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全面描述由政府主导出台的北京市“一街一社工”的社区服务模式,对由政府主导的专业社区工作服务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专业化的大背景,分析此种模式下的专业社区工作服务开展,立足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反思,以探寻政府主导下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模式;专业社会工作;政府

“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模式是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比较典型的政策之一。该项目是指在一个街道派驻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旨在推动街道或社区的专业社会服务,引导并提升基层社区的社会服务专业水平。这是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一种工作创新模式,全国许多地方政府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以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比如深圳、北京等社会工作开展较好的城市。本研究即就北京市“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项目开展的情况进行重点探讨,并立足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反思,以探寻政府主导下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

1 “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的功能

1.1 政府层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

近些年,政府主导社区服务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严重阻碍社区建设的进程,必须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短缺、服务低效、缺乏个性化、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政府购买服务作为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实践,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而政府购买服务有利于社区服务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更有利于社区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作为北京市一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表面上是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向街道或社区增添一名社会服务人员,但是这名社工通过运用专业方法,对于提高社区或者居委会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是有明显帮助的。同时,“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模式能够使得政府减少在街道或社区专门设置人员的数量,从而降低政府运行成本。而政府将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服务转移给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专业机构,不仅避免了政府服务质量低的问题,还能使政府通过职能分解、转移、委托和授权,从社会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社会服务政策的制定者、购买者和监督者。

1.2 专业层面: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冲突、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有助于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凭借这

些优势,专业社会工作成为了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使得专业社会工作者得以有机会进入我国社会服务与管理活动的主要领域,将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以及科学的社会服务与管理方法灌注其中,改善了传统的社会服务手法在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服务需求问题时难以奏效的境况,取得了街道办事处的认可、信任与支持;并且承接政府购买社区服务能在社区中开展服务时获得了“合法性”的身份,从而更有利于专业社会工作在群众中获得广泛的认可。

2 “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的提供机制

2.1 服务领域、服务对象

从政府政策扶持、社会认知度的角度来说,北京市重视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并将社区作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同时,随着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工作服务在社区的开展,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获得了相较于其他服务领域更高的社会认知度。在这种背景之下,社区便成为了“一街一社工”项目的主要领域。”一街一社工”作为一项社区服务项目,其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包括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贫困者、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同时也涵盖本社区全体居民。

2.2 项目化运作机制

“项目化”是指社会服务以项目的方式运行,并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来运作服务。具体到北京市“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项目而言,先是由专业社工机构向政府申请该项目,在获得政府购买之后向街道派驻专业社工,政府每年向每个社工岗位提供3万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再由机构付给社工。而这些派驻到街道或社区的专业社工将被分配到街道的具体科室,如民事科,社建科等,由这些部门分配具体的工作。实际上,被分配到具体部门的社工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服务活动之外,也要承担一定的行政事务。社工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进行社区服务活动,再由上级部门进行评估审批;社工所在的专业社工机构会负责向社工定期提供专业督导,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总结,以及该社工平时的出勤、工作表现、举行的活动等进行考核。这样便形成了“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一个完整的运作模式。

3 “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的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制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北京市政府虽已制定了“一街一社工”的购买岗位的政策,但是每个社工的岗位津贴仅为3万元,而机构要正常运行还需要从中抽出一定的运行经费,这就直接导致社工的薪酬待遇过低,难以留住人才。一个街道只有一个社工岗位,导致专业社工从事专业活动缺乏支持,并且如果下一年换了一个社工,很难保证前后工作的持续性。加之派驻街道的社工行政事务较多,难以组织专业的社会服务活动。由于政府购买“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契约的期限通常是一年,这就意味着项目可能在到期之后会终止,不能持续进行。这就必然造成社区服务的短期化、

碎片化和形式化,从而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性的发挥,削弱项目的效果,最终不利于项目的继续开展。

3.2 外部环境的制约

“一街一社工”社区服务项目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其派驻到街道或社区的社工在接触公众、政府部门以及服务对象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首先是社会整体氛围的不理解、不支持。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发展初期,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作用普遍存在认识不清、了解不够、支持不力等问题,导致公众对社会工作这一行业的职业地位评价较低,信任度不高,导致社工在社区中开展社会服务时经常处于被动局面。其次,社工的专业性得不到发挥。政府和街道把社区工作者等同于社工,常常把专业社会工作者与传统的社区工作人员混为一谈,街道或居委会向社工派发的行政性事务便占大多数,使得社工组织专业活动的时间较少,限制了社工专业性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