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角色转换:从“演员”到“导演兼演员”

合集下载

教师=“演员”+“导演”+“编剧”(美文共赏)

教师=“演员”+“导演”+“编剧”(美文共赏)

“教师是编剧”这种说法,似乎用于“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设计比较贴切。

教师拿着设计好的“剧本”--教案,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地按招教案上的设计进行。

一节课提问几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讲解几个问题,需要多少时间;出几道练习题,布置几题作业……学生被“设计”地规规矩矩、老老实实。

学生的潜能被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被束缚了。

这就是那种“教师=编剧”带来的“教学效果”,以及那种”教学效果”留给我们的深沉思索。

新的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不应该做编剧,也不能再做编剧。

只能把教学设计的“剧本”—备课本,当作一个“草稿”,当作一个材料,当作一个“引子”,开展教学活动。

所以,教师之于编剧而言,不是编完一个剧目之后,再去编又一个剧目;而是对一个“剧目”进行持续不断的再创作—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是“导演”吗把教师称之为“导演”,应该说在一定时期内,提升了教师的“艺术品位”。

相对于“灌输式”的“教书匠”而言,“导演”的角色更有内涵,更有诗意。

这在教育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一种进步。

在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摈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注重了教学中的“导”字。

指导、引导、诱导学生“夯实双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曾几何时,一些善于“引导”的名师出现,在我们心目中,不亚于导演。

名师的那种在课堂上的组织、指挥、引导、协调和控制,几乎天衣无缝,令人赞佩。

可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用新的教育理念加以重新审视,教师和导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其一,导演是从对作品的理解出发的,在执导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权威地位。

演员处于被支配的服从地位。

我们时常看到拍摄电影时的镜头:如果一个演员没有按照导演的意图表演,就会一次又一次地试镜。

而教师决不可以做一个支配者,让学生服从。

更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试镜”。

新的课程倡导师生在课堂上平等交流,唯有平等才能营造民主的氛围,使交流更加深入;也才能激活思维,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从“演员”到“导演”——浅析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演员”到“导演”——浅析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4-05课改论坛在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演员”走向“导演”。

教育主体中的师生关系,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朋友式关系,并同时实现从“单向”到“多向”、从“技能的传授”到“发展的促进”的角色转换。

这样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角色转变之一:从“课堂的主宰者”到“教学的平等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自古以来似乎就是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

课堂上,我们应充分发扬民主,保持师生之间的和谐。

只有教师关心和信任学生,学生才会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和信念。

在现代的师生关系中,法律关系是基础,情感关系是纽带,人格关系是核心,信息传播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或者核心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学生既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又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

角色转变之二:从“知识的灌输者”到“人格的培育者”新课程要求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的角色职责应该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发展的培育者。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善于了解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育学生健全的性格,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

在课堂上,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既管教又管导,完成从“知识的灌输者”到“人格的培育者”的转型。

角色转变之三:从“单向的传递者”到“多向的交往者”先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教学“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时,他先是以一张动物的“全家福”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导出“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呢?”通过问题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导出“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提问学生后,最后归纳出其含义。

随后又以生活中的俗语说明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塑造课堂的文学气氛。

最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学生小组相互观察人的性状,让学生讨论。

这堂课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老师如何做到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

课堂上老师如何做到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

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到从“演员”到“导演”角色的转变
张楞学区行乐联办小学智慧萍课堂上教师从“演员”到“导演”角色的转变,其实就是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关系。

由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安排学生服从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若要转变角色,须立足教学观念三个转变:一是教师由主讲转变到主导,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代替教师的“一言堂”;二是关注学生由重点转变为面向全体,以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代替传统的“培优补差”;三是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替代填鸭式的“满堂灌”。

这不仅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要有良好的班纪班风做基础。

教师管理班级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管学生管得太死,那么课堂气氛沉闷,调动不起学生积极性,学生为主体就无从谈起。

若放任自流,班级管理过于松散,教师将会陷入被动,体现不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效果会很差。

如何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我向魏书生老师学习。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在班级里,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

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这样的班集体才会有秩序运转,班风才正,教师才有施展课改的空间。

只有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纪,才谈得上课堂效率,才能谈得上课改。

总之,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不仅要转
变教学教育理念,还有搞好班级管理,双管齐下,效果才会更好。

从“主演”变为“导演”——论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从“主演”变为“导演”——论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 授给学生的精湛“ 演技 ” 有以下几点 : 完成角色转换 ,充分调 动学生 的积极性 , 把握一个度 的问题 ,片面追求 趣味和新奇 , 1 . 基础 知识 , 主抓 熟练掌握课 本内容 已经成为教法创新 的关键所在 。 学任务难 以完成 , 教学过程也是失 败的。
() 2 改变历史知识必须死记 硬背的错误认 “ 考考 , 师的法 宝 ; 考 老 分分分 , 学生 的命 要 探究新 教法 ,首先 明确历史 教学 的任 变死记为巧记 。现在很 大一 部分学生往往 根 。” 当今社会虽然提倡素质教 育, 但是考试仍 务 。有学者指 出 :历 史教学的基本任务 : “ 其一 识 ,
无所 不包。古今 中外史实庞 杂 , 习历 史重在 学 () 3 通过不 同科 目之间知识 的联系来学 习 方法 , 教师应该 多培养学生进 行史 实的横 向纵
1 . 循循善诱 , 调动学生 的主动性 教 师在课 堂上 变为“ 导演 ” 的同时 , 生也 学
国共 十年对峙 》 一课 , 总结红军 向比较 。比如在讲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史这一 从观众变成 了“ 演员 ” 新的教学模式 中要 摆脱 历史 。如讲授《 。 教 师满 堂灌 的旧模 式 , 给予学 生充分的思考权 长征精神时就结合他 们语文课本 中的诗歌 《 七 专题 时 ,不 仅要 进 行纵 向的各个朝代之间史
学生为 了能在各种 . 是积 累学生 的历 史知识 , 且这 些知识一定有利 惧怕 背记历 史知识 , 为学 习历史就是要死记 然是选拔人才 的主要途径 。 认 往往采 用题海 战术 , 量练 大 于促进学生 的智 慧进 步 ; 其二 是 训练学生 的历 硬背 , 以对历史望而却步 。在 课堂上就教他 考试 中取 得 高分 , 所
顺 如笔者在 教必修 一第一 题 , 却忽视 了课本上 的基础知识 。殊不 知基础 史学 习技 能 , 且这些技能 一定 有利丁促进学生 们 一些歌谣 、 口溜 , 单元《 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度 》 发现很多学生对 最 为重要 , 考 中基础知识 占 8 %, , 高 0 如果 基础 的能力发展 ; 其三是增长学生的见识, 且这些

从“主演”到“导演”_基础教育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转换及其路径

从“主演”到“导演”_基础教育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转换及其路径

(二)“主演”教师的现实困境 作为“主演”教师,其所面临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分析: 1.新课程改革的挑战 “主演式”教师把课堂当成展现自我才华的地方,把学生 当成知识的附庸,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这
种角色扮演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
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师角色,把自身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 随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新课改实践中,很多学校根据自 身特点,制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方针,但大部分学校都 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改变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把 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改革以政策标准的形式,向“主演”式 教师提出了挑战。 2.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技术观 资源观 评价观
知识点知识探究+微视频
以分数为主,传统纸质测试以成长为主多角度多方式
资料来源:
I.Gannod,Gerald C.;Burge,Janet E.;Helmick。Michael T.Using theln— verted Classroom
to
Teach Software
Engineering[J】.ICSE’08
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 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如可汗学 院、MOOC学院、网易公开课、教育网站学科微视频,学习论 坛等等。这就弱化了“主演”教师知识传授的功能,突出了教 师引导和答疑的功能。 3.教育个性化的挑战 “主演”教师采取标准化的教育,统一的培养模式、教材、 教学方法、评价标准,追求学生整齐划一地发展,其结果是湮 灭了学生的个性。21世纪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创新是一 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 的培养需要实行个性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 施教,不仅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 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体差异健康成长。这是对“主演”教师 角色无言的挑战。 4.学习理念更新的挑战

浅谈教师的社会角色

浅谈教师的社会角色

浅谈教师的社会角色——导演(教学论文)古宜镇中心小学覃麟淋现代的教学过程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师的社会角色从“演员”转为“导演”,主要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教师要教学生想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去想;教师不是把知识像塞东西一样塞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努力从学生头脑中把他们的潜能、才能挖掘、开发出来;教师不是用同样的“模子”去“扣”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使他们千人一面,而是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导”。

导如得法,则事半功倍。

导什么?怎样导?我的做法是:一、科学导入——指导看。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起到课堂教学第一次反馈的作用,是教师首次进行课堂调控的依据。

课题导入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会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要学,怎样学?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景中,让学生产生知识上的需要。

例如我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时,是采用实验导入法的: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做个实验,请你们仔细观察,说出实验结果,然后告诉老师,通过实验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好不好?我这有两个铁球,一个重10公斤,一个重1公斤,如果我把它们同时从同一个高度抛下,你们猜结果会怎样?同学们各有不同的猜想,那么结果到底如何呢?曾有一位哲学家断言,重10磅的铁球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铁球的10倍。

果真如此吗?请大家认真看老师演示实验,并注意听铁球落地的声音。

你们说结果是怎样的?谁来说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同学们说得对,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凭着想象或迷信权威,而应该尊重事实,在这个方面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角色的转变【中图分类号】g640为适应全面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与此相适应,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新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对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出了迫切的更新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转换角色,才能真正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

一、新形势下教师要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变化,必然使教师要完成的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发生变化,教学中我们不再强调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不再强调学生学习的系统性,而是强调教学应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又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

这种变化打破了多年来教师习惯的教育教学目的,况且对于知识体系的界定是明确的和较为简单的,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具体职业能力的界定与评估却是相对模糊和困难的,这使许多教师一时无法适应,教师为适应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学生职业能力设计的引导者和训练师。

二、新形势下教师面对的需求权益者在以往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直接面对的权益者是企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学校培养的唯一指向。

但是在今天,社会的发展更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本人对自身的能力结构设计和就业取向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面对企业和学生这两个需求权益者,学校、教师要做的是充分与企业建立联系,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并将这种需求客观的传达给学生家长和学生,对其将来面临的职业环境进行尽量客观的描述,帮助他们了解将来就业的市场环境、就业条件、能力需求等,使他们尽量合理的制定个人职业教育目标,再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加以贯彻执行。

三、教师角色转换(一)计划课程的设计体现角色转换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但在当今社会,职业要求和个人职业能力的一一对应法则已被否定,新职业和就业领域中,岗位要求和个人技能是一种开放式的对应,两者处于一种相互动态适应的过程。

新升格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换的途径浅析

新升格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换的途径浅析

新升格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换的途径浅析作者:王兴文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第4期王兴文(甘肃省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平凉744000)摘要:由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对学校办学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这给高职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作为学校的另一个主体,决定着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

学校升格后,教师角色的尽快转换对学校的发展尤为重要,角色的转换能否顺利进行,需要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努力[1]。

本文尝试从学校和教师这两个角度出发,就教师角色转换,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结构的重构两个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角色转换一、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要想顺利地完成从中职到高职的角色转换,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学习和树立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好地胜任高职教学工作。

然而,要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就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从转变高职教师个人发展理念入手,积极应对学校升格带来的各种挑战1.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面对高职教育对教师新的岗位和能力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会不断认识到自身能力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和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高职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危机意识,只有努力争取和营造自身完善和发展的机会和环境,坚持进行长期学习和充电,才能适应高职教育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调整和行业变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各种应用型职业人才技能的需求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髙职教师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重要群体,要对他们进行不断培训,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师职业岗位的需求。

2.确立能力本位的思想,适应新的角色要求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把教师自身学历层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致使有些高校以学历论能力,以学历论职称。

然而,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性质要求,高职教师作为未来职业人才的培养者,要牢固树立能力本位思想,把自身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提升放在首位,绝不能出现学历层次与教学能力不匹配、社会待遇与职业道德不匹配等情况,在提髙自身学历层次的同时,还要深入企业、工厂等岗位一线,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师的角色要求。

技工院校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由“演”到“导”的重要变化

技工院校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由“演”到“导”的重要变化

T EACHERS师资培养编辑 强 音技工院校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由“演”到“导”的重要变化文/翟松辉摘 要: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落实者,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演员,更是导演。

本文将教师和导演作比,指出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要学会做一名导演,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通过终身学习、教学反思,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做好课程改革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作用 观念 反思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演员跻身导演行列,演员为何对做导演如此感兴趣?曾经有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来上海考察,听一位重点中学特级教师的高二物理课,这位教师谙熟教材、教艺高超,课堂上师生对答如流,下课时掌声雷动。

上海市的教育官员想听听美国客人对这节物理课的看法,美国客人直言:“这节课学生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又都能正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那么,这节课还有必要上吗?”显然,这场“戏”在外国教育者面前演砸了。

人们大多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演员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摄影片,把握对电影的主动权,所以从演员到导演是梦想的升级,其动力或是经济上的收益,或是内心的成就感,或是生活的不同体验。

而教师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主导课堂,其动力更多来源于职业的成就感,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却往往混淆了自己角色,将自己当成了“演员”,忘记了“导演”的身份,所以常常有教师感叹在课堂上演得辛苦却得不到掌声。

影视剧业内人士表示:演员到幕后转变具有话语权的导演,才能延长职业生命。

同样,教师由“演员”转战为“导演”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的主动权,获得更大的职业成就感,丰富自己的职业生命。

但是教师由“演员”转变为“导演”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角色转换,其中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不言而喻,教师成为教学的“导演”也非一朝一夕的事,这期间该做好哪些工作呢?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观念”是最根深蒂固的,观念的不易不变,极大地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观念的更新,直接影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教师实现从演员到导演角色的转换

教师实现从演员到导演角色的转换

教师实现从“演员”到“导演”角色的转换新疆哈密地区学情会发言稿尊敬的专家、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哈密市第九中学的教师,卢莉。

也是此次研修中哈密地区数学学科的学科组长。

很荣幸在这里将我负责的工作情况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校参训教师中小学共37人。

参训伊始,组织进行了宣传,和动员大会,学校领导亲自进行参训的统一要求。

我们的教师参与网络培训、研修也都很积极。

我校领导一直很重视教师的学习,所以我经常巡查教师学习情况,每周要求上交一篇学习笔记,同时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教研组长在组织校级教研活动时,结合网络研修的内容,将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项,理论学习;第二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交流。

各教研组每周轮流推出一节交流课,所有老师都参与听课、评课。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与研讨,本学期我们加大组织线下校本研修活动。

首先,固定了教学模式进入课堂实践,中学采用“三环六步”,小学“三环四步六动”,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学为主,教师从“演员”的角色,转换成“导演”的角色,这是我们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为保证研修活动的实效,我们将原来每周一节课,改为每天至少一节课,随机抽取。

学校领导亲自参与动员、组织、听课、评课。

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所有教师都有听课、评课任务。

这样不仅参训教师,全员都有参与。

虽然还在探索中,但是教师们都在研修活动中感觉到收获很大。

结合此次研修,我们进行的线下研修活动,真正由理念学习到思想转变,从传统教育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家有信心,通过共同的努力,一定会有大的变化发生在课堂上、学生中。

此次网络研修活动虽然即将结束,但作为教师,终身学习、研修提升是我们实现职业梦想的必要保障。

我们一定在最后的阶段里,结合校本研修,完成好此次的研修任务。

最后感谢专家、网络研修网站的指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希望今后有机会向您们当面请教。

谢谢!。

从演员到导演——微课视野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演员到导演——微课视野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演员到导演——微课视野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教育行业也开始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模式的转变。

以前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为中心,由老师一方面传授知识点,另一方面则以组织考试为目的,是一种相对单一的闭环模式。

而现代教育则更加强调探究式学习与学生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角色与教学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微课以其轻便简单的方式,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教育领域中,一个好的微课不仅能够传递知识,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从演员转变为导演。

一、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以前的教学模式就好像一部电影,在这个电影中,老师就像是主演,学生则是服从角色,整个教学过程就好像由老师导演的一部电影。

而现代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传递知识,更需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从主演转变为导演。

导演需要做的就是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组织好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这个过程就好像导演指导演员走出自己的风格一样,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再是单方面的主导者,更多的是指导者,要为学生搭建好一个平台,让学生顺利进行自主学习。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工具,是由独立成熟的短视频单元组成的,可以传递知识、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等多种作用。

而微课与传统视频课程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互动性。

微课接近短视频的长度,便于师生观看和集中精力,微课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专注于知识的学习。

同时,微课也适合于多种场景的应用,如课堂上的启发式讲解、课外辅导、作业自学等等,更加便于师生的掌握和应用。

三、角色转变——从演员到导演在微课应用中,老师不再是教学的主角,而是微课的制作者和管理者,需要承担导演的角色。

首先,老师需要有独特的思路和领导力,设计合适的知识图谱,有效地组织每个知识点的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主演”变为“导演”

从“主演”变为“导演”

从“主演”变为“导演”作者:宋倩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8期一、教师角色的转换完成角色转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成为教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要探究新教法,首先明确历史教学的任务。

有学者指出:“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一是积累学生的历史知识,且这些知识一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慧进步;其二是训练学生的历史学习技能,且这些技能一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其三是增长学生的见识,且这些见识,一定有利于养成学生的社会态度。

”笔者认为,在高效课堂中,着眼点不再是教师能在一节课讲多少内容,而是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是否能在有限时间内灵活全面地掌握知识,能否使得认知与思辨能力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变成主演,而教师变为导演。

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变成主演1.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变为“导演”的同时,学生也从观众变成了“演员”。

新的教学模式中要摆脱教师满堂灌的旧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权利,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中师生互动,并不是单纯老师问学生答,方式可灵活多变,因生施教。

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多设计些吸引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思考之后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教师进行评点。

比如笔者上《鸦片战争》一课时提出的“如果林则徐没有禁烟,战争能避免吗”就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有认为能避免的,有认为不能避免的,其中不少学生发言非常精彩。

通过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石三鸟,至今想来仍然颇为得意。

2.巧妙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课程难度增加,科目多,历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是太高,真正喜欢历史的学生越来越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活泼有趣才是历史课的本来面目,如果课堂气氛变得呆板僵硬是很失败的。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呢?(1)上课时要立足于课本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

教师的“导演”与“演员”角色

教师的“导演”与“演员”角色

教师的“导演”与“演员”角色
马红丽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2页(P103-103,104)
【作者】马红丽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三官庙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角色转换:从“演员”到“导演兼演员” [J], 郭扬
2.从演员到导演--微课视野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J], 应筱艳
3.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论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 [J], 焦飏
4.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论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 [J], 焦飏;
5.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定位——演员+导演 [J], 张巧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化也迫在眉睫。

本文分析了教师角色转化的迫切性以及如何实施新课程下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教师角色;转化;新课改作者简介:李长柏,任教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马集初中。

长期以来,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更新。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角色的转换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一、教师角色转换的迫切性1.教师自身的素质亟待提高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在《读师说》中说道:“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解,则非师矣。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单靠吃学校所学的“老本”是不行的。

社会转型为信息社会以后,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远距离教学技术把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从而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受教育者获得了越来越接近于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而现代的教师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进行某一学科的教学。

要适应知识综合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人一科的分科教学,抓住函授、自学等各种进修机会勤奋学习、不断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教师,逐步过渡为提倡跨学科综合学科教学,这种教学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教师知识面狭窄,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很少交往,甚至相互冲突的毛病,从而为每一门学科的教与学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更优良的人际环境。

2.社会各行业间的竞争明显加大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培育了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人才的增加势必给行业带来巨大竞争,教育行为也不例外,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教育改革的开放性,决定了未来人才的竞争。

竞争需要的是实力,实力靠的是知识和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教育改革的大风大浪中搏击。

3.新时期对人际关系提出新的要求现代社会推崇人的平等。

我们常提倡的“尊师爱生”其实就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定位。

以退为进,从“导演”到“幕后”——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以退为进,从“导演”到“幕后”——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以退为进,从“导演”到“幕后”———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汪宜(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京210000)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不少教师特别是职业教育教师,是最大受益者。

教师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从传统的重复演示及讲述的教学过程中解放出来。

学生在信息技术平台中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可视化、即时性的学习,提高了技能和知识获取的效率。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发布任务、引导任务流程、总结任务等步骤,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和知识内化。

但综合实践课程有别于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由于任务的真实性、流程的无法可逆性和学生学习角色的双重性,教师将要承担师生关系的重构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辅助者等一系列角色。

一、弱化与泛化———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表征综合实践课程设置于职业教育高年级,是以真实项目运营为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应该是职业学校高年级学生在踏入社会,进入真实工作岗位的一个立交桥。

学生通过团队运营真实项目,可以认识到真实项目与教学模拟项目的差距,意识到自身与职业人能力的差距,通过团队合作取长补短,完成项目,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找准职业定位,树立职业意识。

学生作为一个“准工作者”身份进入课程,担任不同工作角色形成学习团队,课程也是以学生对项目运营进程为主导,学生完成项目模块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角色的曝光率将进一步下降。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被弱化“所谓教师主导就是教师对学生在主要方面起引导作用的一种教育影响力,集中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领导与指导作用。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却由于种种原因被弱化。

1.学习团队的结构导致教师角色的弱化综合实践课程学习团队进一步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岗位设置。

以笔者所在专业为例,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在高职五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有微信运营项目和新零售实践项目。

在微信运营项目中,学习团队分别设置如下:教师江苏职教风采公众号运营项目总监金陵高职校微信公众号运营项目总监美工团队负责人采编团队负责人策划推广团队负责人美工团队负责人采编团队负责人策划推广团队负责人学生A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B C A B C CBA AB C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生B C CBAA教师在此团队中看似处于管理链顶端,但实际在运营过程中学生是以自己项目运营为单位,独立策划时间进程及进行项目安排。

从主演到导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主演到导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主演到导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主演到导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形象地说,教师要从主演向导演转变;更具体地说,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实现以下转变。

一、教师要从知识的机械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视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即要从知识的机械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

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束缚,教师的指导主要是找出学生的学习困难所在,即“什么地方不懂”或“这里为什么错了”,然后通过解惑、释疑,最终把学生引导到教师心目中已有的标准答案上来,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课题各不相同,教师对学生课题最后获得的成果或结论事先并不十分明晰。

因此,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在研究性学习中行不通了。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导师要向学生介绍研究课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设计好适合自己特点的研究计划,指导学生选择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等等。

二、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

作为参与者的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中去,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群体中的一员,进而可以和教师毫无拘束地一起平等地交流和讨论问题,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教师的见解、观点只不过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而已。

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随时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教育论文在线三、教师要从单纯教授知识的“经师”转变为关心学生终身发展的“人师”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形成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差异性和持续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角色转换:从“演员”到“导演兼演员”
作者:郭扬
来源:《职教论坛》2012年第31期
摘要: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要求,不能局限于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更必须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的“双师结构”。

打造一支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这将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努力实现自身的角色转换,即从一个单纯的“演员”转向复合型的“导演兼演员”。

关键词:教师队伍,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郭扬(1961-),广东潮阳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及其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59-02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其单纯的学科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难以满足服务产业发展要求,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

而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特定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社会化是其必由之路,这样教师队伍结构也就必然要逐步走向多样化、社会化,摆脱单纯依靠学科型教师队伍的传统发展思路。

因此,加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一直要求应该是“双师型”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双师型”呢?以往我们总是单纯强调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希望人人都是能文能武的,最好既是高级讲师又是高级技师。

可是事实上作为教师个体来说,这种真正“双师素质”的理想化目标恐怕是很难普遍达到的,况且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本身始终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即使你今天可以达得到这种要求,但也许明天或者后天你就不一定能够达得到了。

然而,尽管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很难普遍做到,但师资队伍整体的“双师结构”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院校也都是这样做的。

本文无意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仅通过对我们国内一些典型案例的初步分析来谈谈个人的感受,希望能够对“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有所启迪。

前一段时间,笔者陆续走访了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包括一些骨干建设院校),在调研中与其负责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工作的同志进行交流时,了解到他们为适应与其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当前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对自己学院的专任教师提
出了一整套全新的要求。

根据笔者个人的粗浅理解,将这套新要求从打造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角度作了一个简单的归纳,这就是对职业院校专任教师自身角色转换的要求——要努力从一个单纯的“演员”逐步转向作为复合型人才的“导演兼演员”。

具体而言,如果说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的运行,好比是专业舞台上一出大戏的上演,那么职业院校的专任老师,就好比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了。

不过跟过去有所不同的是,以往人们总是一味地要求你能够成为一个唱念做打样样精通的“全能演员”,而现在却是希望你在当好“本色演员”的同时能够充当这台戏的“导演”,就是说,要求你能够承担起“导演”兼任“演员”的双重任务。

首先,“导演”的首要任务是总体设计,那么作为一个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怎样来做好总体设计的工作?需要明确认识的前提是,职业院校的整个专业课程发展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你作为专业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先要根据特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等实际要求,负责把整个课程的系统设计工作承担起来。

比如说如何按照就业导向的具体要求,对课程进行包括模块化在内的系统化设计。

这就好比是一个“导演”在演出开始前必须做好的案头工作,包括场景设置、角色分工、设备安排,以及各种资源的整合方案等基础工作。

也就是这个“导演”怎样把“文学剧本”转化为“演出台本”的过程。

其次,系统化的总体设计以后,课程形成了可以灵活分解与组合的模块化结构,那么各个不同专业性、不同专门化的模块教学工作由谁来担任?答案是,到行业企业第一线去,去邀请各个专门领域里实际水平最高的“顶级高手”来担任。

这就要求我们的“导演”根据自己设计好了的不同角色要求,去寻找最适合扮演某一特定角色的“特型演员”。

这样,就逼着你走出校门,到企业基层去,到工作现场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在那里寻找、发现、聘请那些真正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来做兼职教师,让他们担任课程中各个专业性较强、技能要求高的模块的教学工作。

有的高职学院把这叫做“课程外包”,但笔者考虑这还不仅仅是一个“外包”的问题,它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建立在系统设计基础之上的校企合作育人、合作教学的理念和做法。

从演戏的角度讲,这就是“导演”如何去挑选“演员”的过程。

但是,正如专任老师往往“讲得好却做不好”一样,企业来的兼职老师则往往是“做得好却讲不好”,怎么办?别忘了,你现在是“导演”了,你有挑选和使用“演员”的权利,但同时也必须肩负起指导与培训“演员”的责任。

你请来的“演员”如果“讲不好”,那只能说明是你作为“导演”的“台词训练”或“配套扶持”还没有到位。

因为根据“导演”的系统化总体设计,每个“演员”都只能限于在一个或几个局部的时间段和空间域内进行表演,而他们的个人表演能否符合这台大戏的整体要求,以及他们分别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能否相互协调与配合好,都需要你这位“导演”的全面把握和具体指导,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专门训练或其他辅助措施,努力使得每一位“演员”都能在演出中做到扬长避短,有所发挥,以各自独特鲜明的个性风格为整场大戏增光添彩。

再次,大家都知道,真正的能工巧匠作为企业的业务骨干都是大忙人,他们没有时间到学校来当兼职老师,又怎么办?说到底,这还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即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以谁
为本的问题:究竟是学校本位还是服务对象需求本位?如果你是真心为企业服务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话,你自然就会考虑:能不能根据企业人才的时间要求来改变学校的课时教学安排?比如说,能不能把专业模块的教学时间放在晚上、放在周末、放在假期里?进一步说,能不能利用我们职业院校建立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打破学校教育传统的学年和学期?能不能打破寒暑假的限制,根据产品的生产工期、作物的生长周期、作业的施工期、项目的执行期来重新排课?能不能把各个专业模块有机地融合到包括各类实验、实训、实习和最后顶岗实习阶段在内的整个实践课系统中去?这也是综合考验你作为一个“导演”,对各种资源整合的能力和对整个演出团队协调能力的过程。

当然,在当好“导演”的同时,不要忘记你自己原本固有的“演员”的身份。

只是现在不再像过去那样逼着你非要当“全能演员”不可了,老老实实地当好“本色演员”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职业院校的课程中,除了实践课系统中那些专业性的模块以外,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相对稳定的、属于基础课系统的基础性教学模块,而这些基础模块的教学依然是你作为学校专任教师本应做好的本职工作。

这就是说,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本色和特长演好你自己的基本角色,并与其他各特型角色相互配合好,大家根据各自不同的角色要求和特点准确定位、互不抢戏,共同唱好整个专业课程教学这台大戏。

这是一个体现你“导演”兼“演员”双重身份的过程。

此外,如果说你设计的某一个或几个专业模块,由于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而过时了、淘汰了,怎么办?那么你作为“导演”,就有责任也有权利及时地把它替换掉;再根据新的技术发展成果和趋势,再重新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出新的专业模块;然后再根据新模块的特点和要求,再到企业一线去挑选最适合这些新模块的兼职教师,也就是“导演”去重新寻找最适合扮演新角色的新“演员”。

这是体现一个“导演”可持续开发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总之,职业院校要向社会开放,根据实际需要大量聘任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兼职教师,这样可以有广泛的选择空间,能够保证先进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当实践技能有特殊要求时能提供满足要求的实践教学技能,还能适应专业迅速变换的需要,在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下解决教学急需、提高办学效益。

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学校封闭的办学体系,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这方面的初步实践探索,笔者不敢妄下结论说现在就已经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但至少可以给大家在职业院校建设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方面提供一种可供参考借鉴的思路,以及一些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秦红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