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合集下载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受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挑战。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对全国人口和家庭进行普查,提供了最新的人口数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探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变化。

1.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影响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长寿率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社会影响•养老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养老压力,需要更多的养老机构和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家庭结构改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的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逐渐消失,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老年人权益保护: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需要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2 经济影响•劳动力缺乏: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的短缺,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

•养老金压力增加: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也会增加,需要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医疗费用增加:老年人的医疗费用通常比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费用也会大幅增加,需要合理规划医疗资源。

2.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变化。

2.1 老年人口比例增加根据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至18.7%,比上一次人口普查增加了5.44个百分点。

这表明中国的老年人口在整体比例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2.2 人口密度差异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也与人口密度有关。

根据普查数据,人口老龄化更为严重的地区通常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

2.3 城乡差异普查数据还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差异较大。

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低。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篇一:201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2012年7月10日)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全国老龄办,向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发布两条新闻。

一、关于今年“敬老月”活动的安排二、关于201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这是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唯一的部门老年人状况科学调查,也是继2000年和2006年之后的第三次全国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通过三次追踪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进入老龄化10年来老年人口基本状况、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以及我国老龄工作的动态发展情况,还对比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基本生活变化以及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的变化趋势,这对研究了解我国老年人群体基本状况以及老年人群服务需求的变化状况,对党和政府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老龄政策,推进老龄事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2010年12月1日0时为调查时点,调查通过与规模成正比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样本分布在160个市县(区)中640个乡镇街道的2000个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共入户访问2万名老年人,获得有效总样本19986人。

追踪调查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汇总结果进行了加权处理,可以推论调查时点我国大陆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体状况的估值。

调查数据很丰富,主要数据已印发,我摘要发布主要数据和相关情况。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群体基本状况(一)老年人基本特征1男性占49.0%,女性占51.0%;随年龄增高,女性比例呈加大的趋势,80周岁及以上人口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41.8:58.2。

年龄结构,60-69岁低龄老人占56.2%,70-79岁中龄老人占32.0%,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11.8%。

老年人口现状调查研究报告3篇

老年人口现状调查研究报告3篇

老年人口现状调查研究报告3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老年人口现状调查研究报告3篇》,您浏览的《老年人口现状调查研究报告3篇》正文如下:老年人口现状调查研究报告第1篇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我国许多城市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天长市本世纪初就已进入老年型社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当年天长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1.84%,到202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这一比例上升至15.37%,上升了3.53个百分点。

本文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天长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并就如何应对老年人口增长、让老年人度过健康幸福的晚年提出建议,供决策参考。

一、天长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一)老年规模扩大,老龄化呈加速态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天长市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1990年天长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50194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98%;2000年增加到6995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84%;到202X 年达到92705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37%。

从增长趋势看,前10年增长46.6%,增加了1.98万人;后10年增长53.4%,增加了2.27万人。

国际上,通常把人口年龄结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初天长市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处于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的阶段,2000年已迈入老龄化社会,202X年人口老年型结构更加凸现。

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的时间,而天长市老龄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5.0%上升到202X年的10.6%,只用了20年时间。

(二)老年人口仍以低龄为主,但高龄化趋势明显202X年,天长市9.27万老年人口中,60-79岁有8万人,占86.3%;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27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比重的13.7%,低龄老人占主体。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了8.87%,相比2000年的6.96%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程度令人担忧。

一、老龄人口数量及比重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最明显的现象就是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的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0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11067.71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3992.57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也从2000年的6.96%上升到了2010年的8.87%。

进一步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老龄人口数量及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人口总量增加,二是老龄化速度加快。

1.人口总量增加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自然增长率每年都在增加。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4.32亿,比2000年增加了2.79亿。

虽然出生率在下降,但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2.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比重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与此同时,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预计老年人口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又一个高峰。

二、老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与之前相比,老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201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比为42.86%,女性占比为57.14%。

这说明我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相对较高,而男性则相对较少。

这种情况主要受到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战争、自然灾害、偏重生育男孩等因素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的现象的是,我国男性寿命比女性普遍短。

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应注重改善老年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

目前,多数老年女性缺乏经济保障、健康保险等基本保障,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三、老年人口城镇化和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趋势就是城镇化和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 关键 词 ] 人 口老龄 化 ;农村 ; 现状 ; 趋 势 [ 中图分 类号 ]C 9 2 4 . 2 4 [ 文 献标 识码 ]A
6 4 2 O 8 6 4 2 O
i 耋
慨 壹 ; 重 耋
按 国际标 准衡 量 , 我 国在 2 0 0 0年 已进 入 老年 型 人 口的 比重城镇 为 7 . 8 %, 乡村为 l O . 0 6 %; 8 0岁 及 以 社 会 。据第 六 次人 口普 查 的数据 , 2 0 1 0年我 国 6 0岁 上老年人 口占总人 口的 比重城 镇为 1 . 3 5 %, 乡村 为 . 8 %。这说 明与城镇相 比, 乡村人 口的老龄化程度更 及 以上 老 年 人 为 1 . 7 8亿 人 , 占全 国 总 人 口 的 1 1 3 . 3 2 % 。其 中 6 5岁及 以上 老 年人 口为 1 . 1 9亿 人 , 高, 高龄化程 度更严 重 , 如图 1 所示 。 占全 国 总 人 口 的 8 . 9 2 %, 而 “ 五 普 ”时 期 仅 占 7 . 1 %… ; 8 0岁及 以上 高龄 老年 人 口达 0 . 2 1 亿人 , 占
8 6 4 2 O 8 6 4 2 O
3 . 农村 老龄人 口养老 方 式保 障性 低
人 比重东 部最 高 , 西部最 低 。
调查 发 现 , 我国 6 0岁及 以上 老龄 人 口 中依靠 劳
各省 份 6 5岁 及 以上 老 年 人 口 占总 人 口的 比重
动 收入 为 养 老 方式 的 占 4 1 . 2 %, 依靠 离 退 休 金养 老 也各 不相 同 , 山东、 安徽 、 江苏、 上海、 浙江 、 湖南、 四
1 1 . 6 9 %, 乡村为 1 4 . 9 8 %; 6 5 岁及 以上老年人 口占总 岁及 以上身体健康 的老年人 占 3 1 . 7 %, 生活不能 自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5篇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5篇

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5篇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较为明显篇一1、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

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9.4%。

截至2017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86万人,比上年净增加631万人,比2001年增加5324万人,年均增加354.93万人。

目前我国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是欧盟同年龄总人口的1.4倍。

2、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2017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01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32年突破20%,在2049年突破30%;中国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口占比翻倍(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10%到20%,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7%到14%)所需时间分别仅为26年和25年,而美国分别为78年和70年,俄罗斯分别为51年和49年,就连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日本也略慢于中国,分别为29年和25年。

3、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寿命不断延长。

1982至199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大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速;1990至201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规模占总人口比重为1.87%。

据预测,到2025年前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4%左右,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

也就是说,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算起,中国仅用25年左右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人口老龄化路程。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3篇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根据这一问题,本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为例,共有706份问卷,其中北京市有403份,上海市有303份。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养老问题的真实状况:1、是否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担心和不太担心可以说是各占一半,有将近43%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有所担心,57%的人不太担心或尚未考虑养老问题。

从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们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并不是很担忧。

一是北京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更发达;二是北京上海的养老机构非常多,并且有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做后盾;三是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的人要面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譬如说房价问题)比较多,因而养老问题属于次要;四是北京上海适合年轻人打拼,许多年轻人选择年老后退居二线城市。

2、选择的养老方式在这一问题上,选择有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公立养老机构占多数,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其他的养老方式。

总体而言,养老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

可见,人们对未来的养老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再死守着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等单一的养老概念了。

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3、赡养老人的意识当今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要考虑自身职业的发展,还要顾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生养小孩赡养老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和应对方略——基于全国六次人口普查的分析

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和应对方略——基于全国六次人口普查的分析
21年 1 01 0月
管j 千 争 I 』
J u a fMa a e n o r lo n g me t n
0c . 011 t2
第2 4卷
第 5期
Vo . 4 No 5 12 .
我 国人 口老 龄化 态 势和 应对 方 略
基 于全 国 六次人 口普查 的分 析
郑 志 国


我 国人 口老 龄化 的基本 态势
龄化的标志。根据全国六次人 口普查数据和其他相
关 资料 , 以对我 国人 口老龄 化态势 作如 下分析 。 可
人 口老 龄化 是人 口年 龄结构 的一 种长 期变化 趋 势 , 常表 现为 一个 国家 或 地 区 的老 龄 人 口在 总 人 通 口中所 占比例 超过某 一 界限并 逐步 上升 的状态 。按

6 ・ 6
表 2 六 次 全 国 人 口普 查 结 果 中 的人 口 总 数 和 6 5岁 以 上 人 口数
单 位 : 人 万
资料 来 源 : 同表 1 。
( ) 人 口总 量 大 大 超 过 经 济 适 度 规 模 条 件 薄弱 环节 , 的 地方 近 年来 此 项 工 作 明显 放 松 。按 三 在 有 现行 政 策继续 严格 控制 人 口, 2 世 纪 中期 我 国人 到 1 下 出现 老龄 化
( 中共广 东 省委 党校 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研 究所 , 东 广 州 5 05 ) 广 103
摘 要 : 国人 口老龄化呈加速态势。我 国总人 1 中包含大量的过剩劳动力 , 我 3 社会养老 负担实 际上 大于老 龄人 1比例 所 3 显示的程度。2 1世纪上半期 , 国人 1 我 : 3总量将在低生育水平上继续扩张并逼近极 限规模 , 控制人 1总量 和应对老龄化 的双 重 3 任务十分繁重。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入 1老 龄化的主要因素, 3 而应对人 1老 龄化 问题 必须加 快养老 积累方式转型步伐 , 3

中国老年人对养老社区的需求调查研究

中国老年人对养老社区的需求调查研究

中国老年人对养老社区的需求调查研究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老年人对养老社区的需求,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通过对500名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访问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1. 养老社区的地理位置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养老社区的地理位置非常关注。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倾向于选择位于市中心或居住地附近的养老社区。

他们认为,这可以方便他们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并能够更好地享受城市的资源和便利设施。

2. 养老社区的住房类型在养老社区的住房类型方面,调查显示,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独立居住的公寓或小别墅。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喜欢独立空间,可以自由安排日常生活。

此外,一些老年人也希望养老社区能提供一些配套设施,如医疗室和健身房,以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

3. 养老社区的服务设施老年人对养老社区的服务设施非常关注。

近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养老社区能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包括定期体检、药物管理和急救服务。

此外,社区还应该提供日常生活的辅助服务,如送餐服务、家居维修和清洁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4. 养老社区的活动和娱乐设施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养老社区的活动和娱乐设施有较高的需求。

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养老社区能提供各种活动,如健身操、书法班、歌舞表演等,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示,希望社区能提供一些娱乐设施,如棋牌室、电影院等,以满足他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5. 养老社区的安全保障在养老社区的安全保障方面,老年人非常关注。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养老社区能提供24小时的保安服务和监控设施,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外,老年人还希望养老社区能设置紧急呼叫按钮,方便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获得帮助。

综上所述,中国老年人对养老社区的需求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住房类型、服务设施、活动和娱乐设施以及安全保障。

20150112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现状与变动特_省略_基于_六普_和_五普_数据的分析_孙鹃娟

20150112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现状与变动特_省略_基于_六普_和_五普_数据的分析_孙鹃娟

表 1 2010 年中国不同特征老年人的居住方式
Table 1 Living Arrangement of Chines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2010
%
单身户 夫妻户 一代户 二代户 隔代户 三代及以上 其他
小计
居住地

9. 52
33. 21
根据以上划分方式,总的来说,2010 年我国生活在一代户中的老年人为 39. 1% ,二代户中的为 22. 56% ,三代户中的老年人为 36. 49% ,而四代及以上户在老年人居住方式中比例仅为 0. 64% 。我国 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呈现以下特点: 1. 1 我国老年空巢家庭比例高,但地区差异大,空巢中的夫妻户和单身户老人呈现两极化倾向
1. 05
2. 11
22. 43
Hale Waihona Puke 2. 5429. 21
3. 90
100
丧偶
25. 68
0. 02
0. 59
21. 65
2. 56
47. 92
1. 58
100
教育程度
不识字
12. 41
20. 59
0. 67
19. 31
3. 64
41. 82
1. 56
100
小学
9. 02
29. 01
0. 63
16. 97
* 本文得到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重点课题《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 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与养老服务需求研究》( 项目批准号 13CRK010) 的支持。
36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05
研究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但面临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如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仍需关注精神慰藉、社会参与和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建议
完善老年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建立健全老年人口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养老 服务和照料,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加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管 理能力,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加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支持,关注老年人的精 神慰藉、社会参与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提 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城乡差异
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都高于 农村,但农村老年人口增长速度 更快。
性别比例
女性老年人口数量略高于男性, 但男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显示,近半数老年人口存在不同 程度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等。
医疗保障不足
约30%的老年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医疗 保险,导致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存在差距
相对于农村老年人口,城镇老年人口在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城乡老年人口文化程度存在差异
城镇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老年人口,前者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超过25%,而后者这一比例仅为 10%左右。
老年人口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老年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
部分老年人口存在孤独、抑郁等心理 健康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老年人口经济状况
经济收入偏低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____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是宝贵的一手资料,从中揭示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国际通行的判断标准,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从我国第六次普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8.87%,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更确切地说,我国早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龄化加剧。

三、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原因: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主要是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出生率的下降引起的。

四、老龄化社会的应对方法: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的医疗和养老体系,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因此,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仍旧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并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

2、建立和健全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和法规是我国司法部门将要面对的问题。

另外,我们也应该加强社会道德宣传,重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

3、重视“银发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4、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医疗保障中,不仅要有身体保障,还应有精神保障。

5、充分利用老年人多样的人生历练、丰富的社会经验、积极平和的心态,让一部分有能力、也愿意为社会发挥余热的老年人,在社区建设、文化交流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二: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问题与老龄事业发展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社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社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
此外,Leviatan(1985)等很早就注意到 性别差异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并统计分析证明 了性别对预期寿命的影响非常显著。考虑到性 别差异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巨大影响,加之性别 比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区别度不大,故本文将地 区全部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 寿命作为三个因变量分别分析。
鲁小波、陈晓颖选取了人口内部结构、自 然地理、环境质量、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医 疗水平、体育运动水平、其他因素等 8 个方面 共计 36 个因素为解释变量对平均预期寿命的 地区差异进行解释。通过简单回归和偏相关分 析得出的结论包括:各省经济水平是影响地区 平均预期寿命的主要因素;如果经济发展水平 相当,则海拔较高地区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进 一步提高的难度会更大;全民知识文化素质的 普遍提高比高学历人才比重的增加更有助于 人均寿命的延长等。
一、问题的提出 人 口 的 平 均 预 期 寿 命(average life expectancy,ALE)是反映一个地区人们健康 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根据人口普查 的数据,1990 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为 68.55 年,2000 年 这 一 数 据 为 71.40,2010 年 为 74.83,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 是,各个省级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表现出很 大的差别。2010 年北京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 达到 80.18,而新疆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 72.35,尚低于北京 20 年前的数据(72.86), 这样的情况显然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赫胥黎 说,时间是最公平的 , 给每个人都是 24 小时。 但现在的情况却表明即使是在一生可以利用 的时间上,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也是不公平的, 这当然应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人力资源的角度 来说,在我国老年化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平 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可以增加老年劳动力的数 量和质量,对于解决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矛 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思考

两 个十 年 间 , 新疆 6 0岁 及 以 上 人 口 和 6 5岁 及 以 上

地 区 。“ 六 普” 数据 显示 , 5 6个 民族 在 新 疆 都 有 居 住, 其 中汉 族人 口 占总 人 口的 4 0 . 4 8 %, 而 少 数 民族
人 口占总 人 口的 5 9 . 5 2 % 。在 新 疆 这 样边 疆 多 民族 聚居 地 区 , 其社 会 管理创 新 面 临很多 挑 战 , 老 年人 的 养老 问题 就是 其 中之 一 。 因此 , 在 新 疆 做 好 老 龄 工 作, 就 具有 更加 重 要 的 意 义 。本 文 试 图基 于 “ 六普” 数 据对 新 疆养 老服 务体 系建 设有 所思 考 。

要: 全 国第 六 次 人 口普 查 ( 以下 简 称 “ 六普” ) 数 据 的陆续公 布 , 为 我 们 重 新 审 视 很 多 社 会 政 策 提 供 了有 力
的 支持 。 当 前 , 人 口老 龄 化 问题 和 老 龄 事 业 发 展 已经 成 为我 国社 会 的 热 点 问 题 。利 用 新 疆 的 “ 六 普” 数 据 对 新 疆 的 人 口老 龄 化 及 老 年 人 口 问题 进 行 了初 步 的 分 析 , 以期 对 当 前 的 新 疆 养 老 服 务 体 系建 设 有所 借 鉴 。 关键词 : “ 六 普” 新疆
中图分类号 : C9 2 4. 2 4
养 老 服 务 体 系
文献标识码 : A
D0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4 6 4 1 . 2 0 1 3 . 0 2. 1 5
新疆 地处 我 国西北 边 陲 , 是一 个 多 民族 聚 居 的

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及预期寿命评估——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及预期寿命评估——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及预期寿命评估——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张文娟;魏蒙【期刊名称】《人口学刊》【年(卷),期】2016(038)003【摘要】本文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1981年的中国人口生命表为模型生命表对2010年的人口按龄死亡模式进行修正,测算2010年的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性别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10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下降至5.58‰;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岁,其中男性的预期寿命超过73岁,女性预期寿命为78岁;近10年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幅超过4岁,高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然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婴幼儿和老年人口存在严重的死亡漏报,现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制度因素的制约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巨大挑战.偏高的女婴死亡率虽然较2000年有所改善,但依旧存在,对女性的社会歧视仍在威胁中国的人口安全.【总页数】11页(P18-28)【作者】张文娟;魏蒙【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4.24【相关文献】1.对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间接估算及评价——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 舒星宇;温勇;宗占红;周建芳2.中国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林闽钢;梁誉;刘璐婵3.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J], 潘金洪;帅友良;孙唐水;张吟鹤;薛晓华;周长青4.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剖析(2000-2010)——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实证分析 [J], 李联廉;苟鸿蒙5.中国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刘晏伶;冯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及失能规模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Disability Rate and Prevalence of China's Elder
Population
作者: 潘金洪[1];帅友良[2];孙唐水[1];张吟鹤[1];薛晓华[2];周长青[2]
作者机构: [1]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老龄科学与老龄产业研究所;[2]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江苏南京210042
出版物刊名: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3-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六普”;老年人口;失能老人;失能率;失能人口规模;长期照护
摘要:依据2010"六普"长表中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数据,计算了分全国及分省区、年龄、性别、城乡的老年人口失能率,并推算其规模。

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口失能规模为522万,总失能率为2.95%,其中男性2.52%,女性3.35%,低于以往的文献报道。

老年人口失能率随着年龄上升而快速上升,60岁组老年人口合计失能率为0.68%,70岁组为2.15%,80岁组为6.49%,90岁组为18.56%,百岁及以上的高达29.19%。

老年人口失能率在城市、镇、乡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失能率最低(2.35%),其次是镇(2.60%)、最高是乡村(3.3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3期Jour nal of Chongqing Uni ve rsi t、.’of Sc ie nc e a n d Technology(SIx'ial Sc ie nce s Edition) No.23 20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林元雄摘要:根据第6次全国人13'普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按照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13.抚养比、总抚养比、GD P比重、人均GDP等指标,将31个省市分成5类,发现各类型间的差别较明显,既有“未老先富”型.也有“未富先老”型和“边富边老”型: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解决的途径不能一概而论。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聚类分析;第6次人口普查中图分类号:C9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2)23一()051—02作者简介:林元雄(1965一),男,福建莆田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112)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应用与分析收稿日期:2012-(19—11一个人从出生到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直至1979年就已经成为人El老龄化城市,随后,北京、天死亡是~个生命过程.它是不可逆转的单向过程一一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辽宁、广西和四川I等地相个国家的人口可以因为老年人N增加快于青少年人继进入老年型省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15均已超过口.使得人口结构从较年轻的状态变化到较年老的状总人口的10%一青海、西藏等欠发达省区则可能要到态.形成人口老龄化:而由于青少年人口增加快于老2020年前后才会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因此在研年人口.则会形成人口年轻化一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时.考虑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的特点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含义》提出了划分人口年龄类型的标准:按老年人一、聚类分析指标口(65岁及以上)与少儿人口(0~1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总人口的年龄结构分成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考虑区域的不同特点很重要.但是我们并不想简三种基本类型。

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_健康与照料安排_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_张翼

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_健康与照料安排_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_张翼

社会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以往的很多研究表明,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安排,以及老年人口的身体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老年照料需求及其对外部照料资源的依赖程度。

但同时,老年人的照料安排与健康程度,也对其子女的就业机会与工作时长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的负面意义———即老年人照料资源的家庭依赖,直接限制了其子女的就业选择与工作安排(蒋承、赵晓军,2009)。

因此,老年人口的居住、健康与照料问题,会多方面影响中国未来“老有所养”制度的实施。

第六次人口普查提供的详实数据,可以给政府部门报告更为细致的结构性描述资料,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在这里,研究报告将首先分析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安排,然后分析老年人口的身体健康程度———毕竟,不同年龄和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人对照料的依赖程度不同。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老年人口的照料状况。

一、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安排在传统中国社会,由于人口预期寿命非常低。

笔者曾有研究显示在1950年左右,中国0岁人口的预期寿命也才在35岁。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老人都难以活到65岁,故此才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但伴随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迅速提高。

到2009年达到了73.1岁(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1:276)。

0岁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同时也预示其他年龄段人口预期寿命也有所增加。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健康与照料安排———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张翼内容提要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1)有65岁以上人口的家庭户占总家庭户的比重,农村高于镇、镇高于市;(2)在老年人口中,老年空巢家庭的比重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中,增加了将近9%。

在人口流动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空巢家庭的比重还会迅速上升;(3)伴随年龄的上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但在每一年龄段内,女性的健康程度都低于男性;(4)有配偶的老年人的健康程度高于未婚者、离婚者和丧偶者;(5)在生活不能自理时,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维生,养老保险的作用还需要继续加强。

兴城市人口老龄化历程、现状及对策探析——基于兴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兴城市人口老龄化历程、现状及对策探析——基于兴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统计与管理 二○一五·十一区域发展兴城市人口老龄化历程、现状及对策探析——基于兴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赵 宏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

按国际通行的标准,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进入老年化时期。

文中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就兴城市的人口老龄化历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人口老龄化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兴城市人口老龄化现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兴城市 人口老龄化 改善DOI:10.3969/j.issn.1674-537X.2015.11.031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兴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8139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年均递增28‰。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5442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年均递增23‰。

全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已经进入加速阶段。

本文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拟就兴城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及应对措施予以分析,以利为兴城市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0-14岁15-29岁21%24%25%60岁以上图1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兴城市人口年龄构成一、兴城市人口老龄化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就导致了在兴城的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强。

因为兴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起始时间是在90年代末期,所以本文在探索兴城市人口老龄化历程时从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开始。

(一)第三次人口普查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兴城市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4004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

65岁及以上人口2757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8% 。

应该说兴城市当时的人口还比较年轻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2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16,N o .22014年4月J .o fW u h a nU n i .o f S c i .&T e c h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A p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r .2014 收稿日期:2013-12-2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1J J D 840010).作者简介:林闽钢(1967-),男,福建福州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保障㊁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研究.①文中数据资料均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㊁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h t t p://w w w.s t a t s .g o v .c n /t j s j /p c s j /r k p c /6r p /i n d e x c h .h t m )和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㊁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h t t p ://w w w.s t a t s .g o v .c n /t j s j /p c s j /r k p c /5r p/i n d e x .h t m )有关数据整理㊂②我国首次在1986年七五 计划中提出东部㊁中部与西部的划分㊂通过综合国家统计局和已有的区域划分,本文所使用的东部㊁中部㊁西部三个区域分别包括以下省级行政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㊁天津㊁河北㊁辽宁㊁上海㊁江苏㊁浙江㊁福建㊁山东㊁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㊁吉林㊁黑龙江㊁安徽㊁江西㊁河南㊁湖北和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㊁广西㊁重庆㊁四川㊁贵州㊁云南㊁西藏㊁陕西㊁甘肃㊁青海㊁宁夏和新疆12个省(市㊁自治区)㊂中国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林闽钢 梁 誉 刘璐婵(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从城乡和东中西这两个区域角度对我国老年人的分布状况㊁健康现状及养老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㊂分析发现:在老年人口分布方面,呈现 东多中西较少 ㊁农村比城镇多㊁城乡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㊁城镇地区高龄老人增长更快等现象㊂在老年人口健康方面,东部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农村,农村高龄老人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城镇㊂在老年人口生活来源方面,家庭供养仍然是我国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生活来源,东部老年人生活来源优于中西部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养老,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是高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更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最主要生活来源㊂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㊂关键词:中国老年人口;养老状况;健康状况;生活来源;区域比较中图分类号:C 913.6;C 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14)02-0204-05一㊁研究缘起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1.7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32%,老年抚养比为19.02%,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约1.19亿人,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8.92%㊂相比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了0.48亿人①㊂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㊂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首先要面对的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即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步所造成的养老方面的差距和问题;其次是各区域财政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养老资源布局不均衡等原因所导致的养老方面的差距和问题㊂本文试图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从城乡和东中西②这两个区域角度,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分布状况㊁健康现状及养老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和明确目前我国区域之间的养老差距和问题所在,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㊂二㊁区域老年人口的分布状况1.老年人口在数量上,呈现 东多中西较少 的分布从表1可以看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占东部㊁中部和西部各自地区人口的比率基本一致㊂但从数量来看,东部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表1 2010年全国不同区域60岁及以上人口分布状况地区占该地区人口的比率(%)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率(%)东部13.7240.98中部13.9031.18西部14.0527.842014年第2期林闽钢,等:中国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的区域比较研究占全国老年人口的比率为40.98%,而中部地区为31.18%,西部地区仅为27.84%㊂在老年人口数量分布上,呈 东多中西少 之势㊂2.老年人口分布呈农村比城镇多㊁城乡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㊁城镇地区高龄老人的增长更快的发展态势从城乡老年人口分布来看(见表2),2010年城镇老年人口为0.78亿人,占城镇总人口的11.68%,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5.74%;乡村老年人口为0.99亿人,占乡村总人口的14.98%,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75%,乡村老年人口的比率和老年抚养比比城镇分别高出3.3个和7.01个百分点㊂2010年我国高龄老年人口①数量达到0.21亿人,分别占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1.57%和11.80%㊂从城乡高龄老年人口的总体分布来看,2010年城镇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0.09亿人,分别占城镇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1.35%和11.52%;乡村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0.12亿人,分别占乡村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1.80%和12.02%㊂从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的发展状况来看,2000至2010年十年间,无论城镇还是乡村,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均明显快于其他老年人口年龄段,尤其是城镇地区高龄老年人口的①高龄老人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指标,通常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㊂表2 2000年、2010年全国城乡老年人口分年龄组增长状况年龄组(岁)2000年人口数(万人)全国城镇乡村2010年人口数(万人)全国城镇乡村人口增长率(%)全国城镇乡村60~644170.381494.462675.935866.732603.693263.0440.6874.2221.9465~693478.051217.452260.604111.331791.032320.3018.2147.112.6470~742557.41847.951709.473297.241477.731819.5128.9374.276.4475~791592.83500.011092.822385.211053.151332.0649.75110.6221.8980~84798.92247.20551.711337.32576.28761.0467.39133.1237.9485~89303.0799.41203.66563.19239.22323.9785.83140.6459.0790~9478.3627.6650.70157.8368.7889.05101.42148.6675.6595~9916.986.2310.7537.0017.6519.34117.95183.5879.94100~ 1.790.621.173.591.582.01101.01155.2272.26增长率更是高达130%以上㊂三㊁区域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1.东部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表3数据,东部地区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人数占老年人口总数的86.05%,明显高于中部的81.07%和西部的81.22%㊂东部地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仅有2.68%,也明显低于中表3 2010年全国不同区域60岁及以上人口健康状况地区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生活不能自理(%)东部48.7637.2911.272.68中部40.4040.6715.923.01西部40.3840.8415.523.26部的3.01%和西部的3.26%,因此,东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总体上比中西部好,而西部地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上与中部地区较为接近㊂ 2.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农村,农村高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城镇根据表4数据,2010年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中认为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分别占到了所有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的87.69%和79.74%,认为不健康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分别占到了12.31%和20.26%㊂其中,60岁至64岁年龄段的城镇和乡村老年人认为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均高达94.96%和91.73%,认为不健康和生活不能自理表4 2010年全国城乡老年人口分年龄组的健康状况年龄组(岁)健康城镇(%)乡村(%)基本健康城镇(%)乡村(%)不健康生活能自理城镇(%)乡村(%)生活不能自理城镇(%)乡村(%)60~6464.0958.2530.8733.484.347.260.701.0165~6953.2144.8038.5440.667.0612.791.191.7570~7440.8530.9045.6944.9011.3521.092.113.1175~7933.0923.9147.7744.3515.4526.923.694.8280~8424.8317.3146.8040.4621.4533.506.928.7385~8920.4214.5043.7336.5824.5235.3111.3313.6190~9416.5212.0138.2531.3125.9634.5219.2722.1695~9916.9312.0734.8928.7924.2231.5523.9627.59100~ 15.0211.0131.4430.3024.3729.4929.1729.20总计48.3540.4239.3439.329.8616.942.453.32502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的分别仅占到了5.04%和8.27%㊂从各个年龄段来看,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农村好㊂四㊁区域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1.家庭供养仍然是我国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来源,东部老年人生活来源优于中西部老年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分为劳动收入㊁离退休金养老金㊁最低生活保障金㊁财产性收入㊁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以及其他㊂无论东部㊁中部和西部地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来源比率都平均高达40%左右(见表5),因此,家庭供养仍然是我国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来源,反映出家庭养老仍是我国主要的养老形式㊂根据表5数据,2010年东部地区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中有29.9%来源于离退休金养老金,明显高于中部的21.15%和西部的18.92%,而且西部地区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中有5.20%来源于最低生活保障金,明显高于中部的3.93%和西部的2.98%㊂因此,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来源优于表5 2010年全国不同区域60岁及以上人口主要生活来源地区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财产性收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他(%)东部25.7529.902.980.4039.251.72中部31.0221.153.930.3241.661.92西部31.7818.925.200.3841.831.89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生活来源㊂2.城镇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养老,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是高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更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最主要生活来源根据表6数据,在城镇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中,有50.12%的老人主要为离退休金养老金,有31.36%的老人主要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生活来源主要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仅占3.11%;而在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中,只有4.6%的老人主要为离退休金养老金,有47.74%的老人主要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生活来源主要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仅占4.88%㊂根据图1所示,对于城镇老人而言,80岁以表6 2010年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状况地区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财产性收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他(%)全国29.0724.123.890.3740.721.83城镇12.9450.123.110.6131.361.86乡村41.184.604.480.1947.741.81(a )城镇老年人(b)乡村老年人图1 2010年城镇与乡村60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主要生活来源比例分布6022014年第2期林闽钢,等:中国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的区域比较研究前,其主要生活来源为离退休金养老金,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80岁之后,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成为大部分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虽然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养老的老人比例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之外的其他生活来源项目㊂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70岁之前,大部分老年人主要靠劳动收入养老,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居于次之;70岁以后,劳动收入的支持作用明显下降,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作用开始超过老年人的劳动收入并快速上升,始终处于之后各个年龄段的主导地位;80岁之后,包括劳动收入在内的各项生活来源所起到的支持作用均十分微弱㊂总之,每项生活来源在不同老年阶段所起到的作用差异明显,尤其是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但进入高龄后,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生活来源都主要是家庭其他成员提供㊂根据表7进一步分析城镇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生活来源㊂在城镇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人中,有53.27%和50.65%的老年人主要的生活来源为离退休金养老金,有24.27%和34.10%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仅有3.96%和5.81%的老年人主要的生活来源为最低生活保障金㊁财产性收入以及其他收入㊂在不健康生活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中,有50.72%和49.27%的老年人主要的生活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有35.09%和39.97%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为离退休金养老金,另有14.19%和10.76%的老年人主要的生活来源为最低生活保障金㊁财产性收入以及其他收入㊂表7 2010年城镇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生活来源健康状况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财产性收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他(%)健康18.5053.271.640.6924.271.63基本健康9.4450.653.290.5734.101.95不健康生活能自理2.7635.098.450.4650.722.52生活不能自理0.5339.977.700.3449.272.19根据表8进一步分析农村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生活来源㊂在农村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人中,有63%和36.24%的老年人主要的生活来源为劳动收入,有28.48%和52.6%的老年人主要的生活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有8.52%和11.16%的老年人主要的生活来源为离退休金养老金等其他收入㊂而在不健康生活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中,主要生活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的老年人占到了绝大多数,分别为75.73%和82.02%,主要生活来源为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其他收入的老年人相对较少,仅占24.27%和17.98%㊂表8 2010年农村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生活来源健康状况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财产性收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他(%)健康63.005.311.730.1828.481.30基本健康36.244.784.190.2052.601.99不健康生活能自理8.342.7410.440.1975.732.56生活不能自理1.523.2011.080.1282.022.06五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1.研究结论(1)在分布状况上,我国老年人口呈现 东多中西较少 ㊁农村比城镇多㊁城乡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㊁城镇地区高龄老人增长更快等现象㊂(2)在健康状况上,东部地区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农村,农村高龄老人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城镇㊂(3)在生活来源上,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是高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更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最主要生活来源,东部老年人生活来源优于中西部老年人,家庭供养仍然是我国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来源,城镇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养老,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㊂2.政策建议(1)建议建立老年人口养老状况指数,针对目前区域养老状况不平衡的问题,监测不同地区养老发展状况和水平,发布老年人口养老状况监测结果,调整国家在城乡和东中西部养老资源方面提供的相关政策,促进我国区域老年人口养老事业协调发展㊂(2)加快完善我国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业成为首要之急㊂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㊁社区为依托㊁机构为支撑的,以及功能完善㊁规模适度㊁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702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系,让社会养老服务适度普惠,实现 老有颐养 ㊂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养老服务的托底作用和示范作用,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形成国家-省级-地级-县级-乡镇五级网络体系㊂(3)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变动情况,不断提高离退休金养老金水平,使老年人降低对家庭及其成员的依赖,扩大社会养老比重,减轻家庭养老经济压力㊂(4)针对农村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㊁家庭供养负担较重的问题,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补 出口 ,同时补 进口 ,提高新农保的筹资和补偿标准,不断提高农村老人养老保险的水平,减轻家庭成员养老的经济压力,形成 养老金+劳动所得+家庭供养 多元均衡的生活来源㊂(5)建立老年人失能长期照料服务体系㊂由于失能老人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来源的匮乏,失能老人要成为养老社会保障的重点对象,在今后国家政策设计中应该有所体现㊂建议尽快建立包括生活照料㊁康复护理㊁精神慰藉㊁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在内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同时辅之以相关医疗保健项目,充实养老服务项目,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使之能够保证生活质量㊂(6)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和实施老年补助政策,重点实施失能老人的护理补助计划,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㊁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㊂(7)建议国家统一执行高龄津贴政策㊂目前,我国各地自行开展高龄津贴制度工作,从已实施的几个省的情况来看,高龄津贴对于解决高龄老人基本生活问题㊁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㊂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由中央财政投入,建立国家高龄津贴制度㊂[责任编辑勇慧]8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