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之找对关键词

合集下载

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冲刺阶段复习技巧

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冲刺阶段复习技巧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常识判断冲刺阶段复习技巧行测常识判断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就是对考生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的考查,是对考生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其出题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人文、地理、科技等诸多领域的知识。

常识题目覆盖面广,关于常识判断的复习,中公教育专家给各位考生以下备考建议,预祝广大考生马到成“公”。

一、系统回顾学习常识判断的备考,平日知识的积累是最关键的。

常识判断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题目设计灵活多样,涉及范围广泛,但最终都没有脱离基础理论知识这个主线,所以,大家在复习备考时候需要树立自信,夯实知识基础,从容应对考试。

当然,一定程度的系统学习也是必要的,尤其是现在,距离考试还有这么短的时间,一些考生感觉时间紧迫,面对涉及知识点广而杂的常识判断,不知从何着手,这时候的系统回顾就显得很是重要,我们要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理清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体系。

首先,考生要在之前广泛积累的基础上,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把所接触到的核心常识资料重新翻阅一遍,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部分,做到重点突出,有所侧重。

分析往年考题,明确命题重点,在系统回顾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时间的利用率。

大家在回顾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国内外各个领域内的热点,思考热点背后的考点,对于四川省考的考生,对于在四川省内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和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尤为注意,特别是近几年特别关注的民生、经济、文化等类主题事件。

根据对以往真题的研究,可以推测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重点主要在于:①政治常识--十八大、十八界三中全会、习近平外交、中共党史等②人文常识--法国等外国文学、艺术等③科技常识--最新科技成果、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等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指导④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等新法⑤经济常识--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学热点名词⑥地理常识--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等在系统梳理完理论知识后,做相应的专项练习,尤其是自己比较薄弱的环节,题量不求多求精,因为时间宝贵,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通过专项练习,查漏补缺,同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通关秘籍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通关秘籍

华图网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备考通关秘籍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的是语言运用能力,考生在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时首先要了解常考题型特点,这样无论何种题型都可以从容应对;然后要贴近真题,掌握一些高效的解题技巧,如主体分析法、关联词法等;最后要加强积累,尤其是要多看常考实词和成语。

1.基础知识要牢固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中,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特别是逻辑填空题当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考试高频词汇,这些是我们可以事先总结和准备的,考生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就能在考试中轻松应对。

2.注意平时积累国家公务员考试对于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难度相对较大,也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加强的部分。

主要考查的是考生阅读、理解、分析、推理、总结、归纳等高级能力,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思、多想,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思想性或文学性较强的期刊杂志、散文著作,如《读书》、《半月谈》等,多浏览主流的报纸网站,并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对词语、句子、段落的把握和运用,考试的时候里面的很多材料都是出自上面的内容。

这样既可扩展自己的知识背景,又可提升语感,不仅能使言语收益还能让申论写作出彩。

3.必备历年真题真题是公务员考试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是公务员考试的风向标,尤其是近三年的考试真题。

通过仔细研究真题,考生能够对出题者的出题思路、题目的难度系数等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对于近三五年的真题一定要保证做熟做透,可以采用三遍真题法,即每套真题至少做三遍,力争每遍做题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考生一定要通过多做真题,活用真题,对常考题型了然于胸。

4.巧用技巧增效率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作答速度是关键,但是前提是作答质量,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言语理解类题目,每种题型都烂熟于心,多做练习,将各种技巧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才能有效控制,同时作答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之言语理解(冲刺备考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之言语理解(冲刺备考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之言语理解(冲刺备考篇)国家公务员考试: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于10月15日开始,公告、职位表也随后公布,国考冲刺阶段如何备考复习是考生常见问题,本文为考生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致胜技巧,以求能帮助考生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更多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行测答题技巧,请点击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冲刺致胜技巧(汇总篇)。

针对三种题型,有重点、有分别地进行备考1.阅读理解这一题型是每道题给出一段文字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根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1:在古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答案:A。

从文中最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

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阅读理解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重点题型之一,是考生拿下行测科目的关键之一。

阅读理解的主要考点有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寓意理解型题目,其中主旨观点型题目是重中之重。

中公一对一课程全新上线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大全2014年国内时政新闻及时事政治回顾对于阅读理解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备考:首先,了解每个考点的材料特点、命题特点、正确选项的特点、迷惑项的设置特点。

其次,能准确把握所给材料。

了解材料的结构、材料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材料的关键信息(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暗示信息)等等。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目录:类比推理误区判断推理模块考点预测图形推理难点预测三大技巧解逻辑判断判断推理解题四项基本原则类比推理误区第一,切忌:草草一看就匆忙作答。

【例题1】南京∶金陵A. 昆明∶春城B. 广州∶穗C. 太原∶晋D. 北京∶蓟【答案】D。

解析:本题中,从题干部分很明显可以得出两个词之间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的逻辑关系,但仅有此关系无法在备选项中选出答案,因为A、B、D都符合要求。

再仔细分析题干部分可以发现金陵是南京历史上有过的名称,而A中春城是昆明的别称,B中广州的简称为穗。

只有D项中蓟是北京古代的名称。

也就是说,在本题中若要得到正确结论,必须同时符合两个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找出类比推理对象之间的共有属性,这样才能提高结论的正确性。

第二,注意: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

顺序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绝不能忽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可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例题1】水果:苹果A.香梨:黄梨B.树木:树枝C.家具:桌子D.天山:高山【答案】C解析:这是2002年下半年的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一道类比推理题。

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

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例题2】泰山:山东:济南A.安徽:黄山:合肥B.陕西:华山:西安C.君山:湖北:武汉D.衡山:湖南:长沙【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

君山在湖南省。

选项AB前后顺序反了。

第三,不要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在运用类比推理时,仅仅根据两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度不高的另一属性,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做机械类比。

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未必就真。

要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要尽可能地确认对象间的相同点。

相同点越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大,因为对象间的相同点越多,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论证类题目的4个窍门一、提问方式如果是前提、假设、基础的时候,绝大部分情况考的是搭桥或者是前提可行。

例1:某公共服务部门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

因此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

上述发言人的结论基于的假设是( )。

A. 该部门的投诉渠道不畅通,投诉信箱只是摆设B. 如果接到群众投诉,该部门会进行整改C 群众只要对该部门的服务不满意,就会提起投诉D. 上级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十分满意我们可以看到这道题的提问方式是“上述发言人的结论基于的假设是”,所以该题绝大部分情况考的是搭桥或前提可行,而搭桥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选项当中即提到了论点,又提到了论据,该题的论点是:“社会对于该部门去年的服务工作是满意的。

”,该题的论据是:“去年没有群众针对该部门的服务工作提起投诉”,观察四个选项发现只有C选项符合,故本题应选C 。

二、加强型论证类题目,首选搭桥、前提可行例2:研究证明,吸烟所产生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杀手”,而橄榄油提取物羟基酪醇,能有效减缓这个“慢性杀手”给眼睛带来的伤害。

由此得出结论,常吃橄榄油能够让吸烟者眼晴远离伤害。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 )A 羟基酪醇易于被人体吸收B.橄榄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体的物质C.常吃橄榄油的人视力优于不经常吃的人D.烟雾中还含有其他对视力有伤害的物质根据这道题的提问方式可知,这是一道加强型题目,我们知道加强型题目有针对论据、论点、论证过程的加强,其中对论证过程加强是最强的,而论证过程加强就搭桥或者前提可行,观察四个选项发现只要A是前提可行,故直接选A即可。

三、削弱型题目,首选否定论点的选项例3: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

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之片段阅读理解技巧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之片段阅读理解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于文字材料快速理解与分析、归纳与提炼重点的能力。

其中阅读理解题型的特点是所占篇幅比例最大,其难点主要在于有较强的主观性并且问法十分灵活。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需要通过考生的主观理解能力去分析不同问法的侧重点,并结合客观题干各个击破。

切忌过度的推断!在做阅读理解时,我们需要把握两个要点:1、抓住题干的主题(主题即本文段主要围绕着什么在讲,可能是一个词语,也可能是几个词语之间的关系);2、寻找题干中的关联词(从宏观上把握关联词,有助于我们划分文章结构,确定文章重点)。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以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为例: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一般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物价涨幅,这主要因为CPI是根据一国消费者最终消费支出的商品种类和权重编制的价格指数,该指数最直接地影响居民收入的真实购买力。

政府从维护居民福利的角度看,没有哪个价格指数比CPI更合适,更体贴民意了。

而食品价格波动主导了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波动,这不仅因为食品价格在商品篮子中占有超过三成以上的比重,更重要的是食品价格本身波动剧烈,故而关注食品价格波动成为研究通货膨胀的重中之重中公教育版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说明在中国食品价格为何成为研究通胀问题的焦点B.分析控制食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C.解释食品价格波动如何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产生影响D.强调提高居民的真实购买力应从控制食品价格入手答案:A。

中公解析:问法为概括最准确的,所以我们需要找出这段文字主要围绕着什么在讲,也就是主题。

这段文字中最常出现的高频词有“食品价格”“通货膨胀”“CPI”。

再观察其结构,也就是关联词“而”,将整个段落划分为转折结构,转折之后为重点。

重点内容为递进结构“不仅……更重要的是……”所以最后一句才是重中之重,其中又出现“故而”表结果,所以我们得知,本文重点归纳为什么食品价格波动成为研究通货膨胀的重中之重,可以转换为A选项。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备考指导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备考指导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判断推理备考指导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帷幕,各位考生也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15年的国考中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判断推理在行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难度也稍稍偏大。

从这几年出题趋势来看,判断推理的难度也是在逐年递增的,使得这部分成为很多考生的弱项,也是能拉开考生之间差距的一部分。

尤其是逻辑判断部分,很多同学读完,都觉得被选项绕的云里雾里的。

怎样才能迅速的拨开迷雾,排除错误选项,选对答案呢?接下来,我就和广大考生们一起探讨下逻辑判断中翻译推理题型的快速解题技巧。

所谓的翻译推理是指针对复合命题包括假言命题、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推理。

在这三种命题中假言命题为重点,其他两种命题一般都是结合假言命题一起考查。

假言命题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三种。

在假言命题中,表示条件的支命题称为前件,通常用p表示;表示依赖该条件而成立的支命题称为后件,通常用q表示。

假言命题可以简化成p → q的形式。

这里,p代表的是充分条件,q代表的是必要条件。

【例】有人说,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将重要事务放在主要位置。

重要事务是必要条件,关系着一件事情成功与否。

重要的事务没做好,一定不成功。

但是,细节也是很重要的,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

同样也与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相关。

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协调好重要事务与细节的关系的。

由此可以推出( )。

A. 成功并不代表着所有细节都处理好了B. 如果不成功则说明重要事务没有做好C. 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务,又要处理好细节D. 虽然处理好了细节,但没做好重要事务,也不一定成功【分析】这题由题干我们可以看出:重要事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翻译为:成功→ 重要事务;细节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可以翻译为:细节→ 成功。

把题干简化成逻辑表达式后再根据推理规则:肯定前件必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必否定前件;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得不出必然结论。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全攻略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全攻略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全攻略201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马上就要到来了,为了有一个优异的考试成绩,在此,编辑整理了最新的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供学子们参考,会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

目录:一、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二、资料分析计数题答题技巧三、排列组合快速解题方法四、常识判断的三种快捷方法五、常识判断:政治基础知识答题技巧一、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只要抓住和理解一些关键词后很多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掌握一些关键词语,下面我向大家列出一些平时出现的、不好理解的、容易出错的关键词。

1.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在当前的资料分析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同比增副: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想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2.翻番翻番:指数量加倍,翻番的量是以倍变化。

例:今年的产量为b,计划明年比今年翻1番,明年计划产量为多少?如果后年比今年翻3番,则后年的产量为多少?明年的产量=b× =2b后年的产量=b× =8b3.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介于0-1之间的数值。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贫富差距越大;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或者个人支出的比例,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程度。

通常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越低,表示该国家或者该地区越富裕。

4.平均数平均数:数的总和与总个数之比,这主要是算术平均数,至于几何平均数则不怎么出现。

5.总产值和增加值总产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表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产品价值的总和。

2015河北省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选词填空题常用的方法

2015河北省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选词填空题常用的方法

2015河北省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选词填空题常用的方法选词填空题是言语理解题中的一大类,在数量上,国考题言语理解题稳定在40题,选词填空稳定在20题,可见,选词填空题占据言语理解题半壁江山,与片段理解题鼎立,甚至有过之。

选词填空题的难度之处主要在近义词的辨析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追本溯源,想象出题人的出题过程——选定题干,在题干上挖空,找相应的几组词语组成选项,在找相应的几组词语和正确的词语组成选项这一步骤中,出题人要努力确保正确的词语是最适合题干的,能被有理由的选出,即使是正确词语的近义词也会被有理由的淘汰,所以,我们做题的总原则是“仔细审题,从题干中来,到题干中去”。

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在题干中寻找与所填词语相照应的成分,这些照应主要包括近义词照应,反义词照应,逻辑照应(因果照应、搭配照应、类比照应、语言色彩照应、补充照应)等,如:持之以恒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如果我们所坚持,所固守的是______甚至错误的,那坚持到底的结果只能是一错再错,人生允许______,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消极无功而返B.盲目知错就改C.反面偃旗息鼓D.偏颇改弦易辙第一空的后门程序就是“甚至错误”四个字,由“甚至”我们知道此处应填一个与“错误”意义相同,但程度又比较轻的词,看选项“偏颇”比较合适,这种方法是近义词照应;在第二空选词上,我们发现四个词似乎都说得通,但通过仔细阅读题干,发现此处应该填写一个与“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意义相反的词,选项中“改弦易辙”符合要求,这是反义词照应;同时,又由“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这一句,可知第二空也应该填一个有更改想法意义的词,“改弦易辙”合适,这是补充照应。

4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如果________锻炼某个部分,就会使该区域增强,科学家发现小提琴演奏家的大脑中用来控制左手的区域远大于常人,因为左手按压琴弦的工作比较_________,而右手拉弓弦则相对简单,同样,阅读盲文的盲人,其大脑中很大的区域_______给触觉。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抓住关键词速解语句排序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抓住关键词速解语句排序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抓住关键词速解语句排序题公考中的语句排序题考查数量不多,所以很多考生不够重视,经常是直接按照自己理解的句意判断选项顺序,选出答案。

不过这种做法的正确率不高,再加上有些题的语句含义复杂,仅仅根据语义判断可能排不出顺序。

此时考生们不仅要理解句意,还要抓住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来帮助大家选择答案,关键词一方面具有确定句子内部逻辑关系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家排出选项的相对顺序,另一方面,一些简单题目根据关键词来选择可以直接快速选出答案,能为大家节约很多时间。

既然关键词有这么多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关键词,那么掌握各类关键词语就十分重要。

中公教育专家指出,在关键词中主要有三类,其中前面两类比较容易看出。

第一类是关联词,如“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等,这类关联词一旦在题干中的语句里出现,那么就帮助我们确定了两个句子的相对顺序,比如③但是……⑤虽然……,并且这两句谈论的事物为同一个,那么就可以肯定顺序为⑤……③,如果选项里面有③……⑤,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了。

同时,由于句子是转折关系,那么这两句也不能间隔太多,不然转折语义就不强了。

这即是关联词的第一个作用,确定相对顺序。

关联词还有另一个作用,由这些关联词引导的句子,也不能作为首句,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选项。

第二类是代词,这里的代词,主要指第三人称代词,如他/她/它(们);物主代词,如这/那(些)、其。

这些代词同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代词必须紧跟指代的事物,帮助我们确定相对顺序,第二个作用:这类代词不能作为首句,可以排除一些明显的句子。

第三类关键词则是具体题目中出现的具体名词,尤其是一些概念性的名词,那么我们尽量在排序时将含有同一类名词的句子分在一起,这样文章的表述也更加明确。

不过相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关键词,第三类关键词不太好找,这需要大家通过一些练习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两个例子来巩固一下。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排序三步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排序三步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排序三步曲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
语句排序属于语句表达的一部分,是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的必考题型之一,2012年至2014年题量稳定在2到3题。

语句衔接的出题形式是给出打乱顺序的2—7句话,要求考生排出正确顺序,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判断能力,做题时要重点把握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衔接和呼应,要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

想做好语句排序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着手:
一、观察选项,抓逻辑起点
语句排序题目的特点是字数多,顺序乱,很多考生会觉得无从下手,往往会选择把语句带入四个选项顺读,根据语感选择答案。

其实,这个方法并不可取,顺读四个选项,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而且四个答案中,三个错误选项迷惑性很强,阅读时会影响考生判断正确选项。

我们做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结合选项信息,排除掉2-3个错误答案,缩小正确选项的范围,节省做题时间。

首先要抓住的选项关键信息即逻辑起点,也就是首句。

根据首句的特点,可以排除首句错误的选项。

通常情况下,含有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的句子不做首句;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后者出现的句子不做首句;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不做首句;具体分析、描述的句子不做首句。

二、阅读语句,抓关键词语。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特点与核心技巧分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特点与核心技巧分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特点与核心技巧分析河南公务员考试群166909202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启动,言语理解的复习进入黄金备考阶段,很多考生可能还沉浸在题海当中,希望通过它们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感,但是归根究底,语感是很抽象的,对于言语理解模块的能力提升,还是要建立在理性分析与规划的基础上,在此,想就国家公务员考试讲一讲做题时需要重点注意的几点,把握好了这几点,才能同时有效地提高言语理解的准确度以及速度。

(一)逻辑填空做逻辑填空前,首先要明白自己常常会犯的一些错误,并有意识的防范,比如常识干扰以及个人偏好,个人所平时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解极易干扰个人的选择,由此,命题人也常常利用此点来设置迷惑选项。

了解到这点,就应该在做题时,将这方面的干扰降到最低,降低干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细读文段,慢读选项做题时由于时间压力常常不会细读文段,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横线上,然后急着去看选项,而正是这些选项在没有捕捉到文段信息的同时误导了考生,因此,考生在做逻辑填空,尤其是国考的逻辑填空时,一定要记住,细读文段,把握文段的逻辑关系。

2、寻找确定的信息点,直接指向正确答案,而非单用排除法文段的信息量往往集中在两处:一是关联词,如果有关联词,往往是提示逻辑关系的重要信息点。

二是横线的前后分句,往往与横线有着最紧密的联系。

所以提示考生答案的往往不是选项。

大多数考生做这类题目时,往往通过排除法来做,而排除法不仅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也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主观性过强。

而言语理解与表达本身不是考察你的主观的写作能力,而是考察你对原文的理解能力与转化能力,因此,坚持以原文为根本才是最重要的解题原则。

3、注意两个类似的选项,千万不能因第一反应而武断选择,还必须兼顾到是否搭配合理等等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逻辑填空题目选项设置非常巧妙,导致难度大大增加。

下面以这道题目为例:事业的成败往往并不取决于人才的,而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

世上只有的人,但没有无用的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量材使用人才。

2015国考行测之片段阅读备考技巧

2015国考行测之片段阅读备考技巧

2015国考行测之片段阅读备考技巧漳州人事人才网:片段阅读在国考中题量比较固定,一般为14—16个,字数大约在每题325字左右。

文体基本集中在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偶见散文和寓言类。

这也就说明不同的文体所对应的题目和做题方式都有可能发生微小的变化。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提问方式及对应的解题技巧。

常见提问方式一:文段主要说明了什么这种提问方式占到总题量的30%—40%,涉及的主要文体也是议论文。

对于该类问题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就是找关键词。

那常见的关键词句有哪些呢?这就要回归到命题人的出题心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选拔类的考试,它不仅考察做题的能力更考察大家的心理能力,还考察大家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对此,考试的题目才会有越来越长的趋势,但题目长并不代表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原因就在于,考试文段的结构无外乎三种:总分、分总、总分总。

相较而言,总分总考的较少。

总分、分总重点就在于总,因此定位关键句常见的就是首尾句,关联词句等。

例.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

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

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公正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公解析:A。

本题是非常明显的总分形式,重点句子是首句,重点中的重点是“因此”后面的“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

”由此可以对应A。

常见提问方式二:文段意在说明了什么这种提问方式实际上是来源于主要说明了什么中的分支。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解答技巧(一)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解答技巧(一)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解答技巧(一)2014年十一假期对于很多正在准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是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机。

很多考生均选择在国庆假期上国考辅导班,以期自己能够有一定的提高。

然而,由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对考生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考生很难在较短的复习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全部素质。

这种情况就要求考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解答技巧,从而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北洋燕园将结合例题,解析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解答技巧,希望考生通过本文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

方法一:避生就熟法公务员考试对成语的考查,一般是针对常见常用的成语,但也并不排除可能会出现个别较生僻的成语。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北洋燕园建议考生不必太过紧张,因为这类题目往往可以避生就熟,巧用排除法处理。

一般来说,公务员考试中成语类选词填空设置的选项中不会四个都是生僻成语,一般有两个或者三个是常见常用的。

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常见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并结合语境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

若能在常见选项中直接找出答案,则可忽略生僻成语;如果常见成语都不符合句意,则可将答案锁定在剩下的生僻成语中。

“避生就熟”法可以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例】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 )。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寥若晨星B.历历可数C.孤鸾寡鹤D.光前绝后【答案】A。

【北洋燕园技巧点拨】此题中有两个生僻成语“孤鸾寡鹤”和“光前绝后”。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分析剩下的两个常见选项。

“寥若晨星”是指稀疏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比喻为数极少。

“历历可数”是指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句意说的是“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人非常少,故“寥若晨星”符合句意。

这样一来,可以不用考虑生僻成语“孤鸾寡鹤”和“光前绝后”,便能直接锁定答案为A。

方法二:元素分析法成语是由一个个语素组成的,每一个语素都表达着固定的含义。

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之关键词

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之关键词

卓博名师王君轩: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阅读之捕捉关键词2015年国考的脚步踏踏而来,很多考生业已进入繁忙的备考工作中,对于申论的复习,很多考生无从下手,“无的放矢”的感觉。

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申论分数考的高的人,首先一定是阅读能力比较强的人,所以,如果你没有方向,那么从阅读开始吧!阅读的方法除了初级的跳读,扫读和精读外,还有比较高级的方法,其一就是关键词法。

先来谈谈什么是关键词法?很简单,也就是要找出材料中的很重要的关键词,这种关键词有可能靠近答案,也有可能直接就是答案。

为什么?我们说申论考试的答案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答案中的大部分关键词都能在材料中找到。

说起来比较简单,关键是难以做到,那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捕捉”吧。

一、抓住材料中的抽象词。

我们说申论考试答案中的关键词一般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为申论考试是一种归纳性思维的体现,而归纳性思维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展现,所以申论考试答案中的关键词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意味。

我们在材料中看到的比较多的抽象性词汇是我们的政治类词汇,例如领导、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体制、机制、民生、财政、民主、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经验教训……这类词汇一般表述简单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在阅读申论材料的时候要非常注意这类词汇,这类词汇直接展现在我们的申论考试答案中的可能性往往比较大。

二、留意材料中的“高频词”命题人确定的资料中如果那一个词汇会反复出现,那说明这极有可能是某段文字描述内容的核心,是我们主要意旨的体现。

在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试卷的给定资料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

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词无疑是“汴渠”,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王景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有:治理汴渠和修建黄河大堤,而“汴渠”成为不可替代的词汇,也就是我们答案中要求的关键词。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找出资料关键词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找出资料关键词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来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找出资料关键词推荐阅读:欢迎加入2015年安徽国考笔试1群:341433548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料不仅来得快,而且数量庞大,特别是处于社会中枢的行政管理机关,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递的基地。

它所接收的信息和资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复杂程度上,以及广泛性上,都是一般单位和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快速分析综合的能力,才能胜任其工作。

综合判断题是近年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部分的必考题型,几乎在每一篇资料分析材料后都会有1~2道。

这类题目不仅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材料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一、题型简介综合判断题是指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正确/错误的一项,或者判断出正确/错误的几项,或者最后推断出结论等的一类题目。

综合判断题一般要求考生纵观整篇材料去解题,因为选项中涉及到的问题一般要从整个材料中去抽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三种:1.“无法从材料推出的是”、“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2.“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是”、“以下哪个选项是最不可能解释这一现象的”、“下列推论中最缺乏依据的是”;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等等。

二、综合判断题解题要点1.首先从题干入手,判断题干的提问方式,有的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有的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大家应细心读题。

2.对于表格和图形材料,材料信息一般很清晰,可以直接浏览各个选项,从各个选项的关键词入手定位到材料的相应部分;对于文字和综合材料,要先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信息,然后再看选项。

3.需要注意的是对各项逐一进行判断时,遇到计算繁琐的选项可以可以先跳过,可以先判断其他几项的正误,再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2011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763.00亿元,实现增加值896.31亿元。

2015国考行测备考:论证题型找关键词法【陕西华图】

2015国考行测备考:论证题型找关键词法【陕西华图】

2015国考行测备考:论证题型找关键词法【陕西华图】201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然临近,从近三年国考行测的判断推理模块看,论证题型已占据逻辑判断的近七成题量,成为考生复习时不可忽视的一类重点题型,然而加强和削弱论证题型的选项有一些固定说法,所以考生在做过以往的论证真题和从未做过题相比一定是占据很大优势的。

也即是说,如果找到常见说法选项中的一些关键词,往往可以借此为线索找到答案,甚至有些关键词就是这一类题目共同想考察的方向,在此为各位同学总结一些关键词的出法。

【例1】(2013年浙江71题)20世纪6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小鼠认知能力的实验。

在实验中,一组小鼠被放在摆满各种玩具、转轮和隧道的笼子里,另一组小鼠则在空无一物的笼子里长大。

实验结果显示,前一组小鼠大脑的体积更大,认知能力也显著高于后一组。

研究人员因此作出推论:充分的外界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能力。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加强研究人员的推论?A.实验中,前一组小鼠的食物营养更丰富B.实验后,后一组小鼠的运动能力更强C.后来,两组小鼠的平均寿命差不多D.实验前,两组小鼠的个体差异不大【答案】D【考点】加强论证—排除他因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解析】该加强论证题目的论点是:外界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能力,其论据就是用小鼠做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得知接受外界刺激的小鼠比不接受外界刺激的小鼠大脑更加发达,因此得到该论点。

而D选项通过保证实验前两组小鼠没有明显差异来排除实验结果受到小鼠本身差异影响的这一可能性,因此是通过排除他因的方法来证明就是外界刺激改变了大脑的结构和能力。

做一项对照实验之前一项基本常识就是在实验前控制变量,保证结果不受其他因素干扰,而D选项中关键词“实验前”正是这道题考察排除他因的标志。

再如去年国考中也出现了这样考法:【例2】(2014年国考109题)在一项实验中,让80名焦虑程度不同的女性完成同样的字母识别任务,同时在她们头上放置电极,观察大脸活动,结果表明,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务时脑电活动更复杂,更容易出错。

2015年贵州公务员面试:如何提取答题关键词

2015年贵州公务员面试:如何提取答题关键词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关键词”法,就是考生在列举提纲的时候,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以简短的词语列出答案要点,进入角色,快速反应,从容应对,轻重缓急,先公后私,迅速形成答案的方法。

此法是解决情境应变题的高分法宝,具有快速、精准、干练、高效的特点,深受考官的喜欢和推崇。

下面以这道真题为例,共同探讨“关键词”法的高效之处。

【问题】有家企业排污不达标,现要关闭,但工人反对,政府派你去解决,你该怎么办?【参考答案】企业排污不达标,对其关闭,体现了政府贯彻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力度和决心。

但现在有工人反对,说明我们前期的宣传教育没有做好,对于出现的这一意外情况,我会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处理。

安抚情绪,讲明道理。

我会安抚大家激动的情绪,向工人们说明关闭企业的原因,并耐心讲解污水排放的危害。

企业排污不仅危害环境,更重要的是威胁生活在周围的群众的生命健康,从长远考虑,水遭受到污染,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全市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赢得工人们的理解。

了解原因,解决问题。

我会深入了解工人反对的原因,对大家关心的失业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向工人讲明企业关闭后可以通过排污整改,待符合国家标准后可继续生产,并耐心地讲解国家的政策、相关文件精神和解决方案,争取赢得工人的理解、信任。

另外,如若有个别工人生活上确实有困难,我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与企业领导一起商量给予适当的补助。

竭尽全力,圆满解决。

节能减排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执行政策时要做好宣传、教育、解释、处理等工作,把这家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好,坚决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在解答这道面试题目时,需要明确角色意识,更需要明确具体措施,采取“关键词”法,缩短思考时间,只要能够组词造句,自成一段就行了。

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表明处理此事的态度;其次,以谦和负责的态度与工人进行沟通,争取达成共识;再次,从工人的角度考虑其反对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升华。

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分析关键词

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分析关键词

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分析关键词进入面试环节也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步入了心中的“殿堂”。

但是往往很多考生却在本环节暗淡收官,与成功失之交臂。

那么如何才能在面试环节中脱颖而出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种答题技巧——分析关键词。

“关键词”,也就是题干中需要考生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在。

一个题干中一般会有很多关键词,有的引发主要矛盾,有的引发次要矛盾,还有的会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不管什么情况,只要逐一加以分析就可破解此类面试题。

例如:一天你去上班,同事以异样的眼神看着你,让你不知所措,接着你发现网上有一个帖子,是关于你工作生活的不好言论,还有工作单位的地址电话,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做?中公解析:这道题通读一遍之后,首先我们要清楚主要是测查考生应变能力的。

其次,才能按照一定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最后是完整作答。

那么对于本题如何使用关键词来作答呢?第一找出关键词,第二分析关键词,第三综合考虑关键词逻辑关系确定答题内容。

具体分析如下:关键词1——上班。

说明不是休息,间接告知不能做私事,如果一定要处理的必须请示领导;同时必须要做本职工作之内的事,非本职工作的也要请示领导。

故此不管怎样都要向领导请示后才能进行。

关键词2——异样眼神。

要么是同事刻意挤兑我,当然这一点我们可以直接排除,因为要有一定的阳光心态;要么是我产生什么问题,导致大家误会,所以我们重点要思考究竟有什么误会,接下来就要解释误会。

关键词3——不知所措。

这点需要自己保持淡定,也就是不能乱了阵脚,而是要从容应对,冷静处理,不能耽误或影响工作。

关键词4——网上一个帖子:不好言论。

所以要对帖子加以了解分析,并及时处理。

告知发帖人删帖,恢复言论;如果不删可以通过网络警察加以处理。

关键词5——你的工作生活。

说明自身工作生活也要加以自律。

以上中公教育专家通过5个关键词来分析了本题,很明显这些关键词中最关键的就是关键词4,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它引发,所以重点就要详谈此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科目中,题干信息越来越重要。

一般情况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题型需要我们掌握题干的主要信息,甚至有些题目只需要关注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关键词就可以锁定答案了,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通过真题实例来告诉大家这个技巧如何应用。

例1: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慈善家从组织直接捐助变到希望通过基金会来发挥杠杆效用,______社会的慈善家资源。

基金会的兴起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整个公益界开始形成行业,可以吸引人才,加强管理,使中国的慈善公益组织走上______化道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撬动专业 B.整合职业
C.挖据科学 D.吸引正规
【中公解析】答案A。

第一个横线处之前的语境文字是“杠杆作用”,因此后文应该是“撬动”社会资源,“撬动杠杆”是固定搭配。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有些题来说,并不需要全部掌握题干信息所呈现出的含义,而是需要找到比较关键的一句话或是一个词,就可以了。

比如,题干中的“杠杆”这个词,对于找正确选项来说就至关重要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应用几道真题:例2:创新路上,中国科技正不断向各种高度、深度和广度。

而“精度”的意义在于,它既是科技创新的目标,也是科技创新质量的标尺,神九展现的“中国精度”,实质上是创新的结果,更是不断追求创新的号角。

A.拓展衡量推动 B.扩大考量拉动
C.延伸丈量驱动 D.发展考察促进
【中公解析】答案A。

“延伸”指延长。

根据“高度、深度、广度”可知,“延伸”最恰当。

与“标尺”搭配,“丈量”更合适。

因此A项正确。

对于这道题来说,我们其实只需要找到一个关键词就可以了——“标尺”,因为与它搭配的只有C当中的“丈量”一词。

例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
B.坚忍不拔
C.按部就班
D.一丝不苟
【中公解析】答案A。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

通过语境提示词“不断求知”,我们得知作者强调的是不停的勤奋地学习。

这道题,可以找的关键词是——“不断求知”,四个选项,只有“孜孜不倦”可以表达这个意思了。

会降低脑岛的活动水平,而脑岛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脑区。

信用卡的实质就是我们,让我们感觉不到付账的痛苦。

例4:刷卡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花钱方式,当我们用现金买东西时,购买行为就涉及到实际的损失我们的钱包变空了,然而,信用卡却把交易行为化了,这样我们实际上就不容易感觉到花钱的消极面了,脑成像试验表明,刷卡真的会降低脑岛的活动水平,而脑岛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脑区。

信用卡的实质就是我们,让我们感觉不到付账的痛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合理麻痹
B. 抽象麻醉
C. 简单迷惑
D. 概念蒙蔽
【中公解析】答案B。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

通过语境“这样我们实际上就感觉不到花钱的消极面了”,表明信用卡把交易行为从“具体”变为“抽象”了。

这道题中的关键词是最后一句话当中的“感觉不到痛苦”,结合选项,能表达这层含义的只有“麻醉”。

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对于选词填空题,很多考生都是凭感觉,或者认为只有掌握很多词和成语的含义才能做对,于是习惯性地放弃或者蒙选项,那么这些同学在考场上就很容易失分。

其实,在这个微分时代,每一分都很重要,所以一定要重视任何一种题型,当然更重要的是掌握相应题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在有限时间里拿到满意的分数。

今天的“关键词”法,是从近几年的真题中总结出来的,而这种趋势也将仍然延续。

所以,在公务员考试路上拼搏的考生们,一定要关注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节省时间,提高正确率!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