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原理

考查论文

090455 肖思洋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一、谈谈你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及对建筑设计过程的理解

本学期的设计课程是我们进行八周大设计的真正开始。两个设计下来,我仍是困惑多于领悟。说道对建筑设计的总体认识,记得大一概论课时老师曾经引用库哈斯的话说:“建筑设计应反映时代性”,一个学期的时间和讨论,我十分认同这句话。无论是从抽象的空间体验,还是具象的材料构造,建筑设计都应时刻警惕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激变的时代下容不得建筑师的抱残守缺。对于这个学期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的设计方法多为从总平提取平面,经过长时间艰深的平面推敲,把墙体拉上再设计立面,窃以为这个过程并不踏实。既没有经过体块的分析切入、也没有概念或主题,设计的逻辑性并不强。

窃以为这样的方法极易流为对功能类型的片面讨论,相比于这种把建筑设计过程过度机械化、简单化的做法,我更倾向于“德州骑警”的问题类型设计论。设计面对的不是简单的民用建筑、公共建筑或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的分类,而是空间、功能、建造、基地等复杂的问题,通过梳理发现,理性而有逻辑地导出建筑。当然建筑绝非像数学公式一样可被严谨推导,但建筑本身内含的逻辑性正是学校教育力能所及,教会学生普适于各功能类型之上的思维方法。

而对于设计过程,两次八周的训练中我逐渐明白了工作进度节点的重要性。设计过程总体来说是很自由的,老师不会给出严格的时间表,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是实际情况把握调整。最好是一开始就经过审慎思考想清楚这次训练的目的何在:设计方法(如:图解、空间体验、参数化、操作式)的操练、技术性操作的强化(排版、渲染等),制定好个人时间表。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就是建筑设计过程中时时要面对的变数,而一次次的应对积累的经验对于我们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这个大的时间表,要利用每周一周四积极调整跟进自己的进度,以便有足够充裕的时间保持耐心与建筑设计后期(概念之后的空间调整、结构、立面、细节)的种种现实因素搏斗。

二、谈谈你对文脉的理解

纵观中国现存的诸多设计作品,模仿的手法随处可见,对国外作品的模仿、对古建筑的模仿等等。而这种模仿背后潜藏的即是对文脉的不充分不自信的理解,我认为文脉不应被简单理解为后现代主义倡导的符号系统。当然,符号隐喻学的流行肆虐,也归因于符号本身的显性,易于被感知和重现。然而,相对文脉的内涵和外延,符号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我想重点谈谈两个方面。

一是最易被设计师忽略甚至忽视的自然环境。“context”在翻译成“文脉”后,其内在的含义就被固化为文化方面,实际上不尽然然。澳大利亚著名建筑师

格伦马库特的作品所表现的地域性根植于他对澳洲大草原气候、植被深刻而细腻的理解。风、阳光、水、一花一草……触手可及的文脉却时常不在设计师的考量范围内,我想着与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态度有关,同时也因为与生态相关的设计所需的大量剖面、模拟实验、生活经验让很多设计师望而却步。

二是符号的抽象含义对人们的影响只在一瞬,而更多的文脉的延续传承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中。面对特定的一块基地,建筑师一方面应跳出基地之外,从城市、区位等更广的时空维度上观察基地;而另一方面也应有微观的视角,深入体察基地线胖十米的范围内的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在与大三学长交流民俗博物馆的设计时,他们就曾提到通过平面、立面、剖面提取里弄空间的交通节点、空间比例关系等,介入控制设计,使人在博物馆中游走能拥有穿越时空而又现代意味十足的里弄空间感受。而这空间感受不就是抽象意义上的“文脉”吗?

三、谈谈你对“建筑感”的理解和看法

应用于服装设计、珠宝设计中的建筑感一词多用来强调造型的夸张、几何线条感强烈的设计作品。我认为,外在形态相通的背后暗藏的是不同的设计领域分析方法的普适性。

下例举“建筑感”这一形容词运用的具体表现。例如对空间和表皮关系的思考。进入二十世纪后期,赫尔佐格德梅隆开启了我们对表皮的全新理解,建筑可以是不诚实的、分离的,尽管这违背了现代建筑结构主义的信条。反映在服装设计上,同样意欲达到凸显美好身材的目的,传统的做法即是最大化的贴合身材,采用最柔性的面料覆在身体上,如:丝绸长裙、旗袍等等。而现在,借鉴建筑表皮的对皮和体关系的理解,服装设计发展出了强调领、肩、胯三个部位跳脱人体骨架的夸张造型服饰。尽管它们不像传统服装贴合而平整,它们跳脱了平面的人体尺度,衣服不再是前后两块布地缝合,而是三维立体上的把握和控制。一如当代建筑思潮强调建筑不再是截然分开的层级体系:屋顶、墙体、地基等三段式构图,连续化、整体化是当代建筑思潮的趋势,这也如实地反映到了服装设计上。

综上简单举例类比,我认为建筑感绝不是简单的形态上的相似雷同,它是横跨设计各领域的思维方法的贯通后出现的现象。而本质上也在于相比起其他的艺术门类,建筑的物质性使其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它不是抽象无用的几何形,而是有具体功能使用的形体,因此其背后的思维可借鉴之处更广,才会出现了诸如“建筑感”的名词。

四、建筑实例分析

岐阜县营北方集合住宅南区之妹岛栋

日本传统的住宅模式都是以nLDK为模数进行

设计,模数化之下是潜藏其中难以改变的强大理性

和功能原则。而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转

型的大背景下,不同的住宅类型不断出现。住户的

层次开始分化,对户型的要求以及生活的需求也开

始细化。

应对这一挑战,妹岛和世在岐阜住宅里打破了

传统政府公共租房中为了安全性和经济性将阳台

连续设计,开放走廊的单一住宅表情,将“房间”

作为基本单位,刻画了富于变化的住宅表情,将阳

台半室内化,或者作为室内的延续,或者作为户外

平台,将两边住户的餐厅等邻接空间有效地阻止在

一起,尽量延伸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面积。

对于住宅的设计,多数设计也许只是简单地考

虑硬性规定的日照和通风的限制,以及和周边建筑

的应对关系。在第一个设计作业中,我做的是民工

服务中心的设计,因为基地被围墙与城市环境隔绝,

又处在铁路、丁字路口交汇处,给人孤岛之感。除

却这些在站在基地上可见可感的基地环境,是否有

其他的背景或说是文脉可提供设计的切入点呢?

妹岛和世的北方住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我

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出发进行思考。在北方住宅中,妹岛和世将各个不同的住户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整体间的距离、空间格局开始,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具有深度的活动区域。

总平面布置:楼栋围绕场地周边布置,基本沿道路红线布置

平面布置:首层部分作为开敞停车场,107个住户占据了2层到10层地整个楼层

剖面设计:大约三分之一的住户单元是小套型,约半数的住户拥有两层通高的共享空间,一定范围内不同户型在剖断面上自由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