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合集下载

急性结膜炎常见的症状表现

急性结膜炎常见的症状表现

急性结膜炎常见的症状表现相信这是很多患有急性结膜炎的患者都非常想了解的事情,毕竟只有了解了病症在发生时的表现,才能尽早的发现病症且及时的去医院治疗。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讲讲急性结膜炎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

急性结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发病急剧,常同时(或间隔1~2日)累及双眼,伴有大量的黏液性分泌物(眼屎),于夜间分泌较多,常在晨起时被分泌物糊住双眼。

轻症者在眼内有瘙痒和异物感;重者眼睑坠重、灼热、畏光和流泪,结膜下充血、水肿或杂有小出血点,眼睑亦常红肿,角膜受累则有疼痛及视物模糊,症状类似于沙眼。

(二)流行性结膜炎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发浅点状角膜炎,一般仅局限于单眼,流泪较多和伴有少量分泌物,分泌物最初为黏液性,后为黏液脓化而呈脓性,耳前淋巴结肿大。

传染性强,发病急剧。

(三)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为暴发流行,表现除与流行性结膜炎类似外,同时可有结膜下出血。

(四)过敏性结膜炎一般较轻,结膜可充血和水肿,瘙痒而伴有流泪,一般无分泌物或稍有黏液性分泌物。

(五)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其季节性强,多发生于春夏季节,可反复发作,以男性儿童及青年多见,双眼奇痒,睑结膜有粗大的乳头,角膜缘胶样增生,治疗以抗过敏为主。

急性结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急性结膜炎的表现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预防和治疗时能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有关于结膜炎的常识,欢迎您在线与天津254医院眼科专家进行联系。

春季结膜炎有哪些表现相信这是很多经常在春季并发结膜炎的患者都非常想了解的事情,毕竟只有了解了病症在发生时的表现,才能尽早的发现病症且及时的去医院治疗。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讲讲在春季里结膜炎的表现情况。

春季结膜炎有哪些表现:1.结膜的改变——睑结膜和球结膜是VKC的主要受累部位。

在上睑结膜出现铺路石样的乳头反应,乳头有时会发生融合。

这些位于睑结膜的乳头呈多角形,头部扁平,肉眼检查清晰可见。

然而,这些乳头并没有病症特异性。

腺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腺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腺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临床表现腺病毒性角膜炎原名流行性结膜角膜炎,现已证实由腺病毒Ⅷ型感染所致。

发病后首先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眼睑肿胀,睑结膜高度充血、水肿,有滤泡形成,以下睑为多,有时可见假膜。

球结膜水肿,并见点状出血。

多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结膜炎持续7~10天后逐渐消退,此时有20%~90%的病例并发角膜损害。

当角膜受累时,常有混合性充血及羞明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

开始在角膜周边或其他部位发生散在的上皮性点状混浊,荧光素染色阳性。

继则在角膜前弹性层下出现边缘模糊的圆形或类圆形浸润斑,直径0.2~0.4mm,数目不等,多集中在中央区域,不形成溃疡,亦无新生血管生长。

尚有少数患者于结膜炎消退后,角膜呈多发性糜烂或弥漫性上皮剥脱,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泪液分泌减少有关。

西医治疗除局部应用抗病毒药物外,可加用皮质激素。

为保护角膜、减轻混浊,亦可局部应用谷胱甘肽、硫酸软骨素、半胱氨酸等制剂。

中医学本病属于“天行赤眼暴翳”和“聚星障”范畴。

系因外感疫疠毒邪,内兼肺肝火旺,内外合邪,上攻于目所致。

治宜清肝泻火,退翳明目,并结合外治疗法。

治疗方剂1.泻肝汤【组成】龙胆草6g,黄芩10g,栀子10g,大黄6g,柴胡10g,前胡10g,荆芥6g,防风6g,当归10g,青皮10g,木贼10g,白蒺藜10g,石决明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肺泻肝,退翳明目。

【主治】腺病毒性角膜炎,证属肝肺热盛者,症见结膜轻度混合充血,角膜浅层细点状混浊,羞明流泪,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方中龙胆草、栀子、柴胡泻肝胆实火;黄芩、大黄清肺泻热;前胡、防风、荆芥祛风散邪;青皮理肝气;当归养肝血;木贼、白蒺藜、石决明退翳明目。

2.石决明散(汤)【组成】石决明30g,草决明15g,赤芍10g,青葙子10g,麦冬10g,羌活6g,栀子10g,木贼10g,大黄10g,荆芥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急处置预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急处置预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急处置预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它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

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为做好我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玉溪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确保我市在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调查处置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预警分级
根据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散发、暴发或流行的发展进程及特点,将预警分为四级:Ⅳ级预警、Ⅲ级预警、Ⅱ级预警和Ⅰ级预警。

(一)Ⅳ级预警: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呈散发状态,发病水平超过3年同期平均水平2倍以上,或1周内1个州(市)的1个县发生暴发,病例数100~499例。

(二)Ⅲ级预警:1周内1个州(市)的1个县发生暴发,病例数500~1000例;或1个州(市)的2个或2个以上县发生暴发,每个县的病例数均大于100例。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概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亦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引起过暴发流行的急性结膜炎。

多发于夏秋季节。

其特点为起病急剧、刺激症状重,可伴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害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是由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原体本病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型,为一种微小型核糖核酸病毒。

偶尔可由柯萨奇病毒A24型引起。

本病为接触性传染。

主要传染途径为患眼-水-健眼,或患者-水或物-健眼。

多见于成年人,小儿较少。

流行病学该病曾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多次大流行。

1967年首次发生大流行,1968年在新加坡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流行。

70年代自亚洲传播至欧洲,而后传入美洲和非洲,1970~1972年先在印度尼西亚流行,而后向西南和北面蔓延,经埃及传入其他国家。

英国、美国、前苏联、荷兰、南斯拉夫等国均先后发生出血性结膜炎流行,中国亦不例外。

此后每隔3~4年出现一次大流行,有时与柯萨奇病毒A组24变异株同时或先后引起流行。

病程早期(l~3d),患者眼分泌物中病毒分离率可高达90%以上,咽部病毒分离率甚低5%。

游泳池水被病毒污染后传染性强,另可经手、眼科器械、毛巾、昆虫等传播。

临床表现(一)本病起病急剧,潜伏期最短约2-3小时,一般为12-24小时,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夏秋季节暴发流行。

(二)症状:自觉症状显著,异物感、畏光、流泪并急剧加重。

眼部磨痛、刺痛或眼球触痛,分泌物呈水样、粘液、浆液性。

(三)患者眼睑红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常伴有结膜下点、片状出血,多自上方开始,严重者可遍及全部球结膜。

睑结膜有滤泡增生或伪膜形成。

常见的角膜并发症是角膜上皮多发性点状剥脱,病程早期即可出现,发生率较高,严重者出现上皮下及实质浅层混浊,甚至出现轻度前色素膜炎,可反复出现,顽固性角膜上皮剥脱,持续数年之久,多不影响视力。

(四)患者可有发热、乏力、咽痛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个别病人结膜炎发病1-8周合并下肢运动麻痹。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症状,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治疗【专业知识】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症状,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治疗【专业知识】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症状,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腺病毒性角膜结膜炎包括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EKC)、咽-结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PCF),其中EKC是一种世界性广泛流行的眼部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急性滤泡性或假膜性结膜炎,伴有角膜上皮下浸润。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腺病毒直径约60~90nm,由核心和衣壳组成20面体结构。

核心由线性双链DNA 及其他4种相关蛋白组成,衣壳由12种蛋白质共252个子粒组成,其中240个子粒是六邻体,12个子粒为五邻体,五邻体由1个纤维及多边的基部和纤维远端的结节组成,五邻体和六邻体都具有特异性抗原决定簇。

自1953年分离到腺病毒以来,已经发现了6个亚组47个血清型。

能够引起眼部疾病的主要有D组(8,19和37型,少数由9,l0,13,15,20,22~24,29型引起),C组(1,2,5,6型),B组(3,7,少数由11,14,16,21型引起)和E组(4型)。

共有19个血清型可引发腺病毒感染性眼病,和血清型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有流行性角结膜炎(Ad8,9,37),咽结膜热(Ad3,7),非特异性滤泡性结膜炎(Ad1,2,4,5,6)。

尽管血清型和临床表现有密切的关联,但仍有很多例外,并且许多血清型可导致轻微滤泡性结膜炎。

2.腺病毒(adenovirus,Ad) 是一群十分广泛的DNA病毒,主要在细胞核内繁殖。

除了感染结膜、角膜上皮及咽、淋巴组织外,还能在肠道繁殖。

迄今总共发现80个血清型,其中感染人的有21个血清型,其中EKC是由Ad7,8,19,37型引起;咽-结膜热是由Ad3,4,7型引起;一般滤泡性结膜炎是由Ad1~11,14~17,19,20型引起。

3.EKC、PCF结膜炎和表层点状角膜炎是Ad感染的直接结果;上皮下浸润则为免疫反应所引起。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基本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基本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基本知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rrhagic conjunctivitis)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起病急,潜伏期短。

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症状重。

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传播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便中也存在病毒.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潜伏期: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诊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符合病例:在夏秋季,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2-3小时或1—2天潜伏期,急剧发病或爆发流行性、传播快的急性结膜炎或角结膜炎,具有结膜高度充血、水样分泌物增多、耳前淋巴结肿大,部分伴有角膜上皮性病变等特征,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另外,对结膜囊的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有助于病毒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A24变种的确定。

治疗:临床上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

5%病毒灵眼液,0.1%疱疹净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干扰素眼液或0.2%阿糖胞苷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环胞苷眼膏或抗生素眼膏。

有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加用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或眼表面润滑剂或人工泪液促进上皮修复及保护上皮。

有前房炎症时加用散瞳剂或非甾体抗炎药.隔离:患者应进行隔离,尤其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患者的洗漱用品应消毒,患者禁止进入公共浴池及游泳场。

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
夏秋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特别是秋季开学后,学校、幼儿园极易发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广大市民应了解相关防治知识,避免感染;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单位应提高警惕,及时做好各项预防措施,防止疫情的发生。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40年来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患者主要症状有:明显的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分泌物增加、畏光、流泪等。

本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一般无后遗症,预后较好。

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可经手、眼科器械、毛巾等接触传播,游泳池水被病毒污染后极易引起传播。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单位引起暴发流行。

三、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1、确诊患者应在家或定点隔离治疗至所有症状完全消失(约7-10天);患病期间不要到公共游泳池游泳;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等日常用品进行煮沸消毒。

2、保持良好的个人用眼卫生习惯,避免未洗手触摸眼睛,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眼药水和眼部化妆品等用品;接触患者后应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在疾病流行期间避免进入公共浴室、泳池等场所。

3、学校、幼儿园、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单位在疾病流行期间应加强单位内公共环境、物品的消毒,开展红眼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加强晨检等健康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红眼病患者应劝其回家隔离治疗,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合防疫部门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学校实用公共卫生指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学校实用公共卫生指南)

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一)概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是1969年以来世界范围暴发流行的新型急性传染性眼病,病原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70,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sakie virus,CA24v)[1]。

该病的潜伏期很短,起病急。

1~2h内眼部即眼红、刺痛、沙砾样异物感、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明显,双眼同时患病或一只眼发病后很快波及另一只眼,也可出现眼睑水肿,睑结膜、球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点状、片状结膜下出血。

早期分泌物为水样(浆液性) ,如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变为黏液脓性。

该病的自然病程为1~3周,一般预后良好,不造成视力损害。

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者。

广州市在学校中传播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

日常学习生活的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污染粘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群之间直接接触传播,经毛巾、课桌、公共用品等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对本病具有一定免疫力,但不同类型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

全年均可发病,在我市以夏秋季为常见。

本病接触传染性极强,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对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1]。

广州于1971年、1981年、1988年分别发生过该病流行。

2007年8月底至10月,广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活跃,大多数暴发疫情集中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所以学校及托幼机构应足够重视,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

(二)疫情发生前学校预防工作1、开展健康教育是基础利用墙报、校内广播、讲座、健康教育课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及其家庭了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知识;教育学生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用眼卫生习惯,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眼睛,触摸眼睛后要彻底洗手;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不要与他人共用眼药水等可能接触眼部的用品;在疾病流行期间避免进入公共洗浴场所;出现相关症状时,应主动到医疗机构就诊。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防治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防治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防治知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本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且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

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行,自然病程短,预后良好,结膜炎发病后一段时间虽有一定免疫力但仍易感。

一、临床表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自觉眼不适感1-2 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有明显眼刺激症状,眼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本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视力无损害,一般无后遗症,偶有少数结膜炎患者在结膜炎后1~8周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下肢运动麻痹或面瘫,部分患者致残。

二、治疗原则病期休息有利于隔离与康复。

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疗法,抗生素、磺胺药对本病无疗效。

抗生素滴眼剂仅用于预防细菌感染。

眼分泌物多时用温生理盐水或3%硼酸液清洗结膜囊。

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等热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可缓解症状。

三、预防措施1、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等健康的个人卫生习惯。

2、做好病人的隔离与消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高度传染性及人群普遍易感是其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急性患者眼结膜泪液、眼分泌物含有大量病毒,是其主要传染来源,通过“患眼一污染病毒的手、物、水—健眼”途径接触传播。

学校等人群聚集的集体单位要采取晨检措施,早期发现病人,对病人采取隔离,以防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隔离期至少7~10日。

3、病人洗脸用具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污染物煮沸消毒。

4、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可用75%医用酒精消毒双手。

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间,医院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专治门诊,集中查治以避免交叉感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培训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培训

情况(在符合项打“√”)
方法
1.是
2、否
1.是
2、否
1.是
2、否
查看文件、记录 查看文件 查看文件
1.是
2、否
查看工作记录
部署时间 成立时间 制订时间
备注
经费保 障
培训情 况
是否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监测和疫情处置给予经费保障 是否储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关药品 是否组织开展了教职工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培训 学校是否开展学生晨检、午检、课间巡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工作
• 4、制定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和登记制 度,并落实到位,开展因病缺课报告工作 。
学校与托幼机构疫情报告工作
• 5、当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应立 即隔离患儿,并通知家长尽快带往医院就 诊。
• 6、当出现符合《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 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规定的报告情 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 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 )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
液性。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 2、体征

眼睑红肿,睑、球结膜中、高度充血,多伴结膜下点
、片状出血。早期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荧光素染色后裂隙
灯检查可见角膜弥漫散在细小点状着染。
流行特点
• 1、本病易导致流行或暴发流行,以夏秋季 常见,流行期间无季节性。
• 2、患者多有明显的接触感染史,通过眼--手、物、水---眼的途径接触传染 。
光技术检测,查见EV70或CA24v。 • 或3、双相血清学检查,患者恢复期血清抗EV70
或抗CA24v抗体比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 。
疫情判定标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1969年首先西非加纳暴发流行,沿西海岸迅猛蔓延到非洲大部分国家。

与此几乎同时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印度等也暴发流行,很快波及亚洲大部分国家及欧洲、中东国家。

澳州、美洲也有流行报道。

1971年我国首次暴发流行本病,除边远地区外遍及全国各省市,包括香港、台湾。

此后80年代、90年代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均有多次地区性小规模流行。

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

大流行期间曾造成一些城市停课、停产、停市,给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

自然病程短,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疗法。

预后良好,但印度、新加坡、泰国、美国及我国均有个别病例在结膜炎后出现下肢运动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

结膜炎后一段时间人群虽有一定免疫力但中和抗体滴度升高频率低,仍易感。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制定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发现后须隔离患者,严防接触传播并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疫情报告,控制蔓延。

急性结膜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急性结膜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急性结膜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急性结膜炎”是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俗称,多见于春秋季节,可散发感染,传染性强,可流行于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场所。

其临床特点发病急,发展快,潜伏期1~3天,两眼同时或相隔1~2日发病。

发病3~4日时病情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

眼部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烧灼感、异物感等,眼睑、结膜高度充血水肿,有大量的粘液或粘脓性结膜分泌物,因此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引起该病的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Koch-Weeks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如何诊断急性结膜炎?检查时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呈鲜红色,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显著,严重的结膜表面可覆盖一层易于揉掉的伪膜,所以又称伪膜性结膜炎;球结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失去透明度,角膜与结膜表面,睑缘等部位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覆盖,如果是kochweeks杆菌或肺炎双球菌感染,可出现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并伴有散在性小点片状出血,角膜并发症主要是由kochweeks杆菌引起,表现为卡他性角膜边缘浸润或溃疡,病变开始呈浅层点状角膜浸润,位于角膜缘内侧,以后浸润互相融合,形成弓形浅层溃疡,痊愈后可遗留云翳。

下面,分三个方面详细加以介绍。

1、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小规模的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流行或散发性病例应与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相鉴别。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症状为:①潜伏期较长,通常为5~7天,而AHC则为1天。

②AHC起病后数小时结膜炎即达高峰,病程不超过1周。

在起病后数日病情才达高峰,并维持2~3周。

③在AHC早期结膜下出血是特征性表现,而在EKC则少见。

④结膜上滤泡样沉着在EKC常见,结膜炎消退后常遗留角膜上皮下翳斑。

在AHC可出现一过性角膜炎,无后遗症。

2、急性卡他性结膜炎(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特征为明显的结膜充血,以穹隆部和睑结膜为重。

(2)结膜分泌物多,早期为浆液性,随之变为黏液脓性,常使上下眼睑睫毛粘集成束,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细菌。

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四)流行特征
• 该病曾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多次流行。
• 在非洲,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于1969年首先发现于加 纳,然后传至非洲其他国家。
• 1970年在亚洲首先发现于印尼的爪哇岛,然后传至越南、 孟加拉泰国斯里兰卡、我国台湾、菲律宾和美属萨摩亚。
• 1971年在日本、新加坡、摩洛哥发生大型的流行欧洲的小 型暴发流行开始于1971年1973年发生于英国、前苏联荷 兰前南斯拉夫和法国。1981年发生于美国。
• 儿童病例2~3天即可痊愈,成人一两周内完全恢复。偶有 病例角膜上皮剥脱反复发生,持续数年。老年病例结膜水 肿常见,而年轻病例则出血量较大。起病后3~5天约90% 病例在睑结膜上出现细小滤泡。在裂隙灯下用荧光素染色 大多数病例可见角膜糜烂或点状上皮性角膜炎前24h眼分 泌物为浆液性或浆黏液性,并含大量多形核白细胞。
(二)传播途径
•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 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三)人群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别 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 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 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 4.游泳池性结膜炎(包涵体性结膜炎)
• 由沙眼衣原体的一株所引起。患者有在公共游泳池游泳史 ,结膜高度充血,有显著乳头肥大和滤泡增生,滤泡以下 穹隆部尤为显著,早期有较多分泌物,可有全身症状发热 ,疲乏和上呼吸道炎。结膜刮片检查可见有包涵体。
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在本病起病3天内,可从患者结膜拭子或刮取物中检出肠
• 我国在1971年开始发现此病,并已分离出肠道病毒70型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

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为指导各地做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病原学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type 70, EV70)和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A组24型变种(CA24v)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腺病毒11型也可引起该病。

EV70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具有肠道病毒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

病毒呈球形,直径22nm~30nm,基因组为单链RNA,蛋白外壳呈对称排列的20面体,无包膜。

病毒在敏感细胞胞浆内繁殖。

EV70的分离培养需用人胚肾细胞、人胚结膜组织或HeLa细胞较难分离。

不同流行期病毒基因常有变异,可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

CA24v也属微小RNA病毒科,生物学特性基本同EV70,可用HeLa细胞等多种传代细胞培养,易分离。

曾引起亚洲、中南美等地区大流行。

CA24v 和EV70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与传播,均耐酸、耐乙醚、耐碘苷。

75%的酒精是有效的消毒剂。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

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二)传播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流行性角结膜炎预防和措施PPT

流行性角结膜炎预防和措施PPT
利用海报、讲座等形式普及预防知识。
谢谢观看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
谁容易感染流行性角结膜炎?
谁容易感染流行性角结膜炎?
高风险人群
儿童、学生和老年人因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 染此病。
尤其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中更容易爆发 。
谁容易感染流行性角结膜炎? 接触史
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如家庭成员、同学 ,感染风险较高。
也包括使用公共设施的用户,如游泳池。
如何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
勤洗手,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避免借用他人毛 巾、眼镜等个人物品。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个人抵抗力。
如何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
定期对家庭、学校和公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 减少病菌传播。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清洁。
如何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开展流行性角结膜炎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 范意识。
流行性角结膜炎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流行性角结膜炎? 2. 谁容易感染流行性角结膜炎? 3.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4. 在哪里采取预防措施? 5. 如何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什么是流行性角结膜炎?
什么是流行性角结膜炎?
定义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眼 病,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流泪和眼痛等症状 。
若与感染者有过接触,应立即进行自我隔离,减 少传播风险。
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出现症状时
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与他人接 触。
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疫情。
在哪里采取预防措施?
在哪里采取预防措施? 家庭环境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定期清洗和消毒公 共物品。

药学考试资料归纳-急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

药学考试资料归纳-急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

药学考试资料归纳-急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急性结膜炎(火眼或红眼病)是发生在结膜上一种急性感染, 多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季节发作, 由于细菌和病毒易于繁殖, 与患眼接触的毛巾、玩具或公共浴池、游泳池而相互传染, 也易在家庭、学校和公共场所流行。

今天对药学考试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 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急性结膜炎的知识点。

急性结膜炎常见有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又称细菌性结膜炎(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等)、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流行性结膜炎(腺病毒)及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腺病毒70型), 后两者感染的病毒有所不同。

急性结膜炎易在春、夏或秋季流行, 传染性极强, 但预后良好, 几日内炎症即可消退。

药物治疗(一)非处方药1.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可选用四环素、金霉素、红霉素、利福平、杆菌肽眼膏、酞丁安、磺胺醋酰钠滴眼液。

2.对流行结膜炎局部给予抗病毒药, 可选用0.1%酞丁安或阿昔洛韦滴眼液。

3.对过敏性结膜炎宜选用醋酸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或色甘酸钠滴眼液和眼膏, 抑制炎症过程的早期表现, 降低毛细血管壁和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 减少炎症的渗出。

4.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应用2%色甘酸钠滴眼液。

(二)处方药1.对铜绿假单胞性结膜炎病情较严重, 及早治疗, 常用多黏菌素B、磺苄西林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炎可选用两性霉素B、克霉唑滴眼液。

2.对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未彻底治愈而转成慢性结膜炎者, 对由细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所致的结膜炎治疗以抗菌为主, 应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四环素眼膏;由环境(灰尘、风沙、倒睫、屈光不正)刺激所致的非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以对症为主, 应用0.5%硫酸锌滴眼液。

3.对流行结膜炎局部给予抗病毒药, 可选用0.1%碘苷滴眼液, 一次1~2滴, 每间隔2h给予1次。

4.对流行性出血结膜炎应用抗病毒药, 0.1%羟苄唑、0.1%利巴韦林滴眼液。

5.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应用1%泼尼松滴眼液。

生物 政治 各种资料

生物 政治 各种资料

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主要针对组胺H1受体而发挥治疗作用,效果通常优于肥大细胞稳定剂,特别是在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期。

抗组胺药通常局部使用,常用的滴眼液有0.1%的依美斯汀(Emedastine)、0.05%的Levocabastine、0.1% 的Olopatadine及0.5%的Ketorolac。

如果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使用,不过其效果不如局部用药。

此外,全身用药还有发生副作用的危险,一些患者可出现胆碱能症状或镇静行为,并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因此,对于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工作的患者应特别加以注意。

如果在夜间给药,镇静作用往往是有益的,对于小孩尤其如此,因此口服抗组胺药建议最好夜间睡前使用。

常用的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

抗组胺药与血管收缩剂联合使用,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已有一些抗组胺药与血管收缩剂的复合制剂,如润洁、那素达等。

(2)肥大细胞稳定剂:肥大细胞稳定剂通过抑制细胞膜钙通道发挥作用。

它可以阻止因抗原与肥大细胞膜上IgE交联而引起的炎症介质的释放。

常用的有色甘酸二钠及奈多罗米等。

肥大细胞稳定剂的总体治疗效果虽不及抗组胺药,但其对抑制流泪似乎更有效。

肥大细胞稳定剂起作用相对较缓慢,对于已经发作的患者治疗效果尤其更差,因此最好在接触过敏原之前使用。

肥大细胞稳定剂通常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如病情需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

(3)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环氧化酶的抑制剂,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及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等,在过敏性疾病发作的急性阶段及间歇阶段均可使用。

它对缓解眼痒、结膜充血、流泪等眼部症状及体征均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

常用的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

口服给药应注意其毒副作用(胃溃疡及出血时间延长等)。

(4)血管收缩剂:局部使用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萘甲唑林、羟甲唑林、四氢唑林等)可以抑制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靶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改善眼部不适,减轻眼表充血,但不宜长期使用。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怎么回事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怎么回事

流行性角结膜炎是怎么回事流行性角结膜炎,顾名思义是流行传染病之一,这种疾病最典型的症状是眼睛红肿,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影响美观,所以是危害非常大的疾病。

而且,大家都知道流行性传染病的治疗是比较漫长的,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式。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流行性角结膜炎是怎么回事。

致病原因:流行性角结膜炎已确知能由「腺病毒」及「克沙奇病毒」引起。

腺病毒共有三十一型,其中有十型确知能引起症状轻重不一之眼部感染,尤其以腺病毒8型及9型所引起之流行性角结膜炎,俗称「红眼症」及由腺病毒3型及7型引起之咽结膜热最受人注意。

另外由腺病毒70型所生之红眼症伴肢体麻痹,更是使人谈之色变。

除腺病毒外,克沙奇病毒也在元凶之列,这种克沙奇病毒引起之流行性角结膜炎,与腺病毒所引起的有所不同,克沙奇病毒引起之流行性角结膜炎属「匆匆型」,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其潜伏期只需六至十二小时,即可发病,而腺病毒之潜伏期需二至六天。

但二者皆俱高度传染力。

传染途径:流行性角结膜炎之传染途径是「接触传染」,如游泳池之污水,污染之公用物品,如毛巾、面盆等,皆可传染流行性角结膜炎。

故绝不会因与「红眼人」四目相投,互送秋波而引起「红眼症」,但由腺病毒引起之咽结膜热则可经由飞沫传染,故若遇见红眼人,尤其有感冒症状者,应互相保持距离,沈默是金,以策安全。

临床症状: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会觉得眼睛红肿不适、怕光,伴有水性分泌物,偶有轻度发烧。

耳前淋巴肿痛,严重时,还会有结膜下出血及结膜水肿。

通常先发生於一眼,但有时候会感染另一眼,成为一个对称的「红眼人」。

约百分之八十之流行性角结膜炎之病人会伴有角膜病变,其大部份发生在红眼症後第七到第十天,先形成弥漫性上皮性角膜炎,甚至发生上皮下角膜混浊及角膜实质病变。

所幸大部份角膜病变在二周内皆会痊癒,只有少数之角膜混浊持续数月或甚至数年之久。

至于咽结膜热之红眼症,只有百分之三十伴有角膜病变,但病人伴有明显之喉咙肿痛、吞噬困难、全身酸痛、高烧、流鼻水、咳嗽等类似感冒之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滴露消毒液洗手,流动水冲洗,洗完后让手自然干燥
6.红眼病患者禁止入会所探访
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项目
主要内容
概述
是一种常见的眼,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皆会发病,夏秋季节为高发期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感染,主要通过患眼—手—物品—手—健康眼或患眼—水—健康眼的方式传播
主要表现
1.症状:眼睛胀痛、怕光、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并呈脓性
2.体征:睑结膜和球结膜的小血管充血、扩张,有时伴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处理原则
目前的红眼病80%都属于病毒性,可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滴眼液,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
注意事项
1.红眼病产妇在客房隔离,遵医嘱药物干预
2.对物品进行消毒
3.通知布草房,患者和健康者衣物、毛巾要分开清洗消毒
4.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不用手接触自己眼睛和婴儿,以防感染红眼病,要及时洗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