择,坚持有保留地创新。

C.为让古老的戏曲更接地气,靠近时代,每次演出后,面对观众的掌声,梅葆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只要观众要求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D.文章以“再听一段梅葆玖”为题,既契合了传主的身份,讴歌了梅葆玖艺术的一生,也表达了人们对一代京剧大师的景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答案 C解析分析有误。

面对掌声欠身致意及应观众要求签名,表现的是梅葆玖良好的教养,与“接地气,靠近时代”无关。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梅葆玖一生为戏,13岁正式登台演出,一生致力于京剧的传承。

即便在病危时,也一度对《大唐贵妃》有心率反映,可见其对京剧的热爱。

B.梅葆玖的成功,离不开父亲对他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

梅兰芳亲自为其启蒙,要求其兼学中西文化,在四十岁前不准演出《贵妃醉酒》。

C.梅葆玖作为梅派京剧的传承人,没有辜负父亲的殷切希望,很好地传承了梅派艺术。

D.梅葆玖的优雅气质令人感叹,他最后一次在上海登台演出时,身穿西装盈盈下拜的模样令工作人员感叹。

E.文章在写梅葆玖的回忆时,提到当年梅兰芳对学习的狂热,吸取不同人的优点,这体现了梅兰芳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

答案BE解析B.为梅葆玖启蒙的不是梅兰芳;E.“不耻下问”无依据。

(3)这篇传记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梅葆玖的?请简要概括。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先天条件优越;②从小刻苦学戏;③深受父亲影响;④颇有儒雅气质;⑤致力传承创新。

(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大意正确即可)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对文章的层次思路进行分析,如文章第三段主要介绍梅葆玖的先天条件优越;第四段主要介绍他从小刻苦学戏;八到十一段主要写他深受父亲影响,颇有儒雅气质;最后主要写他致力于传承创新。

层次划分出来,对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三、语言基础题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2017年1月16日下午,河南环境保护攻坚办公室出尔反尔....,再次发出文件取消两天前刚发出的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紧急通知。

②在大中城市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而提供便利的共享单车行业方兴未艾....,但也开始出现了包括乱停乱放等一系列困扰城市管理的问题。

③吉林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在2015年底就相继在部分公园、学校浇制出34块冰场,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但这些场地还是入不敷出....,难以满足广大冰上爱好者的需求。

④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秋收之后在农田里燃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这也给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隐患,农村的空气环境也首当其冲....。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⑥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答案 D解析①出尔反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正确。

②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

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正确。

③入不敷出:收入不够支出,形容非常贫穷。

望文生义。

④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正确。

⑤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