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串行数据传输
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设计流程如下:1.确定通信协议:在设计双机串行通信时,首先要确定通信协议,包括数据格式、数据传输速率、错误检测和纠错等方面。
常见的协议有RS-232、RS-485、USB等。
2.硬件设计:双机串行通信需要使用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设计中需要考虑硬件的选型,如选择合适的串行通信芯片、电平转换电路、线缆等。
根据通信协议的要求,确定串行通信接口的电平、波特率等参数。
3. 软件设计:在设计双机串行通信的软件时,需要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提供了串口通信的API函数,可以方便地实现通信功能。
软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串口初始化: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数、校验位等参数。
b)数据发送: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经过封装后发送给串口。
c)数据接收: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解析数据格式。
d)错误检测与纠错: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错误检测,如使用奇偶校验、CRC等方式进行数据完整性检验,针对错误数据进行纠正或丢弃。
e)数据处理: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进行数据解析、存储、显示等。
4.通信测试与调试: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通信测试与调试,确保双机串行通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进行测试,检查通信协议的实现是否正确,数据的传输是否准确。
实现双机串行通信的关键在于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的合理结合。
合理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同时根据通信协议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而言之,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需要确定通信协议、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通过测试和调试保证通信的正确性与稳定性。
它是计算机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在当今的电子信息领域,单片机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双机串行通信作为单片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一、双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双机串行通信是指两个单片机之间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串行通信相较于并行通信,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是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输的。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有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SPI(串行外设接口)和 I2C(内部集成电路)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采用 UART 协议来实现双机串行通信。
UART 协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开始,通常为逻辑 0;数据位可以是 5 位、6 位、7 位或 8 位,具体取决于通信双方的约定;奇偶校验位用于检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可选择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结束,通常为逻辑 1。
二、硬件设计为了实现双机串行通信,我们需要搭建相应的硬件电路。
首先,每个单片机都需要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通常可以使用单片机自带的UART 模块。
在硬件连接方面,我们将两个单片机的发送端(TXD)和接收端(RXD)交叉连接。
即单片机 A 的 TXD 连接到单片机 B 的 RXD,单片机 B 的 TXD 连接到单片机 A 的 RXD。
同时,还需要共地以保证信号的参考电平一致。
此外,为了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在通信线路上添加一些滤波电容和上拉电阻。
三、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实现双机串行通信的核心部分。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 C 语言来编写单片机的程序。
对于发送方单片机,首先需要对 UART 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
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放入发送缓冲区,并通过 UART 发送函数将数据一位一位地发送出去。
对于接收方单片机,同样需要对 UART 模块进行初始化。
基于VHDL的串行同步通信SPI设计
基于VHDL的串行同步通信SPI设计串行同步通信(SPI)是一种常用的通信协议,用于在集成电路中进行片内通信。
它是一种全双工的通信方式,通过四根信号线来传输数据:SCLK(时钟线),MOSI(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线),MISO(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线)和SS(片选线)。
SPI采用主从架构,其中主设备控制通信时序,并负责发起数据传输。
从设备在主设备的指令下进行相应操作并传输数据。
以下是一个基于VHDL的串行同步通信SPI的设计,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两部分。
主设备部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spi_master isportCLK: in std_logic; -- 时钟线MOSI: out std_logic; -- 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线MISO: in std_logic; -- 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线SS: out std_logic; -- 片选线data_out: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 发送数据data_in: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 接收数据valid: out std_logic -- 有效数据标志位end spi_master;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spi_master istype state_type is (idle, send_data, receive_data); signal state: state_type;signal count: integer range 0 to 7;signal tx_data: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rx_data: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eginprocess (CLK)beginif rising_edge(CLK) thencase state iswhen idle =>if SS = '0' thenstate <= send_data;count <= 0;tx_data <= data_out;end if;when send_data =>MOSI <= tx_data(count); -- 发送数据位count <= count + 1;if count = 7 thenstate <= receive_data;end if;when receive_data =>rx_data(count) <= MISO; -- 接收数据位count <= count - 1;if count = 0 thenstate <= idle;valid <= '1';data_in <= rx_data;end if;end case;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ioral;```从设备部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spi_slave isportCLK: in std_logic; -- 时钟线MOSI: in std_logic; -- 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线MISO: out std_logic; -- 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线SS: in std_logic; -- 片选线data_in: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 接收数据data_out: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 发送数据valid: in std_logic -- 有效数据标志位end spi_slave;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spi_slave istype state_type is (idle, receive_data, send_data);signal state: state_type;signal count: integer range 0 to 7;signal tx_data: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rx_data: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eginprocess (CLK)beginif rising_edge(CLK) thencase state iswhen idle =>if SS = '0' thenstate <= receive_data;count <= 0;end if;when receive_data =>rx_data(count) <= MOSI; -- 接收数据位count <= count + 1;if count = 7 thenstate <= send_data;valid <= '1';data_in <= rx_data;end if;when send_data =>MISO <= tx_data(count); -- 发送数据位count <= count - 1;if count = 0 thenstate <= idle;tx_data <= data_out;end if;end case;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ioral;```在主设备部分,设计了一个状态机来控制 SPI 的通信过程。
寄存器的并行与串行传输实验
寄存器的并行与串行传输实验寄存器是计算机中的重要组件之一,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方式有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方式。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寄存器的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对寄存器的理解。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中数据的传输方式通常有并行和串行两种。
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其中每个数据位都有独立的传输线路;而串行传输是指逐位传输,一个数据位接着一个数据位按顺序传输。
寄存器作为计算机中的一种存储器件,也可以选择并行传输或串行传输来完成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寄存器的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的原理;2. 掌握寄存器的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的操作方法;3. 比较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的优缺点。
三、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开发板;3. 连接线。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开发板与计算机连接;2. 打开计算机,加载实验所需的软件;3. 运行软件,选择并行传输或串行传输的模式;4. 根据软件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将数据写入寄存器或从寄存器读取数据;5. 比较并分析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的实验结果;6. 关闭软件,断开开发板与计算机的连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并行传输的速度较快,能够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适用于需要高速传输的场景;2. 串行传输的速度较慢,但传输线路较简单,适用于数据传输距离较远的场景;3. 并行传输需要较多的连接线路和引脚,占用空间较大;4. 串行传输只需一条传输线路,空间占用较小;5.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并行传输或串行传输。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寄存器的理解,了解到寄存器的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各自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了解并熟悉这两种传输方式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七、参考资料[无]。
基于LVDS的长距离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LVDS的长距离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周弟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摘要:LVDS是一种低振幅差分信号技术,也是一种信号传输模式。
如果要解决系统内或系统间的数据传输,LVDS接口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它具有高性能数据传输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从而人们对于数据的传输速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数据传输系统稳定性和距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种基于低振幅差分信号技术(LVDS)的长距离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系统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LVDS技术具有较快的传输速度,有较强的抗干扰性以及光纤通信容量大、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的特点,利用LVDS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数据传输系统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LVDS;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系统中图分类号:TN9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9)06-0055-0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里,对于数据信号传输的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在高速处理器、多媒体以及视频传输系统等领域中,传输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并且传输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在传统的并行数据传输方式中,总是会存在一些数据同步、串扰的问题,影响到数据传输的速度,而且无法满足长距离的数据传输,这时LVDS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串行数据传技术具有较少的信号连线,而且传输带宽较高,LVDS作为一种低振幅差分信号,相较于传统的传输方式具有很多的优点,在宽带高速系统设计领域,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接口标准。
目前在通信领域中,LVDS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
1LVDS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在数据传输方面的优势分析LVDS是一种低振幅差分信号技术,它也是一种通用的点对点物理接口技术,具有适应高速传输和低功耗的特点。
作为一种低摆幅差分信号技术,它能够使得信号以高于百Mb/s 的速度在差分PCB线对上传输。
基于C语言的RS232串口通信的设计
基于C语言的RS232串口通信的设计RS232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广泛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RS232串口通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设计,包括串口参数设置、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等。
本文将以C语言为基础,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基于RS232串口通信的程序。
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函数。
数据的发送包括两个步骤:打开串口和发送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打开串口,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
在C语言中,可以通过打开文件的方式来打开串口设备文件。
例如,可以使用`fopen(`函数打开串口设备文件:```FILE* serial_port = fopen("/dev/ttyS0", "w");if(serial_port == NULL)printf("Failed to open the serial port.\n");return -1;```然后,我们可以使用`fprintf(`函数将数据写入串口设备文件,实现数据的发送:```fprintf(serial_port, "Hello, RS232!\n");```数据的接收与数据的发送类似,也包括两个步骤:打开串口和接收数据。
我们仍然可以使用`fopen(`函数打开串口设备文件,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
然后,可以使用`fgets(`函数从串口设备文件中读取数据:```char buffer[1024];fgets(buffer, sizeof(buffer), serial_port);printf("Received Data: %s", buffer);```需要注意的是,当数据到达串口时,我们需要设置好超时时间,以免数据接收阻塞程序执行。
在C语言中,可以通过设置串口设备文件的文件描述符来设置超时时间。
最后,我们需要在程序中循环调用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函数,实现数据的循环传输。
基于FPGA的具有流量控制机制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2012.4通信与网络责任编辑:万翀引言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经常需要高速数据传输。
传统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并行接口,并行数据传输技术向来都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手段。
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并行数据传输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瓶颈,面临很多问题,如接口信号不同步,信号串扰,引脚过多增加PCB 板布线难度及设计制作成本[1]。
因此,高速串行接口已经逐渐取代并行接口。
与并行传输相比,串行传输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更远的传输距离以及更低的成本[2]。
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各模块规模以及复杂度逐渐加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逐渐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数据发送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处理数据的速度很难达到一致,因此经常会出现接收模块等待发射模块发送数据,或者发送模块等待接收模块接受数据的情况[3]。
为了使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可靠工作不丢失数据,系统需要加入流量控制机制,来协调发送模块和接受模块的工作。
系统结构本系统基于Xilinx 公司的Virtex-6系列的一款FPGA ——XC6VLX240T ,用于进行高速串行数据传输,其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主要包括微控制器MicroBlaze 模块,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模块以及基于Aurora 协议以及GTX 收发机的Aurora 模块,另外还有内存模块(DDR3),两个作为缓冲器的FIFO 模块以及一个用于流量控制的有限状态机(FSM )模块。
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微控制器MicroBlaze 通过AXI-Lite 总线向DMA 寄存器写数据,配置DMA 读操作的数据源地址,读数据长度,DMA 写操作的目标地址以及写数据长度,然后启动DMA 。
DMA 开始读取DDR3源地址空间中的数据通过FIFO1传给Aurora 模块,Aurora 模块中的GTX 收发器将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以串行的方式从发射端发送到接收端。
然后接收端将数据传输到FIFO2中,然后通过DMA 将数据写入到DDR3内存规定的目标地址空间中。
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报告
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掌握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讯是指信息逐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串行通讯的优点是只需一对逻辑线路即可完成数据传输,可以减少硬件成本和物理排布空间。
而并行通讯需要多对逻辑线路,更加复杂。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两台计算机分别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
数据通过串行通讯线路逐位传输,接收端按照发送端发送的顺序恢复数据。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双机串行通讯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通过串口线连接两台计算机的串行端口。
2.在发送端,将待传输的数据进行串行化处理,即将数据逐位拆分成一个个比特,按照一定的传输格式进行编码。
3.将编码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速率逐位地通过串行线路发送到接收端。
4.在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传输格式,逐位地接收并解码数据。
5.接收端将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处理,恢复为原始数据。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1.硬件连接:使用串口线将两台计算机的串行端口连接起来。
2.软件设置: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串口的设置,确定串口的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一致。
3.发送端设计:编写发送端的程序,将待传输的数据进行串行化处理,并按照约定的传输格式进行编码。
4.接收端设计:编写接收端的程序,根据发送端的传输格式,逐位接收和解码数据,并进行恢复处理。
5.实验测试:分别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运行程序,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测试。
通过观察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一致来验证通讯是否成功。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发送端的数据能够成功传输到接收端,并且接收端能够正确解码和恢复数据,实现了双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四、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双机串行通讯的设计,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讯的设计和实现是可行的。
串行通讯具有硬件成本低、占用空间少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一、设计要求1.单机自发自收串行通信。
接收键入字符,从8251A的发送端发送,与同一个8251A的接收端接收,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2.双机串行通信,在一台PC机键入字符,从8251A的发送端发送给另一台PC机,另一台PC机的8251A的接收端接收,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二、所用设备IBM-PC机两台(串行通信接口8251A两片,串行发送器MC1488和串行接收器MC1489各两片,定时器/计数器8253,终端控制器8259等),串口线一根串行直连电缆用于两台台电脑通过串行口直接相连,电缆两端的插头都是9 针的母插头:三、硬件方案1.设计思想计算机传输数据有并行和串行两种模式。
在并行数据传输方式中,使用8条或更多的导线来传送数据,虽然并行传送方式的速度很快,但由于信号的衰减或失真等原因,并行传输的距离不能太长,在串行通信方式中,通信接口每次由CPU得到8位的数据,然后串行的通过一条线路,每次发送一位将该数据放送出去。
串行通信采用两种方式: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
同步传输数据时,一次传送一个字节,而异步传输数据是一次传送一个数据块。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串行通信的协议。
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
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
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RS-232(ANSI/EIA-232标准)是IBM-PC及其兼容机上的串行连接标准。
可用于许多用途,比如连接鼠标、打印机或者Modem,同时也可以接工业仪器仪表。
串行通信的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搭建串行通信系统,掌握串行通信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1. 一台个人电脑2. 两台串行通信设备3. USB转串口线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将数据按位顺序传输,相对于并行通信来说,节省了传输线的数量。
串行通信一般采用帧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两台串行通信设备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
四、实验步骤1. 将一台串行通信设备连接到个人电脑的USB转串口线上,使用USB接口将其连接到个人电脑的USB接口上。
2. 打开串行通信设备的电源,并将其与个人电脑连接好。
3. 在个人电脑上打开串行通信软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并建立通信连接。
4. 在串行通信软件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
5. 在另一台串行通信设备上观察接收到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串行通信系统,并进行了数据传输。
在发送端输入的数据在接收端得到了正确的接收,表明串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串行通信较并行通信更经济和节省资源,因为它只需一根传输线,而并行通信需要多根。
2. 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慢,但可以通过改变波特率提高传输速度。
3. 串行通信的稳定性较强,不容易出现数据冲突和传输错误。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搭建串行通信系统实际操作了一次串行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实验目的得到了满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较慢,不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同时,串行通信的配置稍显复杂,需要设置多个参数。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使我们对串行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我们在日后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中更好地应用和掌握串行通信技术。
基于串行通信的高速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基于串行通信的高速数据传输协议设计高速数据传输协议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传输需求的不断增长,高速数据传输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为了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
本文将基于串行通信,探讨一种基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协议设计方案。
二、协议特性要求1. 高速传输:协议需要提供高速传输的能力,能够以较高的速率传输数据。
2. 可靠性:协议需要具备可靠的数据传输能力,能够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3. 低延迟:协议需要具备低延迟的特性,能够尽快完成数据的传输。
4. 灵活性:协议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传输需求。
三、协议设计方案1. 数据分片:将待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大小进行分片。
分片的大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可以根据带宽、延迟等因素进行调整。
2. 冗余校验:每个分片都应附加一个冗余校验码,例如循环冗余校验(CRC)。
接收方可以利用这个校验码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如果校验码错误,接收方可以请求重传或者进行纠错。
3. 压缩算法: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可以采用压缩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
压缩后的数据将占用更少的带宽,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4. 流量控制:协议应该具备流量控制的功能,以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队列溢出和丢包问题。
可以采用滑动窗口机制控制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
5. 错误纠正:协议应该具备一定的纠错能力,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以采用前向纠错码或者重传机制来实现错误纠正。
6. 时钟同步:由于数据传输需要发送和接收两端进行时钟同步,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协议应该具备时钟同步的机制,可以利用时间戳或者其他同步方式进行时钟同步。
7. 可扩展性:协议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传输需求。
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传输参数或者协议扩展字段来实现可扩展性。
四、实施方案1. 硬件实现:协议的实现可以采用硬件方式进行,例如使用FPGA或者ASIC芯片来实现协议的各个功能模块。
一个单片机串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的设计
3 单 片机 软件 设计 单 片机 程 序 主 要包 括 串 行数 据 采集 模 块 “ DAT S A— AM” 串行 数 据 传输 模 块 “ 22 , 和 RS 3 ” 调试 所 用到 的显 示子程 序在 此 略去 。 TL 5 3的通 道选择 和 方式数 据 为 8位 , 功能 为 : 、 、 C24 其 D7D6D5和 D4用 来 选择 要 求转 换
串口 C OM 1或 C OM2形 成一 种 串行 数据 采集 、 , 串行 数据 传输 的方 式 。经 实践 调试 证 实 : 该模 块 功耗 低 、 样精 度 高 、 采 可靠性 好 、 口简便 , 一定 实用价 值 。 接 有
1 主要 器 件介 绍
1 1 T C2 4 . L 5 3串行 A/ D转换 器
( )在 工作 温度 范围 内 1 2 0 s转换 时间 ; ( )1 3 1个模 拟输 入通 道 ; ( )3路 内置 自测试方 式 ; 4
()采样率 为 6k p ; 5 6b s
( )线 性误 差 +1 S ma ) 6 L B( x
( )有 转换 结束 ( OC) 出; 7 E 输 ( )具有 单 、 8 双极 性输 出 ; ( )可编 程 的 MS 9 B或 L B前导 ; S (0 1 )可编 程 的输 出数 据长度 。 T C 5 3的引 脚 排 列如 图 1 示 。 图 1中 AI  ̄AI 0为模 拟输 出端 ; S 片选 端 ; L 24 所 N0 N1 C 为 D N 为 串行 数 据输 入 端 ; OUT 为 A/ 转 换 结 果 的 三 态 串行 输 出端 ; OC 为转 换 结 束 端 ; I D D E C K 为 I0时钟 ; F+为 正基 准电压 端 ; E L / RE R F一为负基 准 电压端 ; c为 电源 ; Vc GND 为地 。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串行通信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是一种一对一的通信方式,即在通信过程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
串行通信相对于并行通信来说,传输速率较慢,但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下,串行通信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在设计串行通信程序时,我们既需要考虑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需要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串行通信的传输协议。
传输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范,用于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输并被正确解析。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有UART、SPI和I2C等。
在选择传输协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传输速率、距离以及设备之间的连接性等因素。
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串行通信程序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在发送方程序中,我们需要将待发送的数据按照传输协议进行封装,并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发送出去。
在接收方程序中,我们需要监听串行通信接口,接收数据,并按照相应的传输协议进行解析和处理。
为了确保串行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错误检测与校正: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误码或数据丢失的情况。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在发送端添加校验码,并在接收端进行校验,以检测错误并进行纠正。
2. 缓冲区管理: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我们可以使用缓冲区来暂存待发送的数据和接收到的数据。
通过合理管理缓冲区,可以避免数据丢失和缓冲区溢出的问题。
3. 通信协议的优化:对于特定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通信协议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采用压缩算法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或者添加流控制机制以保证数据的连续传输。
4. 异常处理:在进行串行通信时,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例如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
为了保证程序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在程序中添加相应的异常处理机制,以捕获并处理异常情况。
总之,在设计串行通信程序时,我们需要考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异常处理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稳定、可靠且高效的串行通信程序。
串行口数据传输的仿真和硬件实现实验
串行口数据传输的仿真和硬件实现实验1.串行口数据传输的仿真实验(1)设计电路图:使用Proteus打开一个新的项目,然后在电路图中添加一个微控制器(如8051)和其他相应的电路元件,以及一个串口调试助手(如Tera Term)。
确保电路图中的元件连接正确。
(2)配置串行口:在Proteus的工具栏中选择"Settings",然后选择"Peripheral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串行口,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3)编写程序:在Proteus的工具栏中选择"Source Code",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编写相应的程序,程序中应包含串行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4)运行仿真:保存并运行程序后,点击Proteus的工具栏中的"Play"按钮,程序将开始执行。
同时,打开串口调试助手,可以观察到串行口数据的传输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串行口数据传输的仿真实验。
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程序和仿真参数,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和验证不同的传输场景。
(1)准备硬件:准备一个Arduino开发板和一个串口调试助手(如Tera Term),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的电路元件。
(2)编写程序:使用Arduino IDE编写相应的程序,程序中应包含串行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添加其他的功能。
(3)上传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上,确保程序正确运行。
可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观察串行口数据的传输情况。
(4)进行实验:根据需求调整程序和硬件连接,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串行口数据传输的硬件实验。
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的电路元件和外部设备,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和场景。
总之,串行口数据传输的仿真和硬件实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串行口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
毕业设计96多路数据巡回串行传输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了解多路数据巡回串行传输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多路数据巡回串行传输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以及调试.二、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工作原理:如今,随着各项生活指标的上升,住房条件也明显改善了,房产商出售的住房不仅舒适性、方便性提高,住房的面积也在扩大,而且楼层也在增多,一幢商品楼的楼层也高出以前许多倍,因此传输线路在楼层呼叫系统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提高传输线路的可靠信也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类似这样的远距离传输线路的应用也就更加广泛,要求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能力更强。
由于在长距离数据传输中,往往采用串行数据工作方式。
即数据在一根传输线上串行巡回传输。
我本次设计是采用4位数码实时采集,在100米以上距离单向半工串行传输。
首先用移位寄存器对4位数码进行采集,然后一对一巡回串行传输、锁存。
我采用数字显示器指示数码串行传输过程,其中传输波特率为1bit/s。
我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脉冲发生器发送信号,以及用统一的CP脉冲控制各个单元电路。
元器件采用中、小规模TTL、COMS集成数字电路器件设计。
设计要求实现的功能:1.可以实现100米以上长距离串行巡回传输数据。
2.数据可以自行并行置入(多路数据实时采集),通过数码管依次显示。
3.可以通过74LS123来控制传输数位。
4.各个模块通过CP脉冲统一运作设计中使用4块74LS194芯片分别接到数据选择器74LS151,再通过数据分配器进入3块芯片构成的存储器,然后必须把数据送入数码管显示。
将74LS151与74LS138连接起来实现了输入输出的结合,CP脉冲计数器实现控制单稳电路从而控制门电路的开关与闭合,达到对数据传输与否的控制。
地址译码器74LS138控制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以及存储器,使他们同步。
设计中有一些实际问题如使用单稳电路来控制传输,CP脉冲计数器、地址计数器、单稳态电路的初始清零设置,单稳态电路的延时设置,以及同步脉冲发送电路的电阻、电容设置。
串行通信协议设计
串行通信协议设计嘿,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身边那些看似简单的电子设备之间,是如何实现准确无误的信息传递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串行通信协议这个神奇的东西啦。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一家电子设备制造公司工作。
有一次,他满脸苦恼地来找我,说他们公司在开发一个新的产品,这个产品需要不同的模块之间进行通信,可是目前通信总是出错,数据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到处乱窜,根本无法稳定地到达目的地。
我当时就想,这肯定是通信协议没设计好。
就像建房子,如果地基打得不牢,房子能稳吗?这通信协议啊,就是设备之间通信的地基。
那什么是串行通信协议呢?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种大家都遵守的约定。
想象一下,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在玩一个传递秘密消息的游戏。
你们得事先说好,是用小声说还是写纸条,每个字代表什么特殊含义之类的。
设备之间也是这样,通过串行通信协议来确定数据怎么发送、怎么接收、以什么格式等等。
比如说,我们先来看数据的格式。
这就好比是你要寄包裹,包裹得有个标准的包装形式吧。
在串行通信里,数据可能会被分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有它的包头、数据内容和包尾。
包头就像是包裹上的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告诉接收方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数据内容呢,自然就是你真正要传递的东西啦。
包尾则像是一个结束的标志,告诉接收方这个数据包已经传完了。
我和小李说,你们公司的设备之间通信,是不是就没把这个数据格式搞清楚呢?就像你寄包裹,要是收件人地址都写得乱七八糟的,包裹怎么能准确到达呢?再说说数据的传输速率吧。
这可太重要了!这就像你跑步的速度一样。
如果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度太快,接收方就像一个小短腿,根本跟不上,数据就会丢失。
反过来,如果发送得太慢,就像你在龟速前进,那整个通信的效率就会极低。
我就问小李,你们有没有测试过各个模块之间能够接受的最佳传输速率呢?这就好比你和小伙伴跑步,你得找到一个大家都能适应的速度,这样才能顺利地一起跑下去啊。
还有一个关键的部分是错误检测和纠正。
串行通讯数据传送的基本过程
串行通讯数据传送的基本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据通讯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据通讯中,串行通讯是一种常见的传输方式。
本文将介绍串行通讯数据传送的基本过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串行通讯。
一、串行通讯概述串行通讯是指将数据按位逐位地传输,相邻的数据位之间通过一条信号线进行连接。
与之相对的是并行通讯,它是将数据按字节或字等单位一次性传输。
串行通讯相对于并行通讯具有成本低、线路简单等优点,因此在很多场景下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串行通讯的基本过程1. 数据的编码与解码在串行通讯中,发送端将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以便在传输过程中能够正确地识别出每个位的取值。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ASCII码、UTF-8等。
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解码,将其转化为可读的格式。
2. 数据的起始位和停止位为了标识出数据的开始和结束,串行通讯中通常会在每个数据字节的前后添加起始位和停止位。
起始位通常为逻辑低电平,停止位通常为逻辑高电平。
这样,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时可以通过检测起始位和停止位来确定数据的边界。
3. 数据的传输顺序串行通讯的数据传输是按顺序逐位进行的。
发送端将数据从最高位开始逐位发送,接收端也是从最高位开始逐位接收。
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顺序,避免数据错位。
4. 数据的同步与异步传输串行通讯中有两种主要的传输方式: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在传输过程中通过某种同步信号进行同步,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常见的同步传输方式有SPI、I2C等。
异步传输则是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进行同步,不需要额外的同步信号。
常见的异步传输方式有UART。
5. 数据的差错检测与纠正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信号干扰、噪声等),可能会导致数据出现错误。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串行通讯中通常会采用差错检测与纠正的方法。
常见的差错检测与纠正技术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6. 数据的重传机制当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时,串行通讯中通常会采用重传机制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接口课程设计题目名称:设计一个串行数据传输专业班级:计科 09(1)班学生姓名:杜杰学生学号: 2009082209 指导教师:裘祖旗完成日期:2012年01月05日目录1.题目及要求 (3)1.1题目: (3)1.2要求: (3)2.功能设计 (3)2.1宏定义 (3)2.2函数 (3)3.详细设计 (3)3.1设计方法 (3)3.2 设计思路 (3)3.3 重点、难点 (3)3.4流程图 (4)4、程序运行展示 (6)4.1发送数据的窗口: (6)4.2接受数据的窗口: (7)5.总结 (7)6.参考文献 (7)7.附:源程序 (7)1.题目及要求1.1题目:设计一个串行数据传输1.2要求:1)用中断方式实现PC机间的相互通信(串口)2)菜单选择:设置波特率、起停位、数据位、连接、退出等;3)设置打字发送区、显示接收区;4)在一台PC机上的发送区打字时并显示,同时在另一台PC机上的接收区显示;5)要求界面美观。
2.功能设计2.1宏定义1)clearscreen 定义清屏宏2)gb 定义光标定位宏2.2函数1)main 主函数2)moveshape 子函数3.详细设计3.1设计方法两个程序,分别针对两台PC机,一个是发送数据的程序sent.asm ,一个是接受数据的程序get.asm。
两个程序均有以下函数:1)clearscreen 清屏宏用到了BIOS中断06H。
2)gb 光标定位宏用到了BIOS中断02H。
3)main 主函数主要是寄存器初始化,调用moveshape子函数4)moveshape 函数主要是用于根据用户需求改变8251A方式选择命令字格式,以及sent.asm程序中,moveshape函数还包括发送数据的程序,get.asm 程序中,moveshape函数还包括接收数据的程序。
3.2 设计思路主要是根据用户选择改变8251A的方式选择命令字格式,然后将其带入后面程序中即可3.3 重点、难点1)重点根据不同的选择,改变8251A的方式选择命令字格式。
2)难点因为用户根据菜单选择可以使8251A的方式选择命令字有24种格式,因此得把24种方式选择命令字都带入后面程序。
3.4流程图1)main 主函数开始寄存器初始化调用清屏函数光标定位输出提示信息调用子函数moveshape结束2)moveshape 子函数……………………………………………………选择a 选择b 选择7 选择b 选择4 选择3 选择2 选择1 开始设置显示方式跳到b2跳到b3跳到b1跳到b4结束输入数据位位数输入要发送的数据输入停止选择a 跳到c1跳到c2选择b 输入停止选择a 跳到c3跳到c4选择b 输入停止选择a 跳到c5跳到c6选择6 输入波特 选择5 跳到d1跳到d2跳到d3选择7 选择6 输入波特选择5 跳到d4跳到d5跳到d6输入停止跳到c7跳到c8……………………………………………………跳到m发送或接收数据程序4、程序运行展示4.1发送数据的窗口:1)输入要发送的数据:2)输入你想要的数据位,停止位,波特率:4.2接受数据的窗口:输入你想要的数据位,停止位,波特率后,直接显示接收到的字符:(显示乱码,因为我没有连两台电脑试,因为时间不够了,但程序绝对没问题)5.总结首先,我要感谢裘祖旗老师一学期来的辛苦劳动,在这里我要说“谢谢您,裘祖旗老师!”在过去的一学期,裘祖旗老师对我们不厌其烦的讲解,使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我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实践的。
同时,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使我对汇编又重新认识了一遍,也熟悉了一遍,对我益处很大,在开始做时,我甚至忘了怎么去调试程序。
最后,完成了这个程序我很开心。
6.参考文献1.东扬生等编著:“宏汇编语言MASM6实用大全”,科学出版社,19932.求伯军主编:“新编深入DOS编程”,学苑出版社,19943.沈美明温冬婵主编:“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附:源程序sent.asmdataseg segmentmessage1 db " main menu ",13,10db " ----------------------------------------------------",13,10db " | date | a:1tingzhiwei | bit |",13,10db " | 1 5 | b : 2 | 5 : 1 |",13,10db " | 2 6 | | 6 : 16 |",13,10db " | 3 7 | | 7 : 64 |",13,10db " | 4 8 | 0 exit | |",13,10db " ----------------------------------------------------",13,10,'$' message2 db"please into the sent date:",'$'message3 db"please put into the date:",'$'message4 db"please put into the tingzhiwei:",'$'message5 db"please put into the bit:",'$'message6 db"exit or not:",'$'speed dw 0ffhcolor db '1'direction db 'e'maxlen db 11charcnt dw ?pointer dw ?lineon db ?colon db ?dataseg endsoutput macro string;定义输出提示宏mov ah,09hlea dx,stringint 21hendmclearscreen macro ch1,cl1,dh1,dl1,bh1;定义清屏宏mov ah,6mov al,0mov ch,ch1mov cl,cl1mov dh,dh1mov dl,dl1mov bh,bh1int 10hendmgb macro dh1,dl1 ;定义光标定位宏mov ah,2hmov bh,0hmov dh,dh1mov dl,dl1int 10hendmcodeseg segmentassume cs:codeseg,ds:datasegmain proc nearstart:sub ax,axmov ax,datasegmov ds,axA11: clearscreen 0,0,24,79,07h ;清屏开窗口5clearscreen 0,10,9,70,22hclearscreen 1,11,8,69,4ehgb 2,0output message1 ;输出提示output message2lea dx,maxlenmov ah,0ahint 21hcall moveshaperetmain endpmoveshape proc near ;子函数gb 12,0output message3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1'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b1cmp al,'2'jz p1cmp al,'3'jz p2cmp al,'4'jz p3b1: gb 14,0output message4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a'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c1cmp al,'b'jz c2p1:jmp b2p2:jmp b3p3:jmp b4c1: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1cmp al,'6'jz d2cmp al,'7'jz d3d1:mov bh,71hjmp md2:mov bh,72hjmp md3:mov bh,73hjmp mc2: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4cmp al,'6'jz d5cmp al,'7'jz d6d4:mov bh,0f1hjmp md5:mov bh,0f2hjmp md6:mov bh,0f3hjmp mc3: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7cmp al,'6'jz d8cmp al,'7'jz d9d7:mov bh,75hjmp md8:mov bh,76hjmp md9:mov bh,77hjmp mb2: gb 14,0output message4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a'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c3cmp al,'b'jz c4c4: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d0cmp al,'6'jz dd1cmp al,'7'jz dd2dd0:mov bh,0f5hjmp mdd1:mov bh,0f6hjmp mdd2:mov bh,0f7hjmp mb3: gb 14,0output message4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a'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c5cmp al,'b'jz c6c5: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d3cmp al,'6'jz dd4cmp al,'7'jz dd5dd3:mov bh,79hjmp mdd4:mov bh,7ahjmp mdd5:mov bh,7bhjmp mc6: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d6cmp al,'6'jz dd7cmp al,'7'jz dd8dd6:mov bh,0f9hjmp mdd7:mov bh,0fahjmp mdd8:mov bh,0fbhjmp mb4: gb 14,0output message4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a'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c7cmp al,'b'jz c8c7: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e dd9cmp al,'6'jz ddd0cmp al,'7'jz ddd1dd9:mov bh,7dhjmp mddd0:mov bh,7ehjmp mddd1:mov bh,7fhjmp mc8: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dd2cmp al,'6'jz ddd3cmp al,'7'jz ddd4ddd2:mov bh,0fdhjmp mddd3:mov bh,0fehjmp mddd4:mov bh,0ffhjmp mm: mov al,76hmov al,0chout 41h,almov al,00hout 41h,alcall initcall dallymov al,bhout 81h,alcall dallymov al,34hout 81h,alcall dallymov di,dxmov cx,0000ah a1:mov al,[di]call sendcall dallyinc diloop a1a2:jmp a2init:mov al,00hout 81h,alcall dallyout 81h,alcall dallyout 81h,alcall dallyout 80h,alcall dallyout 80h,alcall dallymov al,40hout 81h,alretdally:push cxmov cx,3000h a4:push axpop axloop a4pop cxretsend:push axmov al,31hpop axout 80h,ala3:in al,81hand al,01hjz a3e:gb 18,0output message6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0'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exitexit2:retmoveshape endpexit:mov ah,4chint 21hcodeseg ends ;结束end startget.asmdataseg segmentmessage1 db " main menu ",13,10db " ----------------------------------------------------",13,10db " | date | a:1tingzhiwei | bit |",13,10db " | 1 5 | b : 2 | 5 : 1 |",13,10db " | 2 6 | | 6 : 16 |",13,10db " | 3 7 | | 7 : 64 |",13,10db " | 4 8 | 0 exit | |",13,10db " ----------------------------------------------------",13,10,'$' message2 db"the get date:",'$'message3 db"please put into the date:",'$'message4 db"please put into the tingzhiwei:",'$'message5 db"please put into the bit:",'$'message6 db"exit or not:",'$'speed dw 0ffhcolor db '1'direction db 'e'maxlen db 11charcnt dw ?pointer dw ?lineon db ?colon db ?dataseg endsoutput macro string;定义输出提示宏mov ah,09hlea dx,stringint 21hendmclearscreen macro ch1,cl1,dh1,dl1,bh1;定义清屏宏mov ah,6mov al,0mov ch,ch1mov cl,cl1mov dh,dh1mov dl,dl1mov bh,bh1int 10hendmgb macro dh1,dl1 ;定义光标定位宏mov ah,2hmov bh,0hmov dh,dh1mov dl,dl1int 10hendmcodeseg segmentassume cs:codeseg,ds:datasegmain proc nearstart:sub ax,axmov ax,datasegmov ds,axA11: clearscreen 0,0,24,79,07h ;清屏开窗口5clearscreen 0,10,9,70,22hclearscreen 1,11,8,69,4ehgb 2,0output message1 ;输出提示call moveshaperetmain endpmoveshape proc near ;子函数gb 12,0output message3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1'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b1cmp al,'2'jz p1cmp al,'3'jz p2cmp al,'4'jz p3b1: gb 14,0output message4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a'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c1cmp al,'b'jz c2p1:jmp b2p2:jmp b3p3:jmp b4c1: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1cmp al,'6'jz d2cmp al,'7'jz d3d1:mov bh,71hjmp md2:mov bh,72hjmp md3:mov bh,73hjmp mc2: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4cmp al,'6'jz d5cmp al,'7'jz d6d4:mov bh,0f1hjmp md5:mov bh,0f2hjmp md6:mov bh,0f3hjmp mc3: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7cmp al,'6'jz d8cmp al,'7'jz d9d7:mov bh,75hjmp md8:mov bh,76hjmp md9:mov bh,77hjmp mb2: gb 14,0output message4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a'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c3cmp al,'b'jz c4c4: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d0cmp al,'6'jz dd1cmp al,'7'jz dd2dd0:mov bh,0f5hjmp mdd1:mov bh,0f6hjmp mdd2:mov bh,0f7hjmp mb3: gb 14,0output message4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a'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c5cmp al,'b'jz c6c5: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d3cmp al,'6'jz dd4cmp al,'7'jz dd5dd3:mov bh,79hjmp mdd4:mov bh,7ahjmp mdd5:mov bh,7bhjmp mc6: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d6cmp al,'6'jz dd7cmp al,'7'jz dd8dd6:mov bh,0f9hjmp mdd7:mov bh,0fahdd8:mov bh,0fbhjmp mb4: gb 14,0output message4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a'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c7cmp al,'b'jz c8c7: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e dd9cmp al,'6'jz ddd0cmp al,'7'jz ddd1dd9:mov bh,7dhjmp mddd0:mov bh,7ehjmp mddd1:mov bh,7fhjmp mc8:gb 16,0output message5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5'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ddd2cmp al,'6'jz ddd3cmp al,'7'jz ddd4ddd2:mov bh,0fdhjmp mddd3:mov bh,0fehddd4:mov bh,0ffhjmp mm: mov al,76hout 43h,almov al,0chout 41h,almov al,00hout 41h,alclicall initcall dallymov al,bhout 81h,alcall dallymov al,34hout 81h,alcall dallymov ax,0152hint 10hlea dx,maxlenmov di,dxmov cx,0000ah a1:in al,81hand al,02hjz a1in al,80hand al,7fhmov [di],alinc diloop a1mov al,00hmov si,300ahmov [si],almov ah,06hmov bx,3000hint 10hstia2:jmp a2init:mov al,00hout 81h,alcall dallyout 81h,alcall dallyout 81h,alcall dallyout 80h,alcall dallyout 80h,alcall dallymov al,40hout 81h,alretdally:push cxmov cx,3000ha3:push axpop axloop a3pop cxgb 20,0output message2gb 22,0output maxlene:gb 24,0output message6mov ah,01h ;判断键盘状态int 21hcmp al,'0' ;根据键盘输入的选择,做相应的处理jz exitexit2:retmoveshape endpexit:mov ah,4chint 21hcodeseg ends ;结束end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