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系统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纳兰性德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纳兰性德

诗歌专题训练---纳兰性德诗歌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纳兰性德【清代】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衣匹马”,写词人着短衣,乘骏马,奔驰在路上,一“匹”字,尽显轻松惬意。

B.“萧萧落木不胜秋”,承首句之“遥山如画”,景物之萧瑟和意境之深远,历历如绘。

C.“柔肠萦挂”,词人以直白的语气写出了浓烈的思念之情,在别后更显得孤寂和落寞。

D.纳兰词“以情真取胜”,本词感情真挚自然且感伤凄婉,而语言清新流畅,不事雕琢。

2.现代学者张秉戍《纳兰词笺注》:“这首小词作法很别致,即虽然仍用上景下情的常见之法,但此篇却在落笔的角度上有所变化。

”结合全词,指出上下片落笔角度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若只如初见”指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

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B.“何事秋风悲画扇”,扇子是夏天用来驱走炎热的,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C.“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D.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充满深深的愤怒和不满之情。

4.请你简要分析“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一句话。

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

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

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在高三语文课程中,诗歌是一项重要且常见的练习题,它既考察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这一部分的考试。

一、填词练习1. 茫茫大海波澜起,______一叶扁舟飘。

提示:填“孤雁”2. 春风绿水青山间,_______。

提示:填“花开满园”3. 星光闪烁下,_____。

提示:填“夜幕降临”二、创作题1. 题目:春天的风景要求:用五言绝句的形式写一首关于春天风景的诗歌。

2. 题目:故乡要求: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写一首描写故乡的诗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背诵题请背诵以下两首古诗: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鉴赏题请鉴赏以下一首现代诗,理解其内涵并进行简要评论。

《回忆时间的激烈与假象》 - 北岛一刹那间天崩地裂时间突破了身体的枷锁我看见了一丝光明耀眼得像伊甸园丑恶终结了萨挖耶恩人的命运将鲜血洗净得像阳光只剩下一片美丽这首现代诗表达了对时间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时间瞬息万变的特点,暗示时间对人类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诗中所描述的美丽一刹那,给人一种希望与光明的感觉,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丑恶与残酷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兼具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特点,引人深思。

以上就是一些高三语文诗歌练习题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练习、背诵经典诗歌以及学会鉴赏现代诗歌,都能为提高诗歌学习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祝愿大家都能在高三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附详细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船行(宋)李浩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①任天理【注】①《论语》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行藏”一词,后来指行迹、出处。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歌首联写东船因为遇到顺风,扬帆前进,瞬息千里,舟行轻快,仿佛风送鸿毛。

B. 颔联写西船的篙师一边讥笑东船一边辛苦撑船,汗流浃背,甚至折断了许多船篙。

C. 诗歌颈联写第二天风向转变,波涛流势也随之変化,西船因处于顺境又讥笑东船。

D. 这首宋诗主要运用对比方法,语言平白如话,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却引人深思。

(2)这首宋诗蕴含哲理,启迪人生,请分析其带给人的哲理启迪。

【答案】(1)B(2)①人生不会总是处于顺境或者逆境。

处顺境不可自骄,处逆境不必自馁。

②遇到顺境,洋洋自得讥笑他人,一旦困境来临,其下场比平时处于逆境者更惨。

③操纵的主动权应在自己手中,无论处境顺利与否,顺其自然,便能怡然自适。

【解析】【分析】(1)B项,“颔联写西船的篙师一边讥笑东船一边辛苦撑船”分析错误,颔联“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意为“却笑那西去的船夫,汗流如雨,不知撑折了多少竹篙”,联系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即“东行的船遇到顺风,帆席高挂”,上下对比理解,答案应是东行的船只笑那西去的船。

故选B。

(2)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表现出遇到顺风,扬帆前进,瞬息千里,舟行轻快的状态;颔联“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展现出逆风行使的船只,艰难而上,辛苦撑船,汗流浃背,甚至折断了许多船篙。

顺风,逆风好比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颈联“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第二天风向转变,波涛流势也随之変化,西船因处于顺境又讥笑东船。

这就好比人生的境遇,否极泰来,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也无永远的坎坷迷茫,重要的是不管处于人生何种境地都要“我但行藏任天理”,保持怡然自适的姿态,不要嘲笑他人遭遇。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明)张楷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2)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面烘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②张诗的“雨”描绘春夜和风细雨、杏花悄然绽放的美丽景象,既渲染酒阑人散时闲适惬意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衬和呼应,饶有余韵。

【解析】【分析】(1)C项,“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错误,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

故选C。

(2)本题,“座上相看泪如雨”,意思是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雨”运用比喻手法,席间胡笳声起,催人泪下。

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

“门外萧萧杏花雨”,意思是门外杏花飘落一地。

酒喝完才感觉到春夜雨中的一丝丝凉意,风吹杏花,纷纷落下。

酒宴结束,宾客尽欢,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呼应。

分点整理答案。

故答案为:⑴C;⑵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悲痛情状,既侧面烘托胡笳乐曲的感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尽答案(优选 )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下边小题。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隐士,得藤字[唐]高适幕府日多暇 ,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 ,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 ,深斋垂古藤。

边城惟有醉 ,其余更何能。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联写农田今年又获丰产,自己在幕府多安闲,交代了拜见朋友的背景。

B. “乘兴乃无恒”一句 ,表达了诗人不可以够常常乘兴拜见朋友的遗憾之情。

C. 诗人感觉对待杨七隐士的招待无以回报 ,只好用喝醉酒的方法来道谢。

D.这首诗叙事兼有抒怀 ,语言未故意雕琢 ,却能够于朴素中表达真性情。

(2)诗的颈联创造了如何的境界 ?这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C(2)第一问 :巷子冷清简陋 ,树木掩映 ;斋院深深 ,古藤环绕。

创造了深太古朴、清净幽雅的意境。

第二问 :既点明标题中的“得藤字”,又加强了诗人乘兴忘归的情志,还为尾联的抒怀蓄势、铺垫。

【分析】【剖析】( 1) C 项误解诗意。

“无以回报”“只好用喝醉酒的方法来道谢”错误。

此项是对诗歌尾联的理解赏析。

本诗借拜见朋友来抒发心中“块垒”,尾联是借酒浇愁,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愁闷心情。

应选C。

( 2)本题中,颈联是写景,意象“穷巷”“乔木”“深斋”“古藤”,创造了古朴幽静的境界为;这两句诗在构造上点题,为尾联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愁闷心情”蓄势,作铺垫。

按照境界赏析题的答题规范整理答出即可。

故答案为:⑴ C;⑵第一问 :巷子冷清简陋,树木掩映 ;斋院深深 ,古藤环绕。

创造了深太古朴、清净幽雅的意境。

第二问:既点明标题中的“得藤字”,又加强了诗人乘兴忘归的情志,还为尾联的抒怀蓄势、铺垫。

【谈论】⑴本题考察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

主要集中对诗意理解、诗歌要旨、诗歌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查核,查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依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剖析归纳,另一种是对诗歌特点和手法的赏析,剖析诗歌要读懂诗意,注意感情、形象、技巧等表述不妥,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点归纳不妥。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10套)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10套)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10套)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

游秦,此处指游长安。

②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1)本诗颔联写景传情,含蓄而精妙。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该联。

(2)尾联构思新颖,将感怀之情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明代胡应麟在《诗薮》称它为七律结句之妙者。

你对此如何理解?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⑴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⑵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_________3.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唐)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①(唐)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

(2)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旨?_________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歌,回答问题。

病后登快哉亭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

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

黄华:菊花。

(1)诗人“把酒不知厌”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评价“秋风发上生”用语生新奇警,请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模考试题练习(共十五大题30小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模考试题练习(共十五大题30小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模考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济州过赵叟家宴(节选)王维深巷斜晖静,闭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眼农书。

上客摇芳输,中厨情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四两句描写主人的日常生活,富有田园情趣,赵叟的隐者形象跃然纸上。

B.第六句写赵叟以农家普通菜蔬招待客人,可见主人的真诚质朴,照应了题目。

C.最后两句既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D.诗歌巧妙地选取了几个生活场景,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重要特点。

2.《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请结合黛玉的观点,赏析本诗开头两句。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双竹①湛师房二首(其二)苏轼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②。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楚桥秋暮阻雨张耒③水满城西钓艇横,云豪风弱晚冥冥。

天寒小店人愁雨,灯暗孤舟客卧听。

【注】①双竹:即杭州广严寺;广严寺“有双竹相比而生,举林皆然”,故又名双竹寺。

②红:油灯。

③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佛寺里傍晚击鼓,早晨敲钟,苏诗首句即点明寺庙的生活,照应了题目。

B.苏诗次句写诗人对着将熄的灯光闭门独卧,自然引出下面拨火的细节。

C.张诗写秋日的傍晚,虽然乌云密布,却因秋风的减弱延阻了秋雨的到来。

D.苏轼称赞张来的诗作“气韵雄拔”,张诗前两句可以体现这一风格特点。

2.同是写“卧听”雨声,苏诗恬静,张诗悲凄。

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读李白集齐已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

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

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注]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

[注]悬圃: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后泛指仙境。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诗歌是语文学科中的一种独特表达形式,通过音韵、节奏和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高三语文学习中,进行诗歌鉴赏练习是提高学生诗歌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高三学生提供一些诗歌鉴赏练习题,帮助他们提升诗歌欣赏与理解能力。

练习题一:“孤雁”孤雁南飞,她独立在长空中,是啊,她的旅途如此的艰难。

偌大的天空中,别的鸟儿都有伙伴相伴,而她却只能噤若寒蝉,淌着热泪。

倘若上苍赋予她一双翅膀,使她能够腾空飞舞,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一幕啊!问题:1. 描述诗中“孤雁”的特点有哪些?请用2-3句话概括。

2.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3. 请用1-2句话概括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或感受。

练习题二:“月色”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

仿佛,它是九天仙女洒下来的魔法,照亮了黑夜中人们前行的路。

当你静静地仰望着那圆圆的明月时,你会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象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舒畅。

问题:1. 用一句话形容诗中的月光。

2. 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月光的情感和思想?3. 请用2-3句话描述你看到美丽的月光时的感受。

练习题三:“春天的花朵”春天的花朵开满了大地,它们像彩虹般绚丽多彩。

每一种花都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前来嬉戏。

走进花丛,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感受到了生命的跃动和美好的希望。

问题:1. 描述一下春天花朵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诗中作者对花朵有怎样的情感和思想?3. 请用2-3句话表达你对春天花朵的印象或体验。

练习题四:“夏日”炎炎夏日,烈日炙烤着大地,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热浪。

此时,人们无法忍受这样的高温,只能躲在阴凉处,不愿再动一下。

夏日的阳光是辉煌的,但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困扰。

问题:1. 诗中对夏日气温的描写有哪些特点?2. 作者对夏日的情感和思想体现在哪些地方?3. 请用1-2句话描述你对夏日的感受或自己在夏日的遭遇。

通过以上的诗歌鉴赏练习题,我们可以提高我们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高考全国甲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023高考全国乙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附:参考答案【2023高考全国甲卷】14.【参考答案】A【解析】“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

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

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

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15.【参考答案】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过黄河许有壬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

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

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

雄壮势、隆今昔。

鼓枻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

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

我欲乘槎①,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②。

【注】①槎:竹、木複。

②传说汉代张赛乘槎寻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笔,从时空角度写黄河气势之大、存在之久,奠定全词基调。

B. 黄河浪涛激越飞腾,气势磅礴,声响如震天之雷,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

C. “歌声、响凝空碧”描写手法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纤歌凝而白云遏”相似。

D. 下片中“鼓枻”“乘槎”为实写,“直穷银汉”为虚写,虚实结合,韵味无穷。

(2)前人认为本词风格豪放,请结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分析。

【答案】(1)B(2)①从意境角度,用词雄壮,意境开阔。

“壮”有力量感,“汗漫”“绵邈”等词有开阔感,“飘飘”有洒脱感,营造出雄浑辽阔的意境。

②从诗人形象角度,诗人形象豪迈狂放,洒脱不羁。

诗人胸怀壮志,游览祖国壮丽河山,并希望能够咏唱吟颂。

③从情感角度,表达了作者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

【解析】【分析】(1)B项,“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无中生有,结合诗歌“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只是写出黄河波浪气势磅礴。

故选B。

(2)从取境角度,“壮游”指怀抱壮志而远游,“绵邈”指辽远,这里指山川绵远辽阔,“飘飘”表现人物的洒脱自在,所以说用词雄壮,取境开阔,意境深远;从创作主体角度,这几句写诗人壮游天下的雄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愿望,展现了一个豪迈飘逸,狂放不羁,洒脱自由的诗人形象;从抒发情感的角度,这几句写了诗人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一、诗歌鉴赏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杜甫的《春望》中的诗句?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以下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李白的《静夜思》中,以下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思乡之情?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诗歌鉴赏填空题4. 请填写《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5. 请填写《江雪》中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简答题6. 请简述《静夜思》中李白如何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思乡之情。

7. 请分析《登高》中杜甫如何通过登高远望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诗歌鉴赏论述题8. 论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如何运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9. 分析《滕王阁序》中王勃如何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来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五、诗歌鉴赏创作题10. 请以“秋夜”为题,创作一首四句诗,要求体现秋天夜晚的景色和情感。

11. 请以“离别”为题,创作一首五言绝句,表达离别时的不舍和期待重逢的情感。

六、诗歌鉴赏翻译题12. 将《静夜思》翻译成英文,并保持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13. 将《登鹳雀楼》翻译成英文,注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

七、诗歌鉴赏综合题14. 请结合《春望》和《秋思》,分析杜甫在不同季节中表达的情感变化。

15. 请结合《滕王阁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讨论王勃和苏轼在作品中展现的人生观和历史观的异同。

八、诗歌鉴赏开放题16. 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诗歌鉴赏对于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有何意义?请结合具体诗歌作品进行阐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练习

诗歌专题练习(一)抒情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头四句紧扣诗题,描绘了一幅包含着关、山、月等典型物象的辽阔浩渺的边塞夜月图。

B.中间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C.从“戍客望边色”一句来看,全诗是纯以征人的视角和立场来描写自然景物和回顾历代征战的。

D.全诗以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为背景表现征戍离别之苦,赋予了作品深沉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内涵。

2、这首诗的最后四句从两面落笔,虚实结合,思致婉曲。

请简要分析。

(二)描写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花钱起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沉着只是愁风起,春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注]。

[注]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老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照坞”意为照亮山坞,“烧溪”意为映红了溪水,写出了山花的艳丽色泽。

B“树树枝枝”写出了花分布之广和生长之盛,“迷”写出了山花的娇艳迷人。

C.野客还没来得及前来欣赏,流莺早已立于枝头唱起了婉转动听的赞歌。

D.颈联描写了大风将山花吹落一地的景象,诗人以花自比,沉溺在伤春惜春中。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写“山花”?请简要分析。

(三)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调①辛弃疾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

吾使丰隆②前导,叫开阊阖③。

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④。

览玄圃⑤,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⑥我瑶之席。

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

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

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专练(附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专练(附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专练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词以寄好友师伯浑为名,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以及理想破灭之慨。

B.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C.上片举雁门西、青海际这两个地方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

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

这样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词人不胜悲凉,充满了自怜自伤之情。

E.作者将梦中与梦醒的所闻所见加以对比,由悲凉转入豪迈,再转升为亢进,不仅形成了语势的跳跃顿挫,而且更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西江月①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上阕“新凉”中“凉”字用得很妙,其原因是“凉”字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感、悔恨之情。

B.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充斥廊庑间的西风落叶之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寒凉的意境。

C.“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表达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情思与希望被人理解的深意。

D.本词在抒情上只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由景生情,情真意切。

E.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藻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于人生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系统训练二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系统训练二

“古代诗歌阅读”系统训练(二)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黄庭坚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③浅染饱霜兔④。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 ①绍圣二年,黄庭坚因被诬陷而被贬黔州,元符元年迁戎州。

此诗作于黄庭坚初到戎州之时。

②石泓:砚台的别称。

③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

④霜兔:用雪白的兔毫制成的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既是黄斌老画竹时的感受,也是作者黄庭坚内心情绪的真实再现。

B.“公与此君俱忘形”是指黄斌老和横竹俱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品格。

C.诗的前两联侧重于借画竹表现人物的品质特征,后两联主要咏叹的是黄斌老画技的高超。

D.本诗作者以炼句著名,全诗平仄交替,音韵优美,给人一种挺拔瘦劲之感。

解析:选B B项,“俱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品格”说法错误。

此句承接上句,是指竹不为雷霆所惊,而黄斌老也处变不惊。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从注释①和首联可以看出作者的愤懑之情;从颔联中的“雷不惊”“忘形”可以看出作者的倔强不屈;从颈、尾两联可以看出作者对黄斌老画竹技巧的赞赏。

参考答案:①愤懑,对自己被贬的抑郁不平、愤懑之情;②倔强不屈,借竹子的不屈来表现自己倔强不屈的品格;③赞赏,对黄斌老画技的赞赏。

[白话诗歌]借酒浇愁,但胸中抑郁不能平复,只得吐露出来,化作峥嵘岁月中高昂挺拔的横竹。

横竹像卧龙安卧,不为雷霆所惊;您与横竹融为一体,全都超然忘形。

晴天的窗影落在砚台上,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作画。

在画中安置三块怪石使横竹盘曲,即便如此也担心横竹形神完备后会破壁飞去。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一、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30分)1. 阅读以下诗歌,分析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阅读《登鹳雀楼》,回答诗人是如何通过登楼这一行为,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感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阅读《春望》,分析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阅读《江雪》,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描绘雪景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超脱。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阅读《望岳》,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描写泰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 阅读《乌衣巷》,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描绘乌衣巷的景象来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诗歌鉴赏题(每题10分,共30分)7. 阅读《游园不值》,分析诗人在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并讨论其对自然美的感悟。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 阅读《题临安邸》,分析诗人对临安的描写,以及其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 阅读《赠汪伦》,分析李白如何通过赠诗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诗歌创作题(每题20分,共40分)10. 请以“秋夜”为题,创作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你对秋天夜晚的感受。

11. 请以“离别”为题,创作一首七言律诗,描绘离别时的情感和景象。

参考答案:1. 诗人通过明月、霜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 诗人通过登楼远望,表达了自己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抱负。

3. 诗人通过描绘国破、城春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送张判官赴河西王维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①,今思霍冠军②。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

②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

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朋友轻车从简,慷慨出塞,赞叹了其忠君报国、不计功名的豪情壮志。

B.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夸赞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C.尾联直抒心声,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

D.本诗写虚如实,通过想象把人物放在荒漠广阔的背景之中,形象突出,格调高昂。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C项,“尾联直抒心声,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不当。

这两句大意是:你身靠长剑,情绪激昂;我为你高歌一曲,以壮行色。

这是作者送友人出征之作。

上句写友人赴边时的英姿,下句写自己送行时的豪情。

这里没有叮咛周至之语,也不见留恋顾盼之态,字里行间充满着慷慨报国的意气和祝友成功的深情,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2.王维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其颈联用词精妙之处。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语言特色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王维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其颈联用词精妙之处”,然后找出颈联中的关键字并写出:写了哪些景物,构成怎样的画面,再分析字的意思,看其在写景和表情上有什么效果。

本题中,先明确:“连”“入”用得妙。

从字义上看:连,连接之意,入,吹入之意,整句的意思是:平旷的沙漠与远山的白雪连为一体,表现了沙漠的辽远开阔,无边无际,突出边地的荒凉阴冷;风卷蓬草,吹入云天,黄沙飞扬,昏天暗地。

这样的景色描写突出了边塞低沉凄冷之景。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一、古诗词鉴赏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分析其表现手法和意境。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下列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A. 清新自然B. 恬静优美C. 宁静深远D. 凄凉孤寂3. 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所蕴含的哲理。

二、现代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概括其主要内容。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A. 欢快B. 悲伤C. 惆怅D. 淡然三、诗歌比较鉴赏1. 比较《登鹳雀楼》和《望岳》两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 《离骚》和《九歌》都是屈原的作品,请比较两篇文章在表现手法和主题上的异同。

四、诗歌表达技巧鉴赏1. 分析《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2. 举例说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如何通过对比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

五、诗歌语言鉴赏1. 请赏析《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语言特色。

2. 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修辞手法。

六、诗歌形象鉴赏1. 描述《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现的景象。

2. 分析《月夜》中“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所塑造的意境。

七、诗歌情感鉴赏1. 体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所表达的情感。

2. 分析《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所反映的诗人心情。

八、诗歌主题思想鉴赏1. 探讨《己亥杂诗·其五》中“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所蕴含的诗人对命运的思考。

2. 分析《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所表达的人生态度。

九、诗歌结构布局鉴赏1. 请分析《泊船瓜洲》中时间与空间转换的布局技巧。

2. 说说《夜泊牛渚怀古》中如何通过诗歌的结构安排来增强抒情效果。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①(清)陈维崧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②辈,君宁甘与原尝③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注】①康熙七年(1668年),陈维崧赴京求仕,未果而归,途经河南开封,凭吊信陵君祠,写下此词。

②毛薛:战国时赵处士毛公与薛公的合称。

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魏公子信陵君客赵,闻二人名,折节往从之游。

后秦兵攻魏,二人力劝信陵君归救魏国,终于大破秦军。

③原尝:赵平原君和齐孟尝君合称,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写作者偶然路过信陵君祠进行凭吊,表达了作者凭吊时的感受。

B. 上片描写了秋风中信陵君祠荒凉破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

C. 下片开头两句总领,以古今人事相通令人悲诧,引出吊古伤今的情怀。

D. 词中用典,抒发了生不逢时的感慨,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

(2)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D(2)词中塑造了一位失意潦倒、内心沉重、颇为自负,而又怀才不遇,渴望受到赏识(或得到重用)的作者形象。

“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自比毛公、薛公和侯嬴,表现出作者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渴望像毛公、薛公、侯嬴一样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反映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解析】【分析】(1)D项“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错误,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渴望像侯嬴一样得到重用的感情。

故选D。

(2)“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正满目、荒台败叶”写出了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高三高考试卷语文诗歌题

高三高考试卷语文诗歌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凄凉的是: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登鹳雀楼》)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3.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的是:A.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4.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D.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5.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是:A.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6. 请简要分析《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7. 请简要阐述《静夜思》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三、作文题(共30分)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 风” 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诗歌鉴赏(难点)
•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由景生 情) 寓情于景:将感情融汇在景物中来抒发感情(情 景交融)
例如: 石 头 城(寓情于景)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登高 (借景抒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月 圆人缺、夜静思家的冷清意境,寓情于景中把要 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鉴赏(难点)
这首诗写景的突出特点是描写远 野望 杜甫 近结合,晦明相间;(2分)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层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其中“落叶”“独鹤”“昏鸦”为 近景,着色较晦暗;“远水”“天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空”“山峦”“落日”等为远景,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着色较明朗,远近错落,明暗相间 (1)这首诗写景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的景物描写中渲染出清秋郊野冷清 简要分析。 萧索的特点。(2分)
专题五 │ 真题演练
(2)【答案】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 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 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 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题干已经明示“从虚实结合的角度”, 考生答题时,就要分别指出三、四句中的实写、虚写内容,并 简要回答出虚实结合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 术构思等,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 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艺术手法
1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情景交融 江汉 杜甫 中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之情;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情景交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融中体现出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志在报国的旷达之情。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 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 答:诗句使用比喻手法,把水面比做轻磨 诗进行赏析。 过的明镜,倒映着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进而表现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专题五 │ 真题演练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 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
专题五 │ 真题演练
(1)【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 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 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 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具体答题时,考生不但要细读诗歌,慢慢咀嚼, 抓住“蛛丝马迹”,设身处地,合理推断,留 意注释中是否有时局背景的介绍,了解诗人的 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还应根据平 时积累,进行综合思考,大胆推断,谨慎求证。 对于本题而言,一些考生一看到注释中说“此 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就简单地判断该诗表达的是郁闷伤感的情怀。 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认真解读诗歌,二 是没有利用初中教材中《醉翁亭记》所接触过
诗歌鉴赏(难点)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借景抒情中 也表现出了作者身在异乡孤寂而怅然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D(鉴赏评价)。对于第一问,可以通过对四句 诗的理解分析加以概括,难度不大。第二问有 一定的难度。该诗不同于一般的贬谪诗,曾自 号“醉翁”的欧阳修并没有耿耿于怀,怨天尤 人,郁郁寡欢,而是寄情于山水,悠然自乐。
专题五 │ 真题演练
专题五 │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1 [2011·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 ①
分)
琅琊溪 欧阳修 ②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 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