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张量步长适应性脑白质纤维跟踪改进算法
脑纤维跟踪成像在精神分裂症诊断方面的应用
理 ,集 成了不 同的纤维跟踪算法 ,能够显示脑 白质纤 维
三维 图像及各项参数 。软件提供三维可视化观察工具来
观察重建得到 的脑部 ,用 户可以通过放大缩小 、拉近拉 远 、旋转翻转调整视角来更精确地观察脑部。研究人员 及 医务人员可 以通过软件 清楚地观察出脑 白质纤维出现 的各项异常 ,从而有效地诊断 出精神疾病 。
性 。而D I 以显示 白质纤 维束通 路上连 通的异常 ,表 T可 现为病变部位的F A值降低 。
我们利 用 自己开发 的脑 白质纤维三维重建套件 ,运
行分析 了5 组精 神分裂症患者 的脑部数 据 ,发现患侧纤
为探 明精神分裂症发病初期脑 白质的可能性 变化 , 近年对早发患者进行 了相关研究 。K n r等通过 1例早 u aa 3 发 患者与9 名健康人 群研 究对 比分析发现 ,早 发患者前 后 额叶 白质F 值显 著降低 ,与慢性精 神分裂症结果 相 A
[骆驼人, 1 ] 毋丽红_ 中国Gs I 人才生存状况调查报告U_I开发 1 s G
技术开发 的有机结合。为了增强学生 的社会 适应能力 ,
-
有 0 ( 海 橇 杨永 国 ’ 56 . 0 )
[j 2谭
.
2世 纪高校G s 1 I人才培养模式及 市场定位 中
…
qGI- S  ̄
建立合作关 系 ,加强科 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
作用 。 由DT技 术发展起来 的 ,基于纤维跟踪技术的脑 I
白质纤维三维重建方法由于能够直观展现脑 白质纤维微
结构信 息 ,受 到 了全世 界研究 者 的关 注 。通过大 量研
究 ,该领域 的学者在脑白质纤维重构算 法 、不确定信息 处理等方面已取得 了一系列成果 。 参 考文献
基于四阶张量模型的纤维跟踪算法改进研究
wep o o eaf e a kn lo tm ae n hg re rp s b rt c igag rh b sdo ihod rHARD d 1 i r i Imo e.
Ke r s i g r c s , i u in tn o gn ,te ml e f e r c i g y wo d :ma e p o e s d f s e s ri o ma i g sr a i b r a k n n i t
水 分 子 在 纤 维 中扩 散 运 动 具 有 方 向 性 , 即沿 着 纤
维方 向 的 扩 散 运 动 会 更 加 剧 烈 。我们 可 以认 为 扩
Vo .7 No5 1 2 .
S p. 2 1 e 01
科 技 通 报
BUL r【 CI NCE AND TE LEI N 0F S E ’ ] CHNOL Y OG
第 2 7卷 第 5期
21 0 1年 9月
基于 四阶张量模型 的纤维跟踪算法 改进研究
周 海 波 1 邵 开 来 , 俊 琪 , , 张 李 蓉 , 悄 然 , 开 丰 , 李 倪 方 圆
( . 江 工业 大学 1浙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 州 3 0 2 ; . 江 工 业 大 学 国 际学 院 , 州 30 2 ) 杭 10 3 2 浙 杭 10 3
摘 要 : 于 扩 散 加 权 磁 共 振 成像 ( W— I的 闹 白 质纤 维 跟 踪 技 术 是 目前 活 体 获 取 脑 神 经 微 结 构 信 基 D MR )
(. ol eO If mao n ier gZ ei gU i r t O T c nlg , a gh u 30 2 ,hn ; 1 C lg fno t nE g ei ,hj n nv sy f eh ooy H n zo , 10 3 C ia e r i n n a e i 2 L trai a C l g ,hj n nvrt o T cn l yH nzo 20 3 C ia . nent nl o eeZ ea gU iesy f eh o f, a gh u3 0 2 , hn ) o l i i o
基于扩散光谱成像的脑白质纤维束走向跟踪
基于扩散光谱成像的脑白质纤维束走向跟踪吴占雄;李珣;何志伟【期刊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扩散张量成像对于每一体元只体现水分子自扩散宏观各向异性,不能实现神经纤维束走向分叉跟踪。
为了实现分叉跟踪,更加真实地揭示脑神经网络连接情况。
该文基于扩散光谱成像技术,提出一种白质纤维束走向分叉跟踪新方法。
首先对扩散加权数据施加傅立叶变换得到扩散光谱图像,再计算每一体元扩散概率函数并得到其所有局部最大值,最后设置跟踪步长、走向角度阈值等参数,通过在相邻体元间寻找平滑连接向量以实现纤维束分叉走向跟踪。
最后采用实际数据进行计算验证,扩散光谱成像方法跟踪结果更加符合脑组织生理结构特点。
从实际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扩散光谱成像在白质交叉纤维束跟踪上比扩散张量成像有效合理,但是计算过程比后者复杂很多,不利于临床应用。
【总页数】4页(P43-46)【作者】吴占雄;李珣;何志伟【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64【相关文献】1.基于DTI技术的急性中风患者缺血脑白质纤维束的扩散性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 [J], 杨烁慧;詹松华;陆方;李晨;林江2.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法研究早产及足月新生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特点 [J], 高洁;张育苗;孙亲利;李贤军;李彦彦;鱼博浪;杨健3.早期帕金森病脑白质特征的扩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追踪空间统计分析 [J], 凌冰冰;鲁毅;赵卫;莫茵;胡娟;孙学进4.酒精依赖者脑白质微结构多参数扩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分析 [J], 张海波;余金鸣;戴西勇;张建龙;姚晓英;黄湘漪5.基于扩散张量的脑白质内神经纤维束的可视化技术 [J], 赵欣;王明时;高伟;刘海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算法的研究进展
பைடு நூலகம்
张量弯 曲算法 (esr e et n : 踪 时 当前 点 的传 t o f ci ) 追 n dl o
播 方 向沿着 主特 征 向量方 向发 生偏 转 , 而不 是沿 着 主 向量 的方 向迭代前 进 。重 建 出的纤 维束 长且 平 滑 , 无 角度 突变 。但 这种 算 法 对 所 有 的 弥散 张 量 都 不 加 区 别地 采取偏 转处 理 , 这样 在各 向异 性程 度小 的区域 具 有一 定 的优势 , 但在 各 向异性 程度 较 高 的区域 就可 导
用 , 以脑 部神 经 病 变 的应 用 最 为广 泛 ¨ 。D I 尤 T 有 助 于多种 神经疾 病 的诊 断 , 多 发 性 硬 化 、 尔 茨海 如 阿
p yG R C ) h , T A T
。单 张量 模 型 的确 定 性 算 法 可 通 。1 F C 该 算 ) A T:
过在 追踪 方 向 、 兴趣 (ei fneet O ) 感 rgo o trs,R I 选择 、 n i 终止 准则优 化 等方 面进行 改 良¨
向 , 。
有待 进一 步 临床验 证 。3 G R C 该 算 法采 用 多 ) T A T: 步完 成追 踪 , 一 步 采 用 三 维搜 索 来 完 成 , 二 步 采 第 第 用 第一 步得 到 的解 剖 信 息 来 引 导追 踪 。与 以往 的线
性追 踪算 法相 比 , 它能够 部 分解 决 复杂 区域 的纤 维束
神经 纤 维束走 形 , 临 床 手 术 提供 指 导 , 免 手 术 过 为 避
法可 以快 速 、 简单地 观察 通过 某一 感兴 趣 区 的神 经 纤 维束 , 它认 为在 各 向异性 的体 素 内仅含 有一 个方 向的
不同扫描层厚对脑白质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定量评估的研究
不同扫描层厚对脑白质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定量评估的研究吕亮1,2,吕发金1*,黄显龙2,刘筱霜1,魏淼1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6;2.重庆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4;*通讯作者吕发金 ***************【基金项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度院内科研培育基金项目(PYJJ2017-36)【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中不同扫描层厚的选择对脑白质纤维束各扩散定量评估指标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采用不同扫描层厚(分别为3 mm、5 mm、7 mm)对30名健康志愿者在3.0T MR仪上行DTI以及3D T1WI扫描,获得胼胝体压部区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AD)、横向扩散(RD)以及右侧海马区域纤维束数目(FN)、最小纤维束长度(FLmin)、最大纤维束长度(FLmax)等扩散定量评估指标。
比较不同扫描层厚下(3 mm组、5 mm组和7 mm 组)各扩散定量评估指标,分析扫描层厚与各扩散定量评估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FA、MD、RD、FN、FLmin在各组间、AD在3 mm组与7 mm组以及5 mm组与7 m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Lmax各组间以及AD在3 mm组与5 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A、AD、FN与扫描层厚呈负相关(r=-0.887、-0.316、-0.560,P<0.05),MD、RD、FLmin与扫描层厚呈正相关(r=0.606、0.767、0.501,P<0.05)。
FLmax与扫描层厚无相关性(r=0.008,P>0.05)。
结论不同扫描层厚对DTI部分扩散定量评估指标有明显影响,数据获取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胼胝体;海马;神经纤维【中图分类号】R445.2 【DOI】10.3969/j.issn.1005-5185.2018.12.010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of Cerebral White Matter Fiber Tracts with Different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LV Liang1,2, LV Fajin1*, HUANG Xianlong2, LIU Xiaoshuang1, WEI Miao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LV Fajin; E-mail:***************【Abstract】Purpos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varied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es in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diffusions of cerebral white matter fiber trac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rty healthy volunteers underwent DTI and 3D T1WI scanning on 3.0T magnetic resonance equipment with varied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es (3, 5 and 7 mm, respectively) to obtai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diffusions of splenium corporis callosi, including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mean diffusivity (MD), axial diffusivity (AD), radial diffusivity (RD), fiber numbers (FN) in right hippocampus region, fiber length minimum (FLmin) and fiber length maximum (FLmax).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diffusions with varied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es (3 mm group, 5 mm group and 7 mm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diffusion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FA, MD, RD, FN, FLmin and AD between the 3 mm group and the 7 mm group, and that between the 5 mm group and the 7 mm group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FLmax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and A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3 mm group and the 5 mm group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FA, AD and F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 (r=-0.887, -0.316 and -0.560, P<0.05), MD, RD and FLmin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 (r=0.606, 0.767 and 0.501, P<0.05), and FLmax showed no correlation with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 (r=0.008, P>0.05). Conclusion Different scanning layer thicknesses displays obvious influence on DTI partial diffus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which calls for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data acquisition.【Key word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Corpus callosum; Hippocampus; Nerve fibers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8, 26 (12): 919-923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非侵入性研究脑白质纤维束的成像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扩散定量评估指标受到一些扫描参数的影响,如回波时间(TE)﹑扩散梯度方向数目(number of diffusion-encoding gradient directions,NDGD)﹑扫描层厚等。
基于阈值的脑白质纤维概率跟踪算法
基于阈值的脑白质纤维概率跟踪算法钱洁;易三莉;邵党国;郭贝贝;苗莹【摘要】Probabilistic fiber tracking algorithm only uses the maximum probability to track fibers, and ignores some orientations which have big probabilities. And the speed of calculation is slow. So a fast probabilistic fiber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threshold is proposed. This paper sets the threshold which can find more crossing and branching fibers. Simplifying the parameters of calculation can improve the spe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fiber tracking.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eural fibers in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 and reduces the time of calculation compared with probabilistic fiber tracking algorithm.%概率跟踪算法仅对行走概率最大的方向进行跟踪,忽略了纤维走向概率较大的方向,且运算速度较慢。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阈值的快速概率跟踪算法。
设定纤维走向的概率阈值,以找到更多交叉和分叉的纤维,在不影响纤维跟踪效果的情况下,对计算参数进行简化,从而提高运算速度。
DTI摘要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项科研项目(NO.1003-56V1075)通讯作者:陶玲,女,汉,副教授,博士Email :taoling@ 基于DTI 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南京 210016)大脑白质纤维是指位于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和基底核之间的大脑组织,又称髓质,是由进出大脑半球和联络两侧半球的神经纤维组成[1]。
常规的磁共振成像虽然可以显示大脑白质和灰质之间的差别,但不能显示大脑白质纤维的走行方向,因此也就不能提供完全的白质纤维的解剖信息。
以往有关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主要依赖于活体动物的大脑组织或尸体解剖研究。
弥散张量成像DTI 反映了大脑白质纤维束中水分子弥散的方向依赖特性,其FA (fractional anisotropy ,各向异性分数)图像可以显示大脑白质纤维的结构和各向异性特征,DTI 是目前活体显示神经纤维束轨迹的唯一方法。
通过DTI 纤维束追踪技术,可了解病变造成的白质纤维束受压移位、浸润与破坏,有助于理解正常脑功能和多种影响脑功能的病理过程[2-4],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目前存在很多跟踪算法,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法:基于张量域算法和基于统计学算法。
基于张量域的纤维跟踪算法主要是利用局部张量信息进行纤维跟踪,DTI 能产生每个体素的优选扩散方向,空间上每个点张量的排列被称为张量域。
最初,进行纤维跟踪是由一条纤维上的某点开始,计算该点的最大特征向量,沿该向量方向跟踪一段距离之后,再以轨迹上新的一点作为开始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以显示被跟踪的纤维。
常见的几种基于张量域的跟踪算法如下:流线型跟踪(Streamline Tracking ,STT )算法 连续跟踪纤维一致性FACT(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racking)算法 统计型纤维跟踪算法与张量型纤维跟踪算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使用或不直接使用弥散张量D 的主弥散方向信息,而是利用整个弥散张量D 的信息。
基于DTI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及其应用
基于DTI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及其应用White Matter Fiber Tracking and Application in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学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米博会指导教师:孙济洲教授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零零八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扩散张量成像(DTI)是在磁共振成像(MR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方法。
它利用大脑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各向异性进行成像,能够反映活体组织的空间组成信息及病理状态下各组织之间水分子交换状况。
利用DTI数据对脑白质内的神经纤维进行三维重建是当前磁共振扩散成像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目前在活体上重建脑白质内神经纤维的唯一方法。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主要的基于张量域的算法及算法存在的问题,基于多分辨率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可变步长的向量选择纤维跟踪算法。
该算法利用泰勒展开式的二阶导数进行体素内插值,并采用可变迭代步长,较好的解决了部分体积效应,提高了算法速度,并且保留了纤维细节信息。
纤维束追踪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发明专利
纤维束追踪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束追踪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目前,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三维神经束重建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大脑白质纤维的解剖结构中。
这项技术可以对大脑特定白质纤维束的轨迹进行可视化,而这将有利于医生用来评估疾病对于大脑特定白质纤维束所产生的影响。
现有的神经纤维束重建技术常会选取多个感兴趣区域(ROI),对白质纤维轨迹进行解剖学约束来提高特定白质纤维束的追踪结果。
例如,对于扣带回区域内的白质纤维束追踪,通常会在胼胝体压部中心上和胼胝体膝部中心上人为的设置两个感兴趣区域,同时通过这两个感兴趣区域的白质纤维束才认为是所要追踪的目标纤维束,以提高纤维束追踪的准确性。
然而,传统的目标纤维束追踪定位方法需要人为的设定感兴趣区域,不但耗时耗力而且会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人不同次的重建结果之间也会存在差别,可复现性差。
发明内容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纤维束追踪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纤维束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脑图像;所述待处理脑图像为弥散张量成像图;基于通过训练确定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待处理脑图像进行位置检测获得纤维束的目标感兴趣区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通过训练确定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目标感兴趣区域进行分类获得所述目标感兴趣区域对应的目标纤维束,以及所述目标感兴趣区域对应的操作类型;获取与所述待处理脑图像对应的纤维束成像图;根据所述纤维束成像图、目标感兴趣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感兴趣区域对应的目标纤维束以及所述目标感兴趣区域对应的操作类型,结合预设纤维束方向信息,获得所述待处理脑图像的纤维束追踪结果。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白质纤维病变束重叠等方法
白质纤维病变束重叠等方法White matter fiber lesion overlap bundle weighting method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lesions of white matter fibers in the brain overlap and affect the function of the brain. This is a common problem in neuroimaging and can lead to various cognitive and motor impairments in individuals.白质纤维病变束重叠等方法是指脑白质纤维病变相互重叠,并影响大脑功能的现象。
这是神经影像学中的常见问题,会导致个体各种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
One perspective to look at this problem is from the technical aspect.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have been developing various imaging techniques and mathematical algorithms to accurately detect and quantify white matter fiber lesions. These techniques includ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tractography, and lesion segmentation algorithms.从技术方面来看,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一直在开发各种影像技术和数学算法,以准确检测和量化白质纤维病变。
这些技术包括扩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和病变分割算法。
Another perspective to consider is the impact of white matter fiber lesions on individuals. These lesions can lead to a wide range of symptoms, including motor deficits, cognitive impairments, and emotional disturbances.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lesions may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in daily activities and have a diminished quality of life.另一个要考虑的角度是白质纤维病变对个体的影响。
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优化
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人视觉系统是机器人实现自主感知与导航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机器人的感知过程中,目标检测与跟踪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的优化方法。
目标检测是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一个关键任务,其目的是从图像或视频中准确地识别出感兴趣的目标物体。
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基于手工设计的特征及分类器进行目标的识别。
然而,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场景时存在诸多限制。
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目标检测算法逐渐成为主流。
例如,YOLO(You Only Look Once)和Faster R-CNN(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等算法在目标检测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性能。
然而,尽管这些深度学习算法在目标检测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为了优化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目标检测算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可以从网络结构的角度优化目标检测算法。
当前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主要使用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结构,如ResNet、Inception等。
通过改变网络结构的深度、宽度和连接方式等参数,可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实时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轻量级的网络结构对算法进行压缩和加速,以适应机器人的计算资源和实时性要求。
其次,可以采用多尺度检测策略,以增强算法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通常在单一尺度下进行目标检测,忽视了目标在不同尺度下的特征变化。
而对于机器人视觉系统来说,场景中的目标物体往往存在尺度变化的情况。
因此,引入多尺度的目标检测策略可以提高机器人对不同尺度目标的检测能力。
此外,使用注意力机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目标检测算法的性能。
注意力机制能够使算法关注图像中特定区域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基于弥散张量图像的白质纤维束追踪技术研究
头动和涡流校正
MRI View 3D参数
AIR的参数设置
MRI View3D可以识别各种3D图像文件格式,Analyze格式储存的每个数据 组包含2个文件,一个是包含二进制的图像资料的数据文件;另外一个为包含图 像元数据的头文件。同时可以设置图像的宽度、高度和层数以及体素的宽度、高 度和层面厚度。然后进行图像的自动配准。
弥散现象
各向同性弥散
各向异性弥散
各向同性弥散: 在外界均匀的流体中,液体分子的运动具有随机性,扩散轨迹 近似球体。
各向异性弥散: 水分子在脑白质 中 的 不同方向上的运动快慢及扩散程度有很大 的差别。
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分析自旋质子的随机位移,主要是利用 水分子的扩散原理进行成像。
纤维追踪及可视化
纤维属性的统计分析
02
重建脑白质神经纤维有助 于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案
03 的选择
04
已广泛应用的MRI图像不能够
完整地观察脑白质神经纤维
弥散张量成像 的原理
1 磁共振成像原理
2 弥散现象
3
弥散加权成像 原理
4
弥散张量成像 原理
磁共振成像原理
因为氢元素在人体中含量最高,另外氢原子只有 一个质子,磁矩最强 , 所 以 磁共振成像是建立在对氢 元素的追踪上的技术。
计算分析所需的扩散参数
DtiMap面板进行张量解算
DtiMap面板可以完成弥散张量的6个分量、3个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FA、RA、VR的计算以及FA图像的输出。
计算分析所需的扩散参数
各种纤维属性的显示
纤维追踪及可视化
纤维追踪的参数设置
在DTI Studio中,纤维追踪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纤维从高于FA阈值的所 有像素重建的。在进行纤维追踪前,需要输入向量的输入文件名和FA映射 的文件名以及光纤跟踪所需的其他成像参数。在DTI Studio中有两个终止X 纤维追踪的阈值:FA和角度过渡。建议值为 FA 0.15 0.25,角度 40 - 50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脑白质纤维追踪算法研究
Research on White Matter Fiber Tracking in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bstract
in this method. The results prove that it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algorithm, and shows the fibers with smaller average energy and more in line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ensor field. Finally, according to speediness of line propagation algorithms and global optimization of global energy minimization, ant group behavior and these advantages are combined in trial. Two-way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fiber track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the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of high time efficiency. However, it makes the fiber path not smooth enough, because of ants shifting voxel by voxel.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rovided for subsequent work. Key Words: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fiber tracking, genetic-annealing algorithm, ant colony algorithm
基于DTI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DTI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及其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医学图像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我们能够获取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三维结构信息。
特别是在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医学图像学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逐渐崛起,成为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基于DTI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采用非侵入性的方式获取人体内部神经纤维的三维结构信息,并能够对神经纤维进行定量分析,如纤维长度、纤维束的直径和纤维的弯曲程度等信息。
此外,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还可以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规划,以及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基于DTI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算法和应用,并探讨该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1. 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脑神经纤维跟踪中的应用;2. 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的基本算法及其优缺点;3. 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规划中的应用;4. 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在脑卒中、帕金森病、脑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5. 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现有的基于DTI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重点关注其在神经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五、预期结果本文预期将深入探讨基于DTI的脑白质神经纤维跟踪技术的原理、算法和应用,并分析其在神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神经科学研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手段和思路。
白质纤维重建过程中像素内交叉问题解决方法
白质纤维重建过程中像素内交叉问题解决方法王明时;高伟;赵欣;路会生;刘海婴;王力群;李德彪【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39)3【摘要】由部分体积效应引起的像素内交叉现象一直是利用扩散张量图像(DT-MRI)数据重建脑内白质纤维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区分交叉区域和非交叉区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和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试图定义"交叉像素"和"非交叉像素",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优化算法来恢复交叉像素内的多纤维取向信息,从而使纤维跟踪过程在交叉区域和非交叉区域分别采取各自最优的方向依据.模拟数据和真实扩散张量图像数据跟踪实验显示,该方法首先判断了交叉区域,然后纤维沿恢复后的方向通过了交叉区域,从而解决了白质纤维重建过程中的像素内纤维交叉问题,提高了跟踪精度,并减少了计算量.【总页数】6页(P354-359)【作者】王明时;高伟;赵欣;路会生;刘海婴;王力群;李德彪【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天津,300203;明尼苏达大学放射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州,55455;东京电机大学超导应用研究所高技术研究中心,日本,东京,270-1412;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美国,芝加哥,606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自体跟腱重建与聚乙烯对苯二酸酯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在骨隧道内愈合情况的比较 [J], 常利;胡文清;张仲;郭玉红;王军茹;李蔚2.关节镜下经后入路保留残留后交叉韧带纤维和板股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 [J], 郑杰;赵嘉懿3.基于相邻体素选择的脑白质纤维交叉分叉问题解决方法 [J], 杨志飞;吕晓琪;张明;任国印4.前交叉韧带前内入路解剖单束重建与过顶位单束重建的疗效比较 [J], 陈铁柱;李彪;李晓声;陈宏文;王靖;李思鸿;翁晓军;黄术;张丽娜;蒋志达;朱健5.一种重建脑白质内神经纤维的新算法 [J], 赵欣;王明时;高伟;刘海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8204 44(2)全张量步长适应性脑白质纤维跟踪改进算法3刘晓东1) 蔡子凡2) 王婷婷2) 姚 力2) 卢 洁3)(1)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2)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100875,北京;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学影像学部放射科,100053,北京)摘要 由于成像设备及技术本身的限制,以及纤维跟踪算法的局限,准确刻画纤维结构遇到许多困难.本文在张量偏转(tensor deflection ,TEND )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张量及历史跟踪信息的适应性步长纤维跟踪算法.该算法结合纤维跟踪历史,利用全张量信息与相应的适应性步长值来计算纤维跟踪的前进方向.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张量偏转;纤维跟踪;步长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281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1004) 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07207210 分子扩散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是体内重要的物质转运方式.分子的扩散是唯一能够使得我们探索物质微细结构的渠道,弥散对磁共振信号的影响也很早就提了出来[1],这是弥散磁共振成像的关键所在[2].生物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能力在不同方向存有差异.在脑白质纤维中,沿着其长轴方向扩散的水分子由于阻力较小而扩散较快;而垂直于其长轴方向扩散的水分子由于阻力较大而扩散较慢,生物体内这样的现象称为各向异性.弥散张量成像(diff usion tensor imaging ,D TI )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即是大脑白质中水分子的各向异性弥散[325].磁共振弥散张量可获得弥散的方向性信息,弥散张量纤维跟踪(diff usion tensor t ractograp hy ,D T T )即是利用该信息,假设弥散张量成像中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方向代表局部占优势的纤维轴索的走行方向,即纤维走向与最大特征弥散性相关的特征向量的方向共线.因而得以无创地重建人脑的白质纤维,实现活体测量脑白质纤维走形方向和显示纤维结构的完整性.然而,实施白质的纤维跟踪及结果的准确呈现受到诸多局限和实际困难,例如,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成像技术自身的限制;图像噪音影响和纤维跟踪算法的缺陷;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 usion tensor 2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 T 2MRI )的数据是离散的,而所要追踪的纤维是连续的;相对较低的MRI 空间分辨率所引起的部分容积效应会影响D T 2MRI 的数据质量等等.鉴于此,在TEND 算法的基础上[6],本文提出一种更为可靠且具有较强灵活适应性的白质纤维跟踪算法———全张量步长适应性脑白质纤维跟踪算法(f ull tensor fiber tractograp hy wit h adaptive stepping ,F TF TAS ).1 纤维跟踪理论白质纤维是大脑功能区间联系的物质基础,精确描绘白质纤维的走向及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正常与非正常脑功能的理解,与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关于大脑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最前沿的联合应用.神经解剖学采用侵入式技术研究活体动物[7],而人类相关研究数据则受到更多的限制.目前,白质纤维束跟踪是唯一能在活体非侵入式地显示白质纤维束走向及关系的成像技术,为研究脑和脊髓白质的空间结构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对于脑的发育、白质纤维的髓鞘化过程、先天性与获得性脑白质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同时可以作为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价的辅助工具.目前,有多种白质纤维跟踪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2类:1)基于经验主义的线性延展法(line p ropagation techniques ).该方法以局部张量信息作为扩展的核心,将体素内最大特征向量连接起来,例如连续跟踪纤维分配(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 racking ,FAC T )[8],张量线(tensor line )[9],EZ 2t racing [10]以及TEND [11],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其他改进的数值理论方法,包括欧拉方法(Euler )[12],龙格2库塔法(Runge 2Kutta )[12]以及弥散传递模型(diff usion 2convection 第2期刘晓东等:全张量步长适应性脑白质纤维跟踪改进算法213 model )[13]等.2)能量最小法(energy minimization techniques ).应用最小能量发现2个预先设定的像素间的最佳通道,如快速行进法(fast marching technique ,FM T )[14]、螺旋等级模型(spin class model )[15]、模拟退火法(simulated annealing approach ,SAA ),以及线性态空间模型(linear state space model )[16]等等.上述方法,各有其优势及局限,但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影响白质纤维的跟踪和计算显示.首先,成像设备及成像数据采集时的各种干扰因素所造成的噪声会影响λ1、λ2、λ3计算的准确性,进而引起主特征向量方向的误差累积;其次,随着各向异性程度的降低,主特征向量的不确定性增加,这意味着在某些弥散张量未表示出强烈方向性信息的时候,跟踪会出现差误;同时,由于D TI 空间分辨率一般是mm 量级,远高于生物组织细胞的尺度(≤20μm ),在纤维束整齐规则排列的主干部分或是纤维束直径大于图像的体素大小时,体素弥散张量的主特征向量可近似估计局部的纤维方向,但在纤维交叉、汇合、分散处,一个体素仅能反映出其所包含的多方向或多类型纤维的平均弥散张量,跟踪就自然受到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effect s ,PV E )的影响.由于存在以上问题,跟踪结果会与真实的纤维走向有所偏差,除了外在因素的不断提升外,积极的改进方法也逐步提高了白质纤维跟踪的真实性和精确性.2 全张量步长适应性脑白质纤维跟踪算法211 TE ND 纤维跟踪方法 利用张量矩阵使相邻体素输入纤维方向向目标体素的主向量方向进行偏转,TEND 算法充分考虑了历史跟踪信息和当前体素弥散张量所有特征值的影响[6],表示如下:v out =D ・v in ,输入向量可用弥散张量3个特征向量表示:v in =α1e 1+α2e 2+α3e 3,因D e i =λi e i (λ1≥λ2≥λ3,i =1,2,3),等式可重写为:v out =λ1(α1e 1+λ2λ1α2e 2+λ3λ1α3e 3).采用TEND 纤维跟踪算法,纤维走向角度突变弱化,重建出的纤维更平滑且较长;穿过同一体素不同方向的纤维会根据其历史走向向该体元主向量方向偏转;追踪穿过各向异性程度较低的区域时,改变跟踪结束条件的域值,重建的纤维长度差距不大,相对比较稳定.但TEND 不足之处在于对所有的弥散张量都不加区别地采取偏转处理,对各向异性程度较高的区域,很可能使纤维跟踪方向出现偏差,并造成误差的累积;第二,该算法经过每一体素时单次偏转,相对白质纤维尺度而言对精细度的处理仍不足.212 全张量步长适应性纤维跟踪方法(FTFT AS ) 对于TEND 算法,在每个体素内经过n 次偏转后输出向量的方向应为:v out =D n・v in .步长是每次偏转操作后纤维跟踪推进的长度,约为1/n 个体素宽度,输出向量与主特征向量方向靠近的程度与n 值成正比,即步长对偏转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采用TEND 方法,对直线纤维束跟踪时,受噪音及各向异性程度的影响较小,但对于弯曲的纤维则会低估了其轨迹曲率.那么,减小纤维跟踪的步长显然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对于直线纤维会减小误差,但是增加了跟踪弯曲纤维时的系统误差和计算量.因此,基于以上步长和体素内偏转次数对跟踪的影响,提出基于弥散张量各向异性特征的全张量步长适应性跟踪方法.根据弥散张量特征值关系,可定义C L 、C P 及C S 如下:分别表示线型(linear case )、扁圆型(planar case )及球型(sp herical case )3种张量的形状特征,如图1(从左至右).图1 3种弥散张量形状特征同时可将弥散椭圆体分为2类,即线性各向异性(C L )和非线性各向异性(C P ,C S ),同时将特征值向量(λ1,λ2,λ3)标准化为(λ′1,λ′2,λ′3)=(1,λ2/λ1,λ3/λ1),定义S 如下:C L =λ1-λ2λ1(λ1µλ2,λ3),C P =λ2-λ3λ1(λ1≈λ2µλ3),C S =λ3λ1(λ1≈λ2≈λ3),S =2λ′21+λ′2=2(1-C L )2-C L . 体素内纤维跟踪的实际步长为体素宽度的S 倍.由上式可知,λ′2反映了弥散椭圆体的线型特征并直接决定纤维跟踪的步长大小.对于线性弥散张量,λ′2较小,各向异性程度较高,小步长使得体素内多次跟踪偏转以后,输出向量方向更靠近主特征向量方向,增强了对确定性纤维走向信息的呈现;而非线性弥散张量,其 21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4卷 各向异性程度较低,纤维跟踪易受噪声影响,尤其是在纤维交叉融合区域,此时采用大步长策略减少跟踪次数可有效地抑制不确定走向信息的呈现.体素内纤维跟踪采用上述步长适应性机制,如图2二维示例.输入向量v in =α1e 1+α2e 2+α3e 3,A 点为进入体素跟踪的初始点,O 点坐标为(0,0,0),那么在特征向量方向为(e 1,e 2,e 3)坐标系下A 点坐标为(α1,α2,α3),输入与主特征向量夹角arcco s (v in ・e 1),n 次偏转后,输出与主特征向量夹角arcco s (v out ・e 1),输出与输入向量方向夹角arcco s (v out ・v in ),分别如下:arcco s (v in ・e 1)=arccos (α1α21+α22+α23),arcco s (v out ・e 1)=arcco s (λn1α1α21λ2n 1+α22λ2n 2+α23λ2n3),arcco s (v out ・v in )= arcco s (α21λn 1+α22λn 2+α23λn3α21+α22+α23α21λ2n 1+α22λ2n 2+α23λ2n3). 虚线为体素边界.OA 为进入体素向量方向(O 为起始点,A 为进入体素时边界点),B 为偏转中间点,C 为体素内偏转终点.步长|A B |=|B C |=S ×L ,其中L 为体素边长.图2 改进TE ND 纤维跟踪的二维示例 考虑到体素内弥散张量的全部特征值信息,并采用上述步长适应性跟踪机制,与固定步长跟踪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如图3,输入、输出向量方向偏转角度的大小随输入向量方向与主特征值方向的夹角而变化,适应性步长相较固定步长机制而言,历史跟踪方向信息的作用体现的更加明显,输出向量方向更靠近输入向量方向,弱化了体素本身主特征值向量方向对跟踪偏转的影响.2)如图4,对于输入向量方向与主特征值方向不同的初始夹角,在高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 ropy ,FA )值时(λ′2小,弥散张量线性程度高),输出与输入向量偏转角较大,更接近于主特征值向量方向;而在低FA 值时,输出与输入向量偏转角较小,更接近于输入向量方向,即历史跟踪方向.3)如图4,对于输入向量方向与主特征值方向不同的初始夹角,无论FA 值高低,输出与输入向量偏转角都小于固定步长跟踪时,即输出向量方向更贴近历史跟踪方向,而非一味向主特征向量方向偏转,增加了纤维跟踪的平滑性.固定步长S =012,适应性步长S =015,其中λ′1=1,λ′2=1/3,λ′3=012.图3 步长机制与偏转角变化的关系 输入与主特征向量初始夹角方向分别为30°(令α1=3,α2=α3=1/2)和60°(令α1=1,α2=α3=3/2),λ′1=1,λ′3=012.图4 λ′2与向量夹角大小变化的关系(反映适应性步长对偏转角度的影响) 因此,适应性步长机制首先基于历史跟踪方向信息,其次充分体现弥散张量的线形特征,进而综合调整纤维走向的偏转,在实际跟踪中判断边界及步长关系以控制进入下一体素的纤维走向,从理论上达到更好的跟踪效果.3 讨论与总结从算法理论上看,F TF TAS 与传统算法相比具有 第2期刘晓东等:全张量步长适应性脑白质纤维跟踪改进算法215以下优势:1)F TF TAS充分考虑了历史跟踪信息及噪声对非线性扁长型弥散椭圆体的影响,每一次的迭代递进都包含有历史信息,体现了纤维的实际联系性;2)步长随2类弥散张量形状适应性变化,达到与实际的跟踪偏转角度和方向相近似的效果;3)F TF TAS 算法可增加纤维平滑度和精细度,减少纤维偏转角度突变.但是,F TF TAS算法在体素内计算时有n次偏转,并计算整个弥散张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的计算量.对于白质纤维跟踪仍有许多要继续考证的问题.首先,无论使用何种跟踪技术,由于噪声的影响和部分容积效应,使3D重构结果总会包含一些数据误差.另外,活体人脑白质纤维成像没有金标准,这限制了D T T成像的发展.其次,精度问题的核心在于从一个像素到另一个像素推算出纤维走向的连续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设计更为准确的神经纤维传导方向甄选算法以提高连续性.从物理或生物学的原理上看此问题,则需寻求神经纤维束方向场的几何性质,这将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第三,目前弥散张量方法的形式表达不能检测到几个肌束穿过同一像素的情况.第四,对于纤维交叉的情形,已有其他相关方法取得进展.Van Wedeen等人[17]提出弥散频谱影像(diff usion spect rum imaging,DSI),采用515个方向的弥散加权成像(b=0~10000s・mm-2)来侦测3维空间不同扩散距离的水分子,并将所有方向的扩散讯号填入q2space(描述三维空间水分子扩散讯号的空间),利用一些数学的运算便可以画出水分子的扩散方向函数(orientatio n distribution f unction,ODF),并正确地描绘出纤维交叉的情形.另外,QBI(Q2ball imaging)[18]采用252个方向的弥散加权成像(b= 4000s・mm-2),均匀分布在q2space中的一个球面上,同样可获得水分子的扩散方向函数,并描绘出纤维交叉的情形.利用DSI或QB I的数据进行大脑纤维跟踪,可免除纤维交叉的困境,也可大大提高纤维追踪的准确度,然而这2种方法所面临的问题是扫描时间很长,DSI 的扫描时间约1h,QB I的扫描时间则约015h,若能降低扫描时间达临床所能接受的范围,那么便可以提高其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4 参考文献[1] Stejskal E O,Tanner J E.Spin diff usion measurements:spin echoes in the presence of a time2dependent fieldgradient[J].Chem Phys,1965,42:288[2] Holmes A A,Scollan D F,Winslow R L.Directhistological Validation of diff usion tensor in formaldehyde2fixed myocardium[J].Magn Reson Med, 2000,44:157[3] Basser P J,Mattiello J,LeBihan D.MR diff usion tensorspectroscopy and imaging[J].Biophysical Journal, 1994,66(1):259[4] Basser P J,Mattieflo J,LeBihan D.Estimation of theeffective serf2diff usion tensor f rom the NMR spin echo [J].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Series B,1994,103(3):247[5] LeBihan D,Mangin J F,Poupon C.Diff usion tensorimaging: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01,13(4):534[6] Lazar M,Weinstein D M,Tsuruda J S,et al.Whitematter tractography using diff usion tensor deflection[J].Human Brain Mapping,2003,18:306[7] Heimer L,Robards M J.Neuroanatomical tract2tracingmethods[M].New Y ork:Plenum Press,1981[8] Mori S,Crain B J,Chacko V P,et al.Three2dimensionaltracking of axonal projections in the brain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Annals of Neurology,1999,45(2):265[9] Weinstein D M,K indlmann G L,L undberg E C.Tensorlines:advection2diff usion based propagation through diff usion tensor fields[C],IEEE Visualization Proceedings.San Francisco,USA,1999:2492253 [10] Kenshi Terajima,Tsutomu Nakada.EZ2tracing:a newready2to2use algorithm for magnetic resonancetractography[J].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2002(116):147[11] Lazar M,Weinstein D M,Tsuruda J S,et al.Whitematter tractography using diff usion tensor deflection[J].Human Brain Mapping,2003,18(4):306[12] Basser P J,Sinisa Pajevic,Carlo Pierpaoli,et al.Invivo fiber tractography using D T2MRI data[J].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0,44:625 [13] Batchelor P G,Hill D L,Atkinson D,et al.Fiber2tracking by solving the diffusion2convection equation[C]∥Proceedings of ISMRM,2002:1135[14] Parker G J,Wheeler2K ingshott C A,Barker G J.Estimating distributed anatomical connectivity using fastmarching methods and diff usion tensor imaging[J].IEEE Trans Med Imaging,2002,21(5):505[15] Mangin J F,Poupon C,Cointepas Y,et al.Af ramework based on spin glass models for the inferenceof anatomical connectivity f rom diff usion2weighted MRdata2a technical review[J].NMR Biomed,2002,15(7/ 21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4卷 8):481[16] G ssl C,Fahrmeir L,Putz B,et al.Fiber tracking f romD TI using linear state space models:detectability of thepyramidal tract[J].Neuroimage,2002,16(2):378 [17] Van Wedeen J,Patric Hagmann,Wen2Y ih Isaac Tseng,et al,Mapping complex tissue architecture withdiff usion spectru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5,54:1377 [18] David S Tuch.Q2Ball imaging,[J].MagneticResonance in Medicine,2004,2:1358AN IMPROVED METH OD FOR FU LL TENSOR FIBERTRACTOGRAPH Y WITH ADAPTIVE STEPPINGL IU Xiaodong1) CA I Zifan2) WAN G Tingting2) YAO Li2) L U Jie3)(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Learn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100875,Beijing,China;2)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100875,Beijing,China;3)Depart ment of Radiology,Xuanwu Hospital,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100053,Beijing,China)Abstract Due to limitations of imaging devices and techniques,and of fiber t ractograp hy algorit hms,it has been difficult to describe organization of white matter fiber accurately.An derivative tensor deflection algorit hm based on f ull tensor and historic tracking information was int roduced.This met hod could describe more accurately t he direction of fiber st ruct ure.K ey w 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ff usion tensor imaging;TEND;fiber t ractograp hy;stepping size我校成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日前,学校在主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宣布了学校成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决定.刘川生书记、董奇副校长、史培军副校长、葛剑平副校长、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刘昌明院士、张新时院士、符淙斌院士、李小文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地学一处处长宋长青研究员以及20余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我校学科规划与建设处处长陈丽教授、科学技术处处长高尚玉教授、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戴永久教授、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潘耀忠教授和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物理系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刘川生书记致辞,对各位专家关心和支持我校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的建设表示感谢,希望各位专家为研究院的发展献言献策.徐冠华院士主持学科建设研讨会.会上,史培军副校长介绍了我校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的建设现状.与会专家针对该领域国际前沿及热点研究问题,面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我校相关学科建设现状,为我校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建设的近期、中长期发展目标、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肖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