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罗模板

合集下载

密斯凡德罗PPT课件

密斯凡德罗PPT课件
3
作品特点:
“密斯风格”: 以“少就是多”为理论依据,以“全面空
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 设计方法与手法被密斯用到各种建筑中,在五 六十年代极为盛行,被称为“密斯风格”。
代表作品: 范斯沃斯住宅、湖滨公寓、西格拉姆大厦、
伊利诺工学院的校园规划
西格拉姆大 厦
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 露明 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 空间简练而制作精细的细部。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7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8
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 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 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 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世界最受 注目的建筑师。
12
整个德国馆立在一片不高的基座上面。主 厅部分有8根十字形的钢柱,上面顶着一 块薄薄的简单的屋顶,长25M左右,宽 14M左右.隔墙有玻璃和大理石两 种.墙的位置灵活而且很偶然,它们纵横 交错,有的延伸出去成为院墙.由此形成 了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半封闭边开敞的空 间,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和室外时间相 互穿插,没有明确的分界,是现代建筑中 常用的流动空间的一个典型.
1
生平:
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
国亚琛
21岁时设计了第一件作

1908年进入贝伦斯事务
所任职
1919年开始在柏林从事
建筑设计
1926-1932年任德意志
制造联盟第一副主任
1930-1933年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公

密斯凡德罗ppt课件

密斯凡德罗ppt课件

15
大厦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密斯·凡·德·罗一贯的主张,那就是基 于对框架结构的深刻解读,发展出一种强有力的建筑美学 那就是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 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间,完 美演绎“少即是多”的建筑原理。
在西格拉姆大厦设计中,试图传达出高层设计的精髓。大 厦经常被冠以理性和无特色的,实际却在其场地性和广泛 性上萦绕着一种含糊感。
2019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Speaker:WX
精品ppt
1
现代设计大师 密斯 凡德罗
“Less is more” 少就是多
01
人物简介
02
设计思想
03
案例分析
精品ppt
2
01 人物简介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德国建筑 师 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现代主
义建筑大师之一。
精品ppt
3
X
人物简介
Lorem ipsum dolor sit
他凭借这个时代最持久的建筑风格:现 代主义而闻名。 密斯出生于德国,他的职业生涯由著名 的彼得·贝伦斯工作室开始,在这里,密 斯与另两名现代主义的泰斗:瓦尔特·格 罗皮乌斯 和 勒·柯布西耶共事。 近一个世纪间,密斯的极简风格大受欢 迎,他的著名格言“少即是多”仍广受 流传,甚至有不认识他的人也在使用这 句话。
精品ppt
7
功能化
在科学领域的认识上,人们对于建筑结 构的实用性、功能性特征及视觉美学的 追求上有了较大的转变,这促使了现代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精品ppt
8
古典建筑风格的发展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 求,不能及时对功能与结构的科学进行转变,不 能适应变化中的社会发展新思维,因此它显得有 限与单一。于是人们就开始追求简单、坚固、耐 用、易于安装与拆卸的方式来作为建筑结构发展 模式的方向。这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相吻合。 紧接着现代建筑潮流逐步从建筑学、建筑图案、 装饰、雕塑为一体的古典主义风格中走了出来。

建筑大师解析——密斯凡德罗课件

建筑大师解析——密斯凡德罗课件

社会影响
历史价值的缺失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但有时忽略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可 能造成社会分裂和文化冲突。
现代主义建筑往往摒弃传统建筑风格 和历史价值,导致城市和地区的独特 性和历史义建筑往往追求短期效益,缺 乏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对自然资 源的消耗较大。
REPORT
详细描述
这一理念源于密斯凡德罗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他认为建筑应该以最简单、最 直接的方式表达其功能和形式,而不是通过繁琐的装饰来掩盖其本质。他主张通 过精确的线条、简单的几何形状和高质量的材料来实现这一理念。
流动空间的追求
总结词
密斯凡德罗追求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旨在打破传统建筑的 封闭和固定空间模式,使空间更加开放、自由和灵活。
详细描述
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少即是多”理念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他的流动空间和材料运用也对后来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总结与思考
密斯凡德罗对现代建筑的贡献与影响
贡献
密斯凡德罗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 了“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强调简约、功 能主义和技术的美学,对后世建筑师产生了 深远影响。
影响
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世界各地的 建筑,尤其在欧洲和美国,他的作品成为现 代主义建筑的经典范例,对城市规划和建设
REPORT
THANKS

建筑大师解析—密斯凡德罗ppt课件

建筑大师解析—密斯凡德罗ppt课件
30
谢谢观赏!
3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3
目录 CONTENTS
一、 建筑思想 二、代表作品 三、作品特点 四、图根哈特别墅
4
建筑思想
• 提倡现代建筑,皮包骨的建筑是他作品的明显特征。他通过对钢框架 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 端简洁的风格。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注重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 就是上帝。”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 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特别重视将自然环境,人性 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单元里面。坚持"以少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 在处理手法上,他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这也是区分旧传统的标志。
13
设计风格
• 别墅的建筑过程中试用了大量独特的技术创新,比如两扇窗户设置于 地面,独特的加热装置和空气流通系统都是创作中的新鲜事物。这一 建筑另一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内装饰。密斯在室内装饰方面投入的精力 并不比在房屋结构设计方面投入的少。家具的订购和摆设给他们自己 留下了有限的变动空间。大多数家具都是特地为别墅设置的,原料也 倾向于房间内部的材料用品。
经典建筑分析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图根哈特(Tugendhat)
1
• “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予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
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密斯·凡·德·罗

生平简介
•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ng Mies van Rohe)(1886-1969),出生于德国亚琛 古城,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他未受过正规的建筑 教育,精湛的建筑技艺与独特的建筑观点是由于他从小在石匠父亲身边受到熏陶,后 来又得到名师彼得贝伦斯的指点才逐渐形成的。青年时,他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 后来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接着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 了4年。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设计理论与德国文化是否能够结 合的一些看法。

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

local
2019/12/3
2019/12/3
2019/12/3
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同时,他 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 运用。
密斯·范·德·罗运用直线特征的风格进行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而定。 在公共建筑和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他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面描绘等方 法进行设计;而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用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等方法进行设 计
2019/12/3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
同时,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完 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密斯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 出的“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的理念, 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 影响了全世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密斯完全的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了柯布西耶与沃尔特·格罗佩斯大力推动的 新建筑观念(称为先锋派)。因此在传统建筑上常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局部的修饰都被拿除了,改为以功能为主,带 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当时社会除了倡导节约的风气外,理论家也大为批评过去古典复兴样式建筑是欧洲贵 族们浪费华巧的实证。
பைடு நூலகம்
2019/12/3
2019/12/3
2019/12/3
美国俄州波特兰市HOKE住宅庭 院
2019/12/3
2019/12/3
Building concept
少就是多
2019/12/3
流通空间
2019/12/3
2019/12/3
全面空间

密斯凡德罗完整版PPT

密斯凡德罗完整版PPT

PART 西格拉姆大厦
FOUR 密斯.凡.德. 罗
玻璃幕墙之父和钢铁建筑结
构之父——密斯·凡德罗
二战后,密斯建筑创作的风格:钢与玻璃的建 筑艺术
密斯一生实际建成的建筑物不多,发表的言 论也少,他说过"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他对现代建筑师的影响却很大,但他的贡献 不在于他的理论,他的贡献在于他长年专注地 探索钢框架结构和玻璃这两种现代建筑手段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
西格拉姆大厦的设计背景
范斯沃斯住宅风波
就因为这座住宅的风波,再没有人敢冒这样大的风险来请密 斯,因为人们不需要可看不可“往”的房子。
不甘失败的密斯,下了一番苦功,终于找到了一种染 色玻璃来代替原来的无色玻璃。经过一番努力和宣传, 1952年他终于再次设计和建造了一幢38层的玻璃幕 墙高层大厦——美国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
2玛瑙石墙面材料德国国旗的象征德国国旗的象征玛瑙石条纹的金色光泽玛瑙石条纹的金色光泽标定会面仪式区域的黑色地毯标定会面仪式区域的黑色地毯挂在玻璃前的红色丝质帷幕挂在玻璃前的红色丝质帷幕玻璃的色彩也丰富多彩有绿色烟灰色乳白色主体空间两侧使用烟灰色玻璃北侧使用绿色玻璃与北面的暗绿色石材相呼应也强调了空间不同轴向的等级玻璃的色彩也丰富多彩有绿色烟灰色乳白色主体空间两侧使用烟灰色玻璃北侧使用绿色玻璃与北面的暗绿色石材相呼应也强调了空间不同轴向的等级对比吐根哈特住宅简介继巴塞罗那德国馆之后密斯开始将其设计思想与建筑功能相结合并在1928年设计出了吐根哈特住宅
PART
THREE2 流动空间与功能相适应
二层空间的私密性 一层空间的流动性
在巴塞罗那馆中密斯实现了流动空间理想,可这 座建筑是一个没有多少实际功能要求的特殊建筑。 当回到功能性要求较强的住宅设计中时,流动空 间与建筑功能的适应性就尤为重要了。 吐根哈特住宅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住宅的公 共部分使用开放、流动的空间模式,在私密部分 仍然保持封闭的传统空间模式。这样就造成了住 宅的垂直分区,用不同的内外形式表达功能差异, 其中也是对地形高差的巧妙利用。 但在密斯之后的设计中,垂直分区的模式没有继 续沿用,而是发展出居住空间的水平流动,尝试 着将私密空间也置于流动空间中。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作品赏析PPT(与“建筑”相关共40张)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作品赏析PPT(与“建筑”相关共40张)
► 密斯在处理这两处的流动空间时有许 多相同手法,然而也有发展变化。乡 村砖宅和巴塞罗那馆在建筑边界的处 理上,时而将墙体延伸至室外,时而 采取在建筑外围制造围合庭院作为边 界的手法,这种形式给人的感觉是流 动空间的边界难以确立。
一层流线分析图
一层功能分析图
► 然而在吐根哈特别墅中,密斯明确将起居室的流动空间以清晰完整的玻 璃体量呈现,吐根哈特住宅在其一侧设立了条形庭院,然而它是透明的, 在外观上被整合到统一的玻璃体量中,不再是利用封闭的石材墙面来作为 建筑外观,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室内外空间的边界弱化甚至消除。
博物馆是为了保存绘画与 雕刻的珍品而建的,而密 斯也是把它当作一个史诗 般的庙宇进行设计。
密斯晚年回到柏林接受这项设 计任务,无疑怀有浓厚的感情 因素。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就在密斯故居附近几百码的地 方。
巨大的展览空间没有一根内 柱,8根钢柱托起出檐深远的 井字梁屋盖。四周柱廊环绕, 并通过玻璃幕墙和室外保持 紧密的联系。
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 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 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 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 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 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 目的现代建筑师。
十字形柱
密斯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 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 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 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有十字形柱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 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 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 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 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 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 的流通空间。

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与吐根哈特分析图ppt课件

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与吐根哈特分析图ppt课件
流动空间:Ⅰ室内敞开,封闭感消解,与室外产生联系。 Ⅱ室内不同空间界定模糊,过渡自然。
挑檐的使用,模糊了
室内外的界限。
11
三维形态-----流动空间
12
三维分析-----流动空间
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 分隔又连通的空间
13
形式美-----对称与均衡
运用多个轴对称几何体,形成一种均衡美。
成长历程
1929巴塞罗那德国馆 1930吐根哈特住宅 1948 湖滨公寓 1956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 皇冠厅 1950范沃斯住宅 1968柏林美术馆 1959纽约 西格拉姆大厦
4
巴塞罗那德国馆
基地位置:西班牙巴塞罗那 设计时间:1928-1929 施工时间:1929,后拆毁,现馆为1981年重建
14
形式美-----比例
1:2矩形
1:1正方形
15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1
人生简介 成长历程 作品赏析 2
人生简介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于1886年3月27曰出 生在德国的亚深古城。密斯·凡·德·罗的贡献 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 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 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透 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 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 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 标志。
5
二维分析----平面生成
6
三维分析-----路径变化
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路径形状
7
三维分析-----序列
不同路径,会有不同的序列变化。
8

三维分析-----流线

范思沃斯.ppt

范思沃斯.ppt

• • •
“祈”之回归
• 密斯同样崇尚绝对主义绘画的崇高性,并试图建
造了一座绝对主义的殿堂,这座新国家美术馆, 与马列维奇那件“黑色的正方形” 与马列维奇那件“黑色的正方形”作品在精神上 有着认同关系。只不过密斯是把灰色的正方形地 面当作画布,如果我们的视角是从空中垂直看这 座建筑,就是一个黑色的正方形,最好的说明是 这座建筑的施工图纸上再清楚不过地展示了正方 形和边缘的关系。然而真正的震撼不是来自从俯 视的角度,而是当你走进这个美术馆,只有八根 柱子悬挑起来的巨大黑色正方形屋顶,盖在所有 人的头顶上,形成巨大的压迫感。
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 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 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 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人们常常从密斯的作品中去分析和寻找现代主义 的建筑语言,例如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如何强调柱 和梁的关系,怎样让玻璃幕墙后退让出空间,墙和 柱分 的手法 。 密斯在 术和 现 , 在1921 在1921 对 建 筑 的设计-的设计-高 建筑 , 1922是 的 建筑 ,完全是 的 术作品。 是玻璃 , 何细部 现, 和 已 建筑 的 例关系, 的 可 密斯的 。在 后密斯在 和 后建 的 格 (1954(1954-1958 ,和IBM ,和IBM (1967(1967-1969 的 概 1922 的 , 在 代 的密斯 的 界 已 。
玻璃幕墙的缔造者
• 密斯凡德罗出生于德国,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严谨使他很容易从二十世纪初 密斯凡德罗出生于德国,
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 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 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伟大财富。 密斯擅用钢结构和大片玻璃墙,几乎在其绝大部分作品中,二者都是最显眼的." 密斯擅用钢结构和大片玻璃墙,几乎在其绝大部分作品中,二者都是最显眼的." 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在经过了几代人的口头和书面传播后变得 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在经过了几代人的口头和书面传播后变得 耳熟甚至老套之后,重新认识这位现代建筑大师是必要并值得的. 耳熟甚至老套之后,重新认识这位现代建筑大师是必要并值得的.诚如透过那大 片玻璃墙我们差不多就能看见全部的内部构件, 片玻璃墙我们差不多就能看见全部的内部构件,我们似乎不用思考就能通过许 多人为我们总结分析的决论把密斯看得清清楚楚,从里到外!然而这都是假象, 多人为我们总结分析的决论把密斯看得清清楚楚,从里到外!然而这都是假象, 正如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构件但我们并不能直接看懂密斯赋予这些构件所构筑 的空间的内涵和期望一样,我们看到的密斯只是别人为我们勾勒出的平面形象, 的空间的内涵和期望一样,我们看到的密斯只是别人为我们勾勒出的平面形象, 只有当我们把自己放入密斯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与密斯同行,聆听密斯的教诲, 只有当我们把自己放入密斯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与密斯同行,聆听密斯的教诲, 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他的这些思想会影响二十世纪的大半时间,今天, 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他的这些思想会影响二十世纪的大半时间,今天,站在遥远 的东方,向远行的密斯挥一挥手.我这个普通的年轻人所能理解的实在太少, 的东方,向远行的密斯挥一挥手.我这个普通的年轻人所能理解的实在太少,只 有借着这挥手表达我对大师的敬意.同时,也因为着遥远的距离, 有借着这挥手表达我对大师的敬意.同时,也因为着遥远的距离,使我能够远离 大师的阴影去观察他,阅读他,思考他.或者说, 大师的阴影去观察他,阅读他,思考他.或者说,密斯和其他的建筑大师一道为现 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以后踩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正因为如此, 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以后踩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从这 条道路走过并最终走出我们自己的路! 条道路走过并最终走出我们自己的路!

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

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
着丛生 茂密的树林。与其他 住宅建筑不同的是, 范斯沃斯住宅以大片 的玻璃取代了阻隔视 线的墙面,成为名副 其实的“看得见风景 的房间”。
主要作品(作品赏析)
• 范斯沃斯住宅 (Fransworth House)
• 时间:1946-1951年
• 地点:美国,伊利诺伊州普来诺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人物简介(生平)
1930年出任包豪斯第三任校 长。 1937年,他移居美国,在伊 利诺斯理工学院担任建筑系 主任从事教学和设计工作, 他的大部分钢架玻璃幕墙的 摩天大楼都是在美国完成的。 1947—1958年是密斯的影响 登峰造极的时期。 1958年退休,1969年去世。
设计思想(产生)
主要作品(作品赏析)
• 艺术价值:密斯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
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 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 数和形态。
主要作品(作品赏析)
创作过程:范斯沃斯住
宅是密斯为美国单身女医师 范斯沃斯设计的一栋住宅, 1950年落成。住宅坐落在帕 拉诺南部的福克斯河(Fox River)右岸。
•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 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亚琛那些精美的古建筑。
• 可以说,他的建筑设计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无论 是在柏林的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是在彼得.贝伦斯 手底下做一名绘图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自己的事务所。 • 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 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十世纪的建筑思想体系。 • 直至现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密斯风格追随者还 在引申和发展这套理论.
主要作品
• • • • • • •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西格拉姆大厦 范斯沃斯住宅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杜根哈特住宅 IBM公司大厦 湖滨公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
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
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
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吐根哈特住宅(1928-1930)
别墅位于捷克第二大 城市布尔诺,坐落在一块 倾斜的土地上,南面面向 公用绿地。由于地处斜坡 ,落位有一点困难,因此 将主入口以及车库均放在 临街的二楼,入口隐藏于 墙壁和奶白色的半弧形的 主楼梯玻璃围栏之间。通 过楼梯下到一楼,一楼则 因地形营造了一个通透的 空间,平台和踏步可以直 接通向花园,使室外与室 内相互流通。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 Neue National Gallery in Berlin)
1968年
密斯的名声,从1929 年设计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 德国馆开始,走过40年的
人生,为他的祖国设计的新
国家美术馆,标志着人生最 后乃至最高的到达。 和巴塞罗那的德国馆相比 ,晚年的设计已经是在单纯的 造型中寻找到归宿,他为新国 家美术馆设计的是一个几乎不 需要进行任何切割的巨大正方 体。
在1929年巴塞 罗那展览馆中的设计 的椅子,被称为“巴 塞罗那椅”,是他最 精心完成的作品之一 。靠背与座位交叉呈 相反的曲线,不仅造 型简洁漂亮,而且坐 起来也特别舒适。
密斯还为他所设计的吐根哈特住宅设计了一套家具,其中 有一把为餐厅设计的餐椅——“布尔诺椅”,这把餐椅以主人 所在城市命名,也体现了密斯简约的设计风格
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 术精美的倾向要西方建筑界占有主 导地位。而人们又把密斯追求纯净 、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 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 厦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
窗框用铜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 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 凹凸感和垂直向上的气势。
大厦主要体现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外,大楼的 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整个建筑的 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 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 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建筑风格
密斯· 范· 德· 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 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 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 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 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 的标志。密斯从事建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 的,而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他提 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 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运用。 密斯· 范· 德· 罗运用直线特征的风格进行设计,但在很 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而定。在公共建筑和博物馆等建筑 的设计中,他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面描绘等方法进 行设计;而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用不对称、流动性 以及连锁等方法进行设计。
南立面
西立面
东立面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Barcelonna Pavilion)
密斯的名声可以说是从1929年设 计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开始
的,它是密斯流动空间概念的主要
代表作之一。 他认为,当 代博览会 不应再具有 富丽堂皇和 竞市角遂功 能的设计思 想应该跨进 文化领域的
哲学园地 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
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 1954~1958年
大厦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密斯· 凡· 德· 罗一贯的主张,那就是基于对框架 结构的深刻解读,发展出一种强有力的建筑美学。那就是用简化的结构体 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 划分的大空间,完美演绎“少即是多”的建筑原理。在西格拉姆大厦设计 中,试图传达出高层设计的精髓。大厦经常被冠以理性和无特色的,实际 却在其场地性和广泛性上萦绕着一种含糊感。建筑师在设计时,避开了曼 哈顿地区大多数塔楼常用的台式、金字塔式的样式,把大厦主体处理成竖 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 有变化。建筑师采用了当时刚刚发明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些占外墙面 积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使西格拉姆大厦在纽约众 多的高层建筑中显得优雅华贵 与众不同。整个建筑的细部处 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 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 质。在今天,与西格拉姆大厦 很相似的建筑形态,在世界各 地的公建建筑当中非常普遍。
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 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 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 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 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 、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 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 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 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 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 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 现了设计人密斯的名言“
少就是多”,用新的材料
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 艺术效果。
十字形柱
巴塞罗纳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8-1929)
建筑是一个三维体,存在于空间之中。密斯对空 间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崭新的概念:流动空间。 在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中,他对此作出了 经典示范 ,震动了欧洲建筑界。 由大理石和玻璃自由划分的空间既分又 合,既 开敞又封闭,使得过去简单的空间概念变得复杂丰富 而富有趣味。 德国馆是密斯“流动空间”思想的代表作,也是 现代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他在圣奥古斯丁思想的启示下,奠定了自己的建筑创 作法则,即:纪律、秩序和形式。 他认为在建筑中,这就是真理。美就是真理的光 辉。
路 德 维 希 密 斯 凡 德 罗Ludwig Mies 源自an der Rohe. .
简介
路德维希.密斯.凡 德罗(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 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利亚.路德 维希.密夏埃尔.密斯。 密斯凡德罗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勒 .柯布西耶齐名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之一,对于 建筑本身而言.三人在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 建筑理念上,还是相差不多的。 与柯布西耶一样,密斯在1908-1911年间 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并从 中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 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沃尔特.格罗皮乌斯遗留的风格。 密斯凡德罗为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建的的德国馆仅 存在5个月。没吸引很多注意,但被拆除25年后被誉为大师 杰作,于1985-86年间在巴塞罗那重建。他于1939年移居美 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建筑系主任。
密斯在这里实现了他的 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在 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 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 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 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 形态。
有十字形柱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 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 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 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 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 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 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 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 间。
一层的起居室中的“流动空 间”模式最早体现在1923年的乡 村砖宅方案。密斯既不封闭房间 ,也不暗示房间体积,而是在空 间中展现动态。然而由于结构条 件的制约,在1925年到1928年 的几幢以砖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小 住宅项目中,密斯只是利用大房 间的穿套和转折十分艰难地制造 着空间流动。直到1929年的巴塞 罗那德国馆,由于采用了钢框架 结构,才真正实现了墙体的自由 布置和空间的自由流动。长长短 短的自由墙体,既表现了空间的 流通性,又暗示了方向的指引性 ,体现了一种韵律感。 密斯在处理这两处的流动空间时 有许多相同手法,然而也有发展 变化。乡村砖宅和巴塞罗那馆在 建筑边界的处理上,时而将墙体 延伸至室外,时而采取在建筑外 围制造围合庭院作为边界的手法 ,这种形式给人的感觉是流动空 间的边界难以确立。
少即是多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
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
心制作结构.”Less is more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
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 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 个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1929 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现 设 在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 计 “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 理 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 念 全面空间
或称为“通用空间”、“一统空间”是密斯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 与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不同的是,密斯认为人的需求是会变 化的,今天他要这样,明天他又会要那样,而建筑形式可以不变 ,套句中国古话,就叫“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空 间,人们可以在其内部随意改造,那需求就能得到满足了 细节至上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 帝”,虽然他从未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 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 绘图技巧。同时,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 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密斯并不是特 别关注装饰原料的选择,但是他特别注意室内架构的稳固性。与 此同时,密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 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风格改变
一战后,密斯完全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 采用了柯布西耶与沃尔特· 格罗佩斯大力推动的新 建筑观念(称为先锋派)。因此在传统建筑上常 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局部的修饰都被拿除了, 改为以功能为主,带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 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 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 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时,达到事业高峰。此馆的设计后来在原址被重建, 1930年密斯在捷克波尔诺(en:Brno)的作品图根哈特别 墅(en:Villa_Tugendhat)也被视为此高峰期的经典建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