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全部思虑的中心是东方专制主义
论顾准精神-纪念顾准诞辰100周年
Features ● 专题策划13新会计(月刊)2015年第7期(总79期)一、苦难人生顾准,1915年7月1日生于上海,因家境贫寒,11岁在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初中毕业后便无力继续求学,12岁(1927年)进入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当练习生,尚未成年便挑起维持家庭生计的重担;16岁(1931年)开始出版会计著作,19岁(1934年)出版中国首部《银行会计》并受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聘请任教;20岁(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5岁(1940年)毅然放弃收入不菲的注册会计师事业而义无反顾地奔赴血火交织的苏南根据地投身革命,34岁(1949年)随陈毅接管上海并任上海市财政局首任局长兼税务局局长;37岁(1952年)在“三反五反”中被评为“恶劣分子”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50岁(1965年)再次被划为右派分子;51岁(1966年)被迫与志同道合的伴侣(汪璧)离婚,52岁(1967年)五名子女中的四名与他断绝关系,53岁(1968年)汪璧不堪频繁揪斗与政治压力含冤自杀而他却在一年半后方得知死讯,59岁(1974年12月3日)在疾病的折磨、亲人的背叛和精神重压下凄惶悲愤中含冤辞世。
顾准的一生是曲折一生:运动冲击,病魔缠身,家庭破碎,事业中辍。
曾经少年壮志、意气风发,最终却孤家寡人;他的理想国如此清晰美好,但现实却支离破碎。
“他批判实质上是教条主义的理想主义,然而他自己却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为追求自己的理想,置身炼狱而不顾,虽九死而不悔”。
①顾准的命运,既是家庭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
二、思想巨匠顾准相对短暂而又曲折的一生,取得的学术成却树立起巍然屹立的思想丰碑,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无法不面对的一座山峰”②:42岁时(1957年),他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提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由之路”,故而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人”;47岁(1962年)翻译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9年才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49岁(1964年)完成《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系统地研究了社会主义会计主体、会计对象、会计任务、复式记账法以及会计和国民经济计算的关系等;58岁(1973年)完成奠定《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一书的大量通信式作品,59岁(1974年)完成名震学界的希腊史读书笔记——《希腊城邦制度》。
顾准文集
三一文库()〔顾准文集〕*篇一:顾准批评大一统和儒法传统顾准批评大一统和儒法传统初遇顾准先生的《希腊城邦制度》出版于1982年,我知道顾准要等到90年代。
1995年,我进入大学,正好赶上《顾准文集》出版之后的“顾准热”,《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对顾准有着不少介绍。
王元化先生力荐两本书,一本是《顾准文集》,一本是张中晓先生的《无梦楼随笔》。
当时我把两本书都买来了,《顾准文集》是假期回安徽家中的时候买的。
这本1994年9月第一版的书,到1995年8月已是第三次印刷,总印数1万4千册。
这个印数不算特别高,在90年代中期却是一个出版奇迹。
经过1989年和1992年的双重冲击,我读大学的时候,是阅读最为萧条的时代。
那是买到的书印数通常是两三千册,少的只有几百册。
在当地书摊上见到《顾准文集》,我非常意外,或许是顾准在媒体的出现频率比较高,所以在县城的书摊也能见到,但也有可能是书店老板把顾准当成了顾城。
我最初没怎么读《顾准文集》。
那时对顾准的介绍主要偏向于经济学层面,说他是第一位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的学者。
我那时是文学青年,对经济学没有太大兴趣。
如果顾准仅仅是最早提出市场经济,那主要是经济学史上的价值,很难说著作是否值得重读。
当时读了《无梦楼随笔》,稍微有些失望。
张中晓的价值在于道德人格,他在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坚持鸡鸣不已。
王元化这样评价张中晓和顾准:“他们都命运坎坷,并不是为了立言传世而著书立说,只是由于不泯的良知写出自己的内心独白。
”(《无梦楼随笔·序》)可是,张中晓的格言体著作,很难让我有太大的触动。
他使用的语言有些“陈旧”,比如“真理是矛盾的统一,而不是可以抓住不放的东西,是活的,不是死的东西”,这种思考在那个晦暗的时代非常难得,却也只有在那个时代才显得独特。
《顾准文集》的一些文章标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种表述方式很难唤起我的兴趣,那时还读不太出来“旧瓶装新酒”的涵义。
孔夫子旧书网上被爆炒的十六本政治学图书
xx旧书网上被爆炒的十六本政治学图书2009-03-18 21:56孔夫子旧书网是国内最大的中文政治学旧书集散地了,一些很难买到的书籍,包括港台书籍都能买到。
那么现在就先秀一下在孔网上被爆炒的十六本政治学图书,主要都是八十年代翻译出版的,也有一些是九零年代出版的。
1、S·N·xx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版1印其实,对贵州人民出版社,我没有特别的印象,甚至某些时候还有点反感,可能是因为那套白色封皮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不过,贵州人民也倒是出了几本不错的书,比如最早版本的《顾准文集》。
而这本书在孔网被炒到100块,也不过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另外还有一个翻译版本。
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一本学术著作,有几个翻译版本是很普遍的,接下来还要提到几本书也是如此。
这里反而推荐这本书的另一个翻译版本,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书名翻译成《帝国的政治体制》,是我喜欢的张旅平译的。
张除了这本书,也还翻译过S·N·艾森斯塔得的《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政治学手册精选(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1版1印如果不是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将此书指定为必读书目,不晓得还是多少人会费尽心思去搞到它。
光是复印版,就卖到128块。
其实,这两本书里面选的文章,都是出自美国政治学会上世纪七十年代编的《政治科学大全》。
而台湾幼狮曾经出全过八卷翻译本。
目前,我也是仅仅于无心时购得两本而已。
自己手头的《政治学手册精选》,亦是馆藏本,只是内无划痕、水渍。
读书的时候,第一节“政治学概论”课程,教授就推荐这本书。
可是真正要看得懂,却要花不止四年的时间。
而且翻译这本书的,都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那批复旦政治学的精英。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前些年三联新出的《政治科学新手册》,书是好书,可是翻译那套书的人啊,真是还很年少无知,谬误颇多。
3、K·A·xx:《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版1印当年美国的中国学界第一次论战,主角之一就是魏特夫,另一方有史华慈等人。
西方历史语境中的_东方专制主义_
! ∀ ∋ ( )
周宁 : #天朝遥远 ∃ ∃ ∃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 & ( 下 ), 第 544 ~ 545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 年版。 参见亚理士多德 : #政治学 &, 第 158 ~ 161页 , 商务印书馆 , 1997年版。 亚理士多德 : #政治学 &, 第 159 页 , 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 亚里士多德 : #尼各马可伦理学 &, 第 248~ 249页 , 商务印书 馆 , 2003 年版。 参见希罗多德 : #历史 & ( 上 ) , 第 279~ 284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97年版。 E rnest Barker , The P olitics of A ristotle , 第 386~ 388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9年版。
西方历史语境中的 东方专制主义
常保国
*
内容提要: 亚里士多德种下了 西方是自由的 , 东方是专制的 种子 。以孟德斯鸠为代 表的法国理论家们严厉批判东方专制主义 , 使得绝对主义君主制与专制主义之间的区 分日益模糊 。黑格尔把东方专制主义纳入其宏大的历史哲学 , 将东方作为绝对精神的 历史起点, 认为东方政治上必然也是落后的专制形态。 魏特夫则以 治水社会 为 核 心 , 系统地剖析了东方社会的专制主义特征, 意在揭示苏联的东方专制主义根源 。东方 专制主义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偏见, 存在明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关键词 : 专制 ; 专制主义; 东方专制主义
∀ 制、 蛮族王制、 民选总裁、 英雄时代的王制和拥有绝对权力的王制。 蛮族王制和拥有绝对权力
的王制是亚里士多德激烈批评的对象。 正是在对蛮族王制的讨论和批评当中 , 亚里士多德流露出骄傲的 希腊 ( 西方 )中心主义 立 场 , 将东方 ( 波斯 ) 与西方 (希腊 ) 在政治、 军事上的对峙上升为学理上的自由与奴役的文化品质。 蛮族王制是一种主人对奴隶的统治, 只有君主一人是自由的, 其他人都是奴隶。而且 , 历史上流 传下来的蛮族成法保证了专制的稳定性。如果说这种来自经验观察的叙述还是相对客观的话 ,
顾准:拆骨为烛
这是一个为抽屉而写的伟大作品,顾准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出版的那一日,他的工作动力来自于天地间一个冥冥的召唤。他以数十万言冷峻的笔墨,深刻地分析了城邦制度与“东方专制主义”的区别,“在全面比较中西文明的基础上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他的书中写道,“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这位早年狂热的理想主义者终于在历经劫波之后脱胎换骨,回归为一个理性、中庸、信奉渐进的经验主义者,在一个接一个的昏暗难眠的夜晚,他将毕生的愤怒铸成了一个个带血的汉字。顾准不知道的是,几乎就在他埋头工作的同时,匈牙利的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JánosKornai)正在创作《反均衡论》(1971年)和《短缺经济学》(1980年),而写出过《通往奴役之路》的英国人哈耶克正因他的捍卫自由市场经济的主张成为西方声名最隆的经济学家,他将在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全球思想界,对僵硬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彻底清算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顾准在遗嘱中把自己的遗稿分为两部分,其中“有关希腊史部分交给吴敬琏同志”。这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思想家对另外一个思想家的衣钵传承。十多天后,顾准去世,吴敬琏亲手把他推进了阴冷的太平间,这位日后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回忆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亲眼目睹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悄然而逝。而消逝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疾恶如仇却又充满爱心、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生命,不能不使人黯然伤神……我在回家的路上就是觉得特别特别冷,觉得那是一个冰冷的世界,顾准就像是一点点温暖的光亮,但是他走了,然而我想,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光亮。”
东方专制主义
东方专制主义中国千百年来的君主专制的历史是东方专制主义的典型代表,而形成此种社会政治体制的原因也纷繁复杂。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早期,得天独厚的条件广沃的平原和相对温和的气候等变成了欧洲大西洋海岸各民族难以企及的自然条件。
在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刺激下产生了发达的农耕生产方式,恰恰是这种方式让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部落可以积累大量财富的粮食和财富。
与此同时,出于人类的天性和生存压力对粮食和的争夺也随之展开。
恩格斯在其代表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及:“用石墙、城楼围绕着石造的或砖造房屋的城市,已经成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这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危险增加和防卫需要增加的标志。
”河流,尤其是黄河的定期泛滥使得治水成为群体中举足轻重的事件,水利工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要劳动力、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和关系体系的高度集中才能完成。
因此,治水的领袖就获得了原始意义上的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最高权力。
但是,毋庸置疑,部落领袖的权利相比日后的皇权还相差甚远,但它却是日后至高皇权的雏形。
它的出现为最高权力一步步走向巅峰,专制主义色彩日益强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观点认为:社会是一个矛盾的交织体,社会的发展在于新矛盾的不断出现和旧矛盾的不断解决。
而贯穿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将其阐述为:皇室与政府的职权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整个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脉络都是这两组矛盾的不断调整与解决和两组势力的斗争与妥协,也正是这对矛盾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助推剂。
权利金箍的每一次收缩都将导致权利的流动转移和定向集聚,中国社会的专制色彩也伴随着权利收缩的阵痛而日益浓烈。
公元221年,始皇帝统一中国,烽火连天、尔虞我诈的诸侯争霸让始皇帝认识到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礼乐制度更是形同虚设,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顾准史学思想的特点
学 理 论
顾准 史学思 想帕 特点
杜 鹃
( 无锡 市广 播 电视 大学 。 苏 江 无锡 241 1 0 1)
摘
要: 顾准史 学思想 的特点是选题切 中时弊 , 国忧 民; 忧 追根溯源, 中西比较; 性如冰 , 理 冲破史官文化 的束缚 。顾
长兼税 务局局长等高官。 15 但 9 2年 , 三反” 在“ 运动 中, 思 以“ 想恶劣 , 阻碍三反 ” 的罪名被撤职 ; 15 在 9 7年的反右运动中 , 因超前 的经济学观 点被打成右派并开 除出党 ;95年 , 16 他再 次被划为右派 ; 其妻被迫 与他协议离婚并 于 16 9 8年 自杀 , 子
专著 …… 18 , 9 6年 何新盛赞他 的书: 当代 中国史学 中第一 “ 是
部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新认识世界历史 的著作 。”l吴 l I
个人和 国家民族荣辱 与共 , 肉相连 , 血 正是身处 这种历
史背景之 中 , 作为那场 灾难的受 害者和牺牲 品 , 为一个革 作 命者 , 特别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革命者 , 准对“ 顾 娜拉走
思想家和历史学 家。我敬重顾 准老师的为人 , 就从他的史学 思想入门 , 做他一个素未谋面 的弟子 。 顾准的史学思想 和研究成 果以笔记 、 通信 的形式保 留下
对立的 国际大环境 中 , 中国几乎全 盘照抄苏联 , 再加上 历史
的重负和现实 的矛盾 , 整个 国家陷入 了深刻的危机 。建 国后 的历次政治运动使几乎所有中国人身 陷其 中难以 自拔 。 顾准 自身 的历史宛如那 波澜壮 阔 ,跌 宕起伏 的历 史缩
因患 肺 癌病 逝 。
《 界历史 )9 4年第 3期发 表 2篇 文章 , 世 ) 8 1 介绍 和评论
希腊化时代的基本介绍
希腊化时代的基本介绍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19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界开始称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希腊化时代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希腊化时代的基本特点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四大之间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激烈斗争。
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陆续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希腊化国家。
其中最重要的有以埃及为中心的托勒密王国、以巴比伦为中心的塞琉西王国(后迁都安条克,在今土耳其安塔基亚)和以马其顿为中心的马其顿王国,较小的还有本都和安提柯的国家(于公元前301年伊普斯战役中被其他亚历山大的部将所打败),此外还有许多小国很独立城市。
从公元前229年起,罗马不断向地中海东部地区扩张,利用希腊化诸国的各种内外矛盾,制造不和并使之相互削弱,必要时诉诸战争,先后于前168、前64、前30年分别灭亡马其顿、塞琉西和托勒密王国,逐步使各希腊化地区并入罗马。
希腊化时代地中海东部地区,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所有希腊化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都是农业。
包括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等工商业中心在内的一系列城市的出现,许多地区之间商路的建立,流通货币的大量增加,都说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频繁的战争和大量奴役战俘,使奴隶数量有所增加。
由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生产和战争的需要,各族人民交往的增加,以及各国国王采取的一些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措施,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都有很大发展,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里斯塔克等为其代表。
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及其图书馆,在当时享有国际性学府的声誉。
希腊化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政体,是存在地区差异的以国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
大批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移居埃及和西亚各地,使在很大程度上与希腊城邦体制有关的城市制度在西亚等地得到发展。
除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为公民主体的城市外,还有一些各地原有的以寺庙为中心的城市或公社。
顾准
顾准——那肋骨点燃的火把——顾准九十年祭徐迅雷我们几乎深陷在集体无意识里,似乎没有多少人“顾及”一个叫顾准的人。
2005年7月1日,是杰出的思想家顾准诞辰90周年,别说90周年纪念,估计100周年也“没戏”。
这一天,我翻遍了我家所订阅的十多份“主流”报纸,找不到顾准两个字。
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在呼唤我:写点文字,纪念顾准;我已说过,我心获救。
可是以我这样的千字文,称之为“顾准九十年祭”,该不是我的不幸吧。
还得感谢香港的凤凰卫视,他们这几天在《社会能见度》栏目中做了一个专题:《远去的思想者——顾准》。
是啊,远去了,远去了,一切都远去了,谁还吃饱了没事干,想念什么顾准?今日的美女主持人曾子墨,怀想那么遥远的顾准,这是多大的反差呢!顾准的胞弟陈敏之先生,八秩高龄了,面对美女主持,说到自己的五哥,还是这样的无语凝噎,让我想起梵高和他的亲爱的提奥。
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这个世界,太愧对一个时代的杰出思想者了。
为何忘记那肋骨点燃的火把?因为现在已经有了太多娱乐的篝火,有了太多情调的烛光,有了太多闪烁的霓虹。
拆下肋骨当火把,盗来火种他点燃——这已是多么遥远的时光!现今世界沉浸在升平的歌舞中,顾准在地下见到人间今日的富足,也该是露出欣慰的笑容的吧,毕竟,人世世人是不喜欢苦难与沉重的。
然而,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行走在思想深处的人;一个国家,不能只有财富八宝山,而没有思想影响力。
与顾准一起“沉沦”过的今日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就曾说:顾准是指出中国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第一人,“我个人要特别感谢他,因为他不但在学术上给予了我重要的指点,而且可以说,他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可是,这样的一位思想先驱,在他九十诞辰的时刻,偌大的国度,能够想起搞点活动纪念他的人也太稀见了。
还有谁的经历像顾准那样蜿蜒曲折?1915年7月1日,顾准诞生于上海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共10人,在兄弟辈中行五,因外家无子嗣,自幼从母姓;早在1934年初,就以他为核心,在上自发海成立了一个进步组织——进社;1940年8月,顾准离开上海到苏南抗日根据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沙家浜”,从事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顾准:道德的实践者
顾准:道德的实践者作者:关纯来源:《中关村》2006年第01期在“讨伐”中国经济学家的声浪中,我蓦然想起了顾准先生——“用鲜血作墨水”写作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
我刚刚读完新近出版的《顾准画传》,书页上留下斑斑泪痕。
我不是性情中柔弱的人,可是顾准先生的人格魅力,让你无法自已。
顾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令人景仰的“道德的实践者”。
许纪霖教授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一书中说,“顾准本人很少有道德的话语,我们翻遍《顾准文集》,没有发现任何的道德高调,只有对传统理想主义的冷静反省。
他个人的道德高尚不是通过高调实现的,而是以悲壮的身体力行实现的。
”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称誉顾准先生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
今日之中国,“市场经济”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在50年前,敢提出如此超前的见解,那是需要具有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丰厚的学识底蕴的。
1957年顾准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正是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启发下,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深刻反思。
顾准的文章有的放矢,针对当时国家计委一位“高官”的某些不正确观点予以批评。
人们还记忆犹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学泰斗孙冶方首倡“尊重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杰出贡献。
被顾准视为“知己”的孙冶方,在谢世前一再嘱咐他的两位学生吴敬琏和张卓元,要把顾准的《试论》一文附在自己的文集中。
并在《后记》里讲,“是年初夏,顾准同志就提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来同我研究……”顾准、孙冶方两位互为“知己”的伟大经济学家,留给后人一曲津津乐道的“学林佳话”。
说顾准是“中国的脊梁”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当之无愧。
顾准的超前思维令人惊叹。
早在1971年,顾准就在《十年来的苏联经济》文稿中写道——“他们的经济是有发展的,但是,这仍是备战经济体制的发展,一句话,斯大林主义的经济体制,对他们已经积重难返,成了不治之症了。
顾准思想的特点
顾准(1915-1974),字哲云,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杰出的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
顾准的学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学及会计学、古希腊罗马史、中国先秦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顾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现代思想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顾准异常关注,文章各有侧重。
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其人其文的评介;一类是对顾准思想的研究性成果。
国内学者对其的评介和思想总结,以概述性的定论为多,细致精密性的梳理相对不足。
顾准思想主要涉及民主政治思想、史学思想、哲学思想、个人主义思想等,从特征上看,可以将顾准的思想概括为三点:宏观性、比较性、超越性。
顾准的思想得到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一、顾准民主政治思想的宏观性、概括性1、顾准认为,西方民主起源于希腊民主,希腊文明的个人主义、私有权和民主制的传统决定了西方历史发展的方向。
顾准认为,希腊文明从头到尾都是多中心的海上文明,这可以用希腊城邦制度作出解释,公元前11世纪,希腊文明中心东移到小亚细亚西海岸,而那里正是希腊城邦制度的发源之地。
2、顾准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是大一统的以政治权威为中心的非竞争性文明,专制主义导致中国两千年陷入停滞不进的地步,这种现象可以用“史官文化”来解释。
顾准认为,中国的商业没有生命力;中国从来没有公民权和私有产权的法权观念。
正是史官文化下的中央专制主义的传统和教条主义的现实使得古代人民从不知反抗,甚至连反抗的思想都难产生,严重地压制了人们的商业活力和公民权、私有权。
3、对比中西文化之后,顾准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民主发展的客观条件都是中国所不具备的。
中国古代文明是大一统的以政治权威为中心的非竞争性的文明,缺乏建立民主的物质条件、法制条件和精神条件。
顾准的民主政治思想是在宏观把握中西方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得出的。
他在找原因的时候不仅细细研究中国的历史,而且把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及形成条件也做了深入探究。
这正体现了顾准民主政治思想的宏观性。
古代东方专制制度
古代东方专制制度考之历史,对于“东方专制主义”这个概念其实也是体现了从建立到演变再到最终定型的过程。
东方专制主义概念源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中经中世纪西欧学者的注释补充,到近代又有法、德、英国学者和思想家加以系统论述(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尤其是进入当代,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一书,集前辈之大成,细致系统地发展成为了一个完整和复杂的历史理论概念。
在这个概念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内涵从专制到专制主义,其外延东方或亚细亚所包括的地理范围也逐渐扩展。
虽然不同时代的欧洲学者、思想家对东方专制主义概念的阐述颇多歧义,他们的出发点和角度也不尽相同,但各个时代许多的学者和思想家特别是著名的政治思想家,都接受和采用这一名词或概念,并加以发挥,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使之逐步系统化、完整化。
所以, 东方专制主义概念可以说是在欧洲思想界一脉相承,到近代则成为西欧思想界的一种传统观念,这在实际上代表着欧洲学者和思想家对东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乃至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思想观点。
可以说,东方专制主义概念在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史上占据着显著的地位, 对后世有着重要的思想影响。
同时不应否认, 欧洲各个时代的学者和思想家,特别是近代思想家学识广博,思想进步,目光敏锐,他们从西方的角度和以欧洲人的眼光看待东方国家的社会史, 又根据欧洲社会历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容易观察和发现东方国家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方面有别于西方社会制度的性质特征,提出一些新颖和独特的见解。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有部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而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就泼脏水连孩子一起泼掉,那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况且,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他可不是站在“欧洲中心论”的立场上, 而是以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来审视东方社会。
他认为东方专制主义政治的起因并非在于东方人天生缺乏自由的本性, 而是在于历史演进的道路和文明起源的独特方式。
文明本不存在所谓优劣问题, 所谓西方人优于东方人的说法, 正好是近代殖民-主义的理论前提。
东方文学史版本二满分答案
绪论(一)1.古希腊人把东方政治概括为下列哪个概念:()C东方专制主义2.中国的文化是一种:()B 实用理性文化3.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把自己定义为下列哪一个字:()A 中4.“东方”一词来源于?D 希腊5.希腊文化是一种?A 求知理性文化6.将东方政治概况为“东方专制主义”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哪本书?C 政治学7.东方文化的传统生产方式是?D 亚细亚生产方式8.东方相对独立的三大文化体系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D 日本文化体系9.下列国家不属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是?C 印度10.“东方”首先是一个国际地理的规定,是以西经20°和东经多少度为界?C 120°11.希腊文化的源头在东方。
对12.东方这个词是中国人发明的。
错(希腊)13.要评判一种文化,首先要定性然后再定位?错(先定位再定性)14.“东方主义”是20世纪在美国的东方人提出的概念?对15.总体看来,并不存在同一的东方文化体系。
错16.西方-欧洲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前后一致性。
对17.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四方都是不开化的地方,只有“中”才是文明的。
对绪论(二)1.18世纪末以后,西方人认为东方人种最大的毛病是:()B 政治专制导致的愚民2.西方“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指的是:()D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3.希望聘请中国皇帝到德国去治理的人是?A 莱布尼茨4.希腊的政治制度是?C 奴隶制民主政治5.关于“革命”说法不正确的是?D 西方革命一般也是改朝换代?6.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琼斯认为,东方专制主义的基础是什么?D 国王是土地的唯一所有者7.“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在下列那本书中提出来的?D 《政治经济学批判》8.提出“东方专制主义理论家”的是哪位欧洲理论家?C让。
波丁9.在西方,最早主义到东方专制制度的是谁?B 亚里士多德10.欧洲的好战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在欧洲的国家林立的局面。
对11.西方社会从古至今一直是否定东方专制主义的。
顾准——先知
顾准——先知顾准,从理想主义,走向经验主义。
一、放弃理想主义顾准(1915——1974),原籍苏州,生于上海,兄弟姐妹,共有10人,在兄弟辈,排行第五。
家庭姓陈,从母姓顾。
父亲从医,家境清贫,因而商科初中毕业,进入会计行业。
从1927年到1940年,顾准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4年,自学成才。
1934年,完成第一部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不过19岁。
后又陆续出版:《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等。
他在之江和沪江等几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
1935年2月,顾准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后,担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
1953年调至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务。
顾准,终其一生,只为追求真理,别无所求。
他研究马克思著作,东西方文明,只为探索人类前进方向。
当他探索民主,了解到世界本无“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时,便毅然决然,放弃理想主义,走向经验主义。
二、惨遭家庭抛弃从1952年至1974年12月病逝,这22年,顾准“艰难坎坷,历尽折磨”。
1952年“三反”运动,他受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错误处分;1957年和1965年,两次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
一个人用冷竣科学态度,重新审视历史轨迹,并努力从传统思想禁锢,彻底解脱,不可能不经历一番痛苦。
除由此付出的精神痛苦代价外,还有家人的抛弃。
他丧失了除他自己以外的一切,名誉、地位、妻子,家人。
为了“保全”子女,为了不“害”他们,只能接受“划清界限”这唯一可能的选择。
妻子含冤而死,子女坚持“信念”,而断然与父亲“划清界限”。
1972年,年近九旬的老母,得知儿子受尽苦难,已经回到北京想见一面时,因为他的妹妹不同意,只能作罢。
1974年,顾准病危,老母坚欲一见而不能,成为终生遗憾。
他的深刻思索,常常在数不完的批斗、侮辱甚至挨打之中完成。
东方专制主义
在社会科学著作中,经常可以碰到“东方专制主义”(或曰“东方专制制度”)这个名词。
尽管迄今“东方专制主义”一词仍然没有为大家所公认的确切含义①,但大多数使用这一名词的人,是把“专制制度”与“东方”这样一种地理概念联系在一起②。
自从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以来,大多数主张存在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人,都强调“东方”国家政体的普遍专制性质③。
“专制制度”是否与“东方”结有不解之缘?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据M·萨维尔的研究,“东方专制主义”这个名词最早是在1758年出现于爱尔维修的著作《精神论》中,但是流行起来是在1761年布朗热的《东方专制主义起源之研究》一书出版之后④。
“东方专制主义”这一名词在18世纪的法国出现和流行,只是法国大革命前夜激烈的政治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它是一些思想家借助于外国的某些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政见的产物,并不是对东方各国的历史,其中包括东方各国古代的历史,进行过科学研究的结果⑤。
对于东方古代历史的科学研究开始于埃及学和亚述学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之后,也就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
尽管“东方”、“西方”这样的概念在各种政治倾向和学术流派的著作中用得极其广泛,但是我们认为,把地域概念和一定的政权硬性地连在一起是不科学的。
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千差万别,无不具有自己的特点。
但是归根结蒂,都是遵循着统一的规律即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制约。
作为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必然产物的国家,总是与私有制、阶级对立、阶级剥削一定程度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总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这就决定了世界各国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所采取的政权形式常有相似之处。
但是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相同——按主要的条件说相同——的经济基础,仍然可以由无数不同的经验上所与的事情,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由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形和等级差别。
顾准史学思想述评
摘要:顾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
他生前坎坷,身后却留下《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希腊城邦制度》两部经验主义史著。
顾准通过对中国长期停滞不前的反思,探索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论证了历史发展的非逻辑性。
其人其学对学术界起了典型的思想解放作用。
关键词:经验主义;教条;多元化;顾准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
他早年即投身革命,而后半生却迭遭厄运,直至其在“文革”中病死。
逆境并未使他在精神上颓废,严酷的现实反而促使他冷静地反思历史和民族的未来。
作为一名富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顾准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俯瞰整个世界,提出了一系列深邃、独到的见解,打破了中国思想界的沉闷,使国人重新听到了鲜活的声音。
《顾准文集》就是其倾注全部精力写就的思考总结。
顾准一开始并非自由主义者。
二十岁时顾准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为一名坚定的战士,在轰轰烈烈的战斗中曾欣喜地见证了革命的胜利。
然而,建国后不久,指导思想渐渐倾于教条化,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接踵而来,国家政治形势持续动荡。
一度争鸣的意识形态在此环境中也呈现一元化,旁逸斜出即被视为异端。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使他难以理解:为之奋斗几十年的革命何以会如此异化?顾准开始认真地考虑“娜拉出走以后怎样”,即革命后的政权建设问题。
他坦然承认“我转入这样冷静的分析的时候,曾经十分痛苦,曾经像tolstoy所写的列文那样,为我的无信仰而无所凭依。
”。
他渐渐清醒地认识到“十全十美的制度是没有的。
这个人间世永远不会绝对完善,我们所能做的,永远不过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娜拉出走以后怎样’,只能经验主义地解决。
”。
至此顾准的思想完成由理想主义向经验主义的转变。
在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并非史学工作者的顾准写出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希腊城邦制度》这两部震撼中国学界的史学著作。
在这两部著作中,顾准集中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西方文明、如何通过历史认识现实和展望未来。
不要神化顾准——兼论社会主义民主
不要神化顾准——兼论社会主义民主不要神化顾准——兼论社会主义民主恰恰从列宁害怕知识分子对无产阶级运动产生危险的影响这一角度来看,列宁的组织观念对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最大的危险。
如果社会民主党今天充当俄国工人群众的唯一领导者,那么明天,在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首先是它的知识分子,就必然想把群众变成他们的议会统治的绊脚石。
在当前的斗争时期,工人阶级中的先进部分的主动性、自由首创精神和政治思想愈少,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在政治上对他们妨碍和训练愈多,资产阶级政客在复兴俄国起作用就会愈容易,社会民主党今天辛勤劳动的收获,明天就会愈多地落入资产阶级的仓库。
——罗莎·卢森堡《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顾准在《僭主政治与民主》一文中把李卜内克西和罗森堡所建立的“斯巴达克同盟”误作“斯巴达团”。
李寒秋先生指出了顾准这一许多人没有发现的明显错讹,但是,可惜李寒秋先生不是客观地指出这一错误,而是把这一错误加以美化和神化。
李先生在《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谈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政治文化意义》一文中说:“顾准先生在这里显然弄错了。
但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非常微妙与精彩的错误,倒是很值得细细体会研究一番。
”李先生对此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不知道顾准先生是有意弄错,借古讽今,还是处于疏忽大意,遗漏了‘斯巴达克’的最后一个‘克’字。
不过,不管怎样,偏见、疏忽和遗漏,未必都是不能容忍的,相反往往都是有益的。
从一条走错了的道路,照样可以攀上真理的顶峰。
当年初读顾准先生的时候,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虽然在记忆中模模糊糊是觉得顾准先生不够准确,但是当时宁愿相信是自己弄错了。
因为顾准先生的看法极为精辟,触及了共产主义革命的本质。
自己也因为接受顾准先生的观点而形成了一些自认为独到观点。
归根结底,事物的本质不会因为形式上的差错和细节上的不准确而改变。
”在李寒秋先生眼里,普通人的错误就是错误,而顾准的错误就错成了真理,顾准的“偏见、疏忽和遗漏”也成了“有益的”,成了“真理的顶峰”,顾准的错误成了“非常微妙与精彩的错误”。
敢于怀疑和思考的顾准第一期
城邦 , 他们事实上从来不受雅典和斯 巴达的支配 , 而是各
自独立发展 , “ 希腊史 , 从头 到尾是 多中心 的” 。或许正 因
此, 古希腊才能 留下那么多 的灿烂文化 。 顾准尤其在这篇
何等地不堪忍受 , 同时也正说 明 , 顾准如果没有超于常人 的坚强意志和对 自己的充分信心 , 两次被打为 “ 右派” , 怕 是再也 昂不起高贵的头颅 、 打 不起精神来 了。对此 , 顾准 弟弟陈敏之在为 《 顾 准文集》 所作 《 序》的结 尾处也谈 到 :
殊方丧 同轨。 拘儒徒管窥 ,
达 观 自一 视 。
我亦与之游 , 泠然得深 旨。
在致力 于贯彻 科学 发展观 的时候 ,我们仍然要 以开 放的 心态 , 注 意借鉴世界各 国推动科技进 步的成 功模式 , 不可
重蹈故步 自封 的覆辙 。 明万历年 间任东阁大学士 的东林 党人叶 向高,对 时
这样一个顾准 , 当时倘真的被 “ 发现 ” , 不仅会被处死 , 还 会被骂作 “ 死有余辜” 。因此 , 我有理 由认为 , 在妻子 已自 杀, 儿女也 与 自己断绝关 系的这种悲惨情形下 , 顾准早已 把生死置之度外 。 他在 1 9 7 0年元旦这天写 的一篇约 1 7 0 0 字的 日记 中有这么一段话 :“ 要继续革命 ,就要 在任何环 境下继续观察思考和研究 。自暴 自弃 , 何以对死者?——
这 当然是 知识分子应有 的道 德。在这里 , 我必须指 出 , 马
看来 , 希腊有 史时代 , 也有过一些像我们春秋 时的诸候 国
维普资讯
思恕空I i 1 _ l目
的 兼并 , 如 斯 巴达 怔 服美 塞 尼亚 , 但不 同 的是 、 希腊史 L 的 兼并 受 到 了 强 烈的 抵 抗 . 以至 于 斯 巴达 不 得不 很 早 就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对“东方专制”的构拟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对“东方专制”的构拟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孟德斯鸠(Charles-Louis Secondat,baron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1769—1755)的《论法的精神》(1748)一书,作为法学理论原理的奠基性名作,读书界人所共知。
他所提出的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分立”的分权说,“以权力制约权力”制权说,以及“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的“自由”界说,都对现代政治学与法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论法的精神》作为一部法学理论著作在法学原理上的独创性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方面的论述评说已经汗牛充栋并形成共识,无需赘言。
但从西方的“东方学”与西方人的“东方观”的角度看,《论法的精神》中关于东方史料的使用有欠严谨之处甚多,关于“东方专制”的论述充满傲慢与偏见,矛盾重重、逻辑混乱,因而有必要对它做另一视角的批判考察。
一、“专制”及“东方专制主义”界定的含混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专制”一词是作为一种政体概念使用的,他认为:“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部分人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一人依固定和确立的法单独执政的政体;专制政体也是一人单独执政的政体,但既无法律又无规则,全由他个人的意愿和喜怒无常的心情处置一切。
”在这一点上,孟德斯鸠是承续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
但《政治学》虽然提出三种政体之别及“东方的专制”的问题,但并非是把所有的东方国家都视为“专制”的,而是认为它是在东西方都可能存在的一种政体类型,但是孟德斯鸠对此则不以为然,他写道:“亚里士多德把波斯帝国和斯巴达王国都归入君主政体之列,可是谁不知道,波斯是专制国家,而斯巴达是共和国吗?”②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做出的最大修正,就是将专制政体仅仅视为属于东方国家的政体,西方则只有另外两种。
这样一来,所谓“专制”就等于“东方专制”,所谓“专制主义”就等于“东方专制主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根本差别,“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
•
紧紧抓住是从属还是独立于政治权威作为区分中国文化和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 根本差别,以及海上文明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根本差别,顾准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一 系列问题上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
例如,从30年代开始便热闹非凡的中国古代有没有奴隶制问题,在顾准看来全是教条主义的谬误。“中国的历史学 家闭着眼睛跟斯大林走,现在读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李亚农的《史论》,觉得他们实在可怜。”(《顾准文 集》第286页。)因为“奴隶要占优势成为‘制度’,这唯有在商品货币关系十分发达的工商业城邦中才有可能。” (《顾准文集》第291页。)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没有这个条件。在中国有的是鸳鸯、袭人一类家内奴隶和困苦 的赋役农民。
•
他思索: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过程为何如此缓慢
•
故事如果到此为止,那不过是55万个右派悲惨经历中的一个小故事。除了1965年再戴 右派帽子极为罕见外,对司空见惯的中国人说来大约不会有多少新鲜感。顾准的奇特 之处在于身处顺逆两境都要寻根究底,不停地探索。1952年,他身居高位,竟“目无 组织,自以为是”,否定上级规定的“民主评议”的征税方法,建立依率稽征、依法 交税的制度,冀图以现代税收制度取代革命的群众路线,从而从37岁的黄金年华开始 在政治上坠入备受煎熬的炼狱。在灾难连绵的岁月里,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他仍 在追寻历史和现实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答案,中心是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过程为何如 此缓慢,为此而考察了中西历史和现状。希腊、罗马、中世纪欧洲、亚细亚生产方式、 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孔子、老子、 韩非、黑格尔、培根等思想家也一一重新受到审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都在他 笔下受到挑战。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他写下《希腊城邦制度》和《从理想主义到经 验主义》两部著作。后者是写给他的弟弟和挚友的信——18篇学术笔记和评论,本不 打算发表,处处直抒胸臆,每一篇都令你不能不掩卷沉思。
•
顾准谈论这些问题自然不是墨人骚客闲来无事,发思古之幽情。他一再说,历史没有 什么好后悔的。可是,要正视中国历史的重负,“如果探索一下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根 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顾准文集》第348页。)这是与 潜存着希腊文明因素的西方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与骑士文化不同的。他就是为着摆脱历 史重负而去研究和比较中西文化的。
• • 江门丝印蚀刻标牌
•
按照中国传统,“庶民不议”是太平盛世的标志之一。20世纪下半叶,几亿中国人已 习惯于“统一思想”,却偏偏有一些人事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我思故我在。”这或 许是解答人与其他动物差别所在的最深刻的答案。19、20世纪的中国历尽千难万劫, 理应出现震古烁今的思想家。迄今无缘见到,那是中国人对人类的负债。但决不能说 中国人交的是白卷,顾准的著作就是填补空白中留下的重要记录之一。
•
为了证明中国有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数十年间中国史学家们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真不知耗费了多少时光。 “到庚子、辛丑才醒过来的中国,说会自发地产生出资本主义,真是梦呓!”(《顾准文集》第326页。)这个直截 了当的论断,是基于他对中西社会和文化特点认识的必然结论。资本主义是多种因素汇合的产物。“我们有些侈谈 什么中国也可以从内部自然生长出资本主义来的人们,忘掉资本主义并不纯粹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也是一种法权体 系。”(《顾准文集》第318页。)而在中国,在东方专制主义统治下,城市自治体绝对不可能产生,因为中国的 法是和刑而不是和权联在一起的。同时,与罗马法权传统迥异,也没有公民权利观念,“在皇帝面前,宰相也可以 廷杖”,难怪“马克思讥讽中国是普遍奴隶制”!(《顾准文集》第317-318页。)仅此一端,资本主义就难以产生, 更不用说其他因素了。
•
没有宗教是不是中国文化的优点? 顾准的答复是:“‘史官文化’固然杜绝了宗教发展的道路,可是它也同时杜绝 了无关于‘礼法’的一切学问的发展的道路。”(《顾准文集》第246页。)“范文澜痛诋宗教,他不知道,与基 督教伴生在一起的有唯理主义,这是宗教精神。固然窒息科学,也培育了科学。”与此同时,东方各国“政治权威 的平民化,却不比驱逐宗教精神更容易。”(《顾准文集》第352-353页。)
•
这个民族缺乏自省精神,赞扬西方、批评本国、否定传统都有卖国之嫌
•
问题的实质是我们这个民族有没有自省精神。顾准的任务不是编写中国文化 概论,他没有必要一一评述四大发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思想家关 注的通常是历史前进的主要障碍。在70年代一针见血指出屈服于政治权威的 史官文化无助于中国的现代化、民主化,在当日媚世谄上的浊浪滔天之际, 固然不愧为中流砥柱,时至今日似亦不无教益。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对某种 文化持批评或者是赞扬的态度是不是爱国与否的分水岭? 读者切莫以为笔者 胡编乱造。从鸦片战争至今日升平盛世,不断有以忠臣义士自居的人虎视眈 眈地注视着文坛。他们有些思维模式是颇为奇特的。简单说来不外是:赞扬 西方、批评本国、否定传统都有卖国之嫌;而不按某一调子去论述传统也有 离经叛道之责。总之,就是不愿让文化还给文化,令知识分子难以从容论道。
•
与时贤越唱越高的东方文化颂歌相比,顾准真是满肚子不合时宜。我想,即使不被戴 上“崇洋媚外”乃至“洋奴”、“买办”等大帽子,“民族虚无主义”的责难恐怕是 免不了的。一个毕生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至死仍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何时“雄飞世界” (《顾准文集》第330页。)的知识分子,如果真的被“左”爷在90年代又一次戴上这 一类帽子(其实仍是“右派”),这就不仅是某个人的幸与不幸的问题了。
•
这不是他一时激愤之言,而是冷静地对比了希腊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差别后得出的结论。中国的五行阴阳与古代 希腊人对宇宙的观察类似,但中国发展成为政治服务的相生相克,而他们却提出了原子假设及关于宇宙和自然的不 少颇为深刻的问题。两方都有过数学神秘主义,但希腊搞出一整套几何学,而中国却没有。唯政治权威是从的古代 中国人“没有逻辑学”(《顾准文集》第246页。),而好自由辩论的希腊人却从诡辩中发展出完整的逻辑学和一 整套文法学。“我们文字很美,但是文法学直到《马氏文通》(清· 马建忠著)才有专著。”(《顾准文集》第242 页。)且这部《文通》也是马建忠留学法国,学了西方的文法学才弄出来的。
•
19世纪的突出典型是郭嵩焘。只因在19世纪70年代说过一些赞扬西方政教的 话和建议朝廷稳妥处理某些事件,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被加上“卖国”的恶 谥。20世纪的标本是胡适。在满目疮痍的20年代,说了一句中国“事事不如 人”,无非是劝国人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而已,却一直被认定为如假包换的 买办文人(中国大陆有些人士至今仍作如是观)。
顾准全部思虑的中心是东方专 制主义
•
袁伟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已结集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等。主编《现代与 传统丛书》、《荒原学术文丛》、《牛虻文丛》等。
•
顾准(1915年7月至1974年12月)这个名字对90年代的大学生乃至不少知识分 子说来恐怕是陌生的。简单说来,30年代的顾准是自学成才的会计学专家, 一直在著名的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并在之江、沪江等几所大学任兼 职教授,同时投身于抗日救国事业。1940年进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各地负 责财经等方面的工作。1949年后任上海市财政局长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 副部长等职。1952年“三反”运动中受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处分。1953年后 调至北京中央建筑工程部工作。1956年开始进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研 究员。1957年和1965年两度划为右派,“文革”后均已平反。
•
东方文化所以一直屈服于政治权威,主要原因在于东方社会制度及国家形成途径与希腊为代表的西方迥异。
•
顾准没有停留在文化。在他看来,中国先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差别,植根于两者与地理环境有关的社会制度中。 东方文化所以一直屈服于政治权威,主要原因在于东方社会制度及国家形成途径与希腊为代表的西方迥异。在被马 克思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东方国家,耕战是国家威力所寄,在大陆中通过征战建立领土王国或帝国,相应的 政治特征是东方专制主义。在这里,有工商业,但它在王国控制之下,那些制造武器和供应王室消费的手工业更是 如此。与此同时,知识与文化也没有独立的余地。在这里,“知识无非‘求禄’,是‘货予帝王家’换口饭吃的玩 意。”(《顾准文集》第396页。)否则,便消极退让,明哲保身,“不是禄蠹,就去出家”。于是,“有一种个 人主义在中国很少见:像布鲁诺那样宁肯烧死在火刑柱上不愿放弃太阳中心说;……像生命可以不必要,航海却不 可不去的冒险精神……像马克思认为是共产主义的基本标帜——每个人都能够‘自我实现’(原话是‘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那种个人主义。”中国“好像只有一个类型,文天祥、史可法之类,而这 已是中国专制政治到了末日时候的从容就义,不是社会上升进步中的殉道精神与自我实现了。”(《顾准文集》第 379页。)
•
以“革命”的名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全面专政”,中国古代文化一再成为政治角力场的工具, 这是顾准面对的严峻的现实。在“评法批儒”的狂潮中,顾准以出奇地冷静剖析中国文化。中国文 化渊源于巫和史,早就有诸子起于王官的说法。顾准赞成前人关于中国文化是史官文化的论断,尖 锐地提出:“所谓史官文化者,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绝对不得涉及超 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顾准文集》第244页,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在他看来,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特点。他申明,这是就总体上说的,“庄周、惠施, 有‘至大无内,至小无外’之辩;公孙龙说过‘白马非马’;总之,战国时代有过百家争鸣,可惜 为时太短。即使就是那个战国时代,学术界的祭酒荀况就大声疾呼这样的辩论无裨于治,是奸人的 奸辩,应予禁绝,只准谈礼”。(《顾准文集》第243页。)
•
要是说萨伊德关注的焦点是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顾准全部思虑的中心却是东方专制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