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认识上和下)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位置、认识图形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位置、认识图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图,周围的图形分别放在哪个位置上才 能把墙修补好?用线连一连。
2.数一数,填一填。
长方形有( 3 )个,正方形有( 3 )个, 三角形有( 4 )个,圆有( 7 )个。
3.明明和小朋友们排成一排。从左数,明明是第 五个,从右数,明明是第七个。你知道这一排一 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5+7=12(个) 12-1=11(个) 答:这一排一共有11个小朋友。
4.如图,周围的图形分别放在哪个位置上才能把墙 修补好?用线连一连。
第 九 单元 总复习 第 3 课时 位置、认识图形
知识梳理
位置、 认识图形
上和下 前和后 左和右 描述位置的关键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认识三角形和圆 图形的简单排列
巩固练习
1.选节目。
强强家的电视遥控板上:键5是中央台 新闻频道,键5右边是综艺频道,按键 ( 6 );键5 左边是少儿频道,按键 ( 4 );键5上面是体育频道,按键 ( 2 );键5下面是电影频道,按键 ( 8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上和下》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上和下》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上和下》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和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上下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上下的位置关系2. 上下位置关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上下的位置关系2. 上下位置关系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上下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物模型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上下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二、新课内容1. 利用课件展示上下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上下的概念。

2. 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感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3. 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上下的位置关系。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新课内容1. 利用课件展示上下位置关系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上下位置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上下的位置关系,并记录下来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同时,我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上下的位置关系,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16)-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16)-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16)-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上和下的概念2. 上和下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相对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物模型3. 图片素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让学生发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上和下。

2. 新课导入讲解上和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理解上和下的含义。

同时,让学生通过互动游戏,加深对上和下的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案例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运用上和下的概念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摆放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上和下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讲解对上和下的概念进行总结,讲解上和下的运用方法,让学生明确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上和下的知识。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和下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玩上下位置游戏,巩固上和下的概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八、附录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课程,教学时长为一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这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上”和“下”的概念。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25)-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25)-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25)-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上和下的概念2. 上和下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例如,可以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小鸟在天上飞,小猫在地上跑。

教师可以提问:“小鸟在哪里?小猫在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小鸟在上面,小猫在下面。

”2. 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例如,可以讲一个故事,故事中有小兔子和小松鼠,小兔子在山上,小松鼠在山下。

教师可以提问:“小兔子在哪里?小松鼠在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小兔子在上面,小松鼠在下面。

”3. 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些积木,让学生搭建一个房子。

教师可以提问:“哪一块积木放在上面?哪一块积木放在下面?”引导学生回答:“屋顶的积木放在上面,地基的积木放在下面。

”4. 总结与反思通过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检查他们对上和下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在生活中找到上和下的例子吗?”引导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学习了上和下的概念,我可以在家里找到上和下的例子,比如床在上面,地板在下面。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上和下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上和下”,家长说出一个物品,学生要说出这个物品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上和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认识上和下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认识上和下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认识上和下︳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感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上、下的位置关系2. 上、下位置关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2. 上、下位置关系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上、下位置关系的判断2. 上、下位置关系的应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飞机、小鸟、小鱼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 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如小鸟和飞机,让学生说出小鸟和飞机的位置关系。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上、下的位置关系。

3. 教师出示一些上、下位置关系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3. 活动一:感知上、下的位置关系1. 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将一些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睁开眼睛后说出物品的位置关系。

2. 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放一些物品,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4. 活动二:上、下位置关系的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的书在桌子上,小红的书在桌子下,让学生说出谁的书在上面,谁的书在下面。

2.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树上的苹果和地上的苹果,让学生说出哪个苹果在上面,哪个苹果在下面。

5. 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出示一些上、下位置关系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 让学生用上、下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上、下的位置关系。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中的“活动一:感知上、下的位置关系”和“活动二:上、下位置关系的应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九单元 位置、认识图形 西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九单元 位置、认识图形 西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位置、认识图形西师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词,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词。

2.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3. 图形的分类和排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词,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位词和图形。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练习法,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位置,引导学生复习上下、前后等基本方位词。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位置、认识图形。

2. 讲授新课(1)认识方位词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词。

然后,让学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进行练习。

(2)认识图形通过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辨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然后,让学生进行图形的分类和排序练习。

3.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方位词的描述、图形的辨别和描述等。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西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1单元数的顺序 大小比较(1) 课件

西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1单元数的顺序 大小比较(1) 课件

观察百数表,寻找规律。
下一横行上的 数都比上一横 行上对应的数 大10。
返回
数的顺序
按顺序填数,再说一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6 95 96 97 98 99 100
返回
数的顺序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返回
观察百数表,寻找规律。
我发现表内的 数是按从小到 大的顺序依次 排列的。
返回
数的顺序
按顺序填数,再说一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6 95 96 97 98 99 100
观察百数表,寻找规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认识上和下︳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认识上和下︳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认识上和下︳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西师大版。

具体章节为“认识上和下”。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物体的上下位置,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上下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物体的上下位置。

2. 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上下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物体的上下位置,并用语言描述。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上下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包括房子、树、鸟等,以及一张桌子。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2. 新课讲解:我拿出一张桌子,放在讲台上,并指着桌子说:“这个桌子是平的,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助我们理解上下概念。

”然后,我拿起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上,并问学生:“这个玩具是在桌子的上面还是下面?”学生回答后,我再将玩具放在桌子的另一边,再次提问。

3. 实践操作:我让学生分组,每组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我给每组发放一些小图片,包括房子、树、鸟等。

然后,我让学生将这些图片贴在白纸上,并用笔连接图片,表示图片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4. 例题讲解:我拿出一些例题,比如“房子在树的上方”或者“鸟在树的下方”。

我让学生观察例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5.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回答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认识上和下”,并在旁边画出一个图示,包括房子、树、鸟等物体,并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用画笔和彩纸,画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用箭头表示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上下概念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

在实践操作环节,有些学生对如何连接图片表示上下位置关系还存在困难。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再次复习上下概念,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组成。

2.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组成。

2. 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加、退位减。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2. 教学难点: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1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进度:每周2课时,共6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运用直观教具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3. 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2. 教具:计数器、算盘、计算器等。

3. 辅助资料:数学练习册、教学光盘等。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4.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上和下-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上和下-西师大版

课题三认识上和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会辨认上、下方向,体会学习上、下方向的必要性,会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上、下方向的相对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会辨认上、下方向,会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下面的图片。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前和后,你能你学过的方向词来给我们介绍图中小朋友的位置吗?学生的介绍略。

教师:小朋友们会前和后来介绍图中小朋友的位置了,下面老师再让你来介绍一下这些小动物的位置。

教师把例2的参观动物图片贴在纸板上,把这张图片竖立起来。

教师:你还能你们学过的前后方向来介绍这幅图中的各个动物的方位吗?让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前、后”方向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方位。

教师:为什么?让学生意识到前、后位置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而这幅图却竖立了起来,有些在一个面上的,没有前、后的区别。

教师:你准备什么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位置呢?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作出“上、下”来介绍这些动物位置的决定。

教师:为什么要上、下来介绍?要求学生这样想,这张图是竖立起来的,因此有些动物在上面,有些在下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上和下。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2教师:对了,像楼房、书柜这些竖立的物体,都要上、下这些词来介绍物体的位置。

你家住的是楼房吗?你能不能“上、下”这样的方向词来介绍你的邻居?指导学生“我家的楼上住着×××,楼下住着×××”来介绍自己邻居家的位置。

教师:同学们都会上和下来介绍你家楼上和楼下住的邻居,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中这幅竖立的图,这幅图像你们家的那座楼房吗?教师:那么你会上和下来介绍这幅图中大熊猫的邻居吗?指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上面是羊”,“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图板上贴上往上和往下的箭头(如上图所示),箭头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和下。

上和下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上和下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课堂小结
怎样确定物体上下位置关系?
上下方向是相对的,描述物体的相 对位置时,一定要这样说:“什么 在什么的上面” “什么在什么的 下面”。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 二 单元
20XX
位置
`
第 2 课时 前 和 后
学习目标
会辨认前、后方向,会这些方 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体会前、后方向的相对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 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探索新知
小方 小东 小军 小红
在小红的后面有(小军)、(小东)和 (小方)的前面。在小方的前面有 (小东)、(小军)和(小红)
探索新知
小方 小东 小军 小红
小红在队伍的最前面 小方在队伍的最后面
典题精讲
跑在最前面 跑在最后面 跑在 前面 跑在 后面
课堂小结
你知道怎样确定前后位置吗? 面向的方向是前方, 北向的方向是后方。 前后是相对的, 一个在另一个的前面, 另一个在一个的后面。
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 的应,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情景导入
小小小 小 方东军 红 这四人的位置关系用什么方向表示?
前后
探索新知
认识前后方向
小方 小东 小军 小红
什么叫前后?
面向的方向是前方, 背向的方向是后方。
探索新知
看一看他们的位置关系
小方 小东 小军 小红
小红在小军的前面, 小东在小军的(后 )面。
你能发现哪些 有关方向和位 置的内容?
情景导入
探索新知
右图中,竖着看 狮子的上面 是 斑马;猴子的 下面是 斑马
探索新知
像表示楼房等竖起来物体的 位置时,要用到上下两个字
典题精讲 ①用上表示动物的位置关系

数学一年级下(西师大版)《认识上和下》WORD版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西师大版)《认识上和下》WORD版教案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40页第2题中的书柜图。
教师:刚才同学们会用上和下来介绍小动物的位置了,现在你能用上和下来介绍柜子里的书吗?
指导学生用上和下来介绍书柜里的书。
教师:儿歌上面有哪些书?谜语下面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下面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放书和本子。把数学作业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语文书的上面是语文作业本。
指导学生用“我家的楼上住着×××,楼下住着×××”来介绍自己邻居家的位置。
教师:同学们都会用上和下来介绍你家楼上和楼下住的邻居,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中这幅竖立的图,这幅图像你们家的那座楼房吗?
学生:像。
教师:那么你会用上和下来介绍这幅图中大熊猫的邻居吗?
指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上面是羊”,“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图板上贴上往上和往下的箭头,用箭头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和下。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让学生意识到前、后位置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而这幅图却竖立了起来,有些在一个面上的,没有前、后的区别。
教师:你准备用什么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位置呢?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来思考。
学生:用上、下来介绍这些动物位置。
教师:为什么要用上、下来介绍?
学生:这张图是竖立起来的,因此有些动物在上面,有些在下面。
教师:刚才我听到这样一句话,“大熊猫在大象的上面”,刚才我们不是说“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吗?怎么又变成了上面了呢?
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有了“大熊猫的下面是大象”的现象,就可以反过来说“大熊猫在大象的上面”。
教师:请同学们像这样用两句不同的话来说一说两只动物的上下位置。
指导学生用“梅花鹿的上面是小兔”、“小兔的下面是梅花鹿”来描述两只动物的位置。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上和下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上和下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上和下一、认识上1. 教材特点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探究发现、学以致用”的学科理念编写而成的。

整个教材贯穿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强调数学的综合应用。

在编写过程中,注重设计情境、强化实践、注重启发与引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文化知识,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同时,教师可依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

2. 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明确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培养数学兴趣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竖式逻辑本册通过竖式逻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竖式中的加减运算及其变形。

竖式逻辑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还能让学生对加减运算变形有更深刻的理解。

3.2 尺规作图本册教材还包括了尺规作图的内容。

通过学习尺规作图,学生能够了解构造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尺规作图解决实际问题。

3.3 分数与小数本册针对分数和小数的学习,从比较大小、加减、乘除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实际例子,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册教材在教学中强调探究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教师参照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具体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4.1 观察法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形、数据及其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4.2 体验法通过展示实物或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和记忆。

4.3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放慢答毫不单同时,让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解决方法,以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4.4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方法,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认识下1. 教材特点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依然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探究和创新。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16)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16)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16)西师大版教学目的:1.会识别上、下方位,并会用这些方位词来描画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体会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识别上、下方位。

2.会用上、上去描画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1.掌握确定上、下的方法。

2.用完整的一段话来准确描画上、下方位。

教学进程:活动1【导入】游戏激趣,引入新课教员:小冤家们,在上课之前先和教员一同来玩个游戏吧!先生:好!教员:123,321,我说哪儿,你指哪儿。

先生:123,321,您说哪儿,我指哪儿。

教员:鼻子。

先生〔用手指着鼻子〕:鼻子。

教员:嘴巴。

先生〔用手指着嘴巴〕:嘴巴。

教员:眼睛。

先生〔用手指着眼睛〕:眼睛。

教员:眉毛。

先生〔用手指着眉毛〕:眉毛。

〔在游戏进程中观察先生能否把举措做到位了,等先生都指好后再收回下一个指令〕教员:孩子们,刚刚我们经过游戏一同用手指指了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如今有谁能通知教员鼻子的下面是什么?先生:鼻子的下面是眼睛。

教员:眼睛的下面是什么?先生:眼睛的下面是眉毛。

教员:鼻子的下面是什么?先生:鼻子的下面是嘴巴。

教员:眼睛的下面是什么?先生:眼睛的下面是鼻子。

教员:孩子们,在刚刚的问答进程中我们重复提到了两个字,区分是上和下。

明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两个字所表示的位置,你们预备好了吗?先生:预备好了!〔教员板书课题〝上和下〞〕活动2【活动】探求新知,小组协作教员:明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些新同窗,这些新同窗有些特殊,大家来看看,你们都看法它们吗?〔出示植物图片〕先生:看法。

教员:你们能说说它们都是谁吗?教员;第一个是?先生;梅花鹿。

教员:第二个是?先生:山羊。

教员:第三个是?先生:大象。

教员:第四个是?先生:熊猫。

教员:第五个是?先生:斑马。

教员:第六个是?先生:狮子。

教员:第七个是?先生:猴子。

教员:第八个是?先生:兔子。

教员:最后一个是?先生:老虎。

教员:孩子们,你们可真凶猛,居然看法全部的新同窗。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 (17)-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 (17)-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 (17)-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上和下的概念2. 上和下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相对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上,什么是下吗?”然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上和下的例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上和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上和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通过举例说明,比如在桌子上方的书本是“上”,桌子下方的书本是“下”,但如果我们把桌子翻转过来,上下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比如把书本、铅笔等物品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学生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以此来加深对上和下概念的理解。

4. 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上和下的概念。

比如给出一些物品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或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出上和下的例子。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上和下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上和下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用上和下的概念,画一幅画,描述一下画中的物品的位置关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上和下概念的过程中,对于上下的相对性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上和下的相对性”。

对“上和下相对性”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相对性的概念引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首先向学生介绍相对性的概念。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22)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22)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上和下(22)西师大版教学目的:1、会用上下描画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初步识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

3、阅历描画物体的进程,培育先生的观察才干及言语表达才干。

教学重难点:1、会用上下描画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初步识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

教学进程:活动1【导入】新授一新授〔1分钟〕师:上课,孩子们真聪明!请坐!生:起立,教员真肉体!〔一〕熊猫与大象〔6分钟〕师:〔先出示熊猫图片,再出示大象的照片〕这是什么植物啊?这个呢?生:熊猫,大象。

1、小组活动〔5分钟〕师:如今我把他们贴在黑板面上了,你能用下面和下面来说一说熊猫和大象的位置关系吗?请你独立思索,想好后再和小组同窗说一说你的想法,并做好发言预备,时间是1分钟,计时末尾。

自学、互学:〔1分钟〕〔1〕独立思索。

〔2〕小组交流。

〔3〕展现汇报。

展学:〔4分钟〕师:好,时间到,123!表扬3组、5组最先做好!师:哪组来?有请4组的小冤家。

站到黑板的两边,可以一团体说一团体指,其他小冤家仔细听,预备补充。

生:〔边说边指〕熊猫在大象的下面,大象在熊猫的下面。

师:赞同吗?〔边说边指〕熊猫在大象的下面,大象在熊猫的下面〔板书〕师:4组有补充吗?其他小组呢?师:熊猫在大象的下面,也就是说大象的下面是熊猫〔师板书〕。

师:如今还有谁想说吗?生:熊猫的下面是大象〔师板书〕师手势追问先生赞同否。

你真会动脑筋〔加星〕还有其他的吗?〔没有了〕2、提醒课题〔1分钟〕师:这就是明天要学的上和下!〔板书课题:上和下〕师:一同来读一读。

〔二〕山羊、熊猫、大象〔10分钟〕师:石头哥哥又拿出来一张照片,这是?生:山羊。

1、小组活动〔5分钟〕师:我把它放到这里,如今请你再来想一想熊猫的位置用下面和下面还可以怎样说,再和你小组的同窗说一说,看看你们想的一样吗?时间是1分钟,计时末尾!自学、互学:〔2分钟〕〔1〕独立思索。

〔2〕小组交流。

-小学数学1年级下册西师大版数学《认识上和下》教案-教导设计_1年级数学教案.doc

-小学数学1年级下册西师大版数学《认识上和下》教案-教导设计_1年级数学教案.doc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西师大版数学《认识上和下》教案|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教科书第35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会辨认上、下方向,体会学习上、下方向的必要性,会用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上、下方向的相对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会辨认上、下方向,会用这些方向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图片。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前和后,你能用你学过的方向词来给我们介绍图中小朋友的位置吗?学生的介绍略。

教师:小朋友们会用前和后来介绍图中小朋友的位置了,下面老师再让你来介绍一下这些小动物的位置。

教师把例2的参观动物图片贴在纸板上,把这张图片竖立起来。

教师:你还能用你们学过的前后方向来介绍这幅图中的各个动物的方位吗?让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用前、后方向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方位。

教师:为什么?让学生意识到前、后位置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而这幅图却竖立了起来,有些在一个面上的,没有前、后的区别。

教师:你准备用什么词来介绍这些动物的位置呢?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作出用上、下来介绍这些动物位置的决定。

教师:为什么要用上、下来介绍?要求学生这样想,这张图是竖立起来的,因此有些动物在上面,有些在下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上和下。

板书课题。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重视用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相关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原来掌握的知识前和后主要用于描述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前后位置,而对于竖立的一些物体,显然就不能用前、后的方向词来描述了,这样不但让学生明白了前面所学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区别,还突出了在不同的环境下用不同的方向词,使学生能体会学习上、下的必要性,通过上、下的学习使学生对方向词的使用更加准确,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例2教师:除了这张图以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的物体是竖立起来的?需要用上、下这些方向词来介绍?小学语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反思_语文教学反思本例中,我一开始就创设一个危险的情景:让学生明白当时孩子们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危险,通过课文的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填一填。
小猫在猴子的( 上 )面,猴子在大象的( 上 )面。
住在最下面,是第1层。 第2层住的是 ,它在 的上面, 的下面。 第3层住的是 ,它在 的上面。
故事书 童话
画报
小说
科技书 卡通书 美术书 体育书
你能用上和下来 介绍柜子里的书吗?
工具书 连环画 文学书 儿歌
( )在( )的上面。 ( )在上面是( )。
( )在( )的上面; ( )在( )的下面。
用上和下确定位置时,一定要找准参照物。参照物
我能行。
你还能用上和下 说一说其他动物 的位置吗?
在( )的上面; ( )在 的下面。
找水果。
在 的( 下 )面,在 的( 上 )面。
找水果。
的下面有(
)和(
)。
我会摆。
香蕉在小猴的上面; 小猴的下面是葡萄; 草莓在西瓜的下面; 樱桃在草莓的下面; 菠萝在苹果的上面; 橙子在菠萝的上面。
( )在( )的下面。 ( )在下面是( )。
把数学作业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 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 语文书的上面是语文作业本。
李大爷的房子在 王老师买的房子的下 面,张大叔的房子在 王老师买的房子的上 面,请你在这幢楼中 找出王大爷和张大叔 的房子。
张大叔
王老师
李大爷
还可以怎样说?
汉语字典在练习册的(上面);也可以说练习册在 汉语字典的(下面)。
西





主题图
你从图上看到些 什么?你能给大 家说一说吗?
墙上有哪些动物 图片?
你准备怎样给你 的同学介绍?

把大熊猫当作 参照物从中发
现了什么?
羊在大熊猫的 上面。
把大熊猫当作 参照物从中发 现了什么?

大象在大熊猫
的下面。

把梅花鹿当作 参照物上面是
什么动物?
梅花鹿的上面 是小兔。你还来自说吗?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 些这样的情况?说出 来和大家分享吧!
看图回答。
( )在( )的上面; ( )在( )的下面。
把梅花鹿当作 参照物下面是 什么动物?

梅花鹿的下面
是老虎。

如果把斑马当
作参照物呢?

斑马的下面是 狮子,斑马的上 面是猴子 。
羊在大熊猫的上面,也可 以说大熊猫在羊的下面;
大象在大熊猫的下面,也 可以说大熊猫在大象的上 面。
我会填。
小猴在(斑马)的上面。 狮子在(斑马)的下面。 (小鹿)在老虎的上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