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条件对交城县一代玉米螟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
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暴风雨等。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干旱是玉米生产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减少,破坏玉米的生
长发育,影响花果结实。
在干旱时,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水分,若缺水情况严重,则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大大降低。
洪涝也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
洪涝会直接淹没田地,导致玉米泡水,无
法正常生长。
同时,洪涝也会破坏土壤结构,减少土壤肥力,从而降低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暴风雨也会对玉米种植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暴风雨会烈风大作,折断玉米植株,破
坏玉米花果,严重的还会导致田地水浸。
此外,大雨还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严重威胁农作物的生长。
冰雹也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灾害。
冰雹会直接破坏玉米的叶片和果实,降低产量
和品质。
冰雹还会影响玉米的营养和生长速度,导致产量不稳定。
高温也会对玉米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温天气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的湿度,使玉米吸收营养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高温会对玉米的光合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从而
导致玉米的柿子发育不良,严重的还会使玉米产量降低。
总之,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保护好农作物是农业生产中需
要重视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促进玉米种植生产的稳定发展。
玉米螟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数 据 和气 象 数据 分 析 ,找 出玉 米螟 发 生等 级 与 气 象 2 0 1 3年 蛹期 最 短 为 2 6天 , 其余 年份 蛹期 均 为 3 l 天.
的关 系 , 为广大 基层 测报 员提 供参 考依 据 。 蛹期 初 见 与化 蛹 结束 最 早与 最 晚相 差 5天 。玉 米 螟
据 主要 农 作物 病 虫 害测 报 技 术规 范 应用 手 册确 定 【 3 ] , 后。 2 0 1 3年蛹 期较 短是 因为 6月 中上旬 降 水 、 温 度适
-
2 0 0
粮食 作物2 0 1 3 . 1 2
摩 i I 础 i l 龇
4月
年 份
5月
6上 旬
6中旬
6下 旬
蛹前 , 于 4月 下旬 选 有 代表 性 、 当地 主 推 品种 玉米 秸 的[ 5 1 。如 2 0 1 0年 4 、 5 、 6月份 降 雨量 充 足 , 温 度适 宜 ,
化蛹提前 , 而2 0 1 1年 4份 温 秆垛 按 上 、 中、 下 随 机取 样 , 每垛 剥查 1 0 0 ~ 2 0 0秆 , 检 有 利 于 越 冬 幼 虫 复 苏 ,
发 生, 反 之 则 发 生较 轻 。
关键 词 : 玉米螟 ; 气 象条件 ; 发 生程度
玉 米螟 俗 称箭 秆 虫 、 玉 米 钻心 虫 等 , 属 鳞翅 目螟 2 0 1 0年 、 2 0 1 1 年 当地 玉 米 螟 大 发 生 , 2 0 1 2年 偏 重 发
蛾科 , 是 玉米 的主要虫 害 。在 玉米 各生 育期 都可 造成 生 , 2 0 1 3年偏 轻发 生 。
和 玉 米螟 天 敌 的数 量 等 因 素…。 而 玉米 螟 幼 虫发 生 时 2 . 1 玉米螟 化 蛹进 度
气象服务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气象服务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气象服务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气象服务是指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气象信息和服务。
气象因素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气象服务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首先,气象服务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玉米是一种温暖季节作物,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在播种、抽苗、灌浆等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气象条件也有所不同。
气象服务可以提供各阶段所需的气象数据和预测服务,根据预报结果及时调整种植管理,为玉米的顺利生长提供保障。
其次,气象服务对玉米的病虫害防治也有着影响。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螟虫、蝗虫、玉米烟管虫等,气象因素对它们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干旱和高温易于引起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气象服务可以提前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提供科学的防治方案,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生产造成的危害,从而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最后,气象服务对玉米品质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会直接影响玉米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
比如温度过高会造成玉米籽粒的脆性降低,影响口感,而降雨量过多则会影响玉米籽粒的糊化度,降低淀粉的品质。
气象服务可提供相应的气象预报和农业技术指导,根据预报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控制。
总之,气象服务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合理利用气象服务,可以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支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需求。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玉米螟是玉米上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玉米螟发生规律主要受气候、生境和农业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其危害。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因素:玉米螟适应温暖和潮湿的气候环境,温度在20-32℃之间,湿度在80%以上时,其生活活动最为活跃。
干旱和干燥的气候也会影响玉米螟的发生和发展。
2. 昆虫种群:成虫数量越多,本年度的玉米螟危害就会越严重,特别是第二代的蛾虫数量,会对后续的玉米生长产生更大的危害。
3. 粮食储藏:未清理干净的玉米秸秆和粮食堆放场所,会成为玉米螟产卵和发展繁殖的理想场所。
1. 多种措施结合:防治玉米螟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清理杂草、秸秆、堆肥等,减少玉米螟的栖息地。
配合使用玉米螟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 合理施肥:适度施用氮肥,不仅有助于玉米的生长,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虫性。
过度施肥会增加玉米螟的发生和繁殖。
3. 种植优良品种:选择抗玉米螟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
4. 早期预防:在播种前,及时清理和破坏玉米田及周围的杂草和秸秆,减少玉米螟的越冬和繁殖地。
5. 及时监测:定期巡查田地,观察是否有玉米螟的危害迹象。
一旦发现玉米螟的产卵或幼虫,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 定期喷药:根据玉米螟能力活跃和寄生虫发展的规律,定期喷洒合适的农药,以减少玉米螟的数量和危害。
7. 科学种植:推荐按照合理密度进行适度密植,加强对于田间的管理和观察。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了解其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
防治玉米螟也要求农民加强对玉米螟的了解和科学管理,提高玉米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气象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物质财产造成的各种损失和危害,包括极端气候变化、暴雨、旱灾、风灾、冰雹等。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极端气候变化玉米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
气候的变化会对玉米全生育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玉米成熟期,气温升高和干旱等极端气候变化会导致玉米减产或歉收。
此外,极端降雨和低温也会影响花期、成穗期和收获期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气候变化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二、暴雨和洪水暴雨和洪水对玉米种植很不利。
由于雨水过多,田间灌溉不畅,多数农民误以为玉米越浇越好,反而会导致玉米生长过度,花期不合适,透水量低,土壤中缺氧,病虫害发生率高等问题,使玉米减产或歉收。
三、旱灾旱灾是指灌溉区域在雨季不充足或长时间无雨的情况下,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一种自然灾害。
干旱会导致土壤湿度降低和矿物质含量稀少,严重的旱灾会造成沙化土地,无法耕种,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
玉米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过度干旱会使花序胶结,使花的粉末(花粉)萎缩,传粉受阻,而进一步导致玉米减产或歉收。
四、风灾和冰雹风灾和冰雹也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风力较大时,容易导致玉米倒伏损失,从而导致播种面积缩小,时间拖延。
冰雹则会导致玉米叶面大面积破损、甚至折断,从而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灌浆作用,进而导致减产。
为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应对灾害的能力。
仅仅这样,才能根据气候变化合理制定合适的播种时间,合理施肥、灌溉和采收方法,提高玉米产量。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玉米螟是玉米田间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以玉米叶片为食,会给玉米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危害。
研究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玉米螟的发生规律1.季节规律玉米螟的发生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
通常来说,它们在5月下旬至6月初开始大量出现,这是因为此时气温升高,酷热的天气有利于玉米螟的孳生和繁殖。
而在秋季,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玉米螟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在季节变化的这一规律下,农户需特别警惕玉米螟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生物规律玉米螟的发生和繁殖也受到生物规律的影响。
它们的卵期一般为5-7天,幼虫期为15-20天,成虫期为5-7天。
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玉米螟的发生也起着重要作用。
其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温暖潮湿的环境,而干燥和寒冷的天气会抑制玉米螟的繁殖和生长。
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时候,农户可以适当通过增加灌溉和喷灌等方式来调节环境,减少玉米螟的生长繁殖。
二、玉米螟的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式,适合于有机玉米生产。
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天敌蛾类、蚁类等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还可以引入一些捕食型昆虫如寄生蜂等来控制玉米螟。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的调节,促进天敌昆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可以利用灯光诱捕来吸引玉米螟成虫,然后进行人工捕捉。
还可以利用红外线和紫外线等技术来驱除玉米螟。
这些方法不仅无毒无害,而且对于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因此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式。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治方式,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对于玉米螟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对于幼虫期的玉米螟可以选择使用杀虫剂,但要注意控制用药量,以免对玉米产生不良影响。
分析一代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控建议
分析一代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控建议作者:任文娟张新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3期玉米螟是玉米上常发的钻蛀性害虫,属于世界性害虫,可为害200多种寄主植物。
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降低籽粒产量,严重时玉米产量损失30%以上,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在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以一代玉米螟是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的主要虫害,主要取食玉米心叶,蛀食茎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减产,且近年来有为害加重趋势,且根据各地春季玉米螟基数调查情况分析,预计今年一代玉米螟在黑龙江东北部地区总体偏重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关于玉米螟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箭秆虫,成虫属鳞翅目,螟蛾科,食性很杂,能危害多种作物,能危害多种作物,以玉米、高粱受害最重。
在中国随纬度可发生6代,玉米螟属于全变态的昆虫,一生四变:幼虫、蛹、成虫、卵,从卵开始到发育成成虫是一代。
黑龙江省一年可发生一代。
老熟幼虫在玉米穗轴内、茎秆中越冬,次年化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
成虫羽化当天可交尾产卵,卵期3~5天,一个雌蛾平均可产卵350~700粒,喜欢在生长较茂盛、离地50cm以上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玉米螟成虫寿命5~10天,飞翔力强,喜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幼虫多为五龄,具趋糖、趋湿、趋触性特性,初孵幼虫对玉米可形成转株危害,能借风力吐丝下垂飘迁邻株;三龄前主要集中取食玉米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四龄后钻入茎秆为害,幼虫4龄以前为潜藏为害,4龄以后表现钻蛀为害。
二、一代玉米螟的危害一代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心叶、茎秆,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取食或蛀食玉米未展开的心叶叶肉,二龄幼虫集中在心叶内为害,叶上形成半透明、不规则的薄膜状排孔,造成玉米心叶出现“花叶”和排粪孔,叶片被害严重的破碎不能展开,降低光合作用效率,雄穗不能正常抽出。
3-4龄幼虫在玉米抽穗后钻蛀、咬食其他坚硬组织:茎秆、穗柄、穗轴,主要破坏茎秆组织,被蛀食后的茎秆和果穗形成隧道,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遭到破坏,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致雌穗发育受阻,授粉不良,雌穗在结实前受害形成瘪粒不结实,玉米易早衰而减产,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易被风吹折,使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若是结实后受害,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影响品质。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玉米螟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害虫。
它的发生规律与气候、环境、玉米生长期等因素有关。
下面我们来介绍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玉米螟的发生和繁殖速度较快。
当气温达到25-30℃时,玉米螟的卵会迅速孵化,幼虫出现在玉米叶片上。
玉米螟的发生可分为初孵期、迁飞期、高峰期和尾期。
初孵期一般出现在6月份,此时天气较热,玉米叶片上出现大量的幼虫。
玉米螟的幼虫主要以各个年龄段的玉米叶片为食,初孵期的幼虫对玉米影响较小,但也需要及时控制。
迁飞期通常出现在7月份,这时玉米螟的幼虫开始从低龄叶片迁移到高龄叶片。
此时应重点关注高龄叶片上的幼虫,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高峰期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初。
这时幼虫数量较多,对玉米的危害也最为严重。
幼虫会大量产生并侵蚀玉米叶片,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在高峰期要加强防治工作,及时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尾期出现在8月末至9月初,此时玉米螟幼虫的数量开始减少。
尾期的幼虫主要在玉米叶片上进行吞食繁殖,此时可以采取适时的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玉米螟的数量。
针对玉米螟的防治措施可以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农药喷洒到叶片上,通过杀死幼虫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化学防治的时间选择在玉米螟发生的高峰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注意保护环境和自身安全。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天敌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和病毒等,利用它们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来减少幼虫的数量。
生物防治要注意天敌的引入和适应性,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保护。
还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措施来防治玉米螟,如安装黏虫板、设置灯光陷阱等,吸引并捕捉玉米螟成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总结一下,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与气候、环境以及作物生长期有关。
在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控制和防治玉米螟的危害。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①、 选用抗虫 品种 : 选用 高抗虫害玉米 品种 , 能 有效 防
治玉米螟发生 。 ②、 秋季应及时将茎秆粉碎还 田或运出处 理 , 在春季玉 米螟蛹羽化前 , 将上一年 的秸秆完全处理干净。 2 、 物理防 治 : 利 用高压汞灯或频振 式杀虫灯诱 杀玉米 螟成虫 。开灯时间为 7月上旬- 8月上旬 ,开灯时间为 晚 9 时至第二天凌晨 。 3 、 生物防治 : 白僵菌封跺 5月 中旬发现有越冬幼虫爬 出洞 口时 , 每立方米垛量 用 白僵菌( 每克含孢子量 3 0 0亿 ) 1 0 — 2 0 克喷粉封垛 。
一
、
温上升 , 越冬幼虫死亡率大 大降低 。夏季雨水 比较调和 , 有 利于玉米螟生长发育 。 2 、 玉米种植面积和种植密度增大 , 秸秆转化率低 , 虫 源 基数增多。 特别是地膜玉米面积的扩大 , 长势 良好的玉米将 会受到玉米螟 的严重为害 。 . 3 、 对 玉米螟危 害认识不足 , 长期 以来农 民不重视防治 。 分户种植 不利 于? 玉米螟 的防治 , 致使虫量上升 。 4 、 育种工作忽视 了抗虫性 研究 , 绝大多数 玉米品种是 高感玉米螟 , 抗玉米螟的品种很 少 , 为玉米螟大发生提供及 为有了的物质基础 。 不 同玉米品种有不同的抗螟性 , 这与品 种中含有 的抗螟素 多少有关 。同一品系生育后期抗螟 能力 降低 。
五、 发 生 规 律
玉米螟在我县一年 发生一代 , 老熟幼虫在 玉米 的秸秆 、 穗轴 、 根茬 里越冬。越冬代幼虫在 6 月 中旬开始化蛹 , 6 月
下旬为化蛹盛期 , 蛹羽化盛期是 7月中旬。? 成 虫产卵盛期 是 7月下旬 , 卵期一般是 5— 7天。? 玉米螟卵孵化盛期约 7月下旬 , 也 就是 玉米螟幼虫开始 田间危害玉米的时期 , 危 害最严重 时期是 8 月初 一 8月下旬。9 月份幼 虫进 入越 冬 状态 。 六、 玉米螟 的综合防治技术 防治玉米螟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 防治措施 1 、 农业防治 :
玉米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摘要】玉米螟是一种危害玉米的虫害,在玉米生长期对玉米叶片和穗部造成严重危害。
其发生规律主要与气温、湿度及玉米生长期有关。
玉米螟的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对玉米的危害表现为玉米叶片被咬食,玉米穗被啃食等。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如利用天敌和微生物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
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加强防治意识,结合多种防治手段,并定期监测玉米田的虫情,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特点、防治方法、生命周期、危害表现、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加强防治意识、多种防治手段、定期监测、玉米田1. 引言1.1 玉米螟对玉米产生的危害玉米螟是一种害虫,对玉米产生着严重的危害。
玉米螟主要以玉米幼苗和穗发育期的玉米为食,通过啃食玉米叶片和茎部,造成玉米植株受损,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植株生长受限。
玉米螟还会在玉米穗内产卵,导致玉米籽粒被啃食,影响产量和品质。
玉米螟的危害不仅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导致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由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螟的危害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加强对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减少其危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介绍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和生命周期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希望能为玉米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2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主要受气温、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玉米螟在每年的5月至6月开始孵化,随着气温的升高,幼虫数量逐渐增多。
7月至8月是玉米螟的高发期,这时幼虫将迅速生长并繁殖,对玉米造成严重危害。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9月至10月逐渐进入玉米螟的衰退期,幼虫数量明显减少。
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则可能导致玉米螟的繁殖数量增加,延长其发生期。
农民在种植玉米时要密切观察气候变化,合理安排防治措施,以防止玉米螟的大量繁殖和危害。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探讨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探讨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破坏性灾害,如暴雨、干旱、洪水、冰雹、冻害等。
对于玉米种植来说,气象灾害可能会对产量和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从暴雨、干旱和冻害三个方面讨论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气象服务措施。
暴雨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可以主要表现为水分过多导致氧气不足,引发根部腐烂,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暴雨还可能引发洪水,冲刷土壤和农田,造成玉米苗土壤脱落和积水,也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暴雨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气象服务措施:一是提供及时准确的暴雨预警信息,使农民能够及时采取防洪措施,如疏通排水渠,修整农田水利设施等。
二是加强提前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选择耐水性较强的品种,降低暴雨对玉米的影响。
三是开展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农田面积的水土流失。
干旱是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对玉米种植的影响特别显著。
干旱导致土壤缺水,会减少植物的生理活动,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吸收。
干旱会导致玉米的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为了减轻干旱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气象服务措施:一是提供准确的干旱预警信息,使农民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增加灌溉频次,采取节水措施等。
二是开展小气候调节技术研究,如引导气流进行农田降温,减少蒸发量,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三是加强玉米耐旱品种的选育研究,提高耐旱能力,减少干旱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主要有暴雨、干旱和冻害三个方面。
为了减轻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可以采取各种气象服务措施,如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开展品种选育研究,加强技术研究等。
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农民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玉米螟是一种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减少玉米螟给玉米生产带来的损失,需要了解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1. 气象条件玉米螟的孵化和发生与气温、降水、温度等气象条件有关。
一般来说,气温在20~30℃,相对湿度在70%~80%时,玉米螟的卵会在2~3天内孵化,蛹期一般为14~20天。
2. 环境条件玉米螟喜欢在密集的玉米田里繁殖,尤其是对于没有旋转耕作的玉米田来说更为适合。
此外,玉米螟还喜欢在玉米田周围的草丛中栖息,因此,对于玉米田周围的草丛进行控制也是预防玉米螟的重要措施之一。
3. 玉米品种不同品种的玉米对于玉米螟的受害程度也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玉米品种脆弱容易遭受螟的破坏,就需要更加注意防治工作。
1. 定期检查和清除在玉米生长期间,定期检查玉米叶片是否受损,有无玉米螟的踪迹,及时清除被害的玉米叶片和玉米周围的杂草。
另外,定期喷洒杀虫剂,也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方法之一。
2. 科学种植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要采用间作种植和轮作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玉米螟的繁殖数量。
同时,科学施肥也可以使玉米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减少受害情况。
3. 物理防治可以采用灯光引蛾或粘虫纸等物理手段,将玉米螟杀死。
在环保和健康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生物防治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防治方法。
可以在田间悬挂玉米螟的天敌——寄生性蜂类等,来控制玉米螟的繁殖。
如果在方法上采取多种措施结合,定期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螟对于玉米收成的影响。
总之,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于玉米的生长和收成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加强防治工作,才能保证玉米的高产高质。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玉米螟(scientific name: Ostrinia furnacalis)是一种重要的玉米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的葉片、穗部和茎部。
在中国,玉米螟的世代数量较多,一般每年可发生两到三代,因此玉米螟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主要受温度、光照、气候和玉米播种时间等因素影响。
一般而言,玉米螟在气温达到20℃左右时即可开始飞行。
一代玉米螟的周期大约为30-45天,成虫通常在4-6月或6-8月出现。
成虫飞行期间通常是在黄昏或晚上,雌虫在玉米植株附近诱发产卵,每只雌虫平均可产卵150-200颗。
卵期为7-10天。
卵孵化后的幼虫首先钻入玉米植株的叶片,然后逐渐向下攻入茎部或包穗叶中。
幼虫期一般为15-23天,接着进入蛹期,蛹期为7-10天。
幼虫到蛹期继续在玉米植株内发育,蛹化后成虫破蛹而出,开始新一轮的繁殖。
及时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是在成虫飞行期进行及时控制。
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防治措施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措施等。
化学防治是目前最常用且有效的防治方式。
化学防治是通过喷洒农药来控制玉米螟的发生。
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可以有效地降低玉米螟虫的数量。
一般而言,喷药操作应在成虫大量飞行及幼虫发生的早期进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玉米螟的数量。
在选用农药时,应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种类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进行喷洒。
在喷洒过程中要注意风向和喷洒方式,以避免药剂在空气中扩散,对周围环境和作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玉米螟的发生。
天敌是起到控制玉米螟数量的主要角色之一。
一些瓢虫、蜘蛛、蜜蜂等昆虫以及啮齿动物等都能吃掉玉米螟的成虫、幼虫或蛹。
在农田中增加天敌数量,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发生。
一些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也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手段,通过寄生幼虫或感染病原体来减少玉米螟数量。
注意查治一代玉米螟
注意查治一代玉米螟
玉米螟一直是危害我区玉米的最主要害虫,以幼虫蛀茎危害,被害植株的茎杆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输送,使玉米穗部发育不全而减产,茎杆被蛀后易被风折断,一般年份可减产5%,严重年份减产10%以上。
据玉米螟冬后存活量,田间落卵量作物长势和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一代玉米螟今年为中等偏重发生,个别地块大发生。
一、预报依据:据我区科技中心植保站调查,今年我区冬后玉米螟平均百杆活虫数14.4头,较2006年平均百杆活虫数9.3头,高出5.1头,虫源基数较高。
2007年羽化高峰6月11日,与去年一致;黑光灯诱测成虫,截至6月19日累计诱蛾217头,去年累计诱蛾143头,高出74头。
望各乡镇和广大农户及时查清虫情,适时进行防治。
二、防治指标:心叶中期花叶率20%,心叶末期花叶率10%,立即除治。
三、防治措施:
l、50%辛硫磷0.5公斤,拌40公斤细河沙每亩3-3.5公斤,撤于玉米心叶。
2、3%辛硫磷颗粒剂500克/亩。
3、BT乳剂,每亩200ml,加水少量,拌河沙5-7公斤,制成颗粒剂,投入玉米心叶,每株1--2克。
- 1 -。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探讨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探讨气象灾害是指气象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
而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气象灾害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影响因素。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气象灾害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和气象服务措施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1. 干旱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长期干旱会使土壤中的水分严重不足,导致玉米幼苗缺水枯萎,生长发育受阻。
干旱还容易导致土壤风化和侵蚀,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更加深远。
2. 暴雨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也是对玉米种植产生严重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
暴雨会导致玉米田间积水,使玉米植株缺氧、茎秆易折断,并且积水还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滋生,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3. 冻害冻害是对玉米生长影响十分严重的气象灾害,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春季的霜冻和秋季的霜冻都会给玉米的生长带来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玉米冻死,降低产量。
4. 高温高温也是影响玉米生长的气象灾害之一。
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容易使土壤水分蒸发过快,供水不足;高温还易导致玉米叶片热害,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二、气象服务措施探讨1. 气象预警气象预警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条件、气象特点等因素,进行天气预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朋友做好农作物防御工作。
对于玉米种植来说,气象预警可以提前告知种植者未来天气的状况,帮助他们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2. 气象保险气象保险是一种通过气象条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气象因子等建立的一种保险形式。
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可以通过气象保险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减轻损失,提高农民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3. 气象信息技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建立气象信息平台,向农民朋友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通过手机APP、网站等渠道提供气象预报、灾害预警等信息,使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和防灾工作。
气象服务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气象服务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气象服务是指提供地面或空中气象观测、预报、预警、专业咨询和气象信息服务等各种功能的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支撑。
气象服务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播期选择的影响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和专业的咨询,农民能够及时了解气候变化,科学选择种植日期。
适宜的播期可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玉米产量和品质。
例如,气象服务可以提供种植期间的气温、降雨、干湿季交替等数据,从而让农民选择最合适的播期,避免受到气候不利的影响。
二、对水肥管理的影响气象服务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业灌溉和施肥的科学指导,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时机和量。
例如,水分管理是玉米生产中关键的环节。
通过气象预报,农民可以及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避免缺水或过湿。
同时,气象服务也可以为农民提供施肥的科学方法和时机,调整施肥量,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三、对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影响气象服务可以应用气象学原理,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玉米花期前后,气象服务可以提供降雨和气温预报,从而帮助农民及时防控介壳虫和螟虫等危害玉米的虫害。
同时,气象服务也可为农民提供预防和治理玉米病害的建议,如尽早测定土壤酸碱度、避免过度施肥等。
四、对玉米成熟期和收获期的影响气象服务可以提供准确的花粉期和成熟期气象预报数据,农民可以根据预报信息及时进行玉米的收获,在避免气象灾害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同时,气象服务还可以为农民提供预报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准确数据,帮助农民制订适合天气条件的收获计划和方法,保障收获的安全和效率。
总之,气象服务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科学的生产指导和防控措施,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生产效益。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探讨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探讨气象灾害是指自然环境中的气象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类、动植物及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破坏和损失的现象。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对作物种植的影响尤为显著,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
本文将探讨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
1.暴雨暴雨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多,使种植的玉米无法充分吸收水分,从而影响其生长。
同时,暴雨还会导致土壤流失、水浸,让玉米失去养分,严重时还会引发水泛滥。
2.旱灾旱灾是农业生产中最为普遍的气象灾害之一。
玉米种植需要水分来滋养植物生长,缺水情况下玉米会出现严重的干旱、萎蔫,甚至无法成活。
3.冰雹冰雹会对玉米的茎叶和果实造成直接的机械破坏,使玉米失去生长力,生长受到抑制,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4.霜冻玉米所需的生长温度是在15℃~35℃之间,当温度低于0℃时,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和枝条受到冻害,从而使玉米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减少。
5.台风台风带来的超强风力和暴雨,对玉米的生长会造成严重影响。
强风可以折断玉米茎、打垮玉米的穗子,暴雨会导致水浸,而水浸则会使玉米失去养分。
气象服务措施:1.气象预警我国气象部门定期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
农民可以通过收音机、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气象信息,从而采取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
2.科学种植科学种植是最根本的措施。
种植的时间、密度、施肥与管理等,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玉米品种的特性进行调整。
3.加强防御建设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采取强化防御建设措施。
如加强玉米沟的净化,防止水土流失等。
4.应急准备对于即将到来的气象灾害,做好应急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在台风、暴雨、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农民可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警告,及时采取防护或转移等措施,从而减少玉米种植所受的损失。
总之,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和加强气象服务,有可能减少其影响,保障玉米种植的正常生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
山东省气象条件对一代玉米螟的影响
万方数据
· 322 ·
中国农学通报
前期冬季积温较低、卵盛期日平均最高气温明显,对玉 米螟虫害危害玉米造成减产有很大影响。 3.2.2 一代玉米螟卵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将通过相关 性显著检验的因子与卵量进行逐步回归建立方程。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5(18):319-323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山东省气象条件对一代玉米螟的影响
李 楠,李鸿怡,薛晓萍
(山东省气候中心,济南 250031)
摘 要:通过分析山东省 1976—2005 年一代玉米螟盛期卵量、玉米成灾面积与其对应的气象条件之间的
表 3 目标因子与膨化处理后的气象因子相关分析结果
目标因子 盛期一代玉米螟虫卵数
成灾面积
气象因子 平均气温
积温
相对湿度
平均气温 冬季积温 日平均最低气温 日平均最高气温
因子时段 5 月下旬 5 月下旬 5 月中旬—5 月下旬 5 月下旬 前一年 12 月—当年 2 月 前一年 12 月—当年 2 月 5 月上旬—5 月中旬 6 月上旬
Abstract: Based on the amount of egg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orn borer, the damage area of corn and the re⁃ late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76 to 2005, two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orn borer were analyzed and the liner related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mount of egg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orn borer w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verage tem⁃ perature of the end of May, and the damage area of corn was correlation with the lowest air temperature of the 1st ten-days of May to Mid-May, and highest air temperature of the 1st Ten-days of June. Key words: First Generation of Corn Borer,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correlation, Shandong province
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一、温度的影响。
季节交替中差异最大的就是温度,温度条件是影响病虫害流行的重要因素。
温度主要影响虫卵的孵化、害虫的代谢繁殖以及害虫的活动性等。
大多数害虫属于卵生生物,只有温度合适的情况下虫卵才能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虫卵都不能正常孵化,就不能成为幼虫或成虫危害农作物。
害虫生长的温度范围大致为6℃~36℃,在这个范围内一般温度越高,害虫新陈代谢越旺盛,繁殖能力越强,造成的危害也随之加重;温度降低,害虫则新陈代谢减慢,繁殖周期变长,当温度超出这个范围,害虫一般停止活动甚至死亡。
害虫的活动性同样受温度的影响,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害虫的活动,害虫的活动力与农作物受害程度成正比。
不同的病虫害都有各自发生的温度区间和最适发生温度,如玉米螟虫卵的孵化温度区间为18℃~32℃,其中26℃时孵化率最高;小麦秆锈病原菌的夏孢子最佳萌发侵入温度是18℃~22℃,脱离这个温度区间其萌发侵入能力急剧下降。
二、湿度、降水的影响。
湿度条件同样是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病原物生存繁殖都需要适宜的湿度与水分,不同的病虫害对湿度的要求不同,分喜湿型和喜干型。
一般喜湿的病虫害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上,喜干的病虫害相对湿度要求50%以下,当湿度因素适合其生长要求时就会迅速繁殖,造成灾害。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象型”病害,有研究指出相对湿度是决定赤霉病流行程度的关键因子,如果小麦开花期出现大雾会加重赤霉病的发生,降水量、下雨日数与赤霉病流行息息相关。
降水对大多数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都是有利的,绝大多数真菌孢子萌发侵入要求植物叶面存在液态水。
如小麦条锈菌、叶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和侵染要求几乎饱和的空气湿度以及叶面上存在水珠,春季如果雨水较多,露水出现的时间长,则有利于小麦条锈、叶锈病大流行。
大雨以及暴雨大暴雨对体型较小的害虫和虫卵有冲刷作用,可降低其危害。
湿度大有利于病原物越冬存活,所以冬季积雪对土壤中越冬的病原物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得第二年病原物基数增大,易引发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腋 等处 ,Βιβλιοθήκη 玉米 的生 长发 育受 到影 响 。一 般 发生
年常 造 成 5% 一1 0%的 损失 ,重 发 生 造 成 2 0%以 上 。据 调查 统计 ,本地 区玉 米螟发 生危 害程 度 一般 为 中等至 偏 重发 生 , 个 别 年份偏 轻 发 生 ,对 玉米 品 质和产 量 已造成 一定 影 响 。据研究 本 区域 玉米螟 一
气 象 条 件 对 交 城 县 一 代
玉 米 螟 的 影 响
陈素 莲 , 任 建 全 ,陈慧 莲 t
( 1 . 交 城 县 气 象 局 ,山西 交 城 0 3 0 5 0 0; 2 . 交城 县 植 保 站 , 山 西 交城 0 3 0 5 0 0)
摘 要: 玉 米 螟 的 发 生 发 展 与 气温 、 湿度关系密切 。 在前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 本文应用交城县 2 0 0 2—2 0 1 4年 玉 米 螟 羽 化 期 的气 象 数 据 , 分 析 了 玉米 螟 羽化 进 度 、 发 生 程 度 与 气 象 条件 的关 系 , 以期 为 交 城 测 报 和 防 治 玉 米 螟 提供 参 考 依 据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0 3一O 1
差 1 0天 。 调 查 期 间玉 米螟 发生 程 度 只 出现过 中等 偏 轻 和 中等发 生 ,其 中一 般关 系 为 : 羽 化期 长 度较
作者简介: 陈素莲 ( 1 9 6 1一 ) , 女, 山 西 交 城人 , 2 0 1 3 年 毕业 于南
蚕食 玉米 心叶丛 、雄 穗包 和雌 穗顶 端 花丝颈 部 以及
玉米 螟发 生程 度 。根据 重要 农 作物 病虫 害 测报 计 算规 范 应用 手册 确 定【 】 : 2 0 0 4年 、 2 0 0 5年 、 2 0 0 6
年、 2 0 0 7年 、 2 0 1 2年 、 2 0 1 3年 、 2 0 1 4年玉米 螟 发生
调 查 结果 显示 ( 表 3 ): 本 区域 一代 玉米 螟 化 蛹 期 一般 在 5月 2 0日左右 , 羽化 在 6月上旬 开始 , 盛 期 在 6月 中下旬 。化 蛹 开始最 早 出现在 5 月 1 1日, 最 晚 出现 在 5月 3 1日 , 相差 2 1 天; 化 蛹盛 期 最 早
京信息工程大学 , 工程师 。
长时 , 幼 虫盛 期末期 迟 , 成虫 数量 就多 , 孵化 幼虫就
多 ,二 代玉 米螟 化蛹 羽化 就多 ,危 害大 ,越冬 基数
・
3 4-
山 西 气 象
2 0 1 5年第 2期
5月 2 7日, 最 晚 为 6月 1 0 1 3, 相差 1 5天 ; 羽 化 开
交 城县 气象 局 。玉米 螟 的发生 程度 根据 重要 农作 物 病 虫 害测 报 计算 规 范 统计 确定 【 ¨,即 :I 级 为 轻 发 生 ,Ⅱ级 为 中等偏 轻发 生 , Ⅲ级 为 中等 发 生 , Ⅳ级 为 中等偏 重发 生 , V级为 大发 生 。
生 严重 程度 及越 冬基 数 。本 文通过 取证 各年 度 化蛹
虫, 在化 蛹率 达 到 1 0%时每 隔 2天 调查 一次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越 冬前 、 存 活 率 调 查
时期数 据 与气象 因 子分析 ,重 点研 究一 代玉 米螟 发 生程度 与 气象 条件 的关 系 ,以期 为玉米 螟发 生 防治
羽化影 响 。
2 . 2 玉米螟 的化 蛹 羽化规律
1 资 料与 方法 1 . 1 资料 来源
本文 2 0 0 2—2 0 1 4年 一代 玉米 螟 发 生量 、发 生
程 度 、玉米 螟化 蛹 羽化数 据 资料来 源 于 吕梁 市 汾 阳 区域测 报 站 、 交 城 县植 保站 ,同期 气象 资 料来 源 于
第 2期 ( 总第 1 1 1 期)
2 0 1 5年 6月
山 西 气 象
N o . 2 ( S u m N o . 1 1 1)
J u n e . 2 0 1 5
S H AN X I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Q U A R T E R L Y
程度 为 中等 发 生 , 在 其 余 年 份 为 中等 偏 轻 发 生 ( 见
表 1 ) 。 羽 化 进 度 的 调 查 。 在 冬 前 选 留 的 含 虫 量 大 的 秸
秆垛上 , 每 隔 5天 调查 一 次 , 每 次 调查 3 0—5 0头 活
年发 生 2代 , 其 中一 代 玉米 螟 主要 危 害 春 玉米 , 其 不 但影 响 玉米生 长 ,而且 直 接影 响二代 玉米 螟 的发
1 . 2 调 查 方 法
始 1 3最 早 为 5月 2 2日,最 晚为 6月 9 3 ,相差 1 1 8 天 ,羽化 持续 时 间最 长可 达 2 4天 , 最 短仅 1 4天 相
玉 米螟 发生 程度 调查 。 于 9月下 旬 玉米 收获前 ,
调 查 玉米 螟 幼虫 存 活量 。在 观 测地 段 进 行 取样 , 取
时期提 供依 据 。
根 据 历 年 的气 象 资 料 与死 亡 率 数 据 调 查 分 析 ( 表 2) , 本 区域 玉米螟 平均死 亡 率 8 . 5% ,在 1 2 月 、1 月 气温 较低 时 死亡 率稍 高 ( 如2 0 0 3年 、 2 0 1 1 年、 2 0 1 2年 ) , 总体 看 来 对 玉米 螟 冬 后 基数 影 响相 对 较小 , 影 响 玉米螟 发 生重 点 考虑 气 象条 件 对化 蛹
关键 词 : 气象因素 : 玉米螟 : 羽 化
0 引 言
样 1 0 0株 分 5个 点 , 每点 双行 2 0株 , 调查 玉 米被 害
情况 。 ’
玉米 螟俗 称箭 杆 虫 、玉米钻 心 虫 等 ,属 鳞翅 目 蛾科 , 是 危 害 玉 米 比较严 重 的虫 害 。玉 米 螟 幼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