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word版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大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条、色彩等美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

2. 大树的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等。

3. 大树故事的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大树的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大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树图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大树的重要性。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表现大树,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大树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树的故事》2. 内容: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大树的表现方法、大树故事的创作。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大树的作品,要求用线条、色彩表现大树的特点。

2. 写一篇关于大树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表现大树,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

2. 学生在创作大树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提高了创造力。

3.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 今后教学中,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篇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篇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篇《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及其颜色、种类等特点。

学习表现大与小的关系,用绘画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

2、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大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大树的相关故事。

3、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大与小的关系表现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大树的成语,教师补充一首关于树的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板出课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相关传统文化的能力,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一)、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大树?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二)、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不同季节的大树颜色有什么不同?(三)、欣赏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1、观察画家笔下的菩提树跟真实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2、小组讨论:你想想要是把树画大,用什么方法好呢?(四)、出示、齐读《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五)、欣赏学生作品,说说树上树下、树洞内外都会发生什么故事?你想怎么表现?(六)、作业要求:从不同角度表现大树的故事,体现大与小的关系,要求构思新颖,构图饱满。

设计意图:了解树的种类和作用,明确树的基本结构,感悟自然的美。

学习欣赏、评析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评述能力,了解画面中大与小的关系。

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课堂练习:(一)、学生构思、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渗透宋代戴复古的“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利用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创新。

五、课堂总结:(一)、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二)、引用《*规》中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态度。

六、板书设计:《老司机》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生产的各种各样的汽车,大胆用画笔表现老司机与车的故事。

2019年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3)

2019年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3)
2、画面中有的学生没有突出重点,应加以强调。
板书:大树的故事
1、你知道大树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么?
2、大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大树的好朋友是谁么?
3、在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4、看课件,看一看大树上发生了什么故事?把未完成故事补充上。
5、你准备画一棵什么样的大树?
大树上有什么样的故事?怎样才能突出画面的重点?
画一幅大树的故事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大树的故事(一)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树洞里及树下小动物们的生活、人物的活动等情景,进行丰富的想象,并进行创作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干、枝、杈、叶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意目标:通过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要求:1、画面饱满
2、生动有趣
展示作品,讲故事
到黑板上画大树。
观察同学画的大树,说一说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进入到“大树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本课目标达成情况
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1、对树上、树下、树洞里的故事展开想象,学生很乐于表现。
重点
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
画面的构思和组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记号笔、蜡笔
学生准备
记号笔、蜡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复案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教案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教案

课题:8、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
杈、树叶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板书课题。

2、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通过大屏幕,介绍树的结构。

)3、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有什么故事?
(看大屏幕中的人们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


4、讲故事的活动:
1)生:同桌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

问:你能根据书上的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2)学生:分小组创编故事。

3)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问:你是通过哪些形象看出来的?
5、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分析画面表现
6、大树的哪个部位、构思与构图。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的方法分析)
思考:
1)准备画出什么样的有关大树的故事?
2)你准备表现树的哪部分?
3)画面中有谁?
4)用什么方法表现,绘画或制作。

7、2、学生作画。

课后延伸: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有关大树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

最新人美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10)

最新人美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10)

《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漳浦县大南坂中心学校林秀凤优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绘画技能的传授,而新课改的美术教学则注重创新能力的激发。

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纯粹教给学生绘画技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这阶段的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如果只是教学生看着范图一笔一画跟着临摹,一部分学生或许能够画出很像的图案,但另一部分学生就会渐渐地对绘画失去兴趣,从而导致美术课堂纪律不好。

而且这种“依样画葫芦”的机械教学方式会扼杀了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

所以,低年段的儿童美术教学贵在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此前提还是要先引起学生的兴趣。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这个课题很容易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也顺势以《大树伞》的故事导入了课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本课包含面广,我从其中的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大树的图片展示、创作实践、自编故事进行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从学生的作业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不同。

有画了一张在大树底下跳绳的热闹场面的,也有画了在大树底下洗衣服,把衣服晾在树干绳子上的,还有画了把大树当房子的......这些富有童真童趣的作品虽然线条弯弯扭扭,涂色手法还较生硬.但把他们各自独特的思维、鲜明的个性都表达出来了。

改变了低年段以往“依样画葫芦”的机械式教学方式。

本课我还感到满意的地方就是非常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育,渗透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缺点:美中不足的就是学生在展示作品时,由于时间紧,没能让更多的同学都上台讲讲自己画的故事。

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那不足20分钟的时间里无法很完整的完成一张涂完颜色的画。

大部分都只能把构图完成而没时间涂色,或只涂了一小部分。

只能带回家继续做完。

我热爱绘画,喜欢美术。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在教学上都要更上一层楼!。

最新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标准教案.doc

最新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标准教案.doc

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结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儿童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气氛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图和组织。

【教学资源准备】课件、彩色纸板、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1.故事导入,课件播放,教师朗诵。

(课件1---2)2.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从前有棵大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树是人类的朋友,她无私的向我们人类奉献她的一切!一年四季树给我们带来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树的故事。

(课件3---4)二.内容研讨(一)探究室各种姿态的树。

看一看,找一找。

1.这些大树的生长姿态有什么不同?(课件5---13)A、比较松树和双叶芦荟的树枝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B、比较枣椰与胡杨的色彩有什么不同?C、比较椰树和枫树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无论是从他的大小、高矮、粗细。

还是生长姿势,叶子形状,树干花纹等,我们都仔细的比较了一番,发现他们都是不一样的。

D、你还知道其他的大树吗?3.想一想大树可以分几部分?(二)交流屋1.展开想象参考下面图片编一个大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课件14---18)2.探索发现(课件19---20)A、对比下面两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B、你想画大树的哪个部分?(课件21)C、这两棵大树哪棵姿态美?(课件22---23)D、比较这两幅画的构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个,为什么?(课件24---27)E、画出大树的故事,看谁的最有趣!!!(件29)(三)电视厅1.欣赏学生作业课件30---382.欣赏名家作品。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树的故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大树?”(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树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大树的问题,如大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大树与人类的关系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描绘大树的基本结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练习的结果。
-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提出如“如果大树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故事?”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绘画技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的演示,如如何画树干、树枝,如何搭配颜色,来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在提升审美能力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如何发现和评价美。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树的基本结构、季节变化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大树的故事。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树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我们周围的大树。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大树的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树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对大树的独特理解。然而,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去反思和改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的能力,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大树的故事(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大树的故事(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大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树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2.学习绘画大树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3.提高学生绘画的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讲解大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植物的重视和爱护之情。

2.给学生讲解绘画大树的技法,如轮廓线、纹理线等。

3.给学生提供大树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创作一幅大树的画作。

三、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大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2.教师用画板或幻灯片展示大树的各个部分的纹理和线条,让学生了解大树的构成和表现形式。

3.教师提供一些大树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大树的造型和色彩,从而开始自己的创作。

4.学生开始在草稿纸上画大树的基本轮廓,注意线条要流畅,不要过于繁琐。

5.学生在大树的轮廓线上加上各个部分的纹理和线条。

6.学生用颜色填充大树,让大树成为一幅完整的画作。

四、教学效果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大树画法的掌握程度。

2.观察学生的画作,检查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3.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创作。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到外面的公园或森林,观察植物和大树,让学生更加认识和爱护自然环境。

2.引导学生用更多的颜色和构图方式创作属于自己的大树画作,探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效果。

3.给学生介绍更多的艺术家和画作,让学生了解大树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领域中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结语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大树这一形象来了解大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更加了解自然和艺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 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 教学设计
课题:《大树的故事》
教学内容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
任务目标
2、认知:理解树的一般特征。
3、操作:学习画树的方法。4、 Nhomakorabea造:完成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
重、难点
重点:学习表现观察到的树。难点:防止画模式化的树。
器材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
操作意图
实践修改
导入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看图片,理解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新授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别。
3、指导观察树:
(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
(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作业
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课后反思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教案 (2)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教案 (2)

《大树的故事》苏州市新康小学校王佳一、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地关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画面构思和组织。

三、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彩色笔、油画棒等用具。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教师示范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大树的轮廓。

2、问:看了这棵大树的轮廓,你能说说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通过剪贴的形式,将大树逐步拼贴完成,介绍树的结构。

)3、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会有哪些小动物来玩?请孩子上黑板来,将来大树周围做客的小动物添画在黑板上。

4、板书课题。

(《大树的故事》)(二)、赏析探究。

5、讲故事的活动:(翻开书本至17页)生:围绕书本上的一张作品,同桌互相讨论。

问:你能根据书上的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问:你是通过哪些信息了解画面故事的?(整棵树、树根等信息)6、看课件对比2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1)教师根据作品分析画面表现大树的哪个部位、构思与构图。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的方法分析)横构图竖构图构图要做到:画面饱满、主题突出、富有生机引导学生构思。

(三)、创作表现。

1、教师黑板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椰子树,请同学根据构图来构思一下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一:小猴子和椰子树的故事故事二:海鸟的椰子树的故事2、思考:1)准备画出什么样的有关大树的故事?2)你准备表现树的哪部分?3)画面中有谁?4)用什么方法表现,绘画或制作。

2、学生作画。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展示评价。

1、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

2、推荐画得好的作品。

3、说出理由。

4、课后延伸: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有关大树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word版教案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word版教案

《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教学准备:彩色卡纸、吹塑纸、水彩笔、油画棒、图片、两面胶、剪刀、课件音乐等教学过程:一、教学组织与导入1、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2、游戏:模仿动物的叫声3、导言:同学们把你们的眼睛闭上听一听是什么声音?生:鸟叫的声音。

师:不错,今天大树中的小鸟叫是在请我们做客呢,你们想不想到它们美丽的家园看看。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1、欣赏图片、认识大树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大树吧。

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大树有几部分组成的?(生:树根、树干、树冠包括枝和叶、还有深埋在地下的树根,它是吸收养料和水分的,树洞)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啊,说的真好。

2、找朋友说故事(1)出示图片:伤心地大树师:这棵大树怎么了?生:大树爷爷很孤单人们破坏森林,爷爷生气了……帮大树爷爷找朋友,可以找小动物,大树,人类……(2)出示图片:老师帮助他们找到了许多朋友,这样大树就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有许多好朋友,也会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有许多的故事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两幅图同桌之间和前后桌之间讨论一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提示两幅图中的动物)好了,大家讨论的都很好,也一定会编好了许多好听的有关大树的故事吧,看谁表现的最棒能把故事讲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找两名学生讲故事,随时给予掌声鼓励。

)三、师生美术创作实践活动同学们讲的故事精彩吗?生:精彩,那你们能和我一起把这个故事画下来吗?学生完成作业四、作业展评五、知识拓展师总结:大树不但是小鸟安家的地方、是小动物的朋友,更是人类的伙伴。

那么,你们知道大树有什么作用吗?看哪位同学能勇敢的说一说,你们的知识太丰富了,说的太好了。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大树的故事(胡杨林的故事)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5课大树的故事(胡杨林的故事)人美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胡杨树的基本概念。胡杨树是一种生长在沙漠地区的特殊树种,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胡杨树是沙漠中的守护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象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胡杨树在沙漠生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生命力的顽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胡杨树的形态、纹理和色彩表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图片对比和逐步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胡杨树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胡杨树为什么能在沙漠中生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践。学生将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描绘胡杨树的形象。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于学生绘画技能的个别指导还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学生的作品在表现力上有所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此外,教学时间的安排也有待优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有时时间显得有些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观察、描绘大自然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水平,使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表现胡杨树精神的画作;2.审美感知:通过分析胡杨树的形态、纹理和色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3.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胡杨树在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地位,认识其象征的坚韧精神,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勇于尝试新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提高美术素养的同时,增强对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2016秋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5课《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docx

2016秋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5课《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docx

大树的故事目的要求:1.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根、干、枝、杈叶等)。

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培养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关键: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具:范图(树干结构)、彩笔、蜡笔等。

教学内容:一. 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

1. 教师讲一个故事:兔子种了一棵苹果树。

狐狸欺侮兔子:“这树是我的!”兔子向松鼠诉苦,松鼠说:“我有办法。

”苹果树结了好多好多青苹果。

夜里,狐狸睡着了,松鼠在苹果上洒了辣椒水。

再涂上红颜色。

早上,狐狸醒来见苹果红了,高兴得跳起舞来:“好吃苹果啦!”它摘了一篮子苹果,“啊呜,啊呜”吃起来。

“呸,呸!又酸又辣的苹果,真不好吃!”以后,,狐狸再也不要这苹果树啦。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大树下的故事)3. 板书课题。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狐狸狡猾,想霸占别人的劳动成果,松鼠用智慧打败了狐狸。

我们要学习松鼠的聪明,小兔的勤劳等。

三.合作式学习活动。

1. 提问:大树有哪些部分组成?2. 老师补充后出示大树结构图。

3. 提问:树上、树下、树洞可能有什么故事?(邻近两位同学互相讲一讲)4. 谁能根据课本上的绘画作品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5. 分析画面构图。

(如何突出重点)四.创作实践活动。

1. 学生自由选取大树的一个部分进行构图。

2. 教师巡视辅导。

五.课上表演。

小组合作表演大树下的故事。

(自编)六.课后拓展。

问: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请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

品味人生1、很多时候,看的太透反而不快乐,还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2、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

——顾城《生命幻想曲》3、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4、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没有心碎的时刻。

我不曾摊开伤口任宰割,愈合就无人晓得我内心挫折。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教案设计

人美版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教案设计

8、大树的故事课时:第一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的: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对学生进行学生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关键: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具:范图(树干结构)、彩笔、蜡笔等。

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师:孩子们,你们的学习工具都准备好了吗?真乖!咱们以后上美术课也要这样,不要把美术书和学具落在家里。

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生答想)好,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认真!二.创设情境。

1.教师讲故事:可爱的兔子种了一棵苹果树,苹果树长出了好多好多的青苹果,狐狸看见了,就欺侮兔子说:“这树是我的,上面的果子只能我吃!”兔子被蛮横而狡猾的狐狸气哭了,正巧好朋友松鼠来了,兔子就向松鼠诉苦,松鼠很快说:“我有办法。

”夜里,狐狸睡着了,松鼠在苹果上洒了辣椒水。

再涂上红颜色。

早上,狐狸醒来见苹果红了,高兴得跳起舞来:“好,吃苹果啦!”它摘了一个苹果,“啊呜,啊呜”吃起来。

“呸,呸!又酸又辣的苹果,真不好吃!”狐狸被辣跑了,以后,,狐狸再也不要这苹果树啦。

(1)、师问:小朋友们,这个故事与一棵什么树有关呀?(哦,是在一棵苹果树下发生的故事)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孩子们,你们想看吗?(2)出示该范画2.同学们,除了苹果树有故事外,其它的树也会有故事发生的,今天我们就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知道或者想象的大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大树的故事三.启发式学习活动。

1.提问:现实生活中,我们看见过大树吗?一棵大树有哪些部分组成?2.老师补充后出示大树结构图,一幅是没有树根的(被泥土盖住了)一幅是结构齐全的。

简单说说画树的步骤:先画主干,再画枝、叶小练习:用一分钟的时间在图画本上勾画出一棵大树的这几个部分。

(和老师比比看,谁画得快!老师也在黑板上示范画一棵)画完了,举起本子来,让大家看看3.提问:树上、树下、树干或者树洞里都可能有故事,你能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请学生起来发言)4、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出示范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提要求:你能根据老师的画讲一个故事吗?学生答:森林被砍伐了,树木没有了,动物们没有家了,他们在哭泣。

2022年人美小学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教案 (公开课获奖) (5)

2022年人美小学美术二上《大树的故事》教案 (公开课获奖) (5)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

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一. 入导入:播放美丽的森林、树木、植物。

春、夏、秋、冬景色各种树叶特写。

1、导入:启发学生讲一讲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话2、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3. 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二. 结合教材揭示<<叶子上的小“血管〞>>1. 师:展示树叶提问?叶子有“血管〞吗?学生答复师引导“血管〞就是叶脉。

2. 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

三. 观察、探索1. 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拟。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2. 师:提问。

(1) 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学生发言各种形状的可能性,师:适当板画外形,供学生参考。

(2) 颜色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混色、带色点的都有可能(3) 不同的树叶“血管〞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多片叶子间(详细比照、细致入微观察) 学生发言师:适当板画。

(4) 正面反面有什么不同?(5) 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发言(6) 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的感受(师:总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17)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17)

《大树的故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大树的故事是一节集欣赏性、互动性、合作性为一体的造型表现课,它在学生前面已经学过和掌握了我和昆虫、奇妙的爬行,百变团花等课的一个剪贴绘画的综合运用,同时也是为我们来跳舞,节日的装饰等课综合运用的开启和铺垫。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大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孩子们从小就接触的比较多,小区里、学校里、马路边处处都有大树的身影。

学生的脑海里肯定都留有在大树下做游戏,乘凉的美好回忆。

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课。

我在本课的安排上,以大树本身作为切入点,范围涉及到大树的结构、大树四季的变化、大树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大树与人类之间的故事、大树的作用、大树对于环境的重要性、怎样保护大树。

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

今天所要讲的第一个课时中不包括大树的作用、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怎样保护大树。

但在教学各环节中都有所铺垫。

二、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3、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我把它定位在学生能否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难点在于感知并讲说大树的故事,大胆、自由地进行造型表现组织画面。

四、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绘画。

剪贴和制作方法,他们思维活跃、不受约束,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多种多样的的趣味情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教法: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循序渐进式教学、直观教学法等;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我还制作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

其一是在教学环节中,让孩子上黑板来摆放位置。

另外也是一种教学示范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歌曲、游戏导入→师生合作→启发想象分组制作→表现的多样性本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涉及到学生学法的分别是第三环节合作式学习、第四环节实践创造。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13)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13)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题:小学美术人美版、第三册、第八课《大树的故事》。

(二)教学内容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自主实践。

(五)学习材料:1、欣赏投影片、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油画棒、彩笔。

(六)教学设备:教师:教材,大树故事图片,实物投影仪,范画3幅。

学生:教材,课前准备有关大树的故事图片。

二、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用具摆放情况。

(二)导入:1、你们会画大树吗?谁愿意上来画一棵大树?2、由学生画出的大树,引出大树的故事。

3、板书课题:《大树的故事》。

(三)新授1、提问学习: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大树?想想大树可以分哪几部分?2、观察了解出示大树结构图,学生观察学习大树的组成。

3、探究分析出示投影:看一看,这些大树的生长姿态有什么不同?(1)、树枝的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2)、大树的色彩有什么不同?(3)、大树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4、想象、讨论出示有关大树故事的图片:(1)、生活在树洞中的猫头鹰。

(2)、校园中的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

(3)、人类不断地砍伐树木,破坏了大自然,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

提问:你还知道有关大树上面、下面、树洞、树根的哪些有趣的故事?小组内把自己知道的大树的故事讲一讲。

5、探讨、交流(1)、对比两幅画分别划大树的那部分?你想画大树的那一部分?(2)、看着两棵树哪颗姿态美?为什么?(3)、比较这两幅画的构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4)、老师画的是什么故事?(5)、欣赏书作品:A:著名画家的作品。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人美小学美术二上《第15课 大树的故事》word教案

2010年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学设计学校:四川省绵阳市安县七一实验小学姓名:王艳学科:美术职称:小学一级教师2010年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学设计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美术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百度搜索查阅有关大树的资料、彩色卡纸、水彩笔等。

教学课题:大树的故事教材分析:《大树的故事》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美术第三册第8课的内容。

树在人们生活中很常见,许多孩子喜欢在大树下玩耍、乘凉。

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记忆,对生活中大树的结构、外形、色彩等进行了解,创作树与动物朋友,人类朋友的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故事想象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树与人类、动物的密切关系。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生活中大树的结构、外形、色彩等进行了解,能创作树与动物朋友,人类朋友的故事情节。

难点:小组合作围绕大树的故事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准备:(1)大树的拼图、彩色卡纸、双面胶、剪刀、胶水。

(2)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有关大树的相关教学资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了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大树教学的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利用与课堂中。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调动学生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趣味拼图引入师:将学具袋里面的图片粘贴在绘画纸上,看看能拼出什么?学生小组合作玩拼图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
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准备:
彩色卡纸、吹塑纸、水彩笔、油画棒、图片、两面胶、剪刀、课件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与导入
1、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游戏:模仿动物的叫声
3、导言:同学们把你们的眼睛闭上听一听是什么声音?生:鸟叫的声音。

师:不错,今天大树中的小鸟叫是在请我们做客呢,你们想不想到它们美丽的家园看看。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欣赏图片、认识大树
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大树吧。

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大树有几部分组成的?(生:树根、树干、树冠包括枝和叶、还有深埋在地下的树根,它是吸收养料和水分的,树洞)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啊,说的真好。

2、找朋友说故事
(1)出示图片:伤心地大树
师:这棵大树怎么了?
生:大树爷爷很孤单
人们破坏森林,爷爷生气了
……
帮大树爷爷找朋友,可以找小动物,大树,人类……
(2)出示图片:老师帮助他们找到了许多朋友,这样大树就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有许多好朋友,也会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有许多的故事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两幅图同桌之间和前后桌之间讨论一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提示两幅图中的动物)好了,大家讨论的都很好,也一定会编好了许多好听的有关大树的故事吧,看谁表现的最棒能把故事讲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找两名学生讲故事,随时给予掌声鼓励。


三、师生美术创作实践活动
同学们讲的故事精彩吗?生:精彩,那你们能和我一起把这个故事画下来吗?
学生完成作业
四、作业展评
五、知识拓展
师总结:大树不但是小鸟安家的地方、是小动物的朋友,更是人类的伙伴。

那么,你们知道大树有什么作用吗?看哪位同学能勇敢的说一说,你们的知识太丰富了,说的太好了。

使老师也了解了许多知识。

不仅仅是我们,还有那些小动物都喜爱大自然,可是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破坏这一切,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在一片大森林里的一些正在乱砍乱伐树木的人们的场景。

)同学们看了这些人们的做法你们想说点什么呢?生1:不要破坏这些树木了,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生2:请保护我们的环境吧!生3:不要砍树了,小动物们会没家的,洪水来了你们就会完蛋的。

生4: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为什么要破坏我们呢?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太棒了,个个都是个爱护大自然的好孩子。

六、教学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这番话,老师真是被你们所说的话语感动了。

的确,爱护树木,要从小做起,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与老师共同完成这棵五彩树,老师希望你们课后认真观察生活、美化生活,用我们手中的彩笔去描绘生活中更多的故事来。

同学
们你们这节课过得快乐吗?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可是大树的故事却让我们回味无穷,又该我们说再见的时候了,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