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绪论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学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性质: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任务:A、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B、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C、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 性质: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3、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突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4、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能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之中包括有意的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6、品种:是指某种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直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学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7、优良品种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优良品品种是指在—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生产上所谓良种,应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

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同样的地区和耕作栽培条件下,采用产量潜力大的良种.一般可增产10%或更高,在较高栽培水平下良种的增产作用也较大。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是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都称为自花授粉。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作物):通过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天然异交率:作物不同品种间天然杂交的概率。

自交衰退:异花授粉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衰退。

杂种优势:后代的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等方面增强和产量提高,成为杂种优势。

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 植株全体。

植物细胞工程: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的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类意愿生产某种物质的过程。

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有性繁殖:凡是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不通过两性细胞受精的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

作物起源中心: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里中心。

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远缘杂交: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进行的杂交。

作物的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作物新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育种目标是动态、相对稳定的。

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自交系: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和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

配合力:一个亲本与其他若干个亲本杂交后杂种F1 的生产力或某个数量性状指标的大小。

一般配合力:某一纯系品种与若干纯系品种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doc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doc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O (2)任务:A、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种质资源B、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需要优息品种、杂交种以及新作物C、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实现生产用种良种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1)作物繁殖的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A、自花授粉是指痛-•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花朵的雌蕊柱头上,代表的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 不超过4%oB、异花授粉是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C、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有棉花、廿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夭然异交率在5%——50% 之间。

(3)无性繁殖的营养繁殖,即是利用营养体繁殖后代的方式,代表作物有甘薯、马铃薯、木薯、甘蔗等。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1)类型:A、自交系品种;B、杂交系品种;C、群体品种;D、无性系品种。

(2)育种特点:A、自交系品种:a、自花授粉加单株选择的育种方法;b、拓展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

B 杂交系品种:a>包括白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两个育种程序,贯穿于两个程序之间的关键问题是自交系间的配合力测定;b、对影响亲本繁殖和配制杂种产量的性状必须加强选择;c、需要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自交不亲和:是指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

2、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遗传背景、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许多品种。

3、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

4、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即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要选育出的品种应具有哪些优良性状以及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指标。

5、稳产: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

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7、引种:广义的引种(crop introduction)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新植物、新作物、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材料。

从生产的角度讲,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新作物或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通过性状鉴定、选择,再经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驯化则是人类使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过程10、间接鉴定:根据性状间的相关变异的原理,借助于与目标性状有高度相关的性状的表现来对目标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间接鉴定。

11、直接鉴定:根据性状的直接表现对其进行鉴定的方法称为直接鉴定。

12、田间鉴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对有关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田间鉴定。

13、室内鉴定:品质等生理生化性状则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借助于某些实验仪器设备才能进行鉴定。

14、自然鉴定:(当被鉴定的性状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充分地表现时)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其进行的鉴定,这就称为自然鉴定。

15、诱发鉴定:在人工诱发条件下所进行的鉴定称为诱发鉴定。

16、杂交育种:不同品种之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纯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能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群体相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作物品种的3个基本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4.矮秆品种为什么能增产20世纪60年代矮秆育种被誉为“绿色革命”其增产原因是通过降低个体的植株高度,一方面,增加密度,降低茎秆所占比重,从而提高收获指数;另一方面,株高降低也可减少倒伏。

5.有性繁殖的授粉方式有哪几种,根据是什么有性繁殖的授粉方式有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根据是天然异交率1)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低于4%2)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在50%以上3)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6.什么是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多系品种1)纯系品种:纯系品种,也称自交系品种,是指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相同,并由基因型纯合的个体组成的一种作物群体。

即,个体基因型纯合,群体同质。

2)杂交种品种:杂交种品种,简称杂种品种,是指在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

产的杂种一代(F13)多系品种:多系品种一般是用几个近等基因系的种子混合繁殖而成。

近等基因系是纯系,遗传背景相似,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

如小麦等作物的抗病多系品种。

7.种质资源的含义是什么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是国际上的通用名称。

所谓种质指的就是遗传物质。

因此,种质资源也叫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指的都是培育新品种所用的原始材料。

8.依据来源划分,种质资源有几大类,各是什么依据来源划分,种质资源有4大类,包括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9.瓦维洛夫把作物分为几个起源中心瓦维洛夫把作物分为8个起源中心10.起源于中国起源中心的作物有哪几种(两个)起源于中国起源中心的作物有高粱、谷子、大豆、荞麦、大麻。

作物育种总复习

作物育种总复习

作物育种总复习
绪论:1,概念
2,品种的作用
3,作物育种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1,概念
2,作物的繁殖方式类型、主要代表作物、遗传特点。

3,作物的品种类型
4,育种的目标;现代品种的特点。

第二章:1,概念
2,以来原划分种植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3,主要作物的起源中心。

4,种植资源的保存方式。

第三章1,概念
2,引种的主要理论
3,作物的生态类型的种类、主要代表类型。

(气候、土壤、共栖生态型)4,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南北引种的规律。

第四章1,概念
2,选择的变异来源
3,选择的基本方法及优缺点。

第五章,1,概念
2,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原则
3,利用系谱法处理杂种后代的方法、主要工作内容。

4,回交育种的优缺点,主要方法及工作内容。

第六章1,概念
2,杂种优质利用的一般方法及主要内容。

杂种优势计算方法。

3,杂交种的种类及特点
4,利用三系制种的方法及工作内容。

第七章1,概念
2,诱变育种的特点和主要方法。

第八章1概念
2,抗病虫育种抗性特点击鉴定方法。

3,水平抗性与垂直抗性的特点及育种特点
第九章,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利用
1,主要概念
2,分子标记的类别特定。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供参考)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供参考)第一章1、如何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㈠测定授粉方式的方法①确定授粉的方式(花器构造、开花习性等)②人工自交观察衰退情况(套袋,强迫自交)③测定异交率(4%以下是典型自花授粉作物.50~100%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4~50%常异花授粉作物)㈡①父本--显性标志性状.母本---相应隐性性状②父母本行间种植或父本种在母本周围③收母本植株种子播种㈢F1中显性性状个数∕F1总个体数﹡100%2、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自交的遗传效应:①杂合的基因型趋向纯和②后代发生性状分离③后代生活力衰退异交的遗传效应:①形成杂合基因型②后代生活力增强3、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含义DUS①特异性: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②一致性:品种内同株性状整齐一致③稳定性: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在繁殖后保持不变4、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①自交系(纯系)品种a创造遗传变异丰富和性状分离的大群体,从中进行单株选择b自花授粉结合单株选择,即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和优良基因型②杂交种a自交系育种b杂交组合育种③群体品种a对后代群体一般不进行单株选择b保持较大的随即样本群体,多代自由授粉下积累有益基因改良群体④无性系品种a有性杂交+无性繁殖b利用芽变5、.不同授粉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及育种方法(一)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绿豆、豌豆、花生、异交率为0~4%。

花器构造特点①是两性花, 雌雄蕊同花、同熟,二者长度接近或雄蕊较长;②开花时间较短,甚至闭花授粉;③花器保护严密,其他花粉不易飞入。

遗传特点:⑴个体基因型纯合⑵群体内基因型单一⑶群体内个体之间表现型整齐一致(4)遗传稳定育种与良繁方法:⑴利用自然变异和天然异交⑵人工强迫异交与单株选择相结合------杂交育种⑶人工强迫异交-------杂优利用(不易去雄)⑷良繁时隔离距离要求不严格,适当隔离。

(二) 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50%,甚至高达95%或100%。

作物育种学总论

作物育种学总论

1、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得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自然选择:使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变异逐代得到积累加强,不利的变异逐代淘汰,从而形成新物种、变种、类型以及对所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3、人工选择:人类选择所需要的变异,并使后代得到发展,从而培育出发展生产所需要的品种。

4、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5、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展、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资源;并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该地区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或杂种以及新作物;此外在其繁殖、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育种性,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6、有性繁殖: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

7、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8、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称为异花授粉。

9、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都称为自花授粉。

10、常异花授粉: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称为常异花授粉。

11、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它是一种受遗传控制、提高植物自然异交率的特殊适应性。

作物育种学总论考试资料 仅做参考资料

作物育种学总论考试资料     仅做参考资料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资料第一章绪论1、作物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2、农作物的品种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即DUS。

3、所有生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4、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特点: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而人工进化则是人类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自然进化一般较为缓慢,而人工进化则较为迅速。

自然进化的方向决定于自然选择,人工进化的方向决定于人工选择。

5、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其基本任务是在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各有关作物资源;并根据各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基础,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选育适于该地生产发展的高产、稳定、优质、抗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生育期适当,适应性较广的优良品种。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1)自交的遗传效应:自交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自交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自交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后代生活力衰退。

2)异交的遗传效应: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2、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1)自交系品种的育种特点:自花授粉加单株选择的育种方法;拓宽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

2)杂种品种的育种特点:自交系间的配合力是杂种品种选育成功的关键;对影响亲本繁殖和配制杂种产量的性状必须加强选择;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

3)群体品种的育种特点: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使群体品种能够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4)无性系品种的育种特点:利用无性系迅速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选择优良芽变培育新的优良无性系品种。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doc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doc

作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自交不亲和:是指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

2、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遗传背景、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许多品种。

3、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

4、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即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要选育出的品种应具有哪些优良性状以及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指标。

5、稳产: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

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7、引种:广义的引种(crop introduction)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新植物、新作物、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材料。

从生产的角度讲,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新作物或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通过性状鉴定、选择,再经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驯化则是人类使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过程10、间接鉴定:根据性状间的相关变异的原理,借助于与目标性状有高度相关的性状的表现来对目标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间接鉴定。

11、直接鉴定:根据性状的直接表现对其进行鉴定的方法称为直接鉴定。

12、田间鉴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对有关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田间鉴定。

13、室内鉴定:品质等生理生化性状则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借助于某些实验仪器设备才能进行鉴定。

14、自然鉴定:(当被鉴定的性状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充分地表现时)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其进行的鉴定,这就称为自然鉴定。

15、诱发鉴定:在人工诱发条件下所进行的鉴定称为诱发鉴定。

16、杂交育种:不同品种之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纯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作物育种学总论

作物育种学总论

作物育种学总论一、填空题1、物种进化决定于三个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2、育种的整体目标是:高产、优良、稳产、生育期适合和适应性强。

3、有性生殖包含: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无性生殖包含:营养体生殖、无融合生殖。

4、中国东部亚洲中心发源的作物有:黍、稷、粟、高粱、裸粒无芒大麦、荞麦、大豆、茶、大麻、芝麻等。

5、采集种质资源的方法:直接观察采集、搜集、互换、转引。

6、种质资源的保留方式:栽种保留、储藏保留、离体保留和基因文库技术保留。

7、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包含:采集、保留、判定、创新和利用。

8、判定方法:直接判定和间接判定、自然判定与引发判定、当地判定和异地判定9、选择方式:按序选择、独立裁减选择、指数选择。

10、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基因互组、基因累积。

11、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上位假说和基因组互作假说。

12、测定配协力的方法:顶交法、双列杂交法、多系测交法。

13、配协力测定可分为:早代测定、中代测定、晚代测定。

14、植物表达载体的种类: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目的基因表达盒、重组载体。

15、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生态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

二、名词解说1、品种:人类在必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依据自己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特定群体。

2、育种目标:在必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要育成品种就具备一系列优秀性状的要求指标。

3、有性生殖:性生殖是利用雌雄受粉订交而结成种子来生殖后辈的方法。

4、无性生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生殖后辈的方法。

5、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流传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的方式。

6、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7、常异花授粉:一种作物同时依赖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生殖后辈的方式。

8、自交不亲和性:指拥有完整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自花花粉落在柱头上,不可以发芽或不可以受精结实的特征。

9、种质资源:狭义:指用于选育新品种的资料;广义: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样生物种类。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白交不亲和:是指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白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

2、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遗传背景、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许多品种。

3、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

4、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即在一定地区的白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要选育出的品种应具有哪些优良性状以及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指标。

5、稳产: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

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7、引种:广义的引种(crop introduction )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新植物、新作物、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材料。

从生产的角度讲,弓I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新作物或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8、选择育种: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白然变异通过性状鉴定、选择,再经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驯化则是人类使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过程10、间接鉴定:根据性状间的相关变异的原理,借助于与目标性状有高度相关的性状的表现来对目标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间接鉴定。

11、直接鉴定:根据性状的直接表现对其进行鉴定的方法称为直接鉴定。

12、田间鉴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对有关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田间鉴定。

13、室内鉴定:品质等生理生化性状则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借助于某些实验仪器设备才能进行鉴定。

14、白然鉴定:(当被鉴定的性状在白然条件下能正常、充分地表现时)在田间白然条件下对其进行的鉴定,这就称为白然鉴定。

15、诱发鉴定:在人工诱发条件下所进行的鉴定称为诱发鉴定。

16、杂交育种:不同品种之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纯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绪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具有三性(DUS):特异性(Distinctness) 、一致性(Uniformity)、稳定性(Stability)。

2.作物品种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

3.优良品种: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生产上所谓的良种,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1.不同作物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作物(<4%): 水稻、小麦、大麦、大豆等异花授粉作物(>50%): 玉米、黑麦、甘薯、白菜型油菜常异花授粉作物(5-50%): 棉花、甘蓝型油菜、高粱、蚕豆等2.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化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却上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3.雄性不育性: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4.无性系: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

5.无融合生殖:植物的雌雄性细胞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6.自交的遗传效应①保持纯合基因型②使杂合后代基因型趋于纯合、并发生性状分离Xmn=(1-1/2n)m③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生活力衰退7.异交的遗传效应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杂交)②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8.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突变或杂合基因型连续自交和选择育成的基因型同质纯合群体。

9.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0.群体品种: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或异质性的一群植株群体。

11.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的一个群体。

第二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的总称。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品种:遗传稳定,形状一致,适于一定生态条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直接用于生产的作物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3•变种:指基本特征性状属于某一个种的范围,而在某些遗传性状与该种有一定差别的群体。

4•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需求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5•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6•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特性。

7•种质资源:是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8.起源中心: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理中心。

9•育种U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

10.经济产量:植物的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看直接供人们食用或用于其他用途的产品重量。

□ •收获指数:作物收获时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乂称经济系数。

12•引种: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13•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14•经济性状:指符合人类的生产要求,与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关系最密切的动植物性状。

15.衍生系谱法:从F2或F3某一个单株繁衍出的异群体。

16.回交: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连续多代杂交。

17.一般配合力:一个纯系亲本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产量或其他性状的平均表现。

18•特殊配合力:某杂交组合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差。

19•远源杂交:将植物分类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绪论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学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性质: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任务:A、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B、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C、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 性质: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3、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突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4、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能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之中包括有意的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6、品种:是指某种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直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学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7、优良品种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优良品品种是指在—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生产上所谓良种,应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

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同样的地区和耕作栽培条件下,采用产量潜力大的良种.一般可增产10%或更高,在较高栽培水平下良种的增产作用也较大。

1931—198D年世界主要农作物单产提高很快,尤其是玉米、水稻、高梁.单产增加了3—5倍(图绪—2)。

2.改进产品品质优质良种的产品品质显然较优,例如谷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分、油料作物籽粒的含油量及组分、纤维作物的纤维品质性状等,都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3 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优良品种对常发的病虫害和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抗耐性,在生产中可减轻或避免产量的损失和品质的变劣。

4 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改良的品种具有较广阔的适应性,还具有对某些特殊有害因素的抗耐性,因此采用这样的良种,可以扩大该作物的栽培地区和种植面积。

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选用生育特性、生长习性、株型等合适的品种,可满足这些要求,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第一章作物的繁育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1)作物繁殖的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A、自花授粉是指痛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花朵的雌蕊柱头上,代表的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B、异花授粉是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的呢过,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C、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有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3)无性繁殖的营养繁殖,即是利用营养体繁殖后代的方式,代表作物有甘薯、马铃薯、木薯、甘蔗等。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1)类型:A、自交系品种;B、杂交系品种;C、群体品种;D、无性系品种。

(2)育种特点:A、自交系品种:a、自花授粉加单株选择的育种方法;b、拓展遗传变异范围,在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

B、杂交系品种:a、包括自交系育种和杂交组合育种两个育种程序,贯穿于两个程序之间的关键问题是自交系间的配合力测定;b、对影响亲本繁殖和配制杂种产量的性状必须加强选择;c、需要建立相应的种子生产基地和供销体系。

C、群体品种:a、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b、使用群体品种能够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D、无性系品种:a、利用无性系迅速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b、选择优良芽变,培育新的优良品种。

3、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答:自交的遗传效应:自交使杂合基因型逐渐趋向纯合;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分离;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生活力衰退异交的遗传效应: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第二章种质资源1、论述种质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概念广义:种质资源是指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也称为遗传资源、基因资源。

狭义:种质资源是指用于选育新品种的原材料,也称育种的原始材料。

重要性(1)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2)是突破性育种的关键;(3)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4)为避免品种的遗传基础贫乏,必须利用更多的基因资源,维持和提高作物品种的生产力;(5)是有关键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6)是有生命的财富,有待保护。

2、按不同来源可将种质资源分为哪几个主要类型:(1)自然种质资源,其中又可以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2)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是通过诱发而产生的突变体。

3、各种种质资源的特点和育种利用价值:(1)本地种质资源:是原产本地的地方品种和推广的改良品种。

特点:品种类型多,变异大,对当地自然灾害、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和耐性,适应性强。

利用价值:a、通过筛选或简便的选育方法直接应用于生产;b、做杂交亲本,以增强新品种的适应性。

(2)外地种质资源:指有国外其他地区引入的类型和品种。

特点: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和经济上的遗传基础,具有遗传的多样性,具有某些本地资源没有的优良性状,如抗病性。

利用价值:a、作为杂交亲本,将有利基因导入改良品种或创造遗传丰富的类型;b、经过试验鉴定,选出适应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在生产商的利用;c、能选育在与本地资源杂交,运用杂交种优势。

(3)野生种质资源:包括各种作物的野生种和有利用价值的近缘野生植物。

特点:由于其在长期和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所以其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有些具有优良的品种利用价值:a、作物杂交亲本,将有益基因转育到作物品种中;b、利用野生种或近缘植物杂交,还可以合成医院的多倍体,创造新品种;c、通过栽培驯化,形成新的栽培品种。

4、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各中心代表性起源作物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主要内容(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命名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center of diversity)。

(2)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 primary origin center),现在一般称为初生中心,意为当地野生类型驯化的区域.一般有4个标志:即①有野生祖先。

②有原始持有类型。

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secondary origin center)或次生基因中心。

同初生中心相比,它也有4个特点:即①无野生祖先。

③有新的特有类型,如高梁,初生中心在非洲,但在中国形成稿质高粱,中国即为其次生中心③有大量的变异。

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3)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

如地中海地区的禾本科及豆科作物均无例外地表现为植株繁茂,穗大粒多.粒色浅,高产抗病,而我国的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生育期短,植株较矮,稳粒小,后期灌浆快,多为无芒或勾芒。

瓦维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

(4 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称为原生作物。

另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件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牛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这类作物称之次生作物,如盐麦和黑麦5、搜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方法收集种质资源的方法有四种,即直接考察收集、征集、交换、转引方法: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基因文库技术第三章育种目标1、育种目标:是指根据一定地区,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2、现代农业对农作物品种有何要求:共同要求: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宜、适应机械化。

3、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1)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3)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4)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4、各类作物的产量构成要素:(1)谷类作物一般是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2)棉花是单位面积株数、株铃数、玲重和衣分;(3)大豆,油菜是单位面积株数、株荚数、荚粒和粒重;(4)烟草是单位面积株数、每株叶面积、每片叶重。

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1、引种:广义上是指从外地、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的新品种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狭义上是指作物育种途径之一,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的品种(品系),经过本地试种鉴定试验,从中选出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或利用它们的某些优良性状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间接地加以利用。

2、生态类型:一种作物对一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具有相似遗传适应性的一个品种类群。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3、选择育种: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中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选择出优良的变异单株,进行性状鉴定,选择并通过一系列试验,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4、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是: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对引种的影响表现在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低温过程才能满足其发育条件,否则会阻碍其发育的进行,不能抽穗或延迟成熟。

例如,小麦一定要经过低温完成其春化阶段,才能正常抽穗成熟。

(2)光照;光照对引种的影响表现在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短日照过程才能满足发育的要求,否则会阻碍其发育的进行,不能抽穗或延迟成熟,这类作物通常被称为短日用作物(如水稻、大豆等);另一类作物—定要经过长日照过程才能较好的抽稿成熟,通常称为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大麦等)。

(3)纬度;在纬度相同或相近地区间的引种,由子地区间日照长度和气温条件相近,相互引种一般在生育期和经济性状上不会发生多大变化,所以引种易获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