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合集下载

山东有哪些考古发现

山东有哪些考古发现

山东有哪些考古发现山东济南洛庄汉墓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最大的汉代诸侯王墓。

关于山东有哪些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有哪些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山东有哪些考古发现之情况概述山东济南洛庄汉墓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最大的汉代诸侯王墓。

在主墓尚未挖掘的情况下,已在墓室外围发现陪葬坑和祭祀坑达33座,所出土的3000余件器物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11号坑发现的宝马华车展示了汉初诸侯王出行的盛大场面;14号乐器坑的金钟嘉磬也向今人描绘出了一幅王家宫廷乐队的宏大场景。

洛庄汉墓的主人究竟是谁?其墓葬规模甚至不亚于天子,这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历史秘密?洛庄汉墓第14号陪葬坑编钟、编磬出土原貌翠绿色的一堆铜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宁馆长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1998年夏天,济南市文物店来了一位农民,他要将2件纯金器卖给国家。

当询问起这位农民是哪里人时,被告知是章丘市洛庄村人。

来人称这两件金器是在整理自家院子时发现的。

此事被迅速汇报给济南市文物局文物处。

刘伯勤处长随即派人前去考察,结果发现,本属县级保护单位的洛庄汉墓因取土过甚,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遂令当地政府加强管理,不许在此再行取土。

洛庄汉墓出土的名为“节约”的纯金马饰鎏金马饰9号坑出土的装饰在马上的鎏金或纯金马饰造型,有的像熊,有的像龙,有的像马,还有的什么都不像。

它们或奔跑,或静止,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值得庆幸的是,洛庄村的这位农民为了铺垫新建的院子在洛庄汉墓和村西的土沟里分别拉了两车土,在挖土时他并没有发现土里夹有金器,只是在平整院子时才发现的,因此他并不清楚这件金器的确切出土地点,否则消息一旦传开,后来发现的距现在地表仅10余厘米的大批金马饰肯定会遭到厄运,也就不会有第二年夏天的那个“神奇”中午了。

1999年6月26日接近中午时分,章丘市博物馆的电话响起了急促的铃声,正在当班的馆长宁荫棠接起了电话,得知在枣园镇洛庄村西的汉墓上因取土出了一批铜器,他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遂即集合人马,十几分钟后赶到了现场。

山东地区汉代农业考古资料概述

山东地区汉代农业考古资料概述

山东地区汉代农业考古资料概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山东地区,位于黄河下游,早在距今约九千年的后李文化时期,既已出现较早的原始农业类型,是我国重要的文明起源地之一。

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时期几千年发展进步,至汉代该地区的农业生产,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自近代田野考古学传入山东,特别是近50年来,山东地区的汉代考古工作,在几代考古人的艰辛努力下,取得丰硕成果,为我们全面系统的研究汉代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本文以出土文物为依据,并兼及相关的历史文献,试从农耕、水利、农作物、储藏与加工、家畜家禽等方面,对汉代山东地区的农业,进行初步研究。

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出土资料概述农具是衡量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尺,对农具发展史的研究,是研究农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各个时代农业生产力的“测量器”和“指示物”(1)。

山东出土的农具非常丰富,它为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资料:1、农业生产工具:依据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证实,山东地区出土了许多两汉时期的铁制农具,从器型看:农具类有犁、铧、镢、锸、双齿镢、三齿镢、五齿镢、铲、锄、镰诸类;工具有斧、锛、锯、锤、夯锤、凿、刀、削、钻、钎等类;铁制农具占有主导地位,不仅数量多,农具种类也很齐全,已非常普遍的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在山东地区多有发现。

铁锸:其形制均为凹口形,圆弧刃。

出于于临淄商王墓地中,属西汉前期的铁锸有4件。

汉后期也为4件,分二型。

1型,3件。

大小形制相同,分出于M18、M13。

凹字形,长方形銎,弧形双面刃,两端外撇。

M13:01,高,刃宽、銎端长、宽2厘米(2);在微山县汉墓(3)、淄博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4);章丘东平陵城(5)、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6)、山东沂水县(7)等地均有出土。

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短短的五六年间,山东地区的汉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其特点是,为了配合基本建设而进行的发掘工作多,而重大发现也大多与此有关。

这些发现主要集中于各条高速公路附近及大型工程项目周围,在地域分布上显得相对集中。

从发现对象来看,遗址类较少而墓葬类较多。

现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材料,就山东省近年来汉代考古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分述如下,供学界参考。

山东汉代郡国城址的调查与研究以往注意较少,近年来取得一些突破。

勘探与发掘表明,这些城址多为早期城址的延续。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章丘东平陵城和费县的两处城址。

章丘东平陵城保存较好,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做过多次调查工作,先后采集到不少有价值的遗物,大体了解到城内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等的相对位置。

为了较深入地了解东平陵城的情况,2001年对其进行了一次普探和南北城墙的解剖,取得了重要成果。

东平陵城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这次勘探130万平方米,发现城门、排水道口、道路、冶铁、宫殿区等遗址的线索。

解剖结果显示,城墙建造过程可分为7期,其中1、2期城墙约属于战国时期,其余各期应属于汉代。

郑同修、胡常春还对东平陵城的一些新发现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指出了该城址在汉代郡国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3] 。

费县防城遗址的第四期为秦汉时期的城墙,在防城南发现大片汉代遗址,应是一处重要的汉代城址,整个城址的面积估计约有50万平方米。

除确定了汉代的城墙外,还发现有较丰富的汉代文化层堆积,出土大量砖、瓦等,以往的考古调查中还曾采集到西汉时期的铜三足提梁壶、莽币“一刀平五千”等。

发掘者认为,该城址应当是文献中所记载的汉代华县县城所在地。

费县故城的岭子顶部城墙与南、东、本城墙组成周代城圈,北城墙与其他三侧组成汉代城圈。

在故城区的西部发现古代道路2条,及边沟护坡等,年代可至东汉。

在南部发现少量灰坑及窖穴,并出土陶器生活用品,时期属春秋晚期到汉代。

北部则发现大量建筑用瓦及空心砖等,应为建筑分布密集区。

从山东日照汉墓出土漆器管窥汉代文化

从山东日照汉墓出土漆器管窥汉代文化

走进流光溢彩的漆器世界Oriental Collection030从山东日照汉墓出土漆器管窥汉代文化山东 孟迎春 王同海 傅萍简练的云纹带,每组以双竖线分隔。

盖顶边缘及盖口各镶嵌银釦。

盖顶四壁以朱、绿、银灰色漆勾绘三周云纹带,其中上、下两周云纹带相同,每组间各以双竖线隔开。

中间一周云纹带较烦琐,勾绘精细,有怪兽奔走于云纹间。

盒为长方形,直壁,平底。

内壁髹红漆,外壁髹红褐漆,口及底周边镶嵌银釦。

纹饰与盖四壁纹饰基本相同,勾绘三周云纹带,其中上、下两周云纹带相同,每组间各以双竖线隔开。

中间一周云纹带较烦琐,四壁纹饰各不相同,均有怪兽奔走于云纹间。

盒内有界格分成三部分,均无纹饰。

双层五子奁(图2),一套7件,保存完整,夹纻胎,上层为镜奁,下层放置5件子盒,分别为马蹄形盒1件、圆盒2件、椭圆形盒1件、长方形盒1件。

简介如下:奁,圆筒状,直口、方唇、直壁、平底。

器口内壁髹黑褐漆,以朱漆绘三角纹云纹带;内底中部髹黑褐漆,以朱绿二色漆绘云纹;其他部分髹红漆,以黑绿色漆绘云纹和二鸟。

器表髹黑褐漆,上中下镶嵌三周带状银釦。

银釦间以朱绿色漆绘云纹、鸟纹和怪兽。

弧顶盖,器表髹黑褐漆,盖顶中心饰银图1 漆长方盒图2 双层五子奁图3 双层五子奁线描图汉代漆器制作精美,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美。

《盐铁论・散不足》说:“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锺。

中者野王紵器,金错蜀杯”、“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汉代宫廷多用漆器作为饮食器皿。

由于漆器轻巧美观,深受统治者喜爱,有汉一朝,漆器制作极盛。

但是由于受到埋藏条件的影响,汉代漆器重要出土地在湖南、湖北、广东、贵州等南方省份,北方见于记载的主要有甘肃武威,山东鲜有出土。

2002年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群出土了漆木器535件,包括各种形状的奁盒、漆木箱盘、耳杯、瓢、虎子、鸠杖、桌、案、几、板、篦、梳等,尤以制作精细、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的双层五子奁、七子奁、嵌金圆盒为美,纹饰以各类云纹为主,无论简练与繁缛,线条都纤细而流畅,珍禽异兽错落其间,与所绘纹饰浑然一体。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解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解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解在我们的历史中,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展示了我们的文明历程,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近日,我国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这一榜单展示了我国在考古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

一、舜帝陵地宫舜帝陵地宫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境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这个发现证明了我国古代传说中所描述的黄帝、舜帝的历史存在。

同时,这个发现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社会面貌。

二、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重要的古蜀文明遗存之一。

这个遗址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最具有文化价值的遗址之一,它展示了古代蜀文明的雕塑和铸造技艺。

三、夏商周遗址夏商周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之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境内。

这个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它保留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和代表性的青铜器、甲骨文等文化遗产。

四、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帝王陵墓之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临潼区境内。

这个发现不仅证明了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的辉煌。

五、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展示了唐代中国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这个文化的遗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和周边地区,这些遗存包括了敦煌莫高窟和敦煌文献等。

六、长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这个建筑的遗存分布在中国多个省份,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制度,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集体勤劳和智慧。

七、楚墓楚墓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苏等地,保留了一大批楚国贵族的墓葬和文物。

这些墓葬中包含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陶器等器物,证明了楚国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八、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境内,这个遗址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

它证明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社会存在着一种不同于古代的线性社会结构,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考古资料。

以上就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的八个重要发现。

山东日照汉墓出土丝织品鉴定报告

山东日照汉墓出土丝织品鉴定报告

山东日照汉墓出土丝织品鉴定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山东日照汉墓出土的丝织品鉴定报告,是对该地区古代丝织品的鉴定和研究结果的详细呈现。

丝织品作为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为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本文通过系统的鉴定过程,揭示了这些出土丝织品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保存状态等方面的信息。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日照地区的汉墓出土丝织品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其次,明确了本文的文章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整体的框架。

正文部分包含了鉴定方法和鉴定结果两个方面的内容。

鉴定方法部分将详细介绍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技术和实验步骤,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鉴定结果部分将详细描述出土丝织品的样貌特征、纺织工艺和材料组成等信息,以及这些出土丝织品在历史背景中的重要意义。

结论部分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概述鉴定结果的重要发现,同时对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山东日照汉墓出土丝织品的鉴定和研究,进一步了解古代丝织品的制作工艺、材料及其历史背景,为我们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认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依据。

同时,本文也旨在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激发更多学者对古代丝织品的兴趣,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组织和展开:2.1 引言:首先,我们将以概述的方式介绍山东日照汉墓出土丝织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强调该发现对于了解古代丝织品制作工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结构布局和各部分的内容。

2.2 正文: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次鉴定的方法和过程。

首先,我们将介绍使用的非损伤性检测技术和工具,包括红外线光谱分析和显微镜观察等。

然后,我们将具体描述样品的选取和处理过程,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着,我们将以鉴定结果为主线,详细分析和解读各个丝织品样品的特点、纹样和色彩等方面。

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主要涉及农作物、农业工具、谷物贮藏和量器、田地形态、灌溉和施肥、家畜饲养和农业生产图像等方面。

在农作物方面,汉代的农作物种类丰富,包括粟、黍、麦、豆等,同时也有一些新的作物种类出现。

在农业工具方面,汉代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包括犁、锄、镰等,这些工具的改进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谷物贮藏和量器方面,汉代已经有了专门的仓房和量器,以确保谷物的储存和交易。

在田地形态方面,汉代的田地多为方块形,四周有沟洫,这种田地形态为后来的土地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灌溉和施肥方面,汉代已经有了灌溉渠道和水闸等设施,同时也开始使用人粪尿等有机肥料。

在家畜饲养方面,汉代的家畜种类也很多,包括猪、牛、羊等,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家畜品种出现。

在农业生产图像方面,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等图像资料中有很多反映农业生产的场景,这些图像资料为我们了解汉代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还涉及到了手工业和纺织业等方面。

在纺织业方面,汉代的纺织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丝织品的质量和品种都很丰富,同时也有一些新的纺织技术出现。

在手工业方面,汉代的铁器制造和兵器制造等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总之,汉代农业考古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了解汉代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这些发现和研究也为后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引言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东地区在汉代时期的墓葬文化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山东地区汉代墓葬进行考古学研究,探讨其在汉代社会中的地位、意义以及对今日的影响。

历史背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开创性的时代。

从西汉到东汉,这个朝代持续了400多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山东地区作为古代中国的重要文化区域,在汉代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通过对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

墓葬类型山东地区的汉代墓葬类型繁多,既有贵族墓葬,也有普通民众的墓葬。

其中,贵族墓葬往往规模较大,墓穴内布置豪华,陪葬品丰富多样。

通过考古发现,一些贵族墓葬中出土的金银饰品、瓷器和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富裕而奢华的生活方式。

相比之下,普通民众的墓葬往往朴素简单,墓穴小型且保存完好。

墓葬结构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的结构各异,但大致可分为两类:砖室墓和土坑墓。

砖室墓多为地下室结构,以砖石垒砌而成,墓穴内部布置严谨,往往有多室多厅之分。

而土坑墓则以挖土堆积而成,通常为单个墓穴,其墓道较短而窄。

砖室墓相对土坑墓来说更加豪华,反映了贵族阶层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墓葬陪葬品墓葬陪葬品是研究汉代墓葬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了解汉代社会文化的重要遗存。

通过对山东地区汉代墓葬中陪葬品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文物。

陪葬品中常见的有瓷器、玉器、青铜器和铁器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汉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墓志铭与研究意义墓志铭是墓葬中的一种重要遗存,记录着逝者的生平事迹和家族历史。

通过对山东地区汉代墓葬中墓志铭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家族结构和人们对祖先的尊崇之情。

此外,墓志铭还可以为研究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供重要线索,对于理解和还原汉代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科学分析

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科学分析

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科学分析
以「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科学分析」为题,本文将着重论述汉代镜范临淄齐国故城在文物上的特征,并从考古学及科技角度全面分析其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特色。

汉代临淄齐国故城是当时山东宁阳发现的一处古文化遗址,由于它反映了汉代的文化特点,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调查表明,该遗址面积8.5公顷,其中有大量的陶器、石制品、铭文等文物可以分析。

首先,汉代临淄齐国故城的陶器类型可以分为普通用器、装饰用器和实用用器,比如盘子、类似钵状的乐器及碗状工具等。

在陶器装饰方面,有树形、花形、鸟形等,表现出当时社会对艺术追求的浓厚兴趣,可以看出汉代临淄齐国拥有相当完备的审美品位。

此外,在石制品上也发现了一些特殊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文字的关注。

除了考古学分析外,科技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探索和研究汉代临淄齐国故城的历史文化,相关研究者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及GIS技术等。

这些技术让人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遗址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者也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推断出其历史文化背景。

综上所述,汉代临淄齐国故城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特色,可以由多种考古和科技手段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该文化的发展过程。

本文综合分析了汉代镜范临淄齐国故城的文物特征,从考古学及科技角度,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科学分析,以期更好
地洞悉和传承历史文化,为推动汉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齐鲁大地山东省出土玉器——汉代

齐鲁大地山东省出土玉器——汉代

齐鲁大地山东省出土玉器——汉代
两汉时期山东地区分封了许多诸侯王,目前已发现的较重要的墓葬有临沂刘庛墓、巨野红土山昌邑哀王墓、曲阜九龙山鲁王墓、长清济北王陵、济宁肖王庄1号墓等。

汉代玉器在山东地区出土地点较多,数量较可观,但由于大部分被盗和缺乏高等级的墓葬,所以高级别的玉器出土的相对较少。

山东地区两汉玉器制作技艺在继承春秋战国精致灵巧作风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镂空技术更加普遍应用。

构图方面打破对称的格局,成功的运用了均衡的定律,求得变化、灵活的艺术效果。

另外,在琢刻上更加追求精益求精,细阴线刻增多。

总体上山东地区两汉玉器制作工艺高超,数量较多,但种类略显单一,高等级的玉器还比较缺乏。

关于山东青州西汉墓青铜鳟保护研究

关于山东青州西汉墓青铜鳟保护研究

关于山东青州西汉墓青铜鳟保护研究山东青州西汉墓青铜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西汉墓青铜鳟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青铜文化,探索古代渔猎生活方式以及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然而,由于时间的长久和环境的变迁,这些古代文物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需要加强研究与保护工作,以确保其传世。

西汉墓青铜鳟是指出土于山东青州一处西汉墓葬中的一尊青铜制作的鳟鱼形器物。

该文物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被誉为中国青铜器中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考古和文化价值。

据专家研究,这尊青铜鳟是汉代青铜器中非常珍贵的器物,不仅在艺术造型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而且在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上也十分重要。

青铜鳟是古代青铜器中一种独特的器物。

它形制精美,工艺精湛,体现了古代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青铜鳟在古代是一种象征吉祥、富贵和长寿的物品,常被用作贡品或礼物,并在古代祭祀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青铜鳟不仅是艺术的精品,也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因素的侵蚀,西汉墓青铜鳟的保存状况逐渐恶化,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采取有效措施之前,这些宝贵的文物可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造成文化遗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亟需加强研究与保护工作,保护这些珍贵的古代文物,确保其传世。

首先,要加强对西汉墓青铜鳟的科学研究,全面了解其工艺、材质、历史背景等重要信息。

通过对文物的详细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其特点和价值,为未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要加强对西汉墓青铜鳟的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不受损坏。

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对文物进行检修、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安保力量等,以确保其保存完好。

另外,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公众对古代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人人都重视文物保护,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西汉墓青铜鳟这一宝贵的古代文物将得到妥善保护,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遗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和青铜文化,感受中华历史的厚重和博大。

汉朝的古代遗址与考古发现历史的足迹与宝藏

汉朝的古代遗址与考古发现历史的足迹与宝藏

汉朝的古代遗址与考古发现历史的足迹与宝藏汉朝的古代遗址与考古发现:历史的足迹与宝藏汉朝,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王朝之一,其繁荣的文化遗产和宏大的历史足迹至今仍然引人入胜。

通过对汉朝的古代遗址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个伟大王朝的兴盛与沉浮,揭示出历史的宝藏。

一、汉朝的古代遗址1. 洛阳白马寺洛阳白马寺作为汉朝时期的佛教重要寺庙,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重要见证。

通过对洛阳白马寺的考古发掘,我们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遗迹,如天王殿、佛塔等,这些都是汉朝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2. 长安城遗址长安城是汉朝时期的都城,如今的西安市,长安城遗址的发掘为我们还原了这座古都的繁华景象。

城墙、宫殿、官府等建筑的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和器物,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汉朝时期的辉煌与宏大。

3. 汉阳陵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代皇帝刘恒(汉武帝)的陵墓,被誉为“地下的宫殿”。

考古学家在对汉阳陵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陪葬品和壁画,其中包括著名的“户部山水经纬图”,这些发现都为研究汉朝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二、汉朝的考古发现1. 陆逊墓陆逊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其墓地位于今天的浙江绍兴。

考古学家在对陆逊墓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如铜器、玉器、漆器等,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陆逊的了解,也为研究东吴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 汉代墓葬汉朝时期的墓葬不仅有皇室贵族的陵墓,也包括普通百姓的墓地。

考古学家在对汉代墓葬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与生活相关的文物,如陶器、生活用品等,这些发现为我们还原汉代社会的面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3. 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墓葬群。

在对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丝绸文物,尤其以马王堆帛书闻名于世。

这些出土文物不仅展示了汉代的奢华生活,也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文化和社会的宝贵资料。

三、汉朝考古发现的意义1. 还原历史面貌通过对汉朝的古代遗址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还原出汉朝的历史面貌,了解汉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历史的记载。

山东考古勘探报告范文

山东考古勘探报告范文

山东考古勘探报告范文引言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为了进一步挖掘山东的历史遗存,特进行了一次考古勘探。

本报告将对此次考古勘探的目的、方法、结果等进行详细阐述。

目的本次考古勘探的目的是探寻山东地区古代文明的遗存,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物的收集,对山东古代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保护,为今后进一步了解和宣传山东古代文化做出贡献。

方法为了达到考古勘探的目的,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选择地点:我们选择了山东的几个历史遗迹密集的地区作为考古勘探的地点。

这些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可能隐藏着许多宝贵的考古资料。

2. 调查勘探:在选定的地点中,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勘探工作。

通过地面勘探、卫星遥感、地质勘探等方法,确定可能存在古代文明遗存的区域。

3. 发掘挖掘:基于调查勘探的结果,我们对确定的区域进行了发掘挖掘工作。

通过分层取样、挖掘探测等手段,逐步揭示出古代遗址的结构、规模和文化特征。

4. 文物收集:在发掘挖掘过程中,我们对出土的文物进行记录、分类、保护和收集。

这些文物包括器物、人骨、陶器、文字等,对了解和研究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勘探和挖掘,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发现:1. 发现了一处汉代古城遗址:这座古城遗址规模庞大,分布有城墙、宫殿、住宅、墓葬等建筑遗迹。

这表明山东在汉代时期就有着较为繁荣的社会和文化。

2. 发现了一批楚文化的陶器:这批陶器制作精美,图案独特,揭示了山东地区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 发现了一些汉代的文物:这些文物包括铜镜、铜钱、银簪等,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这些发现,我们对山东地区古代文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将为山东的文化研究和传承提供重要的依据。

结论通过本次考古勘探,我们初步揭示了山东地区古代文明的一部分面貌。

这不仅填补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空白,也为山东地区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相信,通过今后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勘探,还将发现更多有关山东的宝贵历史遗存,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山东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山东省考研考古学重点时期遗址及文化的整理与分析

山东省考研考古学重点时期遗址及文化的整理与分析

山东省考研考古学重点时期遗址及文化的整理与分析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学科,对于了解山东省的历史和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山东省考古学领域的一些重点时期遗址的整理与分析,以期深入了解这些遗址及其相关文化。

一、山东省考古学重点时期山东省地域辽阔,可追溯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考古学领域,山东省的重点时期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商代、周代等。

1. 新石器时代遗址山东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众多,其中以济南趵突泉遗址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最为著名。

济南趵突泉遗址是山东省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

这个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山东省远古时期的社会形态、文化特征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则是山东省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它的发现为研究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

2. 商代遗址山东省的商代遗址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济南郑村山商城遗址、临沂沂水商城遗址等。

这些遗址是研究山东省商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商代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3. 周代遗址周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山东省作为周王朝的重要一部分,其遗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山东省的周代遗址主要分布在历城、荣城、临沂等地,这些遗址是研究周代山东省政治、军事、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二、遗址的整理与分析1. 遗址的整理工作遗址的整理工作是考古学的基础工作之一,它主要包括遗址的保护、整理、清理、修复等工作。

对于山东省的考古遗址,整理工作至关重要。

遗址的保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其原始状态不受破坏。

整理工作包括对遗址进行细致的清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遗址的结构和功能。

修复工作则是对遗址的损坏部分进行修复,使其更加完整。

2. 遗址的分析工作遗址的分析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工作之一,它主要包括遗址的文化层序划分、遗物的分类与鉴定、区域性文化差异等内容。

山东博物馆山王村汉墓仪仗俑简介

山东博物馆山王村汉墓仪仗俑简介

山东博物馆山王村汉墓仪仗俑简介山东博物馆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是山东省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宏伟壮丽,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山王村汉墓仪仗俑。

山王村汉墓是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王村出土的一处汉代墓葬,这座墓葬的出土令人震惊。

墓葬内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一批精美绝伦,数量众多的汉代俑仪。

这批俑仪数量众多、造型逼真,被誉为中国汉代陶俑艺术的珍贵遗产。

这批俑仪的出土,不仅丰富了中国汉代陶俑的研究资料,也为汉代的社会风貌、服饰礼俗、舞蹈音乐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俑仪中的仪仗俑。

仪仗俑是汉代墓葬出土的一种特殊陶俑,它们通常是站立的形象,手持不同的仪仗。

它们是汉代丧葬文化的产物,这种仪仗俑不仅是古代葬俑陶俑中的珍品,而且还是了解古代官职、礼仪、武装、服装、乘车、舞蹈、音乐等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山王村汉墓出土的仪仗俑数量众多,造型逼真,每一个仪仗俑都栩栩如生,展现了汉代官员身边的礼仪仪仗。

这些俑仪非常精美,工艺精湛,造型栩栩如生,包括面部表情、服饰、姿态、仪仗的细节都非常逼真。

这些俑仪是我们了解汉代社会政治制度、官员身份、丧葬礼仪、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宝贵实物,对研究汉代社会文化具有极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些仪仗俑中的军事仪仗俑,如将军、步兵、骑兵等,形象生动,在服饰、持仗姿态等方面展现了汉代军事的风采。

这些军事仪仗俑被披甲、执兵器,腰胯带甲,头盔半面,标枪土楼,铠带拉成,身着甲胄,表情凛然,形象雄壮。

这些军事仪仗俑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汉代军事的风采,是我们研究古代军事历史、兵器制度等方面的珍贵实物,对于了解古代战争、武器、战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除了军事仪仗俑外,山王村汉墓还出土了大量的文官、武官等各种不同职位的官员仪仗俑。

这些仪仗俑中包括了文官、武官、守卫、祭师等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

他们手持不同的仪仗,包括幡、鼓、伞、鞭等。

《鲁中南汉墓》与“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研讨会”

《鲁中南汉墓》与“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研讨会”

作者: 李繁玲
作者机构: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物
页码: 167-16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汉代墓葬 山东地区 中南 汉墓 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辑出版 发掘报告 2009年
摘要:2009年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鲁中南汉墓》(上、下册)考古发掘报告结集出版,全书共943页、图版195页。

这是国家文物局2000年社科重点课题"鲁中南汉代墓葬的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山东地区出版的第一本比较系统的汉代墓葬发掘报告集。

报告的出版对山东地区汉代墓葬及汉代文化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汉代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丰富的科学资料。

青州邵庄汉代墓葬群的发掘

青州邵庄汉代墓葬群的发掘

kaleidoscope 万花筒编辑|屈梦夏2008年11月11日至19日,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在配合经济开发用地前期考古调查钻探工作中,发现有一些墓葬暴露。

鉴于工程建设会对墓葬造成破坏,使地下文物存在不安全因素,青州市博物馆有关业务人员在馆领导的安排下,按照我国对文物“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对该墓葬群进行了前期钻探,并联合文物执法大队有关同志对无法保护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该墓葬群时代跨越很大,从战国一直延续到清代,就是现在仍然是附近村庄的公共墓地。

此次抢救性发掘出汉代墓葬3座,出土一批重要文物。

本次抢救性发掘为研究青州地汉代墓的空间布局、墓葬形制特征、葬式葬俗,以及当时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该墓葬群地处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西南为山区,青州邵庄汉代墓葬群的发掘王英勋 李宝垒东北为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原济青公路青州段从其北侧地带经过,周围遍布战国时期田齐的贵族墓葬,甚至有诸侯墓,从堪舆学上来讲,这是一处古人认为较好的风水宝地。

从1937年日本人的航拍图上可以看到有高大封土的古墓葬多座。

这些墓葬,大部分为战国时期古墓,但也不排除有部分汉墓。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学大寨时期,整平土地时将墓葬的封土夷平以便于耕作,故使该地区原有的墓葬风貌发生很大的变化。

该墓葬群西北距齐国国君墓二王冢约1000米,东距三女坟约800米,东南距点将台约500米,这几处尚存有高大封土的墓葬,据山东省考古所钻探结果看,都应该是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墓。

可见,在战国时期,该地区是齐国重要的公墓区,是齐王陵园茔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到了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青州地区的贵族或者富贾也看中了这一区域的风水,故选此工作人员在现场kaleidoscope 万花筒为自己家族的茔区,也就出现了现在的战国墓葬与汉代墓葬并存的状况。

2008年11月11日,我们通过钻探发现了3座汉代墓葬,均为砖室墓,由于成年累月的整田耕作活动,以及早期盗扰因素,3座墓葬均被破坏,墓道形制不明。

临淄出土的汉代文物

临淄出土的汉代文物

临淄出土的汉代文物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临淄出土的汉代文物概述
2.临淄的历史背景
3.汉代文物的种类和价值
4.临淄汉代文物的意义
5.结语
正文
【临淄出土的汉代文物概述】
临淄,古称齐国,位于我国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近年来,在这里出土的一大批汉代文物,为我们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临淄的历史背景】
临淄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这里曾是齐国的国都。

到了汉代,临淄继续保持其繁荣,成为汉朝的一个重要城市。

这使得临淄在汉代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汉代文物的种类和价值】
在临淄出土的汉代文物中,有以下几类尤为珍贵:
1.铜器:包括鼎、觚、爵等各种礼器和日常生活用器,其中一些铭文铜器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

2.陶器:主要有俑、罐、壶等,这些陶器造型精美,工艺高超,反映了汉代制陶技术的发展水平。

3.玉器:有璧、环、佩等,这些玉器光洁度高,雕刻技艺精湛,展示
了汉代玉器的艺术魅力。

4.砖瓦石刻:包括汉代的墓志铭、石刻画等,它们具有很高的书法和艺术价值。

【临淄汉代文物的意义】
临淄出土的汉代文物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汉代社会的生活面貌,还对研究汉代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些文物也反映了当时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结语】
总之,临淄出土的汉代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研究和传承汉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邹卫平 崔大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摘要:进入新世纪的五六年间,是山东地区汉代考古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尤其是为了配合基本建设所进行的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大收获。

关键词:山东地区;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图分类号:K8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839(2006)05-0047-08 Recent Archaeological D iscoveries i n Shandongand the Study of the Han DynastyZ OU W e-i p i n g CU I Da-yong(C hinese Science&Technology Universit y,Hefei230026,P.R.Chi n a;Cent er for Archaeol o gicalResearch of the C ity of Jinan,Jinan250014,P.R.China) Abstract:The recent five to si x yearsw it nessed t he rapi d develop m e nt in t he arc hae o l og ical study of theH a n Dynasty in Shandong P r ovi nce.A rc hae o l og ical evacuat i ons for i nfr astructural constr uctions have ledto great progress i n this area of research.K ey wor ds:Shandong Pr ov i nce;the Han dynasty;ne w disc overies a nd r esearches进入新世纪以来短短的五六年间,山东地区的汉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其特点是,为了配合基本建设而进行的发掘工作多,而重大发现也大多与此有关。

这些发现主要集中于各条高速公路附近及大型工程项目周围,在地域分布上显得相对集中。

从发现对象来看,遗址类较少而墓葬类较多。

现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材料,就山东省近年来汉代考古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分述如下,供学界参考。

一、城址与聚落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山东汉代郡国城址的调查与研究以往注意较少,近年来取得一些突破。

勘探与发掘表明,这些城址多为早期城址的延续。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章丘东平陵城和费县的两处城址。

收稿日期:20060620作者简介:邹卫平(1954),男,山东济南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工程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考古学。

章丘东平陵城保存较好,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做过多次调查工作,先后采集到不少有价值的遗物,大体了解到城内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等的相对位置[1]。

为了较深入地了解东平陵城的情况,2001年对其进行了一次普探和南北城墙的解剖,取得了重要成果。

东平陵城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这次勘探130万平方米,发现城门、排水道口、道路、冶铁、宫殿区等遗址的线索。

解剖结果显示,城墙建造过程可分为7期,其中1、2期城墙约属于战国时期,其余各期应属于汉代[2]。

郑同修、胡常春还对东平陵城的一些新发现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指出了该城址在汉代郡国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3]。

费县防城遗址的第四期为秦汉时期的城墙,在防城南发现大片汉代遗址,应是一处重要的汉代城址,整个城址的面积估计约有50万平方米。

除确定了汉代的城墙外,还发现有较丰富的汉代文化层堆积,出土大量砖、瓦等,以往的考古调查中还曾采集到西汉时期的铜三足提梁壶、莽币 一刀平五千 等。

发掘者认为,该城址应当是文献中所记载的汉代华县县城所在地[4]。

费县故城的岭子顶部城墙与南、东、本城墙组成周代城圈,北城墙与其他三侧组成汉代城圈。

在故城区的西部发现古代道路2条,及边沟护坡等,年代可至东汉。

在南部发现少量灰坑及窖穴,并出土陶器生活用品,时期属春秋晚期到汉代。

北部则发现大量建筑用瓦及空心砖等,应为建筑分布密集区[5]。

与汉代城址和聚落相关的发现还有以下几处。

2001到2005年济南老城区内进行了大小5次发掘,其中在高都司巷、旧军门巷、按察司街、运署街等遗址中均发现一些汉代地层和遗物,特别是在后两处遗址中发现的陶范、铁器和炼渣等汉代冶铁遗存,是冶铁考古的重要发现。

通过这几次发掘,证明济南市老城区(明城墙及护城河以内的地区)从商代晚期开始即有先民居住生活,以后历代一直延续至今。

济南无论是作为郡县州府,其中心城区一致未有大的变动,从几次的发掘可大致看出这座古城历代的功能分区等情况[6]。

两城镇一带进行的拉网式普查,在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大汶口文化到汉代的遗址和文物分布点近1000处,极大地丰富了对两城镇地区各个时期的聚落结构及其变迁的认识[7]。

这种调查与研究方法不仅对于史前时期聚落布局的了解有好处,而且对于认识特定区域内聚落形态的演变规律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值得效法与推广。

龙口市埠下王家汉代遗址的试掘成果应引起重视。

发掘者在一条面积为50平方米的探沟内出土了大量白陶器,器形有瓮、钵、罐等,其中的白陶小罐数量很多,为其他地区所少见。

尤为重要的是还发现了两处陶窑和制陶遗存,其中的灰坑H1,底部残存白膏泥,应是制作陶器的原料。

这里既有制作陶器的场地,又有烧制陶器的窑炉,发掘者认为这是一处专门炼制白陶的窑址,这在山东地区还是首见[8]。

此外,临沂朱家斜坊[9]、临沂化沂庄[10]、五莲董家营[11]等地发现的汉代房基和灰坑等遗迹,对于了解汉代山东地区的聚落也有所帮助。

二、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墓葬的考古发掘主要是为了配合了基本建设工程而开展的,其中几座诸侯王墓的发现比较引人注目。

章丘洛庄汉墓虽然只发掘了36座陪葬坑,[12]但因出土遗物数量巨大且制作精致,而入选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3]刘庆柱、白云翔就洛庄汉墓的发现及学术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洛庄汉墓的发现对于推动汉代诸侯王陵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14]。

崔大庸对9号坑出土的当卢进行初步探讨[15],乔梁也对9号出土的多件马饰进行较集中的讨论,认为其有浓厚的北方草原地区的文化因素,说明早在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之前,我国内陆地区就通过北方草原之路同西方发生着联系[16]。

崔大庸还对9号坑出土的纯金马饰从风格、来源、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讨论;[17]郭物也着重从艺术主题、艺术风格、制作技术特点和时代背景几个方面对这批重要的出土文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认为金质格里芬头节约等文物的艺术主题,表现了秦汉文化对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以及汉代早期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密切复杂的关系。

[18]王子初、[19]王清雷[20]对洛庄14号出土的乐器进行较全面介绍,并就其重要性和学术价值作了阐述。

章丘危山汉墓共发现两座陪葬坑、10座墓葬和3座陶窑。

陪葬坑内埋藏着总计约200余件排列整齐的彩绘陶兵马俑和陶车、侍女俑等。

三座陶窑位于危山半山腰,从出土的大量车马俑的残片及少量陶模具看,这是一处就地为该陵区烧制陪葬品的窑址。

发掘者判断,危山应是一处有规模布局的陵区,其墓主极有可能就是西汉济南国国王刘辟光。

[21]济南腊山汉墓,平面呈曲尺形,由墓道和墓室组成。

墓室形制较为特殊,大致分为前庭、前室和后室三大部分。

前室发现三个木构椁箱,并在南椁箱发现大量陶器、在南北椁箱间发现两条殉狗;后室为高起的棺床,发现有铜权、瑟轸、车、带钩、漆杯把手、封泥、玛瑙和水晶印章等。

其中封泥内容为 夫人私府 ,印章文为 傅女恶 和 妾女恶 。

从墓葬规模和出土文物等观察,该墓应为西汉早期的一座列侯夫人墓[22]。

长清大觉寺2号墓,是一座大型砖石结构墓。

整个墓葬的建筑方法似为先挖一大坑,在坑底开始砌筑墓室,然后周围先用夯土填实,最后起封土堆。

墓室由墓道、前室、东西耳室、中室和后室组成。

该墓多次被盗,所见出土物多为陶器,人骨散乱。

比较重要的发现主要是玉衣残片和猪形手握,此外还有玉璧和个别鎏金铜饰件、石砚等。

共出土玉衣片1000余件,个别玉片的孔内残留有铜丝,从其中的两套玉片 鞋底 和6件玉手握看,墓室内至少合葬有2-3人。

从墓葬规模及出土物综合分析,该墓为东汉时期,墓主应属侯一级人物。

大觉寺一带早年曾出土过大型石马,且该地属东汉济北国辖区,附近还有西汉济北国王陵,因此大觉寺2号墓一带当属东汉济北国王侯族葬区[23]。

苍山县兰陵镇金山村西南金山东坡上发掘了一座大型汉墓,该墓为凿山为陵的大型墓葬,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主要是石结构的建筑基址及相关遗迹,如墓上建筑、房前活动场地、石砌围墙等;地下部分由墓道、甬道、主墓室等组成。

其整体布局和形制较为特殊,在汉代大型墓葬中属少见之例。

该墓虽早年被盗,但仍发现了较为丰富的遗物,有陶猪、猪圈、板瓦、瓦当、铜镜、车马明器、漆耳杯、木俑、乐器构件,以及玉璜、玉塞等。

由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观察,其时代应为西汉晚期。

该墓葬的发掘,对于研究鲁南地区汉代墓葬形制及其埋葬习俗有重要意义[24]。

对汉代诸侯王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研究方面。

王永坡讨论了双乳山汉墓出土的五铢钱及金饼等问题,特别是其对双乳山汉墓出土的金饼上文字的考证与研究很有见地。

[25]另外,2004年在章丘召开的 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收到不少新发现和成果。

其中关于山东地区汉代诸侯王墓的研究成果多篇,主要有崔大庸的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编磬刻铭初探、张启龙的山东地区汉代诸侯王墓略论、田立振解华英的试论济宁地区的两汉诸侯王墓、宁荫棠的洛庄汉墓墓主考辨、张从军的危山兵马俑时代与归属猜想等。

[26]汉代中小型墓葬的发现较多,在分布上较为集中,以下按地区分别介绍之。

济南地区近些来的考古工作,主要是配合南水北调、济荷高速公路、章丘电厂等基建项目而开展的,其中以长清地区较为集中。

长清四街墓地分布着大量两汉墓葬,整个岗地成片埋葬,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分石椁墓和砖椁墓两种。

出土遗物丰富,组合为陶鼎、壶、罐、盒、盘、耳杯、案、樽等,许多带有彩绘。

[27]归德镇前夏村发现50多座两汉时期的墓葬,形制大体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石椁墓、砖椁墓、砖室墓及砖、石结构的画像石墓等。

[28]金村墓地绝大多数为西汉早期墓,其中多数为夫妻合葬的石椁墓,出土各类文物100余件。

出土的陶罐及陶钵的腹部大都有刻文,如 土里 、 土里程 等。

[29]此外,山东大学新校发现东汉砖室墓一座[30],济南市闵子骞祠进行维修时发现了东汉砖室墓一座[31]。

章丘电厂墓地共发掘汉晋墓8座,均为带斜坡式墓道的中型砖室墓,布局有规律[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