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重要的结构概念
管理学中组织结构的名词解释
管理学中组织结构的名词解释组织结构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或者团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形式。
组织结构对于一个组织的运营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组织中,适用的组织结构也会有所差异。
在实践中,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
下面我将分别对常见的几种组织结构进行解释。
1. 功能性组织结构功能性组织结构是最常见的组织形式之一。
在这种结构中,组织根据其特定的功能将不同的活动划分为各个部门,例如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等。
每个部门负责自身的职能和任务,并且部门之间相对独立,通过协调合作来实现整体目标。
功能性组织结构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者刚开始创业的公司。
2.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一种相对分权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结构下,一个组织会根据其业务范围或者地域将自身划分为多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拥有独立的权力和责任,可以自主决策和运营。
事业部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也需要进行协调合作以实现整体目标。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通常适用于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
3. 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兼顾功能性和项目性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组织部门通过功能性的组织结构来管理日常业务,同时在需要的时候,会组成临时的项目小组来处理特定的项目或任务。
矩阵式组织结构强调跨部门协作和信息流动,有助于提升创新和灵活性,但也可能会增加管理的复杂性。
4. 网络式组织结构网络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弹性和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和个体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灵活的组织体系。
网络式组织结构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并且能够吸引和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和资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式组织结构逐渐成为一些新兴行业和创业企业的选择。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还有其他一些衍生的变种和混合形式,如虚拟组织结构、边界组织结构等。
结构的概念是
结构的概念是结构的概念是指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地质构造,还是人类社会中的组织机构、建筑物等,都具有一定的结构。
结构可以看作是事物内部元素的组成方式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它决定了事物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并在事物发展和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结构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层次结构、网络结构、环形结构和线性结构等。
这些类型的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比如,层次结构可以将事物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网络结构则呈现出多个节点之间的复杂关系,任意一个节点的变化都会对整个网络产生影响;环形结构则具有循环性质,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促进;线性结构则是按照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结构的作用是为事物提供了组织和支撑,使其能够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事物的结构不仅影响着事物的内部功能和相互关系,还决定了事物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
一个合理的结构可以提高事物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相反,一个不合理的结构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功能失调甚至灭亡。
结构也是事物变化和演化的基础。
事物的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演化路径和趋势。
结构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会经历调整、重构或重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有时候,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混乱和不稳定性,但也可能为系统带来全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总之,结构是事物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体现,它决定了事物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
合理的结构能够提高事物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演化。
因此,对事物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构概念和体系
结构概念和体系结构概念和体系结构概念和体系是工程学和建筑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建筑和工程设计中,结构是指由材料组成的支撑系统,它能够承受和传递荷载,并保持稳定。
结构体系则是指支撑系统的组织和布局方式,用于合理地分配荷载,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将对结构概念和体系进行详细阐述。
1.结构概念:结构是指由材料组成的支撑系统。
它是工程或建筑物的骨架,起到支撑和分担荷载的作用。
常见的结构包括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桥梁的梁桥结构、航天器的壳体结构等。
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构造稳定的结构,使其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并保持安全运行。
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素:荷载、轴力、剪力、弯矩和变形。
荷载是由外部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如重力、风力、地震力等。
轴力是指垂直于结构轴线的拉力或压力,常见于柱子或拉杆。
剪力是指垂直于结构的轴线的力,常见于横梁或地基。
弯矩是指结构受到扭转或弯曲时产生的力矩。
变形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或变形。
2.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是指结构的组织和布局方式,用于合理地分配荷载,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不同的结构体系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和特点。
常见的结构体系有平面结构、空间结构和薄壳结构等。
平面结构是指支撑平面上的结构,主要由柱子和梁组成。
它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设计,如办公楼、住宅楼等。
平面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框架结构、索链结构和网架结构等。
空间结构是指在三维空间内支撑和连接的结构,常见于世界各地的桥梁和塔楼。
它可以承受来自不同方向的荷载,并保持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空间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较为复杂,需要考虑荷载分布、材料强度和结构稳定等因素。
薄壳结构是指由曲面薄壳组成的结构,适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物设计。
薄壳结构的特点是强度高、刚度大,可以承受大荷载和提供大空间。
薄壳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曲面形态、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此外,结构体系还包括结构的连接和支撑系统。
连接系统是指用于连接结构构件的构件,如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等。
框架结构概念
框架结构概念框架结构是指事物、系统或项目的基本组成和组织方式,它能够为其提供规范和明确的结构和框架。
无论是建筑领域、工程领域还是软件开发领域,框架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框架结构的定义和概念框架结构是指一个整体事物的基本组成和组织方式,它是事物能够有机协调运作的基础。
框架结构能够为事物提供清晰的结构和蓝图,使其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方法运作。
框架结构的作用是减少重复性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规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框架结构的类型框架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系统框架结构、软件框架结构、建筑框架结构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框架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比如,在建筑领域,框架结构是指建筑物的骨架和支撑结构,它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软件开发领域,框架结构是指建立一个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开发。
三、框架结构的重要性框架结构在各个领域都非常重要。
首先,它能够为事物提供一个清晰的组成和组织方式,使得事物能够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方法运作。
其次,框架结构能够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一个好的框架结构能够让人们更快地理解事物的组成和运作方式,从而能够更快地实现目标。
此外,框架结构还能够规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确保事物能够正常协调工作。
四、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好的框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
首先,框架结构应该简单清晰,能够为事物提供一个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框架。
其次,框架结构需要具备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能够适应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框架结构还应该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和情况。
最后,框架结构需要规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确保事物能够协调工作。
五、框架结构的应用案例框架结构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软件开发中,有诸多框架结构,如Spring框架、Django框架等,这些框架结构能够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在建筑领域,框架结构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行政组织结构名词解释
行政组织结构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各个组织机构都需要明确的行政组织结构以便于有效地规划和管理工作。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层级划分,以及各岗位职责和权限的分配。
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可以帮助组织高效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协调性。
1. 顶级管理层在行政组织结构中,顶级管理层通常是组织的最高领导者,如首席执行官(CEO)或董事长。
他们负责制定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决策重要事务。
顶级管理层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扮演着指导和监督的角色,确保整个组织朝着预定目标前进。
2. 部门部门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组织内的各个职能部分,如财务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等。
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业务领域,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3. 岗位岗位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最基本单元,指的是个体在组织中具体的工作职责和职位。
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
岗位在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排列和分工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密切相关。
4. 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是行政组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定义了岗位之间的汇报和管理关系。
上下级关系的建立可以确保工作的合理分配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上级负责指导和监督下级的工作,下级则负责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5. 职权委托职权委托是行政组织结构中的一种管理机制,指的是上级部门将一部分职权和权限委托给下级部门或岗位。
委托可以分散决策权,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然而,委托也需要明确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以避免滥用权限或负面影响。
6. 矩阵组织矩阵组织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组织结构,它将不同岗位和部门间的关系呈现为一个矩阵状。
矩阵组织的特点是在组织中存在多个上级和多个汇报线,员工可以同时向多个上级汇报工作。
矩阵组织可以促进跨部门协作和信息流动,但也增加了协调和管理的难度。
7. 跨国组织结构跨国组织结构是一种行政组织结构,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普遍。
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
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化学结构是化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化学物质在分子级别内的排列、组成以及电子的分布。
理解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的学习及实际应用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化学结构的基本概念。
一、化学中的原子化学中的原子是指一个化学元素中的最小单元,它由一个原子核和一群围绕着原子核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负责电荷的带正,中子则负责维持原子核的稳定性。
原子中的电子是负电荷,它们围绕在原子核外,以一定的轨道和分布方式存在,不同元素的电子分布方式和轨道不同。
二、分子分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分子的化学结构可以被表示为分子式,其由元素符号和代表其各个原子相对数的下标组成,例如H2O表示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水分子。
分子结构的形状和电荷分布方式对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维持原子之间结合的力,通常是电子对的共享或转移。
根据整个化合物的电子平衡,化学键可能是离子键或共价键。
离子键通常是由一对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而共价键通常是由两个原子之间远程共享一对电子所形成的。
共价键的强度通常由它们之间电子的共享程度所决定。
四、离子离子是指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形成于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
正离子通常有正电荷,它们通常是由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所构成的。
负离子则通常有负电荷,它们通常是由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所构成的。
离子的电性通常是对化学反应和性质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分子形状分子的形状是由其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电子的排列方式决定的。
这些形状可能是线性的、平面的、立体的、无定向的等等。
在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能吸收和发射特定频率的光以及与其形状相关的电子跃迁。
因此形状方面的调整也会对分子的光谱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六、声波等熵声波传导过程中,物质本身也会受到声波参数的影响。
什么是建筑结构
什么是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建筑物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力学效应。
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建筑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承担着保护建筑物整体安全的责任,还对建筑物的功能、美观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和意义建筑结构是指由柱、梁、墙等构件组成的框架体系,通过构件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承载和传递载荷:建筑结构是建筑物承受和传递各种外部载荷的主要途径。
例如,地震、风力和雪载等外力都需要通过建筑结构来传递到地基或地面上。
2. 保证建筑物安全: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安排结构布局和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发生坍塌或破损的风险。
3. 彰显建筑美学:建筑结构不仅具备技术功能,还可以成为表达建筑美学的方式之一。
一座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具备艺术性,使得建筑以其结构形式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4. 延长使用寿命: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通过结构的合理布置和材料的选择,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疲劳受损和老化现象,从而延缓维修和更换的需求。
二、建筑结构的分类建筑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建筑学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由柱和梁组成的刚性框架构件相互连接而成。
框架结构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木结构等不同材料的框架。
2. 骨架结构:骨架结构是指通过柱、梁和墙等构件组成的建筑结构,形成一个刚性完整的骨架。
骨架结构常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型建筑物中。
3. 壳体结构:壳体结构是通过曲面或曲线构件形成的连续、光滑的表面来支撑建筑的荷载。
典型的壳体结构包括穹顶和拱形结构,其具有优美的外形和出色的空间承载能力。
4. 组合结构:组合结构是指混合使用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的建筑结构。
通过结合不同的结构类型,可以发挥各种材料和形式的优势,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语法结构类型
语法结构类型语法结构类型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和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语法结构类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子中各个部分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语法结构类型,并探讨它们在句子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基本的语法结构类型: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组成,主语通常是句子中的主要名词或代词,而谓语则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句子"Tom runs"就是一个主谓结构,其中"Tom"是主语,"runs"是谓语。
除了主谓结构,还有一种常见的语法结构类型是主谓宾结构。
主谓宾结构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宾语,用来接收动作的影响。
宾语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动名词短语。
例如,句子"Mary eats an apple"就是一个主谓宾结构,其中"Mary"是主语,"eats"是谓语,"an apple"是宾语。
除了主谓宾结构,还有一些其他的语法结构类型,如主谓表结构和主系表结构。
主谓表结构包括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和一个表语,表语通常用来描述主语的特征或状态。
例如,句子"She is happy"就是一个主谓表结构,其中"She"是主语,"is"是谓语,"happy"是表语。
主系表结构也由一个主语、一个系动词和一个表语组成,系动词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
与主谓表结构不同的是,主系表结构强调主语的身份或特征。
例如,句子"The book is interesting"就是一个主系表结构,其中"The book"是主语,"is"是系动词,"interesting"是表语。
高中生物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2017版)
高中生物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2017版)必修课程大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重要概念1.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次位概念1.1:1.1.1 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其中以碳原子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1.1.2 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1.1.3 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1.1.4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1.1.5 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1.1.6 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其功能取决于由氨基酸序列决定的三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1.1.7 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贮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重要概念 1.2: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次位概念1.2:1.2.1 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2.2 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1.2.3 阐明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1.2.4 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重要概念1.3: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次位概念1.3:1.3.1 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1.3.2 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大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重要概念2.1: 物质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次位概念2.1:2.1.1 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1.2 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2.1.3 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重要概念2.2: 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次位概念2.2:2.2.1 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2.2.2 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2.3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分子中2.2.4 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重要概念2.3: 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次位概念2.3:2.3.1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2.3.2 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2.3.3 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大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重要概念3.1: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次位概念3.1:3.1.1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上,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基因决定的3.1.2 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一般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3.1.3 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3.1.4 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决定的3.1.5 举例说明某些基因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重要概念3.2: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次位概念3.2:3.2.1 阐明减数分裂产生只含有一半遗传信息的精细胞或卵细胞3.2.2 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3.2.3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3.2.4 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重要概念3.3: 由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次位概念3.3:3.3.1 概述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会引发基因序列的改变3.3.2 阐明基因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3.3.3 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3.3.4 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会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变异3.3.5 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3.3.6 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概念大概念4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重要概念4.1: 地球上的现存物种丰富多样,它们来自共同祖先次位概念4.1:4.1.1 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4.1.2 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 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重要概念4.2: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次位概念4.2:4.2.1 举例说明种群内的可遗传变异将赋予某些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4.2.2 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加4.2.3 说明自然选择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4.2.4 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4.2.5 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物种形成重要概念4.3: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与适宜环境次位概念4.3:4.3.1 阐明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4.3.2 举例说明人类生存和发展受益于生物多样性选修Ⅰ课程大概念1 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重要概念 1.1: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次位概念1.1:1.1.1 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1.1.2 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1.1.3 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重要概念1.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次位概念1.2:1.2.1 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1.2.2 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重要概念1.3: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次位概念1.3:1.3.1 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1.3.2 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1.3.3 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1.3.4 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1.3.5 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1.3.6 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重要概念1.4: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次位概念1.4:1.4.1 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代谢的调节1.4.2 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1.4.3 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1.4.4 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重要概念 1.5: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次位概念1.5:1.5.1 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1.5.2 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1.5.3 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1.5.4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重要概念 1.6: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调节次位概念1.6:1.6.1 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1.6.2 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6.3 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6.4 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大概念2 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重要概念2.1: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次位概念2.1:2.1.1 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2.1.2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2.1.3 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2.1.4 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2.1.5 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2.1.6 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重要概念 2.2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次位概念2.2:2.2.1 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2.2.2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2.2.3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并呈现出能量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规律2.2.4 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规划和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资源的途径2.2.5 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2.2.6 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2.2.7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2.2.8 分析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重要概念 2.3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次位概念2.3:2.3.1 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2.3.2 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2.3.3 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重要概念 2.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次位概念2.4:2.4.1 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2.4.2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2.4.3 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态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2.4.4 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2.4.5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大概念3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重要概念3.1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次位概念3.1:3.1.1 阐明在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3.1.2 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3.1.3 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3.1.4 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3.1.5 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重要概念3.2 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多样的生物产品次位概念3.2:3.2.1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品是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3.2.2 阐明发酵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3.2.3 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大概念4 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重要概念4.1 植物细胞工程包括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技术次位概念4.1:4.1.1 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离体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重新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4.1.2 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合细胞,继而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4.1.3 举例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利用快速繁殖、脱毒、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育种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重要概念重要概念 4.2 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核移植、细胞融合和干细胞的应用等技术次位概念4.2:4.2.1 阐明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获得相关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过程。
结构概念和体系 pdf
结构之重要
结构概念和体系
一、概念定义
结构概念和体系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中各种结构的总称,是建筑物的骨架和支撑体系。
它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梁、柱、板、墙体、屋顶等部分,以及这些部分的连接和组合方式。
结构概念和体系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舒适和美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结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根据材料分类:可以分为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
根据结构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
根据施工方法分类:可以分为预制装配式结构、现浇整体式结构等。
三、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结构概念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对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结构分析的方法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在进行结构分析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施工方法等。
四、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要求,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进行规划和设计,确定结构的类型、材料、尺寸和构造方式等。
结构设计是建筑物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五、结构施工
结构施工是将结构设计转化为实际建筑物的过程,是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进行结构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土木工程中的力学和结构概念
1 外力、内力和反力
桥身承受剪切
桥身承受扭曲
再如果将重物放在桥 的一侧,全桥还将受 到扭曲。
第5页/共89页
土木工程概论
1 外力、内力和反力
这些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曲就是桥身承受内力
的结果。人和重物能静止地位于桥上,说明它的外力、反力和内 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独木桥是最简单的例子,所有土木工程设施的结构, 无论大小、重轻、厚薄(大如大桥、小如小木屋)都 处于外力、内力和反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它承受的 内力无非是下列5种以及它们的组合
拉伸
压缩
弯曲
剪切
第26页/共89页
扭转
土木工程概论
2.3 应力、应变、弹性模量
⑴ 应力
为度量结构构件所发生内力的大小,我们将作用于单 位面积上的内力强度称之为应力:
σ= p
A
按照荷载作用的形式不同, 应力又可分为拉伸压缩应力、弯 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同截面垂直 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 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北京郊区某 5m高单层 房屋迎风面
风载
kN m 2
第14页/共89页
2.1 荷载(直接作用)
同处一区 的18层高 层建筑
kN m 2
土木工程概论
2.1 荷载(直接作用)
第15页/共89页
土木工程概论
2.1 荷载(直接作用)
集中荷载作用
均匀分布荷载作用
集中荷载的单位一般 为KN,均布荷载的 单位一般为KN/m 或KN/m2
第28页/共89页
土木工程概论
2.3 应力、应变、弹性模量
⑶ 弹性模量
当力作用一物体时,物体有变形。当这个力移去后,物体又恢 复原来的形状。物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弹性。
概念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概念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概念的结构包括定义、特征、分类、关系和范围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详细解释:一、定义:定义是概念结构的基础,用于准确描述一个概念的含义和内涵。
一个良好的定义应当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名称:概念的名称是唯一标识该概念的符号或符号组合。
2.描述:对概念的特点、属性、功能等进行描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3.边界:概念的定义需要明确其边界,区别于其他相关概念,以避免概念的混淆和歧义。
二、特征:特征是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描述概念的普遍性和共有性。
一个概念的特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描述:1.属性:概念具备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功能:概念所具备的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或作用。
3.行为:概念具备的特定的行为方式或行为模式。
三、分类:分类是将概念按照某种特定的准则进行划分和整理。
一个良好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分类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范围: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或对象的范围进行分类。
2.属性:根据概念的特性和属性的不同进行分类。
3.功能:根据概念所具备的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
四、关系:关系是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同义关系:表示两个概念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含义。
2.层级关系:表示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存在上下级或包含关系。
3.对立关系:表示两个概念具有相互排斥的属性或特征。
4.逻辑关系:表示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关系等。
五、范围:范围是概念适用的场景或对象的界定。
一个概念的范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1.时间:概念适用的时间范围,如现代、古代等。
2.空间:概念适用的空间范围,如城市、国家等。
3.对象:概念适用的对象范围,如人、动物等。
概念的结构是对一个概念的全面描述和界定。
通过清晰的定义、明确的特征、正确的分类、准确的关系以及恰当的范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一个良好的概念结构有助于学术研究、科学推理和知识传递。
冯 · 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概念
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概念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概念1. 介绍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
它的提出者是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他在二战期间与团队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并提出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在今天仍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计算机的设计和开发中。
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有四个基本特点:存储程序的概念、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储于存储器中、指令的操作码和位置区域码以二进制数表示、顺序执行指令。
这四个基本特点构成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它们为计算机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3. 存储程序的概念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核心概念是存储程序,即将程序指令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
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计算机可以按照程序顺序自动执行,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存储程序的概念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各种不同的任务。
4.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储于存储器中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要求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储于存储器中,这意味着计算机可以像处理数据一样处理指令,从而实现了程序的自动化执行。
这一特点为计算机的指令集架构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各种不同的指令,实现复杂的计算和处理任务。
5. 指令的操作码和位置区域码以二进制数表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要求计算机中的指令的操作码和位置区域码以二进制数表示,这一特点为计算机指令的译码和执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进制数的使用使得计算机可以高效地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实现了计算机的高效性能。
6. 顺序执行指令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要求计算机按照程序顺序执行指令,这一特点使得计算机可以逐步地完成程序的执行过程,从而实现了程序的逻辑控制和流程控制。
独立结构的名词解释
独立结构的名词解释独立结构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一种无需依赖其他句子成分的句子结构。
在句子中,独立结构通常是一个独立的短语或从句,它可以独立存在于一个完整的句子中,不受其他成分的限制或影响。
独立结构扮演着使句子更完整、表达更生动以及增添句子的修辞强调的作用。
它可以在句子中添加额外的信息、插入感叹语气或加入确切的细节。
下面将在文章中通过例子来说明这些用法。
首先,独立结构可以用来添加额外信息。
例如,在一句简单的陈述句中,我们可以使用独立结构来为句子增添细节。
比如说,在句子“他是一位优秀的演员。
”中,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一个独立结构来突出他的演技:“他是一位优秀的演员,无论是在电影还是舞台上。
”其次,独立结构在句子中插入感叹语气时非常有用。
通过在句子中使用独立结构,我们可以增强感情和强调某种情绪。
例如,句子“我真的不敢相信!”可以通过插入一个独立结构来表达更强烈的情感:“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么多人竟然来支持我。
”此外,独立结构还可以提供确切的细节,从而使句子更加具体和生动。
通过添加独立结构来描述时间、地点或原因,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丰富句子的含义。
例如,句子“我在公园遇见了她。
”可以通过添加一个独立结构来表达更多的细节:“我在公园遇见了她,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正好在同一个长椅上休息。
”除了在句子中使用独立结构,我们也可以将独立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这时,独立结构通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独立的思考或呼唤。
例如,一句简单的独立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可以完整地表达对某件事情的赞叹之情。
总之,独立结构是英语语法中一种重要的句子结构,它能够为句子增加信息、插入感叹语气、提供细节或独立存在于句子中。
通过使用独立结构,我们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多样,并使其更有表现力。
熟练地运用独立结构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富有感情,让读者或听众更加投入其中。
结构的静定与静不定
结构的静定与静不定结构分析是工程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在结构力学中,结构的静定与静不定是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本文将围绕着结构的静定与静不定展开探讨,介绍其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方面的内容。
一、结构的静定静定是指结构在受力平衡的条件下,各个构件的位移可以由已知的力和几何条件唯一确定。
在静定结构中,构件的位移和应力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唯一求解。
简言之,一个结构如果满足所有构件的位移和应力能够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唯一确定,那么这个结构就是静定结构。
静定结构的特点有几个方面:1. 构件数量与方程数量相等:静定结构的构件数目等于描述结构平衡的方程数目。
2. 几何约束:静定结构的几何约束对于解的唯一性至关重要。
这些约束可以是连杆的铰接连接、构件的固定或约束等。
静定结构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桥梁设计中常常需要保证桥梁结构在静力平衡的条件下,能够承受来自自身重力和车辆荷载的力。
此外,在建筑物的设计中也需要保证结构在静力平衡的条件下,能够承受地震等外部荷载的作用。
二、结构的静不定静不定是指结构在受力平衡的条件下,构件的位移和应力不能完全由已知的力和几何条件确定。
换言之,一个结构如果无法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唯一求解所有构件的位移和应力,那么这个结构就是静不定结构。
静不定结构的特点如下:1. 构件数量与方程数量不相等:静不定结构的构件数目多于描述结构平衡的方程数目。
2. 多余约束:静不定结构的多余约束使得构件的位移和应力无法由已知的力和几何条件唯一确定。
静不定结构的分析需要借助一些附加的条件,例如材料的变形规律、拉伸和剪切的本构关系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力法、位移法和能量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简化假设和辅助约束,将静不定结构的问题转化为静定结构的求解来解决。
静不定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梁柱设计中,为了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常常采用悬臂梁、悬臂柱等静不定结构形式。
知识的逻辑结构
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结构是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方式。
它描述了知识的组成部分、分类关系和推理规则等,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知识。
下面是对知识的逻辑结构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解释:知识单元:知识单元是构成知识的最基本单位,是一个特定领域或主题的最小知识片段。
它可以是一个事实、概念、原理、规则、模型等。
知识单元通常具有相对独立的含义和功能,可以被组织、存储和检索。
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指知识单元之间的分类和层次关系。
它描述了知识单元之间的组织结构和上下位关系。
知识体系可以采用树状、网状或图状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表示,以展示不同知识单元之间的从属、包含和关联关系。
本体论:本体论是一种描述和组织知识的方法论。
它通过定义概念、属性和关系等元素,构建一个形式化的知识模型。
本体论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和结构,使得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进行共享、集成和推理。
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指根据已知事实和规则,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或知识的方法。
推理规则可以是逻辑演绎、归纳推理、模糊推理、概率推理等不同的形式。
推理规则是知识的关联和扩展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从已知的知识中推导出新的知识。
知识表示:知识表示是将知识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的形式的过程。
它包括选择适当的知识表示语言和结构,将知识单元进行编码和存储。
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包括逻辑表示、语义网络、本体表示、规则表示等。
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是指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和整合知识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人工收集、专家访谈、文献研究、数据挖掘等方法进行。
知识获取的目标是将零散的知识整合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库,以支持知识的应用和推理。
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进行组织、存储、检索和传播的过程。
它包括知识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和更新等活动。
知识管理旨在提高知识的可访问性、可持续性和共享性,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综上所述,知识的逻辑结构是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方式。
它涉及知识单元、知识体系、本体论、推理规则、知识表示、知识获取和知识管理等概念和方法。
结构的重要度名词解释
结构的重要度名词解释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结构这一概念经常被提及。
然而,结构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影响力。
本文旨在对结构的重要度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结构的定义和意义结构,指的是组成或形成某个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排列方式。
结构可以是物理的,例如建筑物的框架;也可以是抽象的,例如诗歌的格律。
无论是形式上的还是思维上的,结构对于事物的稳定性、功能性和美观性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结构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子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机制和物质性质的变化。
生物学中的细胞结构研究有助于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
物理学中的结构分析技术有助于探索物质的特性和运动规律。
结构的研究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理论框架。
三、结构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结构经常被用来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
社会学中的社会结构研究揭示了社会制度、组织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心理学中的认知结构研究揭示了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方式和规律。
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研究有助于理解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规律。
结构在社会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为我们解释人类社会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结构在艺术和文学中的应用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中,结构是表达意图和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
音乐的音乐结构决定了乐曲的美感和演奏方式。
绘画和雕塑的结构配置决定了艺术品的形象和观赏效果。
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和叙事结构决定了故事的发展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结构在艺术和文学中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具有内在的逻辑和魅力。
五、结构在教育和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教育和组织管理中的结构,不仅仅指组织的层级和组织结构。
教育中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路径和教学效果。
组织管理中的工作流程结构和团队结构决定了组织的效率和成果。
结构在教育和组织管理中是指组织和安排的方式,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效能。
学科的基本结构名词解释
学科的基本结构名词解释引言: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的组成单位,是对特定领域知识的组织和整合。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学科内部所包含的核心概念、基础理论、实践方法和相关应用等方面的组成要素。
本文将从学科的基本结构角度出发,对学科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科的内涵与发展。
一、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词语,代表了学科的基础理念和研究重点。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概念可以是物质、能量、力等;在社会科学中,核心概念可以是权力、文化、社会结构等。
核心概念的解释和定义是学科体系的基石,它们的发展和变化通常会引发学科范式转换和思想进步。
二、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柱。
它们构成了学科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通常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
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力学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中,供求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是重要的基础理论。
三、实践方法实践方法是学科中用于解决问题和研究现象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它们是学科研究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建模等。
实践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于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生物学中,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是常用的实践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设计和编程技术是重要的实践方法。
四、相关应用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常常会应用于实际问题和社会发展中。
相关应用是学科的产出和成果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它们涵盖了技术应用、政策制定、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等方面。
相关应用的推广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五、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科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趋势。
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
这种跨学科的合作和整合有助于突破学科边界,促进学术进步和知识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重要的结构概念(一些基本受力状态)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设计值,与柱子的不一样。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
3、侧向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控制比例为1.5。
见抗规 3.4.2、3.4.3。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4.3.5。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
7、剪跨比:梁的剪跨比,剪力的位置a与h0的比值。
剪跨比影响了剪应力和正应力之间的相对关系,因此也决定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着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破坏的方式;同时也反映在受剪承载力的公式上。
柱的剪跨比:,若反弯点在柱子层高范围内,可取柱子的剪跨比小于2时,需要全长加密,见混凝土规范11.4.12、11.4.17。
8、剪压比(梁柱截面上的名义剪应力V/bh0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梁塑性铰区的截面剪压比对梁的延性、耗能能力及保持梁的强度、刚度有明显的影响,当剪压比大于0.15的时候,梁的强度和刚度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此时再增加箍筋用量,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梁柱的截面尺寸有所要求。
9、轴压比:轴压比是指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砼轴心受压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轴压比限值的依据是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并参照国外的类似条件确定的,其基准值是对称配筋柱大小偏心受压状态的轴压比分界值。
10、跨高比:梁的跨高比(梁的净跨与梁截面高度的比值)对梁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梁(非剪力墙的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和深梁都按照深受弯构件进行计算的。
11、延性比:延性比即为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
延性是指材料、构件、结构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的情况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
延性比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截面的延性比、构件的延性比和结构的延性比。
结构的延性比多指框架或者剪力墙等结构的水平荷载-顶层水平位移(P-delta)、水平荷载-层间位移等曲线。
结构的屈服位移有等能量方法、几何做图法等.
一、轴心受拉
外力通过截面中心,截面上各点受力均匀,材料强度可以被充分利用。
所以,对于适合抗拉的材料(如钢材),轴心受拉是最经济合理的受力状态。
采用高强钢丝,碳纤维等等材料。
二、轴心受压
对于适合受压的材料(如混凝土、砌体以及钢材等)也是很好的受力状态。
但是受压构件较细长时会有稳定问题,偶然的附加偏心会降低构件承载力,甚至引起失稳。
由于压杆失稳总是在截面回转半径最小的方向发生,所以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环形截面最为合理,圆形或方形截面也较为合理。
工字型截面、角钢或双角钢等也可以做压杆使用,但由于两个方向的回转半径不同,往往首先在回转半径小的方向引起失稳。
对于混凝土来说,适于抗压,但当压力很大时,截面也非常大,结构自重大,影响结构的性能。
三、弯和剪
弯和剪往往同时发生,工程中纯弯和纯剪的情况很少。
正应力在离中和轴最远处最大,截面中间部分应力很小,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利用。
剪应力在截面中和轴处最大,在离中和轴最远处为零。
对于矩形截面梁,无论受弯或受剪,截面上材料强度都不能充分利用。
由于玩具M和剪力V沿构件长度分布也不同,M跨中最大,支座处为零;而剪力支座处最大,跨中为零。
所以对于等截面受弯或受剪构件,材料的利用率比压或拉杆要差得多。
当然,做成T型或工字型截面相对要合理一些。
无论从承载力或刚度考虑,适当提高截面惯性矩是合理的。
四、扭
受扭时由截面上成对的剪应力组成力偶来抵抗扭矩,截面剪应力边缘大,中间小;截面中间部分的材料应力小,力臂也小。
空心截面的抗扭能力和相同外形的实心截面十分接近。
受扭构件以环形截面为最佳,方形、箱型截面也较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心受拉构件是最合理的状态,尤其是对高强钢丝等抗拉强度高的材料特别合理。
弯和剪也是常见的受力状态,但对截面材料的不充分利用,这在工程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选用合理的截面形式和结构形式就很重要。
对于较大跨度的梁,可改用桁架,梁中的剪力和弯矩便改为桁架杆件的拉、压状态,材料得以充分利用,还可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可跨越更大的跨度。
扭转是对截面抗力最不利的受力状态,但工程中也很难避免,如框架边梁、旋转楼梯等,都存在较大的扭矩,设计中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