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实践。
一、加强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广高效农业模式。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加强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村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
要加大对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设计,注重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
三、加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医疗资源配备。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四、推进农民收入水平提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增加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土地经营权益。
总结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积极引导和支持这些工作,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优化升级、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
新农村建设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本文将从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路径。
一、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农村产业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路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要提高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房建设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促进农村环境整治。
同时,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便利农民出行。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厉行节约环保,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生态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企业、农民是共同参与者,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投入比例,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应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共同推动农村振兴。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
只有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推动农村全面振兴。
希望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总体要求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
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
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2.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解决好这个任务,要做好“五个必须”:1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4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5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3.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4.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五要五不要”,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5.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6.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的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好五大机制:一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金;二是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五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平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载体;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区域;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特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建设美丽、宜居、富裕的农村社区,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发展的协调。
本文将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和对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农村人口占据着国家的三分之二以上,发展农村就是发展经济。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
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村社区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2.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旨在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3. 增强城乡发展的协调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化和产业化进程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创造美丽乡村、宜居社区和富裕农民。
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包括:1. 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优美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和强烈地方特色的农村,打造宜游宜居、生态环保的乡村旅游景区。
2. 宜居社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优质的居住环境和社区文化,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 富裕农民:通过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和财富累积,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幸福感。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建设新型农民住房和美丽乡村,提供农村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供排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建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与未来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如何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共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现代农村建设首先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大对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要完善农村道路网、水利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打通农村内外联系的“毛细血管”,提高农民生产、出行和生活的便利程度。
同时,还要推进数字农业、智慧农村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让农民能够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二、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业产销对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耕作质量,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三、加强农村人才引进和培训,促进产业升级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青年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助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
四、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优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社会事业服务水平。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农村社会活力,增强农民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共同构建和谐稳定农村社会环境。
五、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构建绿色生态农村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推进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循环化,加大农村生态修复力度,保护好农田、水源、森林等生态资源,构建起绿色生态农村。
六、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合力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明确政府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农村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含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乡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表现在: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3、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
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4、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
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主要从新农村建设的定义、目标、现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简要介绍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的定义新农村建设是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构建和谐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美丽、富强、文化、和谐、民主的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主要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村社会的和谐、农民的幸福生活。
具体表现为:1. 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通过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机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健康。
3. 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
通过发展多元化经济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4.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扩大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和共同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在不断减少,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
一方面,农村贫困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及农村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和人才的流失,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增长动力有限,导致农村的整体发展较缓慢。
目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较大的挑战和问题。
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发展往往因地制宜,在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更好地照顾到当地的特征和优劣势。
同时,环境污染、农村用地乱占、种养殖污染等问题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些挑战。
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更需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一致,紧密衔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第一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
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
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
抓好其他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大型灌区,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
加快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培育和推广超级杂交水稻等优良品种。
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节约型农业。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
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第二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养殖业比重。
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
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实施休渔、禁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
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
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提高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梦想。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 农业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
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 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 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 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 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 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 和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四)深化农村改革 ——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要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新农 村建设的要求,着力建立城乡协调、平等发展的有 效机制,着力建立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 市场体系,着力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体 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水:目前,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水。 路:有相当一部分村庄仍不通油路。 电:农村电网改造成效显著,但后续建设任务很重。 气:农村沼气建设一举多得,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 建设步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 增收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比 1984年为 1.81:1 1994年为 2.86:1 2005年为 3.22:1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由1980年的65.7%下降到2005年的3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农村发展成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后来一系列中央文件提出的重要任务。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城乡一体化、产城融合等新发展模式下的农村,是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完善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差距缩小、乡风文明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综合推进的产物。
从国家层面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社会稳定等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代化、共同富裕、美丽中国的必要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众多领域,需要在农村经济、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社会建设、农村治理、农村生态文明等多方面进行协调推进。
其中,农村经济是关键所在。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大生产、高效益、高品质等目标的前提。
除此之外,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鼓励农村企业发展等都是重要举措。
同时,也必须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促进农村固有户居、集体户居和新型住宅形态有机衔接,实现以人为本的自然,生态,和谐,健康的居住环境。
街道、广场、群众文化、公共设施等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方面。
在农村社会建设方面,要推进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保障、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服务保障。
此外,也要严格治理农村非法组织和不良行为,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立体防护等,实现农业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加强农田用地保护,防止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环境污染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意义深远、长远的任务。
对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双轮驱动、促进城乡差距缩小、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在农村发展方面的重要任务,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农民生活的美好化、农村面貌的整体化。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路网、水利设施和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充分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的增效增效、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对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和支持,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农民的生活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结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才能为农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农村带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丽、富裕、整洁、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国家的发展,农村建设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变革,从早年的农村集体经济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着农村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目标、现状和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农民集体经济的破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等。
在新时期背景下,农村面临的问题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运而生。
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推进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特色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促进农村土地规划和开发,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发展农村旅游,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的发展。
4.推动农村教育、卫生、环境、村容村貌、社会保障等工作的改善和发展。
现状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走过了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有了一些取得的成效。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产业结构中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产业升级的动力和资源,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3.农村人口流失。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农村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得以提升,导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未来展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的发展展望也有很大的前景。
在未来的建设中,我们需要着重解决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推动农村的转型升级。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水平,让农村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适。
2.加强科技支撑。
科技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加强科技研发和运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课件
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7(2004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 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 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 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 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
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 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 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 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进一步系统化,同时从农产品统派 购制度、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支持乡镇企 业、鼓励人才流动、放活金融政策、加强小 城镇建设等十个方面活跃农村经济。文件还 提出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 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 把农村经济搞活。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 改为现金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3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
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 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 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 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 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 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提出背景:
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 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 ;一年后,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 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中国 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在十 六届五中全会上,则正式提出要“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20字:“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核心仍然是发展生产力。但是,新农村建设是 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是单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20 字”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 党的建设。同时,要正确处理加大外部支持和挖掘农村 内部潜力的关系,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825美元、人均137美元,1978年为3893美元和700美元。 从横向比较来看,农民收入迅速接近甚至反超城市居民。1967
年农民户均收入与城市居民之比达到最低点为0.6:1,1970年
这一比值略有提升达0.67:1,到1974年这一比值首次达到1:1 ,说明农村家庭收入开始超过城市家庭收入。
韩国新村运动建设项目图示
新村运动
粮食实现自给自足
1972年.韩国政府引进了有“奇迹稻米”之 称的水稻高产品种“统一稻”。 1973年韩国加大了良种培育和推广力度,先 后培育了“维新”、“密阳23号”、“密阳 30号”、“水原264”和“鲁丰”等新品种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的引导下,中国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现象。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解决“三农”问题,要切实抓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始终不渝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差距大,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滞后;二是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别,且贫困人口过多,生产生活仍十分困难。
三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也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劳动个体素质欠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逐步缩短存在的差距,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农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交通设施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 农村交通便捷性和安全性 。
农村水利设施
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需 求。
农村电力设施
完善农村电力设施,提高 农村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农村教育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提高 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农村卫生
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农村 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教育、医疗等 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强农村 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农村的 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05
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总结词
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 村产业升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方向。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 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 生产效益。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 和专业化水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 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 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留 守儿童、空巢老人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结词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 题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农村是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党和政府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民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主力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味着要实现农村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基础。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1. 产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集约化和农民收入增长。
2. 生态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
3. 脱贫攻坚:持续深化农村扶贫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4. 农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农民自治水平。
5. 乡村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耕文明,培育乡村文化产品和乡土文化精品,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路径1.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农民人才,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2.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农民收入。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农村道路、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4.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多元化发展,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5. 引导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乡村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承载地。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保障体制治理机制精神生活城乡发展与加强合作第一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2006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近几年来,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逐步地推动由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这样一个转变,而不是靠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达451亿元。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2004年又增加251.4亿元。
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新农村建设”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之一。
(二)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城乡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1.收入差距扩大。
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文献综述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试图对国内外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的状况做一个粗略的文献综述,以明了我国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以便有识之士更好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建设模式;国内外农村1 关于农村建设模式的理论研究美国农村社会学家埃弗里特•罗吉斯和拉伯尔•T•伯德格根据个体农村变迁的思想,从其整体特征看可将世界各国农村发展的典型样式概括为两种:内发变迁和关联变迁。
即一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是本国与此相关的成员率先自然地根据自己的思想实现的,还是在别国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实现的。
前者属于内发变迁,后者属于关联变迁。
在发展经济学中,托达罗(M.Todaro)提出发展的初始条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1)物质和人力资源;(2)人均GDP和收入水平;(3)气候条件;(4)人口规模、分布和增长;(5)国际移民的影响;(6)国际贸易在增长中的贡献;(7)科学技术研究水平;(8)制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费孝通(1998)在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研究中,提出了“模式”的概念,意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模式是一个系统结构,表现出来各种经济社会要素间搭配起来的特有格局”。
不同的发展方式、路子就是不同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我们“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从而可以对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
在关于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中,张敦福(2002)把自然资源和地理气候、人口、资金、技术、交通运输和通讯、国内政策、历史和文化传统、区域互动等8个变量纳入到区域发展模式的模型之中。
2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2.1 国外农村建设模式研究(1)日本高效农业模式。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正因为如此,日本非常注高效农业,比较著名的是日本“造村运动”。
其中,在“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就是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提出的“一村一品”运动。
平松守彦(1985)在《一村一品运动》中写道:“所谓一村一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克服了本国资源稀缺、劳动力流失等难题,实现了农村的快速发展。
(2)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在1970年4月召开的地方长官会议上,韩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运动,简称“新村运动”。
“新村运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提出包括草屋顶改造、道路硬化、改造卫生间、供水设施建设如集中建水池或给水井加盖、架桥、盖村活动室等20种工程项目,由村民民主讨论、自主选择;第二阶段以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
新村运动实现了农业与农村相结合的现代化,使韩国农村建设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情景。
其借鉴意义在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应该分阶段、有层次地展开。
(3)印度的农村建设模式。
近些年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成为印度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政府农村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基层自治机构积极动员民众参与政府制定的各项工程。
具体办法是,政府将权力下放给自治机构,通过自治机构协调政府政策和民众的愿望与需求。
农村工程的重点在于促进就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饮用水、环境卫生、住房、教育和道路建设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将就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是其特征之一。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决定于多种要素。
尽管各国农村发展道路不同,但以农民收入为主,发展农村经济,靠政府扶持和引导,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重视教育等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2.2 国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在关于农村发展路径模式的总结中,温铁军(2006)认为世界范围内解决农业支持体系的模式只有两种:一是美国的大农场与产业化模式,农场规模大到可以一对一跟公司谈判,形成了契约关系,实现了公司加农场主的产业化。
二是日、韩及台湾地区的东亚小农与综合农协模式。
中国属典型东亚小农,对象是经济不规模的细碎小农,因此不能照搬美国产业化模式。
于战平(2006)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有:(1)城乡统筹、协调、互动建设新农村模式,包括以城带乡型、城乡自然互融型、中心城区主动扩散、农村互补对接型、主动融入城市(都市)型(适用于对“市中村”、“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小城镇建设带动型;(2)传统村庄改造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改造的具体实践模式包括区域村庄资源整合型、文明生态村建设型;(3)内生性产业提升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具体模式有:工业化带动型、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带动型、商贸优势开发型、优势与特色开发型;(4)完善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企业、个人直接经营型;集体运作型模式。
蒋和平、朱晓峰(2007)等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建设新农村的典型特征,从各地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因素的角度出发,将其分为八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城市带动型、村企互动性、支部带动型、能人领导型、科技园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带动型。
邹统钎(2007)认为旅游扶贫是促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CBD模式),旅游推动乡村建设机制的核心是地方控制与本地化。
本地人所有、本地人管理的小型家庭旅馆在乡村旅游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它们更多使用本地劳动力与本地的建筑材料;食品供应主要来源于本地。
由于国内旅游更多使用本地的劳动力与资源,因此它比国际旅游对乡村旅游的贡献大。
本地化是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推动农村发展最有效的机制。
邹伟进、李红军(2007)认为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背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治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理想模式。
3 国内外文献评述及总结3.1 现存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存在着一些缺陷(1)在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个别典型的个案,描述性研究比较多,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构建;(2)研究者的视角从宏观层面看问题,缺乏社会调查和实证性研究,而且对研究方法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辞,方法程序不规范不科学;(3)大多数研究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缺乏必要的理性关注。
3.2 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涉及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诸多方面,很多创新之处给予我们不少的启示(1)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
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同时也有着很强的地方色彩。
所以,选择新农村建设模式必须综合考虑所在区域的位置、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宜强调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应从各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避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
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建设模式。
(2)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的作用。
当今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公是农民。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是为了农民,立足点是依靠农民,着力点是激发农民,根本点致富农民。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搞“一切包办”,不重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建设新农村,要处理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村民受益。
和谐社会导向的农村建设应是在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共同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各类经济组织和民间社团组织广泛参与、城乡和谐、农民满意、高效运行的新型农村建设模式。
(3)政府要充当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不能加重农民负担。
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投入力度是成功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收入虽有大幅度增加,但是,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目前农民还不具备相应的投资能力。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公共投资,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以吸引社会资金是完全必要的。
政府要在稳定有关各项农村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整合现有资源,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建设长期滞后局面。
在政府充当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的同时,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参考文献[1] [美]埃弗里特•罗吉斯,拉伯尔•T•伯德格,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3.[2] Todaro. Economic 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M].Longman,1985:120-126.[3] 费孝通.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 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5] 吴敬学.韩国的“新村运动”[J].中国改革,2005,(12).[6] 王晓丹.印度的农村建设[J].南亚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