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概念、 机制与处理
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6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6
目前临床应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较多,卡瑞利珠单抗引起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RCCEP )较多见。RCCEP 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免疫不良反应,以真皮层毛细血管增多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其病理学特征,具有独特的形态学表现,且呈动态变化,是卡瑞利珠单抗最常见的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1]
。
我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2019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指南将RCCEP 分为3级(轻度、中度、重
度)。本例报告提供阿帕替尼作为RCCEP 的治疗思路之一,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增敏减毒”的临床治疗方向。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退(离)休人员,因颜面及颈部水肿于2019年9月就诊。B 超:双颈部、腋窝、锁骨上区多发淋巴结肿大,骨扫描(-),头颅MRI (-)。胸部CT :前上纵隔肿块,累及上腔静脉,考虑淋巴瘤,右肺上叶实变,肿瘤性病变。双侧胸腔及心包积液,肝右叶异常强化灶,伴动静脉异常显影,考虑动静脉瘘可能。穿刺活检:(经皮穿刺组织活检)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呈:CD56(+),CgA (+),NapsinaA (-),P40(-),p63(+),SYN (-),TTF-1(+),TDT (-),CD5(-),CD117(弱+),Ki-67阳性率约80%。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查体无其他阳性体征。诊断为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建议手术,但患者拒绝。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58例
·临床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肿瘤生物治疗科资金支持项目(2021sjlczdzk);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医学联合基金项目
(WK9110000010)
作者简介:胡丹丹,住院医师,Email:18256970080@163.com通信作者:刘虎,主任医师,Email:drliuhu@ustc.edu.cn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58例
胡丹丹,李文娟,金伟,张倩玉,周守兵,刘虎
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五病区,合肥230031
[摘要]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共58例。分析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治疗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周期疾病控制率(DCR)为89.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4个月。39例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67.2%,其中轻度irAEs(1~2级)有36例,重度irAEs(3~4级)有3例。只发生1种irAEs有24例,发生2种及以上irAEs有15例。发生irAEs组mPFS较未发生irAEs组延长(9.5个月比6.5个月)。发生2种及以上irAEs组的mPFS较只发生1种irAEs组的mPFS进一步延长(10.5个月比8.4个月)。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较好,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控,且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者预后较好。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治疗结果;无进展生存期;预后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2.06.025
2023年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考试试题(药学)
2023年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考试试题(药学)
一、单选,每题2.5分,共25题,合计62.5分。
1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O o
A与DNA发生共价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
B直接抑制拓扑异构酶,并与拓扑异构酶形成复合物
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被还原成四氢叶酸
D抑制芳香氨酶的活性
E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中的微管聚集,并抑制微管解聚以稳定微管系统•
2 .患者女性,35岁,身高160cm,体重50kg,BSA1.5m2,诊断“乳腺癌11I期术后”,术后Ae方案辅助化疗。为减少迟发性心脏毒性的发生,该患者阿霉素最大累积剂量建议不超过:OO
A675mg
B700mg
C750mg
D825mg正硝力W)
E900mg
3 .患者输注伊立替康后(24h内)出现腹部疼痛伴腹泻,则建议处理措施为:()。A皮下注射阿托品(:案)
B肌注屈他维林
C口服易蒙停
D口服蒙脱石散
4 .吉西他滨单次静脉滴注时间通常为()分钟,最多不超过()分钟。O
A15;60
B15;30
C30;45
D30;60
5 .该患者依托泊昔IOomg用50Oml溶媒配置,考虑因素为:()。
A药物溶解度限制,浓度建议不超过0.25mg∕ml
B水化治疗
C减轻肾毒性
D减少低血压发生
6 .为预防患者出现骨髓抑制,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用量为:()。
A2~5μg∕kg
B100μg∕kg
C200μg∕kg
D3mg
7 .对异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有效的药物是O o
A美法仑
B亚叶酸钙
C美司钠
D吠塞米
E甘露醇
什么是血管增生?血管增生的病因及诊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血管增生?血管增生的病因及诊断
导语:我们平时生活中总是听到别人患上了增生病,例如骨质增生等等,很多人认为这类疾病与年龄的增长有关。实际上有一种增生症即便是年轻人也容易
我们平时生活中总是听到别人患上了增生病,例如骨质增生等等,很多人认为这类疾病与年龄的增长有关。实际上有一种增生症即便是年轻人也容易患,这就是血管增生。那么,血管增生的病因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能缓解?
血管增生病因
指通过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原先存在的血管处以出芽或套迭方式生成新的血管.受一系列刺激和抑制因子调节。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过度的静脉压力,在瓣膜结构不良的情况下,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反流由于浅静脉管壁肌层薄且周围缺少结缔组织。血液反流可引起静脉增长增粗出现静脉曲张,由于下肢静脉压的增高,在足靴区可出现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色素沉着和脂质硬化,由于大量纤维蛋白原的堆积。阻碍了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间的交换,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营养性改变。
鉴别诊断
血管增生易混淆的症状
角膜血管增生毛细血管增生眼睛血管增生宫颈血管增生视网膜血管增生。局部缺血,缺氧,血管不通,疤痕,手术口修复以及肿瘤供血等异常增生等。
缓解方法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什么是血管增生?血管增生的病因及诊断
什么是血管增生?血管增生的病因及诊断
我们平时生活中总是听到别人患上了增生病,例如骨质增生等等,很多人认为这类疾病与年龄的增长有关。实际上有一种增生症即便是年轻人也容易患,这就是血管增生。那么,血管增生的病因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能缓解?
★血管增生病因
指通过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原先存在的血管处以出芽或套
迭方式生成新的血管.受一系列刺激和抑制因子调节。先天性静
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过度的静脉压力,在瓣膜结构不良的情况下,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反流
由于浅静脉管壁肌层薄且周围缺少结缔组织。血液反流可引起
静脉增长增粗出现静脉曲张,由于下肢静脉压的增高,在足
靴区可出现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
产生色素沉着和脂质硬化,由于大量纤维蛋白原的堆积。阻碍
了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间的交换,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营
养性改变。
★鉴别诊断
血管增生易混淆的症状
角膜血管增生毛细血管增生眼睛血管增生宫颈血管增生视网膜血管增生。局部缺血,缺氧,血管不通,疤痕,手术口修复以及肿瘤供血等异常增生等。
缓解方法
血管增生的预防方法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适当补充维生素
什么是血管增生?血管增生的病因及诊断
什么是血管增生?血管增生的病因
及诊断
关于《什么是血管增生?血管增生的病因及诊断》,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平时生活中总是听到别人患上了增生病,例如骨质增生等等,很多人认为这类疾病与年龄的增长有关。实际上有一种增生症即便是年轻人也容易患,这就是血管增生。那么,血管增生的病因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能缓解?
血管增生病因
指通过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原先存在的血管处以出芽或套迭方式生成新的血管.受一系列刺激和抑制因子调节。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过度的静脉压力,在瓣膜结构不良的情况下,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反流由于浅静脉管壁肌层薄且周围缺少结缔组织。血液反流可引起静脉增长增粗出现静脉曲张,由于下肢静脉压的增高,在足靴区可出现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色素沉着和脂质硬化,由于大量纤维蛋白原的堆积。阻
碍了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间的交换,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营养性改变。
鉴别诊断
血管增生易混淆的症状
角膜血管增生毛细血管增生眼睛血管增生宫颈血管增生视网膜血管增生。局部缺血,缺氧,血管不通,疤痕,手术口修复以及肿瘤供血等异常增生等。
缓解方法
血管增生的预防方法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适当补充维生素
2020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临床诊治专家共识要点
2020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临床诊治专家
共识要点
共识要点:
1.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是卡瑞利珠单抗(SHR-1210,Camrelizumab,Cam)引起的最常见的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主要发生于颜面部和躯干的体表皮肤,口腔、鼻腔或眼睑极少见,迄今未见发生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的情况。
2.RCCEP具有独特的形态学表现,并呈动态变化,绝大多数为1~2级,呈自限性,无需停药;对较大的结节或影响外观的结节,可以采取局部对症处理; 而停药后,可以自行萎缩消退或坏死脱落。
3.RCCEP 的发生与Cam单药治疗后的有效性( 包括客观疗效和生存获益) 密切相关,因此可将RCCEP作为一种临床生物标志用来预测Cam单药的疗效;
4.Cam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化疗药物时,RCCEP 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5.RCCEP的发生机制可能是Cam过度激活免疫功能,干扰了皮肤组织内促血管生长因子与抑制血管生长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增生,属于皮肤的免疫应激性反应。关于RCCEP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特别是需要探索抗肿瘤免疫与抗血管生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RCCEP的特征:
RCCEP 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皮肤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以真皮层毛细血管增多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其病理学特征,具有独特的形态学表现,且呈动态变化,是Cam最常见的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RCCEP 大多为1~2 级,不危及生命,停药后能自行消失。近年来,在Cam 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陆续可见RCCEP 的相关报道。
2021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全文)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全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是近年来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突破性进展的药物。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调节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被称为“广谱抗肿瘤药物”,并已被证实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肾癌、尿路上皮癌、胃癌、头颈部肿瘤、结直肠癌及肝癌等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疗效。随着临床应用增多,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皮肤(34%~45%):2~4周;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及白癜风,较少见斑秃,口腔炎,皮肤干燥症等,也有银屑病加重及无皮肤病史患者发生银屑病样或苔藓样皮肤的报道。
2、内分泌(5%~10%):10-24周;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无法解释的乏力、体重增加、毛发脱落、畏寒、便秘、抑郁和其他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无法解释的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垂体炎:出现无法解释的持续头痛和/或视觉障碍。
3、肝脏(5%):8-12周;主要表现:谷丙转氨酶(ALT)和/或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伴或不伴有胆红素升高;肝癌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
者;可以安全使用ICIs,在首次ICIs使用前开始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HBV-DNA和HBV表面抗原和抗体。
4、胃肠道(<19%):5-10周;出现腹痛、腹泻,要警惕免疫相关性胃肠毒性的可能性,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3个月,CTLA-4 抑制剂的胃肠毒性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为主,上消化道改变罕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考虑原发病引起的消化道症状。
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概念、 机制与处理
胃镜:食道静脉曲张;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畸形 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显露
Data on file
病理检查证实RCCEP为毛细血管增生
•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出现RCCEP的患者,增生部位活检发现真皮层局灶毛细血管增生,管腔大小不等,常见扩 张充血。局灶细胞分裂活跃,可见分裂相,符合毛细血管增殖性病变(图 A-B)。
结肠镜:直肠息肉(已钳除) 胃镜:胃窦粘膜红斑;慢性萎缩性胃炎。
204-01008
204-10003;02001; 02006;02012;
胃镜:窦型粘膜呈轻度慢性炎 胃镜:浅表性胃炎;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204-02002;02007 204-02003 204-02005
204-02010
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irCAE的发生与PD-1单抗的疗效存在正相关。
Linda Chan,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9 Jun 21. pii: S0190-9622(19)31024-2.
13
卡瑞利珠单抗的RCCEP和疗效存在 显著正相关
继续ICIs治疗
单个或多个结节,最大径>10 mm,
G2
根据病情需要,考虑局部治疗,如激光或外科切除
卡瑞利珠单抗知识问答(肿瘤一办)
卡瑞利珠单抗知识问答(肿瘤一办)
1. 周彩存教授的SHR-1210-III-303研究,患者的纳入标准有主要纳入标准 *
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的晚期非鳞
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的晚期鳞状NSCLC NSCLC(正确答案)
EGFR或ALK突变阴性(正确答案)EGFR或ALK突变阳性
未接受过全身治疗(正确答案)
2. 关于KEYNOTE-189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入组患者为欧美人群(正确答案)
入组患者为欧美人群和中国人群
组织学分型为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正确答案)
组织学分型为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3. 卡瑞利珠单抗的半衰期是?帕博利珠单抗报道的半衰期是? [单选题] *
5.5天,19.1天 5.5天,21.6天(正确答案)
6.2天,19.1天 6.2天,21.6天
4. 根据卡瑞利珠单抗的说明书以及纳武单抗的说明书,除____反应外,其他免疫不良反应,卡瑞利珠单抗均低于纳武单抗。 [单选题] *
RCCEP,肺炎RCCEP,肝炎(正确答案)
RCCEP,肾炎RCCEP,皮肤不良反应
5. RCCEP的中文全称是? [单选题] *
反应性血管增生症反应性皮肤血管瘤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正确答案)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6. 对于RCCEP的发生概率,卡瑞利珠单药给药发生率为____,联合化疗发生率为_____,联合阿帕替尼发生率为_____. *
90% 77.4%
74%(正确答案)50%
43.8%37%
22%(正确答案)13.8%
9.3%(正确答案)
7. 关于RCCEP,在单药给药后,任意级别的发生率为____,三级以上发生率仅____. [单选题] *
2021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全文)
2021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全文)
2021年4月23日,202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CSCO指南的更新结合了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期使得国内的肿瘤临床治疗能够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适应证发展迅速,不仅上市产品多,未上市的国内同类产品更多,而且国内适应证逐渐增多。CSCO 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的安全性管理,予以高度重视。
2021版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相对于旧版指南,修改的内容:
目录部分
1.毒性管理中,增加了胰腺毒性,现在的常见毒性有内分泌毒性、肺毒性、肝毒性、胃肠毒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胰腺毒性、输液反应、骨关节与肌毒性、皮肤毒性,少见的毒性有眼毒性、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血液毒性、肾脏毒性;
2.附录中,删除了“中国人群的毒性数据”增加“常用免疫抑制剂的用法、用量和适应证。
特殊人群筛查与基线检查
1.由于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的数据缺乏,因此,删除了“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同时将“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更换为“体力状态评分(PS)≥2的患者”;
2.基线检查一般情况的Ⅰ级推荐中,增加“全面询问病史,包括肺纤维化、结核、新型冠状肺炎”;
3.基线检查一般血液检查的Ⅱ级推荐中,增加“既往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间质性肺病的患者,建议检测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
4.类风湿性/骨骼肌检查项目的Ⅲ级推荐中,对于怀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增加“根据临床情况,考虑CRP、血沉(ESR)或肌酸磷酸激酶(CPK)检查”。
卡瑞利珠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体质量67 kg,乙肝病史30余年。2020年4月因肝癌转移行肿瘤切除手术,术后1个月开始口服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12 mg,qd,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因胃肠道反应不耐受,自行将剂量调整为8 mg,qd。2020年6月29日患者治疗方案调整为仑伐替尼联合卡瑞利珠(200 mg+5%葡萄糖100 mL,q 2 w,ivgtt,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治疗,滴注时间为30 ~ 60 min。自卡瑞利珠首次治疗后约12 d患者双脚及脚踝逐渐出现散在点状鲜红色圆形丘疹,数量逐渐增多,后范围逐渐扩大至腰背部。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未给予特殊处理,建议患者避免抓挠或摩擦,并进行药学监护,治疗期间未出现出血及破溃。患者怀疑为仑伐替尼所致,遂自行停用,丘疹范围进一步扩大,患者自述咽部疼痛,口咽部黏膜出现红色斑点。经药师教育劝导,患者恢复口服仑伐替尼(12 mg,qd),约10余天后患者皮疹明显好转。卡瑞利珠第二次治疗后约10 d患者双脚再次出现点状鲜红色圆形丘疹,较第一次有所减轻,身体其他部位未见皮疹。未给予特殊处置,于5 d后皮疹完全消失。期间一直未停用仑伐替尼。此后应用卡瑞利珠未再出现RCCEP,患者病情缓解,予以出院。
卡瑞利珠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于 玲1,刘 哲2,刘行梅1,王冬雪1,肖 芳1(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吉林长春 13004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吉林长春 130041)
《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020)要点
《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临床诊治专
家共识》(2020)要点
近年来,采用新型免疫方法和药物,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但是同时也带来诸多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问题。irAEs与既往的化疗、靶向治疗和中药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多有不同,需要高度重视,积极防治。
卡瑞利珠单抗(Cam)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国产ICIs,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 批准上市,陆续获得了治疗多种肿瘤的适应证,正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1 概述
ICIs是一类新型、广谱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
在我国,2018年起NMPA也陆续批准了多种PD-1/PD-L1单抗上市,适应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肝细胞癌(HCC)、食管鳞癌、胃癌、尿路上皮癌和头颈部鳞癌等,且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诚然ICIs治疗多种
恶性肿瘤疗效上有显著提高,但是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过度激活,从而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irAEs,常累及皮肤、结肠、内分泌器官、肝脏和肺脏等。通常情况下,irAEs大多数为1~2级,但是极少数情况下比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免疫性肠炎、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肝炎以及免疫性心肌炎等。
皮肤不良反应是ICIs最常见的irAE 之一,其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方勇教授:常见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有哪些?如何处理?CSCO2019
方勇教授:常见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有哪些?如何处理?
CSCO2019
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毒副反应监测管理中,有“五大支柱”,分别为预防、预见、诊断、治疗、监控。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捷报频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俨然已成为当下肿瘤领域炙手可热的新星。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发生,也为医患带来了许多困扰。irAEs主要有哪些?应如何处理?
9月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大会的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场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方勇教授发表了题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毒副反应监测管理》的演讲,为与会的观众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临床常见的irAE及其处理原则。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特点
在演讲的开始,方勇教授先阐述了免疫检查点所致irAE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在正常组织中,免疫检查点通路可阻断过度的免疫反应,而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非正常组织表达抗原可使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肿瘤细胞通过免疫检查点通路如CTLA-4和PD-1下调免疫反应,阻断免疫检查点通路可减少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激活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然而这种免疫活化作用会降低自身免疫耐受性,从而导致irAE的
发生。
这类irAE通常是低级别的不良反应,但仍有可能威胁生命。irAE 的常见靶器官包括皮肤、胃肠道、肝、肺、内分泌器官。心脏、肾脏、神经、眼的irAE相对少见。方勇教授总结了几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大型临床研究中不良事件(AE)发生率(表1)。在研究中,3/4级AE发生率为7%~13%。
表1 常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研究中AE发生率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更新多部肿瘤诊疗指南
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6月第28卷第17期-封面报道-帼临床肿瘤学会更新多部肿瘤诊疗指南
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潘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指南大会”4月23日〜24日在北
京举行,今年CSCO更新了鼻咽
癌、分化型甲状腺癌、非小细胞肺
癌、卵巢癌等23部指南,同时发布
了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枢神经系统
转移肿瘤等10部指南遥CSCO副
理事长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肿
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说:“今年是
CSCO发布与更新指南数量最多
的一年,随着指南制定经验的积
累,CSCO各项肿瘤诊疗指南充分
结合了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与我
国医疗国情,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适性指南和临床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参考书。”
CSCO副理事长、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介绍说,医学的发展经历从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以及向精准医学发展的阶段,循证医学有三大核心,第一要积极寻求和应用最新最好的研究证据,第二要结合临床专家、医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第三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患者甚至患者家属的意愿。其中大规模随机对照的高级别临床研究及其系统评价是形成专家共识和指南并用于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CSCO 指南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能更好地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加强ICIs毒性管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渊ICIs)近年来在多个肿瘤治疗领域得到应用,但其毒性问题也备受临床关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俊教授分别从目录、特殊人群筛查与基线检查、毒性管理和毒性监测以及附录4个部分,对2021版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
毒性管理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了
2021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1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病人预后。随着ICIs在肝癌中的广泛应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癌复杂的疾病特征和多手段结合的治疗模式对irAE管理提出挑战。因此,《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编审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制订该共识。该共识聚焦肝癌irAE管理相关问题,提出建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规范、安全用药的能力,从而使病人从免疫治疗中得到最大获益。
关键词
肝肿瘤;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中国原发性肝癌新发病例数41万,居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第5位,死亡病例数39万,居恶性肿瘤致死病例第2位,其中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1]。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抗体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ICIs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常伴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2]。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比较,行ICIs治疗后irAE发生率相似,但肝脏irAE 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3]。肝癌常合并肝硬化并伴有全身表现,病人肝外器官功能障碍可引起与irAE重叠症状和体征,或加重irAE严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 ESO-III期 HCC-II期
PLC-II期
受试者代码
内窥镜检查
02046
胃镜:食管溃疡性病变(距鼻孔约为38-46cm),考虑为 病变残留,与本院2017-11-21内镜结果相比,局部略好转
03003 28014
胃镜:食管癌术后复发;糜烂胃炎,胆汁反流 胃镜: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正常,残胃溃疡,Ca待排
胃镜:慢性非浅表性胃炎;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胃镜:上段食管粘膜血管扩张;浅表性胃炎; 肠镜:结肠性多发息肉
胃镜:贲门慢性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肠镜:直肠息肉;回 盲部慢性炎
204-02013 204-02014 204-05006
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胃窦糜烂;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镜:结节多发性腺瘤 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多发粘膜糜烂;肠镜:未做
•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31(血管内皮细胞标记)和Ki67 (细胞增殖标记)在真皮层都有强阳性染色(图 C-F)。 • 而红色结节旁附带的正常皮肤组织对照并未见血管增生或CD31和Ki67染色的异常情况(图 G-L)。 • 病理染色未发现恶性增生,诊断均为药物相关的RCCEP。
Data on file
07021 01003 01006 01017 01020 01021
01025
01063 06005
胃镜: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门静脉高压,胃病
胃镜: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中度 胃镜:食道静脉显露;浅表性胃炎 胃镜:糜烂性胃炎(胃底、胃体见多点片糜烂) 结肠镜:结肠息肉;慢性结肠炎 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镜:出血糜烂性食管炎、胃炎
结肠镜:直肠息肉(已钳除) 胃镜:胃窦粘膜红斑;慢性萎缩性胃炎。
204-01008
204-10003;02001; 02006;02012;
胃镜:窦型粘膜呈轻度慢性炎 胃镜:浅表性胃炎;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204-02002;02007 204-02003 204-02005
204-02010
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SHR-1210应激性免疫反应 肿瘤患者,男性多见
分为“鲜红班痣”、“单纯性血管瘤”、“海 分为“红痣型”、“珍珠型”、“桑椹型”、
绵状”和“混合型血管瘤”4型
“斑片型”和“瘤样型”5型
真皮或皮下组织内毛细血管和/或血管内皮增生 大的瘤样病变与血管瘤类似
婴幼儿血管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较敏感,大部 分需要手术或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难以根 治
RCCEP的概念、 机制与处理
Contents
目
录
1 RCCEP的基本概念
2 RCCEP的发生机制
3 RCCEP的处理原则
什么是RCCEP
RCCEP即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
常见于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是一种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常见型:A 红痣型;B 珍珠型;C 桑葚型
罕见型:D 斑片型;E 瘤样型
未见胃肠粘膜血管增生性病变
已有3000例患者在临床研究中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未发现内脏毛细血管增生。
研究 3项I期
CHL-II 期
受试者代码
内窥镜检查
101-1002(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癌)
结肠镜:所见结肠、直肠未见异常。
101-1004(肺癌)
初始多表现为体表鲜红色点状物,直径≤2mm,随着用药次数增加,病变范围可逐渐增大增多,多 如结节状,也有斑片状,颜色鲜红或暗红,部分部位可能由于摩擦发生出血,有的可并发感染。
大约在用药3-4个月时,病变范围不再增大,部分开始自发性逐渐皱缩,变得干燥,颜色变黑,有的 形成带蒂的结节,并可自行脱落,并不留下明显瘢痕。
Contents
目
录
1 RCCEP的基本概念
2 RCCEP的发生机制
3 RCCEP的处理原则
超强激活CD4+T细胞可能是导致 RCCEP的原因
发生机制:
卡瑞利珠单抗通过重新激活免疫应答,刺激Th2细胞分泌IL-4和M-CSF,进而促进皮肤内常驻M0型巨噬细 胞朝M2型分化扩增,并释放VEGF-A刺激真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最终造成毛细血管异常增生。
胃镜:胃食管静脉曲张中度 结肠镜:慢性结肠炎
胃镜:食道静脉曲张;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畸形 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显露
Data on file
病理检查证实RCCEP为毛细血管增生
•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出现RCCEP的患者,增生部位活检发现真皮层局灶毛细血管增生,管腔大小不等,常见扩 张充血。局灶细胞分裂活跃,可见分裂相,符合毛细血管增殖性病变(图 A-B)。
RCCEP
卡瑞利珠单抗对人VEGFR2无激动活性
卡瑞利珠单抗与药理作用靶点人PD-1结合的KD为3.31 nM。而与人VEGFR2具 有弱结合, KD为714 nM,结合力是PD-1靶点的1/216
多项试验证实由于卡瑞利珠单抗对人VEGFR2的结合太弱,无法产生激动活性
Data from Hengrui
Data on file
• hVEGF-165(阳性对照组)对于HEK293细胞上 VEGFR2受体有显著的激活作用。
• SHR-1210 两个批次,在不同细胞数量条件下, 与HEK293 细胞孵育后,荧光信号与Keytruda® 和IgG4 相似,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SHR1210 与Keytruda®均无VEGFR2 的激动活性。
少数随年龄增长数月或数年消退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 或化疗药物可以明显减少其发生
停用SHR-1210后大多在1-2个月自行消退
王锋, 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22(12): 1066-1072.
RCCEP的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RCCEP发生在体表皮肤,以躯干和面部多见,少数可见于口腔黏膜、鼻腔黏膜以及眼睑结 膜。
RCCEP和皮肤血管瘤有明显区别
RCCEP在病因、人群、治疗效果和消退方式等方面均与皮肤血管瘤有明显区别
发生 病因 人群 形态
病理特征 治疗效果
消退方式
皮肤血管瘤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先天性占80%,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 与SHR-1210用药有关
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 婴幼儿、女性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