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预防策略.doc
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预防策略
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预防策略[摘要]关于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文章从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主张努力塑造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学会进行必要的自我心理调节,回到集体和社会的怀抱,掌握考前心理调节方法,注意克服考试后松弛症及加强注意力与记忆力的锻炼。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
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为他们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主力军。
因此,重视其心理健康,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并采取得力措施,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塑造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围棋境界对塑造大学生优秀个性品质有重要启示。
围棋分为阴柔与阳刚两大流派。
阴柔一路讲究顺乎自然,阳刚则讲究拼杀和战斗能力。
阴柔与阳刚互相转化和牵制。
阴柔的和平、宁静、致远的境界要结合实际吸收一些阳刚的勇敢和刚强,把阴柔和阳刚完美统一起来,才是棋手的高水平追求。
由此启示人们,过于好胜的性格必须逐渐改变为具有一定承受力的柔中带刚的性格,具备这种性格的人一定是心理健康的人。
塑造大学生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有以下途径:(一)正确地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悦纳心理心理学教学与实验证明,人越是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其实际情况相接近,他所表现出的自我防卫行为就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
这样的人一般都有良好的自我接受能力,没有明显的自卑心理,即能够“自我悦纳”。
对自己认识不客观,而且自卑心理严重的人,时常会觉得心里紧张与不安,总觉得他人不尊重自己,也不能善待他人,这样容易导致许多心理疾病。
因此,大学生应逐渐做到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等情况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并且能够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同时,还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合理的抱负水准,当然这种抱负水准必须是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不利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解决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解决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大学生阶段是他们从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生活、社交和未来发展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心理防护线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并努力建立良好的心理防护线。
首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和问题。
其次,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此外,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重要的,如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
二、寻求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当大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他们应该主动寻求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他们可以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内心的感受和困扰。
其次,大学生可以与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沟通,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课程或心理辅导小组等。
三、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大学生应该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首先,他们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
其次,他们可以通过制定目标和分解任务来减轻压力,并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寻找一些新的兴趣爱好,以分散注意力并提升心情。
四、关注并改善环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应该关注并改善自己的环境。
首先,他们要选择合适的社交圈子,与积极向上的人为伍。
其次,大学生可以尝试减少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避免对社交媒体上的负面信息过度关注。
此外,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也很重要,如保持干净整洁的卧室、参加户外活动等。
总结起来,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大学生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支持。
大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心理防护线,寻求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关注并改善环境。
通过这些方法,他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享受积极健康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
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一、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并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识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宣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同时,学生自己也应该主动学习心理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都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焦虑。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三、加强社交关系大学生常常处于学业和生活压力之下,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积极参与校园社团、组织和志愿活动,扩大交际圈子,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此外,与亲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也是缓解压力的重要途径。
四、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该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面谈或在线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困扰,解决心理问题。
此外,学校还应该建设心理健康热线,为学生提供随时的心理支持。
五、开展心理干预项目除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外,学校还应该开展心理干预项目,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比如,针对考试焦虑的学生可以开展相关的心理训练课程;针对自卑和社交困难的学生可以组织社交技巧培训等。
这些干预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六、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家长也应当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七、建立健康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减少竞争压力,鼓励合作学习和互助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压力。
当代大学生心理疾患的认识与防治
当代大学生心理疾患的认识与防治摘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在高校中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从心理疾患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疾患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关爱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疾患防治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正常人群心理疾病发生率已超过20%,高校中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高达15%,其中有35%的学生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心理素质较差,处理生活事件能力差,不能承受正常的生活压力[1]。
如抑郁、辍学、打架斗殴自杀等事件随处可见,尤以自杀事件后果最为严重。
如2011年4月10日西安一高校学生坠楼;2012年3月,南京两天内发生两起大学生自杀事件等,就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疾患临床表现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方法。
1 心理疾患原因分析1.1 外因方面1.1.1 社会因素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拜金主义泛滥,权钱关系严重都影响到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认识观。
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与现实不良现象碰撞,使其感到疑惑迷茫。
加之社会越来越需求复合型人才,面对激烈的竞争感到彷徨。
从而产生不安和焦虑,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1.1.2 家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溺爱下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适应社会能力差,期望值又高,而产生恐慌、焦虑、内疚心理。
单亲或父母双亡的学生,内心脆弱更易产生心理障碍。
家庭经济状况也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1.1.3 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学校一项重要教学目标[2]。
1.1.3.1 宏观上多年来高校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一定弊端。
这种教育体制培养的大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
难以适应社会,遭到严重打击易产生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促进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促进策略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凸显,对于保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正确的预防与促进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预防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阶段是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学生的必修课程中。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大学生心理调适方法和应对技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和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
二、建立心理咨询与辅导机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和咨询服务。
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
此外,学校也可以成立学生心理协会或志愿者团队,组织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支持和倾诉,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大学生处于过渡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社交圈子,因此社会支持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至关重要。
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导员制度,为每位学生指定导员,提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指导与支持。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对大学生全方位的关怀。
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调适技巧大学生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量。
此外,应提醒学生学会放松自己,运用一些心理调适技巧来缓解压力,如适当的休息、音乐欣赏、运动和社交活动等。
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提高心理抵抗力。
五、加强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和干预学校应该定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
对于具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服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
同时,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跟踪与评估,以提供更为精准和针对性的心理服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疾病预防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预防心理健康疾病,大学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下是几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疾病预防的建议。
一、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影响,增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只有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预防心理健康疾病。
二、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学业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过于紧张的学习压力会增加心理负担。
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避免过度压力。
同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有助于降低孤独感和焦虑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四、寻求适当的帮助与支持当遇到困难和压力时,大学生应该积极寻求适当的帮助与支持。
可以向亲朋好友倾诉,分享自己的困扰,也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通过与他人交流,开展心理疏导,有助于释放压力,减轻负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学习自我调节和压力管理的方法大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压力管理的方法,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音乐、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同时,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认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学会积极应对和转移注意力。
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正视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同时,要注重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培养,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对未来的信心。
总结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疾病预防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适当的帮助与支持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一、引言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帮助大学生有效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将探讨相关策略和措施。
二、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有关。
缺乏适当的解决途径,这些问题可能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三、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供各类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难。
2. 建立健全的咨询机制学校应设立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这样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倾诉心声并得到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3.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心理辅导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工作坊等,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支持。
四、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1. 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对于一些需要更深入干预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并重建他们的心理平衡。
2. 建立良好的支持体系学校可以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支持,建立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氛围。
同时,也可以与家长、社会资源齐心合力,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
3. 实施精神健康宣传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并及时寻求帮助。
五、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但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咨询机制、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以及提供心理治疗服务等措施,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疾病防治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疾病防治策略心理健康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学业负担的加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疾病的防治亟待加强。
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入手,探讨一些心理疾病防治的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学业压力过大大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需要完成各种作业、考试和论文。
由于目标过高和自身能力与之不匹配,学业压力过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2.人际关系压力大学是一个新的环境,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与同学、室友、教师和社会接触,面临着各种人际关系压力,这些压力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经济困难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经济状况并不富裕。
经济困难不仅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困扰,还会对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不安。
4.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他们最为关注的,未来的不确定性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他们需要在学业和找工作之间平衡,这种压力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心理疾病防治的策略1.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常见情况和相关知识。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并学会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2.心理咨询服务大学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师的帮助,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他们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获得专业的建议。
3.增加课外活动大学可以增加各类课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放松和释放压力的机会。
通过参加体育、艺术、社交等活动,大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子,减轻学业压力和人际压力。
4.建立支持系统大学可以建立学生支持系统,通过学生互助小组、领导力培训、心理疏导等方式,提供帮助和支持。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分享经验,大学生可以互相支持,减轻心理疾病的发生。
5.加强家庭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就业压力等种种挑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预防与干预策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支持。
一、预防策略1. 提供心理教育与宣传大学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2.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学应该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服务。
如加强图书馆的藏书管理,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建立学生学习小组,鼓励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设立学习辅导中心,提供各科辅导课程。
3. 加强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体育运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应该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推广,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运动场所,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让大学生通过运动来释放压力,保持身心的健康。
二、干预策略1. 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应该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咨询与支持。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并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小组辅导等服务。
2.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学校可以与社会团体、大学生组织等合作,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例如,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开设社团活动,让大学生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提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常常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应该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和需求,提供实用的求职技巧和资源,让大学生更加积极、自信地面对就业挑战。
三、持续关注与评估1. 设立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情况,并定期进行评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作为一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就业压力等,这些因素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作为大学生人生的关键阶段,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班,宣传和普及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掌握心理健康的调节方法,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与支持。
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开放的心理咨询环境。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
三、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家庭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活动,传达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并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学校可以建设一个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校友资源利用、社会组织合作等。
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五、鼓励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学校可以提供各种体育锻炼场所和设施,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运动。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推动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参与社团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强社交技能,缓解心理压力。
六、加强心理健康问题的监测与干预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监测与干预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后立即给予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
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培训,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乐观、自信、坚韧等品质。
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明白挫折和困难是成长的一部分,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一环。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集体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当遇到困扰时,可以与朋友倾诉和交流,减轻心理压力。
合理的时间管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护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
大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进行体育锻炼,这些都有助于调节身心状态,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另外,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同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干预和治疗。
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大学生自身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关爱。
当感到情绪低落或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放松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早期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早期干预策略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突出,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与早期干预策略来帮助他们。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工作。
学校应该在入学教育中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和教育,让新生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同时,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和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二、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大学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热线电话,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等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互助小组的建立,让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和倾诉,减轻心理压力。
三、加强心理问题的筛查和评估为了更早地发现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评估工具对学生进行定期筛查。
这既可以针对新生进行入学前的体检,也可以在学生入学后进行定期的心理评估。
通过评估的结果,学校可以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服务,帮助他们尽早解决心理困扰,保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稳定。
四、促进心理健康的自助与自救能力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助与自救能力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相关讲座,教授学生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如情绪管理、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提供各种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心理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五、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力量,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应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并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和家校合作活动,提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建议,引导家长正确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预防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预防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预防。
一、了解压力来源并寻求支持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社交、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首先,他们需要了解压力来源,明确自己的困难和挑战。
之后,寻求适当的支持非常重要。
可以与同学、老师或辅导员进行交流,倾诉心声;也可以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的心理支持。
适时排解压力,减轻心理负荷,是预防心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在大学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都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同时,鼓励大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读书等,使他们能够在疲惫的学习之余寻找到放松和快乐。
三、积极应对情绪波动和压力大学生面对各种情绪波动和压力时需要学会积极应对。
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以积极的方式面对压力和挫折。
四、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和咨询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和咨询是预防心理疾病的重要措施。
大学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可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检查和咨询。
通过专业人士的评估和指导,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大学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提供相关资源。
此外,通过各类形式的宣传,如讲座、宣传栏、心理健康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结语在大学生活中,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策略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策略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生率和程度逐渐增加。
为了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和预防措施,本文将提供一些可行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策略。
二、加强学生生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学生生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养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增强身体健康,有助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三、推行校园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并推行校园心理辅导工作是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中心,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主题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态度,认识并处理自己的情绪,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四、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课程,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避免过多的功课压力和重复的单一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
五、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石,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对于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传递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提高孩子的心理抵抗力。
六、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学校应该通过开展情绪管理培训、情绪调节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了解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通过集体交流和互帮互助的方式,共同解决情绪问题,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1. 引言1.1 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但同时也是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和多重压力共存的时期。
因此,了解并有效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首先,我们将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包括其普遍性、特点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分析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生活方式不良以及社交关系紧张等方面。
然后,我们将讨论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需采取的策略,包括加强心理教育与宣传工作、建立有效咨询与辅导机制以及提供适当支持和指导服务等。
最后,在干预方面,我们将介绍心理疏导和解压方法、应对学业压力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强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文章最后将总结全文内容,并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工作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帮助提升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了解背景、分析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采取相关措施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并为已经受到影响的学生提供有效干预手段。
只有确保大学生们身心健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和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2.1 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研究表明,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系列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事件和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生转变的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新环境、新角色、新挑战,这些因素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生个体差异明显,他们在个性、情绪、认知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素。
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和困扰,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措施,帮助大学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保持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1. 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对个人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
通过加强自我认知,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同时,情绪调节能力也是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应当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效管理负面情绪,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如运动、写作、音乐等。
2.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排解不良情绪。
大学生应主动融入班级、宿舍和社团等群体,与同学们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
同时,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也能给予大学生安全感和支持,减轻他们在新环境中面临的不适应感。
3. 寻求专业帮助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校园内通常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或辅导员,他们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此外,在网络时代特别是疫情期间,许多在线心理咨询平台也提供了便捷的咨询服务,使得学生可以随时获得帮助。
4. 健康饮食与良好作息饮食和作息对于维持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睡眠,并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适量活动。
此外,均衡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多食用新鲜蔬果、健康蛋白质和全谷物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并提高精神状态。
5.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释放压力和提升个人修养。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和社团组织,并发展一门或数门具有浓厚兴趣的爱好。
通过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大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扩宽视野,并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6. 提高学业管理能力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是难以避免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生活的高压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一、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包括焦虑、抑郁、孤独、自卑、适应困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知不足等。
二、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学应提供安静的学习场所与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鼓励同学们形成合理的学习习惯。
此外,大学还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或课程,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和应对学习压力。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大学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组织,丰富社交圈子。
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4.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大学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的作息时间、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密不可分,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三、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大学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心理专业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心理咨询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进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并提供专业建议。
2. 疏导压力,增强心理韧性大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
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方式,教导学生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3. 建立学生互助支持网络大学可以组织学生互助小组或志愿者团队,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在当今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各种不利因素,大学生群体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措施,以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是关键,它可以有效减少大学生群体中潜在的心理困扰。
以下是几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1. 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相关教育宣传和咨询服务。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建立积极心理健康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互助合作,避免过分竞争和评价的压力。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积极倡导心理健康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3. 培养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可以通过学习时间管理、自我调节等技巧,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除了预防,干预也是关键。
针对已经存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干预可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干预方式:1. 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来解决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师可以倾听学生的心声,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步走出困境。
2. 社交支持与团体治疗社交支持和团体治疗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可以参与各种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或参加心理辅导团体,借助集体力量缓解心理困扰。
3. 心理药物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然而,该方法应该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避免滥用和不良反应。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的挑战与建议尽管已经有了一系列的预防与干预措施,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有哪些
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有哪些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从焦虑、抑郁到各种心理障碍,它们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因此,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助于稳定情绪和提高心理韧性。
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每天保证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可以让大脑得到有效的休整,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合理的饮食也是关键。
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能够为大脑和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适度的运动对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放松感,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无论是散步、跑步、瑜伽还是游泳,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坚持下去,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预防策略。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归属感。
家人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的理解、关爱和支持能够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
与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让我们感受到被接纳和认可。
在工作中,与同事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减少因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
同时,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一环。
我们要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不要压抑或逃避,而是要寻找合适的方式进行宣泄和调节。
例如,通过倾诉、写日记、听音乐、绘画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释放压力。
同时,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也非常重要。
学会从正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治理在大学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扰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治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立积极心态、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心理抗压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一、建立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预防和治理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石。
在面对学业压力时,大学生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有效地规划时间,合理分配精力。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追求内心的喜好和价值,不盲从他人,减少身份认同的困扰。
此外,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寻求社会支持大学生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寻求社会支持至关重要。
首先,他们应该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分享自己的困扰和烦恼。
这样做有助于减轻负面情绪的压力,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其次,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员的帮助。
这些专业人士能够提供科学的心理干预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大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和座谈会,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成长和进步。
三、培养心理抗压能力学习如何有效地应对压力,是预防和治理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方面。
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音乐欣赏、读书写作等方式进行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这有助于减轻负面情绪的积聚,调节情绪的平衡。
其次,他们可以学习一些放松和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身体放松训练等,帮助自己恢复平静和放松。
此外,他们还可以培养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如积极解决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等,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境。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治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建立积极心态、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心理抗压能力等措施都是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预防策略作者:周东滨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2期[摘要]关于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文章从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主张努力塑造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学会进行必要的自我心理调节,回到集体和社会的怀抱,掌握考前心理调节方法,注意克服考试后松弛症及加强注意力与记忆力的锻炼。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心理疾病心理健康[作者简介]周东滨(1965- ),男,赤峰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内蒙古赤峰024000)[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3-0092-02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
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为他们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主力军。
因此,重视其心理健康,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并采取得力措施,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塑造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围棋境界对塑造大学生优秀个性品质有重要启示。
围棋分为阴柔与阳刚两大流派。
阴柔一路讲究顺乎自然,阳刚则讲究拼杀和战斗能力。
阴柔与阳刚互相转化和牵制。
阴柔的和平、宁静、致远的境界要结合实际吸收一些阳刚的勇敢和刚强,把阴柔和阳刚完美统一起来,才是棋手的高水平追求。
由此启示人们,过于好胜的性格必须逐渐改变为具有一定承受力的柔中带刚的性格,具备这种性格的人一定是心理健康的人。
塑造大学生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有以下途径:(一)正确地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悦纳心理心理学教学与实验证明,人越是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其实际情况相接近,他所表现出的自我防卫行为就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
这样的人一般都有良好的自我接受能力,没有明显的自卑心理,即能够“自我悦纳”。
对自己认识不客观,而且自卑心理严重的人,时常会觉得心里紧张与不安,总觉得他人不尊重自己,也不能善待他人,这样容易导致许多心理疾病。
因此,大学生应逐渐做到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等情况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并且能够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同时,还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合理的抱负水准,当然这种抱负水准必须是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不利于心理健康。
(二)培养克服艰难险阻的意志品质人生活在世界上,困难和逆境都是在所难免的。
刚强的意志品质会使人变得更加坚强,能更好地献身社会生活。
现实不断地向大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生活试题,例如,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上阅历不足,同学关系处理不当以及升学和就业方面的沉重压力等,都会使他们的心理不平衡。
为了出色完成好人生的答卷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刚强的意志品质十分必要。
为此,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充分认识到这一时期正是人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要热爱学习和生活并努力加强实践锻炼。
同时,要逐渐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掌握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要做好献身社会、承受逆境考验的思想准备。
(三)注意加强自我社会同一性的锻炼心理学研究认为,自我社会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对自己认识的情况下,根据社会需要及人际关系来调整自己的认识与情感、态度与行为,从而实现理想的自我。
在自我社会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大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自身变化的问题,如身体的发育与仪表方面的问题,以及人际关系与个性特点等方面的问题等。
要注意克服这些困难与挫折,加速自己的社会化进程,加快自己的社会成熟步伐,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准,逐渐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培养人际交往的优秀个性品质在人际交往中,要自信信人、自尊尊人和自助助人,这是当代大学生交往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秀个性品质。
自信信人,是指既相信自己,又信任别人。
自信是这一品质的起点和基础。
自信,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激发自己前进,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并向着理想的目标奋然前行。
信任他人才能换取他人的信任,与他人发展真诚的友谊,从而避免自我孤独和自我封闭。
当然,这里的信任绝不等于轻信。
自尊尊人,是指既尊重自己的人格,也尊重他人的人格。
这里自尊是起点和基础,意即自己尊重自己,爱惜自己。
一个能真正做到自尊的人,才有希望同他人友好相处,与人为善。
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自助助人,是指既要自强自立又能帮助他人。
自助是这一品质的起点和基础。
因为很难想象一个不能自强自立的人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帮助。
同时,在自助的基础上,能够助人为乐。
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能够自强自立,而且还会乐于助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崇高的精神升华。
二、学会进行必要的自我心理调节大学生要增进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术。
自我心理调节是指个体自己主动地运用心理技巧来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
也就是说,一方面,个体努力通过改变自身心理活动的绝对强度来减低或提高心理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心理状态的性质,使其由消极的状态变为积极的状态。
(一)松弛紧张情绪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经常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之中。
研究表明,现在大学生的学习负荷是有史以来最沉重的,尤其是处于升学和就业关口的大学生,其心理负荷和紧张状态几乎达到顶峰。
而长时间情绪紧张又会导致心理疲劳和学习效率严重下降等不良后果。
因此,大学生自身有必要进行心理调节。
首先,需要有计划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有规律地生活和学习的习惯。
其次,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这既可解除心理疲劳和缓解紧张情绪,还能增进身心健康。
第三,应当丰富课余生活,如阅读有益书刊、绘画、摄影、参加体育锻炼等,这些不仅可以放松紧张情绪,还可调整心理状态和调剂生活。
情绪紧张有时还带有突发性,此时可以微笑对待,不惊不慌。
同时进行放松,即绷紧手上肌肉,然后轻轻放开,反复做下去,可达到放松目的。
再者可以采取回忆法,用愉快的回忆来解除紧张情绪。
(二)调整心理平衡法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心理不平衡大多是由于学习问题造成的,因此要学会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
首先,在学习上不要盲目攀比。
取得优异成绩和培养高尚品德当然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但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间和进程却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自身状况和学习基础不同,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花费的时间就当然不同。
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并学会纵横比较,确定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实际位置,然后再制定出奋斗计划,脚踏实地地进行学习,追求进步。
其次,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平衡的积极途径。
对学习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不同的学习心理不平衡的方式。
有的大学生把学习作为人的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来实现心理平衡;有的则把学习尤其是考研单纯看做谋生的手段,当成负担而患得患失,这样,就难以实现心理平衡。
(三)保持学习中的适度焦虑焦虑状态与水平对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焦虑的程度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存在这样的规律,即当学习任务确定之后,解决问题的效率会随着问题解决者焦虑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焦虑程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之后,解决问题的效率反而会越来越低,呈现出倒U型曲线。
因此,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心理学研究认为,只有中等强度的焦虑状态最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1.努力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经验证明,在学习中处于高度焦虑状态的大学生,多半是因学习态度不端正而经常承受过大的压力所致,有时也由于家长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所致。
但大学生自身是否正确认识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否能很好地把学校和家庭的要求过滤之后再形成自己关于学习的正确观点和正确态度,是引起焦虑的认知原因。
大学生自身一定要努力减轻自己的学习包袱,端正认识,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动态的学习环境,使自己保持适度的学习焦虑状态。
2.积极努力,增强自己的成功感。
学业成功是最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大学生保持最适度的焦虑状态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中经常处于过度的焦虑状态,往往同其学习中经常遇到失败而产生“恐惧症”有关。
学习失败不单引起这种恐惧症状,还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降低。
而偶然获得高分,极有可能增强成功感和学习愿望,多次的好成绩则会有效地使人保持高水平的焦虑状态,促使人走向成功。
3.积极发展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非智力因素即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情感、动机、意志、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
其中意志和性格的作用非常重要。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良好的性格,又缺乏优秀意志品质的学生会有较高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更谈不上高水平的适度的学习焦虑。
因此,应该通过培养自信心、好奇心和兴趣来优化性格,促进优秀意志品质的发展,从而控制并逐渐提高合理的学习焦虑水平。
4.沮丧时勿下决断。
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时难免会产生萎靡不振等沮丧情绪。
此时请记住这个忠告:沮丧时勿下决断。
美国心理学家马登说:“人在愁闷抑郁时,切不要解决重要的问题,或对于自己一生的大事,下什么决断,免得那失常的情绪造成不良的后果。
”须在头脑清醒时和判断能力最好时解决重要的问题,在悲观时不要解决有关自己一生转变的问题。
镇静、乐观和理智是清除沮丧的要素。
三、回到集体和社会的怀抱——战胜孤独的良方不少大学生时常产生孤独感。
孤独感是人的交往动机和合群行为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孤独感产生的原因有:第一,性格过于内向。
这样的人心理活动多倾向于内心世界,不易外露,并总想寻找独来独往、别人很少干扰的小天地。
第二,较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实际上是心理的一种自我不良暗示,这种心理往往使人不能正视自身优势,而格外重视并人为夸大自身的缺点,自我贬低,久而久之不仅会逐渐失去许多朋友,还会导致心理疾患。
第三,错误的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知觉,主要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
只有形成正确的人际知觉,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促使人际关系改善和发展。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久而久之只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造成严重的孤独苦闷。
21世纪以交流合作为主题,大学生要充满自信地以青春的活力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当中,架起沟通社会、集体和他人感情的金桥,并在这种沟通中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使心灵闪烁耀眼的光芒。
这样孤独感就会荡然无存,心中涌动起热爱人生的春潮。
四、掌握考前心理调节法平时的知识储备和有关能力是大学生取得优异考试成绩的基础,能否充分发挥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则取决于其考前自我心理的调节情况。
(一)要正确认识考试正确认识是减轻紧张的根本原因。
只要能做到正确认识,降低焦虑并不难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要遇到考试,通过考试来检查自己的学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