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洞狩猎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昭阳区政府、鲁甸县政府、永善县政府编制单位: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一六年十月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质证书项目名称: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项目实施单位: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昭通市林业局、昭阳区政府、鲁甸县政府。

报告编制单位: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编制负责人:陈蕊(注册咨询工程师)报告技术负责人:程捷(注册咨询工程师)报告经济负责人:陈升东(副研究员)编制人员:胡万里(研究员)杨妍(副研究员)王奕(高级经济师)白双有(高级工程师)报告审核人员:杜刚(研究员)报告审定人员:代正明(副研究员)建设单位参与人员: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吕大印(副局长)李兴贵(综合处处长)熊永英(水情处处长)孙雯雯(助理工程师)黄梅(高级工程师)目录第1章总论.................................................................................................................................. - 1 -1.1 项目概况....................................................................................................................... - 1 -1.1.1 项目名称............................................................................................................ - 1 -1.1.2 建设单位............................................................................................................ - 1 -1.1.3 建设地点............................................................................................................ - 1 -1.1.4 建设期限............................................................................................................ - 1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 1 -1.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2 -1.1.7 效益分析............................................................................................................ - 4 -1.2 报告编制依据............................................................................................................... - 5 -1.2.1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 5 -1.2.2工程建设依据..................................................................................................... - 7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8 -第2章渔洞水库径流区位置与基本情况................................................................................ - 10 -2.1 渔洞水库径流区地理位置......................................................................................... - 10 -2.2自然条件...................................................................................................................... - 10 -2.2.1地形地貌........................................................................................................... - 10 -2.2.2 气候气象条件.................................................................................................. - 12 -2.2.3 流域水系特征.................................................................................................. - 14 -2.2.4 流域内森林分布现状...................................................................................... - 16 -2.3社会经济状况.............................................................................................................. - 24 -2.3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 25 -2.3.1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 25 -2.3.2 土壤流失现状.................................................................................................. - 31 -2.4 流域生态主要问题..................................................................................................... - 32 -2.4.1流域植被覆盖度差,水土流失严重............................................................... - 32 -2.4.2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 33 -第3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5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5 -3.1.1 保护渔洞水库水质及生态安全的需要.......................................................... - 35 -3.1.2保证昭阳区和鲁甸县饮水安全的需要........................................................... - 35 -3.1.3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 36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37 -3.2.1 有一批成熟可行的技术和模式...................................................................... - 37 -3.2.2 有一支力量雄厚的技术支撑团队.................................................................. - 42 -3.2.3 有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 43 -3.2.4建设用地的可行性........................................................................................... - 43 -3.2.5建设用地方案的比选....................................................................................... - 44 -第4章项目单位概况................................................................................................................ - 47 -4.1项目实施单位.............................................................................................................. - 47 -4.2 技术支撑单位............................................................................................................. - 47 -第5章建设目标和总体思路.................................................................................................... - 48 -5.1建设目标...................................................................................................................... - 48 -5.1.1总体目标........................................................................................................... - 48 -5.1.2具体目标........................................................................................................... - 48 -5.2 总体思路..................................................................................................................... - 48 -5.3技术路线图.................................................................................................................. - 49 -5.4基本原则...................................................................................................................... - 49 -第6章建设内容和规模............................................................................................................ - 51 -6.1主要建设内容.............................................................................................................. - 51 -6.1.1 一级区租地...................................................................................................... - 51 -6.1.2公益林建设....................................................................................................... - 51 -6.1.3封山育林........................................................................................................... - 51 -6.1.4一级保护区人工造林....................................................................................... - 52 -6.2 建设规模(建议项目和投资均按两期的总投资分开,并明确一期和二期具体项目和投资)................................................................................................................................ - 52 -6.3工程布局...................................................................................................................... - 58 -第7章技术方案........................................................................................................................ - 60 -7.1宣传工程...................................................................................................................... - 60 -7.2 管护措施..................................................................................................................... - 60 -7.3封山育林...................................................................................................................... - 61 -7.4 人工林建设方案......................................................................................................... - 61 -第8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5)8.1投资估算依据 (65)8.2投资估算范围.............................................................................................................. - 77 -8.3 资金分期使用计划(建议项目所有投资均按两期分) .............................................. - 79 -8.4资金筹措...................................................................................................................... - 85 -8.5项目总投资估算.......................................................................................................... - 87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11400.43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100052.11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002.08万元、基本预备费1040.54万元、建设期利息6305.69。

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狩猎场规划与管理研究

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狩猎场规划与管理研究

随着人们 生活 水平 的提 高 , 狩猎 的 目的不再 是 为 了获 得猎物 , 而逐 渐发 展 为一项 高雅 的娱乐 消遣
元_ 。在 国内 ,o世 纪 8 代初 , 3 ] 2 o年 黑龙 江 、 青海 和 甘肃等 省先后 建立 了狩 猎场 [ , 0世纪 9 4 2 ] 0年代至 今 , 宁省先后 建设 了 1 狩猎场[ , 些狩猎 场 辽 3处 5这 ] 均 已取 得 了较 好 的经济 收益 , 在促进 野生动物 保护
hu i r ntng pa k,f nc i vii u ton di son, hu i g p rod,hu i g am o ntn e i ntn unt d t a ge e h untng pa k san he m na m ntof t e h i r
和山 区经济发 展等 方 面起到 了重要作用 。 目前 包括 三 官 洞 狩猎 场 在 内的郧 西 县东北 部
山 区经 济落后 , 富 的野 生动植 物 资源和旅游 资源 丰 没 有得 到充分 的利 用 。为 适 应鄂 西 生态 文化 旅 游 圈建 设 , 郧西县 将 利 用 当地 独 特 的 山林 资源 、 生 野 动 物资 源和丰 富人 文资 源优势 , 启动 了三官洞狩 猎
h v e n d s u s d b u h r n wh c l p o i e n w e su y f r t e b te r t c in a d ma a e a e b e i s e y a t o si i h wi r v d e c s t d o h e t r p o e to n n g - c l
i n iCo n y o n Yu x u t fHub iPr v n e e o ic

国遗址风景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修

国遗址风景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修

雅江县郭岗顶白狼国遗址风景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四川中建建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编制程序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工程目标第四章组织机构及项目经理部人员配备第五章施工准备及布署第六章施工平面布置第七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九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十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二章资源配置计划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全防护方案第十三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第十四章冬、雨季施工的措施第十五章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第十六章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第十七章应急准备第十八章应急响应第十九章具体的安全事故及环境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第二十章防高原反应应急预案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程序第一节编制依据一、雅江县郭岗顶白狼国遗址风景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清单。

二、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本次招标文件明确的具体的施工技术强制执行标准。

三、其他1、根据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对施工项目管理规定和要求。

2、现场踏勘情况。

包括:工程所在地的气象、地形、地址、水文和资源供应、运输能力等;3、本公司多年来有关此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节编制原则雅江县郭岗顶白狼国遗址风景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总的原则是施工组织设计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时完成。

1、服从业主、遵守设计的原则。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确保工期的原则。

严格遵守合同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和业主因工程需要而进行的施工计划调整,根据本标段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按轻重缓急、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与顺序,优化资源配置,分期分批组织施工,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施工进度安排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冬、雨季)对施工的影响,确保施工工期并且力争提前完成。

狩猎场规划

狩猎场规划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三官洞狩猎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东北部,地处汉江中上游,东与陕西的商南县和郧县交界,北面与陕西的商洲市接壤,西与郧西县的土门镇和安家乡相邻,南接郧西县安家乡。

狩猎场与五龙河景区紧密相连,距县城(高速公路出口)61公里,距武当山景区150公里,与陕西金丝大峡谷景区相距37公里,位于十堰至西安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带。

境内分布有神秘的青龙洞、黑洞等天然溶洞,石笋、钟乳石、石幔、钙化池等地貌类型分布较多,高达百米的蜂王岩气势如宏、雄伟壮观,未曾探寻的天眼幽深莫测,长达十公里的五龙河上游景色秀丽、令人留恋往返,地道的苞谷酒、纯天然的农家菜以及美丽的封神演义等文化资源丰富。

境内植被丰富,分布有野鸡、野猪、野羊等丰富的狩猎动物资源。

目前包括三官洞狩猎场在内的郧西县东北部地区经济落后,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为策应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郧西县将利用当地独特的山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丰富人文资源优势,启动了三官洞狩猎场项目。

该项目以广袤险峻的山体和茂密的森林为基础,以绚丽幽深的水景和峡谷为特色,以品种多样存量富贮的野生动植物群落为标的,以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内涵殊深的道教封神文化为底蕴,是一个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消夏避暑、休闲度假、森林旅游、科学考察、探险寻幽、户外狩猎于一体的旅游新兴项目。

此项目将吸引全省全国的中高收入阶层来此地旅游消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户外生活的需要,同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繁荣第三产业经济,新增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建设和综合利用。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一)是发展郧西县当地旅游业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

狩猎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兴游乐项目,它既能培养人们对自然的珍惜和热爱,也能体现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机智和勇敢。

狩猎场既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可作为外来旅游人员回归自然的最好途径之一。

三官洞狩猎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三官洞狩猎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狩猎 场 是 有组 织 、 有计 划 进 行狩 猎 的专 门场 所回 根 据 。 狩猎 场的生境 类 型和 狩猎 动物 类型 , 三官 洞猎场 为森林 一 兽
类陆 禽狩猎 场 , 地处 郧 西县 的东北 部 , 位于 东经 10 3 8~ 1 。 14 10 3 4 , 1 o52 ” 北纬 3 o 3 。5 , 38~ 3 1 面积 约 62 66 m , 6 .7h 属北 亚 热带 季 风 性 气 候 , 平 均 气 温 1 . 年 54℃ , 平 均 降 水 量 为 年 7 96m 全 区地 形 由北 向南逐 渐 倾斜 , 陵 起伏 , 岳 、 6 . m。 丘 山 丘
33 旅 游 地 “ 块 一 廊 道 一 基 质 ” 统 规 划 与 设 计 . 斑 系
10科 4 4属 7 8种 ; 初 步 调 查 , 区 共 有兽 类 6目 8科 6 8 7 据 该
陵、 岗地 、 畔 交织 分 布 的地 形地 貌 , 中全 区 海拔 在 8 0 河 其 0~
130m; 2 实地调 查 了植物 多样 性组成 状 况 , 共有 维管 柬植 物
行 整 体 和 功 能 分 区 的 规 划 设 计 。 划 设 计 都 基 于 景 观 生 规
态学 的“ 斑块 一 廊 道一 基 质 ” 构 进 行 , 结 并把 功 能规 划 与 结 构 规 划结 合 于两 者 之 中 。
行 了探讨 。
关键 词 三 官洞 ; 狞猎 场 ; 观 生态规 划 ; 计 景 设 中图 分 类 号 ¥ 5 . F 9 . 7 74;5 07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号
10 — 7 9(0 1 0 — 2 0 0 0 7 5 3 2 1 )3 0 4 — 2
S ud n La d c p o o ia a n n n s n o a g a d n t y o n s a e Ec l g c lPl n i g a d De i f S n u n o g Hu t g Gr u d g n n on s i FAN n n n ZHANG - i W ANG h n - i n Na - a Da we Z e g xa g

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编制依据................................................................................................................. - 2 -1.3 编制原则................................................................................................................. - 4 -1.4指导思想.................................................................................................................. - 5 -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8 -2.1 项目建设背景......................................................................................................... - 8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 9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 12 -2.4 可行性研究结论................................................................................................... - 14 - 第三章市场分析............................................................................................................. - 15 -3.1 xx旅游业发展现状............................................................................................... - 15 -3.2xx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17 -3.3客源市场定位........................................................................................................ - 19 -3.4客源市场细分........................................................................................................ - 19 -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基本情况........................................................................................... - 21 -4.1 项目选址............................................................................................................... - 21 -4.2 区域环境概况....................................................................................................... - 21 -4.4 建设条件分析....................................................................................................... - 21 - 第五章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 - 24 -5.1建设项目设计的原则............................................................................................ - 24 -5.2建设方案................................................................................................................ - 24 -5.3项目建设布局........................................................................................................ - 25 -5.4功能分区................................................................................................................ - 26 -5.5分区详细设计........................................................................................................ - 27 - 第六章项目配套工程建设............................................................................................... - 43 -6.1道路交通规划........................................................................................................ - 43 -6.2给排水规划............................................................................................................ - 46 -6.3消防规划................................................................................................................ - 51 -6.4电力、电讯规划.................................................................................................... - 55 -6.5绿地系统规划........................................................................................................ - 56 -6.6亮化工程规划........................................................................................................ - 58 -6.7、环卫工程规划..................................................................................................... - 58 - 第七章环境保护工程..................................................................................................... - 61 -7.1编制依据................................................................................................................ - 61 -7.2设计采用标准........................................................................................................ - 61 -7.3环境现状................................................................................................................ - 62 -7.4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 - 62 -7.5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 63 -7.6环境管理和监测.................................................................................................... - 64 -7.7环境影响评价........................................................................................................ - 64 - 第八章节能评估............................................................................................................... - 65 -8.1工程概况................................................................................................................ - 65 -8.2项目区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 65 -8.3节能依据................................................................................................................ - 65 -8.4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 66 -8.5节能措施................................................................................................................ - 66 -8.6节能管理................................................................................................................ - 67 -8.7节能评估................................................................................................................ - 67 - 第九章项目管理............................................................................................................. - 68 -9.1项目管理................................................................................................................ - 68 -9.2项目施工进度........................................................................................................ - 70 -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74 -10.1投资估算范围...................................................................................................... - 74 -10.2编制依据.............................................................................................................. - 74 -10.3编制范围.............................................................................................................. - 75 -10.4编制说明.............................................................................................................. - 75 -10.5投资估算.............................................................................................................. - 76 -10.6资金筹措方案...................................................................................................... - 78 - 第十一章费用效果分析 .................................................................................................. - 79 -11.1财务评价依据...................................................................................................... - 79 -11.2财务分析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 79 -11.3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 79 -11.4成本费用估算...................................................................................................... - 80 -11.5财务效益分析...................................................................................................... - 81 -11.6不确定性分析...................................................................................................... - 82 -11.7财务评价结论...................................................................................................... - 82 -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 94 -12.1社会效益分析...................................................................................................... - 94 -12.2环境效益分析...................................................................................................... - 94 -12.3风险评价.............................................................................................................. - 94 -12.4对策分析.............................................................................................................. - 96 -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 99 -13.1结论...................................................................................................................... - 99 -13.2建议.................................................................................................................... - 10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xx市xx区xx山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xxxx山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xxxx市xx区xx山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王家大院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工程与xx山狩猎场休闲旅游区建设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景观大门、生态停车场、A级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自驾车宿营地、主题住宿区、CS竞技区、特色养殖亲近区、狩猎场旅游综合配套设施、赛马休闲场、旅游游步道及绿化美化工程等。

三官寺土家族乡旅游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三官寺土家族乡旅游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三 官寺 土 家族 乡旅 游 开 发 的调 查 与 思考
陈华
( 南省 慈利 县委 党校 , 南 慈利 ,220 湖 湖 4 70 )
【 摘要 ] 三官寺土家族 乡有 自然资源原始 、 丰富 , 人文资源丰厚 的旅游 优势 。当前 三官寺土家族 乡旅游经济 发展有 了长足进 步, 但旅 游资源存在着 弱、 、 的先天不足 , 能形成 自己的旅 游特 色和品牌 ; 小 散 未 旅游 业的带动 作用 尚未 充
第 1 卷第 6 O 期 20 0 8年 l 月 1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u n lo o ilS in eo n n M e ia iest o r a fS ca ce c fHu a dc lUn v ri y
VO O N 6 L1 No .2 0 v 08
该乡位于慈利县至武陵源的必经之路东距国家4a级景区江垭温泉公里西距武陵源风景区黄龙洞景点公里左靠热点右靠福地属两大景区连接之黄金点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乡党委和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走旅游兴乡之路以旅游促开发为旅游搞服务靠旅游活经济的工作思路抓住武陵源旅游经济的不断升温的机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借力辐射旅游带动成为武陵源和江垭温泉的金角银边旅游经济蓬勃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支柱之2007年农业统计报表显示317090旅游经济收入占总收入的30人均纯收入188003
分发挥等 问题 。建议对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 乡旅 游资 源进 行整合 , 在充分保护好 旅游资 源的基础上 , 通过各种媒 体 进行宣传 , 大其知名度 , 扩 以促进旅 游经 济持续稳 定地发展 。 [ 关键词 ] 旅 游开发 ; 三官寺土家族乡 ; 科学规划 ; 保护 ; 环境 资源整合

狩猎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狩猎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狩猎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1、某某概况-----------------------------------22、某某县情-------------------------------------53、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74、项目概论-------------------------------------105、项目实施的依据-------------------------------196、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237、环境评价 ------------------------------------338、项目建设内容 --------------------------------369、施工环境保护 --------------------------------3810、投资概算------------------------------------3911、效益分析------------------------------------4212、结论----------------------------------------46某某县位于某某省西北边陲,某某市西北部,武陵山脉北系中段。

境内山川秀丽,纵横交错,北部群山矗立,南部孤山群丘相间。

总面积3526.34平方公里。

各民族长期杂居融合,共同创造这里的文明,形成了有地方民族特点的经济文化。

某某县历史悠久,人民源远流长。

早在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澧水三源及娄水两岸村落就星罗棋布。

某某人民勤劳、朴实、勇敢,热爱祖国和自己的民族,富有斗争精神。

以贺龙为代表的某某县各族人民在谋求翻身解放的斗争中,勇于奋斗和流血牺牲,用自己的勇敢智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某某这块锦秀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斗争业绩。

芷江三道坑自然保护区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

芷江三道坑自然保护区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

芷江三道坑自然保护区户外运动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作者:杨水金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第7期1前言进入21世纪来,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在工作之余,人们开始注重身体锻炼。

为了愉悦身心,越来越多的人利用闲暇时间亲近大自然,因此户外运动便成为了沟通的桥梁。

据中国登山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参与者已达5000万人,到2008年底,专业从事户外运动的俱乐部已达800多家,还不包括大量自发组织的非专业团体。

”[1]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中国户外运动的发展有望得到提速。

据权威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销售有望超过3000万人民币市场规模,行业具备良好的上升空间。

[2]以上数据表明,户外运动产值和户外运动俱乐部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人数不断增长,以及户外运动的不断普遍与活动的日益频繁。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芷江三道坑自然保护区户外运动资源。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我国户外运动方面的论文并通过对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户外运动资源开发并整理所要研究问题的总体框架。

2.2.2访谈法对怀化地区户外拓展有限公司领队进行访谈,加深了对户外运动的认识,并了解在三道坑开展户外运动的具体需求情况和户外体验感受。

2.2.3实地考察法通过两次徒步体验三道坑的旅游景点,了解三道坑的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和开展户外运动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性地考察和收集了户外运动资源点。

2.2.4逻辑分析法依据户外运动项目特点,结合三道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三道坑自然保护区开展户外运动项目设计做出较为合理的开发方案。

3结果与分析3.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这样表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内蒙古狩猎场规划与旅游开发研究

内蒙古狩猎场规划与旅游开发研究

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
保护生态环境
在狩猎场规划过程中,注 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 野生动植物资源,确保旅 游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约利用资源
在狩猎场建设和运营过程 中,倡导节能减排、循环 利用等理念,降低资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
促进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到 狩猎场的规划、建设和运 营中来,共享旅游发展带 来的红利。
狩猎装备与设施
提供专业的狩猎装备,如枪支、弹药、猎犬等, 并建设相应的狩猎设施,如狩猎小屋、观察台等 。
狩猎活动组织
设计不同难度的狩猎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组织专业的狩猎导游和教练,提供全程指 导和服务。
生态旅游产品推广
自然景观保护
在狩猎场规划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确保狩猎活动不对当地生态环 境造成破坏。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狩猎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保持生态平衡。
恢复治理措施
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植被 和动物种群数量。
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狩猎场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确 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交通流线组织及停车场地安排
交通流线规划
合理规划狩猎场内的交通流线,确保游客能够顺 畅地到达各个功能区。
停车场地设置
根据游客容量和需求,合理设置停车场地,方便 游客停车。
交通安全管理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设置明显的交通标识和警示 牌,确保游客在狩猎场内的交通安全。
04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狩猎体验类产品设计
1 2 3
狩猎场地规划
根据内蒙古地形、植被和动物分布,合理规划狩 猎区域,确保狩猎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大连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狩猎场的资源调查、区划设计和管理技术研究

大连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狩猎场的资源调查、区划设计和管理技术研究

大连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狩猎场的资源调查、区划设计和管理技术研究大连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狩猎场的资源调查、区划设计和管理技术研究狩猎作为一项古老而充满乐趣的运动,近年来在大连深港地区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参与。

为了有效管理狩猎活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并提供优质的狩猎体验,大连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开始进行资源调查、区划设计和管理技术研究。

首先,资源调查是狩猎场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狩猎区域的野生动植物进行调查,了解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为确定狩猎配额和制定合理的狩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需要考察狩猎场的自然环境状况,包括地形、植被和水源等,为狩猎区划设计提供依据。

基于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区划设计是狩猎场规划的重要环节。

根据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繁殖习性,结合自然环境,将狩猎场划分为适宜的狩猎区、保护区和禁猎区。

合理的区划设计能够平衡狩猎活动的需求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确保狩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在狩猎场的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保障狩猎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狩猎许可制度,确保每位猎人都具备合法的狩猎资质。

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狩猎规章制度,明确各项活动的要求和限制,确保狩猎活动的安全和合法性。

同时,还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狩猎区域巡视,监测野生动植物的数量和分布变化,为狩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资源调查、区划设计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外,大连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还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狩猎参与者和公众对狩猎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组织狩猎讲习和推广活动,传递正确的狩猎伦理观念,倡导文明狩猎,避免滥杀滥猎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总之,大连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狩猎场的资源调查、区划设计和管理技术研究是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合理规划狩猎活动,提供优质的狩猎体验。

这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还需要广大狩猎爱好者和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共同致力于实现狩猎与保护的双赢目标在大连深港(国际)狩猎俱乐部狩猎场的资源调查、区划设计和管理技术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积极的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合理规划狩猎活动的努力。

对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设计与管理关键技术的分析

对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设计与管理关键技术的分析

对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设计与管理关键技术的分析对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设计与管理关键技术的分析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专业 XX级X班 XXX 20XXXXXX摘要:本文对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的设计与管理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野生动物园狩猎场设计管理前言:野生动物园在我国出现的历史不长,1993年9月,我国首座野生动物园建成,目前国内已建成开放的只有深圳野生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广州番禺野生动物园等10余家。

狩猎场是在适于狩猎动物生活栖息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采取一系列经营措施,进行狩猎生产活动的场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狩猎的目的不再是单一为了获得猎物,而逐渐发展为一项高雅的娱乐消遣活动和综合性体育运动,深受现代人的喜爱。

这里对野生动物园与狩猎场设计与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1 野生动物园的设计与管理1.1 建设野生动物园的意义1.1.1 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并对我们所生存的空间进行无情甚至疯狂的索取和掠夺,自然生态环境由此遭到极大破坏,人类也遭到大自然在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状况下的无情报复。

如气候的反常、洪水的暴发、沙漠的延伸、资源的枯竭,所有这些使得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识开始渐渐地在人们头脑中树立起来。

这种意识氛围对动物园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铁笼、栅栏等封闭、半封闭状态的圈养方式似乎不太符合“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道德规范,这种监禁程度较大的展放形式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们这种文化氛围的冲击。

从某种程度上讲,野生动物园正是在这种人类逐渐崇尚“回归自然”的意识条件下诞生起来的。

1.1.2 为了解和研究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野生动物园尽力模拟原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同时使它们的活动面积和活动范围较城市动物园明显增大。

在这种人为最大程度的自然条件下,野生动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数据,对其种群和个体的研究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有针对性地认识和研究野生动物提供了环境保障。

大小官山南片设计方案

大小官山南片设计方案

大小官山南片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大小官山位于某城市的郊外,是该城市的重要自然风景区之一。

官山南片作为该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美观性对于提升整个风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体验至关重要。

二、设计原则1. 自然融合:设计方案应尽量保留原有自然风貌,使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不破坏原有生态平衡。

2. 功能完善:经过设计改造后的官山南片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功能区域,为游客提供方便舒适的游览设施和服务。

3. 视觉美感:设计方案应注重景观的美感与和谐,以增强游客的视觉享受和观赏价值。

三、景观规划1. 主进入区域:在官山南片的主要入口处建立一座风格独特的拱门,作为游客进入景区的标志。

拱门两侧种植各类花草,营造宜人的环境氛围。

2. 步行道路系统:沿着官山南片的自然地形,规划一条蜿蜒曲折的步行道路,为游客提供便利的观赏线路。

步行道两旁种植花草,打造美丽的生态走廊。

3. 游憩区:在官山南片适宜的区域设置游憩区,包括休息亭、茶座、观景台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和观赏的场所。

4. 景观节点:在官山南片的重要景点或景色较为出众的地方设置景观节点,如小溪、瀑布、湖泊等,以吸引游客注意并提供观赏价值。

5. 植被规划:在官山南片合理规划树木和花草的分布,突出四季景色的变化。

同时,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展示当地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

四、建筑设施规划1. 停车场:设计合理规划停车场,满足游客的车辆停放需求,并安排停车场与入口的便捷连通。

2. 服务中心:在官山南片适宜位置建设服务中心,提供游客咨询、休息、售票等服务功能。

3. 厕所设施:合理配置分布在官山南片各个重要区域的卫生间,以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4. 活动广场:规划一片开阔的活动广场,可供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庆典活动等,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娱乐体验。

五、安全措施1. 警示标识:在官山南片各个需要提示和警示的位置设置合理的标识牌和标线,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2. 防护措施:在山脊边界和悬崖峭壁等危险区域设置合适的栏杆和防护网,确保游客的安全。

美溪林业局森林狩猎场功能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美溪林业局森林狩猎场功能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美溪林业局森林狩猎场功能区的规划设计分析关芳【摘要】分析了黑龙江省美溪林业局森林狩猎场功能区的规划设计情况,对各功能区的具体位置、职能及特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利于今后该狩猎场狩猎、旅游活动的开展.【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森林狩猎场;功能区;规划设计;美溪林业局【作者】关芳【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1 规划位置及规模1.1 位置依据《狩猎场总体设计规范》 (LY/T 1562—2007),首先利用地形图、林相图、高分辨率卫片和现地定位 (采用手持GPS)筛选确定狩猎场选址为黑龙江省美溪林业局顺利河林场8林班、9林班、19林班和20林班内自然地理现状和资源情况可满足要求的林地,作为规划中的狩猎场。

1.2 规划区建设条件分析美溪林业局交通十分方便,国铁南乌线横穿境内,伊鹤公路穿过施业区,对外有公路和铁路相连。

局内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运材公路纵横成网,现有运材公路可直达项目选址区,既便于建筑施工管理,也便于建筑材料运输。

美溪林业局属非地震区,所处地理位置地质情况较好,距地面0.8m以下就是河卵石和砂子,地耐力在15t/m2以上,有利于狩猎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顺利河林场位于美溪林业局的东北部,在林业局主线公路 (美顺公路)上,距林业局局址约31km。

该林场位于小兴安岭南坡,气候属寒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0.44℃,极端最高温度36.5℃,极端最低温度-43.1℃,七月份平均气温20.3℃,年无霜期为115d左右。

初霜在九月中下旬,冰冻期长达6个月,冬季积雪最深达50cm左右,冻结深度1.5—2.5m。

顺利河林场施业区面积12725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2405hm2。

1.3 用地规模规划确定项目区占地总规模为461hm2。

其中: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415hm2、辅助生产用地面积46hm2;按森林类别划分,公益林 336hm2、商品林 79hm2、其它46hm2。

三官旅游景点组稿

三官旅游景点组稿

魅力三官三官洞天然林保护区是2001年5月由原三官洞乡裁撤划定,是全县唯一以林业保护区冠名的乡级行政区划。

经郧三路距县城61公里,周边分别与陕西商南、山阳两县的十里坪、白鲁础、晏马三乡毗邻,平均海拔950米,版图面积143平方公里,拥有林地21万亩,耕地3415亩,森林覆盖率达93%。

辖7个行政村(2个新增村),22个村民小组,1254户,4503人。

常住人口2500人左右,人口密度仅为17.5人/平方公里。

区内风景秀丽,资源富集,有“森林公园”、“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狩猎天堂”之美誉。

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后,唐王朝在何家井所在地建立黄沙县,武德八年撤,后黄巢起义将该县城屠城。

真武祖师张三丰曾在此潜心修练,有祖师殿为证(祖师殿村以此得名),封神人物姜子牙大战金鸡岭的古战场原貌犹存。

黄天化命绝金鸡岭、墓葬二龙山传说和郧西首任县令翁士吉降魔轶事流传甚广。

咸丰年间待诰夫妇墓保存完整,三官洞各村现存较多清代墓碑群印证这里曾是繁荣之地。

这些都将为五龙河景区增添文化内涵。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三官洞林区经正在建设的三五公路距郧西县城37公里,距银武高速公路40公里,距陕西省商南县金丝大峡谷37公里,距沪陕高速公路58公里,距本县五龙河风景旅游区23公里,两个景点途径三官的连接道路为山区四级公路。

处于西安市—金丝峡—五龙河--郧西旅游城—上津古城—西安市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上。

生态资源种群繁多:据省林业局狩猎场科考专家统计,三官境内现有森林植物1700余种,有红豆杉、娑椤、银杏、千头柏、岩白菜、紫斑牡丹等珍稀植物30余种,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木80余棵。

有野猪、山羊、草兔、果子狸、草鹿、山鸡、锦鸡等野生动物80余种。

适宜狩猎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山水景点星罗棋布:三官境内沟壑纵横,峰峦叠嶂,溶洞密布,奇石遍地,有封神文化背景的金鸡岭、鸡心寨,有高达150米悬崖绝壁佛爷岩,现知大型溶洞6个,已初探2个,极具开发价值,传说为土行孙遁地的结果。

美溪林业局开发狩猎旅游的重要意义

美溪林业局开发狩猎旅游的重要意义

美溪林业局开发狩猎旅游的重要意义
关芳
【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美溪林业局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好,发展狩猎旅游业的潜力很大.因此,美溪林业局应转变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发狩猎旅游产业,以狩猎旅游开发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这样既可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又可为林区经济转型探索一条新路.
【总页数】3页(P75-77)
【作者】关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风景区生态旅游开发之探讨:秭归四溪生态旅游区开发规划构想 [J], 汪云
2.美溪林业局森林狩猎场功能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J], 关芳
3.泗交狩猎场狩猎旅游业的开发与管理 [J], 夏小岗;张新建;刘海奎
4.论旅游开发中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兼谈怀化五溪旅游资源开发 [J], 王军
5.狩猎场规划与旅游开发探析——以内蒙古天骄御苑狩猎场规划为例 [J], 孙明阳[1];李娜[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规划原则,结合三官洞狩猎场的实际情况,对开展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三官洞;狩猎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57.4;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40-02
studyonlandscapeecologicalplanninganddesignofsanguandonghuntinggrounds
旅游规划在旅游开发中起着指导作用,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能使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得以完美结合[1],而狩猎旅游是在完全原始的自然环境中,保持自然生态不受影响的条件下,主要强调对捕捉方式的体验,根据其特点,在规划设计中引入景观生态学对自然环境系统的认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1研究区概况
狩猎场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狩猎的专门场所[2]。

根据狩猎场的生境类型和狩猎动物类型,三官洞猎场为森林―兽类陆禽狩猎场,地处郧西县的东北部,位于东经110°31′48″~110°35′24″,北纬33°8′~33°15′,面积约6 266.67 hm2,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4 ℃,年平均降水量为769.6 mm。

全区地形由北向南逐渐倾斜,丘陵起伏,山岳、丘陵、岗地、河畔交织分布的地形地貌,其中全区海拔在800~1 320 m;实地调查了植物多样性组成状况,共有维管束植物160科484属778种;据初步调查,该区共有兽类6目8科11种,鸟类为9目19科25种,爬行类为3目7科12种,两栖类1目2科4种。

其中种群数量较大并可作为狩猎对象的是野猪、草兔、环颈雉、山斑鸠、珠颈斑鸠等。

2研究方法
2.1景观多样性分析
包括景观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分析。

其中,类型多样性的测定指标有优势度、多样性等;格局多样性的测定指标包括分离度等;斑块多样性的测定指标有破碎度等。

2.2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3狩猎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3.1规划设计目标
三官洞狩猎场与五龙河景区紧密相连,距县城61 km,距武当山景区150 km,与陕西金丝大峡谷景区相距37 km,位于十堰至西安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带,境内野猪、草兔、环颈雉等狩猎动物资源丰富,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狩猎爱好者的需要,因此规划设计以实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旅游为总目标,在此前提下,确定基本目标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第二目标为实现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3.2规划设计思路
规划设计要突出保护性开发特色,坚持保证景观生态的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结构图式的设计两大原则,逐步进行整体和功能分区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都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结构进行,并把功能规划与结构规划结合于两者之中。

3.3旅游地“斑块―廊道―基质”系统规划与设计
3.3.1整体规划设计。

研究区定位为生态狩猎旅游地,应强调两方面的特点和功能:一是狩猎爱好者的狩猎天堂;二是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态景观。

作为整体形象,总体规划设计应力求在保护的基础上强化山―水―林景观特色,将自然地理特征作为重要构图要素,展现“青山―绿水―秀峡”的原生态风貌,突出回归自然的生态狩猎旅游主题。

forman的生态空间理论认为,确保大型植被斑块的完整,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4]。

因此,规划要确定必需保护的景观要素,构建出不可替代的基础格局。

研究区最优先保护或建设的格局是现有植被保护良好且离人们活动区有一定距离的自然地带,即“源地”区,其次是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几条重要廊道。

3.3.2功能分区及其规划设计。

三官洞狩猎场规划面积为6 266.67 hm2,根据野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保持区域连片以及避免人为隔离种群的原则,以动物种类与植被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地形和交通状况为依据将研究区分为3个功能分区(图1)。

一是狩猎经营区。

该区域位于蒿坪河村地域和三官洞村阳坪地域,总面积3 258.67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52%。

该区域为规划的重点区域,远离公路,狩猎动物种群密度高,栖息和隐蔽环境较好,人为活动少,适于开展“生态狩猎”活动,狩猎经营区从区域地形、狩猎活动需求以及狩猎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将狩猎经营区分划为狩猎1区、狩猎2区和缓冲区(安全隔离带)。

狩猎1区是进行狩猎活动的基础培训、管理基地。

设狩猎管理中心、扇形靶场等设施。

狩猎管理中心包含狩猎培训基地、室内射击馆、弓箭馆以及狩猎俱乐部。

此外,还设有枪支弹药保管和枪支修理等附属用房,为狩猎人员提供基地培训、服务、聚会的场所。

扇形靶场选择在山窝地形内,以保证安全和隔绝噪声,由靶棚、靶壕、侧向隔墙和靶后挡墙组成,设有移动靶、飞碟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打靶,满足专业训练和休闲射击的需要。

狩猎2区是进行狩猎兽类动物和小型哺乳类动物以及禽类的狩猎场地。

可在导猎员的指导下进行自由安全的狩猎活动,主要狩猎动物有野猪、草兔、环颈雉、山斑鸠以及环颈斑鸠等,因野猪具有一定攻击性,进入该区域除了配备猎枪等狩猎工具外,还需配备gps导航系统。

猎人小道建设充分利用原有山间人行小道,修建供狩猎人员通行的狩猎线路(猎人小道),狩猎线路间隔不得小于500 m。

树立界牌、标牌和标示牌:界牌用于标示狩猎经营区界限、标牌用于宣传和介绍情况。

标示牌用于提示进入狩猎经营区的人员应当注意的事项。

设立野外固定监测点与巡查线路:设立野外固定监测点1个和狩猎安全巡查线路1条,定期进行野生动物资源及疫源疫病监测。

缓冲区(安全隔离带)是为狩猎活动特设的安全区域,呈带状将狩猎活动区域同其他区域隔离开来,也为无人区。

沿狩猎区和缓冲区交接处设置防护网和植被隔离带,根据有关规定应为宽200 m以上的安全隔离带,以保障其他区域游客的安全。

二是综合经营区。

地理范围为三官洞村地域,总面积607.87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9.7%。

该区域为三官洞林区管理委员会机关所在地,交通便利、住宿和商业集中,人类活动较多,植被稀疏,狩猎动物分布密度低。

主要用于为狩猎爱好者提供综合服务或从事多种经营活动。

此区域为居民最重要的生活活动区,包括居民的住宅建设区和耕作区,同时也是游客集散的活动区。

据forman的最优景观格局模型与思想,规划设计应该引导和设计自然斑块,以廊道或小型斑块形式分散渗入人为活动控制的建筑地段或农耕地段,同时在人类活动区沿自然植被斑块和廊道周围地带设计一些人为斑块[5]。

具体措施可以为:向生产性斑块埂缘引入生态绿篱,特别是经济型生态绿篱与经济林木防护小林带,实现农田林网化;维护基本耕地,增加其他农用地比重;利用景观空间镶嵌与多熟种植原理组合作物的空间结构,适当安排轮作顺序,提高集约化程度;在面积较大的自然植物斑块和建筑斑块间增加农业小斑块,如果园、花圃、菜地等,并采取列、丛、群、片植等手法构建不同特色的绿色长廊、花果园地,形成居民点四周庭院经济网点模式的结构图式。

三是狩猎动物繁殖区。

该区域位于三官洞镇西面,马家坪村地域,最高海拔为1 335 m,森林相对茂密,人口稀少,总面积为2 400.13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38.3%。

该区域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分布有少量的针叶林,拟繁殖的动物分布较集中,种群密度较大,有适宜的容纳量和良好的生长与繁殖条件,区内无不良因素的影响,人为干扰少,有良好的缓冲地带,适于作为狩猎场的动物繁殖区。

此区域是为狩猎活动提供狩猎资源的场所,还兼具动植物园的功能。

主要进行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经济植物及动物饲料的种植。

重点建设内容为:狩猎动物繁殖区,主要用于野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养殖野猪、草兔等哺乳类动物为主,为狩猎活动提供动物保证;植物园,将郧西的代表植物移栽挂牌,开展植物保护科普宣
传,提高狩猎者保护国家珍稀植物的意识;野外固定监测点,设立野外固定监测点1个和巡查线路1条,定期进行野生动物资源及疫源疫病监测。

规划设计可考虑:土层较厚、坡度较缓的荒坡地修建水平沟等水土保持坡面工程,发展经济林果;在有一定土层但坡度较陡的地带,营造次生针阔叶混交水土保持林;实行陡坡耕地还林或改为观光性经济林果园。

以上规划设计都基于“斑块―廊道―基质”要素的优化组合,其中斑块调整原则包括:生态性原则;景观连续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格局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廊道规划设计原则包括: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乡村小路和山道,作最小变动;尽可能构成旅游回路。

山道、乡村小路与游线相互交织,形成景区内的游路网。

4结论
狩猎场规划中采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有助于狩猎场通过规划设计实现“规划结合自然”、“狩猎与环境协调”思想。

运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进行狩猎场景观生态规划实践具有可行性,在解决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上具有独到的优势。

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是狩猎场景观规划的主体。

围绕主题从整体到局部分层次地展开,突出宏观总体格局和中观功能分区的设计,能较好地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