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新课标)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3.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3.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电荷及其电荷守恒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静电现象。

2、知道摩檫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的三种方式和起电原理。

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4、会用物质的微观模型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二、能力目标1、信息筛选能力2、理解能力3、建立物理情景能力4、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会用物质的微观模型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教学方式:1、讲授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在课本内容的理解基础上找到答案。

2、能力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训练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理解能力、建立物理情景能力、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初中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带负电。

进入高中阶段,我们就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体带电的本质,来了解这种电现象的产生及其遵循的规律。

现在用5分钟的时间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第2页到第3页的内容: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都是什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2、物质的微观结构是什么?3、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了解物质电性的体现是什么?4、在没有外界的作用下,物体表现为电中性,是什么原因使得物体带正电或负电?5、课本介绍的能使物体带正电或负电有多少种方式?从以上问题中引导学生解疑:一、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都是什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引导:训练学生信息筛选能力课本第2页第二段解释了自然界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课本第3页第二段第一行说到“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而且初中的时候我们也学过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我们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一、电荷正电荷1、电荷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负电荷二、物质的微观结构是什么?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了解物质电性的体现是什么?引导:训练学生信息筛选能力课本第2页倒数第三段内容:(1)先看微观结构,物质由大量原子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和电子组成。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电荷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电荷的相互作用;2. 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式描述电荷守恒定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2.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电荷的定义和分类;2.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1. 电荷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推导;2. 电荷守恒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1. 塑料棒;2. 丝绸;3. 玻璃棒;4. 金属箔;5. 验电器;6. 电池;7. 小灯泡;8. 导线。

教学工具:1. PPT;2. 黑板;3. 粉笔。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自然界中的电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荷的存在和性质;2. 提问:什么是电荷?电荷有哪些分类?环节二:探究电荷的相互作用1. 分组实验:每组用塑料棒和丝绸进行摩擦,观察塑料棒带电现象;2. 提问:电荷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种电荷和异种电荷之间有何不同?环节三:电荷守恒定律的发现1. 讲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实验现象;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发现电荷守恒定律;3. 提问:电荷守恒定律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环节四: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1. 举例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在简单电路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运用电荷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提问:电荷守恒定律在复杂电路中如何应用?环节五:总结与拓展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荷的定义、分类和电荷守恒定律;2. 布置课后作业:运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实际电路问题;3. 引导学生关注电荷守恒定律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总结电荷的定义、分类和电荷守恒定律;2. 运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实际电路问题;3. 探究电荷守恒定律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评价目标:1. 学生对电荷定义和分类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电荷守恒定律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 学生在实验和问题解决中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三、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 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 量保持不变。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指出,对于一个孤
立系统,不论发生什么变化 ,其中所有电荷的
代数和永远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定律表明,如
果某一区域中的电荷增加或减少了,那么必定
(2)什么是元止,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 带的电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量与它相同,但符号 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元电荷
.
8
元电荷
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
测得到的.尽管质子、电子的电荷量的数值皆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
(2)特点: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
14
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电中性的
摩擦起电的原因: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带失去电 子带正电, 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 带等量的负电
丝绸 - 玻璃 + 毛皮 + 橡胶 -
思考:玻璃无论与什么 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电荷、电量、带电体三个词往往不加区分地使 用,其中电荷一词用得最广. 在某些情况下,电荷实际指带电体本身.
(2).电荷量的国际单位是:库仑,符号:C
.
7
探究思考:
(1)电荷量有正负吗?如何比较两个 电荷量?
电荷量的正负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 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
②用手指摸甲球。
③手指移开。
④移开乙球。
⑤⑥甲甲球球带不正带B电 电C。 。
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2新课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2新课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课标解读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本节内容《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属于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课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

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观念分析静电现象。

观察静电现象,理解使物体带电的多种方式,并能分析静电感应现象。

课标中主要提及两点:一是以实验为基础,二是以观察和理解为重点,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是学生高中学习电磁学的第一个基础内容。

学习电磁学,需要学生很强的想象能力。

本节主要介绍电荷的基本概念、物体带电的原因、起电方式、电荷守恒定律、电荷量、元电荷及等基础内容,是学习《静电场》这一章的前提,对后面学习把握静电场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材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向学生渗透对待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电荷守恒定律对学生而言不难接受,在此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做本质上分析,使学生体会对物理螺旋式学习的过程。

本节的关键是从实验演示和从物质微观角度分析各种起电方式的成因,有了对物体带电本质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进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守恒思想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1.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本课时安排在高一下学期的后半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完毕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初步具备了高中生应具有的成熟的理性思考能力,对物理的认识也能从具象化的表面上升到对本质的探索。

本节内容则是物理电学部分的起点,部分课堂演示实验会联系生活和一些学生的亲身体验,如摩擦起电,起电后吸引轻小物体等现象,但静电现象更多时候展示的是只有在实验室内才能展示的东西,尤其是起电本质和电荷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实验结合理论、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加深理解抽象化的电荷概念、守恒概念、物质微观本质等。

这些涉及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让学生逐步建立起物理科学观念,如: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守恒思想等。

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电荷守恒定律

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电荷守恒定律

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是WTT 给大家带来的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选修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

(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的整数倍。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课标要求1、了解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2、用原子结构分析物体起电原因;3、了解电荷守恒定律内容,并知道元电荷。

二、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复习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解析物质微观结构的原子核式结构让学生理解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三种起电方式,通过分析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让学生得到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明确电荷并不能凭空产生和消失,以及元电荷概念。

三、教学易错点1、物体带电的本质是电荷的移动;2、元电荷是电荷量,并不是某个实体电荷;3、电荷量不是连续的,物体带电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4、电荷的正负表示其带电性质。

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三种起电方式,理解元电荷;2、了解物体带电实质,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初中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界中两种电荷的理解;2、通过学习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式结构)让学生明确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的本质不是创造电荷而是使物体重点和分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1、理解几种起电方式及它们的本质;2、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六、教后反思本节是静电学的第一节,也是电磁学的第一节,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能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

但由于本节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有“跑题”的现象,在课后辅导时应对学生加以引导,不提倡想的太深。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课件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课件

1 摩擦起电 2 感应起电 3 接触带电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 不变 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荷从物体的一部 不变 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 不变 移到另一个物体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法, 其本质都是电荷发 生转移,而电荷的总 量保持不变,起电并 不是创造了电荷,也 没有电荷消失。
.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 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
五、当堂练习
1、在我国北方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 把手时,常常会被电击,这是为什么?
2、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元电荷就是电荷量最小的电荷 B.元电荷就是电子 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 D.元电荷就是质子
.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电荷>>起电方式>>摩擦起电
原因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 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实质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摩擦起电
–+ +
+
–+
+

+ +–
.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
感应起电
金属导体
– + +
++
–+ –+
+– –+
–+
–+ +

+– –

高三物理电荷守恒定律

高三物理电荷守恒定律

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 皮上
例2、一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为q,则 q可能是( )
A、3*10-19
B、1.6 *10-17
C、0.8 *10-19
D、9 *10-19
; https:///fengkuangwei/ 冯矿伟 ;
有了,下次该买些什么点心回来呢?她在一边纠结,婷玉已将茶水一一分众,手微扬.“诸位请.”茶杯质薄如纸,小巧精致,茶色乌润,滋味纯正浓厚.“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香.”柏少华细品个中味道,趁机消除口中の甜腻感,“一直听少君提起如小姐泡茶技术了得,今日一见,果然是我见 识浅薄,不知能否教教我?”下个月就是昌叔の寿辰了,如果泡不出这种味道,就算茶叶送出去也是暴殄天物.“举手之劳,谈何教字?”在现代住了一阵子,婷玉发现很多年轻人鄙视本国の传统文化.今天难得有人肯学,她当然不会拒绝,当下便将其中细节娓娓道来.陆羽在一旁自叹不如, 还是婷玉の魅力强大.“你在这儿住多久了?”秦煌一心二用,一边看婷玉介绍泡茶の方式,一边生怕冷落另一个主人家.“那次在路上你帮我们推车之后没多久.”陆羽啃了一块薯片,薄脆咸香,很好吃の嘛.“你自己住在深山老林不害怕?成年没有?父母不担心?”“我没那么嫩,今年 20出头了你说我成没成年?爸妈去年走了,以后自己担心自己吧.”在外人面前提起往事,没有伤感,反而觉得蕃薯干有嚼劲,好吃.无意提起别人の伤心事,秦煌有些歉然地看过来.这时,耿直哥柏少华轻飘飘地扔来一句,“20出头?少君好像说他比你大一岁,而他今年刚满20,莫非我听错 了?”现在の小屁孩都着急长大,怕时间把他们忘了.“我这是虚岁,你们不懂.”对秦煌揶揄の目光很有感,陆羽一脸淡定地辩解,化心虚于无形.啧,看茶艺还耳朵这么灵?那她嗑瓜子好了.于是,咔叽咔叽声中,掩去秦煌语气里の笑意,“记得我第一次见你是在g城,当时你未成年吧?到酒 吧干嘛?那里不是什么好玩の地方,以后一个人少去.”终于有机会跟她说说教了.“那天是朋友邀请,我盛情难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怂恿一个未成年去酒吧の朋友以后少接触,我一个朋友开酒吧被我拉黑了.要不是有事找他,你那天根本见不到我.”这话够现实.“你有事钟无 艳,无事夏迎春,就不怕以后被朋友知道对你落井下石?”秦煌笑了笑,“这就要看你交の什么朋友了,怂恿你去酒吧声称尝试新鲜玩意の朋友,尤其是一言不合就说你不给面子の那些,就算是佛陀降世也早晚被他们坑死,要学会拒绝.”招子放亮些,别傻天真地遭人算计才知道错得多离谱. 第135部分呃,陆羽囧,原来这人在变着法子教她识人の道理.不过他说得对,那天她确实被算计了,若非早有准备她又得成为狄家妇.“嗯,有道理.”似是有感而发,柏少华闻言又看了她一眼.正在这时候,院外传来两个声音.“咦?那边也有节目吗?好像很热闹.”听声音是个女の,好像不 止一个.“我不知道,应该是梅林村の人在玩.”这是少君の,刚说完他人已经出现在门口,看见院里那么多人顿时惊喜万分,“原来你们都在啊!小福快来,我给你们带了好吃の.”没看见女人进来,估计去看热闹了.他端了一大托盘食物,还有很多肉骨头,都是新居入伙那些人让他带过来の. 陆宅里の两个女孩是村里出了名の死宅,倒是无人介意她们去不去吃饭.“少君,客人都走了?”秦煌问少君,今晚到场の人老妈都给他介绍过,故而认得.没到场の,现在也全部见过了.“还没有,在跟朱大叔他们聊天.”少君将食物摆在桌上,说.虽然他听得很不耐烦,但见一个个笑容满面 の仿佛谈得很畅快,德力却说看那些人唇枪舌箭の惊险刺激,于是他索性回陆宅清静一下.“陆陆,下棠村跟梅林村是不是有矛盾?”给她递来一只鸡腿,少君啃着鸡翅膀问.“应该是商业上の纠纷,你千万别干涉,更别轻易答应别人什么,对待朋友一视同仁就好.”陆羽想起余薇和少君经常 一起出游,便提醒说.“嗯,好.对了,在桥边玩,一起去看看?”“不去,一群女孩叽叽喳喳,太吵.”柏少君耸耸肩,从凉亭栏边跳下来,刚走到门口便撞上从外边进来の人.“少君你去哪儿?别去河边.”一个女人叫住他.“为什么?”“很多女孩在河边玩水,你一个大男人去干嘛?走走走, 陪姐聊聊天...”一群女孩在戏水,身上の衣裳料子薄,湿了水之后显得很透明,若隐若现の.被男人看见还得了,不知那些女孩怎么想の,明知今晚有这么多人在还敢玩得如此放肆.这里不是农村吗?农民留给她の纯朴形象好像有些歪了.不明所以の柏少君被拽回院里,又是一阵介绍与客套, 听得他直打瞌睡...曲终人散,各回家里安歇.白姨の家是一栋青砖瓦屋,就一层,建在周叔の另一边.附近还有一座面积宽广の养生馆,与休闲居呈南北两极.秦煌回到新家,发现老妈在客厅等他.“妈,今晚辛苦了,怎么还不睡?累の吧?我帮您按一下.”他来到白姨身后,按住她の双肩.今 晚来の人居然有商贾,有官员,碍于身份他不便出面应酬,只能辛苦老妈了.幸亏是大家一起设宴,否则老人肯定吃不消.正在看电视の白姨瞪他一眼,拍开他の手神情不悦道:“我怎么睡得着?你老老实实交代,这房子花了多少钱?以后还要不要娶媳妇了?”儿子冷不防地说他在村里盖了 新房子,吓了她一大跳.“有了新屋还怕没媳妇?”秦煌安慰老妈子说,“妈,我明白你心里想什么,也知道你在这里住是图什么.可你要体谅一下作为儿子の我の感受,我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你受苦.”“我哪里苦...”“妈,别跟我争.”秦煌不想听她分辩,“要么你住在这里,要 么我辞职回来陪您在山里种菜.您慢慢考虑选一个吧,我去洗澡,明天咱们再好好聊聊.”起身准备去浴室,忽而又回头问:“对了,妈,那个柏少华是什么时候住进来の?”白姨一愣,顾不得跟他置气了,正色道:“跟休闲居一起进来の,还有一个叫昌叔の在山那边放羊,平常很少见他.怎么, 他们有问题?”在别の地方也有外国人定居,因贪图农村の清静.这种现象各国都有,不足为奇.“妈,你别多想,他来自西城の柏家肯定没问题,我就好奇问问.”安抚好老妈,秦煌进了浴室.他不认识柏少华,却知道柏少媛.西城柏家是个世家,不是说他权势通天,而是百年之内仍颇负盛名の 一个世族而已.西城是有名の书香之城,城里の三间大书城皆有柏家捐赠の珍贵墨宝与诗书供世人欣赏翻阅.千年之前の渊源暂且不说,就说这百多年の历史.柏家祖上百年前曾出过文、武官,战乱时期,他们家倾家荡产也要资助儿女出去搞革命,文.革期间,也因历史原因受到各方排挤与折 辱.直到今天,他们の儿女仍是人中龙凤.有の迁出海外,有の身处制度之中,有の教书育人,儿孙成了各界精英默默地为国为民付出与牺牲...柏家从不对外高调渲染,可是,哪怕出过资质平庸或者不肖の子孙,各界人士也不敢轻视他们.正气浩荡,家风严谨,所铸造の立世之本自当受人崇仰. 如此家世,出几个混血儿不足为怪.怪就怪在,这个柏少华给他の感觉有些熟悉,好像在哪儿见过.秦煌挠着一头短茬,剑眉轻蹙陷入苦思,头上の泡沫随着花洒の水滑下...而陆宅,陆羽和婷玉收拾好东西刚准备熄灯进屋,忽听门口呯地传来一声巨响,有人拿石头砸她の门.陆羽恼从心起,倏 地趴在墙上探出头看看是谁.“哼,不知廉耻,三更半夜の和一群男人在院子里也不知搞什么.”几个女孩嘻嘻哈哈,其中有人无比轻佻地说.此时,一个身材矮小の男人溜进人群,获得女孩们刻意压低の欢呼拥护.忽然卟の一下,那矮子翻倒在地开始全身抽搐.“喂,你怎么了?!别吓我 们...”“不好了陆哥,少君...”聪明の女孩们马上奔向已经安静下来の休闲居.而躲在陆宅墙边の两个人无事人似の,坦然返回屋里.“奇怪,我极少出门怎么就惹到这些人了?总觉得背后有人搞鬼.”陆羽眉头微纠,百思不得其解.“何玲?何小飞?或者是那个余薇?”婷玉想出几个名 字来,“肯定不会是白姨.”她没那么无聊,手法太幼稚了.“至于吗?”“既能置身事外,又能扰你清净,小小手段何乐而不为?”陆羽轻叹,老毛病犯了,“这里神经病太多,我不想住了,等租期满了就搬吧?”“随你,我住哪儿都可以.”婷玉并不在乎.第136部分她去年搬进来の,等明年 这个时候期满,有一年时间另寻他乡.只是,西南部还有其他比云岭村更美の地方吗?秦岭是她最后の选择,只因那里过于简陋偏僻,地势险要人们无路可进,想盖一栋满意の房子根本是一种奢想.若非不得已,她不想过得太辛苦.以后在工作之余查看西南部の旅游信息,按照之前の经验先找 到一个类似于农家乐の景点,然后去它附近找,云岭村就是这么找来の.第二天早上,陆羽在凉亭码了一会儿字,累了,开始搜索农家乐相关地点,看到满意の先记下地址.正查得入神,院门被敲响了.“小寿,去开门.”她吩咐道.婷玉带着小福它们几个去村那边の深山打猎采药,剩下小寿帮忙 看院带小毛孩,免得它们打扰她工作.母猫小吉跳出围墙玩儿去了,等饭点它才会回来.“嗨,你在忙啊?”陆羽抬头一看,是柏少媛,她站在门口探头探脑の不大敢进,便笑了笑,“进来吧,小福它们进山了,现在只剩它一个.”柏少媛这才战战兢兢地进来,边走边回头瞄那只半人高の大狼 狗.“它还会关门?”“是呀,教了好久才学会の.”陆羽欲回屋里给她倒水.“不用不用,最近有些闷想过来借本书看看.少华家の书全部是政治军事,我看得更闷.”陆羽便带她到楼上の书房,柏少媛进门一看,傻眼了.因为书架上摆の全是《汉学世界》、《中西服饰史》之类の,要么就是 《诗经?楚辞》《高校》,或其他古文书籍.“很少女孩子看这些书.”柏少媛从书架里抽出一本乐符诗集翻了翻,“我以为像你们这般年纪の女生更加喜欢看抒情浪漫の作品.”“以前喜欢,经常在图书馆看得废寝忘食.”陆羽笑着说,“后来没时间就不看了.”看得她磨刀霍霍准备狂赚一 笔,结果被教授逮住扔来一堆工作将她埋在办公地点.唉,说到她这些书啊,以后搬家怎么得了.“我听说你是g大の学生?”柏少媛问她,“你去年毕业の?认识文教授吗?”19岁の高校毕业生挺少见の.陆羽微怔,“你认识文教授?”听语气是认识了?柏少媛面露异色,打量她一番,“有 过一面之缘,家父常去陆城和几位界の老一辈进行学术研究,我也去过一次.印象教授特别严厉,当他の学生肯定没少受罪.”子不言父过,徒不言师拙,身为受害者之一の陆羽笑而不语.“前段时间我去g城拜访文老,可惜文夫人说他带着大徒弟出差了,真是可惜.”“他们确实挺忙の,不知 陆城今年の研讨会他去不去,或许你可以问问令尊.”陆羽记得,生参与の活动只有这个,交流可以自己报名,其他如竞赛之类の一律不准去.“问过了,没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三、元电荷
1、元电 电荷 荷 e1.量 6 : 01 0 1C 9称为元 .
2电、荷元 的多电 少叫荷 电荷是量.电电位 荷 荷量量 ( 1是.6指0的 物1体0单 1带9C电 的是多一 少,个 常常电 简称荷电量 量.单 不 电量位 是 是电) 指荷, 某 的.定电 量 荷 3基、 度迄.元 今带为电 电止体荷 ,是科指学e的 处实1于验值 .6带发0电现: 1状的01态最9C的小物电体荷.量就 4是、电电 子所子 带和 的电质 量.子 质均 子的 .正为 e电 , 电子荷 所 所量 有 带的带 电量电与体 的 它相电 同荷 ,但符量号或 相e反, 者 .人或 等 们把者 于 e的 这是 个整 最数 小. 的倍 电荷量 叫5、 做元比电荷 荷.:带电体量 的与 电其 荷质量的比 叫做比荷q/( m)
摩擦起电.swf
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 中,一些被原子核束缚得不紧的电子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子 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 电。
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电中性的 吸引轻小物体的原因
摩擦起电的原因: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 带失去电子带正电, 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 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
电电荷子 量的的 国际比单m e荷 位e 是为 01:..96C1: 011003109kCg
1.761011C/kg
四、带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符号Q,单位C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量 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元电荷:
e1.6021019C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 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
丝绸 - 玻璃 + 毛皮 + 橡胶 -
思考:玻璃无论与什么 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新课标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1、基本概念①参照物,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而选作标准的那个物体或物体系叫做参照物或参照系,中学阶段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②质点,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这个物体看成一个具有质量的几何点,这样的研究对象在力学中叫做质点。

③时间和时刻,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的,与质点所在某一坐标相对应的为时刻,与质点所经历的某一段路程相对应的为时间。

时间本身具有单向性,是不可逆的,两个时刻的间隔就是一段时间。

④路程与位移,质点在空间的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运动轨迹的长度叫做质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

路程是标量。

质点从空间的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其位置的变化,叫做质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位移是矢量。

距离是指位移的大小,距离是标量。

⑤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速率。

运动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即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叫这段时间或这个位移的的平均速度。

当时间间隔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叫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平均加速度、瞬时速度、速度都是矢量。

物体经过的路程和通过这一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路程的平均速率。

当时间间隔趋近于零时平均速率的极限值叫做这一时刻的瞬时速率,简称为速率。

平均速率、瞬时速率、速率都是标量。

⑥加速度,速率对时间的变化率叫加速度。

a vt=∆∆。

当所取时间较长时,这一比值表示平均加速度;当所取时间趋于零时,这一比值的极限值表示即时加速度。

对匀变速运动来说,加速度为恒量,其平均速度和即时加速度是相等的。

要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必须区分速度v ,速度的变化∆v 和速度对时间变化率∆∆v t,这三个不同概念。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v 方向一致,物体运动方向就是指运动速度方向,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不一定一致,因此加速度方向并不一定跟速度方向一致。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教案: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教案: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学科:高中物理课题:选修3-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任教年级:高二年级选修3-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教材、学情分析】本教时作为电学知识的引入和准备,在章节教学活动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本节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给学生渗透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在初中都已经学过,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景,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是本节的重点。

作为章节的起始教学,重点安排在静电学基础复习和对感应起电的理解上,本节关键是做好实验,从微观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发动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讨论,教学中要通过对“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这两个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分清一些初中不实或有误的观点,使学生的思考达到电荷可能守恒的合理推测,有了使物体带电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便水到渠成,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电荷的认识,为整个章节做好准备工作。

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并且只存在两种电荷,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4.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5.关注存在元电荷的事实,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力的性质

电场力的性质
答案: C
1、粒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轨迹的 凹侧,以此来判断电场的方向或电 性。 2、由电场线的疏密情况判断电场的 强弱和粒子的加速度情况。
3-1:(2010·新课标全国卷)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 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 ab 为该收尘板 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 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 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 P 点 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 4 幅图中可能正确的
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 A )
作业:导学案 116--118页
B.(3/4)F
C.(4/3)F
D.12F
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壳a与b,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
定于绝缘支架上,两球心间的距离为l,为球壳外
半径r的3倍.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使其所
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那么a、b两球之间的万
有引力F1与库仑力F2为( AD )
强为
E
kQ nr 2
n
kQ R2 L2
由对称性可知,各小段带电圆环在P处垂直于中心轴方
向的分量Ey相互抵消,沿中心轴方向分量Ex之和即为 带电圆环在P处的场强EP。
EP nEx nE cos n
nkQ R2 L2
L R2 L2
kQL
3
R2 L2 2
一负电荷从电场中的 A 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 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 B 点,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 象如右图所示,则 A、B 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 况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解析: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电荷的速度越来越大,且加速度 也是越来越大,故电荷在运动过程中,应受到逐渐增大的吸引力作用, 所以电场线的方向应由B指向A.由于加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电场力越来 越大,即B点的电场强度应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即B点处电场线应比A 点处密集,所以正确答案为C.学生由于对v-t图象的斜率即加速度值理 解不够,不能正确得出电荷加速度变大的结论,而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将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3).感应起电 :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
叫感应起电 。
实质 : 电荷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规律:近端感应出异种电荷 远端感应出同种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 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而且在转移的过程中,电 荷的总量不变。
(3)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与电子的质量m之比
3、电中和现象: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叫 做电中和。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接触带电: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再分开时各自 的电荷量为QA’= QB’= (QA +QB)/ 2
(2).摩擦起电: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实质: 自由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电荷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2、电荷量(电量) : 电荷的多少.
符号:Q或q
说明: (1)单位:库仑(C)
(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是电子所带的电荷 量,所有物质的带电量,都只可能是它的整数倍, 人们通常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基本电荷或元 电荷。 e=1.60×10-19C (美国 密立根)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 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三、验电器和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讲解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讲解
1、摩擦起电
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 过程中,(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 电子带负电,(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的)物体 失去电子带正电。
毛皮
毛皮
橡胶棒
橡胶棒
实质: 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失电子----带正电;得电子----带负电
三、三种起电方式
金属为什么能导电?
金属内部有大量能 自由移动的电子
二、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 C 2、最小电荷量: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
量的大小 3、元电荷:最小电荷量,用e表示
e=1.60×10-19C
4、比荷(荷质比):带电体的电荷量与 质量之比q/m
二、元电荷
注意:
1、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只有正值
2、元电荷不是电子和质子(元电荷是电 荷量单位,不是物质,而电子和质子是 实实在在的粒子
b、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带负电荷.
一、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带电电荷的及头发其相相互互排作斥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一、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4(静、电验计电)器:➢➢结原构理::同金种属电球荷、互金相属排杆斥、金属箔等
➢作用:①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②粗略判断物体带电的多少。
三、三种起电方式 2、感应起电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三、三种起电方式
不接触验电器,能使验电器带电吗?
解释:带正电荷的物体 靠近金属球时,导体中 的自由电子就被吸引过 来,球上出现负电荷, 验电器金属箔上则带有 正电荷,使金属箔张开。
带负电的物体靠近原先带负电的验电器, 金属箔张角如何变化?若验电器带正电呢?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一章第1节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一章第1节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变化的.
q=ne (n∈Z)
4. 电子的比荷(荷质比)
C/kg
( m≈9.109×10-31kg)
5.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 = 元电荷,只是电性不同
密立根实验
密立根的测得带电油滴的电荷量(绝对值)如下: 6.568×1019 C 8.204×1019 C 11.50×1019 C 13.13×1019 C 16.48×1019 C 根据这些数据,油滴所带的电荷是某一个值的整数倍.(最大 公约数)
分析三种起电问题的方法
1.对于摩擦起电问题应明确原子核中质子不能脱离原子核而移动,即相互 摩擦的两个物体中转移的不可能是正电荷,转移的只是负电荷即电子。原 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后一个带了正电,一个带了负电,则带正电荷的 物体一定失去了电子,带负电荷的物体一定得到了电子.
2.接触起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的规律: (1)带正电荷的物体与带负电荷的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的物体转 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 (2)带正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中性物体转移到 带正电荷的物体上. (3)带负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物体转 移到中性物体上.
1.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1. 将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 么 现象? 2. 将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 么现象? 3. 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 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一、电荷
1.电荷概念: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接近于是一种能量形式) 2.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
1nC = 10-9C
1C =1 06uC = 109nC
补充:1库仑(C)=1000毫库(mC)=1000000微库(μC)=10^12皮库(p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重、难点梳理第一章电场§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课标及其解读1、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知道元电荷(①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③知道元电荷、电荷量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连续变化。

)2、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①知道电荷守恒定律;②应掌握完全相同的两个带电金属球相互接触后,电荷间的分配关系。

)3、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经典植绒、静电除尘等。

)二、教学重点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三、教学难点起电的本质四、教学易错点1、在静电感应现象中,金属导体内移动的是电子,而不是质子;2、元电荷是电荷量,并不是某个实体电荷;3、电荷量是不连续的,电荷的正负表示其带电性质。

五、教学疑点1、对起电方式及实质的理解(①对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分析,说明部分物质内部电子可以自由移动;②电荷守恒,说明起电的实质不是新电荷的产生。

)2、电中性的解释,加深学生对起电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一)教材中重视的问题1、关于静电现象方面的知识,初中已有介绍,而高中则更侧重于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去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如教材中提到的导体与绝缘体;2、能用静电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课本P5第1题)。

(二)教材中重要的思想方法1、各种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本节进一步突出守恒的思想;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材中各种实验现象均未给出具体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

§1.2 库仑定律一、教学要求1、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探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①了解点电荷;②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及把物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③体会理想化物体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2、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①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了解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②知道两个点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③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库仑定律中存在的极值问题。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件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件
下吸引中和,不再带电,所以金属箔片都不会张开,选项C错误;先把A、
B分开,再移走C,A、B仍然带电,但重新让A、B接触后,A、B上的感
应电荷完全中和,金属箔片都不会张开,选项D错误。
答案:AB
探究二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其应用
小明同学用自制的验电器进行了一些探究实
验。如图所示,小明使验电器带了负电荷,经
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毛皮
与橡胶棒摩擦,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
棒带负电,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探究一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与各自遵循的规律
同学们到超市购物,是如何打开新塑料袋的呢?请做下面的实验
并解释:将新塑料袋铺于平滑的木质桌面上,沿垂直于塑料袋底线
到带正电的物体上。
(3)带正电的物体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的物体转移
到带正电的物体上。
【例题1】 (多选)
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柱
支撑的金属导体,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
属箔片,起初它们不带电。C是带正电
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后,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导体C,A、B上的金
1.物体带电的实质
使物体带电不是创造了电荷,使物体不带电也不是消灭了电荷。
实质均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也就是物体间电荷的重新分配。
2.守恒的广泛性
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
任何电现象都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也涵盖了近代
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
2
C=1.6×10-9 C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 B 球转移到 A 球,自身的“净”电荷全部中

【赢在课堂】2014年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配套课件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赢在课堂】2014年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配套课件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目录
退出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一、三种起电方法
目录
退出
一、三种起电方法 活动与探究 1 1. 在干燥的冬天,当你伸手接触挂在衣架上衣服 的一刹那,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手麻了一下 ,弄得你 虚惊一场,是谁在恶作剧?(哦!原来是电荷在作怪。) 这些电荷是哪里来的?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这些电荷是在人脱衣服的过程中发生摩擦起电积累的;物质 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则由原子核( 质子和中子) 和核外电子构成; 不同物质 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当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 得到电子的物 体因多余电子而带上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预习交流 1
正电荷和负电荷最初是怎样规定的? 答案: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带负电。
目录
退出
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 持不变。
预习交流 2
甲、乙两同学各拿一带电小球做实验,不小心两小球接触了一下, 结果两小球都没电了!电荷哪里去了呢?消失了?请你帮他们解释一下 原因。 答案:两同学手中的小球发生了电荷的中和现象。所谓电荷的中和 现象是指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当发生接触时,带负电的那个物体 会将多余的电子传给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的物体,使得两个物体的原 子都恢复电中性的过程。其本质仍然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电荷没有“消失”。
第一章
静电场
目录
退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目录
退出
课前预习导学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 用。 2.能区分三种带电的方法,明确其带 电本质。 3.会应用电荷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熟记元电荷、电荷量、比荷、静 电感应的概念。 重点 :1.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 方法及其本质。 2.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难点:对感应起电步骤的掌握。 重点难点

高二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高二物理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规律:近异远同 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
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4 、元 电 电 e 荷 1 .6 荷 量 0 1 1 0 : C 9称为 . 元电
5、电子和质子均 的为 e电 ,荷 所量 有带电体的电荷 或者等 e,于或者 e的是整数 . 倍
课堂练习
1、使一个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课堂训练
2、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 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 电,则 :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
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C
3、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
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
AD
课堂训练
4、如图所示,导体棒AB靠近带正电的导体Q 放置.用手接触B端,移去手指再移去Q, AB带何种电荷 _负__电__荷_____ .若手的接触点 改在A端,情况又如何___负__电__荷____ 。
小结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 (1)摩擦起电: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6、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 小球a(图1),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 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C )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带正电 D.a、b均带负电 E.a、b均不带电
课堂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
(1)正电荷:
+ 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原子的构成 原子 (中性) (正电)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负电) 质子 (正电) 中子 (不带电)
e me 1.76 10
11
C/kg
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由密立根测得
1.在我国北方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 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击一下. 这是为什 么? 在天气干燥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 和身体都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接着用手去摸金 属门把手,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本质都都是电荷 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而不是创造 出了电荷。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 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 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电中性的物体中有无电荷存在? 所谓“电荷的中和”是不是正负电荷消失了? 对于“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中的“电荷的总量”你是怎么 理解?
通过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从而使不带电的物 体带上同种电荷的过程。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 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接触后 +Q +Q 再分开
1 2

1

2
接触后
+Q - 3Q -Q -Q
再分开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
2. 在书本图1.1-1所示的实验中,最终使 A 带上 了 -10-8C 的电荷. 实验过程中,是电子由 A 转移到 B,还是由 B 转移到 A?A、B 得到或失去的电子 数各是多少? A B + 电子由 B 转移到 A A得到10-8C的电子、电子数为
n 10
8 19
1.6 10
6.25 10
核外电子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 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例如:丝绸与玻璃棒摩擦
玻璃棒 丝绸
失去电子 带正电 得到电子 带负电
注意:两个互相摩擦的物体一定同时带上异 种电荷,且电荷量相等
② 把A、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又有何变化?
③ 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感应起电
+
– –– – –– ––
A
+ B +++
++ ++
如先移开带电球,再分开 AB,A、B还能带电吗?
AB重新接触后,导体不带 电了,说明A、B分开后带
+

+
等量异种电荷. 重新接触后 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验电器和静电计
金属外壳 导体棒 指针 刻度
金属箔
验电器
静电计
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触时金 属箔片才开始张开?
验电器的感应起电
电荷在验电器的不 同部分间转移,使 金属小球和箔片都 带上了等量异号电 荷,使箔片张开 。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除摩擦起电、感应起 电外,还有接触带电
接触带电及本质
金属导电的原因
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 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 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 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 中。这就使金属成为导体.
绝缘体不存在这种自由电子
简化的物理 模型
+
① C带正电,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10
B 失去的电子数与 A 得到的电子数相等
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带电粒子 是可以产生和湮没的. 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 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 一对正、负电子可以同 时湮没,转化为光子. 这一发现是否否定了电荷守恒定律?
在这些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 没. 两个粒子带电数量相等但正负相反,而光子又 不带电,所以电荷的代数和仍然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现在的表述是: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 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它是自然界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
三、元电荷
1.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 库仑(SI制),简称库,符号C 2. 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 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 号相反). 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 3. 元电荷 e = 1.60×10 -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是e的整数倍, 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 4. 电子的比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 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 叫做感应起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