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

合集下载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历史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越来越重要。

乡土文化是指传统的农村文化,它承载了历史的沉淀和传统的智慧,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传承历史乡土文化,学校和社会团体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

本文将讨论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 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侵蚀。

开发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乡土文化知识,唤起人们对乡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2. 培养学生的历史乡土文化意识。

通过开发丰富多样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乡土文化,培养他们的历史乡土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1. 校本教材。

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编写符合实际的校本历史乡土文化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丰富的乡土文化知识。

2. 田野调查和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亲身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了解乡村生活的传统和习俗。

3. 多媒体资源。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展示历史乡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将历史乡土文化资源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4. 乡土文化故事。

编写乡土文化的故事,如传统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等,让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乡土文化的传统和特色。

5. 乡土文化遗产资源。

借助乡土文化遗产资源,如传统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1. 多角度教学。

在开展历史乡土文化课程教学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历史、地理、民俗等,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的内涵,让学生全面了解乡土文化的多元特色。

2. 实地教学。

利用实地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走进田野和乡村,感受乡土文化的生动魅力,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亲身体验和认知。

3. 情境教学。

结合乡土文化的故事和传统,设计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感受和理解乡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色。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发重要。

乡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中形成的丰富的民俗、历史、风土人情等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生活智慧和民族传统,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讨论。

一、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教育资源整合、教师培训和教学材料制作等方面。

教育资源整合。

各地方政府和学校需要把乡土文化资源整合进学校的教育资源体系中,包括地方政府出资修缮历史文化遗迹,购置相关教学器材,开设相关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等。

教师培训。

教师是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核心传播者和利用者,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乡土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学方法的培训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于乡土文化资源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教学材料制作。

开发乡土文化课程资源需要制作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PPT、教科书、自制小书、视频资料等,这些教学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乡土文化,激发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开发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乡村游学活动,去当地的历史古迹、名胜风光进行考察,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品作坊、农耕文化展示馆等,让学生在实地感受和体验中了解乡土文化。

开设相关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

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情况,开设相关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乡土文化,通过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示乡土文化资源,比如通过演讲、图片、视频等形式,把乡土文化的历史、民俗、风土人情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和倾听中了解乡土文化。

开展相关的乡土文化活动。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历史进行讲述 , 弘扬宣传地方 的名人事迹 、 历史进步 、 风土人情 、 文 法并实现 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才是教育 的最重要 目的。历史教学 加快乡土教育 的开展 , 可以通过观察 明迁移等 。 基 于乡土教育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 乡土教育能够使学生 中开发身边 乡土 的教育资源 , 在历史学习 的过程中体 味不一样 的家乡情感和民族情感 。教师通 学生的学习兴趣 ,摸索学生学习需要 ,探索 出灵活多变 的教学方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使学生在 “ 乐” 中学 , 一改传统 的枯燥学 过对地方性 的历史教育的发掘和整理 , 增加 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 式,
历史很少 , 导致 学生对家 乡历史的了解不足 , 导致学生缺乏对家乡、 民族的热爱之情 , 限制 了高 中历史教学 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 高 中历史 ; 乡土教育资源 ; 教 学改革 乡土教育是针对家 乡或者地方的教育 ,通过对发生在本 地的 习 , 更要使学生学会学 习, 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 的学习方
具有无可 比拟 的创新性 ,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素质 的提升都有着
极 大的促进作用 。 2 . 对历史教育而言 ,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借鉴 ,加上各地乡土教育资源存 在较 大差异 ,因此授课 难度 较 大, 针对 这种情况 , 校方应对教师多加鼓励 , 增加资金 支持 , 创造有
长期 以来 , 历史都是学生 眼中的“ 死记硬背” 的课程 , 学生大多 利条件促使教师积极 开展 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如教师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课本内容 与学生 的周边实际紧密 处 , 避免华而不实 , 避免一味 的夸大宣传 , 应真正地将地 方历史特
如对 当地著名的历 史遗迹 , 著 名人物等要 结合 , 使学 生参与到教材 中。而在整个过程 中, 又促进 了学生创新 点和文化底蕴表现 出来。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高中历史中涉及的诸多知识,包含的诸多内容,都源自现实生活,尤其与学生身边的乡土资源有着密切关联。

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不同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深度体现新课程有关“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这一主导思想,又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于无形之间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广度、厚度。

同时,还可以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浓郁情感,打破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单一的模式与生态,增强高中历史教学的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为确保高中历史教学更好开展,学生历史素养培育诸如新鲜血液。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乡土资源;开发;利用所谓乡土资源,主要指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家乡或者地域所蕴含着乡土气息的教育资源,其包括名人事迹、历史进步、风土人情、文明迁移等。

不同的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更为多元、丰富、积极的教育价值,其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所学历史知识内容,增强其对于家乡的热情,对于民族的情感。

因此,为了切实增强高中历史教学的丰富性、多元性、鲜活性,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不同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融合,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出发,用心“触摸”历史的价值,用情“感知”历史的意义,带着更为迫切的夙愿投身高中历史学习,获得历史素养提升。

同时,在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切实发挥好自身的引领作用与带动作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历史知识,合理选用与学生认知需要、发展实际相关联的乡土资源、素材、案例等,以充分提升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的契合度、关联性,更好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发展。

一、借助乡土资源,编撰校本教材由于高中历史中涉及的知识内容繁杂且琐碎,尤其是诸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意义等,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苦恼。

而对于校本教材的编撰,可以实现对于不同时段、朝代、地域、国度历史知识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切实化简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乡土文化不仅是乡村的精神支柱,也是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利用乡土文化,我们需要开发和利用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是指与乡土文化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教学设备、教学档案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乡土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从而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些资源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深度的教学方案。

为了开发和利用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一、编写适合乡村学生的乡土文化教材当前,关于乡土文化的教材大多偏向于都市的观点和叙述方式,缺乏对乡村生活的深入了解和表达。

我们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乡村学生的乡土文化教材,这些教材应该以乡土文化为主线,以乡村生活为背景,以乡土经济为支撑,系统地展现乡村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

这些教材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激发他们对乡村复兴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建立乡土文化教育基地乡土文化教育基地是指以当地历史文化为主题,为学生提供乡土文化体验和教育的地方,比如博物馆、纪念馆、民俗村等。

这些基地可以通过丰富的展品、生动的展示和互动式的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学校可以与这些基地合作,将其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教育活动,比如参观学习、实地考察、讲座讲解等,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三、丰富乡土文化教学资源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非遗传统等丰富乡土文化教学资源。

可以邀请当地的老艺人和乡土文化传承人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工艺和技艺的魅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乡土文化调查和研究,让他们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可以开展乡土文化的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深切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缩 短学 生 对 历 I 史知识 的距 离 感 .增 加 历 史 学科 的 亲切 度 。
行——打 的也心痛 ,机票也 不贵 ;变化七 :…
联络 靠传
呼 ,人 人 拿 手 机 ; 变- F 6 / \:— — 万 元 成 首 富 ,百 万 也 寻常 ; 变 化 九 :— — 七 十 古 来 稀 , 百 岁 老 人 多 : 变化 十 :—— 有 钱 就 去 存 ,有钱 去 充 电” 学 生 看 后 即 刻 与 A己 的 生 活 卡 H 联系. , J ・ 定 的 认
新课程的要 求 学生通过 “ 发 现身边的历史” ,增加知识厚度与广度的 同时.也 增进 了对家 乡的情感 ,
提 升 了对 学科 的 兴 趣 。 [ 关 键 词 ] 高 中 历 史教 学 乡土 资 源 新 课 程
陶行知先生主张 “ 生活即教育” 。作为历 史教师 , 我 仃 J 希 学生喜欢历 史 、热爱历 史的时候 ,必然 不能将 “ 历
q - 通过 “ 发 现 身 边 的 历 史” .增 加 知 识 厚 度 与 广 度 的 同 时 ,
Hale Waihona Puke A . 职 位 由 中央 任 命 .不 可 以世 袭
B . 事 实上是 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无权 任 免辖 区 内的 县 令
D . 和 诸 侯 一 样 拥 有封 地
题 日并 没 有 太 大 难 度 ,学 生 却 【 】 f 从题 } : 叶 1 补 允 州 地
史 ” 脱 离 r学 生 的 乍 活 而 孤 芳 自赏 , 必 须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 协 史” 许 不遥 远 .就 在 我 们 的 身 边 .随 时可 以感 与 “ 触 摸” 笔 者 检视 我校 近年 来 的 高 中历 史教 学 ,欣 喜 地 发 现 广 州 的地 方 I 上早 已 渗 透 到 了我 们 课 堂 教 学 的 内 与 外 ,使 学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是中小学生必修课,它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地方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乡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和人民的文化,它具有较为独特的特点,是历史乡土文化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以下是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些途径:
一、利用地方文献和志书
地方文献和志书是记录特定地域历史、文化、经济、人物和风俗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可以作为历史乡土文化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学校可以利用地方文献和志书,为学生成立本地史料库,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本地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走进博物馆和纪念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地区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和纪念馆除了展示文物和历史文献外,还有讲解员为参观者提供详细的讲解,唤起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参观古建筑和遗址
古建筑和遗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文化、历史和艺术紧密相连,是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本地的古镇、古村、古城墙等古建筑和遗址参观,了解本地区的古代建筑、城池、城墙等,对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组织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活动是历史乡土文化课程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古代手工艺品制作、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游戏和传统乐器演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浅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浅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浅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摘要】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除教科书之外,历史教学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乡土社区资源、信息网络资源以及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如何充分挖掘整合乡土历史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却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的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

长期以来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来实现。

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内容只被当作资料加以介绍,而并未当作历史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

在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标就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1.乡土历史资源开发现状分析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师在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上,在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有些教师也已经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进了乡土历史的某些内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受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制约,课本作为唯一的考试依据,教材也就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历史教育内容被长期封闭在教科书中。

在乡土历史的挖掘上,我们的历史教师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不敢深入下去,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乡土历史无法真正走进历史教育的视野乡土历史课程的育人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也正是传统历史课程体系的弊端所在。

2.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下的历史教育,为我们打开了历史教育的新天地,面对新课程下的历史教育,开展乡土历史的教学将是对现行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探索一条适合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有助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路子。

这些乡土历史教育资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许许多多的资料散见在有关的文史资料,学生也有条件收集到。

高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

高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

高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摘要:近几年高中教学实行新课程改革,强烈希望教师能够在传统课堂知识传授模式中加入现代元素,进而贴合现实,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一方面实现了与家乡历史融合,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学习,能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和家乡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

关键词:高中历史;乡土文化;审美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可以说是对学生所处地方历史的探索,也是一种追本溯源。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把历史当做一面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换个角度来看,高中历史开发乡土文化结合现代历史课程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开阔眼界,了解本地过去的荣辱兴衰,加大理解历史知识的深度广度,对于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1.利用新媒体课程审美开发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高中历史一直作为文科高考的一个科目,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会把高中历史演变为死记硬背和粗浅理解的一门课程。

其实历史是一幅巨大的立体的画卷,是一幅需要我们慢慢去品味的课程,历史寄托着特定时期人们的追求,学习历史就应该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品读。

高中历史的学习可以依托乡土文化来进行对应学习,可以借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让乡土文化进入课堂,和传统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第16课鸦片战争讲述: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鸦片战争。

之后叙述鸦片战争发生原因和发展进程,战败后签署各种不平等条约,分析战败的历史原因,传统教学的方式容易使我们陷入填鸭式教学。

我们结合新媒体技术,可以从网上找到虎门销烟、虎门炮台等遗址图片视频资源进行新媒体课程编写,课程讲述到虎门销烟的片段,可以播放网络上虎门销烟视频。

图片和视频的新媒体教育模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当时鸦片战争对于我国劳苦大众的侵略,能够让学生思想引起共鸣。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苏万青张付文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年第08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历史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生身边的乡土历史、地理、自然和社会生活等资源。

乡土资源并非都是课程资源,只有经过教师合理开发,在教学中恰当利用,才能成为有教育价值的乡土课程资源。

那么,如何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呢?1.设计体现系统性高中历史教学结合学生历史学习任务,坚持“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接国家历史教材,适用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系统设计。

结合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单元与课时内容,选取与之相一致的系列化乡土课程资源,同时,对同一乡土课程资源在不同学段进行层次化利用。

2.选择突出典型性乡土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开发与利用要体现典型性。

例如,能够证明北京建都历史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燕都的乡土课程资源有很多,但最为典型的是1974年在琉璃河出土的青铜器堇鼎,它是目前北京地区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这一考古史料证实了文献中召公奭以其长子封于燕,自己留在宗周辅佐王室的记载,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历史记载的不足。

堇鼎当之无愧地成为北京城历史之源的重要见证。

3.内容体现联系性重视乡土课程资源中历史发展的时序、基本线索及其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特点,逐渐形成历史学科思维逻辑。

教学内容精选了体现古代房山历史发展的乡土资源,从认识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到了解新石器时代的镇江营文化遗址,再到参观商周时期的琉璃河燕都遗址,最后考察折射兴衰的金陵遗址,学生基本能把握古代房山历史發展的基本脉络,增强了历史时空观念,有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及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

4.实施重视整合性学校课程资源有国家课程资源、地方乡土课程资源及校本课程资源等,这些资源在利用时会有重复,必须进行有效整合与兼容,发挥课程资源整体的育人功能。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乡土文化是指落实在地方、体现历史沉淀、表达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文化自信、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实现历史乡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美好。

开发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需要遵循文化特色、历史沉淀、教育教学需求、国家政策等基本原则。

具体方法可采用广泛调查、搜集文献、调研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历史乡土文化的实物、图书、音像、博物馆等方面的资料,并通过丰富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参与体验之感,增强对历史乡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利用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资源内涵,组织性别课程学科之间的资源联动,体现跨年级、多学科、多领域交互融合的特征。

结合教育教学和地方特色,采用宣传推广、展览演示、体验参与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对历史乡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开发和利用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拓宽教育教学渠道,实现多样化、开放式、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样化、综合化的学习。

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爱好与热爱。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历史乡土文化课程教学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并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营造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全部体验感,全面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日常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只有加强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乡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精神、文化和知识资源,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而历史乡土文化课程开发和利用则是对这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保护、传承和发掘地方文化遗产具有特别的意义。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要制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开发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收集各种史料、文物、古建筑等资料,以及录制、制作相关视频、音频、图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全面、系统的历史乡土文化教材库。

再次,要鼓励学生参与历史乡土文化资源调研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培养学生对历史乡土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的历史文化自信。

最后,要结合地方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历史乡土文化课程更具实效性。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历史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

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历史乡土文化。

其次,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如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文化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组织学生到历史古迹、名胜古迹等地参观游览。

再次,利用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历史乡土文化教育,可以利用古装试穿、古乐演奏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乡土文化,对于加深学生对历史乡土文化的感知和记忆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开发和利用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对于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掘非常重要。

只有加强历史乡土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开发,才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全面、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为地方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教育是指以乡村为依托,以农村为教材,以农村学生为主体,以农村教师为中心,以农村家长为支持,围绕乡土文化和农村生活开展的教育活动。

乡土教育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把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融入教育实践中,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多样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1. 教材开发针对乡村地区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编写适合当地学生学习的历史教材,注重将国家历史与地方历史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通过对当地历史名人、历史事件、传统习俗等的介绍,让学生加深对乡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整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将历史文化融入生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乡土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乡村调研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乡土历史文化,了解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通过走进乡村,感知家国情怀,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历史责任,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丰富教学内容3. 增加历史文化素养4. 唤起历史责任感1. 政策支持加大对乡土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关注度,从政策上为乡土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 教师培训加强对乡土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培训,提高乡土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在乡土历史教学中发挥作用。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乡土课程是指以当地历史文化为基础,培养学生对乡土情感和认同感的课程。

乡土教育是中小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就如何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进行阐述。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需要结合乡土教育的特点,深入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地区独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迹、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教师可以通过搜集、整理和挖掘这些资源,作为教材内容或者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文化。

教师还可以邀请当地文化专家或者历史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者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从专业人士身上感受到乡土历史文化的魅力。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将乡土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乡土教育不仅仅限于历史学科,还可以与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

在乡土历史教学中可以穿插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当地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在乡土文化教学中可以融入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在乡土艺术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活动,如舞蹈、书法等。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可以丰富乡土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现代社会,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产生了疲倦感,教师需要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乡土历史文化的课件,展示当地的历史遗迹、传统节日等;利用网络平台建设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库,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乡土教学资源;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让学生与家乡文化专家或者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乡土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需要教师自身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乡土史课程资源拥有最直接的家国情怀,它的开发运用,与理解并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教学中可以依托国家教材,阐释隐性的书外乡土历史;搜寻地方史志,整饬显性的书内乡土历史;践行外出游学,感受可触摸的外地乡土历史;秉持理性祛魅,割爱不可靠的本地乡土历史。

推己及人,由家到国,乡土历史教育是培养家国情怀最好的途径之一。

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家国情怀乡土历史《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让“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开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开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

这就要求我们在家国情怀的根底上拓展历史课程,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

乡土历史是师生最易触及并最能感同身受的历史资源,它拥有最直接的家国情怀,它的开发运用与理解并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一、依托国家教材,阐释隐性的书外乡土历史历史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历史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其叙事逻辑往往以全局性为主,选择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不可防止地忽略或放弃一些地方性、区域性的历史,然而,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引入教材之外的隐性乡土史,更有利于学生消化教材内容和结论。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2]辛亥革命期间的无锡革命很能说明“历史创造”和“既定的条件”的关系。

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近代以“布码头”“小上海”闻名于世。

辛亥革命前无锡的民族工商业就已经开展迅猛,涌现出一批很有影响力的工商业者〔民族资本家〕。

他们组织商会,通过商会相互联络,开展活动,以此作为开拓资本主义事业、保卫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他们在武昌枪声打响后,一边驱逐清廷官员,一边又与仕绅遗老达成和解,以商会筹措资金招聘队伍,积极维护城市的繁荣与治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1●马维林*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课程资源既是课程实施的支撑环境,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还是教学活动的展开条件。

”历史学科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是通过对地方和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进行有选择的开发和利用,开发出有助于学生丰富历史感知、理解课程内容、提升历史价值立意的课程资源。

哪些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如何对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使用,这取决于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和课程目标的预设。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南菁高中”)在“历史课程是一种审美的生活”的课程价值理念引领下,对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了审美发掘,形成了彰显审美精神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式。

一、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审美内涵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本身就鲜明地体现了课程的价值性,
摘 要: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是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产物,寄托着特定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人类特有的审美价值追求。

对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发掘,要从基于对历史文物古迹等课程资源的一般性考察上升到将课程资源纳入课程深度实施的范畴,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建立联系,使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

情境陶冶、实践体验和价值体悟是彰显审美精神的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 乡土文化 课程资源 审美开发
1 本文系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系列成果之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通高中美育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编号:DHA150328)的研究成果。

*马维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教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关 注
人是一切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被过度彰显,课程的育人价值被遮蔽。

从历史学科本身来说,其对人类社会的鉴戒价值被严重弱化,碎片化的历史史实和机械的记忆取代了历史的审美叙事。

“历史课程是师生的审美生活”,这应是美学的生活转向,亦是课程价值的现代觉醒。

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应是机械的和无意义的,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是生命尽情舒展的。

历史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两重性决定了历史学具有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两重性。

科学价值在于其真,包括真知和真理。

真知是指历史知识的真确、新材料的发现和证实;真理是指实事求是,探求历史发展规律,以期指明事物发展的方向。

审美价值在于其美,指的是运用正确的审美观念,鉴别历史上的人和事之美丑善恶,发掘历史美的因素,以历史之美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原则去塑造自己、改造世界、创造历史,这就是历史美学和美育的意义所在。

历史记忆是构成人基本的文化知识基础,每一个人都需要了解本民族以及全人类基本的历史演进过程,了解世界的昨天和今天,获得对世界的整体把握。

历史教学就要充分挖掘历史中那些人类今天和未来特别需要的价值内核,告诉今天的人该怎样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如何审美地对待自我、他人和世界。

这些内容往往蕴含在乡土文化课程的资源中,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

中国儒家思想重视情理交融,以理节情,这正是健全人格的审美表达。

为了实现历史对生活的审美建构,让人的生活更有意义,我们总是会选择那些承载着希望和价值的内容,即使面对“黑暗的、落后的、丑恶的”过去的历史,它仍然可以激起人们对“光明的、进步的、美善的”现今的历史的追求。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资源经选择后可以进入课程学习的范畴。

二、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化开发
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是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产物,寄托着特定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类生生不息的劳动和创造,凸显出人类特有的审美价值追求。

认同“历史课程是一种审美的生活”,一切课程资源就必须以审美的眼光去挑选,以审美旨趣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南菁高中所在的江苏省江阴市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祁头山遗址、佘城遗址、高城墩良渚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址多处;名人故居有徐霞客故居、刘氏三兄弟(音乐家刘天华等)故居、柳宝诒故居、吴文藻故居、巨赞法师故居等;博物馆有军事文化博物馆、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纪念馆等。

从非物质文化遗
产方面来看,江阴还曾获得故事、民乐、戏剧(月城镇)3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南菁高中校园内历史课程资源也相当丰富。

学校前身是建于1882年的南菁书院,保留了大量的书院碑刻、文化典籍,是研究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的资源。

学校依托这些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出诸多历史校本课程。

学生通过考察研究,把课程学习变成一场充满惊奇、感动和想象的审美之旅。

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大体以两种方式存在着。

一是以传统的文化古迹、文明遗址、文化艺术等物质和非物质的形态存在,诠释着特定时空背景下人类文明的成就;二是以现代的风貌出现在课程视野之中,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总是带有历史的印记,体现文化的延续性。

学校对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掘从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进行。

传统层面的课程开发是基于对历史文物古迹等的考察,让学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认识历史。

以“江阴考古与文物”校本课程为例。

这一课程是作为历史选修课开设的,依托江阴考古所、江阴历史博物馆和江阴市考古遗址等资源,学校通过组织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和专家讲座等一系列丰富的课程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演进,激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这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一定文化意味的现代“乡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现代层面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借助课程资源这一载体,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建立联系,让传统照进现实,使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

如体现历史和化学学科整合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工艺鉴赏”课程,结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手工业”和高中化学学科的原理,再现“江南织造”的历史场景。

这样的课程充分体现了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这门课程还作为南菁高中的国际理解课程,向前来中国学习的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中学生开放,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课程资源审美开发的范式建构
顾明远教授提出,课程开发有相互递进的四个层次。

最高层次是课程标准,这是国家课程意志的体现;第二个层次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材开发,这是专家学者开发的课程;第三个层次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进一步开发的教学课程,这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第四个层次是习得课程,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课程。

历史学科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现的是第三和第四层次,是国家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南菁高中在实践中将这两个层次的课程开发提炼为三种范式。

一是“情境陶冶式”的乡土文化课程资
关 注
源开发。

在这种课程资源开发范式中,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构成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情境,引发更丰富的历史画面出场。

如“重走霞客路”的乡土文化课程,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江阴徐霞客故居,绘制徐霞客走过的路线,了解徐霞客考察的历史风土人情等等。

这样的课程以徐霞客这一历史资源为现实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徐霞客以步履丈量祖国山河、多次遇险而不改初心的精神产生地缘亲近性的移情与情感共鸣。

二是“实践体验式”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在这种课程资源开发范式中,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为学生学习创造了实践体验的空间。

如“陶瓷之美与化学”课程,教师从中国陶瓷发展史简介入手,带领学生参观江阴博物馆和南菁高中的沈鹏艺术馆,进而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学习古代陶瓷的鉴定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烧制温度、釉上彩和釉下彩等基础知识,探讨陶瓷釉色变化的化学原因,以及介绍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实际工坊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亲手烧制陶瓷。

这样,通过三种课堂场域(博物馆、工坊和教室),对学生之于陶瓷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三个层面的改造,分别是审美(动心)层面、操作(动手)层面和知识(动脑)层面。

这样的课程开发,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鉴别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以陶瓷为代表的看似平常无味的日常生活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家乡之美的深厚情感。

三是“价值体悟式”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在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式中,需要充分关注课程资源的价值属性,从真、善、美的维度来体悟课程资源的审美价值。

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在价值取向上将课程视为一种美学,赋予课程丰富的美学内涵:从课程实施的美学情境出发,赋予课程以美学旨趣;从课程价值的美学关怀出发,将教学定义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艺术教育本身出发,阐释乡土文化资源的审美特性。

事实上,课程的美学意蕴大体对等于“真、善、美”三者的并置,通过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开展对客观事实“真”的认知,对道德行为“善”的选择,对生活世界“美”的品味。

而其例证则如对文物的考证与鉴别,达到“求真”(知识价值);探究传统艺术与文化的精神,达到“求善”(道德价值);体验艺术的外在美与内在美,达到“求美”(审美价值)。

事实上,历史学科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现了鲜明的课程整合的思想,上述三种课程开发范式兼而有之。

瓷器、绘画、文学等历史乡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都总是立体地、鲜活地展示着曾经人们的审美取向,体现着他们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理解。

(责任编辑 沈炯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