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认知研究——以“红”、“白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常用词演变研究是近年汉语史学界的一个热点。
目前,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用词的内涵及外延,常用词的交替性演变、衍生性演变以及常用词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随着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深入,研究视角、理论逐渐拓宽,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标签:常用词交替性演变衍生性演变动因常用词作为词汇系统的核心部分,对其演变的研究有助于探明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近代汉语词汇基本格局的过渡,描述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渐变过程,从而揭示汉语词汇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有关常用词的研究,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王力便已身体力行,勾勒了若干常用词演变更替的轮廓,训释、辨析了一千多个常用词。
而常用词研究的兴起,则滥觞于张永言和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1995)一文。
二位先生通过对八组常用词在中古时期演变递嬗情况进行分析,大力提倡词汇史领域中长期被忽视的常用词演变研究。
近年来,常用词研究已成为汉语史学界的一个热点,取得了不少成果。
本文拟对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成就与经验进行归纳、整理,以期推动常用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常用词的内涵及外延常用词作为一种词语类集,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常常与“基本词汇”相提并论。
所以,学界关于常用词的内涵及外延的观点多有分歧。
周荐(1987)将词汇学角度的“常用词”界定为:从人们运用词语的角度按词语的使用频率给词汇划分的类别。
对于汉语词汇史意义上的“常用词”,李宗江(1999)认为,首先是作为训诂学研究对象的疑难词语的对立面提出来的,其次是指那些代表词汇的核心而其发展变化可以决定词汇发展面貌的词。
常用词的所指与人类自身以及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会因时代的不同而改变,能指包括语音和文字形式,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常用词的外延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词缀等。
汪维辉(2000)、徐时仪(2000)持有相同的观点,指出常用词起着保证语言的连续性和为创造新词提供基础的重要作用,其核心是基本词。
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认知研究——以“红”、“白”等词为例
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认知研究——以
“红”、“白”等词为例
尹铂淳
【期刊名称】《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回顾过去,学界对词义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相关研究仍存在可改良之处:缺乏对词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探究.本研究于认知视域下总结归纳出了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和意义演变机制,并展现出了“红”、“白”等词意义演变的过程.
【总页数】6页(P16-21)
【作者】尹铂淳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中日色彩词及其文化象征意义--以“红”“白”为例 [J], 谢腾;梁高峰
2.现代汉语色彩词联想意义研究r——以黑、白、红、黄、绿五种色彩词为例① [J], 张晓旭;孙艳红
3.现代汉语词范畴认知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 [J], 王仁强
4.汉语词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r——以\"导体\"等词的辞书释义为例 [J], 马英
新;何林英
5.汉语词义演变机制例探 [J], 柴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英汉词语的认知语义研究》述评
《当代英汉词语的认知语义研究》述评摘要:简要介绍了白解红教授的新著《当代英汉词语的认知语义研究》(2009)的主要内容,并对其重点内容进行评述。
关键词:当代英汉词语;认知语义研究;评介《当代英汉词语的认知语义研究》,2009年12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作者白解红教授是我国英语教育专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我国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积极探索者,现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作者已经出版了4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本书是她的又一力作,是她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英汉新词语对比研究”(04BYY002)的研究成果。
全书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从词汇语义研究和构词研究两方面,比较详细地阐释了当代英汉词语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旨在拓宽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更多地揭示英汉词语的共性与个性,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当代英汉词语产生背后的语义认知发生机制。
本文对全书的内容要点做一述评。
一内容简介全书共九章。
第一章,“词汇研究的认知语言学基础”,讨论和诠释了在认知词汇语义研究中常常使用的原型范畴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以及概念合成理论。
作者通过梳理近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对词义研究的重要文献后指出,认知词汇语义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词义的范畴结构及其产生的认知背景;(2)多义词、词义的历时变化及语法化背后的认知机制;(3)对范畴化、认知模型、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等认知机制本身的理论探讨;(4)对词义本质的探讨。
作者发现认知词汇语义学关注的并非对语言内部词义特征做出孤立的解释,而是力图通过词义分析来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与机制。
第二章,“英汉构词方式的认知探析”,分三节分别探讨了英汉构词研究方面的3个问题:(1)英汉两种语言构词方式对比分析;(2)词汇化模式的认知机制;(3)构词法的原型范畴属性。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解和认识__概述说明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理解和认识问题。
随着中国日益崛起为一个世界重要国家,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话语体系的需求与日俱增。
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现象,话语体系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通过深入剖析话语体系的概念、历史背景、特点和演变等方面,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撰写目的和结构,并概括阐述中国话语体系构建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将探讨对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解和认识,包括话语体系定义与意义、历史背景下的构建以及当代特点与演变等内容。
第三部分将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和交际学视角三个层面进行论述,探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第四部分将重点探讨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变迁对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影响机制。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对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全面认识和重要意义,并进行问题分析与未来发展展望,同时提出对话语体系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阐述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解和认识,揭示其内在逻辑和演变规律。
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视角、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和交际学视角下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把握并解读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同时,本文还将围绕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剖析影响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因素与机制。
最终,我们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动有效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相关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解和认识2.1 话语体系的定义与意义中国话语体系是指中国社会中构建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符号系统,它以文字、语言和其他交际方式作为表达和传递工具,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话语体系是人们在交流中所使用的共同语言规则和文化背景,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认知模式和行为规范。
论汉语颜色词两极性语义的认知
再看 :
解掉 , 尾部那 红红 的小辣椒也 无例外地被 主任 留下 , 用来 插在另 一只鸭子上 , 似要使 这狭 窄灰 暗 的街 面上保 留 好
一
点红色。( 吴泰 昌《 红红 的小辣椒》 )
( ) 是 一 只 载妓 的板 船 , 7这 黑漆 漆 的没 有 一 点 光。
汉语颜色词存在两极性语义 ,一 方面是 由于人类 的 “
精神观念 、 文化价值本身存 在两极 的现象 ; 方面是 色彩 一
义关系是必 须依赖语 境才 得以存在的 , 有的称 之为“ 言语
的 反 义 关 系 ” [ 这 是 由 “ 伴 语 境 ” p 获 得 的 语 。] “ 言 … 7
y
黑道白 I 论黄数黑 I 黄道黑 I 数 说黄道 黑 I 红皂 白 I 皂 青 指 为白 I 翻黄倒 皂” 中的颜色词 构成 了两极性 语义 。它 们的
语义内容为 : 白一黑 l 黄 黑 I 白一 皂 l 一皂j 是一 非 f 黄 好一坏 。还有成语 “ 白喜事” “ 红 、 绿衣 黄里 l 朱紫 难辨 I 恶 紫夺朱 ” 中颜 色词 也构成 了两极 性语 义 , 语义 内容 为 : 红
死亡j吉一凶。“ 的语境义 , 词 有时 主要 体现 在感情 色
彩的 变化 上 , 而 出现正 反 同词 的情 形。 (3这 是 由 从 ” p) 8 “ 内语境” lp 获得的临时性 的语 义。如 : 言 j7 ( () 6 通常, 一只鸭总是被几入或十 几人 零打碎 敲地肢
黑 白分明 I 白混淆 I 黑 混淆黑 白 l 造 黑 白 I } 昆 判若黑 白 l 说 报I . 藿
c
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研究
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研究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颜色词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隐喻的研究对于理解汉语词汇的语义特点和构建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言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研究,揭示颜色词在汉语中的语义特点,为进一步探讨汉语词汇的演变规律和语言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本文将对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梳理和分类,明确各类颜色词所涉及的概念隐喻类型。
其次通过对具体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揭示颜色词在汉语中的语义特点和功能。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颜色词概念隐喻的形成机制,以期为其他类似词汇的研究提供借鉴。
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颜色词概念隐喻差异,以期为促进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提供参考。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和运用越来越丰富。
在汉语中颜色词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然而颜色词在语言学领域尚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对其概念隐喻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深入研究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从理论角度来看,研究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有助于揭示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
颜色词作为一种视觉词汇,其语义往往与人们的视觉感知紧密相关。
通过对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人们在理解和表达颜色时的心理过程和思维方式,从而为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其次从实践角度来看,研究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对于提高汉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颜色词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颜色词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通过对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策略,有助于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此外研究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还对于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语义演变的类型、模式、机制及方向
语义演变的类型、模式、机制及方向作者:***来源:《辞书研究》2021年第05期摘要文章分析语义的历史演变。
从演变的类型、模式、机制及方向几个方面探讨语义的历史演变问题。
文章分五部分:1.概说,2.语义演变的类型,3.语义演变的模式,4.语义演变的机制,5.语义演变的方向与原始语义重建。
关键词语义历史演变比喻转喻语言接触一、概说语言演变中,词语的变更与词义的改变是最容易引人瞩目的,一般人也很容易察觉到几十年前或十几年前常用的一些词语现在已经不流行了,或者固有词的词义现在更常用另外一种说法了。
表1是汉语上海话一些常用词语近一百年的词语更迭情况。
表1的词语都是在一百年左右发生的词语更替现象,旧的词语逐渐被新的词语替换。
一方面,新旧词语的更替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是新旧词语会在一段时间内共存,旧词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另一方面,随着新兴事物的兴起、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词语不断进入语言。
如汉语里“新冠病毒”“核磁共振”“人工智能”“微信”“网络”“月嫂”“丁克”“月光族”等都是近几年或近三四十年才产生的。
有些词的语义与原先的也不一样了。
比如英语里gay的词义以前是“高兴的”,隐喻义“放荡的”是从“高兴的”而来,从“放荡的”再引申为“同性恋”。
二十世纪中叶开始,“同性恋”这一词义才成为gay的主要意义。
相对应的汉语“同志”一词也有类似的演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汉语的“同志”还是指“革命队伍中志同道合的战友和朋友”,后来才开始同时带有“同性恋”的含义。
词语的变更与语义的改变虽然显著,但是与音变、句法演变研究相比,词语的变更和语义演变研究是相对滞后的。
滞后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四点。
第一,词语更迭和语义演变涉及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
也就是说,要研究一个语言的词语更迭和语义演变,还要对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以及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和研究。
由于语义演变与各语言中的文化、环境、习俗有密切关系,所以就很难从纯语言学角度寻求跨语言的语义演变模式和规律。
汉语四字格的构式功能研究
汉语四字格的构式功能研究四字格是汉语特有的词汇一语法现象,作为一种构式,它具有强大的能产性。
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辅之以与之有机相连的概念整合、主观性和主观化、语法化、韵律语法等理论,从语言历时、整合机制及类型学表征等三方面对其构式功能进行研究。
汉语四字格主要在韵律机制的作用下形成,通过概念隐喻、转喻及概念整合等认知手段形成了各种主观性意义,即构式意义。
具体分章介绍如下:第一章对汉语四字格构式进行了界定和分类。
汉语四字格构式是一种词汇层面的构式,其结构相对稳固,具有语用意义。
从性质角度,四字格构式可以分成实体构式和图式构式,实体构式主要包括四字格成语、类成语和状态形容词;图式构式主要指定式镶嵌四字格;从语体角度,可以分为口语四字格构式和书面语四字格构式。
第二章对汉语四字格构式进行历时研究,探讨了四字格构式的形成及其性质的转变。
汉语双音化与四字格的形成密切相关,从四字格构式个体的历时演变中考察了其词汇化的动态过程,指出四字格构式从句法结构演变成词汇单位,认知动因和语用频率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考察了不同时期典型文献中的四字读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如近现代开始由于汉语词汇类型的发展,四字读单位从书面语逐渐口语化。
第三章对汉语四字格构式的整合机制展开研究,主要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四字格的词汇化与构式义的产生。
词汇化的原因主要是认知和语用两方面。
随着整合度的提高,构式意义随之产生,构式意义按表达主观色彩的不同主要分为指称义和修辞义两大类。
具体来说,指称义又分为特指义、虚指义和泛指义。
修辞义从狭义看,分成互文义、比喻义、夸张义和借代义等;从广义看,分成感情义、生动义和强调义,其中生动义又可分为拟声义和通感义。
各种构式义间有机相连,同一种构式义内部也有典型度等级的不同,且镶嵌、对偶及互文义可以成为形成其他构式义的手段,具有提纲挈领的动态效应。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四字格构式产生的韵律机制,考察了历时发展中的格律特征及不同种类构式的韵律特点。
上古汉语“红”的语义场研究及其历时演变
、
上古 汉语 “ ”的语义 场 :丹 、朱 、赤 、赭 、 红
彤、 绛 、红 、绀 、j 帧、缎
丹
《 文 》 : “ , 巴 越 之 赤 石 也 。 ”本 义 为 红 说 丹
色 矿 石 ,可 作 染 料 。后 引 申 为 赤 色 、 大 红 色 , 《 雅 ・ 广 释 时 相 比 ,表 颜 色 的用 例 有 所 减 少 ,但 修 饰 范 围 更 为 宽 泛 ,
察,我们发现 ,上古时与 “ ”相关 的词共有 1 个:丹、 红 O
朱 、赤 、赭 、彤 、绛 、红 、绀 、颊 、鲰 。
一
丹 青 ”等 。在 句 式 上 则 多 为 “ + 词 ” ,如 “ 画 者 , 丹 名 凡 丹 质 ” ( 《 礼 ・乡射 礼 》 )。 值 得 注 意 的是 , “ 桓 宫 仪 丹 楹 ” ( 《 传 ・ 公二 十三 年 》 )中 “ ”形 式 上 虽 为 主 左 庄 丹 语 ,但 意 义上 却 为 宾语 , 处介 宾 结构 中。 至 东 汉 , “ ”多 以人 名 或 地 名 、水 名 出现 , 与 先 秦 丹
由 上 述 的 例 证 可 以 看 出 , 表 示 “ 诉 ” 义 的 “白 ” 告
产 生 于 西 汉 时 期 , 在 中 古 和 唐 宋 时 期 的 出土 文 献 和 佛 经 译 [1 伽斯那. 1] 百喻 经 [] 南京:金陵书画社,18 . M. M 91
杂 M. 06 文 中得 到 了运 用 和 发 展 。 元 明 清 时 期 受 到 语 言 内外 因素 的‘ [2 立人 . 宝藏 经 [】 北京 : 团 结 出版 社 ,2 0 . 1】
者 相 同级 别 的人 当 中 。
三 、结语
【] 8方一新,王云路. 中古汉语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 ,2 0. M. 06
汉语词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语词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汉语词是中文语言的基本单位,通过对汉语词进行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旨在对汉语词进行分类,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探讨汉语词的结构、形态和语法特点。
通过对汉语词的分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词汇的本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对汉语词的分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运用汉语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本文的整体组织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首先对汉语词进行基本分类,包括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等。
其次,我们将探讨汉语词的构词分类,包括派生词、合成词、转化词等。
最后,我们将讨论汉语词的语法分类,包括实词、虚词、量词等。
通过这三大分类方式,我们将全面地理解汉语词的特点和影响,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探讨汉语词的分类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词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汉语词的基本分类、构词分类和语法分类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汉语词汇的内在联系和特点,进一步提高汉语学习者对词汇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此外,通过对不同分类对语言表达的影响的归纳,我们可以探讨不同类型的词汇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深化对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最后,通过展望未来汉语词分类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汉语词汇分类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汉语词汇知识体系。
愿本文能够为读者带来对汉语词汇分类的深入了解和启发,促进汉语学习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正文2.1 汉语词的基本分类汉语词是指在语言中具有一定意义,并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特征,可以将汉语词进行基本分类。
在汉语中,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汉语中具有实际意义和词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现代汉语语素分析的几个问题
现代汉语语素分析的几个问题
现代汉语语素分析,是一个涉及中文词语组成的重要领域,它涉及不同语素的
词汇构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指出一些现代汉语涉及的语言特征、文化背景及社会发展趋势,其实质是研究中文词汇建构及词汇意义形成的重要动力,因此应该有概念清晰的调查结论,对于现代汉语的新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现代汉语语素分析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汉语语素结构的发展演变问题:分析语素结构发展演变,能够从全局上观
察中文词汇结构及词义演变,从而深刻地了解汉语语素结构和词汇结构的发展状况。
二、中文词汇结构形成机制问题:探究中文词汇结构形成的机制,包括词汇融合、归类及词汇通俗化等机制。
三、中文词汇意义变化规律问题:汉语词汇的意义经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词汇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四、社会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词汇构成问题:在社会语言学背景的指导下,一
句话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精确地理解,也方便对汉语词汇结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以上就是关于现代汉语语素分析的几个问题,分析中文词汇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可以有力地帮助我们深入洞察汉语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好地去把握汉语的发展动态,从本质上来说,这会对汉语学者及资格考试报考者产生有利的作用。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一、引言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体词语法化作为语言演变的一个特殊现象,一直以来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有助于深入理解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和语言演变规律。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分析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旨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参考。
二、体词语法化的概念体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意象的词语,如“跑”、“坐”、“笑”等。
体词语法化是指体词在句法结构中发生变化,成为一种特定的语法成分。
汉语中的“着”、“了”等助词就是体词语法化的典型表现。
体词语法化在语法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语言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
三、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1. 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语言现象与认知机制密切相关。
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可以从认知加工和语法认知两个方面来探讨。
在认知加工方面,体词的形式、含义和用法与认知加工过程息息相关,体词的语法化过程反映了人类认知加工对语言表征的塑造。
在语法认知方面,体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作用和位置反映了人类对事件结构和语言形式的认知方式。
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有助于深入探讨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
2. 语法化的认知机制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与人类对事件结构和语言形式的认知机制密切相关。
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人们对体词的认知会受到事件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影响,而体词的语法化反映了人们对事件结构和句法结构的认知加工方式。
体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也反映了人们对语法功能和语义角色的认知加工方式。
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可以理解为一种认知加工的结果,是人类认知机制在语言表征中的体现。
3. 体词语法化的认知演变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不仅涉及认知加工和语法认知,还涉及认知演变的过程。
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可以理解为一种认知演变的结果,是人类认知机制在语言表征中的演变过程。
在语言演变中,体词的语法化表现了人类对事件结构和语言形式的认知方式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对语法功能和语义角色的认知加工方式的演变。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是指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词语,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概念或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的历史背景、分类、应用场景及其优缺点,以期为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演变提供新的视角。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将两个或多个字组合在一起表达新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现代汉语中重要的构词方式之一。
目前,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在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可以根据其构成方式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类型:隐喻复合词隐喻复合词是指通过隐喻的方式将两个或多个词语组合在一起,以表达一个新的概念或意义。
例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复合词,通过将时间和金钱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一起,表达了时间的宝贵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比喻复合词比喻复合词是指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两个或多个词语组合在一起,以表达一个新的形象或意义。
例如,“月光如水”这个比喻复合词,通过将月光比作水,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柔和、清澈和流动感。
借代复合词借代复合词是指通过借代的方式将两个或多个词语组合在一起,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或效果。
例如,“红颜薄命”这个借代复合词,通过借用“红颜”代表美貌女子,表达了美貌女子生命多舛的意思。
优点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通过将不同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创造新的意义和形象,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还能够弥补单纯使用基本词汇的不足,满足人们表达复杂思想和概念的需求。
缺点然而,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复合词的构成方式多样,其意义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容易造成歧义和理解困难。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的使用有时会破坏语言的简洁性,使句子变得冗长啰嗦。
由于新词汇的不断产生,可能会导致词汇的混乱和难以记忆。
现代汉语“白”及白词族的意义分析
+
+ +
二 、白 ” 族 的 类 型 “ 词
1 “ 表颜 色+ 他 词 素 、 白” 其 白皙 白 糖 白 鹭 白 露 白 头 白 皮 书 白 皑 皑 白 花 花
偕 老
( 1银 子 的代 称 1) :2 通 “ 1 ) 帛” :3 中 国少 数 民族 白族 1)
1雪 说 法 。 一 是 说 , 原 始 社 会 时 期 , 白” 在 “ 字 ( ) 霜一 般 的颜 色
+ + +
+
法 , 们 对 现 代 汉 语 “ ” 各 个 义 项 作 我 白 的
如下 几 个 方 面 的 分 析 。 第 一 , 申 的 义 素 核 心 是 “ 霜 或 雪 引 像
枚 同 之 声 ■函瞳■瞳■蕾醴豳嘲 ■… I ~
现代汉语“ 自”
‘ ”词现汉词构的 ‘ 基 代语是个本 , 在 是代语汇成 自 现汉中一基词 本
主要 部 分 ,在长 期 发展 和使 用 过程 中
“ ” 白 的意 义 不 断 发 展 丰 富 , 申 出 了 许 引
白衣 白身 白 丁 白痴 白 毛 女
一
词 族 主 要 是 指狭 义 范 围 的词 族 。
对 于 “ ” 的 解 释 大 概 有 这 样 几 种 白 字
词 典 白 的义 项
辞 海 代 汉 现 古代 汉 语 词 典 语词 典 + +
+
的 多 个 义 项 ,语 义 上 的联 系 是 围绕 核心
义 素 而 形 成 的 。根 据 词 义 分 析 的基 本 方
( ) 无 所 有 ( 申 为 无 8空 引 用 词 , 个 基 本 词 , 个 多 义 词 , 究 它 效 果 或 不 对 称 ) 一 一 探 +
+
上古汉语“红”的语义场研究及其历时演变
上古汉语“红”的语义场研究及其历时演变查考上古文献,“红”的语义场有10个成员:丹、朱、赤、赭、彤、绛、红、绀、赪、緅,但在先秦时期,占主要地位的为“丹”“朱”“赤”,而西汉以后,“红”的强劲崛起打破了这一局势,各颜色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标签:语义场上古汉语红本文旨在研究“红”的语义场在整个上古时期的使用情况以及探讨语义场各成员的历时演变等问题。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上古时与“红”相关的词共有10个:丹、朱、赤、赭、彤、绛、红、绀、赪、緅。
一、上古汉语“红”的语义场:丹、朱、赤、赭、彤、绛、红、绀、赪、緅丹《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
”本义为红色矿石,可作染料。
后引申为赤色、大红色,《广雅·释器》:“丹,赤也。
”《五音集韵·寒韵》:“丹,赤也。
”先秦时,“丹”可与其他颜色词连用,如“丹朱、丹青”等。
在句式上则多为“丹+名词”,如“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
值得注意的是,“丹桓宫楹”(《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中“丹”形式上虽为主语,但意义上却为宾语,处介宾结构中。
至东汉,“丹”多以人名或地名、水名出现,与先秦时相比,表颜色的用例有所减少,但修饰范围更为宽泛,语用上更加灵活,在原有句式基础上,已出现能单独使用作谓语的用例:(1)有九石特秀,色丹,远望如莲华。
(《东观汉记·卷五志·律历志》)朱《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段注:“朱本木名,引申假借为纯赤之字。
”《广雅·释器》:“朱,赤也。
”“朱”在先秦时多表朱砂,表颜色时或与其他颜色名词相组合,如“朱绿”“朱白”等,或单独修饰对象,常于句中作定语,其句式为“朱+名词”。
如:(2)君,袒朱襦以射。
《仪礼·乡射礼》)此外,《左传·定公十年》:“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朱其尾鬣”意为“用红色来涂马尾与马鬃”,“朱”属名词活用作动词,但此例极为少见。
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认知语义研究_白解红
3. 0 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生成动因
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生成动因可分为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 。语言内部因素 包括汉语的对称机制和双音节化趋势 ; 语言外部因素包括认知因素 、 语用因素和心理因素 。
3. 1 语言内部因素
3. 1. 1 汉语的对称机制 “ 2 + 2” 汉语中的 对称式的四字格在汉族人心理中造成了一种强大的语言定势 ( 武占坤、 1983 : 356 ) 。对称式的四字格结构的形成受《诗经 》 。《诗经 》 王勤, 语言的很大影响 是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 被儒家尊为经典, 位列 。《诗经》 五经之首 中的语言多为四字格结构 , 对汉语的语言结构的形成 ( 特别是成语 ) 和修辞 手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 形成或促进了汉文化以偶为佳 、 以四言为正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追求和 谐、 均衡、 对称的审美习惯, 这一审美习惯反过来又会加强人们对四字格语言结构的喜爱 。 四 “四字格结构 ” 音节的优势特别表现在现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四音节熟语即 这一事实 ( 吕叔 1963 ) 。 湘, 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形成和流行正是汉语的对称机制和汉民族追求对称和谐的审美观的 : “人艰不拆”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 , “社病我 体现, 例如 是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 ” 的缩略形式
49
山东外语教学 2015 年第 6 期 网 言、 博客语言和即时信息传输语言等六种类型 ; 于根元 ( 2001 ) 系统探讨了网络语言的性质 、 络词语的属性特征及构词方式 、 网络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赵华伦 ( 2005 ) 对网络语言的修辞现 象进行了研究, 认为网络语言的修辞主要有比喻 、 借代、 谐音和缩略等; Crystal ( 2009 : 92 - 95 ) 认为网络语言具有四个突出特征 : 文本数量巨大、 变体众多、 文本可及性较差和网络词语出现 时间的确定性; 白解红 ( 2009 : 82 ) 根据网络语言的构词方式将其分为网络复合词、 网络缩略 “X 客” 词、 网络谐音词; 白解红、 陈敏哲( 2010 ) 以 为例研究了该类汉语网络词语的在线意义建 构; 蒋向勇、 白解红( 2013 ) 对汉语 ABB 式网络重叠词语进行了认知研究。 上述研究丰富了网 络词语的研究, 但对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及其生成动因与意义建构背 后的认知机制缺乏研究 。基于此, 本文拟运用认知语义理论 , 对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进行研 究。
汉语词的形式与意义
在汉语中,一个词的形式可能会有多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这些形式可以通过改变词的词尾来表示,例如在汉语中,加上"子"、"儿"或"头"等后缀可以把一个名词变成一个表示人的名词。
每个词的意义可以由它的形式、它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其他词的关系来确定。
例如,当"白色"这个词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时,它的意义可能是一种颜色,例如"这件衬衫是白色的"(This shirt is white.);当它出现在另一个句子中时,它的意义可能是一种条件,例如"如果你有白色的领带,请带上来"(If you have a white tie, please bring it with you.)。
此外,汉语中的词也可以通过搭配其他词来构成短语,从而拓展出更多的意义。
例如,"白色的领带"(white tie)是一个短语,它的意义是指一条白色的领带。
推荐优秀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
推荐优秀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本篇文章整理了300个优秀的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希望给正在写论文过程中遇到题目选题问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
1、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四字格功能研究2、复句类型的当代流行构式研究--以“X虽易,Y不易,且A且B”的功能及其演化为例3、“于/於”字介宾补语历时比较及其认知分析--以《左传》与《搜神记》为例4、殷商介词的甄辨及确认5、试论《马氏文通》“统之”“总之”等连字的归属6、现代汉语独立“的”字结构的功能视角研究7、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8、试论农村宣讲语言的乡土性9、明清时期“V为”结构中的动词“V”10、巢湖方言词汇特点初探11、英汉重叠词的构词、语义及语用对比研究12、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13、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分析--以拉萨社区调查为例14、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体育文化融合的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体育元素呈现方式的探析15、《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考辨16、汉语名词短语左递归现象的“Ground-to-Figure”假说17、从现代汉字的构形理论看字谜的设置方式18、汉文佛典异文字际关系考19、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20、《说文解字》引《论语》考释21、中日数字文化观比较分析22、认知隐喻在小品中的幽默功能--以《情感快递》为例23、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24、课堂讨论模式中教师提出并群集问题的策略研究25、粤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26、英汉语篇关联词对比研究27、中日同形语的误用28、英汉层级形容标记性成因探究29、浅析汉语中的惯性压制现象30、“难道”的词汇化研究31、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32、量词“台”的发展演变33、社会语言学下的电商广告语分析34、汉日敬语表达异同的探究与分析35、关联·顺应模式下的网络暴力语言模因探析36、汉语口语课堂活动参与度问卷调查报告--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37、“淘宝”对话语篇的连贯性研究38、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中日色彩语码考察研究--以紫色为例39、异写字与异构字考论40、基于能力培养的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路径研究41、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与反思42、高职公文写作思维培养教学探究43、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语文微信教学初探44、高职院校阅读与写作有效教学途径探析45、山东方言区习得普通话的难点与要点46、潮州方言中词的文化理据--以食物名称为例47、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48、“NP_1+对+NP_2+?”中NP位置的特点49、词语模“X虫”分析50、试析清代朝臣受命应答之辞--“嗻”51、广告语创意中成语的语义活用现象52、河南出土两汉买地券词语笺释53、量词“部”的来源、用法及认知阐释54、《现6》《牛8》多义词义项数目异同研究55、古汉语里的纵向时间表达56、试论早期致使义处置式的产生和来源57、《经典释文》中的“又音”与音义匹配58、《曲韵骊珠·恤律》与《中原音韵·鱼模》之比较59、论南部吴语齐韵的读音层次60、“第七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征文61、论修辞手段对表现《女神》“天人合一”境界的作用62、试论训诂与方言的关系--兹以安庆方言为例63、《越中名胜杂说》校札64、明清石刻俗字考释十题65、论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66、再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67、任务型口语课上的聚焦于形--以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为例68、影响任务型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69、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途径70、“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71、非目的语环境下的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以《长城汉语》为例72、新形势下短期来华“深接触”汉语项目的模式化构建--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暑期AP项目为例7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目的、标准和特点74、辅助虚词教学的重要思路--编写一本常用虚词用法词典75、关于汉语(二语)教学语法体系及标准建设的几个问题76、数字词汇化现象简析77、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失误举偶78、任务复杂度对对外汉语写作任务中语言表现的影响79、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与制度保障--基于英国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与启示80、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轻松学中文》《HSK标准教程》入选美国三个州教育部门教材推荐目录81、客家委婉语与现代英语委婉语82、郑玄的方言观、方言研究材料和方言分区观新考83、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84、英汉网络新词汇文化理据对比研究85、民国时期婚丧庆吊文告与语言生活--以潮汕地区报纸为考察对象86、基于成人教育的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87、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88、汉字发生同构律89、理解成语不要以今释古90、黄石市非师范生普通话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91、教学模式讨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环境建设92、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对话93、我国汉语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94、汉语教学模式的集成、创新和优化95、试论语言项目视角下国际汉语有效教学模式研究96、“学伴用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97、试论汉语语感培养教学模式的确立98、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汉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99、现代汉语祈使句的句末助词“吧”语用功能探析100、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评《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101、辽宁省汉语国际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02、“你这个n”中的构式压制理论析微103、《世说新语》名词做状语现象浅析104、试论“星”的量词属性105、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元认知研究106、“童化”语言的表达功能及流行机制107、值得商榷的地方108、“更”字阵中,“诗词大会”全军覆没109、汉字的意象性与情感表达的模糊性和空间性110、基于语义分析的“现代汉语”课外作业设计研究111、浅谈汉俄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112、呼和浩特汉语方言特点113、从抑扬顿挫的粤语吟诵114、女性称谓之嬗变:“小姐”之“前世”“今生”与“来世”115、“狗”的类词缀化及相关问题研究116、“快乐”与“开心”的多角度辨析117、郦道元《水经注》中汉语语音现象再探讨118、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之初探119、《围城》中动词“打”的论元结构分析120、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21、小议网络潮词“给力”122、静宁方言四字俗语浅析123、汉语联接系统中“说”的功能阐释: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124、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启示125、陆川粤语“着”字被动句研究126、副名组合存在的合理性127、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128、单音指示词与双音指示词的功能差异--“这”与“这个”、“那”与“那个”129、动词重叠的句法分析130、“我别VP(了)”的构式整合机制及其语用价值131、“无定居末”与“无定居首”--汉语中两种表存在的句式132、“蛛丝马迹”本无“马”133、从汉语动词的阶段性看“了1”的语义功能134、跨层词汇化中语义的来源、获得与变化135、汉语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名名组合的理解136、意大利学习者初级汉语口语词汇能力发展研究137、汉语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处理138、Focuson Form和Focuson Forms两种教学法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139、《文献语言学》第一辑在中华书局出版14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语素法”适用性研究14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声母教学策略142、高职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方法探析143、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144、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应用145、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146、二语教学目标与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147、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编写148、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以服饰和化妆为例149、“汉堡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15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海外实习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151、“三化一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152、国别化单出口: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汉语师资实训新探索153、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54、对外汉语教材的标点符号问题155、2004~2014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156、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心之反思157、拉丁化:党的语言政治的实现路径158、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研究159、一部打通古今的古籍整理力作--《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评介160、大学语文写作技巧之理解与运用161、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部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162、浅谈写作课程大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体现163、浅谈全球化背景下汉字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164、《楚归晋知罃》中“及”字注释商榷--以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为例165、文化差异对委婉语使用的影响166、新时期汉语词汇词义变异研究167、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168、刍议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69、申论写作教学初探170、对大学语文写作错误的分析171、浅谈塔城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面授辅导172、《汉语大词典》书证引古典文献失误拾零173、崇仁方言音系及音韵特点174、从“臣妾”一词探中国古代文人的政治情结175、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机制探讨176、连动结构的范畴化研究177、概念合成理论下电视节目名称中的隐喻解读--以央视少儿节目名称为例178、“北京之旅”旅游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179、关于现代汉语修辞教学的思考180、对春联和年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181、A Comparison of Love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182、《门》若干镜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183、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Based on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184、关于中日礼貌语言的对比研究185、介词“于”语法化再谈186、语言对比视角下汉语研究的新成果--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论要187、“我给你说”的语用功能考察188、北京话“比”字句及其演变(1750~1950)189、网络词族“X帝”的认知研究190、英汉礼貌原则及礼貌用语差异研究191、温州吴语声调的EGG研究192、《南齐书》“治瓜”、“治爪”考辨--兼及《南史》“翦瓜”193、元杂剧中的典型设问及其语用价值194、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195、从汉字、成语隐喻看诚信概念隐含的结构维度196、“味其道”与“理其道”(二)--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197、《篆隶万象名义》抄本文字的笔画组合及特征198、汉字起源研究述评199、沿河土家族山歌的辞格分析200、《大唐西域记》异文考辨201、高职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方法探析202、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203、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应用204、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205、二语教学目标与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206、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编写207、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以服饰和化妆为例208、“汉堡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209、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海外实习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210、“三化一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211、国别化单出口: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汉语师资实训新探索212、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213、对外汉语教材的标点符号问题214、2004~2014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215、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心之反思216、拉丁化:党的语言政治的实现路径217、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研究218、Ai Weiwei:Tiger,Tiger,Tiger219、一部打通古今的古籍整理力作--《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评介220、大学语文写作技巧之理解与运用221、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部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222、浅谈写作课程大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体现223、浅谈全球化背景下汉字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224、《楚归晋知罃》中“及”字注释商榷--以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为例225、文化差异对委婉语使用的影响226、新时期汉语词汇词义变异研究227、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228、刍议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229、申论写作教学初探230、对大学语文写作错误的分析231、浅谈塔城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面授辅导232、《汉语大词典》书证引古典文献失误拾零233、汉语学习者“听电话”表达方式的偏误分析234、从“臣妾”一词探中国古代文人的政治情结235、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机制探讨236、连动结构的范畴化研究237、概念合成理论下电视节目名称中的隐喻解读--以央视少儿节目名称为例238、“北京之旅”旅游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239、关于现代汉语修辞教学的思考240、对春联和年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241、A Comparison of Love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242、《门》若干镜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243、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Based on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244、关于中日礼貌语言的对比研究245、介词“于”语法化再谈246、语言对比视角下汉语研究的新成果--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论要247、“我给你说”的语用功能考察248、北京话“比”字句及其演变(1750~1950)249、网络词族“X帝”的认知研究250、英汉礼貌原则及礼貌用语差异研究251、温州吴语声调的EGG研究252、《南齐书》“治瓜”、“治爪”考辨--兼及《南史》“翦瓜”253、第二人称有标记用法及其动因254、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255、从汉字、成语隐喻看诚信概念隐含的结构维度256、“味其道”与“理其道”(二)--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257、《篆隶万象名义》抄本文字的笔画组合及特征258、汉字起源研究述评259、沿河土家族山歌的辞格分析260、《大唐西域记》异文考辨261、现代汉语倒序词研究262、《说文解字·羊部》词命名研究263、《广雅疏证》校勘用语“讹作”研究264、上古汉语定语后置结构分析265、应用写作课程的问题及策略266、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267、基于学科意识分析对外汉语教学26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饮食文化教学研究269、新形势下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初探270、浅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语块教学271、现代汉语状语和状动结构研究评述272、基于就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273、初级留学生习得“二”和“两”偏误案例分析及解决对策274、论黄伯荣《现代汉语(修订四版)》教材语料时代性的局限275、概念整合:汉语二语学习者习得易混淆词的认知机制276、武汉市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江汉区10所小学为例277、汉语“吗”与印尼语“Kah、Apa、Apakah”疑问句的比较278、“就是”的语篇衔接功能考察279、汉语定语从句的特征核查分析280、析山东莱芜方言中的语气词“来”281、提高现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282、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283、我国对俄中小学汉语教材编写的优点、不足及对策--以《汉语新起点》为例284、图像时代浅阅读、浅写作的危害及其超越285、汉语学习动机与汉语国际化传播研究286、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进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以安徽文化为例28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汉语模拟教学思考--以百色学院为例288、“呵呵”如何成为网络伤人用语--基于评价理论的诠释289、“X就是任性”流行的语言模因论解析290、翁源客家话见组声母今读研究291、电白霞洞闽客双方言词汇比较接触研究292、汉语阅读课程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293、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研究294、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思考295、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案例研究--以《光荣岁月》为例296、模因论的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297、浅析新时期现代汉语的变异298、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299、英汉名词动用习得中的认知转喻阐释300、字谜歌谣中的减笔赠送论文选题思路:毕业论文选题思路一、毕业论文选题思路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修辞手段 ,认知语言学家则更多地将隐喻和转喻
视为两种不 同的思维方式[ 9 ] P 1 ∞ 。隐喻思维指的是借用
一
图1 “ 红” 词义演变
通过 隐 喻作用 ( 图 中标 记 为 “ M” ) , 义项 1继而分
个 较 具 体 的 、相 对 熟悉 的事 物去 理 解 另一 个 较 抽
化出义项 6 、 7 。通过体验“ 成功” 、 “ 革命” 二者所赋予 的感受 , 人们便发现其与 “ 像 鲜血一样 的颜色” 所赋
球” 。
人 的大 脑 能对 客 观事 物 进行 感知 ,接 着在 意 识
中形成相关概念 , 而概念 的生成则依赖语言中的词。
赵艳 芳 指 出 , 词 不 仅具 有 多 义性 , 即 同一个 词拥 有 多
种义项 , 还具有一物多词性 , 即同一事物可用多个词
来表 达【 ㈣。 G e e r a e r t s 总结 出了词 汇变 化 的三种形 式 :
— —
以“ 红” 、 “ 白” 等词为例
尹 铂 淳
( 湖南师范大学外 国语 学院 , 湖南长 沙 4 1 0 0 8 1 )
内容摘 要:回顾过去 , 学界对词义演变进行 了较 为深入的研 究 , 成果颇丰。但相 关研 究仍存在可改 良之 处: 缺乏对词义建构模
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探究。本研 究于认知视域下总结归纳出了汉语词意义建构模 式和意义演变机 制 , 并展现 出了“ 红” 、 “ 白” 等词
境 的, 且相邻义之间拥有一个共享的属性。[ s p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1 一O 1
作者简介 : 尹铂 淳( 1 9 8 9 一) , 男,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 0 1 2级硕 士研 究生 。
一
入 的研究 ,成果 颇丰。但相关研究仍存在可改 良之处 : 缺乏对汉语词
意 义 演 变 的过 程 。 关 键词 : 汉语 词 ; 意 义建 构 模 式 ; 意 义演 变机 制 中 图分 类号 : H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5 1 5 2 ( 2 0 1 4 ) 0 2 — 0 0 1 6 — 0 6
一
、
引 言
“ 年轻人” , 现指“ 女孩 ” ; t h r e a t 原指 “ 军队” , 后 表 具体 意义 “ 威胁 ” ; r u g b y原 为 英 格 兰 一 地 名 ,因本 地 的 R u g b y S c h o o l 以玩橄 榄球 出名 , 故现 以 mg b y指 “ 橄榄
意 义 建构 模 式 及 意义 演 变 机制 的 探究 。本 研究 拟 在
颜 色同料子 , 接着人们便 将二者投射至 “ 红” 的意义
框架之中, 获得 义项 1和 4 。 同理 , “ 红” 获得 义 项 2 、
3、 5。
义项 3 义项 2
已有研究 的基础上 , 基 于认 知语 言学视 域 , 以“ 红” 、 “ 白” 等词 为研究对象 , 尝试总结归纳 出汉语词意义 建构模式及词义演变的机制 , 并尝试展 现出词 “ 红” 与“ 白” 等词意义演变的过程 。
念会不断扩展 、 抽象化致使意义发展演变, 继而形成 多义现象。同时他还指 出, 原型义与 由其分裂而来的 引 申义之间关系密切程度较高 ;原型义与由其转换
而来 的引 申义 之 间 的关 系密 切程 度较低 。圆
于是 “ 字” 也有了“ 饰” 义。 《 广雅 ・ 释诂》 : “ 字, 饰也。 ”
一
“
词 多义 ” 这 一 现象 。
“ 文字” 义, 相互关联 。“ 文” 由本 义“ 文身” 可引 申出
“ 文饰 ” , “ 字” 的本义 为 “ 生 孩子 ” , 不能 引 申出“ 文饰” 义, 但 因受 “ 文” 的影 响 , “ 文” 的“ 饰” 义渗人“ 字” 中,
廖光蓉指 出,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概
二、 “ 红” 、 “ 白” 等 词 的词 义演 变探 究
\ \ 旺 / / M E
。 一… … 义 项 \\ M E
/ / ' / M E 义项 8 M I 义项 7
M E/ / 义 项
M 义项4
\ 本 义 /
传统 的隐喻研究者普遍将隐喻和转喻当作是两
陆国强 m , 胡壮麟[ 5 ] P 7 5 - - 7 7 指出, 词义演变 的方 式有词义扩展 、 缩小 、 升格 、 降格 , 词义 的抽象意义和 具体意义转换 、专有名词转换为普通名词 、词性转 换。 如b i r d 原专指“ 小鸟” , 现指任意一只鸟 ; g i r l 原指
总第 5 8 期
Su m N O. 5 8
湖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Ra d i o& Te l e v i s i o n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4年第 2期
N O. 2 . 201 4
汉 语 词 意 义 建构 模 式 及 意 义 演 变 机 制 的认 知 研 究
一
词 义 渗透 亦 是词 义变 化 的方式 之 一 。即两 个 词 由于 有关 联 而相 互影 响 ,各 词 的 意义 向对方 词 义 范 围内渗透 , 使 之产 生相 同意义 。如 “ 文” 和“ 字” , 都 有
词多义 、 一物多词和语境变化[ 2 2 P 4 5 , 本 文 重 点 探 究
象的 、 相对陌生 的事物 , 且两个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 [ i o ] P l 。 ; 转喻思维则是用隶属于同一事物 的较 突显部分
[ 6 V z 9 3
白解 红认 为 , 一个 词 由 A义演 变 为 B义 , 则 须 经 过一 个 A B两 义并 存 的阶段 ; A义 同 B义 间必然 存 在 某 种 关 联 。[ 7 】 T a y l o r 认 为 词 义 的演 变呈 现 出 “ 链 条
状” : A —B —C —D e t c . ,并 指 出词 义 演 变过 程是 无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