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孤独之旅》《心声》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知识点总结第16课《孤独之旅》曹文轩一、作者简介曹文轩,江苏盐城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有长篇小说《草房子》等。

二、故事背景文章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

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三、理解词义1.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2.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3.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例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的倡议,不能置之不理,肆意浪费。

4.嬉闹:嬉笑打闹。

5.撩逗:挑逗,招惹。

6.胆怯:胆小,畏缩。

7.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例句:他甚至歇斯底里地骂孩子,神经质地抱住老婆哭鼻子。

8.仓皇:匆忙而慌张。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开端:杜小康因家庭变故失学,跟父亲放鸭第二部分(2-35)发展: 放鸭经过,描述孤独之旅第三部分(36-49)高潮:暴风雨追鸭第四部分(50-52)结局:杜小康觉得自己长大了,变得坚强了。

鸭也长大了,下蛋了。

五、问题解疑1. “前行是纯粹的”,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什么含义?“纯粹”一词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也暗指前行是单调、寂寞。

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父子俩对生活别无选择。

2.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写鸭群的叫声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部编版九上《孤独之旅》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孤独之旅》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孤独之旅》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本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

杜小康家原本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故事也就由此开始了。

二、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蜻蜓眼》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觅mì食: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嬉xī闹:嬉笑打闹。

空旷kuàng: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撩liáo逗:挑逗,招惹。

炊chuī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掺chān杂:混杂,使混杂。

驱qū除:赶走,除掉。

温顺:温和顺从。

重叠dié:(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眺tiào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狂喊乱叫的状态。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描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亲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从而告诉我们: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练,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

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杜小康因为家境一落千丈而失学,被迫跟随父亲去放鸭。

第二部分(2~27):故事的发展。

写杜小康随父亲踏上放鸭之路,同时这也是一次“孤独之旅”。

第三部分(28~49):故事的高潮。

写杜小康父子俩在芦荡中放鸭、找鸭。

第四部分(50~52):故事的结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孤独之旅》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课文题解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作者简介曹文轩,汉族,男,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大王书》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

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年度开卷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小说奖等奖项。

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多次在各地进行演讲。

2012年4月27日受邀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实验小学进行“推开写作之门”主题讲座;2011年10月在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进行主题讲座;2012年10月16日受邀前往重庆外国语实验学院和红光中学进行讲座。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知识
点归纳
背景知识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作家。

课文选自《草房子》。

选入课文时,作者作了删改。

题目是作者加的。

字词综合运用
1.字音
撅juē嚼jiáo 掺chān
2.字形分辨
戮(杀戮)戳(戳穿)截(拦截)
粹(纯粹)醉(麻醉)碎(粉碎)
3.释词
嬉闹:嬉笑打闹。

驱除:赶走;除掉。

厚实:丰富;富裕。

撩逗:招引;挑逗。

倦意:疲乏的感觉。

朦朦胧胧:不清楚;模糊。

歇斯底里:本文指暴风雨失去常态,肆无忌惮地袭来。

重点难点
1.重点: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文中多处对环境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或紧扣文题,突出"孤独"字,或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理。

2. 难点:小说题目"孤独之旅"的意义是什么?
"孤独之旅"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指杜小康与父亲一起远离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一是指杜小康心灵的成长历程.。

九年级语文《孤独之旅》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九年级语文《孤独之旅》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孤独之旅》知识讲解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如果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

可是小小少年总要成长,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

但有时孤独可以使生命更加灿烂。

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学习目标1、体验成长的感受。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某某某某农村。

1974年入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市作家协会理事,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2、读准下列加红字的音。

眺望(tiào)嬉闹(xī)空旷(kuàng)撩逗(liáo)胆怯(qiè)掺杂(chān)给予(jǐ)撅断(juē)戳破(chuō)3、解释下列词语。

【厚实】富裕。

【嬉闹】游戏打闹。

【觅食】寻找食物。

【驱除】赶走,除掉。

【回应】回答。

【撩逗】挑弄,引逗。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管。

内容分析整体感知1、理解主旨。

文章通过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亲背井离乡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够吃苦、在精神上能够耐得住孤独的顽强毅力,告诉年轻人:人生需要在艰苦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独中磨练,这样才能长大。

2、理解结构层次。

开端: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PPT《孤独之旅》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PPT《孤独之旅》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详解

杜小康此刻的心灵色彩,经过与暴风雨的搏击人,一在种恶澄净劣明的亮环境中独
自寻找失散的鸭子,他已经成长了。
的感觉。
(3)鸭群 “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 “觉得自己已成无家的漂泊者”
对杜小康的孤独起来烘托作用,鸭子的成长也寓 意着杜小康的成长。
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与表现杜小康的 成长有什么联系?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 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 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鸭群的茫然、无 奈正是杜小康父 子此时内心恐惧 写照。
以鸭群的无忧无 虑来反衬父子俩 的孤独恐惧。
失学后 放鸭是生活的全部 孤独中 鸭群是伙伴、是心灵的安慰 风雨中 护鸭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鸭下蛋 甘苦中的喜悦——人生的成果
鸭群是杜小康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群,找 出课文中描写鸭子的语句,看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 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 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 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芦苇荡是杜小康父子放鸭的地方,是人 物活动的主要场所,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 芦苇荡,找出课文中的描写,揣摩其作用。
芦苇如绿色的浪涛直涌到天 边……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万顷苇塘,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 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 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 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水边的苇叶 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 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
可怕
搏斗
成长
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地机会和舞台。
暴风雨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大早,天就 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 风也是黑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知识点及课文学习方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知识点及课文学习方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知识点及课文学习方法一、作品梗概本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

杜小康家原本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故事也就由此开始了。

二、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2016年获得“ 国际安徒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蜻蜓眼》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觅mì食: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嬉xī闹:嬉笑打闹。

空旷kuàng: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撩liáo逗:挑逗,招惹。

炊chuī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掺chān杂:混杂,使混杂。

驱qū除:赶走,除掉。

温顺:温和顺从。

重叠dié:(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眺tiào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狂喊乱叫的状态。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描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亲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从而告诉我们: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练,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

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杜小康因为家境一落千丈而失学,被迫跟随父亲去放鸭。

第二部分(2~27):故事的发展。

写杜小康随父亲踏上放鸭之路,同时这也是一次“孤独之旅”。

第三部分(28~49):故事的高潮。

写杜小康父子俩在芦荡中放鸭、找鸭。

第四部分(50~52):故事的结局。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孤独之旅》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孤独之旅》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孤独之旅》课堂笔记孤独之旅是指一个人在旅途中,独自一人行走,没有任何人陪伴。

而孤独之旅不仅仅只是指人的身体上的孤独,更是指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孤独之旅可以让人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和矛盾,可以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同时,孤独之旅也会让人感到寂寞和无助,需要坚强面对。

在孤独之旅中,我们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获得他人的帮助和鼓励,学会坚强和自信。

所以,孤独之旅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只有勇敢面对孤独之旅,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孤独之旅往往需要面对一个人的孤独,没有他人陪伴,没有社交的场合,时间和空间都相对封闭,这样的旅程很容易让人感到零落和孤单。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好好地面对这份孤独。

首先,我们要明白孤独不是一件坏事。

在现代社会中,黑色素和快节奏生活的繁忙往往会让我们往外的社交活动变得越来越多,反而很难得到一个人的时光,而孤独之旅可以正好提供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在享受孤独时,我们可以不被打扰地思考,沉淀自己的情感,内省自己的内心,这将有助于我们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力,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在孤独之旅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到一些抑郁和紧张的情绪,这是很正常也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我们无法正确地处理这些情绪,将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在孤独之旅中,我们要学会从自身出发,积极地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调节,比如在欣赏风景时提高心情、仔细地品味食物的美味、结交新的朋友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自我安慰和情绪管理。

最后,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并享受孤独。

孤独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人类情感,它没有正确的答案,也没有必要去排斥它。

在孤独之旅中,我们往往会有时间和空间去学会接受孤独,通过积极的方式享受孤独时光,比如再次拥抱读书的乐趣、练习绘画或音乐等艺术形式,或是在一个静谧的环境下去呼吸新鲜空气,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孤独之旅》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孤独之旅》重要知识点总结
天昏地暗: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
仓皇逃窜:匆忙而慌张地逃跑流窜。
综合素养
素材积淀:经典的心理描写片段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注:西班牙语,意为“牙齿锋利的”,指凶猛的鲨鱼)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节选自海明威《老人与海》
纯粹(cuì)撩逗(liáo)胆怯(qiè)
掺杂(chān)逃窜(cuàn)xiē(歇)斯底里
戳破(chuō)驱除(qū)
多音字
嚼 扎
形近字
重点词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快。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寻常。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
《孤独之旅》重要知识点总结
文学常识
作者档案
作 者
曹文轩
评 价
儿童文学家,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
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以优美、感人著称,无论是描写世间风物,还是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因细腻、唯美而让读者怦然心动。
代表作品
《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重点字词
生难字
tiào(眺)望觅食(mì)xī(嬉)闹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重要知识点讲解一、作者简介曹文轩,江苏盐城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有长篇小说《草房子》等。

二、故事背景文章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

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三、理解词义1.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2.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3.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例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的倡议,不能置之不理,肆意浪费。

4.嬉闹:嬉笑打闹。

5.撩逗:挑逗,招惹。

6.胆怯:胆小,畏缩。

7.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例句:他甚至歇斯底里地骂孩子,神经质地抱住老婆哭鼻子。

8.仓皇:匆忙而慌张。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开端:杜小康因家庭变故失学,跟父亲放鸭第二部分(2-35)发展: 放鸭经过,描述孤独之旅第三部分(36-49)高潮:暴风雨追鸭第四部分(50-52)结局:杜小康觉得自己长大了,变得坚强了。

鸭也长大了,下蛋了。

五、问题解疑1. “前行是纯粹的”,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什么含义?“纯粹”一词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也暗指前行是单调、寂寞。

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父子俩对生活别无选择。

2.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写鸭群的叫声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孤独之旅》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孤独之旅》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孤独之旅》⼀⽂通过记叙杜⼩康随⽗亲放鸭所经历的⼀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历程,刻画了⼀个少年⼼理成长的轨迹,揭⽰了挫折、孤独能促进⼈迅速地成熟这⼀道理。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六课《孤独之旅》教案 ⼀、教学⽬标: 1、通读全⽂,概括出课⽂的故事内容;⼩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康牧鸭过程中的⼼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并能模仿着⽤环境描写来表现⾃⼰的⼀种⼼情。

3、学习主⼈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1、⼩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康牧鸭过程中的⼼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并能模仿着⽤环境描写来表现⾃⼰的⼀种⼼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 (课前播放歌曲《重头再来》,直到上课。

) 问:同学们知道这⾸歌的歌名吗? ⼈的⼀⽣也许有很多事都可以重来,但⽣命历程是不能重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定要勇敢的去战胜。

(出⽰⽂中插图) 请同学们看这样⼀个处在浩浩芦荡中的孤独少年,假如你就是这个少年,你会⽤什么⽅法克服孤独的⼼理呢? 那⽂中的他是如何战胜孤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起乘着⼩⽊筏去拜访这个同龄⼈。

(⼆)初读课⽂,感知⽂章内容。

1、本⽂主⼈公是谁?讲述了关于主⼈公的什么故事? 2、根据故事情节给课⽂拟⼀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标题好⽐⼀篇⽂章的眼睛,⼀般读者能透过它窥视到⽂章的思路、中⼼、内容等。

) (三)课⽂研读:⾛⾛孤独之旅,聆听孤独的⼼声。

1、作者给本⽂取题叫“孤独之旅”,那么这旅途只的是什么旅途呢?(牧鸭之旅) 理情节:离家牧鸭—路途中—到达⽬的地—牧鸭⽣活—鸭⼦下 2、在这个牧鸭途中,杜⼩康⼜有着怎样的⼼路历程呢? (四⼈⼩组合作,跳读⽂中描写杜⼩康的语段,找出体现他⼼理活动的语句,并说说句⼦体现的是怎样的⼼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孤独之旅》课文译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课文题解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作者简介曹文轩,汉族,男,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大王书》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

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年度开卷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小说奖等奖项。

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多次在各地进行演讲。

2012年4月27日受邀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实验小学进行“推开写作之门”主题讲座;2011年10月在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进行主题讲座;2012年10月16日受邀前往重庆外国语实验学院和红光中学进行讲座。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课文详细解析

《孤独之旅》课文详细解析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段析】开篇一句交代了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的原因,即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

第一部分:交代人物,点出故事的原因。

【品味】“但”“竟”“忽然”等副词的运用,表现了变故突如其来、出人意料。

“一落千丈”写出了变化之大。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段析】写杜小康离开故乡,他的“孤独之旅”开始了。

他非常想家,但父亲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

【品味】杜小康的话,表明他对家的留恋,对往日幸福生活的依恋。

“树烟”的意思是远处树木朦朦胧胧的样子就像笼罩在烟气之中。

“树烟”一词证明离家已很远了。

“沉着脸”是神态描写,“不停地撑着船”“一个劲儿赶”是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无可奈何的心理。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

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

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

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段析】插入对鸭群行进的水面的描写,耐人寻味。

【品味】“带着哭腔的请求”说明杜小康是在无奈之中踏上孤独之旅的。

对鸭群行进的水面的描写,非常细致。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

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前行是纯粹..的。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九年级语文上册 3.10《孤独之旅》课文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 3.10《孤独之旅》课文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通用)

曹文轩《孤独之旅》课文解析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段析】开篇一句交代了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的原因,即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

第一部分:交代人物,点出故事的原因。

【品味】“但”“竟”“忽然”等副词的运用,表现了变故突如其来、出人意料。

“一落千丈”写出了变化之大。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段析】写杜小康离开故乡,他的“孤独之旅”开始了。

他非常想家,但父亲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

【品味】杜小康的话,表明他对家的留恋,对往日幸福生活的依恋。

“树烟”的意思是远处树木朦朦胧胧的样子就像笼罩在烟气之中。

“树烟”一词证明离家已很远了。

“沉着脸”是神态描写,“不停地撑着船”“一个劲儿赶”是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无可奈何的心理。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

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

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

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段析】插入对鸭群行进的水面的描写,耐人寻味。

【品味】“带着哭腔的请求”说明杜小康是在无奈之中踏上孤独之旅的。

对鸭群行进的水面的描写,非常细致。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

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前行是纯粹..的。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孤独之旅九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孤独之旅九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做基础,学好语文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二、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孤独之旅》作者是曹文轩,节选自《草房子》。
语文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奠基石,兴趣是调动 Nhomakorabea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大多数的孩子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的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孤独之旅》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孤独之旅》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孤独之旅》教案及知识点课文简介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太空宇航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孤独心理历程。

太空宇航员孤独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篇课文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人们更深刻地体验太空宇航员的孤独。

课堂教学目标1.了解太空宇航员的工作内容及其特点;2.通过本篇课文,探讨孤独的感受以及在孤独中的心路历程;3.培养学生拓展视野、见识世界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课堂教学重点1.确定太空宇航员的重要性;2.探究孤独的感受及其心路历程;3.学习运用推理方法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

课堂教学难点1.探究孤独的感受及其心路历程;2.培养学生拓展视野、见识世界的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了解相关太空知识;2.让学生提前预读课文,做好文本分析。

课堂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分析太空探索项目与太空宇航员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分享相关知识。

2. 理解(35分钟)(1)口语交际通过问题互动,加深学生对太空宇航员的了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讨、答疑。

(2)语音语调练习通过模仿太空宇航员的语音语调,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3)教材阅读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分析太空宇航员孤独的心理历程。

(4)知识点讲解通过讲解太空探索项目的背景和目标,提高学生的拓展视野、见识世界的能力。

3. 运用(30分钟)(1)案例解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案例,探究孤独的感受及其心路历程,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

(2)活动设计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4. 内化(10分钟)(1)回归课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对太空宇航员的工作、孤独感受等进行总结。

(2)归纳提高鼓励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素养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习题;2.进行文本分析,掌握推理方法;3.搜集太空探索相关信息,写一篇关于太空探索的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之旅》《心声》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孤独之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它以9章20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心声》黄蓓佳,当代女作家,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电影视剧本五百余万字。

作品有《小船,小船》《追你到天涯》《忧伤的五月》等。

《心声》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

作者通过区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

知识积累《孤独之旅》1.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2.厚实:丰富,富裕。

3.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4.境地: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

5.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6.觅食:寻找食物。

7.嬉闹:嬉笑打闹。

8.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9.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

10.撩逗:挑逗,招惹。

11.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12.依托:依靠。

13.胆怯:胆小,畏缩。

14.掺杂:混杂。

15.驱除:赶走,除掉。

16.窝棚:简陋的小屋。

17.安抚:安顿抚慰。

18.别无他法:没有其他的方法。

19.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20.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21.仓皇:匆忙而慌张。

22.回应:回答,答应。

23.疲软:疲乏无力。

24.温顺:温和顺从。

《心声》1.抑制:压下去;控制。

2.呵斥:大声斥责。

3.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4.恍惚:精神不集中。

5.窸窸窣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6.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7.发窘:表现出窘态。

8.嘟嘟囔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9.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10.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11.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12.出风头:出头露面显示自己。

13.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14.抽噎:抽搭,一吸一顿地哭泣。

15.专注:专心注意。

考题例析1.(2015•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是曹操。

B. 《简•爱》中简•爱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C. 《草房子》中细马在桑桑的帮助下挖柳树须子给邱二爷治病,后来细马回到了江南老家。

D. 读《老人与海》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

2.(2015•湖北武汉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倾听使人______,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_______,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______,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_____,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 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 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解析:1. C2.B课文讲解理解主旨《孤独之旅》作者通过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的芦荡里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少男少女们:人生需要在艰苦中锤炼,需要在寂寞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心声》作者通过在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

启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批评我们教育上严重存在追求形式,甚至是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理清结构《孤独之旅》《心声》写作特色《孤独之旅》1.本文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

文中的写景状物准确、细致,如“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描写得细致入微;对环境、人物描写的文字也极为精炼、通俗浅显,却表现得生动、形象,且富有深层意义,如“鸭们也长大了”一段,实际失学去放鸭 无奈 →第一部分:交代放鸭的原因 ↓ 离开油麻地 茫然、恐惧 ↓ 到达芦荡 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 孤独、不再恐慌 ↓ 恶劣之天 长大、坚强 ↓ 鸭子下蛋 惊喜第二部分:到达目的地的过程第三部分:战胜孤独与艰难,长大成人成长旅程 京京想读课文 老师不让他读 公开课前 开端 京京朗读课文 回忆爷爷、妮儿 回家路上 发展 指出同学错误 反被别人笑话 第二天放学后 发展 指定的同学不读 京京勇敢举手 公开课上 高潮、结局 心声 尊重每个学生 关爱每个学生上映衬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

2.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如对雨后天晴的描写,正面烘托杜小康战胜磨难后快乐的心情。

《心声》1.浅显通俗是本文最重要的语言风格。

这篇小说的语言十分符合儿童小说儿童化的要求,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不好理解的词语,没有一句艰深的话,作者就是靠平平常常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伤感故事。

另外,小说以短句为主,长句极少。

这也是儿童化语言的表达特点和要求。

2.以次要情节推动主要情节的发展。

主要情节是公开课上李京京的要求遭老师拒绝,由于别人怯场李京京有机会声情并茂地读《万卡》。

次要情节是李京京的家庭状况,成为他与《万卡》中主人公产生共鸣的原因,也是成功朗读《万卡》的原因。

次要情节线索是推动主要情节发展的动力。

把握重点《孤独之旅》1.文中说“这种孤独”指的是什么?“那点孤独”又指什么?两种孤独到底哪一种更严重呢?“这种孤独”指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带来的自我封闭。

“那点孤独”是指退学回家独自一人的感觉。

而此时的这种不见生人的孤独更严重。

【高清课堂:成长之路——《孤独之旅》《心声》】2.文中多次提到“孤独”,这孤独来自内外两方面,请谈谈“内在的”和“外在的”各有哪些?“内在的”孤独是指人物欲战胜孤独的努力,却无法摆脱这种空荡荡的感觉。

“外在的”孤独是指身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无人交流。

【高清课堂:成长之路——《孤独之旅》《心声》】3.本文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也很精彩,请同学们找出一些自然环境的描写,并谈一谈他们的作用。

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渲染一种茫然而恐惧、寂寞而孤单、空旷而陌生的氛围,烘托杜小康凄苦、孤单的心情,交代杜小康成长的环境。

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

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小说结尾“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烘托了杜小康找到鸭群的兴奋和感受自己突然长大后的欣慰。

4.在文章中,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关系?杜小康失学后,放鸭就成了他不能回避的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能够从它们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

在风雨中,他也努力地维护鸭群,因而感到了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他放鸭的结果,也是他人生的一段成果,从而让他从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心声》【高清课堂:成长之路——《孤独之旅》《心声》】1.阅读课文,思考小说为什么取名“心声”?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朗读小说,其深层次的“心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二是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2.《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呢?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万卡》之所以深深地打动了李京京,是因为他的身世与作品中的万卡的身世遭遇相似,使他在阅读《万卡》时心里产生深深的共鸣。

共鸣是文学欣赏中常见的现象,文学欣赏中,要有生活,要有感受,要投入感情。

患难生活,使得京京多愁善感。

面对与自己一样的万卡,他又怎能不感动?3.这篇小说反映了当前教育和家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你能简单概括一下,都是什么现象么?提示: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而轻育人;教师素质的急需提高。

父母要树立责任意识;要维护家庭的温暖和睦;要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4.本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提示:首先,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符合儿童小说儿童化的要求,语言平实,易于理解,作者用平平常常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伤感故事;其次,小说的句子以短句为主,语言简练,节奏明快。

这也是儿童化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和要求。

看来,作者深谙儿童小说语言的真谛;第三,小说的语言饱含作者对小主人公的同情、怜爱,文章因情而动人,正是因为作者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所以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的情感,引人入胜。

拓展阅读成长的代价──读《孤独之旅》契丹《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草房子》一书的结构也很独特。

在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始终的前提下,每一章(或相同题目的两章)相对独立,着重于刻画一位少年的成长。

其中,《红门(一)》和《红门(二)》两章,就是以男孩杜小康为主要描写对象的。

如果说,桑桑的成长是以他生病为契机,纸月的成长与她的“无父”的遭遇密不可分,那么,杜小康的成长,则源自他们家“一落千丈”的衰败,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很难忍耐的孤独。

孤独的来临,如同杜小康的家庭变故一样,是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