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试卷: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题(B卷)1、卡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6000年,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一座城市遗址。
这些城市遗址的出现是()A.农耕生产的结果B.社会分工的需求C.私有制发展的产物D.国家出现的必然【答案】A【解析】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民点逐渐发展成为早期城市,故选A项。
而社会的分工、私有制的发展、国家的出现与城市出现无必然联系,故排除B、C、D三项。
2、南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在某史诗的注释中写道:“它是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吉尔伽美什的赞歌。
”“它”最早由什么文字写成()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D.甲骨文【答案】B【解析】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故“它”最早由楔形文字写成,B项正确,其他三项错误3、《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规定:“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这表明法典()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D.是两河流城文明的代表【答案】A【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漠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表明法典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A项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法典的地位,排除B、C、D三项。
4、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
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
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经常发生战争,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洪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了应对因地理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各种灾害酿成的潜在冲突,苏美尔人编制了完备的法典。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二共2个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B. 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C. 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 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2.“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与其成就相比的东西。
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作者旨在说明()A.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B. 东方文明的先进性C. 希腊文明的包容性D. 希腊文明的民族性3.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在此基础上这些地区产生了早期文明。
据此可知()A. 人类文明的兴起以农耕为基础B. 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C. 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D. 粮食作物的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4.在波斯帝国的文化中,无论是政治思想、典章制度、法律、还是文字、艺术、神话、建筑等方面,都吸收了较多的外来因素,正如希罗多德指出:“波斯人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喜欢仿效外国人的习惯。
”这是因为波斯人()A. 有向其他民族学习的文化传统B. 统治了众多的先进文明地区,彼此之间不断交流C. 拥有轻松宽容的民主政治环境D. 不断征服其他民族并对他们实行有效的管理5.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中发现:一些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富;一些人的房屋矮小破旧,墓葬中的随葬品很少或者几乎没有。
这反映了在原始社会后期()A. 各文明之间彼此隔绝B. 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C. 原始手工业比较发达D. 房屋建造水平差异很大6.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阶段综合测评2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阶段综合测评(二) (第三、四、五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 )A.西方王室勇于冒险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船水平的提高D.宗教扩张的狂热B[题干材料中“东西文化圈大汇合”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其经济根源,故选B项。
]2.在哥伦布之前的航海活动,大多为沿着大海沿岸的短途航行,哥伦布西航之后,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组成探险船队,去探知辽阔的海域。
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 A.欧洲人传统观念的改变B.西欧人对外殖民的开展C.欧洲与世界联系的加强D.欧洲国家间的殖民争斗A[材料中由短途航行到探知辽阔的海域,主要是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传统观念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
]3.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
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亚洲人口膨胀的问题,故D项错误。
]4.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贵族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
”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C.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D.促进欧洲海外市场的拓展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 项正确;黑奴贸易是把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掠夺的是美洲的黄金白银,故B、C两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卷原卷版)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题(B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的飞梭将织布所需的劳动减少了一半,所以幼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用了他的发明,但是用手纺机的工人却很不欢迎凯伊。
材料说明()A.工人们已习惯用手摇纺织机织布B.凯伊的创新发明在英国受阻C.凯伊的创新发明违背了时代的需要D.新技术革新带来新的社会问题2、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A.英国人追求动态消费刺激工业革命出现B.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C.英国引领世界消费潮流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3、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这表明英国()A.实现全行业机器生产B.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C.由工业资产阶级掌权D.垄断了世界棉布生产4、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A.地中海甚至比大西洋还宽阔B.突尼斯一直都没有开始工业化C.民主政治对工业化非常重要D.北美地区的工业化比法国更早5、据统计,1651-1751年英国人口数从522万增加到577万,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速度达到16%,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取决于()A.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B.居住环境的改善C.殖民掠夺劳动力的积累D.工业革命的完成6、“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主要是因为英国()A.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实行君主专制统治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D.航海技术领先世界7、1826年,美国洛厄尔小镇有2500名居民,10年后增加到1.7万人,被称为“美国的曼彻斯特”。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世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中记载了英国赫里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 ) A.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D.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2.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
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
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
这一变化( )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3.“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
”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A.控制人们思想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规范D.进行宗教迫害4.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A.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C.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5.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
这表明( ) A.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C.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6.1108年,法国琅城市民曾经用金钱从城市领主——琅城主教手里买得自治权。
不久,主教出尔反尔,撤销城市自治的权力。
琅城市民发动武装起义,处死主教,迫使法国国王再次颁发了城市自治特许状。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禁止活埋女婴,主张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提倡赈济贫民,向孤儿、乞丐和过路人施舍;主张停止部族之间的血亲复仇;限制高利贷,善待和释放奴隶。
这些主张()A.形成了氏族部落统一的民族力量B.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安定C.结束了教派仇杀并实现信仰统一D.超越了伊斯兰教诞生的时代2.奥斯曼帝国崛起影响了亚非欧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
其主要表现在()A.造成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衰落B.阻碍了英法等西欧国家经济发展C.造成巴尔干地区关系复杂化D.控制地中海,推动亚欧商路兴盛3.为了反抗封建官吏的层层盘剥,加上班田制的破坏和水利工程难以维持,农民或虚报户籍,或逃匿他乡,或将土地献纳给豪门势家,自己成为他们的庄民。
各地豪族也乘机兼并土地,隐匿外来农户耕种,建立庄园。
这说明日本庄园的建立主要是由于()A.中央集权制的瓦解B.阶级矛盾的激化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地方豪强的扩张4.678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
”高宗只好作罢。
由此可见()A.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B.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C.客观上为新罗内政建设提供了条件D.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5.适应稳定社会和统一国家之需要而产生的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6.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I,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7.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4~16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
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
据此可知,当时的葡萄牙等西欧国家()A.海外扩张的社会基础广泛B.资本原始积累是远航的根本动力C.拉开了向海洋探险的序幕D.远航的首要目的是打破阶层固化2.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
这些现象表明()A.美洲地区的族群混合现象得以形成B.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C.美洲地区原有的社会体系走向解体D.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3.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很长时期内,我国的教科书都使用欧洲通行的“地理大发现”,但一些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重点强调欧洲人对未知大陆的发现。
目前,我们的教材用“全球航路的开辟”来代指这一历史事件。
这体现了()A.欧洲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变化B.民族史观到近代化史观的变化C.近代化史观到全球史观的变化D.欧洲中心论到革命史观的变化4.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该现象出现() A.加速欧洲建立殖民统治B.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C.促进了人口的全球流动D.标志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5.1663年成立的“皇家非洲贸易探险者公司”,在几年内垄断了英国的黑奴贸易。
1672年,该公司被“皇家非洲公司”取代。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阶段综合测评3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阶段综合测评(三) (第六、七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中后期亚洲的中国、伊朗等国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错选原因在于没有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涵。
分析四个选项可知,A、C、D三项的结论是正确的;B项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教等各个方面。
]2.19世纪末决定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性质的关键因素是( )A.遭受帝国主义侵略B.亚洲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化C.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D.受十月革命影响B[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指亚洲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阶级关系的变化是指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故选B项。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觉醒,出现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这些运动与19世纪中期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阶层人民广泛参加C.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D.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D[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19世纪中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其中,最主要的是领导阶级的变化。
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而19世纪中期的运动是由旧的阶级领导的,故选D项。
]4.“南美解放者杯”与“世界杯”等都属于世界足球的重大赛事,“南美解放者杯”的创立是为了纪念( )A.华盛顿B.玻利瓦尔C.拿破仑D.马赫迪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在玻利瓦尔等人的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取得了独立运动的胜利,因此B项正确。
2020年春季人教2019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练习题: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学派提出了“权力—实力—利益”理论,强调美国外交目标应该是“增强权力、维护权力、炫耀权力”。
该理论旨在( )A.建立美苏均势的两极格局B.强调国家利益是外交出发点C.为即将开始的“冷战”服务D.为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辩护2.《苏联兴亡史》中讲道:“1955年5月,巴黎协定批准生效,苏联等8国在华沙举行第二次会议,缔结了条约,以与北约相抗衡。
”苏联等国“条约”的缔结说明( )A.欧洲不再有矛盾冲突B.苏联力图称霸全球C.两极格局最终形成D.美苏“冷战”开始3.冷战期间,美国和西欧国家在共同反苏的基础上建立并保持了大西洋联盟式的“特殊关系”;冷战结束后,美欧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转变。
这一变化反映出( )A.美国实力日趋衰落B.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C.西欧力量不断增强D.多极化格局的显现4.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
1964年1月,法国与中国建交,并呼吁西方各国也承认新中国。
1966年7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
之后,戴高乐还访问了苏联和许多东欧国家。
这表明( )A.法国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B.西欧经济复兴直接促使两极格局瓦解C.军备竞赛加剧导致美法关系急剧恶化D.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呈现出多极化态势5.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
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
这意味着日本( )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6.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规定国家不再补贴,并放弃了战后历届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甚至提出福利只限于给老人与病人,特别不能给罢工工人。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试卷: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世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中记载了英国赫里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 ) A.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D.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2.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
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
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
这一变化( )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3.“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
”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A.控制人们思想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规范D.进行宗教迫害4.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A.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C.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5.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
这表明( ) A.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C.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6.1108年,法国琅城市民曾经用金钱从城市领主——琅城主教手里买得自治权。
不久,主教出尔反尔,撤销城市自治的权力。
琅城市民发动武装起义,处死主教,迫使法国国王再次颁发了城市自治特许状。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选择题1.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罗素认为,“许多人确实有一种倾向于战争的本能”“许多原因导致战争,但是,随着所有市民欢迎战争爆发,‘受挫的情绪’是战争狂热的主要原因”。
罗素的观点( ) A.代表了当时欧洲各国的普遍认识B.不符合唯物史观对战争的正确认识C.反映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立场D.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2.从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协约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0亿美元的物资。
美国杜邦公司生产了协约国军队40%的弹药,其股票价格在战争期间从20美元暴涨到1 000 美元。
但令人奇怪的是,美国与同盟国之间却几乎没有贸易。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奉行中立政策B.同盟国战略物资储备比较丰富C.协约国的封锁阻碍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D.美国与德国殖民矛盾十分尖锐3.列宁指出:“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
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
”这表明该体系( )A.加强了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B.带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性C.形成了稳定的国际关系秩序D.解决了法德之间的矛盾4.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中国代表为驻美公使施肇基、驻英公使顾维钧、大理院院长王宠惠。
广州军政府的代表伍朝枢因抵制北洋政府的命令没有赴会。
另有全国各派团公推的“民众代表”余日章、蒋梦麟二人,加上随员、顾问等代表团人员多达132人。
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内部纷争导致国家主权的丧失B.民族民主意识的进一步提高C.各种政治力量已开始走向团结D.国际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5.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演变为全球性战争。
由此可知,“全球性战争”是( )A.科技进步的负产品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6.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基础检测试卷: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中战胜葡萄牙人。
”由此可知( )A.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B.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C.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D.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2.尽管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以哥伦布是当地人为自豪,但哥伦布究竟是哪国人,一直众说纷纭,17~19世纪,至少有20个不同的地点被列为哥伦布的故乡。
这主要是基于哥伦布(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最早到达“好望角”C.率先实现环球航行D.最早到达亚洲印度3.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这样描述: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材料反映当时世界市场特征是( )A.以欧洲为中心B.以地中海为中心C.寻求海外财富D.进行殖民战争4.如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
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C.亚、非、拉的近代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5.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其根源;后来有观点认为,应当突出宗教的重要作用;又有研究者提出,王室的支持才是其主要原因。
据此可知,历史事件( )A.不能被正确认识B.研究视角可以多元C.只能有一种解释D.可以随意加以阐释6.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
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 )A.航海家的冒险精神B.非洲物产极其丰富C.探求新知的主动性D.殖民扩张的掠夺性7.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道:“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题(解析版)-高一下学期《中外历史纲要(下)》期中复习同步综合测试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
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
”对材料中“我们”解释正确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中“向国家纳税”,可知答案为吠舍。
婆罗门与刹帝利是统治阶层,分别享有神权与把持国家行政军事大权,而吠舍为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他们向国家上税,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他们几乎没有权利,干最低贱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应选C。
2、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里的“它”指()A、腓尼基字母B、甲骨文C、楔形文字D、象形文字【答案】 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腓尼基字母几乎是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都可以追溯到腓尼基字母,故选A;甲骨文和楔形文字都属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有很大的不同,没有演化出字母文字,排除BCD。
3、古希腊的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这反映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是()A、希腊神话影响广泛B、“神人同形同性”C、希腊人特别敬畏神D、希腊艺术家钟爱女神【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雕塑“反映了人体之美”,说明古希腊文化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点,B正确;A错误,材料中无从体现其影响深远;C、D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故答案为B。
4、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得名,最主要原因是()A、最早创造了文字B、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C、最早进入奴隶社会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答案】 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进入奴隶社会,而奴隶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检测题(含答案)《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检测题一、单选题1.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这段话论述了雅典A.公民可以充分表达其政治见解B.公民大会辩论和表决的重要性C.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制D.直接民主提高了政治生活效率2.下列历史事件由社会底层民众推动而出现的是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B.基督教的兴起C.查理·马特采邑改革 D.马丁·路德改革3.雅典民主从公元前508年一直持续到了公元前338年,甚至到雅典作为一个国家不复存在,但作为马其顿和罗马治下的一个自治市,它的内政依然沿用古典时期的民主制。
这表明,雅典民主制A.沿用时间最为长久 B.拥有深厚社会基础C.得到民众衷心拥护 D.推行范围极其宽4.古代希腊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执政官,而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就其实质而言( ) A.地域决定政治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5.雅典公民大会曾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
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
这反映古代雅典A.公民缺乏参政热情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C.政治运行的高效率D.很难保证参政素质6.世界文明之源是亚非文明,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①地处大河流域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④以农业经济为主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7.在古希腊语中,“市政广场”一词的原意是“民众大会”,之后逐渐被用来表示市政广场、其本身就含有“集会之地”的意思。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综合测评1
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局部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治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开展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人类文明早期,社会生产与分工开展,使一局部人能够脱离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治理和文化创造工作,故D项正确.]2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那么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A.农业和手工业的开展B.私有制的产生C.人类已进入定居?犬态D.国家开始形成B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故B项私有制的产生为正确答案. ]3 .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说明〔〕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B.法老崇尚理性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D.法老以法治国C [材料反映了古代埃及人赞扬法老, A项古埃及人崇拜神灵与题干不符,故排除;B项法老崇尚理性、D项法老以法治国,题干材料均没有表达,故排除;故C项正确.]4 .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象形文字几乎与西亚的楔形文字一样古老,①正确,古代西亚和埃及都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③正确,应选A项.]5 .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 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 其双腿变成吠舍, 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材料说明古代印度〔〕A.开始进入文明社会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C.社会普遍信奉佛教D.已形成中央集权制度B [题干材料中的“种姓制度〞,说明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应选B项.]6 .下面是古代雅典居民政治身份结构图. 以下选项中与雅典这种居民结构直接相关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B.外邦人占一定比例有利于民主的开展C.奴隶众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根底D.自由民从事工商业造成小国寡民状态A [从“古代雅典居民政治身份结构图〞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7 .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开展格局,这主要是由于〔〕A.农耕和畜牧经济开展的局限8 .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使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开展格局,故D项正确.]9 .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A.雅典民主政治B.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D.罗马教廷A [此题的关键信息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神〞是指雅典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10 “这是个独特的民族……穆斯林的足迹从此普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指的是〔〕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阿拉伯D [由题干材料可知,穆斯林民族在东西方文明交往中, 起到了桥梁作用,故D项正确.]11 .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应选 13 .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斗表达的制度是〔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14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B.封建贵族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开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为项正确.]C.古代罗马帝国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提到的“君士坦丁堡〞在世界古代史上曾经是拜占庭帝国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C.中古欧洲D.古代俄罗斯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所示的是中古时代欧洲I 的社会现象,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应选 C 项.]11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治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古西欧城市兴起后“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治理城市的事务 ,即获得城市自治权,应选 A 项.]12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 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阿拉伯帝国C 项.] A.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B.古代雅典民主制度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古代日本幕府制度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故 C 项正确.]A.农民阶级 C.市民阶层 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因此,题干材料中的这个 “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故15.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 〔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 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以下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阿克苏姆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D.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应选D 项.]16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界称为“中世纪〞,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在此期间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是〔 〕 A.大封建主B.国王C.小封建主D.教会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是封建教会,故D 项正确.] 17 .教皇盖拉西说:“治理现世有两大系统,一为教士的神权,一为人主的君权……君主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这种观点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 〔〕 A.王权大于神权B.神权大于王权 B [中世纪的欧洲,君主必须由教主代向天主负责,说明当时神权大于王权,故 确.]18 .如下图完成资料卡片,资料卡片描述的城市是〔 〕A.麦地那城B.君士坦丁堡C.巴格达城D.特诺奇蒂特兰 B [由曾是东罗马首都,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等关键信息判断,这个城市是君士坦丁 堡,故B 项正确.]19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那么,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 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对抗.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B.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效劳C.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D.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B [从题干?查士丁尼法典?的要求来看,法典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效劳的,故B 项正确.]20 .以下图为数学领域的一项创造.认真读取图中信息,判断序号①处应该填写〔 〕 |古代阿拉伯人]一|世界各地|创造改良传播 世界通用 A.古代中国人B.古代印度人C.古代阿拉伯人D.古代希腊人B [由图示反映的数学成就可判断出是世界各地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最先创造者应该是C.王权与神权地位平等D.国王毫无权力B 项正古代印度人,故B项正确.]21 . “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希腊之所以会产生辉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B.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A.便利的交通C.兴旺的工商业D.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的辉煌主要表达在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故D 项正确.] 22 .在中古欧洲社会开展的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并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B.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C.基督教会在西欧地位显赫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催生了市民阶级,并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 备了条件,故B 项正确.]23 .古埃及人信奉多神,并且像许多国家一样,认为王也是神,所以在一切神或王的名四周都装饰了特别的图案.以下图的象形文字就出现在装饰的图案之中,是法老拉美西斯九世的名字.该文物应该出现在 〔 〕A.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D [根据图片和古代埃及判断,该文物应该出现在尼罗河流域,应选24 .这是西亚地区一个独特的民族,穆罕默德在这里创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麦加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这个“独特的民族〞指的是伯,故A 项正确.]25 .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参谋,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他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他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 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C.黄河流域 D 项.] A.古代阿拉伯B. 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 古代埃及 A [由材料“麦加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可知,这个“独特的民族〞指的是古代阿拉B.两河流域A.婆罗门C.首陀罗C [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是首陀罗,故 C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 分〕26 .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 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 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 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 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二 “平民政体〞〔民主政体〕一词确实解应该是自由而贫穷一一同时又为多数一一 的人们所限制的政体;相似地, “寡头政体〞 一词确实解应该是富有而出身较高一一同时又为 少数一一的人们所限制的政体.——[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8分〕 〔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试举两例 予以说明.〔8分〕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郑和下西洋的交往, “亚历山大将300领波 斯铠甲作为祭品〞的含义等方面概括.第 〔2〕问应紧扣“平民政体〞作答,并试举两例.答案:〔1〕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平交往等方式.(2)“平民政体〞〔民主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 方“历史之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根底.27 .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穆罕默德曾经说过: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材料二阿拉伯学者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 把古代文化的光芒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阿拉伯人还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谭?〕是由阿拉伯人 根据各民族的民间故事聚集整理而成的.阿拉伯的建筑也十分著名,他们制造了比拟精密的 测天仪,在很多大城市中设立天文台,专门观测天象.材料三 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B.刹帝利 D.吠舍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二,请你概括中古时代的阿拉伯人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文化成就.(3)根据材料三,请你说说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1)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2)译了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典籍;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也为世界留下了许多壮观的建筑.(3)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开展作出了卓越奉献.28 .在欧洲,继古希腊罗马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来却衰落了.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兴旺,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环球风?罗马帝国强大与兴衰?材料二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责任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陈志强著?拜占庭帝国史?(1)结合材料一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10分)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中拜占庭的疆界和帝国优势, 说明拜占庭帝国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保存的姿态〞傲立于世的原因.第(2)问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兴旺,经济繁荣.(2)不能只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 夜郎自大的后果是落伍;要在现有成就的根底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只有居安思危,不断创新,才能有生机和活力,才能跟上时代的开展潮流.。
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基础检测卷: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之手。
”这是雅典民主制的真实写照。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B.全民公投C.人人平等D.中央集权2.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
这些行动(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B.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C.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3.在古典时代,一个住在法国和西班牙海岸的希腊人会对远在西西里和土耳其的希腊城市居民更有亲近感,而不是希腊城邦附近的高卢土著、蛮族邻居。
这可能主要得益于( )A.直接民主的制度B.城邦公民的平等理念C.高度的文化认同D.小国寡民的历史情结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既不是互不关联的也不是彼此独立的。
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
同样,印度佛教传布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
”这表明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两种方式是( )A.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B.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C.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D.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5.西方学者从影响整个人类历史方向的标准出发,提出了所谓的“三次浪潮”的社会变革学说。
他们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先后出现了三次巨大的变革浪潮,即原始社会的农业革命、近代社会的工业革命、当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信息革命。
其中对第一次浪潮表述准确的是( )A.农业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影响深远B.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C.人类对自然界加深了了解和认识D.为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6.《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
高一历史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练习卷: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选择题1.(2019·浙江4月选考真题)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2.(2019·江苏高考)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计算机4.“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B.大企业时代到来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5.“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6.以下是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7.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这本书是(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共产党宣言》8.《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
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B.借此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C.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3.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
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 )A.减轻巨额军费开支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B.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C.通过外交手段重新确定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D.牵制日本扩张,与英国共享亚太地区领导权4.列宁在1917年8月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道:“三年来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来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
列宁意在强调( )A.俄国参加一战赢得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B.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C.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D.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5.1918年列宁选派工人征粮队到农村征粮,要求选派征粮队员必须谨慎,每个工厂每25人推派1人,要“保证每个候选人忠诚老实,能遵守革命纪律……不让那些总想浑水摸鱼的流氓和骗子混进征粮队”。
这说明列宁( )A.认识到征收粮食税的重要性B.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C.意在防止征粮危害工农联盟D.认为征粮能有效巩固新生政权6.据档案记载,1925年,苏联农民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粮食税挫伤了农民积极性B.农民对集体农庄心有余悸C.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D.工业化政策引发农民不满7.记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段解说词:“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
”材料主要表明( ) A.斯大林拖拉机厂生产能力很强B.纳粹德国侵略遭到斯大林格勒人民反抗C.斯大林模式忽视了轻工业发展D.工业化建设为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8.甘地曾说道:“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
”由此可知,甘地( )A.主张抵制西方工业品B.反对西方资本控制印度C.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D.反对印度走工业化道路9.20世纪初,埃及人民反英斗争取得一定成果的原因主要是( )A.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保障作用B.华夫脱党领导多种形式斗争C.武装斗争和合法斗争相结合D.英国政府迫于压力做出让步10.1938年9月,三个普通的英国人罗斯利、金柏和兰塞姆倡议并发起成立了“联邦协会”。
他们认为,国际联盟无法在其成员国之间达成协议,即使达成也无力执行,因此英国需要一个欧洲大陆的联邦并在其中居重要地位。
他们的这一行动( )A.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B.目的是防止战争和维护和平C.代表英国政府的负责态度D.是面对经济危机的应急反应11.1941年9月,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就好像预备队,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着。
”推动美国“进去做最后的一着”的原因主要是( )A.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B.法西斯侵略触犯美国国家利益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中苏两国无力抵抗法西斯进攻12.二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一个持久和正义的和平”,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
这表明( ) A.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B.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C.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D.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结束的方式:欢呼、握手、跳舞、喝酒,充满了希望。
时间是1945年4月25日,地点是位于易北河边的德国东部小镇托尔高,事件是美苏军队的首度会师,这两支军队从地球的两端进军纳粹德国,迎面相会。
……二战中获胜一方的大同盟领导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瑟夫·斯大林,他们在战时的两次高峰会议上已经握过手,为一个更好的世界祝过酒。
……然而,为什么在托尔高会师的士兵在迎接对方时会表现出惶惶不安,仿佛他们在期待会见外星来客?……对所有上述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其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
——摘编自[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材料三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
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就国际关系而言,指出材料一中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要“修正”的内容以及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两次高峰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的重要安排。
简析赢得二战胜利的同盟大国之间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
(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的依据,并概括其能够“基本完成了任务”的原因。
(6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当代俄罗斯历史编纂学中,对苏联时期一些重要历史问题争论激烈,提出了很多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视角,20世纪20年代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就是其中一个复杂而又发人深思的问题。
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作为狭义的反危机纲领出台的,有人认为它是广义上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两者的混合物。
评述材料中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2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即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是指一战前欧洲列强通过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形成的军事态势,是一种已经形成的客观形势,故A项错误;“经济上的竞争”并不是经济危机,排除B项;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排除D项。
2.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
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B.借此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C.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解析:选B 美国跟一战中的交战双方都有紧密的经济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美国之所以采取中立立场的主要目的是借此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故B项正确;从一战后的史实来看,美国更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和世界霸权,而并非殖民地本身,排除A项;一战战场主要在欧洲大陆,不会蔓延到美洲和破坏美国经济,排除C、D两项。
3.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
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 )A.减轻巨额军费开支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B.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C.通过外交手段重新确定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D.牵制日本扩张,与英国共享亚太地区领导权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发出外交邀请,要召开华盛顿会议,结合一战之后的国际环境特征可知,美国在巴黎和会上并没有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希望通过华盛顿会议,用外交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当时主要是为了扩张自己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重建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说法错误,均排除。
4.列宁在1917年8月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道:“三年来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来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
列宁意在强调( )A.俄国参加一战赢得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B.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C.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D.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解析:选C 从材料中“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可以看出人们对资本主义越来越失望,临时政府的统治逐渐不得人心,俄国十月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应该是会出现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是强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故D项错误。
5.1918年列宁选派工人征粮队到农村征粮,要求选派征粮队员必须谨慎,每个工厂每25人推派1人,要“保证每个候选人忠诚老实,能遵守革命纪律……不让那些总想浑水摸鱼的流氓和骗子混进征粮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