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用“生本教育”理念建构课堂教学新形态

用“生本教育”理念建构课堂教学新形态

用“生本教育”理念建构课堂教学新形态一、“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传统的课堂把教学过程视为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的训练,教师主宰着课堂,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的理解、分析来包办代替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对于知识点和题型的讲解力求滴水不漏,学生不用开动脑筋就能听得明明白白,学生只是观众和被动的接受者,无法也不需要进行相关的思维活动,教师主宰着课堂即“师本课堂”,最终导致了学生的学小于教师的教的“低效高负”的课堂教学现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本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为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体验”的现状,应大力建构“生本课堂”,即在以“善待差异、激发潜能、生本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突出知识形成的参与性、探究性和体验性,逐渐形成“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科有特色”的“生本课堂”新形态。

“生本课堂”教学形态应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生本课堂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生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生本课堂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实施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生本课堂教学计划。

在实施生本课堂之前,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提供学习资源。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网络资源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指导和辅导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4. 组织实践活动。

生本课堂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调研、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进行总结和评价。

在生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业、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实施效果。

通过生本课堂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生本课堂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生本课堂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

生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生本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

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

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确立新的课程思想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生为本的模式。

一、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

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

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关系: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实体──教师与学生。

”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模式。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课堂主体──学生学习行为的建立。

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

要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2000字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方位的互动,以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

下面将从课堂环境、教师和学生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首先,生态课堂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生命气息,尊重自然的环境。

课堂中应当有植物、动物、水等自然元素,让学生与自然更亲密地接触,深刻体验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自然生命的神奇。

同时,课堂中的教学设备应当是环保、可持续的,以体现课堂的生态环保理念。

其次,教师在生态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

但在生态课堂中,教师更像是一位“引路人”,他们将学生带入自然环境,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自然之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问,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

第三,学生在生态课堂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探索生态环境、实践操作等方式,发掘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态意识。

最后,教学方式也是生态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学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和听讲,而是体现多元化和互动性原则。

比如,“小组讨论”、“自主学习”、“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多方位交流和互相合作完成某些生态课题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用技能和实践经验,以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总之,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实务化、 experiential、成人教育原则和实践性、能动性、终身学习三个主要特点。

在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多元化、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学校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学校生本课堂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实施生本课堂,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生本课堂教学计划。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生本课堂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2. 提前准备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工具等,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注重实践操作。

生本课堂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实施方法。

1. 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创设宽松、轻松的教学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讲解、实验、讨论、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施效果。

通过生本课堂的实施,学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024年中学“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如下:
考虑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生本课堂”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
1. 课堂内容设置:课堂内容准备充分且丰富多样,涵盖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设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思考。

2. 学生参与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分享。

3. 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表现、书面作业、小组合作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4. 个性化学习支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和反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5. 实践体验机会: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 资源共享与整合: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物展示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与帮助。

7. 持续跟踪和评估:定期对“生本课堂”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方案,保持课堂活力和创新性。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相信“生本课堂”将为中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和有趣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综合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第 1 页共 1 页。

生本课堂形态实施方案

生本课堂形态实施方案

生本课堂形态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教育形态的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生本课堂形态的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生本课堂形态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将具体介绍生本课堂形态的实施方案。

首先,生本课堂形态的实施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其次,生本课堂形态的实施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生本课堂形态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另外,生本课堂形态的实施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笑话、小品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英文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最后,生本课堂形态的实施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和发挥。

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实践性强、能够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比如,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生本课堂形态的实施方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

生本教育具体做法

生本教育具体做法

生本教育具体做法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生本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为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思考。

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新定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的教材内容,尝试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或者观察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通过前置性学习,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在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难度和量要适中,不能让学生感到过于困难或负担过重。

同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提示,帮助他们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技巧。

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中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让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明确小组的任务和目标,并为每个小组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小组成员之间要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探讨问题,得出结论。

教师要适时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组织小组进行汇报和交流,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

同时,要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小组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课堂讨论与交流课堂讨论与交流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疑惑。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辩论,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

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同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那些平时不太积极的学生也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课堂讨论与交流,学生能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松山六中四环六步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松山六中四环六步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松山六中“四环六步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一、名称:松山六中“四环六步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二、诠释:“四环六步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四环”是指教师备课和设计教学的四个环节,即“学、研、展、拓”。

“六步”是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六个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课前三分钟、前置学习、合作探究、分享展示、应用拓展、师生思得”。

三、理论依据:2003年以来我校学习并尝试了洋思、东庐、杜郎口等先进学校的教学理念。

2009年学习接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并于同年11月将“生本教育”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经过一年的扎实推进,我校的大部分教师对生本教育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上下一心,又以天津教科院王敏勤教授的《学校三级建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指导,建构学校三级教学模式,通过多次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最终确定了我校的总体教学模式,即“四环六步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完成了三级建模的第一步——校级建模。

目的是统一教学思想,使全体教师教有所循。

接下来我们进行的是学科建模:即“一科多模”。

要求各学科教师都要已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为依托,依据学科的特点,建立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最后是个人建模:即“一模多法”。

在学校基本教学模式和学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每个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建立能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

四、操作流程:(一)课前三分钟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校各学科普遍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

课前三分钟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吻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展示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还可以自由组合。

例如:语文学科可以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主题展示朗诵;数学学科可以讲一讲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政治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讲一个励志小故事或发布相关新闻。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特色实施方案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特色实施方案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特色实施方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融入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确定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2.精选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具有生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3.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活力。

四、教学评价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2.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五、具体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生本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2)精选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形成生本特色课程体系。

(3)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按照教学计划,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2)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指导。

(2)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3)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轮教学做好准备。

六、预期效果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

2.学生个体差异得到关注,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4.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形成具有生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我们愿为“生本教育”理念的推广和实践付出辛勤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

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

四突出: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转变: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四个基本流程: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一、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

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不固定,比较灵活。

通过前置学习,鼓励学生先学。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

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

起点要低,要求简单,形式开放。

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

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

1、“低入”是指教学的起点要尽量低一些,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

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

“低入”,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找到成就感。

2、“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或者难度较小,而是设计的环节简单,要留给学生很大空间,让他们去发挥。

3、“根本”就是核心,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

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

理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文科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

对语文教学,要问“阅读推进了没有”?对数学或理科教学,要问“根本抓住了没有”?对英语教学,要问“活动形成了没有”?4、如何寻找简单和根本,就是把它灵魂化,使学生浅池戏水,深池激浪,达到深思高出,是整个备课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才产生巨大的学生学习的空间。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生本”教育理念强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倡导教师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数学教学策略,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围绕“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注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出发,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认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任务,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和发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热情。

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设计多元化的教学任务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应该多元化,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任务,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探究等,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强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示范引导、启发式问题、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生本教育具体做法

生本教育具体做法

生本教育具体做法在当今教育领域,生本教育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生本教育有哪些具体做法呢?一、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先布置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某个定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相关教学视频等方式,尝试理解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过程,并完成一些简单的练习题。

前置性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的主动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师在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难度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也不能过于复杂,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通常由 4 6 名学生组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小组内的学生共同讨论、合作完成。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是生本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每个小组要派代表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和汇报。

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汇报、板书展示、多媒体演示等。

课堂展示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同时,通过倾听其他小组的展示,学生还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学生展示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让“生本教育”在课堂生根

让“生本教育”在课堂生根

让“生本教育”在课堂生根“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体,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情感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将“生本教育”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生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实践策略两方面,探讨如何让“生本教育”在课堂中生根。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注意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情感化的教学方法或者趣味性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更加独立自主。

“生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觉地制定学习目标、选取学习方法和评价学习效果。

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灵活,更加有创意,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生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更加有创意地解决问题。

二、“生本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策略“生本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策略,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形式的创新等方面。

1.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知识点,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我校学生基本情况:一至六年级每班人数120左右,其中主要以本地正式职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意人子女为主,家庭条件和家教情况较复杂,同班学生学习不均衡,生源差异较大,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少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的信心有些缺乏,基础差,这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困难。

课堂教学现状:①教育现象: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师左右着学习者的思维和教学活动的始终,学习者课堂跟着教师转,课后围着教材念,回家绕着资料练,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只相当于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和容器,“学问”在老师那里,学生只能在被动和闭塞的环境里应付式地跟学。

这是一种接受型教育、闭塞型教育。

②教育功能:体现在学习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法,把激扬生命的教育误导成控制生命的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老师无法应对,学生苦不堪言,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苦学、怕学、厌学。

③教育结果:为了高效的应付考试,教学中总是截断知识的本源,考什么教什么,采取“掐头去尾中间绕”,这样作为间接知识的教学,教师灌输知识比产生知识、强调知识过程要容易,然而,学生对于没有来源的知识是难以接受的,截流式培养人是难以从实际出发思考的,只能是书的奴隶。

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被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创造能力无法得到发挥。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学习了生本教育教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激扬生命,自然生存。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令人振奋的,鼓舞人心的——课堂里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自然本色。

各种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呆板、枯燥、单一,令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生本教育努力创设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建构学习自主建构学习是顺应学生天性,尊重生命自然的基本原则。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基于自己学习经验的积累与自主建构,对同一观点,每个学生从不同视角建构了一套独特的理解方式,并相应地存入大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

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

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四个基本流程:
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一、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

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不固定,比较灵活。

通过前置学习,鼓励学生先学。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

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

起点要低,要求简单,形式开放。

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

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

1、“低入”是指教学的起点要尽量低一些,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

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

“低入”,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找到成就感。

2、“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或者难度较小,而是设计的环节简单,要留给学生很大空间,让他们去发挥。

3、“根本”就是核心,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

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

理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文科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

对语文教学,要问“阅读推进了没有”?对数学或理科教学,要问“根本抓住了没有”?对英语教学,要问“活动形成了没有”?
4、如何寻找简单和根本,就是把它灵魂化,使学生浅池戏水,深池激浪,达到深思高出,是整个备课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才产生巨大的学生学习的空间。

▲太阳升起的地方▲思想发生的地方
▲新旧结合的地方▲引而不发的地方
5、如何做到简单根本:抓住核心。

核心指的是:核心内容、核心环节、核心思想、核心技术以及内容、环节、技术、思想的核心——感悟
6、“多做”多做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人人可做,即教师
所组织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二是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探究知识的心理,感受学习的快乐。

即通过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大量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从中领悟知识,提升思想。

7、“深思”就是在“多做”中,实现思维的积累和深化。

是指学生在多做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把知识深化,构建成认知结构。

8、“高出”就是有收获,是前置性学习的质量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4-6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三、班级交流,交流形式比较灵活,人人参与。

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四、总结和巩固。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教他们怎么学,学不会的老师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汇报、质疑、讨论常规化”。

v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分组。

常用的分组形式有:
v1.两人互助式。

同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互助学习小组。

这种方式能迅速覆盖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和活动的机会。

v2.四人合作式。

这种形式是相对固定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

通常由四人组成,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

v3.大组竞争式。

一般以纵向或横向的一排或两排为一大组,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把这种分组形式用于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v4.自由组合式。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

这样组成的小组,组内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可经常让学生们在课外利用这种方式来互学、互教;或者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在相对固定的四人小组展示汇报之后,再自由组合进行拓展延伸。

v5、注意:①异质分组:好、中、差搭配;②选好组长、明确职责;③培训组员:学会分工,学会表达;④给小组个性化命名;⑤最好语、数、英等学科达成共识,小组固定,给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学习习惯培养
1、学会发言,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意见并改正、补充。

2、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勇于作出评价。

3、学会质疑、反驳,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个人观点,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再讲一次。

4、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5、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说话。

即组内声音,15cm以内能听到的声音,称为图书馆声音,保证组内成员听清;再就是全班都能听到的声音(全班声音)。

6、职责轮换。

小组成员之间的职责要定期轮换,培养责任意识,体验多种角色,从而进行换位思考,有利于小组合作。

7、机会均等和机会限制。

要求人人参与,对发言多的进行次数限制,以便他人也有表达的机会,实现全员参与。

8、合作学习的调控应当注意:抓好常规,树立榜样;充分利用示范效应;健全小组奖励机制(遵循激励性、共同提高、小组奖励的原则);课堂上应该注意恰当运用鼓励语言;让学生学会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
课前:
1、以课标为基准,以教材为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案一体设计(即前置性作业)。

2、选择承担研究任务并主讲的学生小组,必要时先培训主讲学生。

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又不能捆绑住教师的手脚,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时刻牢记在心,要做好了一个帮助者、引导者。

3、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或提出的问题,找到相应解决方案。

对于生成性的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这不但是学生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4、估计引领学生继续思考的切入点可能有哪些,以便在课堂上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5、准备练习应用或反馈评价所需要的问题,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发展评价项目。

课中:
1、仔细倾听研究小组的讲解思路,观察提问同学的动机情况,仔细做好记录,及时点评。

点评要注意即时性,否则不能及时反馈学生展示思路的优点与不足。

2、在学生错讲、漏讲、讲解不透、概念出现模糊的地方,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要提倡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以鼓励为主。

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要学会感受挫折,这是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两面。

课后:
1、反思、整理、记录教学反思。

对课堂上争执不下的一些问题,查阅资料、寻找思路。

2、准备练习应用专题训练资料;解答学生的质疑或单独培训主讲学生。

课后
1、反思、整理、补充课堂笔记或是错题集。

2、小组内交流心得,完成有关巩固练习并自己批改
生本评研:以学养学,以学养考
评研就是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评”是评价,“研”是研讨。

“评”要评得实在,评得生动,评出孩子的自信。

“研”要研得深刻,研得透彻,研出孩子思维的火花。

评研的操作方法
1、教师编制制试题---学生做题---互评研讨(互对答案,研究错题)
2、学生编制试题---同学互考---互评研讨
3、教师再编制制试题---学生再做题---再互评研讨
4、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比,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评研过程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颂扬伟大母爱,增进学生与老师、与家长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从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尊敬老师和父母、孝敬长辈的意识,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临城县第一小学开展了以“感谢母亲,感恩亲情”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教育学生利用实际行动向母亲献上最特别的节日礼物:比如给妈妈做一顿饭、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揉揉肩、洗洗脚等,体会母亲或长辈对自己的艰辛付出;送妈妈一张贺卡、给妈妈一个拥抱、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向妈妈大声说一句“妈妈,
我爱您!”,并把活动后的感受以书信形式写给妈妈。

本次教育活动,不仅让学生懂得了要感恩母亲、关爱母亲,还使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在接受爱的同时,要学会关爱,学会付出,学会给予,懂得孝顺,懂得体谅长辈的良苦用心,培养了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意识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申彦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