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葬礼的准备工作
中国传统葬礼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 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 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 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 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 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 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 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囿年:就是死者一周年。
三年:就是死者第二个周年。三年后,就可以给故者扫墓了。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及冬至、春节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设某人享年81岁,男性,军人出身,子孙满堂。
更衣,着军装,穿寿鞋。身盖黄绸,面蒙白绸巾。
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
初步整容:五官复位,口内置金元
宝或一枚硬币。左手握一只金元宝(均为仿制品),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
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接近尸体。(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馆。
家设简易灵堂
遗像:已事先准备好放大照片一张,购专用像框一个。置黑绸带。
供桌供奉:五谷一碗(用五样谷类),香炉一个,备香若干,时鲜水果、糕点旧式也供奉米饭一满碗,上插筷子一双,供大馒头,等。
明灯:采购丧葬物 品:黑纱、白花、白布、红布、烧纸、瓦盆(底部有孔)、
纸活:公鸡、白幡、纸马(女用纸牛)、别墅、金银库逝世当日晚,由家属在瓦盆内烧纸,亲友来访亦烧。第二天,到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手续。第三天,出殡。
家 属着装
直系晚辈血亲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其他来宾戴白花。
准备的物品:几日烧的纸灰用纸包七小包或七枚硬币、一寸照片两张。
要带的物品:灵堂内的供奉、派出所的死亡证明、死者的衣物、白酒一瓶。
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血亲跪于车前,将瓦盆举过头顶,说:“爸爸,您一路走好”,遂将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将纸公 鸡置于头车,意为“金鸡引路”。长子(或长孙)上头车,持幡。
车队的每辆车上都贴有标志。为死者年龄。该死者为81岁,加一天岁,一地岁。则车号为83。逝者为男性则贴在车的左后侧,若为女性则贴在车的右后侧。
也有的地方有撒纸钱的习俗。一路上不停地撒,意为“买路钱”,也有的地方遇过桥时,将纸钱放在桥上,用石头压好。 灵车起头后一般不停车,在遇红灯 前,司机算好时间,缓缓前行,在远处等待,当信号变为绿灯时加速通过。
车至殡仪馆前,将纸公鸡抛出车外。(有的地方用活公鸡)
进 入殡仪馆后:
领取尸体,办理火化手续。
在办火化手续之前,选好骨灰盒和一小型灵位牌。灵位牌可请工作人员代写。注意男、女的写法:先考、先妣。尸体取出后举行“开光”仪式。尸体从冷藏柜内取出 时,长子抱头,其他人抱身,将尸体放到停尸车上。如需要移动时,仍是长子在尸体头部。开光前将尸体身上的红线剪开,将烧纸灰放入纸棺,也有的放入死者的衣 袋内,再将尸体放入纸棺。意为子女给的上路钱。
殡仪员指导孝子(长子或长孙)开光。孝子持一棉签,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为开光。意为使其身体各功能复活。开光顺序是从头到
脚,依次为头、 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例:开鼻光,闻花香;……开右手光,写文章;开左手光,抓钱 粮;开脚光,脚踏莲花登开堂。开光辞男女略有不同。
开光时,家属不能哭,更不能将眼泪落在尸体身上。开光后,将尸体交给工作人员化妆。
举行悼念仪式或告别仪式。仪式前要向司仪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拟好),主要来宾的名单,将一张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给工作人员。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 同时,在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东西。
将遗像和灵位版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共五样(有的地方是四样),放鲜花、白酒、香烟 等。 长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辈份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
烧东西。先烧纸几张,然后将死者的衣物等烧掉,再将供品都烧掉。如有花圈,要取下七朵花,留待以后“烧七时”再烧。
烧东西时,将带来的白酒洒在衣 物上,以助燃。烧完东西,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直系亲属改带黑纱。
除留下少数几人外,其他人去吃丧宴。丧宴厅外备几盆清水,白酒和糖 果, 凡从殡仪馆回来的人在进入宴会厅前要先洗手,用酒涑口或含一块糖。
丧宴开始前,家属列队,殡仪员主持。主持宣布:家属对各位亲朋来参加葬礼表示感谢,给大家鞠躬,然后由家属代表讲话。主要内容是感谢,略备薄酒,请大家享 用。
丧宴进行中,主要晚辈血亲要到各桌敬酒。
领骨灰。在骨灰盒中,放硬币七枚,摆成北斗星状。然后选大块骨灰放入骨灰盒,最后一快应是头盖骨。
在骨灰盒正面放上死者照片一张。
骨灰寄存,结束。
&&&&&&&&&&&&&&&&&&&&&&&&&&&&&&&&&&&&&&&&&&&&&&&&&&&&&&&&&&&&&&&&&&&&&&&&&&&&&&&&&&&&&&&&&&&&
一、下葬时间,按规距是:一个儿的五天,两个子女以上的七天,辈长高寿者九天。
二、报丧 一是给亡人生前所在单位的领导扳丧,孝子前去必须给领导磕头,说明病故缘由、时间、哪天安葬。公婆亡故的,媳妇须亲自回娘家向父母叩头报丧。其他亲戚派侄儿或孙儿报丧。以前有句话说:“报丧的腿。”是因过去交通工具所限,全是派人走路去的。由于时间紧走起路来特别快。另外还要会编一套假话,到那后先不报丧,拐弯说去哪由此路过,待吃过饭后再说实话,否则你如进门就讲,这顿饭就吃不成了。
三、棺木纸扎 以往穷家用柳木棺的多。时下一般用三五、四六棺。纸扎糊双不糊单。糊纸扎全套的有:一对人、阴宅、金山银山、摇钱树、轿车、红、白马、(一对
)一对人算两样。女性加糊个牛。
四、响器班一般用八人以上,派专人联系。
五、待客、档次、客人多少。烟酒,饭菜等。均按事主身份、想法而定。有的情愿多花些钱让客人满意,不计破费。
六、请厨师。根据就餐人多少,确定厨师人员。
七、租赁餐具恒温棺一杆会等问题,都要一并考虑解决。
写 恳 单
写肯单类似榜示,主要是对忙上的一班人进行分工明责,张榜公布。一般有以下人员组成:总管一人,副总管一至三人,支客二到四人,司仪二人,记帐二至四人、主厨一人、厨师、帮厨二人,保管二人,音响一人,打杂一人,采买一人,盘手四人,供水二人、拾馍二人。指挥车辆一人,管响器班二人,管一杆会二人,看车一人。
要将人员的名字职责一一写到纸上。写恳单用白纸长80公分、宽35公分。写好贴到主房左上角,厨师有菜单:分荤、素、多少盘也要写明不致遗漏。
关 于 成 服
简单来说,成服也就是穿孝,戴孝。旧时的穿孝、戴孝,有着必须严格遵守的礼制。不允许有所差错。所以叫做“成服”。成服最基本的礼即传统的所谓五服之制。乃我国在周秦时代就基本定型的丧服制度。其形式见于丧葬,也是亲族关系远近亲戚的标志,且与礼仪规制的实际权利、义务相联系。就服孝者而言,他与亡者何种关系,应该穿什么样的孝服,孝服穿多长时间,别人一看就能知道服孝者和死者的远近关系
破 孝
破孝即为撕孝布。撕孝布是按孝子多少而定的,一般是到布铺先予交一部分定金,可拿回一两匹布先用,如用不完可以退回去,最后结清。
撕孝人请本族懂规矩的人,如婶、伯母来撕孝。撕孝前家里人先撕一块对方布,再给人家叩头作为酬谢。
孝 服 孝 帽 的 礼 数
一、儿子儿媳(干儿媳)闺女孝衫八尺,白裤一条,男孝帽一尺半道布五尺,媳妇含干儿媳 ,头孝五尺(布一破二)闺女同。
二、亲叔伯,亲侄,侄女,孝衫七尺半,道布四尺半,孝帽一尺四寸,女的头孝四尺半,一破三。
三、亲叔伯,男孝衣七尺,道布四尺,孝帽一尺。
二、头孝一破三,女的三尺八寸。
四 亲孙、亲孙女,孝衣帽同亲侄一样。
五 不出五服的男 孝帽一尺三,女头孝三尺半一破三。
六 曾孙带黄帽,玄孙红帽
七 亲戚,女婿,妻侄,外甥都有孝帽,女头孝三尺半,一破三, 九寸宽,娘家人的孝不分辈,男女都有头孝。
1、儿子的道布五尺,凡父母有一方健在的,应一边长一边短。父母双亡的道布两边一样长。有父左短右长,有母左长右短。
2、亲戚的头孝,均由长媳发给,发一人磕头一个,客多者就跪到
地上发了。但男孝由长子发,也是发给谁给谁磕头。
3、另给大儿媳撕五尺长布,一破二,束腰,背餍食罐用,布归大儿媳。
4、出殡当天媳妇娘家在礼桌上放礼布一块(100尺)两口分开各半,披到身上50尺,事后可做为两条被子里用
孝鞋孝帽与五服
一、孝鞋孝帽,是根据“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服”按现代的意义是指“代”的意思。即与主人的子代关系。五服既五代,三服既三代。五服是指哪些人呢?父、儿不算服,孙为二服,重孙三服,曾孙四服,玄孙五服。 在葬礼中,不同的服含有减孝的意思。退一服减一成孝,儿女糊鞋,为四边毛(布边是毛边的),但父母有一方健在的为三面毛,儿媳同。儿媳娘家有一方健在的应糊两面毛,闺女和媳妇同样,以上孝子都得用白布条帮腿,表示重孝。孙就算二服孝子了 ,孙媳也就减孝了。但爷爷奶奶有一方健在的当一面毛,也就是前脸毛,曾孙应为两面毛。亲侄,媳,亲侄女,和亲孙,同毛脸,再往下五 服之内一律光脸。儿子应穿孝鞋三年,头年白,二,三年灰鞋,闺女鞋孝是:(出门闺女一年孝,在家,闺女随哥嫂)以上应为重孝,民间传说“不糊绝孝”。娘家人的孝布不分辈全是头孝。丈夫死了,妻子应穿孝鞋一年表示夫妻情分。
四代人以下孝帽:
1四代人戴黄帽
2五代人戴红帽
3六代人戴蓝帽
4 七代人戴绿帽
能和七世人同堂者实是罕见。但个别家户也确实真有。
二、新孝式 当前按移风移俗而定,在城市的工作人员,将许多旧礼俗全免了,出殡时只带个小白花,出殡后在左臂上带个现成的(孝)字或黑纱。
棺 木 质 量
从古到今这项事在丧葬中极为重要,首先表示儿女们对老人的孝心,棺木质量好,在地下不腐烂,对死者遗体可延长时日,如果家庭条件可以但买的棺木质量不好,则会受到众人耻笑。虽然国家早已提倡“重养轻葬”但在人们心目中,它占有重要分量,特别是女性死亡的更为重要。有些甥舅关系不和,或 有虐待老人的行为者或病中不及时治疗导致死亡的,在整个丧葬中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
棺木的种类和规格
一、种类:楠、桐、松、柏、椿、柳木、水泥、缸棺、喜棺、苇席。
二、规格:
1、一二三的,即底一寸帮二寸天板三寸厚。
2、二三四的,即底二寸帮三寸天板四寸。
3、三四五的,即底三帮四天板五寸,俗称三五板。
4、四五六的,即底四帮五天板六寸,也叫四六板。
此外,三五板四六板有两种:即足三五、足四六的。还有勉三五勉四六的。还有净边净缝(不带疤)的等等,此类棺木因质量好而身价较贵。
5、上三独
和四独棺:天板两帮是一块板制作的,统称三独,四独板一般不叫用,俗称绝户板,“那怕你再富有,底版还是两拼为宜,如非用此板,也须在此板前中用锯锯个牙。
6、棺木的规格大小。
内径前底宽57公分
上 口 宽42公分
高60公分
后 底 宽35公分
上 口 宽30公分
高35公分。底口长1米7——1.75。
上口长1米8——1.85米。
棺木不论大小内径宽窄都是一样的。所谓二四、三五、四六都是按棺材版的厚度而言的。后边的板少于前头的厚度。一般做棺木必须达到长度两米四,(匠尺七尺三寸)俗说:七尺三走遍天。
三、柏木棺 柏木的性能,民间传说:“柏木棺材石榴木裹”,柏木用独板的很少,原因是柏木生长缓慢,木质细腻,坚韧,其他木质根本就不能和它拼合,唯石榴木与它相吻合,因而柏木头细,都是用多个圆心制作的,但必须用石榴木八吊绽住,这样永久不崩裂了。
四、楠木棺 楠木性坚硬无比,极难制作。一代名将许世友去世后用的就是楠木棺,详情另文记载。
五、石棺 古代西部三区的一种棺葬形式。在摘星台博物馆有藏品陈列。在淇县云梦山南侧有一具石棺露天摆放,传说这是孙膑老祖之棺。
六、水泥棺 水泥棺在六十年代初曾流行一时,它的形状,和木棺一个样,那时均因经济拮据之故,后来再没人用了。
七,缸棺 缸棺是用两口水缸对到一起的,将死者装入掩埋。
八、喜棺 喜棺(也叫做喜货)做好之后,安放在闲房之内,上贴红纸写上喜字,一旦老人谢世,随时用上。
九、苇席 用苇席卷起来掩埋的,也称软埋。大多发生在生活困难的时代,死去的人比较孤独和贫困,没有儿女和近门亲属,多由街坊邻居帮助办理后事的情况下,用苇席一卷抬到公共地方埋葬。
入 殓
第十一章 入殓 祭奠和迎主
第一节 入 殓
一、裱棺木,裱棺木须找一位有经验的老者指挥。裱时先将棺木放在院内,将棺内杂物清除,再用松香掺沥青灌入四周缝隙处及棺木底部(这样防止炎热的天气尸体漏汤.入土后可防腐),然后用箩将青灰筛入棺内,再筛一层石灰,是久后一旦起坟时可辨认的记号。棺木四壁裱白纸或白布,唯天板不裱。裱完后铺上白纸或白布以表示整洁,参与的人员应予封礼、多少不限,表示谢意。
二、安放棺木,父母双亡可放主房在正中间,如父母一方健在的可稍微偏一点。
家中未婚儿女,非正常死亡的,如车祸,溺水,天灾等。可在自己门外设灵,但不能入穴,可在自家坟地的一角寄埋。
三、备好入殓用品
1、事先将死者的旧衣服准备到手边,剪掉,安放尸体时将衣服塞到亡人两
边以为牢固尸体之用。亡人安放棺内后,左手应握打狗饼,右手握一包麸皮。打狗饼,是防恶犬拦路,麸皮是过蚂蚁山时备用的。
2、订七彩线,七彩线应订在天板右前角,用小钉钉上挂红.黄.蓝.白.黑.粉.绿.七彩线。长为20公分,俗说人死后要升天,是通过此线才能爬上天梯的。
3、垫背钱,棺木放好后,入殓前,准备好垫背钱,(即硬币)男性七枚。俩侧各三枚,中间一枚。女性是四角各一,中间一枚,共五枚。有的男性垫背钱数量达120枚。这说明男者社交较广,须要多方应酬,女性爱节俭,故尔少些。主要是到冥府有饿死鬼闹事,扔给它们一些,便于顺利通过。
四、入殓
1、入殓在丧葬中极为重要,(入殓亦称大殓)一般都是夜深人静时入殓,或夜十二点前后,过去都是三天或五天夜间入殓。这也是根据季节情况来定,为了安全起见早入殓为佳。
2、移动草舖(包括恒温棺)为便于入殓,可先将草舖向右侧移动,然后将棺木抬起放在草舖的左侧,下边用四块整砖支起,便于手抬。
3、入殓分工,由长子一手拿草纸捂住嘴下巴抱头,二儿托双脚,没二儿侄儿也可以。儿侄女婿托腰将亡人放正,亡者放入棺内、头枕到事先备好的元宝枕和记迷枕上,将草铺抬到别处。然后,剪断拌脚绳,取出噙口钱,放在棺内(拌脚绳有的是钉口前剪断)。
4、固定尸体,将死者的旧衣服剪掉扣子,不用带毛、皮衣服,将尸体四周塞紧,要防止出殡时摇动。最后盖上被子。一切就绪后将棺木抬到长板凳上放正。
5、净面:由长媳或闺女操办,先备一个小瓷碗洗刷干净,倒上半碗水,由长媳用七个棉花球沾水擦洗七窍,口喊:爹(娘)给您净面哩,边擦边念:擦擦眼睛明光光,擦擦耳朵听四方,擦擦鼻子闻香香。擦擦嘴吃好东西多喝水,擦擦脸子孙大小都喜欢。另有些地方是由儿子先净面然后媳妇、闺女轮流净面,净完面后将碗内剩余的水喝掉,是不让亡人把财富带走。
祭 奠
一、瞻仰遗容:瞻仰遗容一般在钉口前进行,事先由总管将进行步骤当众说明(切记看时不能哭怕把眼泪掉入棺内),这是最后与亲人诀别,要求自始至终气氛严肃,以排队方式由死者长子领头,直系亲属及亲朋好友瞻仰,先男后女,环行一周结束,然后盖上天板,钉口。
二、上述工作结束,开始烧纸,恸哭,特别是出门的闺女。用手指拍着棺木真是鼻一把泪一把痛不欲生,哭呀,喊呀,儿乎休克。多少人劝说,拉也拉不走,真所谓生死离别之痛。还有些从外地赶回来的儿女,进门就放声大哭了,到了跟前念叨着:爹(娘)我来迟了,您咋走的恁快呀,这些肺腑之言,痛哭
流涕景象使人潸然泪下,真是骨肉情深呀。
三、 留口与钉口,留口多半是死者的子女远在他乡工作,因路途遥远,他回来后还要看一下老人遗容,因而留口。钉口是阴阳两界分开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阴阳断绝关系的形式。钉了口永远也别想见到亲人的遗容了,因而痛哭不己。订口过去是打好稠浆(用绿豆面浆)将棺口上层抹上浆然后盖天板,钉口,钉一 下儿女喊爹(娘)躲(钉)哩,实质上是怕亡者的灵魂受到伤害。入殓的过程,由总管统一指挥,但事先要开个分工负责会。交代注意事项,任何人都不能说话或互相叫名字。
四、丁忧,按过去的习俗,自己爹娘逝世以后,儿子身穿孝服就在坟地搭个草庵,安个锅灶,吃住均在坟前,有事也不能离开,此谓之丁忧。在过去封建时代的官吏,父母去世后都要离职回家守孝三年。此习俗就是告诉我们,要知道婴儿降生后,父母的辛苦。做娘的身体非常虚弱,月子期间,穿着棉衣,绑着裤腿,头上用头巾缠着,屙屎,尿尿,都不敢出门,无论冬夏悉心关照,父亲则拼命苦干挣钱,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前程,可见生儿育儿的艰辛,丁忧三年是回报爹娘的恩德一种传统礼俗。
五、接三迎三,三天是整个丧葬中的第一高潮,这一天,本族内亲及亲朋厚友都要前来吊唁的,这天中午人员很多,还须备好酒菜,有条件的最好让客人坐桌吃饭,特别是娘家人、单位领导、好友均要额外招待好。这一天所有的人均是十二点前赶来,交过礼金,问儿天出门,并在灵前跪拜后就走了。
三天也叫迎三送,要提前作准备。由总管会同事主研究来客人数确定饭菜,酒烟及灵前陪吊人员,礼桌人员,支客,司仪等工作人员统一指挥,以免混乱。
民间传言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到阴曹地府里去了,或者他的灵魂要被神佛的使者金童玉女迎接去了。淇县习俗,三天必将一对纸人金童玉女糊好,放在供桌两边,他们是迎亡人灵魂的。金童手持的纸条文曰“金童前引路,玉女纸条:玉女随后跟”。人们都希望亲人死去后升天,但这必须是生前有功德的人,否则是不能如愿的。
搭 灵 棚
灵棚必须与三天的先天下午搭好,一般用帆布蓬或塑料布在院子正中搭,但也有租赁的,但是先天搭好。在桌楼前放方桌一张,摆上供品,第一排是干鲜果五盘 橘子,香蕉,梨,饼干,苹果,第二排五碗底放馇,面上放过油上色的肉片,金针或青菜叶,这项活由主厨操办,但须封礼,多少不限。最后一排是五盘高桩馍,再后安放亡人相片,框上用黑绣球黑纱遮盖:桌楼内放亡人位码。
一、灵位码式样
(父亡)
供奉先考*公讳**府君之灵位
孤子**泣奠
(母亡)
供奉先妣*氏讳*太君之灵位
哀子,**泣奠
三 破土码,挽联。
二、破土码:
供奉土地之神位,另有写破土大吉大利(格式用前)
三、子女挽联式样
严父早逝恩未报,慈母谢世恨终天。
养育父恩深似海,生身母情重如山,父亡横批逝父何持,想见音容空有泪,欲听教诲杏无声,母亡横批,无母何枯,注:书写挽联及灵位码必须封礼,五十元,一盒烟。
四、花圈联写法
儿女献花圈上联:沉痛哀念恩父(慈母)亲大人千古,
儿**泣血敬挽
外甥上联哀念舅父(母)大人千古,下联外甥(甥媳)敬挽。死者单位送的花圈:上联**同志千古 ,下联单位名敬挽。
五、司仪 司仪的职责主要是为来客喊礼,要求声音要洪亮严肃低沉,客人上礼后站在灵前吆喝:“有客,”然后指引来客站在适当位置继续喊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毕又高喊:“孝子谢客。”陪孝人原地向来客磕一个头,表示谢意。司仪将客人送到门口,回头接下一批客人。另有至亲朋友磕头,磕到三个趴下哭并悲伤太重时,支客应上前搀起,礼客然后再磕一个头,这叫“神三鬼四”。进门的女客一般进内屋哭泣,以示哀念。
食 盒
一、食盒,顾名思义,就是放食品的盒子。内放肉食和糕点一类的高档食肴。我县境内,小村子根本没有,他的形状高一米二四圆形,四扇,每扇有木工雕刻的戏曲图案,最底层有三条腿支撑。腿上刻老虎俗称“老虎腿”,每扇两端都有食品。装好后路远的是四个人的两班倒,两旁有两个带插,中间用一条扁担穿上,前后两个人抬好。食盒全部用油漆漆的,漆得起明发亮。当时官方人物和有两顷地以上大户才用食盒。
东南乡大李庄有一户用食盒,自己的老姑娘病逝,丧葬当天除五服内,本姓远门也都去了,食盒里装满了一桌宴席,八个肉碗,中间贴了个红纸黑字(奠)上面挂了一把酒壶,头前开道,以下是人挑供,挑里一头是25个白馍、这一头是五小碗。供菜碗底是青菜,面上蒙个鸡蛋饼,上面用烧纸盖上,食盒领头,供挑后行。排为一个长队,另有轿车两辆,前辆坐娘家舅们,后一辆是女人。这个浩荡队伍达六十多人。车供到丧者村头停下。
这时总管,长辈人,孝子,响器班,一起出迎,到街头总管站上首,孝子头顶托盘,跪在地上,总管示意,燃放火鞭响器吹奏迎宾曲约三分钟,事主长辈、从孝子头顶的条盘中,拿出谢贴,大舅接到后,向后示意。他们按顺序排一长队,这时总管,孝
子,响器班,吹奏进家。
二、 摆供祭奠,娘家的食盒是两人抬的。事主派两人将食盒接过来抬到灵前开盒取出供品。八大碗摆放在供桌上,还要将酒壶灌满,酒由娘家大舅执壶在灵位前浇奠然后以四叩祭拜。奠后,再以磕头哭祭,供挑也是事先联系好的,这里接了供挑,进行哭祭。女客们今天也是外奠内祭,这种祭奠方式,说明娘家有人。
三、娘家人坐官桌。先让大家洗手净面,然后坐桌。(过去六个人为一桌)开席前两桌并在一起,进行上菜。
四、一色席啥叫一色席;
1、烧素烩,这碗叫头炮菜,也是诸菜之中的代表作,籍以显示厨师技艺,另外让你品尝,蒸、炒、烹各种味道。
2、方肉,上笼蒸的。
3、条肉(同上)。
4、红烧丸(过油炸过的丸子搁汤)。
5、小苏肉,碎肉加粉芡先炸后搁汤。
6、腐卤肉(熟肉上碗用豆腐乳清蒸的)。
7、虾米白菜汤。
8、鸡蛋汤。上述八碗俗称一色席。
汤菜上齐后,管事的问娘家人还加啥菜?回称随戏头道菜吧,就是还要烧素烩。随戏指再来一次,盘菜为六荤六素(荤菜含鱼或鸡)。
五、酒是用大麦自制的,但不论冬夏,都是用川子(筛酒),川子是锡制做的。酒倒入后在煤火中加热再喝。用馍“塞杠”,每人发一块对方白布,塞杠乃地方的土话,杠也就是馍。在吃饭时由你自便。将馍肉带回家去。但有一条规定:每人只能夹三个馍,用白布包好带回。为啥只叫夹三个馍呢,意思别忘了三周年还来呀。
六、孝子看菜:娘家人吃到一半时,副总管领孝子到席间高喊:孝子看菜哩,连谢礼都有了,孝子磕一个头离去。
七、饭后给娘家人的车封礼,亡人安葬后娘家人就直接回家了 .
迎 主
迎主也叫请老祖,一般先由亡者长子持迎主码到坟上给老祖烧纸祈祷,邀请各位老祖请您回家热闹哩。迎主还要请响器班,一是让大家知道某某死了,在主要街道游走,表示儿女们的孝心,虽说花了些钱却显得风光。
一、祖先码式样
供奉先考某某宗亲之神位。
孝男某某敬奠。
祖先码带回安放在房子正中,贴到墙上,他在家还要吃三顿饭,当天晚上次日早、午、按时供香饭,出殡时将祖先码带到坟地烧掉。
二、请杠会
迎主必须用轿杠会来抬,三十年代是下帖子,上书:
农历某月某日定用
轿杠一台 抬工多少人
某某村某某启。
以前的轿杠会是管个吃喝,仅收一两元折旧费。因为他们抬着轿杠在广众之中得意洋洋,随着乐工的节奏,头左右晃动,感到自豪,四平八稳的抬着也乐在其中。轿杠会是用两根轿杠左右绑在桌子两边,桌上放五盘
干鲜菜,盘子下面要用绸面糊固定上,以防晃动。正中放灵位码,亡人照片,桌楼由上到下全用细铁丝绑结实。桌楼上用的小电灯,攀成花样。看起来一明一晃引人注目。
三、转街与路祭
儿女们手扶轿杆,亲属尾随,副总管带队,响器班吹奏,在十字路口祭奠,以前是当地市面人买一把火鞭等轿杠会到达后,用一条长凳横在路中,将火鞭和路祭人名单交给领队副总管,放火鞭。白毡铺好后,奠客慢条斯理的行二十四叩礼,乐工籍以大显吹奏技艺,扔笛子,扔手镲好不热闹。这几个人加上儿女、亲戚祭奠须两个钟头,围观者越聚越多,三眼冲两班齐鸣,显示这家人丁旺盛和子女们的孝心。回来后以酒菜酬谢乐工,饭后又开始吹奏,一般在深夜结束。
四、挑杆人与炮手
挑杆人用一根长竹竿.上端帮个叉子,以防桌楼碰到电线上面而备的,遇有不测,可用叉子往上举,使桌楼顺利通过。炮手以前是两个人走在行列两侧,三眼冲扛在肩上冲高三尺二寸(生铁铸成上端有三个孔,下部有药捻,将火药装上,用铁丁打实,在药捻上点燃)另有点炮高手,手急眼快三眼齐发的通通通三响,当前是以两响炮取代,转一圈须花二至三百元之多。
五、迁坟 立碑
迁坟,亡人入土以后,如果因情况需要迁坟的,必须在三年以后为佳。特殊情况例外。
立碑,亡人入土以后,儿女门想为父母立碑,最好在一年后立碑较适合。
六、寄埋
1、凡年满三,四十岁的男女,父母双方健在的,他死亡后只能在自家坟地的一角寄埋。
2、女性四十岁以上病故的可以,不是四十岁者不能寄埋。
七、搁 葬
搁葬,一般是由女人早亡,男人去世后,亡故女人迁来骨梓和男人埋在一起。男的娶有两个以上女人的,顺搁葬。事先通知娘家人,说明哪一天出殡、娘家人要准备供品,先一天早早的就到坟上上供焚香。这件事结束后,女的没有后代的一般就不再来往了。
冷丧和检骨榇
所谓冷丧就是现代意义的迁坟。其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早吃早饭,死者儿女身着孝服,带上供品,破土码灵位码和检骨榇的应用什物。带一块三四米见方的布,能支起一个简易的布蓬,以遮盖被打开的坟墓。传统认为骨榇是怕见阳光的。坟前摆上小供桌,放供品,五盘干鲜果、将死者的灵魂码放正中。
副总管及打墓人在坟前,燃放鞭炮,再点破土码。孝子在墓四周中间 各挖一钎土,给挖墓人磕个头就开始挖土了,这时孝子祝祷说:“娘,给你老人家翻身哩。”迁坟中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一、打墓人应严肃认真的工作,听从总管的指挥以免出现纰漏。露棺木后,动作要谨慎
缓慢。死者刚过十来年的,棺木尚好比较省劲儿。其次是三十多年了,露出的棺木已塌陷到骨榇上了,必须先取出棺盖碎木。但骨榇均已错位,把骨榇收起将土除净,按照部位一一放入小棺材内。
二、小棺材内铺两张红纸,另用粉纸用剪刀剪成上衣样,绿纸剪成下衣样盖到骨榇上,再用一条棉被盖上掖好,怕骨榇摇动。一切就绪后两人抬起,孝子尾随缓步回家。
三、冷丧安放一般是停放在门右面、糊纸扎、黄牛一个,一对人,阴宅,摇钱树。搭个布蓬将冷丧安放好,放亡人遗像。亡人姓氏码,小供桌上放供品点燃常明灯,吃饭时由儿女盛些饭供到桌上,殡埋先天晚上十二点后响器班吹奏闹天鵞。须给响器班封礼,十元,二十元均可,此钱应归闺女承担。闺女还要给老人做九顿饭烧九遍纸,这一夜闺女多者轮换值班。
四、冷丧棺上必须盖张大红纸,现在是买块红绸子,长两米五,宽两米,覆盖到棺材上。因为红色是暖色,象征热量,冷热融合一起.她们又能重新重合葬不是件大喜事吗。
出殡前的准备
第十二章 出 殡
第一节 出殡前的准备
旧时代的规距是异常复杂的,目前已多不适用。但规距又是具有传承性的,现将近代的一般礼仪规距表述如下。
一、仪葬:就是将纸扎、帐布、分成两排,人各拿一样,出殡时举起(每人都得封礼)
二、将老盆放在灵柩前边,老盆下搁一块砖。
三、将柳杆放在灵车上。
四、抬灵柩人员在街前待命。
五、将男女孝子前后顺序安排好。
六、把烧纸篮内的轱轮钱装好。
七、扛材头,材头即棺材前面那一部分,在抬棺材的众人中,负责抬(扛)材头的人最辛苦也最重要。因此,材头上放一瓶酒两盒烟,礼钱十块钱,以示慰问。放两条麻袋是抬棺材时垫背用的。
八、掺孝子的人员都要安排就绪。
出殡前一天的安排
一、早上,安排抬重的人员。在我县,称抬棺为抬重。有十六人抬和二十四人抬。一般是在先天晚上由管事的领孝子到各家各户给人家磕个头,肯求抬重的人员帮忙,也叫“央会”。农村多年的习惯是,谁家有了白事上门求助,一般是不能拒绝的,要风雨无阻的去。这是一个很好的习俗,因为,无论谁家都会有事需要帮忙的。
二、“一杠会”目前每一个村都有一套专用抬灵柩的架杠,有一位好管事的保管。用过封给二至五元的礼钱,再用白布包两盒烟,因为谁家也要用它。
三、请乐工,也叫老响,也称响器班。过去农村对乐工轻视,就在街上吃饭,唯吹“闹天鹅”时才能进家。
四、请风水先定穴位“下盘”,四个方向定木撅,定几时下葬。墓坑深不超过一
米三十公分,浅的一米一十公分。长两米八十公分。过去请风水先封礼最贵,一般须二百斤小麦(一石),现在须一百至三百元钱。
出殡当天的准备
一、打墓必须是当天九时前挖好。以前是四个人去挖,十一点家里派人给打墓的送点饭。一瓶酒、大盆凉拌菜,八个馍头,四盒烟。但饭必须吃完,不准往回带。目前是由一杆会包了。孝子领着他们到坟地点燃破土码,用铁钎按事先划定的穴位。四角中间各挖一钎土。再给打墓的磕个头就开始挖了。
二、看墓人,以前是外甥看墓。为啥看墓,主要怕别有用心的人往墓坑内仍啥东西。看墓的不等墓坑打好就到地里了,中午带点东西就地用餐,直到灵柩到地才算完成任务。
三、 暖房是长媳与闺女身着孝服,手拎篮子,内装麦秸及在家切好并用油煎过的馍片。四角中间各放一块,其用意:驱赶邪气,避免邪气寒冷之意。另一种是坟地远者,乘灵柩车到达后停下由长媳,闺女(方法同上)暖房,然后,灵车进坟下葬。
四、铺草、灵柩一出门,就派人(一般是个理智不清的人),拤到十字路口烧了。据说这草亡人到阴间还要铺的,在广众之下烧,是怕有些游荡小鬼来争夺此草。
五、出殡前“奠”的顺序。一般是女婿头顶孝帽先行祭奠,这时,响器班细吹细打,大女婿健步走到奠席正中,立正站好,双手并拢握拳由下往上作揖。然后,先跪右腿,再跪左腿,两腿并好后挺直身子后少停,开始磕头,连磕三个。第三个头磕完后要爬在地上哭叫:我的爹(娘)呀!重复若干声。这时,支客上前搀起时,再磕一个头起身站正向灵柩作一个揖,转身向其他奠客作揖退回原位。接下来,由二女婿三女婿等按部就班一一进行。对于女婿来说,此系礼仪传统,多是作给人看的 ,人们多有计较,因此,不可急燥马虎。
女婿奠完,外甥、表侄同上。接 下来,从小辈到同辈,邻里街坊等。服务人员一般是三鞠躬。最后,总管大声问道:还有奠客没有?如无人应,总管最后祭奠。奠毕摔老盆起灵。
下葬
一、调正向口,一杠会用粗绳将棺木和架杆缠到一块,慢慢往下放落入墓中,这时由本族长者或子女看看向口是否正,确定后,餍食罐和莲花盆放在棺材前边台子上,所有男女孝子的哀杖,麻套,一律仍入坟坑。
二、长子填土,埋土之前,由长子拿铣先在墓坑四角和中间天板上各填一铣土,然后磕头请会,一杆会人员开始填土封墓。墓封好后,再用架杆(两头各一人,中间一人将土由下往上滚,四周两边均推的整齐。随后花圈插到墓两旁,上面压上纸。压纸的规距,墓里一人,压一溜纸,墓里两
人压两溜纸,然后烧纸。烧纸篮用完了,丢到地里就不要了。
三、拔柳桩,事先准备好一根较粗大的柳树枝,封土掩埋时把柳树桩埋在棺木前方。基本埋好后是由长子站在柳木桩前倒背双手轻轻拔三下,柳桩成活后,日后上坟大老远就可看到这个墓踪影了,五六年柳桩已绿树成荫了。亡者可在此乘凉。关于柳桩淇县均为光棍,卫辉尚乐村一带,一看柳桩就能知道这家有几个儿子,原因是在选柳桩时亡者有几个儿子柳桩就有几根杈,所以一看就清楚了。
四、长媳抓富土。坟墓封好后长媳在坟四周各抓一把土,将孝服脱下装入不回头,不与他人说话乘车回家,将土倒在门后,意味着常吃常有。
五、烧纸划十字和划圈诸事结束后,民间流传的话“趁老坟烧纸”也就是老闺女借机会给自己的爹娘烧纸,首先在坟前划个大半圈,圈的开口向着坟头,纸在圈里烧,此意是怕其他鬼抢走金银。男的划个十字,再烧纸。说名这钱定过了。任何游荡鬼不能动。有的在坟上点纸,痛哭流涕诉说衷肠等不一而足,难以言表。
六、烧回头纸,长子走出一百步时再回来烧纸谓之烧回头纸,孝子亲属离开前由总管组织大家,集体行三鞠躬礼结束,孝子们脱掉孝服乘车回家。
七、翻刀,卫辉人兴翻刀,亡人安葬后孝子等人将要回家时,在自家门口放一吧菜刀,谁过时翻一下刀,直到坟里的人来齐后,才将刀收回。翻刀是说和亡魂“一刀两断”了,他的阴魂再不往家来了,晚辈应当按忌日去祈祷。
八、 酬谢问题。事后饭菜有剩余的,近邻每家端一碗菜两个馍,
本族长辈在此事中跑前跑后,多费心机,应送些肉丸子,再掂一瓶酒一条烟。总管要特别酬谢。过事后由事主亲自登门送上两瓶酒两条烟一只烧鸡,总管几天全是在哭声中和悲痛的气愤中度过的,尤其是入殓时一两点才回到家里, 的确太辛苦了,受点酬谢礼所当然,上述习俗因地域差别各有不同,是否妥当仅做参考。
九、出门的闺女要上八桌供。殡埋时一桌供,三个周年三桌供,计四桌供,三七、五七、近七、百日各一桌供,共八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