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时练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详总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与焓变的概念①焓的意义:焓是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即焓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焓),符号为H,单位是KJ/mol,用焓的变化来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表示,单位是KJ/mol.②焓变: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用符号H∆=H(反应产物)-H(反应物)a.数学表达式:H∆>0,即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说明该反应是吸收能量的,表现为吸热反应;如果b.焓变的意义:如果H∆<0,即反应产物的总焓小于反应物的总焓,说明该反应是释放能量的,表现为放热反应.H③反应热: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符号用Q表示,单位是KJ/mol.经研究证明,化学反应在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与焓变相同.【说明】a.反应热的单位与焓变一样,为KJ/mol.b.反应热描述的是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c.任何化学反应均有反应热.(1)从化学键的角度(即微观角度)分析①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在参与化学反应时首先要吸收一定的能量,使部分或全部化学键断裂,当原子与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成新物质(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时,又释放出能量,由于吸收与放出的能量是不同的,所以表现出有些化学反应是放热的,有些化学反应是吸热的.即∆=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②由键能求焓变的公式:H下面就以H2与Cl2反应生成HCl为例进行说明:综上分析:反应热与化学键能量变化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生成物反应物E E-,其中反应物E 表示反应物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E 表示生成物成键时放出的总能量.因此在H 2与Cl 2反应中:H ∆=∑∑生成物反应物EE-=(436KJ/mol+243KJ/mol)-2mol ⨯431KJ/mol= -183KJ/mol.(2)从反应物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即宏观角度)分析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能量,反应表现为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吸收能量,反应表现为吸热反应.如图所示:H ∆<0 H ∆>0①所有的燃烧反应 比如电解质的电离等. 4.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①根据有关的信息写出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聚集状态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计算相应的反应热的数值. ③如果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 ∆为“-”;如果为吸热反应,则H ∆为“+”.例如2molH 2与1molO 2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水时放出571.6KJ 的能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H 2(g)+O 2(g)=2H 2O(l) H ∆= -571.6KJ/mol (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①将H ∆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且中间留一个字的空隙:H ∆= ↑↑↑符号 数值 单位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的H ∆是在常温常压下测定的,若不注明温度和压强,也就表明该反应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③H ∆是一个宏观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数、原子数以及体积,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④H ∆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则反应热(H ∆)也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参加该反应的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即气体(g)、固体(s)、液体(l)、溶液(aq),不必标出沉淀符号(↓)和气体符号(↑).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若化学计量数改变,则H ∆也要按比例改变,即H ∆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⑥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⑦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需要注明反应条件,除非题中特别指出温度、压强.(1)检查H ∆的符号是否正确.(2)检查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标明正确.(3)检查H ∆的数值与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即H ∆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4)特殊的反应热书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H 2O(l)的化学计量数为1,并以此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1.定义:在稀溶液中,1molH 2O(l)时所释放的热量.其中和热的数值取57.3KJ/mol(注意:弱酸或弱碱的稀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时,,所以其中和热要小于57.3KJ/mol)2.单位:KJ/mol3.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仪器与药品:大小烧杯两个、环形玻璃搅拌棒、泡沫塑料板、碎泡沫塑料、50mL 0.5mol/L 的稀盐酸、50mL 0.55mol/L 的NaOH 溶液、温度计 (2)实验步骤①组装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②量取50mL 0.5mol/L 的稀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③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中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NaOH溶液一次性倒入到小烧杯中(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盖好泡沫塑料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出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作为终止温度.特别提醒:①酸碱溶液应当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不能用浓酸、浓碱,因为浓酸、浓碱溶于水一般要放热;也不能用弱酸或弱碱,因为弱酸或弱碱电离吸热.②实验中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却至室温才能使用.③碱稍微过量,目的是保证酸完全反应.④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⑤该装置中所用的泡沫塑料板与碎泡沫塑料都是为了减少热量的减少.⑥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⑦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换成铁质等玻璃棒.拓展点4:物质的能量高低与物质稳定性比较不同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对于物质的稳定性(根据物质的焓值大小、能量高低、焓变正负确定的)而言,存在着“能量越低越稳定”的觃律.。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焓变反应热1.焓变(1)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H。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焓值差,符号:ΔH,单位:kJ·mol-1(或kJ/mol)。
2.反应热(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单位:kJ·mol-1(或kJ/mol)。
(2)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微观角度——化学键的变化若Q1>Q2,反应吸收能量,ΔH>0,为吸热反应;若Q1<Q2,反应放出能量,ΔH<0,为放热反应。
(2)宏观角度——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相对高低①图示②结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4.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表示(1)放热反应:ΔH为“-”或ΔH<0,体系能量降低。
(2)吸热反应:ΔH为“+”或ΔH>0,体系能量升高。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2)反应热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 )(3)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 )(5)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 )答案:(1)×(2)×(3)×(4)√(5)√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下列反应:①化石燃料燃烧②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③用C和H2O在高温下制水煤气④锌和盐酸反应制氢气⑤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研磨放出氨气⑥煅烧石灰石其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066 kJ
3)ΔH后一般要用括号注明反应温度;
ΔH的单位是kJ·mol-1或J·mol-1;
放热反应必须写上“-” 4)ΔH数值大小与系数成正比。 2H2(g)+O2(g)==== 2H2O(l) ΔH(298 K)=-571.6 kJ·mol-1 H2(g)+1/2O2(g)====H2O(l) ΔH (298 K) =-285.8 kJ·mol-1 吸热反应写上“+”
2、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书写注意事项:
2H2(g)+O2(g)====2H2O(l) ΔH(298 K)=-571.6 kJ·mol-1 含义: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
释放能量571.6 kJ。
注意事项:
1)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系数仅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
数,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 2)每种物质后加括号注明物质的状态(聚集状态)。 g:气态,l:液态,s:固态,aq:水溶液中的溶质aq。 一般不写反应条件;不标明生成沉淀“↓”或气体“↑”符号。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一、焓 焓变
焓(H):物质具有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用它变化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 单位:kJ·mol-1
ΔH=Qp
规定 Q >0为吸热反应,Q <0为放热反应, 当ΔH >0时,ΔH为“+”为吸热反应。 当ΔH <0时,ΔH为“-”为放热反应
Δ H=H反应产物 - H反应物
3.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ΔH1、ΔH2 表示,其关系正确的是( D )
1 ①H2(g)+ O2(g)====H2O(g) 2
Δ H1= -Q1 kJ·mol-1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Al与稀盐酸反应B.C+CO2 2COC.KClO3受热分解D.NaOH溶于水解析: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是放热反应;C与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KClO3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NaOH溶于水不是化学反应。
答案:A2.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 ΔH<0C.A具有的焓高于B和C具有焓的总和D.A→B+C ΔH>0,则B+C→AΔH<0解析:由图可看出,B+C的焓高于A的焓,则反应B+C→A一定是放热反应,ΔH<0;反之,A→B+C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一定相等。
答案:D3.已知H2(g)+Br2(g)===2HBr(g) ΔH=-102 kJ·mol-1,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A.404 B.260 C.230 D.200解析:反应的ΔH=[(436+a)-2×369]kJ·mol-1=-102 kJ·mol-1,解得a=200。
答案:D4.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 ,断裂1 mol F —F 、S —F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 、330 kJ 。
则S(s)+3F 2(g)===SF 6(g)的反应热ΔH 为( )A .-1 780 kJ·mol -1B .-1 220 kJ·mol -1C .-450 kJ·mol -1D .+430 kJ·mol -1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放出能量,两个能量变化的总体效应即为反应的热效应。
S(s)+3F 2(g)===SF 6(g)的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280 kJ +160 kJ×3=760 kJ ,新键生成放出的能量为330 kJ ×6=1 980 kJ ,反应放出1 220 kJ 的能量,ΔH =-1 220 kJ·mol -1。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后提升练习课件新人教版选
解析
2021/4/17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
33
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后提升练习课件新人教版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答案
解析 1 mol A2 和 1 mol B2 具有的总能量高于 2 mol AB 的总能量,故反 应为放热反应,A 错误;断键时吸收能量,故 B 错误;2 mol AB 总能量低于 1 mol A2 和 1 mol B2 的总能量,D 错误。
解析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下眼睛,
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后提升练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2021/4/17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
1
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后提升练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A 篇 对点强化训练] 知识点一 反应热、焓变 1.下列关于 ΔH(焓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B.ΔH>0 时,反应吸收热量;ΔH<0 时,反应放出热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不好哦~
17
9.常温下,1 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 E 表示。结
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公开课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课时)讲解
一、焓变 反应热
1、反应热
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
为该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焓和焓变 ①焓(H): 是一个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
②焓变表示为△H 单位: 常用kJ/mol或kJ·mol-1
③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
恒压下的焓变 = 反应热
3、规定: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从键能(微观)角度看:
ΔH =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 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Br2 I2 H2 HI HBr
键能 /kJ·mol-1 193 151 436 298 366
(1)H2+ Br2=2 HBr ΔH = -103 kJ·mol-1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可生成C和D,其 能量变化如下:
若E1﹤ E2,则该反应为_吸__热_(填“吸热”或“放 热”)反应,该反应的反应Δ热H为=(E2-E1) kJ·mol-1
。
若E1﹥ E2,则该反应为放__热__(填“吸热”或“放 热”)反应,该反应的反应Δ热H=为(E2-E1) kJ·mol-1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放热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吸热
△H>0
反应物 反应过程
课堂练习
1. 1molN2和3molH2反应生成2molNH3时放出
92.4 kJ·mol-1热量,△H = -92.4 kJ·mol-。1
2. 1molC和1molH2O(g) 反应生成1molCO和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4化学
7.1 mol C 与 1 mol H2O(g)反应生成 1 mol CO(g)和 1 mol H2(g),需要吸收 131.5 kJ 的热量,该反应的焓变为 ΔH=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1.5 kJ/mol(或 131.5 kJ/mol)
12/12/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
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氯化铵加热分解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实验室制备氢气
解析:选 D ΔH<0 意味着反应放热,实验室制备 H2 的反 应是 Zn+2H+===Zn2++H2↑,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12/12/202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
5.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
A.H+H===H2
(1)活泼金属与水 或酸的反应;(2)
(4)CO2+C==△===2CO。 4.计算反应热“两公式”
酸碱中和反应;
(1)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燃烧反应;(4) (2)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
多数化合反应。
12/12/2021
和。
第四页,共三十页。
12/12/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练 后 归 纳] (1)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与条件无必然的联系。需加热的反 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开始时需加热,但反应发生 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能够维持该反应继续进行。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知识点二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 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 量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时1焓变反应热4化学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栏目导航
12
C [A 项,放热反应也可能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铝热反应;B 项,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 C(s)与 O2(g)在点燃条件 下才能发生;D 项,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发生,如 NH4Cl 和 Ba(OH)2·8H2O 晶体的反应。]
12/10/2021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章 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与能量。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能量变化的原因与ΔH的计算。Thank you for watching
No Image
12/10/2021
12/10/2021
第六页,共三十六页。
栏目导航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图示
12/10/2021
第七页,共三十六页。
7
栏目导航
8
(2)结论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_放__热__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_吸__热_(_xī反rè) 应。
(3)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降低 放热 反应物的部分内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热
能释放到环境中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栏目导航
14
核心突破 攻重难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12/10/2021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22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课件高二选修4化学课件
12/9/2021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解析:选 B。从图示可知,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所 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A 错误,B 正确;该反应需要加热才 能进行,故 C 错误;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吸热,应吸收 41 kJ 热量,故 D 错误。
12/9/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页。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ΔH)
12/9/2021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3.图示 ΔH 与键能的关系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其中,E1 表示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E2 表示生成物形 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E1 与 E2 的差值表示 反应热 。上述反 应过程表示该反应为 放热 反应。
12/9/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
吸收的能量为 280 kJ/mol+160 kJ/mol×3=760 kJ/mol,新化
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为 330 kJ/mol×6=1 980 kJ/mol,反应放
出(1 980-760) kJ=1 220 kJ 的能量,故 ΔH=-1 220 kJ/mol。
12/9/2021
第二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页,共三十页。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方法步骤 (1)明确每个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数目;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反应物的总键 能和生成物的总键能; (3)依据“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反应 热; (4)注意 ΔH 的符号,计算结果为负值,则 ΔH 为“-”,反之 为“+”。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1 mol CO(g)和 1 mol 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1 mol CO2(g) 和 1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 D.1 mol CO2(g)和 1 mol H2(g)反应生成 1 mol CO(g)和 1 mol H2O(g)要放出 41 kJ 热量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第十四页,共35页。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焓变就是反应热,其单位是 kJ·mol-1 B.当反应放热时 ΔH>0,反应吸热时 ΔH<0 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 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生成物的总键能大于反应物 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 为“+” 答案:C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例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 为 P—P:a kJ·mol-1、P—O:b kJ· mol-1、P== O: c kJ·mol-1、O== O:d kJ·mol-1。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 ΔH, 其中正确的是( )
第八页,共35页。
(2)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若 Q1>Q2,反应吸收能量,ΔH>0,为_吸__热__(反xī应rè;) 若 Q1<Q2,反应放出热量,ΔH<0,为_放__热__反应。
第九页,共35页。
2.宏观角度。 从物质内能上分析,如果_反__应___物__所具有的总能量大 于 _生___成__物__ 所 具 有 的 总 能 量 , 反 应 物 转 化 为 生 成 物 时 _放__出__(能fàn量ɡ,ch这ū就) 是_放__热__反应。反之,则为_吸__热__(x反ī 应rè)。 如图所示: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解析:观察题给图象可以得知,题中反应的反应物总 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其中反应热ΔH= +(a-b)kJ·mol-1。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为吸热 过程,化学键形成为放热过程。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
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目标导航]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基础知识导学---------------------一、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 •实质: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
2.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伴有能量变化;能量转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Or二、焓变反应热i•焓与焓变(V)—与内能有关的物理址.用符号立表示)生说物与反应物的熠慎塞用蛊示常用kJ ・rw|T或kJ/rnol农示2.反应热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研究证明,化学反应在恒压条件下(1) 反应热的单位和焓变一样,为kJ/mol或kJ • mol_(2) 反应热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3)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3 •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反应热焓变含义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之差二者的相互联系△H是化学反应在恒定压强下(即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且不与外界进行电能、光能等其他能量的转化时的反应热,即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H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①活泼金属与HO或酸的反应,如2AI + 6HCI===2AICI 3+ f;②酸碱中和反应,如2KOHF H2SQ===KSC4+ 2fQ点燃③燃烧反应,如2CQb Q b=====2CQ2;④多数化合反应,如N Q Q^ H2O===2NaOHICaQ^ H2O===Ca(O|;高温⑤铝热反应,如2AI + Fe2Q====Al2O + 2Fe。
(2)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高温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高:==CaO+ CO f;VI °②2NHCI(s) + Ba(OH)2 • 8HzO(s)===BaCI 2+ 2NH f+ loHO;尹咼温③C+ H2O(g)=====CO^ H2;④CQ+ C==^=2CQ»■【合作探究】/1 •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是否与反应条件有关?答案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是否加热等条件无直接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焓变反应热
1.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B.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答案】:B
【解析】: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来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吸收能量,A项错误;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发生化学反应时要放出能量,这样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正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有些放热反应也需加热才能发生反应(如木炭的燃烧),C项不正确;燃烧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不正确。
2.下列各图中,表示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的能量变化的是( )
【答案】:A
【解析】:题给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A项正确。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
D.煤与O2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解析】: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C、D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为吸热反应,B和D为放热反应。
4.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的能量
C.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答案】:C
【解析】:由图知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大于2 mol AB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D错误;
化学键断裂时吸热,B错误;由图知2 mol A—B键断裂吸收y kJ的能量,C正确。
5.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放热,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
【答案】:B
【解析】: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该反应需加热且有催化剂存在才能进行。
6.下图表示H2和Br2反应的历程,其中虚线表示的是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
D.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答案】:A
【解析】:由图像知反应物(Br2+H2)总能量低于生成物(2HBr)的总能量,所以此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B项不正确;加入催化剂时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并不影响反应热,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C、D 两项不正确。
7.已知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ΔH 为
( )
A.+184.6 kJ·mol-1B.-92.3 kJ·mol-1
C.+92.3 kJ D.+92.3 kJ·mol-1
【答案】:D
【解析】:互为逆反应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Δ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ΔH的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故
选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焓变单位中kJ·mol-1,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
【答案】:C
【解析】:焓变单位中的kJ·mol-1,是指每摩尔具体的反应,不一定指参加反应的物质,A错;在反应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减少,反应就放热,反之就吸热,C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断键时吸收能量,成键时放出能量,所以D错。
9.(2014·北京东城期末)常温下,1 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H2(g)―→2H(g)ΔH=+436 kJ·mol-1
D.H2(g)+F2(g)===2HF(g) ΔH=-25 kJ·mol-1
【答案】:D
【解析】:由于H—Br键的键长在H—Cl键和H—I键的键长之间,所以其键能在H—Cl键和H—I键之间,A正确。
表中H—F键的键能最大,所以H—F键最稳定,B正确。
1 mol H2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能量,C正确。
D项,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36+157-568×2)kJ·mol-1=-543 kJ·mol-1,D错误。
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
下
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Q 1+Q 2>Q 3 B .Q 1+Q 2>2Q 3 C .Q 1+Q 2<Q 3 D .Q 1+Q 2<2Q 3
【答案】:D
【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放出能量,所以形成2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1 mol
氢气中的化学键和破坏1 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
11.已知:H 2(g)+1
2
O 2(g)===H 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1)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 ________0(填“>”或“<”)。
【答案】:(1)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反应热 (2)放热 <
【解析】:(1)从化学键的角度来解释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由图示可知,a 代
表破坏旧键需吸收的能量,吸收能量后变为单个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形成H 2O(g),释放出能量,则b 代表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2)因为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2.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下:
(1)下列有关反应A +B===C +D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 .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遵循能量守恒
(2)若E1<E2,则生成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反应物的总能量,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
热”)反应。
【答案】:(1)AD (2)> 吸热
【解析】:(1)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A对;任何反应(当然也包括非氧化还原反应)都有热量变化,B错;
燃烧反应属放热反应,有时需加热达到着火点才能反应,所以C错;反应遵循质量和能量守恒,D对。
(2)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物总能量高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则为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